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电影《梦》的艺术特色浅析
黑泽明电影赏析
黑泽明电影《梦》之赏析姓名:高慧班级:动画101学号:213100604黑泽明电影赏析--《梦》黑泽明,20世纪日本著名导演,被称为“电影天皇”。
电影风格,手法简练,动作性弱,节奏缓慢,蒙太奇技干净利落,表现了人性与灵魂的碰撞。
带着对大师浅显的了解,展开了对电影《梦》的赏析。
电影《梦》,全片共有八个梦境,分别是:彩虹、桃园、风雪、隧道、梵高、红色富士山、垂泪的食人鬼和水车之村。
这八个梦几乎贯穿了人类生活的所有主题,战争与和平、社会与人生。
第一个梦:彩虹一个孩子偶然看到了神秘的“狐狸娶亲”,然而他却要以生命为代价向狐狸赔罪。
在这个梦里,有两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太阳雨过后森林中狐狸的诡异婚礼,另一个是在故事的结尾,一片花海之中,小男孩忐忑地走向彩虹尽头的场景。
狐狸的婚礼,伴随雨后的灿烂阳光和悠长、诡异的笛声,狐狸们时不时警惕地停下,四处看看,又接着上路,整个气氛和人类婚礼相差甚远,感觉很奇妙。
喜欢它的结尾:彩虹之下,是无边无际的花海,花海中的小男孩,怀着一丝忐忑,走向彩虹尽头。
故事的结局,给人留下了无限思考的空间。
第二个梦:桃园桃树下桃仙浮现之后又隐没,突兀的树桩,无助无奈哭泣的男孩。
这个梦的场景和情节跌宕起伏,在最终的画面中,男孩的脸上充满了无奈、疑惑、失落……这是一个环保主题的梦。
第三个梦: 风雪这个梦境里短镜头居多,人处于雪山困境中,身体极度虚弱,没有音乐,只有困难的呼吸声,慢镜头也配合得很好,营造了一种紧迫的气氛。
这段梦境中出现的雪女,据说是日本民间传说中吸走人类灵魂和生命的女妖。
梦里登山队员与雪女的激烈场景让我知道了人类“生之欲”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四个梦:隧道存活下来的军官和死去的士兵在对话,梦境借此告诉我们,战争带来的,是逝者灵魂的不安与彷徨,和生者生不如死的苦痛,并没有所谓的胜利者。
第五个梦:梵高梵高于画中复活,刚从精神病院出来正匆忙赶往田野写生,有人解说这个梦境是艺术家在为大自然唱挽歌,我不是很理解这个梦境想要表达什么,我只关注印象派大师梵高的油画的美了。
解析:黑泽明之梦
解析黑泽明的《梦》故事简介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倍受史提芬史匹堡及佐治路卡斯等多位著名制片人一致推崇;他执导之作品更曾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黑泽明之梦》是黑*最具感染力及风格之作,他透过八个色彩鲜明的梦境,从人类的好奇心开始,带出人类本性。
对战争所付出的代价,带出人类应该和谐相处的讯息。
最后回到人类的梦想,从中憧憬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本源;黑泽明以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洞察力将社会、人性、未来、战争等广泛的题材溶入这部片子。
个人感觉这部片子,充满了各种元素,是一部黑泽明最具思想性和代表性的电影;是一部值得收藏的好片子。
看点:1、《梦》是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第28部作品,也是我两年前看得一部电影,那个时候在看完《七武士》以后对黑泽明敬仰有加,于是索性开始对这部片子进行探索,想要找出这位大师自己内心中所要表达的真实地梦,但始终如黑泽明的前27部电影一样,直接而带有张力的表述,可能过于直白的表述,让很多人感觉缺少了对梦的虚幻的把控,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一个人一生的梦想,难道就不是梦吗?我觉得一个人的梦才是“梦”,你认为呢,不管怎样,我都非常喜欢这部电影.......2、诚然,黑泽明,这个被誉为日本电影界天皇的大师,生前虽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但作品在其国内一直备受争议,拍片生涯并不像他的赫赫声名那样顺利,也常常面临资金诘据无法开拍的窘境。
到了80岁高龄的时候,在其大洋彼岸的崇拜者鼎力相助下,他却奢侈地用胶片做了一场长达两个小时的大梦。
也许,这也是世界电影史上最具雄心的一场梦。
以老黑贯穿一生的绚烂深刻,和晚年返璞归真的童趣天然,对这场梦我是心仪已久。
待到终于有机会看到了辗转而来的影像,却嗒然若失,一时无语,还是让我们亲生去体验一下黑泽明给我们带来的梦吧!3、影片由八个梦组成:第一个梦——日照雨:一个男孩子站在下着雨的物外的门口,带着好奇的眼光注视着物外的那片森林,这个时候妈妈告知他:“不要看到不该看的事情”;而此时的小孩子却趁机跑到了森林中,并看到了狐狸新娘的出嫁。
《梦》的解析:电影叙事艺术中的当代神话逻辑
在现代社会科技 的冲击下 , 实用理性和审美商 品化 的覆
独特 的梦境情节叙事 方式和精 彩的 电影 镜头技 巧向我们 展
盖终结 了古典神话 , 使 之成 为曾经 的“ 文明之光 ” 。“ 当对 某
种神话 的信仰 破灭 之后 , 人们 本 能地 寻找新 的 神话 取而 代 之, ” …在 现代 社会语境 下 , 大众 需要信仰 的替代 品 , 由此便
区别于语言叙述的想象性电影的可视特征以实体模拟的方式直观透露给观众以梦境中画家的艺术感思消解了观众可能会由于想象差异而致使真实与虚构的二元对立也使得在画家与梵高的对话及其对梵高的追逐中成功塑造了梵高这一艺术英雄形象令人在审美感知和接受心理上更易产生共鸣
