《时与潮文艺》与抗战时期的文学翻译

合集下载

自我与他者的永恒互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法国形象

自我与他者的永恒互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法国形象

126自我与他者的永恒互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法国形象文/刘淑珍摘要:本文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分析梳理了法国形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变迁及其社会的、历史的原因,从而揭示了中国自我与法国他者的互动过程。

关键词:比较文学形象学;法国形象;自我与他者中法两国地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相隔万水千山。

古时因地理阻隔、交通落后、两国几无交往。

直到15世纪,中国历史中方有记载——耶稣会传教士金尼阁在1611年抵达了澳门,是第一个来中国的法国人。

清康熙时期,许多法籍耶稣会传教士在皇宫里任职,他们向中国介绍了大量的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同时也把中国文化科学知识传播到西方。

所以在中国封建统治没落之前,中国和法国的文化交流是互相学习,互相补充的,法国是以友人的形象出现在中国人的眼界里的。

从鸦片战争到中日战争的五十多年是西方列强对中国步步进逼的阶段。

期间法国追随英国,趁火打劫,洗劫圆明园,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1883年至1885年发动中法战争,夺取了中国对越南的宗主国权利……在对中国进行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的同时,法国还加强了文化渗透。

中法殖民地与殖民者的关系成为近代中国认识和塑造“法国形象”的基础。

在中国内地群众看来,法国是和其他西方列强一样如狼似虎的强盗之国,带有野蛮与丑恶的特征。

流传于广西一带的民谣《刘永福打番鬼歌》蔑称法国人为“番鬼”,“鬼子眼珠俱发兰……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肃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在形貌上,法国人也被丑化,“法兰西,居外夷,凹目高准形容奇。

”法国的侵略行为更被视为禽兽行径加以痛斥,种种非人类的比喻比比皆是,例如“佛狼逞枭獍,烽逐烛天涯”,再如“蠢兹法夷,逞其强悍,恃其机械,辄敢肆焉蚕食,咨厥鲸吞。

毒比长蛇,贪逾封豕。

”很多言语大大超出了正史中描述西方人的套话,可见其怨毒之深。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虽然法国等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客观上也给没落的中国带来了某种转机和新生的希望。

战时重庆《时与潮文艺》对美国文学的译介

战时重庆《时与潮文艺》对美国文学的译介

战时重庆《时与潮文艺》对美国文学的译介
徐惊奇
【期刊名称】《英语研究》
【年(卷),期】2008(006)002
【摘要】《时与潮文艺》是战时重庆的一份文艺刊物,也是战时中国的一份质量相当高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期刊。

它在对美国文学的译介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国人翻译过来的美国文学作品,以及国人所写的相关研究论文和译介文章等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总页数】4页(P49-52)
【作者】徐惊奇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重庆400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4
【相关文献】
1.战时重庆《时与潮文艺》对法国文学的译介 [J], 徐惊奇
2.抗战时期重庆《文艺阵地》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J], 徐惊奇
3.抗战时期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和中国本土儿童文学的发展 [J], 许诺晨
4.战时重庆《时与潮文艺》对英国文学的译介 [J], 徐惊奇
5.战时日本知识阶层与穆时英的交流——从《文学界》追悼特辑到夭折的文艺团体“中日文艺家联盟” [J], 彭雨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抗战时期翻译文学述论(一)

抗战时期翻译文学述论(一)

抗战时期翻译文学述论(一)【内容提要】抗战时期,中国社会被分为三大块:国统区、解放区和沦陷区。

在国统区,译作一再遭到查禁,译者遭到种种恐怖迫害;解放区的出版条件差,又时常受到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在沦陷区,殖民者明确规定要移植优于本土文艺的日本艺文①,造成日本文学翻译的畸形繁荣,而反法西斯文学的译介环境则险恶艰辛。

在抗日救亡精神的感召下,三大块的外国文学翻译事业在艰难地进行着,并在炮火中取得了可观的成就。

【关键词】抗日战争/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翻译文学一引言抗战时期,中国社会被分为三大块,即国民党统治的抗日大后方、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日本侵略军占领的沦陷区。

国统区主要指重庆、桂林、昆明等地,它受国民党的统治,流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洋文明;解放区指的是延安以及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抗日根据地,以受马克思主义和苏联文化影响为主,处在文化相对封闭的状况中,还时常受到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和文化封锁;沦陷区是指伪满洲国、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以上海、南京为中心的华中沦陷区,以及武汉、广州等地,这些区域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日本在文化上实行殖民主义渗透。

