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文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赋《哀江南赋》。诗歌《拟咏怀》27首: 内容乡关之思、亡国之悲、离别之苦、移节之耻。 感伤时变,魂牵故国;叹恨羁旅,忧嗟身世 形式技巧有所创新,为唐代近体诗提供范本。
庾信后期诗歌分类:
1、乡关之思
《北周书》“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
了错误的位置上,并且必须承担这种“错位”带 来的痛苦。
写景之美
《拟咏怀》之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拟咏怀》27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庾信的性格,既非果敢决毅,又不善于自我解脱,亡 国之哀、羁旅之愁、道德上的自责,时刻纠绕于心, 却又不能找到任何出路,往往只是在无可慰解中强自 慰解,结果却是愈陷愈深。 所谓“情纠纷而繁会,意杂集以无端”(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使得诗中的情绪显得沉重无比。
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 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 己的独特面貌。有对南方故国的思念(乡关),不能归国的哀 伤(羁旅),身仕北朝的屈辱(亡国,移节) 杜甫《戏为六绝句》云:“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 横” 。
北朝文学小结
北朝文学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 一个过渡阶段。因为北朝文学在对南朝文 学的消化和融汇的过程中唱出了兼擅南北 之长的贞刚之音。而这种南北文风的互补 和交融正预示了中国诗歌必将迎来一个壮 丽灿烂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南北文风的差异与交融
南北朝时期,就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而言, 是南方优越,北方滞后,二者并不平衡, 且风格差异较大。
南朝民歌
《子夜歌》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抒情长诗《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冲突的时期
2、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之前 此为北魏统治者加速汉化的阶段,并且是北朝文学的繁荣
期
3、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前 此为南北文化对峙融合阶段:东魏、北齐居黄河中下游,
文化发达,多为南朝诗风。西魏、北周居关陇地区,文化相 对落后,不满南朝诗风,以复古抵制南朝文风。
三、北朝文学特征:辞义贞刚、重乎气质、尊儒务实
2、“天亡遭愤战”后的六句借典故转入对梁灭亡的反思,言说梁 灭亡前乃有不少败亡的征兆,说明国亡兵败乃是天意所致,含有谴责 之意。
3、“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则有两解,一是谴责梁朝的君 臣只顾眼前的享乐,将士养尊处优,不思战争,皇帝也淫逸骄奢,不
虑身后的骂名;第二解则可理解为作者的愤激之言,说的是梁亡乃必
《舞媚娘》
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只疑落花谩去,复道春风不还。
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
诗中写爱美的少女对青春的怜惜。
2、庾信后期的作品:苍凉沉雄
以汉族身份仕于北朝少数民族政权,传统的华夷之 辨,使之有易代之耻,其曰“风俗既殊阻,山河不复 论” “夫寄根江南,淼淼幽潭”
感慨自己虽有才学,却于国无益,想学庄子的旷达, 又不能做到,所以忧愁无止。“残月”、“新秋”二 句,写出日复一日的无聊与绝望,看似简单,却精警 非凡。
《拟咏怀》之三 俎豆非所习,帷幄复无谋。 不言班定远,应为万里侯。 燕客思辽水,秦人望陇头。 倡家遭强聘,质子值仍留。 自怜才智尽,空伤年鬓秋。 庾信只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却被命运放在
子夜四时歌 春歌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夏歌 青荷盖禄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冬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如?