J o u r 《 n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a l o f Q i q i h a r U n i v e ( r 哲学社会科学版 s i t y ( P h i &S o c S ) c i )
p e a r , j u s t t o d e f o r ma t i o n e x i s t i n g i n p e o p l e ’ S s p i i r t u a l a n d c u l t u r a l a c t i v i t i e s , nd a t r y t o r e c o n s t r u c t t h e s p i i r t o f t h e c o n t e m p o r a y r b e l i e f
动 中, 并试 图重新建构 当代的精神信仰 , 通过 不同的审美传 达令人们接 受 , 进行 意识 扩张 。而今神 话主 义倾 向
已经走 向其他 艺术领 域 , 尤以电影为 突出。《 黑泽 明之 梦》 以八个独特 的梦境情节 向我们展 示 了电影 中的神话
以美学角度鉴赏电影《梦》1200字
以美学角度鉴赏电影《梦》1200字电影中的色彩具有两大作用:一是具有审美的特性;第二是借助色彩表达感情。
例如第一个梦“日照雨”中,小孩子在颜色较深,雾气朦胧的森林深处偷看“狐狸结婚”狐狸身上色彩鲜艳的衣装同树干形成鲜明的对比,以一抹妖艳的色彩装饰了幽深的森林,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具备美的特性。
而第四个梦“隧道”中的色彩则明显的体现出抒情色彩。
荧幕上的天空、隧道、甚至人的脸色,都呈现出一种令人生畏的冷色调,给人造成一种压抑的气氛,这种压抑源于战争带给人们灵魂的不安。
黑泽明以压抑的冷色调表达了自己对战争的质疑,这种冷色调的铺天盖地的使用,也形成一种“唯美”的效果。
电影中的构图与镜头运动,也体现了他追求“唯美”的理念。
例如,第一个梦的结尾处展现了一个孩子走在山花烂漫的原野之中,他走向了远山和彩虹,他小小的身影,置身于高远的大山与彩虹之下,其中暗含着人与自然的对比关系。
他离镜头越来越远,给人一种疏离感,使人联想他接下来会遇到的情况;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人与自然的相融。
孩子的命运无法预料,他的结局是一种超然于生活的唯美的结局。
又如第二个梦“桃树田”,孩子由于怜悯桃树被砍得到了桃仙们的奖励——再让他看一次满园桃花盛开。
桃仙们跳着整齐庄严的舞蹈,镜头先从他们每个仙人面前逐一掠过,他们的舞姿优雅而投入,带有一种神圣感;而后是桃仙们的全景,最底层主要是绿色和白色,以及黑色。
代表的是水分、土壤,以及陆地的生态。
第二层主要是咖啡色等为主,意味桃树的躯干,树枝。
第三层是橘红、深红,可以知道是桃花瓣。
最顶层是果实,他们的身份是桃仙中的王,是桃树之精华。
他们的队形体现一种对称之美,伴随着花瓣的飞舞,呈现出一种恍如仙境的意境,令人感觉到了桃花开满桃园时的繁盛的美。
创作者着墨颇多用以渲染这种超凡脱俗的美,从而与现实中被砍掉的桃树形成强烈对比,令人产生惋惜哀叹之情。
小男孩站在了整体画面的左下角与后面的狐狸大小相差甚远整体趋势呈现左大右小的感觉狐狸的队伍也是斜侧过来的虽然和小男孩不在同一直线上(也就是说没有直接站在小男孩右侧)但看起来好像狐狸正在朝着小男孩走来这种透视关系让人一眼就理解画面想表达的是什么,画面透视很自然有一种画的感觉没有那么多刻意的、不必要的修饰杂而不乱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运用阴影、透视关系将画面无形的分成了若干块让图片看起来很梦幻整体画面的是黑暗的但是有两处比较的地方左侧的更加明显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很容易联想到接下来故事的走向可以看出导演的细致用心画面明暗差异显著这点和莫奈的画很像运用明暗的关系体现画面的主体可以更好地凸现人物以便展现人物的内心好似语文写作中的借景抒情,整体利用同一色系的颜色虽说平面的画不同于立体的人物但是运用好了色彩搭配可以体现出画面的立体感没有太多的违和感。
《2024年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范文
《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篇一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媒介,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叙事手法,为观众带来了无尽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
黑泽明的《梦》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不仅在叙事和美学上具有独到之处,还展现了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
本文将围绕黑泽明的《梦》展开分析,探讨其在电影艺术和心理学方面的独特价值。