从总体上说,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抗日和救亡意识都很强烈,即使在沦陷区,民族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冲突也非常激烈。

基于文化(文学)建设之难以进行的战争状态,不少学者想当然地以为,翻译文学的成果不值一提,而沦陷区的翻译文学连同沦陷区文学一样,更被打入历史的另册。

这样的观念与事实是不相符的。

抗战的爆发,的确中断了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但同时,中国现代文学又以新的方式突进,“战争……使中国在为了抵抗帝国主义的入侵中进入了全面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动员之中”。

②这其中就包括对外国文学的翻译事业。

不同区域的译者在民族危难的历史时期,以顽强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翻译了一大批外国文学精品佳作,笔者据《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一书统计,抗战8年间,所译各类文学书目多达1150种。

里尔克中译本

里尔克中译本

里尔克汉语译本系年(1929~2008)傻按:最初整理这个“系年”,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阅读的路标、记录自己的阅读的足迹。

此次应林笳教授要求而爬梳钩沉,则意在大致描绘出里尔克的文字在汉语世界里随时间之流生根开花的图景,以裨爱好者寻根溯源,拣选所需。

然而,在笔者自身,终不免井蛙陋见;于外部环境(出版业的繁盛),必定挂一漏万。

所以,最终的完成,只能留待汉语文本的全文电子化的最终完成。

整理这个“系年”,以笔者手中收集的资料为主,以网络检索为辅,更参考了卫茂平的《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 卫茂平著.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张松建的《里尔克在中国:传播与影响初探,1917-1949》(/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6604)和李魁贤的《里尔克在台湾》(《笠》诗刊,第163期1990年,127-137页;里尔克诗集(卷1) / 李魁贤译. 台北: 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1月初版, 239-254页)。

体例说明:1. 以里尔克文字的译本为主,辅以传记;研究、评介文字(包括学位论文与专著),种种原因,概不录入。

2. 专著,录一版一印、更换出版社(含出版社更名)或有修订的再版;杂著、合辑,以刊行首译文本为选择标准;期刊、报纸,1949年以后的,不复录入,感兴趣的读者诸君不妨在网络上稽考CNKI、维普、万方、龙源期刊乃至读秀。

琐记:文学,文字之艺术者也。

辗转迻译,言意必致亡失——得谁人之鱼、忘谁人之筌?刘小枫的硕士论文《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场罚 谒恼隆缎吕寺 旱木蚱稹⑵渌己秃艋健罚 跣》阒? 《诗化哲学:德国浪漫美学传统》; 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 10,第184-212页)中,对里尔克有大量的评述,中间引文,多自冯至(《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和梁宗岱。

但如“唯有大地上歌声如风/ 在颂扬,在欢呼”句、《杜伊诺哀歌》片断等,刘氏称“《诗化哲学》中里尔克的一些诗出自张旭东的译笔”(刘小枫著;《拯救与逍遥》; 上海三联书店, 2001.前言第9页),颇多灵性。

战时重庆《时与潮文艺》对法国文学的译介

战时重庆《时与潮文艺》对法国文学的译介

质量相 当高 的比较文学 和世界 文学专 业期 刊。以下 , 笔者
文学有关的文章和论文共 20篇整 。 0 占总篇数的 6 %。 o 在外人所著 、 国人 翻译 的 16篇作 品或论文 中, 原作 3 从
艺》 系时与潮社 所办的三大期 刊之一 , 主要 工作是 “ 翻译 海 外名著 , 国内杰作 ” 精选 。在经 过对 2 期 杂志 的详 细分 析 6
统计之后 , 笔者 发现 , 这是 战时重 庆 。 也是 战时中 国的 一份
b “h y S i& Ch o Li r t r ”i a t o g i g a ta u e n W ri Ch n qn e me
x i—i u Jn q
(col fn r tnl uua c e, i unIt ntnl t l n e i 。 hnq g403 , hn) Sho o Itni a Cl r l s Sc a e aoa S d 8 i r t C ogi 00 1 C ia e a o t l 瑚g h n r i u e U v sy n
维普资讯
第2卷 0
第7 期
重 庆 工 学 院 学 报
Jun lo o  ̄ o ra fC n h
I siue o e n l n t t fTe h oc t
20 0 6年 7月
J 12 0 u .0 6
Vo . 0 N 7 12 o.
关 键
词 :时与潮文艺》 法国文学 ; < ; 译介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1 94 2O )7—03 —0 17 一O2 (06O 19 3
中图分 类号 :19 I0
On t e Tr n lt n a d I to u t n o r n h Li r t r h a sai n n r d c o fF e c t a u e o i e

