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重述法在重要前期差错更正中的应用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重难点归纳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重难点归纳【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一、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二、前期差错更正三、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涉税处理【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概念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一)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涵盖的期间重新调整报出日后的资产负债表日后期间董事会批预计对外再次对外一般情况下资产此期间发生与日后事项相关事项,负债表日后期间需要重新调整报表和报出日。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内容【归纳一】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预计负债——未决诉讼:【归纳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调整减值准备的:【归纳三】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销售退回和折让的(没有计提坏账准备的情况下):【归纳四】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涉及差错的,所得税的调整原则:(一般情况下)二、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原则(一)调整事项的处理原则及方法1.税前调整2.所得税的处理方法3.留存调整的调整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同时,相应的调整“盈余公积”科目。
4.进行上述账务处理的同时,还应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包括:(1)资产负债表日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末(即资产负债表)或本年发生数(即利润表);(2)当期编制的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即资产负债表)或上年数(即利润表);(3)上述调整如果涉及附注内容的,还应当调整附注相关项目的数字。
【强调】日后调整事项不需要在附注中披露。
5.。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每个财会人在进行会计处理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出现问题,这会使得在结算的时候工作量大增并且还有可能找不到错误来源绞尽脑汁。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讲解下关于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或追溯调整法,来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前期差错的重要程度,应根据差错的性质和金额加以具体判断。
(一)追溯重述法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思路相同。
追溯重述法一般适用于漏记和补记的情形。
在处理时可以分为四个步骤:1.将该差错事项按照当期事项进行处理。
即写出正确的分录,包括漏记的分录本身和由此影响的所得税分录。
只是要注意,汇缴前进行更正的,不需要做出所得税调整分录,而是直接将调整的损益金额在申报表的“附表三:纳税调整”上反映,通过附表三直接调整所得税;如果是在汇缴后进行更正,对属于调增所得税的,要写出所得税调整分录,对调减所得税的,必须专项申报后,才能写出所得税调整分录。
2.换账户,即将损益类账户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转入利润分配,即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归集的金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考虑税后分配的问题,即提取或冲销盈余公积。
不建议中小企业做此步。
注意: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例】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发现2008年公司漏记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300 000元,所得税申报表中也未扣除该项费用。
假定2008年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1)分析前期差错的影响数2008年少计折旧费用300 000元;多计所得税费用75 000元(300 000×25%);多计净利润225 000元;多计应交税费75 000元(300 000×25%);多提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22 500元(225 000×10%)和11 250元(225 000×5%)。
财务报表重述准则解析及其完善
财务报表重述准则解析及其完善作者:董小娜来源:《时代金融》2011年第18期【摘要】财务报表追溯调整和财务报表追溯重述是报表重述的两种重要形式,前者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信息,后者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二者分别适用于会计政策变更和差错。
但是,二者确实又存在很多类似的地方,实务中很容易将二者误用。
本文根据国内外准则精神,探讨了二者差异,并提出完善我国财务报表重述制度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前期差错追溯重述法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CAS28)规定,当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需要视同该交易发生时即采用了该会计政策,并利用追溯调整法对本年财务报表的期初数和上年数进行调整,以保证财务报表信息的可比性;当本期发现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时,视为该差错从未发生过,并按照追溯重述法,对本年比较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可见,CAS28对会计政策变更和重大的前期差错引起的财务重述的界定是很清楚的,但是二者毕竟存在很多类似的地方,实务中很容易将二者混误用。
本文根据国内外会计准则精神,探讨了二者差异,并提出完善我国财务报表重述制度的建议。
一、财务报表重述的两种情形(一)会计政策变更与财务报表追溯调整根据CAS28规定,企业变更会计政策,需要追溯调整本年财务报表的期初数和上年数。
所谓追溯调整追,就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二)重要前期会计差错与财务报表追溯重述根据CAS28规定: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重大会计差错时,视同该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前期比较财务报表进行更正的方法。
追溯重述法适用于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不重要的差错视同本期差错更正法。
前期差错,是指当期发现的、发生在以前会计期间的会计差错,指在会计核算中由于确认、计量和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包括会计政策上的差错、会计估计上的差错和其他差错。
会计政策变更与前期差错更正会计处理问题分析【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2)对 20X6年的影响,涉及损益的,应首先调整 20X7年利润表中。 上期金额’栏中的相关项目(即 20X6年的相关项目),然后将其影响转 入 20X7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本年增减变动金额”项目下“净利润” 项目以及“利润分配”一项目下“提取盈余公积”项目所对应。上年金 额一栏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一栏(表示调整 20X6年的金 额)。
