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江苏省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一、背景和依据

(一)“十一五”期间江苏省安全生产简要回顾

2006年至2009年,江苏省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3035起,死亡26064人,同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及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详情见下图。

在2006~2009年间,江苏省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呈持续下降趋势,说明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前提下,江苏省整体预防事故的能力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取得了一定成效。纵观

这几年数据,事故致死率在这几年间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近年来事故起数下降很快,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二是当前事故虽较以往减少,但事故的严重程度却在升高;三是说明了事故救援的水平还有待提高。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初期,由于工业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不高,同时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造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重大特大事故频繁发生。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模式,使工业安全的监管对象多元化,监管的难度增大;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高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等战略的实施,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涌向工矿企业,使工业安全面临更大的压力;经济全球化带来工业发达国家向我国转移“高风险产业”等现象,使工业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先进工业化国家普遍经历了从事故多发到逐步稳定、下降的发展周期。安全生产的这种阶段性特点,揭示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

但是近几年,我省重大化工事故频繁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以2007年为例,我省以事故起数64692,排全国第四,死亡人数7855人排全国第三。各类生产事故的频发严重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投资环境,影响到我省实现的“平安江苏”、“和谐江苏”的目标,也与我省经济大省地位极不相称。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江苏省2009年的GDP已经超过山东跃居全国第二。在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将进一步深化产业调整,将继续呈现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江苏省是化工大省,江苏水网密集,湖泊江河众多,是典型的“四沿”(沿江、沿河、沿湖、沿海)区域;沿岸已经建设国家级化工产业园区4个,省级化学工业园区6个,市级化学工业园区30个;仅在盐城到连云港苏北海岸线上已经建设了6个沿海化工园区,大量危险化学

品生产、存储企业沿湖、沿河、沿江、沿海布局,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容易波及下游,环境影响和社会负面影响极大。为避免重蹈2005年吉林化工双苯厂事故覆辙,我省必须加强重大风险预防的技术支撑能力建设。

截至目前,我省化学品生产企业2860多家,经营企业25502家,储存企业139家,使用企业3538家。在经济类型上有国外独资、中外合资、国有、私有和民营;在规模上有大、中、小型企业,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种类齐全,涉及各类氯化、硝化等危险工艺。在生产企业中,小型企业占较大比例,基本涵盖了整个中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现状。因此化工安全是江苏省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

除一些大型化工企业在安全与环保采取较强措施外,“四沿”的众多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意识不够强,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设施陈旧落后,生产工艺科技含量偏低,化工安全与环保投入不足,安全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重视不够,推广应用率低。

苏南部分企业职业危害情况严重,造成大量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期盼的和谐社会与事故频发的、监管技术装备缺乏、培训严重不足的现状。这一矛盾将在今后一个阶段日渐突显。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统筹兼顾、创新驱动、绿色增长、共建共享”的原则,紧密结合全省安全生产实际,以维护安全生产秩序为根本、以遏制安全生产事故为重点、以发展安全生产科技为依托、以完善安全生产法规为保障,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机制建设、条件建设、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科学发展,形成安全生产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实施、同步落实,资源、环境、人口、安全生产四维度同步立体发展

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推动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在“十二五”期间,规范的安全生产法制秩序基本形成,安全监管与执法能力显著提高,建立和完善全方位的工作体系和公共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在全国达到领先水平。全省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以下,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总数控制在总人口××以下,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以下,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1、率先在全省安全生产监管上实现科学化

(1)监管原则(理念)与职能设置的科学化。建立科学的法规标准体系,全面应对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沿海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安全生产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从制度建设层面着力解决关系安全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2)监管行为与方法的科学化。建立完善的执法监管体系,形成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行业(领域)监管(管理)相结合的监管体制,安全监管队伍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

(3)监管效能与考核的科学化。建立有效的目标考核体系,安全生产政府监管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两个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指标体系科学完善,安全生产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

2、率先在全省安全科技支撑保障上实现现代化

(1)科技支撑体系的现代化。以安全生产科研单位为基础,加速科研设备、科研手段的现代化,整合安全生产科技资源,建立现代化的科技支撑体系。

(2)信息网络体系的现代化。完善与国家安监总局、省内各市局安监局及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全面对接的专网系统;以省安监局政府网站为门户,建立整合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网站的面向社会的公共服务外网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