抗战时期日本社会舆论探析——以《时与潮》时论译文为中心的考察

抗战时期日本社会舆论探析——以《时与潮》时论译文为中心的考察

抗战时期日本社会舆论探析——以《时与潮》时论译文为中
心的考察
郭奇林
【期刊名称】《近代史学刊》
【年(卷),期】2017(000)001
【摘要】1937年7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先后攻陷南京、徐州和汉口,战争
进程似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就在日本军事进攻达到顶峰的时候,其国内舆论
却出现了"中国不可征服"等与侵华战况相左的声音。

本文关注抗战期间发生在日本舆论界的这一变化,以此为切入点,借助民国期刊《时与潮》(1)所刊载的译文
资料及其他时政文献资料,尝试从思想舆论的角度对这一变化及其身后的社会舆论"潜流"做一考察。

【总页数】15页(P191-205)
【作者】郭奇林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
【相关文献】
1.“中国不可征服”:1938年日本社会时论舆情探析——以民国期刊译文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J], 郭奇林;黄顺力
2.抗战时期西部艺术考察的兴起及成效探析——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庞薰琹对西
南少数民族地区考察为中心 [J], 蒋献军;杨建
3.抗战时期日本社会舆论探析——以《时与潮》时论译文为中心的考察 [J], 郭奇林;
4.抗战时期《中国农村》杂志探析
——以作者群为中心的考察 [J], 张佳兆
5.从美英报刊视角看中国抗战——以《时与潮》时论译文为中心的考察(1937-1939) [J], 郭奇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鲁迅的文言文翻译

鲁迅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余少时,家贫,读书不得志,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弱冠之年,始知世事之艰,遂弃科举,投身革命。

辛亥革命后,余以笔为剑,投身文学,倡导新文化运动,以求国运昌盛。

【译文】余少时家贫,读书不得志,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及弱冠,始知世事之艰,遂弃科举,投身革命。

辛亥革命之后,余以笔为剑,投身文学,倡导新文化运动,以求国运昌盛。

【原文】余尝谓:“文学者,国民之魂也。

”故余作文,必先立意,以警世人之心。

余之文,或讥刺时政,或揭露社会黑暗,或抒发个人情感,皆以求真求善,唤醒沉睡之民。

【译文】余尝言:“文学者,国民之魂也。

”故余作文,必先立意,以警世人之心。

余之文,或讥刺时政,或揭露社会黑暗,或抒发个人情感,皆以求真求善,唤醒沉睡之民。

【原文】余尝游历四方,观风俗之盛衰,察民情之悲喜。

知我国之积弊,非一日之故,欲救之,必先从文学入手。

余以为,文学之兴,国运之昌;文学之衰,国运之衰。

【译文】余尝游历四方,观风俗之盛衰,察民情之悲喜。

知我国之积弊,非一日之故,欲救之,必先从文学入手。

余以为,文学之兴,国运之昌;文学之衰,国运之衰。

【原文】余平生作文,未曾求名逐利,但求有益于世。

余之文,或为小说,或为杂文,或为诗歌,皆以真挚之心,抒发己见,以期唤醒世人。

【译文】余平生作文,未曾求名逐利,但求有益于世。

余之文,或为小说,或为杂文,或为诗歌,皆以真挚之心,抒发己见,以期唤醒世人。

【原文】鲁迅之文,言辞犀利,意蕴深远,堪称一代宗师。

其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皆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余读其文,深感其思想之深邃,文笔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译文】鲁迅之文,言辞犀利,意蕴深远,可谓一代宗师。

其作品,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呐喊》等,皆具有强烈之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余读其文,深感其思想之深邃,文笔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

鲁迅一生,笔耕不辍,以笔为剑,唤醒民众,为国家之繁荣昌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其文言文翻译,虽不能尽善尽美,但亦足以窥见其文学成就之一斑。

lecture 10 五四新文学时期的翻译

lecture 10 五四新文学时期的翻译


三 输入新的表现法,不管是新的词汇还是 新的语法形式等等,都要遵照着中国白话 文的文法公律,帮助我们创造出新的中国 的现代语言。
四 在翻译实践中提出了“概念相等”的翻 译原则,比西方的“等值、等效、动态对 等?早半个世纪