1、如果变更事项和前期差错发生在比较报表前期,则直接调整比较前 期各期的净损益和其他有关项目。由邗企业会计准则第 30号--财务报表 列报》规定,资产负债表比较报表前期只要求提供年初数,利润表和所 有者权益变动表比较报表前期只要求提供上期数(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还 会提供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项目的金额),因此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比较报表项目前期金额的调整只包括资产负债表项 目年初金额和利润表项目上期金额的调整。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期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期初留存收益,因为上期资产负债表不会在当期 列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对于比较报表前期的影响,直接调整比较前期各期的净损益和其 他有关项目。涉及损益的,应先调整利润表比较报表项目前期金额,然 后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比较报表相关项目的前期金额。
追溯重述法在重要前期差错更正中的应用
追溯重述法在重要前期差错更正中的应用提要:会计实务中,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以及账户分类错误、采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不允许的会计政策、对事实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等。
准确判断重要前期差错并熟练掌握其更正的账务处理以及报表的调整和重述,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现。
一、前期差错的概念、重要性判断及追溯重述法(一)、前期差错的概念、重要性判断1、前期差错的概念。
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舞弊属于前期差错,但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财务报表舞弊,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前期根据当时的信息、假设做出合理估计,在当期按照新的信息、假设等需要对前期估计金额做出变更的,不属于当期差错,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重要前期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2、前期差错重要性的判断。
重要的前期差错是指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期差错。
前期差错的重要性取决于在相关环境下对遗漏或错误表述的规模和性质的判断。
前期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或性质,是判断该前期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
一般来说,前期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越大、性质越严重,其重要性水平越高。
与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不同,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二)、追溯重述法的概念追述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追述重述法在重要前期差错更正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前期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做出准确判断;二是正确编制重要前期差错更正的调整分录;三是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和重述,并做出必要披露。
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
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会计调整事项是会计考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会计调整事项包括会计政策变更、前期差错更正和日后调整事项。
这几类调整事项的账务调整处理和报表调整存在差异,也有相同的地方。
下面我们分别讲解各自的会计处理,并进行总结对比。
1.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等类别的科目正常写,损益类科目换成“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变更年度的年初数,利润表调变更年度的上年数。
2.前期重大差错更正:一般来说,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等类别的科目正常写,损益类科目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发现当年的年初数,利润表调发现当年的上年数。
特殊情况:①不应作为日后事项期间的会计处理,而错误处理作为日后事项期间的会计处理并调整报告年度的报告:对于错误的调整分录,再作反分录;涉及损益的,不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而是调整留存收益。
②不应作为会计政策变更,而错误处理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并追溯调整:对于错误的追溯调整分录,再作反分录;涉及损益的,不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而是调整留存收益。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等类别的科目正常写,损益类科目换成“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报告年度期末数,利润表调报告年度当年数。
【总结】会计政策变更、前期重要差错与日后调整事项的比较:(1)分录调整:日后事项的调整分录与前期重要差错相似,第一,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第二,可能调整应交所得税。
会计政策变更在这两方面不一样。
(2)报表项目调整:日后事项主要是调整报告年度报表的期末数或本年数;而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重要差错主要调整本期报表的期初数或上年数。
1.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追溯调账时,资产、负债等类别的科目正常写,损益类科目换成“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追溯调表时,资产负债表调变更年度的年初数,利润表调变更年度的上年数。
财务会计习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对于重要的前期差错,应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这体现的是()要求。
A.可比性B.重要性C.客观性D.明晰性2.下列说法中,能够保证同一企业会计信息前后各期可比的是()。
A.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在同一会计期间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相互比较B.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如需变更,应在财务报告中说明C.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D.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3.下列对会计基本假设的表述中恰当的是()。
