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9147_2009_车用柴油_标准的思考与分析

合集下载

国VI低凝柴油调和现状分析

国VI低凝柴油调和现状分析

国VI低凝柴油调和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对车用燃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就包括了低凝柴油。

低凝柴油的调和技术是确保低温环境下柴油油品稳定性和流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国VI低凝柴油调和现状分析。

一、低凝柴油的概念低凝柴油是指在低温(通常指0℃以下)环境下,柴油油品仍能保持流动性的特殊柴油。

低凝性是柴油重要物理性质之一,其低凝温度可以反映柴油流动性。

在寒冷天气中,由于低温使得柴油粘度增大,因此低凝性降低会影响喷油器的正常工作和发动机的启动性能。

因此,低凝柴油的质量对柴油车辆的使用至关重要。

二、低凝柴油的调和原理低凝柴油的调和原理是通过添加剂、选用合适的基础油、改善加工工艺等方法,使得柴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得到改善,保证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下正常启动和运行。

其中,添加剂是低凝柴油调和技术的重要方法之一。

添加剂除了满足低凝性能外,还应具备以下性能:1、防氧化性能:柴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发生氧化变质,导致低凝性能下降。

2、清洁性能:对于现代柴油的高精度喷油器、燃烧室等部件来说,油品的清洁性能对其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

3、耐腐蚀性能:高含硫、高张力的柴油易引起腐蚀,因此添加剂需要具备一定的防腐能力。

4、润滑性能:柴油具备润滑功能,在润滑的同时能降低部件之间的摩擦。

添加剂还应具备一定的润滑性能。

国VI低凝柴油即符合中国国家VI标准(GB 19147-2016)的低凝性柴油。

其规定的低凝温度必须达到-10℃及以下,是一种高性能、高要求的柴油油品。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低凝柴油主要分为两类:采用C5或C6 CUT法的低凝柴油和采用加氢或选择加氢法的低凝柴油。

采用C5或C6 CUT法的低凝柴油采用分馏技术生产,主要通过调整馏分的沸点范围来达到改善低温性能的目的。

这种低凝柴油相对于传统柴油而言有很大的改进,但是其低温流动性仍然有一定的局限,耐氧化性和清洁性较差。

采用加氢或选择加氢法的低凝柴油采用氢气和催化剂对柴油进行加氢反应,使其分子量降低、分子结构变化、硫、氮、芳香烃含量降低,从而达到提高柴油低温流动性、增加柴油存储稳定性的目的。

汽柴油质量检验中若干问题分析探讨

汽柴油质量检验中若干问题分析探讨

汽柴油质量检验中若干问题分析探讨本文重点研究了汽柴油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对汽柴油检验标准进行了讨论,并对汽柴油检验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研究了汽柴油检验中各种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应当注重检验仪器选用和正确操作,加强检验人员素质培养,实现提升我国汽柴油质量的目的。

标签:汽柴油;检验;问题汽柴油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汽柴油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厂的产品质量、环境保护水平。

近些年来,我国的炼油工业工艺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产品质量的有效提升,很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也促进了汽柴油相关衍生产品的研发利用。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汽柴油质量和国际先进水平有着较大差距,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因此,汽柴油检验人员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方法,严格落实汽柴油检验制度,意义重大。

一、汽柴油检验标准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我国油品质量近年来进步明显,从1997年实现无铅化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的国家标准,使汽柴油铅含量指标降低到0.005g/L,柴油硫含量指标降低到0.2%,对汽油的杂质提出了限制要求。

在2005年,将汽油硫含量降低到50 mg/kg。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在北京实施了更加严格的汽油标准,相当于欧IV 标准,上海在2009年以世博会为契机,要求汽油标准过渡到沪Ⅳ。

在2013年的汽柴油标准更是规定了硫含量要低于10mg/kg,汽油的标号由原来的90号,93号,97号修改为89号,92号,95号;车用汽油烯烃含量体积分数降为不大于28%;降低了汽油夏季蒸气压的上限值,对汽柴油中的添加物和污染物进行了限定,增加了对酸度指标的试验和限值,重新规定了对脂肪酸甲酯含量的要求。

在2017年汽油和柴油分别实行V段技术要求,硫含量指标降为不大于10mg/kg,汽油烯烃含量降为不大于24%。

2019年汽油和柴油分别实行VI段技术要求,汽油烯烃含量降为不大于18%,芳烃降为不大于35%,苯含量降为不大于0.8%;柴油多环芳烃含量降低为不大于7%,增加了总污染物含量并进行了限制为不大于24mg/kg,降低了密度范围上限。

输油工题库(理论)历年完整版

输油工题库(理论)历年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1.关于摩尔的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B、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C、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D、摩尔是既表示物质中所含的微粒数,又表示物质量的单位2.螺纹的牙顶用( )表示。

A、细实线B、点画线C、粗实线D、虚线3.关于三相交流电的相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各相交流电依次达到正最大值(或相应零值)的顺序称为相序B、相序与电动机转向无关C、相序有正相序和反相序两种D、分别用黄、绿、红三种颜色代表A、B、C相4.同样流量的情况下,离心泵分别输送柴油与汽油时的功率相比( )。