三 关于“形似与神似”


代表人物: 矛盾、陈西滢、曾虚白父子 翻译思想: 陈西滢 “形似、意似、神似” 曾虚白 “神韵与达”



观点三:直译意译无关白话文言 “只求意义明了,无关白话文言。总须看 材料。” “须依译者的文言或白话程度而定。”
直译法的主流时代

代表人物:周作人 主要译作: 《伊索寓言》 《希腊神话》 《日本小说集》 《现代日本小说集》 《浮世澡堂》
周作人的翻译观点




“我现在还是相信直译法,因为我觉得没有 更好的方法。但是直译也有条件,便是必 须达意,尽汉语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存 原文的风格,表现原语的意义,换一句话 说就是信与达。” --《陀螺》序 E.g. Lying on his back 直译:“仰卧着” 死译:“卧着在他的背上” 胡译:“坦腹高卧”或略去不译 “卧北窗下自以为羲皇上人”
陈西滢 “形似、意似、神似”

一 “形似”的翻译,其缺点是“忽略了原文的风 格,而连它的内容都不能真实的传达。”
二 “意似”的翻译,便是要超过“形似”的直译, 而要把轻灵的归还它的轻灵,滑稽的滑稽,伟大 的伟大。


三 神韵是个性的结晶,没有原作者的情感,便不 能捉到他的神韵。而越是伟大的作品,便越离不 开它的神韵。“神似”实是一个“不能冀及的标 准。”

“什法师说,译书如嚼饭与人,原是不错。 真要译得好,只有不译。若译它时,总有 两件缺点,但我说,这却正是翻译的要素: 一,不及原本……二,不像汉文……”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13页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1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

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

"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

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

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

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

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发表于《新青年》,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对文学革命在理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入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文章宣扬的是一种反拟古主义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从不同角度针贬了旧文坛的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的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以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和推行白话文的立场。

文学革命论: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表明了更坚定的文学革命的立场,明确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新文学的征战目标。

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人的文学":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20世纪前叶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

20世纪前叶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

20世纪前叶劳伦斯在中国的译介摘要:20世纪前叶中国对劳伦斯的译介表现为介绍与评价先入,翻译随后;多种报刊、文化团体和文化名人广泛关注;基本与国外重要事件保持同步性等特征。

存在的问题为尚不具备系统性,对国外评论文章译介不多。

关键词:20世纪前叶劳伦斯译介我国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关注劳伦斯的作品,相应的译介工作也随之展开。

总体而论,本阶段对劳伦斯的译介表现为介绍与评价先入,翻译随后;多种报刊、文化团体和文化名人广泛关注;基本与国外重要事件保持同步性等特征。

存在的问题为尚不具备系统性,对国外评论文章译介不多。

劳伦斯评介始于1922年,胡先啸刊登在《学衡》上的《评》是国内最早提到劳伦斯的文章,胡在文中斥责劳伦斯品格卑下,对其人及其作品表示出不屑,这与国外保守派思想颇为应和。

但这代表一种声音,多数中国学者对劳伦斯表现出包容与肯定的态度。

郑振铎第一个把劳伦斯写入文学史纲,1927年他编著《文学大纲》,其中一章简短说明了劳伦斯自《白孔雀》到《阿龙的杖》其艺术与思想渐趋成熟的情况。

1928年6月英文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国外正式出版,11月绍洵美就在《狮吼》第9期上发表了《一本赤裸裸的小说》,文章指出劳伦斯的这部作品在继承作家一贯题材的同时,充满赤裸裸的性描写,但“句句是力的描写与表现”,至始至终都能抓住读者的心。

1930年6月20日倜然在《申报》上发文称劳伦斯是“英国寥寥无几的几个近代重要作家之一。

”[1]最早翻译劳伦斯作品的人是徐志摩,1925年他翻译了《说“是一个男子”》刊发在《晨报·文学周刊》上。

1929年7月一本包含《二青鸟》等三篇译作的劳伦斯集诞生于上海水沫书店,译者为杜衡。

这是国内首现的劳伦斯作品选译的单行本。

劳伦斯诗作的最早译文也出现在这一年,《小说世界》第18卷的第4期收录了苏兆龙翻译的劳伦斯的诗歌《风琴》。

第一位完整翻译了劳伦斯长篇小说的翻译家是饶恕一,他在1936年率先推出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全译本。