二、黑泽明与《梦》的创作背景黑泽明是日本电影史上的一位重要导演,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梦》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以梦境为载体,探讨了人类内心的情感世界和生命的意义。
在创作过程中,黑泽明借鉴了东西方的哲学思想和艺术风格,使得《梦》在叙事和美学上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三、《梦》的叙事与美学思想1. 叙事手法:《梦》以梦境为载体,通过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将多个独立的故事片段串联起来。
这种叙事手法使得电影在表达上更具张力,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在每个故事片段中,黑泽明运用了丰富的镜头语言和画面构图,使得电影的视觉效果更加出色。
2. 美学思想:《梦》在美学上追求一种高度诗意化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自然、人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电影所传递的深刻内涵。
同时,黑泽明还借鉴了东西方的哲学思想,使得电影在主题和思想上具有更广泛的共鸣。
四、《梦》的疗愈作用1. 情感共鸣:《梦》通过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入探讨,使得观众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这种共鸣有助于观众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从而达到一种疗愈的效果。
2. 视觉享受: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其画面和视觉效果对于观众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梦》在画面和视觉效果上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
这种享受有助于缓解观众的紧张情绪,达到一种心理上的疗愈。
3. 哲学思考:黑泽明在《梦》中借鉴了东西方的哲学思想,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进行一种哲学上的思考。
《2024年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范文
《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篇一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常常被认为具有强大的疗愈作用。
在黑泽明的电影《梦》中,这一观点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该电影以其丰富的美学思想,深入探讨了电影媒介的疗愈力量。
本文将分析《梦》中的电影美学与疗愈元素,并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含义。
二、黑泽明与《梦》的创作背景黑泽明,日本电影导演、编剧和制片人,被誉为“电影诗人”。
《梦》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丰富的故事内容,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赞誉。
影片中包含了对人性、生命、死亡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同时也体现了黑泽明对电影艺术的深刻理解。
三、《梦》中的电影美学《梦》的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画面美学:《梦》的画面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电影中运用了大量的镜头语言,通过镜头的推拉摇移,展现了日本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画面的色彩、构图和光影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2. 叙事美学:《梦》的叙事方式独特而富有深意。
电影由多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以梦境的形式呈现,充满了奇幻和象征的元素。
这种叙事方式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共鸣,同时也为电影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内涵。
3. 音乐美学:电影中的音乐与画面相得益彰,为观众营造了独特的视听体验。
音乐在电影中起到了重要的情感表达和气氛渲染作用,使观众更深入地理解电影的内涵。
四、《梦》中的疗愈作用《梦》的疗愈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心理疗愈:电影通过讲述一系列富有哲理的故事,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慰藉和启示。