A、不一定B、相同C、小D、大5.离心泵的工作点是指泵的特性曲线与( )特性曲线的交点。

A、扬程B、功率C、效率D、管路6.离心泵启泵准备程序启动后,泵机组处于( )。

A、关闭进站阀B、离心泵会自动启动C、出口阀全开,进口阀中间位D、进口阀全开,出口阀中间位7.. 两台不同型号的离心泵串联工作时,其流量( )。

A、不同B、相同C、为两台之和D、以上都不是8.目前广泛采用的离心泵调节方式是( )。

A、出口节流调节B、变频调节C、车削叶轮D、回流调节9.储存轻质易挥发油品需选用( )。

A、拱顶罐B、内浮顶罐C、外浮顶罐D、球罐10.输油站的进站压力控制要求是( )。

A、必须低于进站设备的允许工作压力,大于输油泵的最低允许入口压力B、可以低于输油泵的最低允许入口压力C、可以大于进站设备的允许工作压力D、没有控制要求11.接收清管器操作中,在打开快速盲板前必须( )。

A、请示调度同意B、泄尽筒内余压C、排净筒内存油D、备好接收工具12.. 下图为常用的发球流程。

在发球状态下,图中三个阀门的状态应为()。

A、V1 关,V2 关,V3 开B、V1 开,V2 开,V3 开C、V1 开,V2 关,V3 关D、V1 开,V2 关,V3 开13.某种纯净油品是否允许混入另一种油品,允许混入的浓度大小,取决于( )。

柴油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

柴油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
2007 年 10 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确定危险化学品的复函》(安监总厅危化函 〔2007〕304 号)和 2008 年 9 月,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经营柴油暂不办理危 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通知》(浙安监管危化〔2008〕183 号)再次说明:由于柴油未列入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 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 年第 1 号),暂时不 纳入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范畴。 2009 年 2 月 9 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监督
表 1 不同标号的柴油闪点值
柴油标号 10 号 5号 0号 -10 号 -20 号 -35 号 -50 号
闪点≥ 55℃ 45℃
鉴于我国国情实际,2006 年 3 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在《关于暂不将 O#柴油、低温液 态沥青、润滑油等化学品确定危险化学品的复函》(安监总厅危化函〔2006〕36 号)中称: “目前,国内掌握的 O#柴油、低温液态沥青、润滑油等化学品物理、化学数据,尚不足以 确定其为危险化学品。因此,暂不宜将其确定为危险化学品,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这 里特别指出的是 O#柴油暂不宜将其确定为危险化学品。
而我们在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时是依据 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辨识》,这里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 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并没有刻意强调只有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危险化学品才 刻意纳入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在 GB18218-2009 标准中也已注明“危险化学品危险性类别 及包装类别依据 GB12268 确定,急性毒性类别依据 GB20592 确定。”结合我国现行的柴油相 关国家标准 GB19147-2009《车用柴油》、GB252-2011《普通柴油》等规定,柴油属于易燃液 体,按取值最小原则-35 号、-50 号柴油其闪点不低于 45℃,其他型号柴油闪点不低于 55℃。 在 GB20581-2006《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易燃液体》中明确指出易 燃液体是指闪点不大于 93℃的液体,闪点大于 60℃小于 93℃的液体其危险性说明标识为可 燃液体。对于闪点范围处于 55℃~75℃的燃料油、柴油和轻质加热油可视为特定一组,因 为这些烃类混合物在该范围有可变的闪点。

汽柴油指标意义【范本模板】

汽柴油指标意义【范本模板】

汽柴油基础知识n1 车用汽油●车用汽油质量标准;●车用汽油质控项目的检测方法及意义n2 柴油●轻柴油和车用柴油质量标准;●轻柴油和车用柴油质控项目的检测方法及意义n3 汽柴油的储运与质量控制●汽柴油贮运、使用中易出现的问题;●建立完善的验货制度,降低质量风险车用汽油车用汽油均按辛烷值划分牌号,我国车用汽油按研究法辛烷值(RON)分为90号、93号及97号三个牌号,它们分别适用于压缩比不同的各种型号汽油机.车用汽油特性: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优良的抗爆性;具有良好的蒸发性和燃烧性,能保证发动机运转平稳、燃烧完全、积炭少;具有较好的安定性,在贮运和使用过程中不易出现早期氧化变质,对发动机部件及储油容器无腐蚀性。

GB 17930 —2006 车用汽油DB 44/345-2006 车用汽油正在修订的车用汽油国家标准GB 17930—2010即将发布,过渡期为3年,预计将在2013年在全国实施; DB 44/694-2009 车用汽油于2010年6月1日发布实施。

检测项目:辛烷值、抗爆指数、铅含量、馏程、蒸气压、实际胶质、诱导期、硫含量、博士试验或硫醇硫含量、铜片腐蚀、水溶性酸或碱、机械杂质及水分、苯含量、芳烃含量、烯烃含量、氧含量、甲醇含量、锰含量、铁含量。

汽油使用中常见问题n敲缸:辛烷值过低n熄火:供油不畅或含有大量水分n进气管、汽化器和进气阀产生沉积物:实际胶质高n金属部件腐蚀:活性硫、酸性物质多n气阻:轻组分多,饱和蒸气压高n生成油泥、颜色变深:烯烃等不饱和烃及非烃类物质等不稳定组分多。

汽油的标号(研究法辛烷值)汽油机在运转过程中,有时气缸中可能发出一种尖锐的金属敲击声,这就是爆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称为抗爆性。

研究法辛烷值是表示汽油抗爆性的指标,它是汽油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我国车用汽油的标号采用研究法测定的数值,93号汽油表示它的辛烷值不低于93,依此类推.应根据发动机压缩比的不同来选择不同标号的汽油.每辆车的使用手册上都会标明所使用汽油的标号。