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C.货币计量为确认、计量和报告提供了必要的手段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4.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的出现,都是基于()的基本假设。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5.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按自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遵循的是()要求。
A.谨慎性B.实质重于形式C.可比性D.重要性6.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收入和利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也可能源于日常活动B.收入会影响利润,利得也一定会影响利润C.收入源于日常活动,利得源于非日常活动D.收入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利得不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7.下列计价方法中,不符合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是()。
A.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先进先出法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价C.固定资产计提折旧D.发出存货计价所使用的移动平均法8.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
A.历史成本B.可变现净值C.现值D.公允价值9.强调不同企业会计信息可比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可靠性B.可理解性C.可比性D.及时性10.下列各项会计处理中,符合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中实质重于形式要求的是()。
财务报表中的前期差错追溯重述技巧
财务报表中的前期差错追溯重述技巧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财务报表可能会出现前期差错。
这些差错如果不及时纠正,可能会误导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发展。
因此,掌握前期差错追溯重述的技巧对于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一、前期差错的定义及类型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1)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2)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前期差错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计算错误,例如数字的加总错误、百分比计算错误等。
2、应用会计政策错误,比如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
3、疏忽或曲解事实,比如对某项资产的所有权归属判断错误。
4、舞弊产生的差错,这是一种故意的行为,旨在歪曲财务报表。
二、前期差错追溯重述的重要性1、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准确的财务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做出决策的基础。
如果前期差错得不到纠正,可能导致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进而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
2、维护企业的信誉透明、准确的财务报表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增强市场对企业的信任。
反之,存在未纠正的前期差错可能引发投资者的质疑,损害企业的声誉。
3、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三、前期差错追溯重述的基本步骤1、确定前期差错的性质和影响首先,需要对发现的差错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其性质(是计算错误、政策应用错误还是其他类型)以及对财务报表各项的影响金额。
2、计算累积影响数累积影响数是指前期差错对财务报表中特定项目的影响在本期及以前各期的累积结果。
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差错对各期的影响,并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调整。
3、编制调整分录根据差错的性质和累积影响数,编制相应的调整分录。
差错更正会计分录
差错更正会计分录
(实用版)
目录
1.差错更正会计分录的定义与重要性
2.差错更正会计分录的方法
3.差错更正会计分录的实例分析
正文
一、差错更正会计分录的定义与重要性
差错更正会计分录是指在企业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发现原有会计分录存在差错,需要对这些差错进行更正的会计分录。
差错更正会计分录对于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差错更正会计分录的方法
1.追溯重述法:指对原有的差错分录进行更正,并在财务报表中重新反映正确的会计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以前年度的差错进行更正。
2.直接调整法:指在发现差错时,直接对原有的会计分录进行调整,以反映正确的会计处理。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当期的差错进行更正。
三、差错更正会计分录的实例分析
假设某企业在 2020 年度财务报表中,发现一项应收账款少记了 10 万元。
为了更正这一差错,企业可以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会计处理。
具体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 10 万元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 万元
然后,再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 万元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 万元
这样,企业就完成了对差错的更正会计分录。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到差错更正会计分录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新准则下的前期差错更正与追朔重述法
新准则下的前期差错更正与追朔重述法
庞海娟
【期刊名称】《电子财会》
【年(卷),期】2008(000)009
【摘要】前期差错更正,特别是重要的前期差错更正。
属于会计实务中的一个难点。
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不但要调整更正的当期账务。
还要调整当期财务报表的“年初数”、“上年数”,因此属于账表分离调整,一般需要编制三套以上调整分录。
笔者所知,具体调整方法多数会计人员未能掌握,新准则只对更正前期差错的要求作了原则性规定,调整账表的具体步骤、方法在准则、应用指南及辅导讲解中皆未能详尽表述。
笔者根据新准则的精神。
结合具体会计实践,介绍与更正前期差错相关的概念及更正前期差错的具体操作。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庞海娟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国信会计师事务所,22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31
【相关文献】
1.新准则下前期差错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J], 秦文娇
2.两种企业会计准则下前期差错事项的会计处理 [J], 高文秀
3.浅谈新会计准则下会计差错更正与会计估计变更的新方法 [J], 江海巍
4.试析新准则下开办费、前期亏损与所得税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利润表债务法[J], 庞海娟
5.追溯重述法在重要前期差错更正中的应用 [J], 史新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会计差错更正的追溯重述法