这些故事探讨了人性、生命、死亡等主题,使观众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 情感共鸣:电影中的故事和人物都充满了情感色彩,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共鸣。
这种情感共鸣有助于观众释放内心的压力和情绪,从而达到疗愈的效果。
3. 审美疗愈:电影的美学价值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审美的享受。
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
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黑泽明的《梦》: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日本导演黑泽明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卓越的电影制作技巧而闻名于世。
其中,他的作品《梦》不仅是一部讲述人性的故事,更是探讨了电影媒介所具有的疗愈作用和美学思想。
本文将通过分析这部电影的主题、剧情和黑泽明的电影手法,探讨《梦》如何通过影像展示人们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治愈, 并如何通过美学思想引发观众的共鸣。
《梦》讲述了两名长期秘密相爱的恋人,由于希望能为自己的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而分开。
尽管他们在事业上都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始终存在着一种孤独感和不满足感。
为了寻找内心的答案,他们在一次相遇后决定分别做一次关于生死的梦。
这个决定最终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通过电影媒介展示的梦境,黑泽明将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渴望直观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他巧妙地运用镜头语言、配乐、画面色彩等手法,创造出梦境中的逼真感和令人心悸的氛围。
观众被引导进入梦境的世界,感受到了主人公们的内心挣扎和痛苦。
这种创意与技巧结合,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主题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在电影中,黑泽明展示了人们对于生与死的思考与追问。
无论是主人公的梦境抑或是现实中他们的斗争,都可视为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
黑泽明通过展现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于生命的渴望,唤起观众对于自身生命的反思。
正因为主人公们对于生与死的疑问,他们在梦境中得到了一种疗愈与升华。
观众则在影院的黑暗中自省,为自己的人生寻找方向,并逐渐明白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
此外,《梦》也体现了黑泽明的美学思想。
他倡导通过电影媒介传达真实且有力的信息,而非追求纯粹的娱乐。
电影不仅仅只是一种娱乐形式,而是一种思想的表达工具。
黑泽明通过探讨人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给观众带来深度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他在电影中选择合适的画面、镜头和配乐,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美学效果。
观众在电影的观看过程中与剧情和角色产生共鸣,并通过电影体验到一种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美感。
《2024年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范文
《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篇一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以其独特的视听语言,带给观众无尽的艺术享受与深邃的内心思考。
在黑泽明的电影作品中,《梦》尤为引人注目。
它不仅体现了大师的深厚美学思想,同时也通过电影这一媒介展现出了疗愈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梦》中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及其美学思想。
二、黑泽明与《梦》的创作背景黑泽明,作为日本电影史上的巨匠,其作品《梦》以一种寓言式的方式,将多个独立的故事巧妙地串联在一起。
这部电影不仅体现了黑泽明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同时也通过电影这一媒介,为观众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心理疗愈。