浅谈影响柴油酸度的因素和脱除酸技术的应用

浅谈影响柴油酸度的因素和脱除酸技术的应用

浅谈影响柴油酸度的因素和脱除酸技术的应用前言酸度是用来衡量油品中酸性物质数量的重要指标,柴油酸度的高低对柴油机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7月5日颁布实施的《车用柴油》标准与2009年发布的GB19147-2009《车用柴油》相比,增加了酸度指标限值及试验方法,标准中酸度指标规定要求不大于7mgKOH/100mL,可见其重要性。

我厂在执行新的柴油产品标准过程中,发现从2012年8月开始有部分柴油的酸度偏高的现象,影响了柴油产品的正常出厂。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柴油油品中酸性物质的来源,分析影响柴油酸度的因素,提出解决柴油酸度偏高问题的途径,为油品生产调合提供重要依据;同时,本文也初步探讨了高含酸直馏柴油的脱酸技术的应用。

1.柴油中酸性物质的来源柴油中的酸性物质主要有无机酸、有机酸、酚类化合物、脂类、内酯、树脂以及重金属盐类、铵盐和其他弱碱性盐类、多元酸的酸式盐和某些抗氧及清洁剂等。

无机酸在油品中残留量极少,若酸洗精制工艺条件控制得当,油品中几乎不存在无机酸;油品中的有机酸,主要为环烷酸和脂肪酸,它们大部分是原油中固有的且在石油炼制过程中没有完全脱尽的,部分是在石油炼制或油品运输、贮存过程中被氧化而生成的。

油品中酸性物质的存在,无疑对炼油装置、贮存设备和使用机械等产生严重的腐蚀性,酸性物质还能与金属接触生成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酸盐。

对柴油中酸性物质的测定,所得的酸度一般为有机酸、无机酸以及其他酸性物质的总值,但主要是有机酸(脂肪酸、环烷酸、酚类、硫醇等)的中和值。

2.影响柴油酸度结果的因素酸度可以判断柴油中所含酸性物质的数量,酸性物质的数量主要随加工原油及其主要直馏组分的性质而变化。

2.1 原油酸值对直馏组分酸度的影响目前,柴油的调合组分主要是直馏柴油(常二线、常三线),它们的酸度和所加工的原油有着密切的联系。

测定油品酸值采用的试验方法标准是GB/T 264,测定油品的酸度采用的是GB/T 258。

柴油组成对其十六烷值的影响

柴油组成对其十六烷值的影响

柴油组成对其十六烷值的影响摘要:十六烷值是衡量燃料在压燃式发动机中发火性能的指标。

十六烷值高,表明该燃料在柴油机中发火性能好,滞燃期短,燃烧均匀且完全,发动机工作平稳。

十六烷值低则表明燃料发火困难,滞燃期长,发动机工作状态粗暴。

柴油的十六烷值大小与柴油化学组成有密切关系。

本文讲述了不同性质柴油以及烷烃、芳烃、烯烃含量对柴油十六烷值的影响。

关键词:柴油、组成、十六烷值、影响柴油十六烷值表示柴油在柴油机中燃烧时的自燃性的指标。

其大小与柴油组分的性质有关。

一般说来,烷烃的十六烷值最大,芳香烃的最小,环烷烃和烯烃则介于两者之间。

柴油的十六烷值与汽油的辛烷值相似,也是在规定操作条件下,在标准的试验用单缸柴油机中测定的(GB/T 386-1991)。

所用的标准燃料是正十六烷和七甲基壬烷。

正十六烷具有很短的发火延迟期,自然性能很好,因而规定其十六烷值为100.而七甲基壬烷发火延迟期较长,自燃性能较差,规定其十六烷值为15。

1、十六烷值与柴油使用的关系柴油机的额定转速越高,就要求柴油的发火性好,以确保在短时问内燃烧完全,对柴油十六烷值的要求就高。

一般情况下,额定转速在1000r/min以下的柴油机,可使用十六烷值为35-40的柴油;转速在1000~1 500r/min的柴油机,可使用十六烷值为40-45的柴油;转速在1 500r/min以上的柴油机,可使用十六烷值为45-60的柴油。

柴油的十六烷值对柴油机在不同气温下的启动性能也有影响,十六烷值高的柴油,即使在较低气温条件也易于启动。

但柴油的蒸发性对发动机启动性的影响比十六烷值重要,而十六烷值高的柴油蒸发性就差些。

所以,评定柴油的启动性应将十六烷值与柴油的蒸发性结合起来综合评定。

柴油的十六烷值高,其燃烧性能就好,但柴油的十六烷值过高了也不适宜。

因为当柴油的十六烷值高于50后再继续提高,对着火延迟期的缩短作用不大。

另外,十六烷值过高的柴油其分子量均较大,使柴油的低温流动性、雾化与蒸发均受影响,会使燃烧不完全,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升高及排气冒黑烟。

[整理]09年车用柴油机市场分析及预测

[整理]09年车用柴油机市场分析及预测

09年车用柴油机市场分析及2010年预测(图文) 由于柴油机得天独厚的节油性能、优良的可靠性和比汽油机几乎长一倍的使用寿命,故在重、中型卡车上几乎全部采用柴油机,在轻型卡车和客车上也多半采用柴油机。

因此在商用车行业有句名言,“赢柴油机者赢天下”。

2009年,在政府经济刺激政策和《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带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46.15%的销量暴涨,并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产销国。

商用车销量也一举突破300万辆大关,实际销售331.35万辆,同比增长28.39%,其中卡车销售295.94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2.11%。

在商用车特别是卡车市场的带动下,中国柴油机市场也出现了大幅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9年我国车用柴油机销量达到305.13万台,同比增长29.91%。