北朝民歌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 向波。(《企喻歌辞》)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借悼念梁元帝的江陵之败和梁朝灭亡的悲剧,表现出一种痛定思 痛的怀念故国之意。
1、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是借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 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以秋风萧瑟的凄凉之景引出对往事 的追忆。
2、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的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 胜”的高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庾信地位影响
1、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2、促进了律诗走向成熟,开启了唐诗繁荣的先声 3、推动了六朝“抒情赋”与“咏物赋”的发展 4、庾信是第一位“俳赋”与骈文大家。 总之,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
《隋书文学传序》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 辞,清绮则文过其意。理胜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 得失之大较也”
形成以上特征的原因:
1、社会生活:北方遭受十六国之乱,生产力被破坏,民族矛 盾激烈,孝文帝迁都后稍有缓和,北人重视“经世致用”的 儒学,特征:“质朴慷慨”
3、侯景之乱时,他任建康令,兵败逃往江陵。梁元帝江 陵即位后,派他出使西魏。出使期间,梁元帝为西魏所灭, 庾信被迫羁留长安,历仕西魏、北周。尽管位居高官,心 情非常痛苦,最终老死北方。
庾信价值:初步融合南北诗风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二)庾信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貌
1、庾信前期的作品:清新流丽
以贵族公子之尊,出入宫闱,前期创作多于东宫任 职期间,以“奉和应制”之作为主。与徐陵齐名,号称 “徐庾体”。“伤于轻艳”的宫体诗,即指徐、庾父子 置身东宫时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
诗歌:恃才傲物,贬抑温、邢二人,招收非议,《隋唐嘉 话》记载:徐陵出使北齐南归时,魏收将自己文集赠与, “令传之江左”,后被徐陵投入江中,谓之“吾为魏公藏 拙”,模仿南朝,无自己特色。
文章:崇尚竟陵八友之“任昉”,代表作《南狩赋》《怀 离赋》《骋游赋》却无流传于世,被重视的却是“表章诏令” 类应用文。
《拟咏怀》27首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南朝
文学的修辞技巧,尤其是声律、用典、骈偶等手段, 在这里被广泛使用,并得到新的提高。
(三)庾信诗文的评价:“庾信文章老更成”
1、庾信汲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 了北朝文学的浑浩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 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
然之事,我也就借酒浇愁,不管他身后的荣誉与名声了。
羁旅之愁
《拟咏怀》其七: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拟咏怀》之十八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二、庾信、王褒
(一)庾信的生平身世
1、庾信(513—581)68岁,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 河南)人。他的一生可分前后两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 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在北方,他历仕西魏及北周,先后官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
2、其父庾肩吾是梁代著名宫廷诗人。庾信早年很受梁朝 皇室信任,与徐陵俱为东宫官属,并称“徐庾”,是当时 盛行的宫体诗的代表作家。
社会功用,儒学耿介,道德自我完善,内容多风教
2、艺术形式:
语言直率坦露,少用隐晦曲折,多讥刺现实,多务 实之作。
文学形式上多选择散文,应用类文体,务实文风。
北朝流于粗豪,南朝失于纤巧。
第二节:北朝文学创作
一、北地三才
指的是北朝三位诗人:温子昇(北魏)、邢邵、魏 收(北齐)。诗歌多“质朴务实”之风。
1、温子昇:(495-547)字鹏举,济阴冤句人。 诗歌有南朝风格,文章多骈文,官至金紫光禄大
夫,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在东魏政治斗争中被 牵连,囚于晋阳,饿死。 代表作:《捣衣诗》《韩陵山寺碑》多南朝文采 《凉州乐歌》(二首)多北朝本色。
2、邢邵:(496─561?)字子才
北朝魏、齐时无神论者、文学家,河间鄚(Mào) 今河北任丘北人。曾经在北魏、北齐做官,官至 中书监(官名,与中书令职务相等而位置略高, 同掌机要,为事实上的宰相),摄国子祭酒。
(如:迁都洛阳,改为汉姓,行汉制,与汉族高门联姻,陇西李氏、荥阳郑氏、 范阳卢氏)
文化上:雕塑、音乐、书法有了繁荣,如石窟艺术(云冈、 敦煌、龙门)《洛阳伽蓝记》对佛寺有详细描写
莫高窟
二、北朝文学发展阶段与分期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此为北魏上层统治者与北方汉族高门士族融合,并且剧烈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坐郎 膝边。(《折杨柳歌辞》)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雀劳利 歌辞》)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裳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 叠双 。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李波小 妹歌》)