三、《梦》中的电影媒介疗愈作用1. 情感共鸣:电影《梦》中的故事情节,往往能够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
通过角色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线索,观众能够在观影过程中产生共鸣,从而释放内心的压力,达到心理疗愈的效果。
2. 视觉冲击:黑泽明在电影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元素,如色彩、构图、光影等,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这些视觉元素不仅能够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能够在心理上产生积极的治愈作用。
3. 人生启示:电影《梦》中的故事情节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能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从而对生活产生新的认识和思考,达到心灵的疗愈。
四、《梦》中的美学思想1. 寓言式叙事:黑泽明在《梦》中运用了寓言式叙事方式,将多个独立的故事巧妙地串联在一起。
这种叙事方式既体现了黑泽明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2. 多元文化融合:电影《梦》中融合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元素,展现了多元文化的魅力。
这种多元文化融合不仅丰富了电影的内涵,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审美视野。
3. 情感与哲理并重:在《梦》中,黑泽明既关注了情感的表达,也注重了哲理的探讨。
这种情感与哲理并重的创作理念,使得电影在情感层面和哲理层面都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024年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范文
《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篇一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一、引言黑泽明,这位享有盛誉的日本电影大师,其作品《梦》不仅仅是一部具有深度和独特风格的电影,它更是融合了电影艺术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
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他如何运用独特的视觉表达,创造出具有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以及其如何在艺术与哲学之间找到平衡点。
二、电影的疗愈作用《梦》的叙事风格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梦境元素,使观众能够在电影的引导下进行心灵上的探险。
这其中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于电影中含有的疗愈性。
首先,黑泽明通过电影的视觉语言,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上的释放和宣泄。
电影中的画面、音乐和情节都为观众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其次,《梦》中的故事情节往往带有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这些故事不仅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思考人生,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面对生活困境的勇气和力量。
这种力量来自于电影所传达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到人生的方向和动力。
三、美学思想在美学方面,《梦》所表现出的深度和广度都让人惊叹。
黑泽明通过独特的视觉表达和创新的叙事方式,让电影成为了艺术与哲学的完美结合。
他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元素和隐喻手法,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电影所传达的深刻内涵。
此外,黑泽明在电影中还充分展示了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他通过电影中的角色、情节和环境等元素,向观众展示了他对日本文化和传统的理解与热爱。
同时,他也通过电影的全球化视野,将不同文化和观念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普世价值的美学风格。
四、结论综上所述,黑泽明的《梦》是一部充满深刻哲理和独特美学风格的电影。