那么,在2009年的中国车用柴油机市场上,到底是哪些机型、哪些企业表现突出?其突出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新的一年已经开始,2010年的中国车用柴油机市场又将怎样?1、2009年车用柴油机市场销售态势及特点1.1 分月度销售态势及特点图表1:2009年车用柴油机分月度销售态势注:本文图表中的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专门标注的除外)。

如图表1,从分月度销量环比走势看,上半年呈现冲高回落,下半年除9月份销量受国庆刺激而冲高外,其它5个月单月销量则均在24~27万台之间小幅波动;而从每月销量同比看,上半年与下半年冰火两重天,上半年各月同比涨跌互现,下半年各月销量同比则出现井喷式升高,其原因是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卡车市场极度低迷造成当时的柴油机销量基数也很低。

1.2 分月度累计销售态势及特点图表2:2009年车用柴油机分月度累计销售态势从图表2分月度累计销售态势看,1至12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率在逐渐增大。

这与2009年卡车市场的走势一模一样。

有关影响因素和深层分析后面将有详述。

1.3 增长率变化:4年来增幅首次超过重卡在卡车的四大细分车型中,重卡的生产资料属性最强,对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最敏感,因此,当某年宏观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加快而商用车市场增长时,则重卡增速一般远大于商用车中其它车型,而当03年因非典、05年因国家宏观调控、09年上半年因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减速而造成商用车市场增幅回落时,重卡增长下滑速度又远大于其它车型(如图表3、图表4),如此2009年商用车市场及对应柴油机增长率超越重卡也就不难理解。

车用柴油标准

车用柴油标准

车用柴油标准
车用柴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柴油发动机的燃料,其质量标准对于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行、减少排放污染、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车用柴油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车用柴油的标准应当包括燃烧性能、凝固点、闪点、密度、硫含量、凝结点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其中,燃烧性能是车用柴油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排放的污染物含量。

因此,车用柴油的标准应当对燃烧性能有明确的要求,确保其符合发动机的工作要求。

其次,车用柴油标准还应当对硫含量进行严格限制。

硫是柴油中的有害成分,其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危害。

因此,车用柴油标准应当对硫含量进行严格的限制,以减少排放的有害气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此外,车用柴油标准还应当对凝固点进行要求。

在低温环境下,柴油的凝固点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启动和正常运行。

因此,车用柴油标准应当对凝固点进行严格的要求,确保在低温环境下柴油不会凝固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另外,车用柴油标准还应当对闪点、密度、凝结点等指标进行明确要求,以确保车用柴油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对发动机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车用柴油标准对于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行、减少排放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车用柴油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如此,才能够确保车用柴油的质量达到国家标准,保障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解读GB 17951—2009《车用柴油》国家标准

解读GB 17951—2009《车用柴油》国家标准
表 明 ,中 国 正 处 于 一个 石 油 消 费 相 对
18 , 0 超过了全球石油消费量的9O t . %。
相 对 应 的是 ,近 些 年 来 ,国 内成 品油
较 高的时代。 如此大量的能源消耗在为人们的
生活 带来 便 捷 和舒 适 的 同 时 , 引 发 也
相继 出台了一系列控制机动车尾气排 放 的标准 , 如GB 1 3 22 0 1 轻 8 5 .—2 0 《
和 国大气污染 防治法 》的有关要 求,
势 ,并带动 了国内石油消费的急剧增 加 。据 B 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 ,2 0 08
年 , 国石 油 消 费 量 已 经 达 到 37 我 5X
8 %。我 国成品油消费量已达 19 2X 1 ,创下历史新高。所有这些数据 0t
提 高 ,社 会公 众 开 始 关 注 柴 油 车 引发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 的产物 ,也是我 国特有 的一个车种。自 2 0世纪 8 0年
代 初期 生 产 以来 ,农 用 运 输 车 因其 具 有 满 足 农 用 运 输 、 适 应 农 村 使 用 条
工股份有限公 司石油化 工科学研究院 就参照欧盟 E 9 — 1 9 汽车燃 N5 0 9 8《 料 一柴油 一 要求和试验方法 》 首次制 ,
型 汽 车 污 染 物 排 放 限 值 及 测 量 方 法
产量和消费量增加迅速。根据 国家发 改委公 布的 2 0 0 8年 主要 工业行业运 行情况报道 ,2 0 年 ,我国汽、柴油 08
产 量 已分 别达 到 63 2X 1 和 13 4 0 t 3
了严 重的环境污染 问题 。根据我国环
定 了 我 国 车 用 柴 油 的 推 荐 性 国 家 标
件 、适合农民 , 0 5 2 0