南北朝民歌差异总结
南朝民歌温柔旖旎,不大起大伏声嘶力竭,但 是别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柔软的,不强硬 的,好比月光是阴柔的。但是于弱之外别藏着 一种感性而使其意蕴悠长,仿佛一串珠子,让 人感慨其精致华美。
北朝民歌大气雄浑,生活起居、爱情战事纯用 直白之笔写出。他是刚性的,好比日光的热烈。 他是争雄的,快人快语。他仿佛一把宝剑,剑 气逼人。
南北文风差异的原因:地理环境说
南朝文学产生于长江流域,这里气候湿润,物产丰饶, 山川明媚,花木繁荣,容易陶养居民热烈而浪漫的情 思,对享乐生活的追求,以及以艳丽优美为特征的艺 术趣味。
其诗取法于沈约,指责魏收模仿“任昉”是“文 体本疏”却被魏收诬为“剽窃沈约”,诗文平易 自然,模仿南朝,被称为“北间第一才士”,骈 文多应用文字,文风华丽。
代表作:《新宫赋》《思公子》《七夕》《冬日 伤志篇》
3、魏收:(507~572)字伯起,小字佛助。
北齐文学家、史学家。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北魏 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仕魏除太学博士,历官散骑侍郎等, 编修国史。入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官至尚书右仆射, 位特进。
2、文化心理:北方处于鲜卑族的统治,具有北人尚武的民族 性格,文学呈现出重视“乐府歌谣”的北方原始质朴的特色。
3、地域因素:北方“自然景物”和“地理环境”影响到文学 创作和北人的气质。此为。(北人多“健儿须快马”的豪语,南人
多“看林花多媚,春意鸟多哀”的情歌。)
北朝文学特征
1、思想内容:
尊崇儒学,北人聚族而居,靠宗族抵御侵扰,所以 宗族意识较强。
第二章 北朝文学
十四周5.28
第一节:北朝文学概况
一、北朝文学的背景:
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后(439)政局趋于安定,经济有所恢 复和发展。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迁都洛阳后,推行汉 化,中原文化得以沿续。
政治上:北方各族,军阀混战,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夏,灭 北凉,北魏逐渐统一北方,拓跋珪开始了与汉文化的融合。魏 孝文帝元宏极力推进汉化。
北方没有南方那样繁密而多彩的植被,曲折而湿润的 水网,景观缺乏细部的变化。然而,大自然在这单调 之中却充分显示出它的严峻、崇高和阔大。生活在这 里的人们不大会注意细微的东西,目光总是被引向高 原之处,看到的是开阔而巨大的世界。久而久之,人 的心胸也随之扩展,形成粗犷豪迈的性格。
南方是水文化,北方是山文化;南方是杏花春雨,温 柔富贵乡,北方是金戈铁马,古来征战地。
2、亡国之痛
“昔阮步兵咏怀诗十七首,颜延年以为在晋文代虑祸而 发。子山拟斯而作二十七篇,皆在周乡关之思,其辞旨与 《哀江南赋》同矣”——倪磻《庾子山集注》
3、羁旅之愁
多以妇女自比抒怀:托身北国
4、写景之美
屡经忧患,身居北国,乃北国豪阔壮景。沉郁雄健
亡国之痛
《拟咏怀》其十一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
庾信后期诗歌分类:
1、乡关之思
《北周书》“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咏怀古迹》
了错误的位置上,并且必须承担这种“错位”带 来的痛苦。
写景之美
《拟咏怀》之六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拟咏怀》27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
庾信的性格,既非果敢决毅,又不善于自我解脱,亡 国之哀、羁旅之愁、道德上的自责,时刻纠绕于心, 却又不能找到任何出路,往往只是在无可慰解中强自 慰解,结果却是愈陷愈深。 所谓“情纠纷而繁会,意杂集以无端”(陈祚明 《采菽堂古诗选》),使得诗中的情绪显得沉重无比。
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 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 己的独特面貌。有对南方故国的思念(乡关),不能归国的哀 伤(羁旅),身仕北朝的屈辱(亡国,移节) 杜甫《戏为六绝句》云:“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 横” 。
北朝文学小结
北朝文学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 一个过渡阶段。因为北朝文学在对南朝文 学的消化和融汇的过程中唱出了兼擅南北 之长的贞刚之音。而这种南北文风的互补 和交融正预示了中国诗歌必将迎来一个壮 丽灿烂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南北文风的差异与交融
南北朝时期,就文学发展的基本状况而言, 是南方优越,北方滞后,二者并不平衡, 且风格差异较大。
南朝民歌
《子夜歌》 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入残机,何悟不成匹。
抒情长诗《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冲突的时期
2、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之前 此为北魏统治者加速汉化的阶段,并且是北朝文学的繁荣
期
3、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前 此为南北文化对峙融合阶段:东魏、北齐居黄河中下游,
文化发达,多为南朝诗风。西魏、北周居关陇地区,文化相 对落后,不满南朝诗风,以复古抵制南朝文风。
三、北朝文学特征:辞义贞刚、重乎气质、尊儒务实
2、“天亡遭愤战”后的六句借典故转入对梁灭亡的反思,言说梁 灭亡前乃有不少败亡的征兆,说明国亡兵败乃是天意所致,含有谴责 之意。
3、“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则有两解,一是谴责梁朝的君 臣只顾眼前的享乐,将士养尊处优,不思战争,皇帝也淫逸骄奢,不
虑身后的骂名;第二解则可理解为作者的愤激之言,说的是梁亡乃必
《舞媚娘》
朝来户前照镜,含笑盈盈自看。
眉心浓黛直点,额角轻黄细安。
只疑落花谩去,复道春风不还。
少年唯有欢乐,饮酒那得留残!