潮流话语文言文翻译

潮流话语文言文翻译

吾辈生于斯世,潮流瞬息万变,言语亦随之更迭。

今有一篇潮流话语文言文,试译之如下:原文:“嘻,此乃潮流语也,侬知否?”译文:嘻,此乃时下流行之言语也,汝可知否?原文:“网红,乃网络红人也。

颜值爆表,才艺出众,令人瞩目。

”译文:网红者,网络之中之名人也。

容貌甚美,才艺非凡,令人瞩目。

原文:“打卡,即在某地拍照上传至社交媒体,以示到此一游。

”译文:打卡者,于某地拍照,上传于社交媒体,以示曾至此地游历。

原文:“点赞,谓对他人所发内容表示赞同,以示支持。

”译文:点赞者,对他人所发布之内容表示赞同,以示支持之意。

原文:“直播,即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视频传输,与观众互动。

”译文:直播者,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视频传输,与观众进行互动。

原文:“佛系,谓不争不抢,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译文:佛系者,不争不抢,随遇而安之生活态度也。

原文:“吃瓜群众,指对他人之事关心备至,却无实际参与之旁观者。

”译文:吃瓜群众者,对他人之事关心备至,却无实际参与之旁观者也。

原文:“打call,谓为他人加油鼓劲,表达支持之情。

”译文:打call者,为他人加油鼓劲,表达支持之情。

原文:“人均,指某地或某事物之平均数,常用于调侃。

”译文:人均者,某地或某事物之平均数也,常用于调侃。

原文:“表情包,即表情丰富的图片,常用于网络交流,以表达情感。

”译文:表情包者,表情丰富之图片也,常用于网络交流,以表达情感。

潮流话语,虽为时下之流行,然翻译成文言文,亦不失其韵味。

然文言文之翻译,需把握住原意,使之不失风趣,又不失古风,方为上乘之作。

吾辈当善于运用文言文,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奥尔德斯·赫胥黎国内研究综述

奥尔德斯·赫胥黎国内研究综述

奥尔德斯赫胥黎国内研究综述陈苑莹;葛桂录【摘要】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就有国内学者发表了奥尔德斯·赫胥黎作品的相关书评.新中国成立后,受国内政治倾向的影响,赫胥黎被打上了\"反动作家\"的标签,国内的赫胥黎研究一度出现\"断裂\"的情况.80年代以后,赫胥黎才重新以\"科幻小说家与批评家\"的身份为国内学术界所接受.新世纪以来,国内的赫胥黎研究则呈现出一派繁盛景象.本文梳理了赫胥黎的国内研究历程,对不同时期赫胥黎研究的特点与成果进行探讨,并指出当前国内赫胥黎研究的不足.【期刊名称】《宁波工程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0)004【总页数】5页(P42-46)【关键词】奥尔德斯·赫胥黎;国内研究;特点与成果;不足【作者】陈苑莹;葛桂录【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350007;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福州 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0 引言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是英国著名的作家、小说家、评论家。

除去他编写的剧本及评论等未单独出版的作品之外,赫胥黎一生共发表了62部作品。

而在学术研究方面,西方学术界有关赫胥黎的研究成果较为全面。

吴修申曾分三个阶段对此作了概述,从西方在文学思想、反乌托邦思想、科学思想及神秘主义等多个视角对其展开了研究。

而国内对赫胥黎的研究起步虽早,但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为了进一步梳理国内学术界有关赫胥黎的研究情况,本文将归纳总结国内学者对赫胥黎思想及其作品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1 建国以前1929年2月,赵景深在《小说月报》第二期上发表了短文《现代文坛杂话:赫克胥黎的针锋相对》。

他提出,赫胥黎的小说是“静止的,不大有热闹的情节,也没有中心的结构。

”[1]国内赫胥黎研究的大门就此打开。

而就当前资料来看,最早把赫胥黎的作品译介到中国大陆的是徐志摩。

那些短暂任教于国立艺专的文化人

那些短暂任教于国立艺专的文化人

那些短暂任教于国立艺专的文化人作者:胡东艳来源:《书画艺术》2021年第05期摘要:通过对国立艺专有短暂任教经历文化人的梳理与研究,寻找近代文化史上文学、哲学、美术等交织的特殊线索;界定研究对象在中国美术学院任职时间,研究他们在任职期间的作品及文学艺术创作思想。