国四汽柴油各指标最详细解析

国四汽柴油各指标最详细解析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石油产品标准中质量指标的解读
• 比如,如果发动机是按93号油设计的,而车主用了90号汽油, 发动机就会发生提前燃烧现象,进而产生瞬间的超高温和超 高压,既烧坏火花塞、汽缸等,又会产生无用功,导致汽车 加速、爬坡无力,还会使汽油中的烯烃产生胶质,使汽油中 的硫在不完全燃烧时产生一种很强的腐蚀物,造成排气管等 锈蚀。油的标号高低并不是油的质量优劣的标志,它只是相 当于人穿的鞋子的尺码大小,而油的质量不管在什么标号里 都是一样的。如果你的脚适合穿43码的鞋,你非让它穿40码
《车用燃料甲醇》 GB/T 23510—2009 《车用甲醇汽油(M85)》 GB/T 23799—200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前言
现行汽柴油标准(国家标准)
——《车用柴油》 GB 19147—2013
——《普通柴油》 GB 252—2011
—— 生物柴油
《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GB/T 20828—2007 《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 GB/T 25199—2010
• 增加多环芳烃、生物柴油含量限值
2013年2月
2013年6月
发布GB 19147—2013《车用柴油》(Ⅳ)国家标准
发布GB 19147—2013《车用柴油》(Ⅴ)国家标准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2007年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共同申报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满足国家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石油产品标准中质量指标的解读
• 常识了解:选用汽油标号的唯一标准是汽车发动机的压缩比。
压缩比定义: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 积之比。 一般来说,压缩比越高的发动机,可燃性混合气被压缩的体 积越小,动力性越足、油耗也越小。但压缩比得有另一个指 标配合。它就是汽油的抗爆性指标,亦称辛烷值,即汽油标 号。压缩比越高的发动机,要求汽油的抗爆性指标越高,即 汽油的标号也就越高。然而现在车主为了省钱,降标用油的 现象极为普遍,销售人员也不给购车者介绍压缩比.使得许多 买车人忽略了这一重要指标。

车用柴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车用柴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c可用目测法,即将试样注入100mL玻璃量筒中,在室温(20℃±5℃)下观察,应当透明,没有悬浮和沉降的水分及机械杂质。结果有争议时,按GB/T260或GB/T511测定。
d也可采用SH/T0806,结果有争议时,以SH/T0606方法为准。
e十六烷值指数的测定也可用GB/T11139。结果有争议时,促裁以GB/T386方法为准。
f 也可采用SH/T0604,结果有争议时,以GB/T1884方法为准。
g 不得人为加入。
车用柴油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9147—2009
项目
5

0

-10

-20

-35号
-50号
试验方法
氧化安定性
总不溶物/(mg/100mL)不大于
2.5
SH/T0175
硫a(质量分数)/%不大于
0.035
SH/T0689
10%蒸余物残炭b(质量分数)/%不大于
0.3
GB/T268
灰分(质量分数)/%不大于
2.5-8.0
1.8-7.0
GB/T265
凝点/℃不高于
5
0
-10
-20
-35
-50
GB/T510
冷滤点/℃不高于
8
4
-5
-14
-29
-44
SH/T0248
闪点(闭口)/℃不低于
55
50
45
GB/T261
着火性e(需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十六烷值不小于
十六烷值指数不小于
49
46
46
46
45
43
GB/T386
a也可采用GB/T380、GB/T11140和GB/T17040进行测定,结果有争议时,以SH/T0689方法为准。

柴油产品质量分析报告,1200字

柴油产品质量分析报告,1200字

柴油产品质量分析报告柴油产品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柴油是一种重要的燃料,广泛用于柴油发动机中驱动各种车辆和设备。

柴油产品的质量对车辆性能和污染排放有着重要影响。

本报告对某柴油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以评估其性能和可靠性。

二、方法本次分析使用了国家标准《柴油燃料》(GB 19147-2016)作为评估依据。

根据该标准,对柴油产品的外观、密度、闪点、凝点、硫含量、铜带腐蚀、水含量、灰分、碳残留及燃烧性能等指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1. 外观:柴油产品的外观应为透明液体,不应有悬浮物和沉淀。

经检测,样品外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密度:柴油产品的密度应在0.820-0.890g/cm³范围内。

经测试,柴油样品的密度为0.845g/cm³,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3. 闪点:柴油产品的闪点应不低于55℃。

通过实验,样品闪点为65℃,高于国家标准要求,表明柴油的安全性较好。

4. 凝点:柴油产品的凝点应在-5℃以上,确保在低温环境下的可使用性。

经测定,样品凝点为-2℃,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5. 硫含量:柴油产品的硫含量应小于50mg/kg,高硫柴油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经检测,柴油样品的硫含量为30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的限制值。

6. 铜带腐蚀:柴油产品与铜带接触6小时后,不应有腐蚀现象。

经观察,样品与铜带接触后无明显的腐蚀痕迹,符合标准要求。

7. 水含量:柴油产品的水含量应小于0.05%。

经测试,样品的水含量为0.03%,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8. 灰分:柴油产品的灰分应小于0.01%,灰分增加会增加发动机积碳,影响其性能。

测定结果显示,样品的灰分为0.008%,符合标准要求。

9. 碳残留:柴油产品的碳残留应小于0.3%,碳残留过高会增加污染物的排放。

经测定,样品的碳残留为0.25%,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10. 燃烧性能:柴油产品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尾气排放。

经过评估,该品质的柴油燃烧性能良好,燃烧稳定,能够提供充足的热值。

国Ⅲ车用柴油技术质量要求与分析技术

国Ⅲ车用柴油技术质量要求与分析技术

国Ⅲ车用柴油技术质量要求与分析技术李玉萍;王志强【摘要】讨论了国Ⅲ车用柴油与现行轻柴油质量指标的不同,具体探讨了分析测试方法的原理和技术特点.【期刊名称】《河南化工》【年(卷),期】2010(027)023【总页数】4页(P49-52)【关键词】国Ⅲ车用柴油;轻柴油;分析技术【作者】李玉萍;王志强【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河南,洛阳,47101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河南,洛阳,471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17.4所谓国Ⅲ柴油是指即符合《国家车用柴油技术标准(GB19147-2009)》规定的柴油,我国要求在2011年6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该标准。