诗中写爱美的少女对青春的怜惜。
2、庾信后期的作品:苍凉沉雄
以汉族身份仕于北朝少数民族政权,传统的华夷之 辨,使之有易代之耻,其曰“风俗既殊阻,山河不复 论” “夫寄根江南,淼淼幽潭”
感慨自己虽有才学,却于国无益,想学庄子的旷达, 又不能做到,所以忧愁无止。“残月”、“新秋”二 句,写出日复一日的无聊与绝望,看似简单,却精警 非凡。
《拟咏怀》之三 俎豆非所习,帷幄复无谋。 不言班定远,应为万里侯。 燕客思辽水,秦人望陇头。 倡家遭强聘,质子值仍留。 自怜才智尽,空伤年鬓秋。 庾信只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却被命运放在
子夜四时歌 春歌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夏歌 青荷盖禄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秋歌 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飏。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冬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如?
北朝民歌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 向波。(《企喻歌辞》)
天亡遭愤战,日蹙值愁兵。直虹朝映垒,长星夜落营。
楚歌饶恨曲,南风多死声。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借悼念梁元帝的江陵之败和梁朝灭亡的悲剧,表现出一种痛定思 痛的怀念故国之意。
1、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是借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 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之句以秋风萧瑟的凄凉之景引出对往事 的追忆。
2、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的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 胜”的高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庾信地位影响
1、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 2、促进了律诗走向成熟,开启了唐诗繁荣的先声 3、推动了六朝“抒情赋”与“咏物赋”的发展 4、庾信是第一位“俳赋”与骈文大家。 总之,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
《隋书文学传序》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 辞,清绮则文过其意。理胜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 得失之大较也”
形成以上特征的原因:
1、社会生活:北方遭受十六国之乱,生产力被破坏,民族矛 盾激烈,孝文帝迁都后稍有缓和,北人重视“经世致用”的 儒学,特征:“质朴慷慨”
3、侯景之乱时,他任建康令,兵败逃往江陵。梁元帝江 陵即位后,派他出使西魏。出使期间,梁元帝为西魏所灭, 庾信被迫羁留长安,历仕西魏、北周。尽管位居高官,心 情非常痛苦,最终老死北方。
庾信价值:初步融合南北诗风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二)庾信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貌
1、庾信前期的作品:清新流丽
以贵族公子之尊,出入宫闱,前期创作多于东宫任 职期间,以“奉和应制”之作为主。与徐陵齐名,号称 “徐庾体”。“伤于轻艳”的宫体诗,即指徐、庾父子 置身东宫时所作的风格“绮艳流丽”的诗文。
诗歌:恃才傲物,贬抑温、邢二人,招收非议,《隋唐嘉 话》记载:徐陵出使北齐南归时,魏收将自己文集赠与, “令传之江左”,后被徐陵投入江中,谓之“吾为魏公藏 拙”,模仿南朝,无自己特色。
文章:崇尚竟陵八友之“任昉”,代表作《南狩赋》《怀 离赋》《骋游赋》却无流传于世,被重视的却是“表章诏令” 类应用文。
《拟咏怀》27首的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南朝
文学的修辞技巧,尤其是声律、用典、骈偶等手段, 在这里被广泛使用,并得到新的提高。
(三)庾信诗文的评价:“庾信文章老更成”
1、庾信汲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 了北朝文学的浑浩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 意境,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
然之事,我也就借酒浇愁,不管他身后的荣誉与名声了。
羁旅之愁
《拟咏怀》其七: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拟咏怀》之十八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二、庾信、王褒
(一)庾信的生平身世