会计差错更正的追溯重述法会计差错是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或遗漏。
当发现会计差错时,会计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更正,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追溯重述法是一种常用的会计差错更正方法,它的主要原则是通过调整会计记录来反映正确的财务信息。
追溯重述法的基本思想是将会计差错的影响追溯到其发生的起始点,并通过更正会计记录,将财务报表调整为正确的状态。
具体而言,追溯重述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确定差错的类型和发生的时间。
会计差错可以分为两类:原始差错和追溯差错。
原始差错是指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或遗漏,而追溯差错是指已经被记录在会计记录中,但在后续的处理中发现是错误的。
确定差错发生的时间对于追溯重述法的实施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了需要调整的会计期间和相关的会计记录。
第二步是分析差错的影响。
会计差错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不同的影响,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方面。
通过分析差错的影响,会计人员可以确定需要调整的会计科目和金额。
第三步是调整会计记录。
根据差错的类型和影响,会计人员需要相应地调整会计记录。
调整的方法可以包括更正错误的会计分录、重新计算账户余额、重新分类会计科目等。
调整后的会计记录应当能够准确地反映差错发生前应有的财务信息。
第四步是编制更正凭证。
在调整会计记录后,会计人员需要编制更正凭证,将调整金额反映在财务报表上。
更正凭证应当包括差错的描述、调整的会计科目和金额、差错发生的会计期间等信息。
更正凭证应当经过审核和批准,并与原始凭证一同存档。
第五步是重新编制财务报表。
根据调整后的会计记录和更正凭证,会计人员需要重新编制财务报表,确保其准确反映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重新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包括调整金额和差错发生前的数据,以便用户能够了解差错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追溯重述法是一种常用的会计差错更正方法,它可以帮助会计人员及时发现并纠正会计差错,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施追溯重述法时,会计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操作,并保持准确和完整的会计记录和相关凭证。
会计差错更正事项的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
其他相关项目
会计政策:会计 差错更正可能涉 及对会计政策的 调整。
会计估计:会计 差错更正可能涉 及对会计估计的 调整。
所得税:会计差 错更正可能涉及 对所得税的处理。
报表附注:会计 差错更正后,需 要在财务报表附 注中进行说明。
PART 5
会计差错更正的调整顺序
资产类科目调整
调整顺序:先调减后调增
报告期间至披露日调整
调整事项的性质 和原因
调整方法和过程
调整结果对报告 期间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的影响
披露日期的确定 和调整披露内容
PART 4
会计差错更正的调整范围
财务报表项目
资产负债表项目
利润表项目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项 目
现金流量表项目
披露事项
会计差错更正的调整范围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调整范围包括已公布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披露的信息。 调整范围不包括未公布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披露的信息。 调整范围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并遵循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
会计差错更正的注意事项包括保持调整结果的可比性,以确保财务 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XX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YOUR LOGO
会计差错更正事项的 调整处理原则和方法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标题
会计差错 更正的调 整原则
会计差错 更正的调 整方法
会计差错 更正的调 整范围
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有哪些
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有哪些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有哪些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出现的错误。
出现会计差错,应该怎么处理?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计量、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有关会计差错的账务处理方法有:一、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事项和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事项。
1、本期发现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应于发现时调整本期的相关项目。
如企业于1998年度应于资本化的工程人员工资计入了管理费用,则应将计入管理费用的人员工资调整计入工程成本。
会计分录为:借:在建工程贷:管理费用2、对于本期发现的属于与前期相关的非重大会计差错,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上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本期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
非重大会计差错是指不足以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作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
如:某企业1998年发现1997年管理用设备少提折旧1000元,对于这非重大会计差错,企业应将1997年少提折旧1000元,计入1998年的管理费用,同时调整累计折旧的账面余额,即于发现当期作分录为:借:管理费用 1000贷:累计折旧 1000公司在申报所得税时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二、本期发现的属于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事项对于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如不影响损益,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期初数。
如影响损益,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损益的影响数,并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期初留成收益,会计报表相并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
如:某企业于1998年发现1997年应计入工程成本的利息费用200000元,计入了1997年度的损益。
发现该项差错后该企业在1998年的资产负债表中,调整未分配利润、应交税金、在建工程等项目的年初数。