国Ⅲ车用柴油与目前市场上销售使用的轻柴油在质量技术要求上有何差异,在分析技术上应用了哪些新的技术,有哪些新的要求,成为广大用户关心的重要问题。

目前市场销售和使用的轻柴油与即将执行的车用柴油新标准在质量技术要求上存在一些差别,表1和下页表2为国Ⅲ车用柴油和轻柴油质量要求。

从质量技术要求来看,轻柴油与新的国Ⅲ车用柴油技术要求存在以下不同:①国Ⅲ车用柴油规定有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号六个牌号;而轻柴油有10号、5号、0号、-10号、-20号、-35号、-50七个牌号。

由于10号柴油适用于有预热设备的柴油发动机,我国很少使用有预热设备的柴油发动机,因此根据我国国情,删除了10号柴油。

②国Ⅲ车用柴油取消了色度和酸度两个分析项目和限制指标。

色度指标,是对柴油颜色的控制,用于表征柴油的安定性。

对于目前使用的轻柴油来说,生产工艺主要是由催化柴油和直馏柴油及加氢精制柴油混合而成,其中催化柴油烯烃含量高,安定性较差,颜色深,易生胶,影响柴油质量。

加氢柴油由于操作工艺的调整在加氢深度变化的情况下质量也会发生波动,影响产品的安定性。

酸度用来标表征油品中石油酸等酸性物质的含量,体现了油品对发动机的腐蚀性。

国四汽柴油标准解析(最新)

国四汽柴油标准解析(最新)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前言
现行汽柴油标准(地方标准)
北京
——《车用汽油》DB 11/238—2012 ——《车用柴油》DB 11/239—2012
自2012年5月31日起实施 自2012年5月31日起实施
上海
——《车用汽油》DB 31/427—2009 ——《车用柴油》DB 31/428—2009
《车用汽油》(Ⅲ)和(Ⅳ): 90号、93号和97号
车用汽油标准(Ⅴ): 89号、92号和95号
GB/T 503《 汽油辛烷值 测定法(马达法)》
GB/T 5487《 汽油辛烷值 测定法(研究法)》
辛烷值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Company Logo
石油产品标准中质量指标的解读
欧盟仅规定了95号优 级汽油的技术要求,对
97 报告
试验方法
GB/T 5487 GB/T 503、GB/T 5487
GB/T 8017
GB/T 11132 GB/T 11132 SH/T 0663 SH/T 0663 SH/T 0711 SH/T 068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销售分公司
表2 车用汽油(Ⅳ)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GB 17930—2011)
用。车用汽油中不应含有任何可导致汽车无法正常运行的添加物和污染物。 5.2 车用汽油(III)和车用汽油(IV)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分别见表1和表2。
注:满足第V阶段排放要求的建议性车用汽油技术指标参见附录A。 二、表1、表2和表A.1中,在“溶剂洗胶质含量”栏目下增加一栏:
未洗胶质含量(加入清净剂前)
/(mg/100mL)
不大于
30
GB/T 8019

车用柴油与普通柴油的区别

车用柴油与普通柴油的区别

车用柴油小常识1.为什么要推行车用柴油?(1)车用柴油标准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强制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147-2009《车用柴油》于2010年1月1日实施,过渡期到2011年6月30日止。

同时,根据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以及国家环保减排总体要求,机动车将按照污染分担率承担减排任务。

为了2020年能够达到国家承诺的低碳减排目标,国家要求分年限在国内强制推行低排放的汽柴油标准。

(2)普通柴油和车用柴油适用范围不同。

–普通柴油“主要用做拖拉机、内燃机车、工程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压燃式发动机的燃料,也可用做GB19756-2005(三轮汽车、低速货车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限值及实验方法)中所规定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的燃料。

(三轮汽车:指最高设计车速小于或等于50km/h的,具有三个车轮的货车。

低速货车:指最高设计车速小于70km/h,具有四轮的货车。

)–车用柴油主要“适用于压燃式柴油发动机汽车,但可不包括GB19756-2005中所规定的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对顾客来说,汽车在选用柴油时,三轮车和最高设计车速小于70km/h的四轮柴油车可选择普通柴油(也可以选择车用柴油)。

设计车速高于70km/h的四轮柴油汽车应选择车用柴油。

2.使用车用柴油的好处?(指标区别见附表)目前,车用柴油与普通柴油主要区别在于硫含量和十六烷值等9项指标。

(2013年7月1日后车柴与普柴的硫含量指标要求相同),正确使用油品既可以保护环境,又延长了车辆使用寿命。

(1)使用车用柴油一个主要的作用体现在尾气排放上。

目前的普通柴油仅能满足国家第Ⅰ、Ⅱ阶段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要求,而车用柴油可以满足国家第Ⅲ阶段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要求。

车用柴油中硫含量的降低和多环芳烃(PAHs)的控制,可以有效控制汽车尾气中固体颗粒物(PM)、硫氧化物(SO x)和氮氧化物(N x O y)的排放,降低形成酸雨的几率,并且能够减缓车辆发动机系统的腐蚀。