关键词:国立艺专;兼容并蓄;艺术思想1928年,中国第一所国立艺术院宣告成立,第二年,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简称国立艺专(1929年―1949年)。

在抗日战争的特殊时期,国立杭州艺专又与北平艺专合并办学,这个时期的国立艺专几乎是近代美术教育史上的西南联大。

当时,国立艺专是一个艺术与人文齐头并进的综合学堂。

它聚集了众多国内人文和艺术学科的优秀人物,奉行“推陈出新,兼修中西”的办学理念,不论在美术还是在音乐、建筑、设计诸多领域,均为后来的新中国培育了大批人才。

有学者说,没有任何学派像国立艺专那样坚定不移地从实践和理论上全面捍卫传统文化,汲取西方文学艺术的营养[1],九十多年风雨兼程,在长时间艺术人文教育的熏陶下,“兼容并蓄,传统出新”成为这所院校不变的学统。

本文以多位国立艺专时期在中国美术学院有短暂任职经历的著名人文学科教师为研究对象,考证他们在国立艺专任职的具体时间;研究他们在校期间的艺术成就;分析他们的短暂停留给学校产生的各种影响,论述短暂任职的人文社科教师对学校学统传承、学术思想、学术氛围等方面不可估量的作用。

1.张天翼张天翼(1906年―1985年),20世纪30年代初最具影响力的左翼青年作家之一,著名儿童文学家。

代表作有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童话《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

1934年8月至10月期间在国立艺专教授国文课程。

1934年8月1日,张天翼发表短篇小说《笑》,同月曾在国立艺专短期教授国文,10月自杭回宁。

1935年8月,应郑振铎之邀在上海暨南大学任教[2]。

从他10月离开杭州,定居南京,第二年8月在上海任教,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测10月后张天翼离开了国立艺专,所以,他在国立艺专任职时间为1934年8月到10月期间。

时代变迁的文言文翻译

时代变迁的文言文翻译

夫时代变迁,如川之不息,如日之东升。

自汉唐以来,中华文明历经数千载,沧桑巨变,亦如春华秋实,生生不息。

今以文言文述之,以见其梗概。

昔者,汉唐之际,四海升平,天下一家。

丝绸之路通西域,文化交融,贸易繁荣。

是时,文人士子,才子佳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蔚为大观。

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各领风骚,熠熠生辉。

彼时,朝廷设科举,选拔贤才,国家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及至宋元,烽火连天,战乱频仍。

南宋偏安江南,偏隅一隅,国土分裂。

然文化之繁荣,不减昔日。

宋词豪放婉约,各领风骚。

元曲兴起,南北交融,别具一格。

然国运日衰,民不聊生。

明初,朱元璋一统江山,开创洪武之治。

国力强盛,海外贸易繁盛。

文化亦兴,明初文人,如唐寅、祝允明等,诗词书画,独步一时。

然明中叶以后,政治腐败,宦官专权,民怨沸腾。

国力渐衰,内忧外患,不堪一击。

清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帝,武功文治,开疆拓土,国家昌盛。

文化亦兴,小说、戏曲、诗词,各领风骚。

然而,清朝末年,外患频仍,列强环伺,民不聊生。

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国耻难忘。

清廷腐败,革命思潮兴起。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中华民国成立。

民主、科学、民生,成为时代主旋律。

文化亦兴,白话文运动兴起,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

然而,内战不断,民生凋敝。

民国时期,文化繁荣,但国家动荡,民不聊生。

新中国成立,历经磨难,终于走上繁荣富强之路。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招商引资,经济建设如火如荼。