其帐务处理为:(1)调整工程成本借:在建工程 200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0000(2)计算应交税金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6000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66000(3) 结转净损益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340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34000(4)报表调整该企业1998年度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应交税金、未分配利润等项目的年初数均应调整,利润分配表中财务费用、利润总额、净利润、所得税等项目的上年数也应调整。
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会计差错更正有哪些
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会计差错更正有哪些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报告的编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在编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会计差错。
这些差错如果不及时更正,将会影响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对企业的决策、投资者的判断以及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产生不利影响。
那么,财务报告编制过程中的会计差错更正都有哪些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会计差错。
会计差错是指在会计核算中,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方面出现的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是由于疏忽、误解会计准则、故意舞弊等原因导致的。
常见的会计差错更正类型包括以下几种:一、会计政策使用差错的更正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并保持一致性。
但有时可能会出现错误地选择或应用会计政策的情况。
例如,企业本应采用加权平均法对存货进行计价,却错误地采用了先进先出法。
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之前的会计处理进行更正,按照正确的会计政策重新计算和调整相关的财务数据。
二、会计估计差错的更正会计估计是基于现有信息对未来事项的判断。
但由于估计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出现偏差。
比如,对固定资产使用寿命的估计过长或过短,对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估计不准确等。
当新的信息表明之前的估计存在差错时,就需要进行更正。
三、记账差错的更正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差错类型,包括数字的抄写错误、账户的记错、借贷方向的颠倒等。
例如,将 5000 元的销售收入误记为 500 元,或者将应记入“应收账款”的款项记入了“应付账款”。
对于这类差错,需要查明原因,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期末结账前差错的更正在期末结账前,如果发现了差错,应当直接调整相关账目。
比如,在月度结账前发现上个月的一笔费用未入账,应及时补记该笔费用,以确保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五、日后事项差错的更正日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利事项。
如果在这期间发现了前期的会计差错,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
如果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应当调整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如果属于非调整事项,则在报告年度的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我国追溯重述法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应用
我国追溯重述法的历史沿革与现实应用【摘要】我国追溯重述法是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于2006年正式提出的。
这种调整方法比过去提出的“追溯调整法”更加严谨,更利于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前期重大会计差错”要采用“追溯重述法”予以更正,但是,在执行中,有些企业利用“会计差错更正”将以前年度确认的收益冲回,为以后年度扭亏做准备。
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应当约束企业充分披露差错对未来对应期间财务报表的影响,提醒投资者防范。
【关键词】追溯调整法;追溯重述法;会计差错更正一、问题缘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起步较晚,1992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准则,直到2000年才陆续颁布了10项具体准则。
第一版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准则是在1998年颁布的。
准则中提出了对“会计政策变更”与“前期重大会计差错”采取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这是我国首次提出“追溯调整法”的概念。
追溯调整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在这版准则中只明确了会计政策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这版准则仅执行了两年。
2001年对该准则进行了修订,增加了第19条: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其变更,应当作为重大会计差错予以更正,仍然没有明确“重大会计差错”与“会计政策变更”处理方法的区别。
在实务操作中,企业会计将“会计政策变更”与“前期重大会计差错”都采用“追溯调整法”,即对损益影响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对其他项目影响调整相关项目期初数,不需要重编以前年度的会计报表。
2006年,这项准则伴随着其他准则的完整亮相,又进行了修改,在这版准则中不仅沿用了过去的“追溯调整法”,还提出了“追溯重述法”的新概念。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二、国际惯例综述在国际上,许多国家会计准则并不将“追溯重述法”作为独立的调整方法,而是作为“追溯调整法”的一种。
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 笔记总结
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笔记总结摘要:一、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概念与区别1.追溯重述法定义2.追溯调整法定义3.二者的区别二、追溯重述法与追溯调整法的应用场景1.追溯重述法的应用场景2.追溯调整法的应用场景三、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在会计中的具体操作1.追溯重述法在会计中的具体操作2.追溯调整法在会计中的具体操作四、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1.追溯重述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2.追溯调整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五、我国对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相关规定1.我国对追溯重述法的相关规定2.我国对追溯调整法的相关规定正文: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是会计领域中两种重要的方法,它们在会计处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人对这两种方法的概念及应用场景并不十分清楚,下面我们将对它们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区分。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定义。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后,对差错期间财务报表进行重新编制,以使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而追溯调整法则是在发现前期差错后,对差错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以使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可以看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追溯重述法是对财务报表进行重新编制,而追溯调整法是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接着,我们需要了解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应用场景。