1、庾信(513—581)68岁,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 河南)人。他的一生可分前后两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 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在北方,他历仕西魏及北周,先后官 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
2、其父庾肩吾是梁代著名宫廷诗人。庾信早年很受梁朝 皇室信任,与徐陵俱为东宫官属,并称“徐庾”,是当时 盛行的宫体诗的代表作家。
社会功用,儒学耿介,道德自我完善,内容多风教
2、艺术形式:
语言直率坦露,少用隐晦曲折,多讥刺现实,多务 实之作。
文学形式上多选择散文,应用类文体,务实文风。
北朝流于粗豪,南朝失于纤巧。
第二节:北朝文学创作
一、北地三才
指的是北朝三位诗人:温子昇(北魏)、邢邵、魏 收(北齐)。诗歌多“质朴务实”之风。
1、温子昇:(495-547)字鹏举,济阴冤句人。 诗歌有南朝风格,文章多骈文,官至金紫光禄大
夫,散骑常侍,中军大将军,在东魏政治斗争中被 牵连,囚于晋阳,饿死。 代表作:《捣衣诗》《韩陵山寺碑》多南朝文采 《凉州乐歌》(二首)多北朝本色。
2、邢邵:(496─561?)字子才
北朝魏、齐时无神论者、文学家,河间鄚(Mào) 今河北任丘北人。曾经在北魏、北齐做官,官至 中书监(官名,与中书令职务相等而位置略高, 同掌机要,为事实上的宰相),摄国子祭酒。
(如:迁都洛阳,改为汉姓,行汉制,与汉族高门联姻,陇西李氏、荥阳郑氏、 范阳卢氏)
文化上:雕塑、音乐、书法有了繁荣,如石窟艺术(云冈、 敦煌、龙门)《洛阳伽蓝记》对佛寺有详细描写
莫高窟
二、北朝文学发展阶段与分期
1、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 此为北魏上层统治者与北方汉族高门士族融合,并且剧烈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坐郎 膝边。(《折杨柳歌辞》)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嘴饱满短嘴饥。(《雀劳利 歌辞》)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裳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 叠双 。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李波小 妹歌》)
南北朝民歌差异总结
南朝民歌温柔旖旎,不大起大伏声嘶力竭,但 是别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是柔软的,不强硬 的,好比月光是阴柔的。但是于弱之外别藏着 一种感性而使其意蕴悠长,仿佛一串珠子,让 人感慨其精致华美。
北朝民歌大气雄浑,生活起居、爱情战事纯用 直白之笔写出。他是刚性的,好比日光的热烈。 他是争雄的,快人快语。他仿佛一把宝剑,剑 气逼人。
南北文风差异的原因:地理环境说
南朝文学产生于长江流域,这里气候湿润,物产丰饶, 山川明媚,花木繁荣,容易陶养居民热烈而浪漫的情 思,对享乐生活的追求,以及以艳丽优美为特征的艺 术趣味。
其诗取法于沈约,指责魏收模仿“任昉”是“文 体本疏”却被魏收诬为“剽窃沈约”,诗文平易 自然,模仿南朝,被称为“北间第一才士”,骈 文多应用文字,文风华丽。
代表作:《新宫赋》《思公子》《七夕》《冬日 伤志篇》
3、魏收:(507~572)字伯起,小字佛助。
北齐文学家、史学家。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北魏 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仕魏除太学博士,历官散骑侍郎等, 编修国史。入北齐,除中书令,兼著作郎,官至尚书右仆射, 位特进。
2、文化心理:北方处于鲜卑族的统治,具有北人尚武的民族 性格,文学呈现出重视“乐府歌谣”的北方原始质朴的特色。
3、地域因素:北方“自然景物”和“地理环境”影响到文学 创作和北人的气质。此为。(北人多“健儿须快马”的豪语,南人
多“看林花多媚,春意鸟多哀”的情歌。)
北朝文学特征
1、思想内容:
尊崇儒学,北人聚族而居,靠宗族抵御侵扰,所以 宗族意识较强。
第二章 北朝文学
十四周5.28
第一节:北朝文学概况
一、北朝文学的背景:
北魏太武帝统一北方后(439)政局趋于安定,经济有所恢 复和发展。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迁都洛阳后,推行汉 化,中原文化得以沿续。
政治上:北方各族,军阀混战,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夏,灭 北凉,北魏逐渐统一北方,拓跋珪开始了与汉文化的融合。魏 孝文帝元宏极力推进汉化。
北方没有南方那样繁密而多彩的植被,曲折而湿润的 水网,景观缺乏细部的变化。然而,大自然在这单调 之中却充分显示出它的严峻、崇高和阔大。生活在这 里的人们不大会注意细微的东西,目光总是被引向高 原之处,看到的是开阔而巨大的世界。久而久之,人 的心胸也随之扩展,形成粗犷豪迈的性格。
南方是水文化,北方是山文化;南方是杏花春雨,温 柔富贵乡,北方是金戈铁马,古来征战地。
2、亡国之痛
“昔阮步兵咏怀诗十七首,颜延年以为在晋文代虑祸而 发。子山拟斯而作二十七篇,皆在周乡关之思,其辞旨与 《哀江南赋》同矣”——倪磻《庾子山集注》
3、羁旅之愁
多以妇女自比抒怀:托身北国
4、写景之美
屡经忧患,身居北国,乃北国豪阔壮景。沉郁雄健
亡国之痛
《拟咏怀》其十一
摇落秋为气,凄凉多怨情。啼枯湘水竹,哭坏杞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