文化亦兴,影视、网络、文学,各领风骚。

然而,时代变迁,社会问题亦日益凸显。

环境污染、贫富差距、道德沦丧,成为时代之痛。

今日之中国,科技日新月异,国力蒸蒸日上。

文化亦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然而,时代变迁,亦带来诸多挑战。

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教育问题,成为时代之难题。

夫时代变迁,如梦如幻。

然观古今之变,亦可见兴衰之理。

愿我中华儿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创美好未来。

自洋潮文言文翻译

自洋潮文言文翻译

洋潮初起,乃自西洋之文艺复兴,及至启蒙时代,科学之光,照破千年之暗。

于是,西洋之艺术、哲学、科学,如日中天,风行于世。

吾辈欲译之,恐文言文之简练,难以尽其妙,然亦不敢坐视不理。

于是,有识之士,群起而译之。

或以六经之文法,译西洋之哲学;或以楚辞之华章,译西洋之诗歌;或以史传之笔法,译西洋之科学。

然皆未能尽善尽美,盖文言文与西洋文,犹如风马牛,难以相融。

余闻之,遂欲以自洋潮文言文,译西洋之文化。

自洋潮文言文,非寻常文言文,乃融合西洋文化之文言文也。

其文法、辞藻、意境,皆取自文言文,而其内容,则尽西洋之文化。

吾译西洋之哲学,以《庄子》之寓言,解西方之思想。

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此言哲学之无止境。

西方哲学亦然,如康德、黑格尔之思想,深奥难懂,然以自洋潮文言文译之,则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吾译西洋之艺术,以《诗经》之韵律,译西洋之音乐。

诗经云:“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此言音乐之美。

西洋音乐亦然,如贝多芬、莫扎特之作品,旋律优美,然以自洋潮文言文译之,则如丝竹之音,悦耳动心。

吾译西洋之科学,以《易经》之卦象,译西洋之物理。

易经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此言物理之变化。

西洋物理亦然,如牛顿、爱因斯坦之理论,深奥难解,然以自洋潮文言文译之,则如卦象之变,玄妙莫测。

然自洋潮文言文,非易为之事。

需广博之学识,深厚之功底,方能译出其妙。

余虽才疏学浅,然亦愿尽吾所能,以译西洋之文化,使后世之人,得以一窥西洋文化之真谛。

洋潮之水,终将汇入中华文明之大海。

自洋潮文言文,亦将随着中华文明之发展,不断丰富、完善。

吾辈当以开放之心态,接纳西洋文化,以自洋潮文言文,传承之、发扬之,使中华文明,更加灿烂辉煌。

夫自洋潮文言文,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

需吾辈共同努力,方能使之发扬光大。

愿后世之人,继承吾辈之遗志,以自洋潮文言文,译西洋之文化,为中华文明之繁荣,添砖加瓦。

如是,洋潮文言文,将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吾辈将以文言文之雅韵,译西洋之文化,使之与中华文明相融合,共创辉煌未来。

深掘民族灵魂的源泉——论《时与潮文艺》创作小说

深掘民族灵魂的源泉——论《时与潮文艺》创作小说

Digging for the Headspring of the National Spirits --On Times and Tide Literature
作者: 陈尧尧[1,2]
作者机构: [1]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重庆400047;[2]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重庆400047
出版物刊名: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3-97页
主题词: 《时与潮文艺》;创作小说;人性
摘要:《时与湖文艺》作为抗战后期重庆文坛一份重要的文学期刊,其创作小说在人性主题上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多样性的展示。

不仅吸引了一批知名作家为其撰稿,更为大批青年作家
提供了创作园地。

《时与湖文艺》的出现,推动了中国抗战后期文坛的发展。

文艺轻骑兵文言文翻译

文艺轻骑兵文言文翻译

《文艺轻骑兵赋》盖闻文艺轻骑兵,皆风华正茂之辈,胸怀壮志,矢志不渝。

笔墨为马,思想为鞍,驰骋于文化之疆场,翱翔于文艺之天空。

彼等如鹰击长空,风驰电掣,以独到之见解,别开生面之篇章,启迪世人,启迪心灵。

夫文艺轻骑兵,生于斯世,逢盛世之运,得文化之繁荣。

或执笔为剑,或挥毫成诗,或吟咏成曲,或舞文弄墨,皆能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其志在四方,心系家国,欲以文艺之力,唤醒沉睡之民族精神,振兴中华之文艺。

且看彼等,笔下生花,笔下生风。

或绘山水,或描人物,或抒怀古,或述今情,无不淋漓尽致,挥洒自如。

或以豪放之笔,抒胸中块垒;或以婉约之词,写心中情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文艺轻骑兵,以文艺为武器,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夫文艺轻骑兵,亦如夜空中之流星,璀璨夺目,转瞬即逝。

然其光芒,照亮黑暗,温暖人心。

彼等以青春之热血,书写时代之华章,为民族之复兴,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彼等之行,如疾风骤雨,如江河奔腾。