追溯重述法主要应用于会计政策变更、重要事项漏报、前期差错发现等情况。
而追溯调整法则主要应用于会计估计变更、前期差错发现等情况。
在具体操作上,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在会计中的操作有所区别。
对于追溯重述法,企业需要重新编制差错期间的财务报表,并对报表数据进行调整,以使其符合新的会计政策和准则。
而对于追溯调整法,企业则只需要对差错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而不需要重新编制财务报表。
此外,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追溯重述法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它涉及到对整个差错期间财务报表的重新编制,而追溯调整法则只涉及到对差错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因此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所得税会计在前期差错更正中的运用规律
所得税会计在前期差错更正中的运用规律所得税会计在前期差错更正中的运用规律【摘要】前期差错更正是会计师职称考试中的重点、难点和考点。
笔者就在更正前期差错时,如何正确地调整所得税作了较为深刻细致的分析,以供广大考生和会计实务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所得税会计;前期差错;追溯重述法企业产生前期差错的原因很多,但不论属于何种原因形成的差错,一旦发现就应对其进行更正。
对于重要性的前期差错,更正方法应采用追溯重述法。
在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前期差错时,其纠错程序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步骤:一是补记差错业务;二是调整所得税;三是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未分配利润;四是调增或调减盈余公积。
其中:所得税的调整是更正差错的关键所在。
在具体调整所得税时,应根据前期差错所形成影响数的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处理原则,调整不同的会计科目。
一、处理原则(一)如果前期差错形成的影响数(指对利润总额的影响数)全部属于差额,则更正前期差错时,应调整“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调整,下同)”。
(二)如果前期差错形成的影响数全部属于差异(暂时性差异),则更正前期差错时,应调整“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下同)”和“所得税费用”。
(三)如果前期差错形成的影响数部分属于差额,部分属于差异(暂时性差异),则更正前期差错时,属于差额的部分调整“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调整金额=影响数中的差额部分×所得税税率);属于差异的部分调整“递延所得税”(调整金额=影响数中的差异部分×所得税税率);无论属于差额的部分,还是属于差异的部分,均应调整“所得税费用”(调整金额=前期差错影响数×所得税税率)。
(四)如果前期差错形成的影响数全部属于永久性差异,则更正前期差错时,无需对所得税业务进行调整(因为此种差异既不会影响所得税费用,也不会影响应交所得税,更不会影响递延所得税,故不作调整)。
会计差错更正追溯重述法
会计差错更正追溯重述法在会计工作中,差错是难免的。
无论是由于疏忽、误解还是错误引起的差错,都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及时发现并纠正差错是会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会计差错更正追溯重述法是一种常用的差错纠正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重新追溯和重述会计记录,将差错的影响消除或修正。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管理提供正确的财务信息。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差错。
差错是指在会计处理过程中,由于疏忽、错误或误解等原因,导致账簿记录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
差错可能包括错误的金额、错误的分类、遗漏或重复录入等。
差错一旦发生,会对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影响。
当发现差错时,会计人员需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而会计差错更正追溯重述法就是一种常用的纠正方法。
它的基本步骤如下:1. 发现差错:会计人员在日常的会计处理中,通过对账、调差等方式发现差错的存在。
2. 判断差错类型:会计人员需要判断差错的类型,是属于算术差错、分类差错还是遗漏或重复录入等。
3. 追溯差错:根据差错的性质和具体情况,会计人员需要追溯差错的发生时间、发生原因和具体影响。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通过追溯差错,可以确定差错的具体范围和影响程度。
4. 重述会计记录:在确认了差错的具体范围和影响后,会计人员需要重新记录相关会计凭证,将差错的影响消除或修正。
这一步骤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会计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地根据差错的性质和影响,进行会计处理。
5. 调整财务报表:在完成会计记录的重述后,会计人员需要相应地调整财务报表,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一步骤要求会计人员对财务报表的编制规则和要求非常熟悉,能够准确地进行调整和编制。
通过会计差错更正追溯重述法,可以及时纠正差错,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工具,也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体现。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会计差错更正追溯重述法并不适用于所有差错情况。
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 笔记总结
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笔记总结摘要:一、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概念1.追溯重述法2.追溯调整法二、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区别1.适用范围2.影响程度3.会计处理三、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案例分析1.追溯重述法案例2.追溯调整法案例四、我国对企业采用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规范1.相关规定2.企业实施要求正文:一、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概念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后,对差错期间会计报表进行调整,以反映真实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