普通柴油车用柴油及生物柴油

普通柴油车用柴油及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没有怪味,排放气体无含硫和 铅的有毒物质,不会毒害人们的身体健 康。23③燃烧排放的CO2较低
③生物柴油燃烧所排放的CO2 远低于植物生 长过程中所吸收的CO2 ,能降低CO2 的排放和 温室气体积累。 生物柴油生产使用的植物还可将二氧化碳转 化为有机物固化在土壤中,因此,可以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
我国定义“由动植物油脂与醇(例如甲醇与 乙醇)经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单烷基酯, 最典型的是脂肪酸甲酯,以BD100表示)。
17
二 生物柴油的意义 (1) 增强国家石油安全
发展生物柴油可以部分缓解我国柴油供应 紧张的状况"并有助于部分替代进口产品, 节约外汇。 我国2005年消费柴油约一亿吨,按B20中加 入生物柴油中20%计算,年添加量为2000万 吨,价值约800亿人民币。
18
(2)发展生物柴油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
生物柴油是清洁运输燃料,具有无毒、可生物降 解、基本无硫和芳烃、可以任意比例与石油柴油 混兑等优越性。 美国的研究证明,混入一种20%生物柴油的车用 柴油可降低颗粒物排放14%、降低总碳氧化物排 放13%、降低硫化物排放70%以上,因此会减少 空气污染。 使用生物柴油还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 效应。
19
(3)促进国家和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通过结构调整可以将退耕还林和发展木本油料 植物结合起来,同时建立生物柴油原料基地,开发 种植特色高产工业油料作物。这既增加了农民收入, 又带动了农村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20
三 生物柴油的特点
①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 ②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 ③燃烧排放的CO2较低 ④具有可再生性 ⑤具有较好的低温发动机启动性能 ⑥具有较好的润滑性能 ⑦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⑧具有良好的燃料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标准采用国际通用做法对柴油进行分类,更 切合实际
国家环保局要求 2011 年起我国的车用柴油的产品质量,必 须满足 GB 18352. 3 - 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 中国Ⅲ、Ⅳ阶段) 排放要求,逐步减少车辆尾气排放污染物,因 此有必要根据柴油消费的用途进行分类。国外发达国家早就这 样分类,虽然不同国家对柴油类别称呼可能不同,但都是采用根 据实际用途来对柴油来分类,国外柴油分类具体见表 1。新标准 采用国际通用做法,将其分为车用柴油与普通柴油,其中车用柴 油作为压燃式发动机的燃料,采用 GB 19147 - 2009 标准; 其他就 作为普通柴油使用,采用 GB 252 - 2011 标准。符合我国国情实 际,切实可行。
作者简介: 郑元诸( 1970 - ) ,男,本科,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石油化工检验。E - mail: zyz0808267@ sin. com
2011 年 39 卷第 15 期
广州化工
·69·
国家 美国
英国 德国 俄罗斯 日本
表 1 国外柴油分类的情况
柴油种类
柴油类别名称
车用柴油
燃料油( 馏分型) 4
1 标准具有严谨性与强制性
新标准 GB 19147 - 2009《车 用 柴 油》代 替 GB / T 19147 - 2003《车用柴油》,二者相比较,主要变化有:
( 1) 将 原 来 的“推 荐 性 国 家 标 准”修 改 为“强 制 性 国 家 标 准”;
( 2)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章节,修改了原标准中的“范围” 和“产品标记”章节;
表 2 欧洲执行不同阶段排放要求时对柴油中硫含量的要求
排放要求
欧盟柴油标准
硫含量 / ( mg / kg)
欧Ⅰ
EN590 - 1993
2000
欧Ⅱ
EN590 - 1998
500
欧Ⅲ
EN590 - 1999
350
欧Ⅳ
EN590 -国内部分炼厂车用柴油的密度数据
4建议
车用柴油的低温流动性是车用柴油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其指标的高低表征了车用柴油在不同温度下的可流动性能。一 般情况下,车用柴 油 的 选 用 是 依 照 环 境 温 度 的 高 低 来 进 行 不 同 牌号柴油的选择。牌 号 是 通 过 低 温 流 动 性 来 区 分 的,欧 美 车 用 柴油标准中,都 是 以 冷 滤 点 来 表 征 柴 油 的 低 温 流 动 性。 而 本 次 新标准中仍将车用柴油按我国传统使用的凝点分为了六个不同 牌号,我国传统以轻柴油来统称柴油,GB 19147 - 2009 把车用柴 油与普通柴油划 分 出 来,作 为 压 燃 式 发 动 机 燃 料 用 途 的 车 用 柴 油根本与凝点联 系 不 起 来,用 冷 滤 点 才 体 现 车 辆 发 动 机 做 功 的 特点。建议在下次 标 准 修 订 时,应 以 冷 滤 点 来 划 分 车 用 柴 油 的 牌号。
Abstract: Diesel engine was classified into vehicle diesel engine and common diesel engine according to its purpose, and the difference and use of the two were elaborated. Its testing items and technical indexes were also determined in new standard such as sulfur content,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lubricity,fatty acid methyl ester,etc. Using international common practice,new standard can be conformed with international general practice through data verification. The new standard can reflect the progress and it can also doing reduc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Suggestions of the insufficient of the standard were put forward.