不畏艰险,不惧风雨,勇攀文艺之高峰。

或访名山大川,或寻古迹遗风,或结伴同行,或独立探索。

以文艺为桥梁,连接古今,沟通中外。

文艺轻骑兵,有如春日之雨,滋润心田;有如夏日之阳,驱散阴霾;有如秋风之萧,涤荡尘埃;有如冬日之雪,洗净心灵。

彼等以文艺之魅力,引领潮流,启迪思想,传播正能量。

今译其文言,以传后世,愿文艺轻骑兵,永驻人间,共筑文化强国之梦。

译文:昔闻文艺轻骑者,皆少年才俊,胸怀壮志,矢志不渝。

以笔为马,以思想为鞍,驰骋于文化之疆场,翱翔于文艺之天空。

如鹰击长空,风驰电掣,独到见解,别开生面篇章,启迪世人,启迪心灵。

文艺轻骑者,生于盛世,逢文化繁荣。

或执笔为剑,或挥毫成诗,或吟咏成曲,或舞文弄墨,皆能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志在四方,心系家国,欲以文艺之力,唤醒民族精神,振兴中华文艺。

观彼等,笔下生花,笔下生风。

绘山水,描人物,抒怀古,述今情,无不淋漓尽致,挥洒自如。

或豪放之笔抒胸中块垒,或婉约之词写心中情愫。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抗战期间《时与潮》对反法西斯共同体想象的塑造--以欧战相关政论为例

抗战期间《时与潮》对反法西斯共同体想象的塑造--以欧战相关政论为例

抗战期间《时与潮》对反法西斯共同体想象的塑造--以欧战相
关政论为例
张晨阳
【期刊名称】《新闻研究导刊》
【年(卷),期】2016(0)19
【摘要】《时与潮》是一本涉及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政治性综合类半月刊,专注于翻译高质量的国际政论。

抗战期间,其政论涉及二战诸多面向,广阔的国际视野是现代知识分子尝试寻求民族共同体之国际认同的体现。

本文将以其重点关注的欧战相关政论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有系统地整理各阶段对欧战议题设置的重点,对照当时国际形势,凸显《时与潮》试图将民族共同体置于反法西斯想象之下的倾向;一方面则从文本内容切入,探讨《时与潮》如何具体引导读者构建反法西斯共同体的多重想象。

而这种想象的发生,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又与社长齐世英及编辑们的经验直接相关。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张晨阳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9.29
【相关文献】
1.试析王造时的"坚持抗战和民主廉政论" [J], 刘雅丽
2.跨国界的“想象共同体”的建构——论蒋光慈短篇小说《鸭绿江上》的“共同体叙事”及人物形象塑造 [J], 刘志财
3.左中右三报抗战时期想象的共同体建构——以《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为例 [J], 王亚隽
4.抗战期间广东省银行沟通潮梅汇路之研究 [J], 袁丁;秦云周
5.试析抗战歌曲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J], 陈灏月;李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与潮文艺》与抗战时期的文学翻译
文艺期刊的蓬勃,是现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醒目现实。

它们对译介取积极的姿态并努力实践,在译介运动中推波助澜。

而文学翻译也像文学创作一样,常受译者自身文化环境和文学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使译作打上译入语文化的烙印,负载着译入语时代文化的意蕴。

因此从期刊的译介入手,去探讨译介文学背后所蕴涵的时代文学的意蕴,将能更近的触摸到时代文化的特质。

基于此,本文以抗战时期在重庆出版的《时与潮文艺》作为研究对象。

从“期刊的发行”、“专号”、“名著评介”、“名著节译”、“作家研究”、“作品译介”等方面分析它在翻译文学上的特点,并把这些特点放置在整个四十年代重庆翻译文学的背景下,找出《时与潮文艺》与《文学月报》、《文学新报》、《法国文学》、《世界文艺季刊》等同时期其他文艺刊物在译介上的同和异,并着重考察不同的方面。

从而得到《时与潮文艺》在翻译反法西斯类作品时,也在思索这类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引介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时,也在强调即使是关注内心的创作也应该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的独特性。

再从《时与潮文艺》所处的外部环境——“沙磁文化区”、期刊的发行人——“时与潮社”、主要撰稿人——“中大”人等方面分析造成这些独特性的原因。

并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来探讨整个大后方文化的特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