追溯调整法则是在会计期间结束后,对前期差错进行纠正,调整相关项目的金额,使之符合财务报告目标。
二、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区别1.适用范围:追溯重述法主要适用于发现前期重大差错,而追溯调整法则适用于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
2.影响程度:追溯重述法会使得报告期间的财务报表发生较大变动,而追溯调整法则只会影响报告期初的财务报表。
3.会计处理:追溯重述法需要对报告期间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而追溯调整法则不需要调整报告期间的财务报表。
三、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案例分析1.追溯重述法案例:某公司在2019 年度财务报表中发现2018 年度的销售收入存在重大差错,需要对2018 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这属于追溯重述法的情况。
2.追溯调整法案例:某公司在2019 年1 月1 日执行新的会计政策,需要对2018 年度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这属于追溯调整法的情况。
四、我国对企业采用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的规范1.相关规定: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于追溯重述法和追溯调整法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在发现前期差错或会计政策变更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溯重述法在重要前期差错更正中的应用
提要:会计实务中,前期差错通常包括计算以及账户分类错误、采用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不允许的会计政策、对事实的疏忽或曲解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等。
准确判断重要前期差错并熟练掌握其更正的账务处理以及报表的调整和重述,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现。
一、前期差错的概念、重要性判断及追溯重述法
(一)、前期差错的概念、重要性判断
1、前期差错的概念。
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舞弊属于前期差错,但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财务报表舞弊,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前期根据当时的信息、假设做出合理估计,在当期按照新的信息、假设等需要对前期估计金额做出变更的,不属于当期差错,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重要前期差错,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准则的规定进行处理。
2、前期差错重要性的判断。
重要的前期差错是指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期差错。
前期差错的重要性取决于在相关环境下对遗漏或错误表述的规模和性质的判断。
前期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或性质,是判断该前期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
一般来说,前期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越大、性质越严重,其重要性水平越高。
与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不同,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
(二)、追溯重述法的概念
追述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追述重述法在重要前期差错更正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前期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做出准确判断;二是正确编制重要前期差错更正的调整分录;三是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和重述,并做出必要披露。
其中,第一项是应用追溯重述法的必要前提,第二、三项是追溯重述法下对重要前期差错进行更正处理的必要手段。
二、调整分录的编制
与会计政策变更涉及调整损益类科目一律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替代不同,企业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必须使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
(一)、调整以前年度损益
对于发生的重要前期差错,需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的,借记有关资产、负债科目(或所有者权益科目,下同),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需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以前年度亏损的,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二)、调整所得税
涉及损益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事项,如果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属年度(即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的,应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税额;发生在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后的,应调整本年度(即报告年度的次年)应纳所得税额。
因调整以前年度利润而相应增加的所得税费用,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因调减利润安税法规定应减少的所得税费用,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调整完成后,应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三)调整利润分配
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利润分配调整的事项,直接在“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核算。
因调增净利润而应补提的盈余公积,借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贷记“盈余公积”科目;因调减净利润而冲回的盈余公积,做相反会计分录。
三、财务报表的调整和重述
企业应当在重要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通过下述处理对其进行追溯更正:追溯重述差错发生期间列报的前期比较金额;如果前期差错发生在列报的最早前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
对于影响损益的重要前期差错,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数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和为分配利润),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对于不影响损益的重要前期差错,只需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差错在产生的当期已经更正;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以前的重要前期差错,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也应一并调整。
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调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