燃气轮机燃料
船用燃料
车用柴油
3
农业工业用柴油
船用燃料油( 馏分型)
车用柴油 2
轻质燃料油
高速柴油机用柴油 2
中低速柴油机用柴油
车用柴油( 轻油) 2
重油
于车用柴油多环 芳 烃 和 其 他 抗 磨 杂 质 含 量 相 应 降 低 ,柴 油 的 抗 磨性变差,为了减 少 车 用 柴 油 在 使 用 过 程 对 发 动 机 供 应 系 统 的 磨损,国外发达国家要求磨痕直径不大于 460 μm( 60 ℃ ) ,GB 19147 - 2009 对磨痕直径也是采纳不大于 460 μm( 60 ℃ ) ; 脂肪 酸甲酯俗称生物 柴 油,颗 粒 孔 径 大,燃 烧 时 易 冒 黑 烟,严 禁 人 为 加入。柴油密度是 油 品 性 能 的 一 个 重 要 指 标,它 不 但 关 系 到 油 品交接、储运过程的计量问题,同时也会对柴油的雾化和排放性 能生产一定程度 的 影 响。随 着 柴 油 密 度 的 增 大,油 品 的 黏 度 也 会随之增大,从而影响柴油的雾化性能,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混合 气体,使燃烧劣 化。同 时 柴 油 密 度 的 升 高 也 是 柴 油 中 存 在 大 量 芳烃的标志,它 将 会 导 致 柴 油 机 工 作 的 不 平 稳。 但 是 如 果 柴 油 的密度过低,则会造成油品的黏度下降,从而导致泄露问题的发 生。同时由于柴油的密度过低,造成热值的下降,从而导致油耗 的增加。因此对于柴油的密度应该有一个合理的适宜范围。笔 者把国内 部 分 炼 厂 车 用 柴 油 的 密 度 数 据 收 集 汇 表,对 照 GB 19147 - 2009《车用柴油》的技术指标,密度大体相当。车用柴油 中的硫含量、多环芳烃、润滑性和脂肪酸甲酯是车用柴油的节能 环保指标,指标限值与国外发达国家接轨,密度指标值与我国当 前炼油技术相结合,符合我国实际炼油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GB 19147 - 2009 车用柴油[S]. [2] GB 252 - 2001 普通柴油[S]. [3] 陈绍洲. 石油化学[M]. 上海: 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2: 20 - 26. [4] 杨翠定. 石 油 化 工 分 析 方 法[M]. 北 京: 化 学 工 业 出 版 社,1990:
3 新标准检测项目设立与主要技术指标限值 与国外发达国家接轨,达到减炭减排功效,又与
我国当前炼油技术相结合
车用柴油中的硫 含 量、多 环 芳 烃、润 滑 性、脂 肪 酸 甲 酯 和 密 度是环保指标[3],影响柴油机尾气排放的主要因素,也是车用柴 油品质关键的指标。车用柴油中的硫可以导致机动车尾气排放 处理系统的中毒,从而大幅度降低有害气体的转化效率,造成排 放过量,严重影 响 环 境。同 时 硫 还 会 增 加 柴 油 发 动 机 颗 粒 物 的 排放,对人体健 康 不 利[4]。从 欧 洲 在 执 行 不 同 阶 段 排 放 法 规 和 相对应的车用柴油的标准的比较( 表 2) 可以看出,欧盟对应于 欧Ⅲ 排放阶段时车用柴油中的硫含量限 值 分 别 为 不 大 350 mg / kg,GB 19147 - 2009《车用柴油》标准将车用柴油中的硫 含量指标确定为“质量分数不大于 350 mg / kg”,参照欧盟第Ⅲ阶 段对车用柴油中硫含量排放要求时的规定; 又促进我国炼油技 术水平的提高,减炭减排,有利于我国的环境保护。
·68·
广州化工
2011 年 39 卷第 15 期
对 GB 19147 - 2009《车用柴油》标准的思考与分析
郑元诸
( 莆田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福建 莆田 351100)
摘 要: 柴油按用途分类为车用柴油与普通柴油,阐述二者用途及区别; 新标准将硫含量、多环芳烃、润滑性、脂肪酸甲酯和密
度检测项目及技术指标限值进行设定,通过数据论证表明标准与国外发达国家通用做法接轨,体现节能环保作用,达到减炭减排功 效。本文对标准的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车用柴油; 尾气排放; 硫含量; 冷滤点
Thinking and Analysis of the Standard of GB 19147 - 2009 Vehicle Diesel Engine
ZHENG Yuan - zhu ( Fujian Station for Quality Inspection of Petroleum Products,Fujian Putian 351100,China)
( 3) 根据目前国内柴油的生产情况,删除了 10 号柴油的技 术要求;
( 4) 硫油含量由原来的“不大于 0. 05% ( 质量分数) ”修改为 “不大于 0. 035% ( 质量分数) ”;
( 5) 修改了黏度、密度指标的限值; ; ( 6) 增加了多环芳烃、生物柴油的含量限值及检测方法; ( 7) 增加了检验规则和安全等章节的内容; ( 8) 将原标准的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修改为本标准附录 B 和附录 A; 同时增加了附录 B 中 B. 1 范围的 B. 1. 2 的有关安全 的内容。
10 - 15.
Key words: vehicle diesel engine; exhaust emissions; sulfur content; cold filter plugging point
GB 19147 - 2009《车用柴油》标准[1] 自 2010 年 01 月 01 日 起实施,要求 2011 年 07 月 01 日起强制执行; GB 252 - 2011《普 通柴油》标准[2]自 2011 年 07 月 01 日起实施,虽然 GB / T 19147 - 2003《车用柴油》早已颁布,但只是推荐性标准。长期以来我 国在柴油方面主要是以 GB 252 - 2000《轻柴油》国家标准组织生 产、销售与验收。柴 油 用 途 极 其 广 泛,其 使 用 领 域 涉 及 到 汽 车、 内燃机车、内河航线运输、农业机械和农用车以及工程机械等多 个方面。数据统计 2010 年国内柴油的消费量已经达到 4. 29 亿 吨,比 2009 年增加 13. 1% ,柴油油品质量与老百姓生活休戚相 关。综合 GB 19147 - 2009《车用柴油》标准特点,联系我国国情 实际情况,结合国外先进做法,笔者对该标准进行积极思考与分 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