它不仅为观众提供了心灵上的慰藉和情感上的宣泄,还通过独特的视觉表达和创新的叙事方式,展示了电影艺术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
同时,《梦》也是一部充满活力和创新的电影作品。
黑泽明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哲学思考,使这部电影成为了一部具有高度个人化和艺术性的作品。
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
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从心理学视角分析黑泽明的《梦》「论文」《梦》是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制作的被世人称作是他的精神自传的一部电影。
可以说这是黑泽明在经历了几次人生的大起大落,看遍世态炎凉人间百态后,在80岁高龄时创作出的一部集大成的影片,传递出黑泽明对现今世界、社会、人生最坦率的看法。
这部灌注了黑泽明一生心血的电影结构精致巧妙,内容发人深省,放到今天依然有着警醒世人的作用。
影片《梦》由相对独立的八个短片组成:《日照雨》《桃田》《暴风雪》《隧道》《乌鸦》《富士山》《鬼哭》《水车村》。
这八个梦分别描述了八个光怪陆离、互相毫不相关的梦境。
心理学家雷奈·泽若指出,梦的内容如果被完全变换到银幕上去,就会造成一种晦涩难懂的电影。
因此在理解这种类型的电影时就需要我们适当运用影视艺术心理研究方面的相关理论,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组织原则。
当我们从整体的影片叙事结构看,发现八个梦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排列,而是导演从童年到成年再到晚年的生活经历以及内心思想成长的反映,体现了黑泽明在不同时期对世界、人生、社会的看法。
童年时的希望之梦前两个梦描绘的是黑泽明童年时期所看到的世界,从影片开始的第一个镜头起,就营造着梦境与现实相交融的氛围。
《日照雨》中那栋在太阳雨中伫立的小房子模仿的是黑泽明儿时在小石川的家,门边甚至挂着一块铭牌写着“黑泽”,而少见的太阳雨、朦胧的水雾汽、天边的彩虹等元素为我们营造出了一个充满童真和幻想梦境。
母亲所说的不要乱跑,下太阳雨时看到狐狸嫁女是日本传说中的禁忌,并没有阻止黑泽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在真的看到狐狸新娘后,选择拿起短刀继续寻找彩虹下狐狸的窝的行为,将孩子具有探索精神的性格呈现出来。
这和黑泽明小时候出生于武士家庭,做过军官的父亲对他的严厉家教是分不开的。
在强大的压力下黑泽明有着一颗叛逆的心,才会有冲破禁忌的原动力,以及日本武士所具有的勇敢面对挑战的坚定和勇气。
黑泽明《梦》
四.黑泽明的《梦》 黑泽明的《
表达主题 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很明显的包含:祈祷世界和平、反 对战争、保护自然环境 。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在平面设计,环艺,服装,动漫都有广泛的应用。
谢谢您的聆听!Βιβλιοθήκη 四.黑泽明的《梦》 黑泽明的《
乌鸦 更确切的说这应该是一个关于梵高的梦,一个象征黑泽明本人的日本青年在画廊里观 赏梵高的画展,忽然走进了梵高的一幅画中:阿尔的吊桥、马车、麦田、旁边的洗衣 妇……农妇们回答了青年梵高的去向,又哄然大笑提醒他要小心刚从精神病医院出来的梵 高....... 红色富士山 日本的富士山爆炸了,因为大量的进行核实验,人们都在慌乱的逃生中。大难过后, 他们在海边醒来,年轻人问,其他人都到了哪儿,老者回答,他们都在海底。对着远出不 断冒出的烟雾,老者解释红色、蓝色、黄色烟雾分别代表了哪种放射性物质,要躲避这些 灾难性的气体,就必须躲到海底…… 垂泪的魔鬼 年轻人行走在荒漠中,他发现了跟在身后的人,走进一看,原来是个头上长着角的魔 鬼,魔鬼告诉他,自从人们开始使用核武器,核辐射把一切都改变了,让田野里的蒲公英 长得比人还高大,而人类自己也变成了恶魔的模样。 水车之村 年轻人走进一个村子采风,他发现这里野花遍布,风景怡人,最有特色的是水边的水车, 他上前同木屋前做水车的老者交谈,老者告诉他,这是一个没有名字的村子,这里是大自 然的一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没有认识到自己是生活在大自然中,反而自作聪明的想要 改变大自然,
电影中的色彩
黑泽明《梦》之鉴赏
一·彩色影片的出现
1935年,美国拍摄出了一部彩色影片《浮 华世界》,这标志着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 影的出现。预示着电影从此踏上多彩的视 听银幕世界
二·色彩在电影中的作用
1 渲染气氛,增进叙述 2 刻画心理,塑造形象 3 彰显主题,象征暗示
黑泽明之梦影评_心得体会
黑泽明之梦影评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黑泽明之梦影评,感谢您的阅读!黑泽明之梦影评(一)这是黑泽明晚期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饱受争议的一部作品,很多人诟病《梦》含有太多教益的成分,而且是很生硬的表现,失掉他早期了作品的那个蕴藉和深度。
同时这部作品在摄影上也没有太多的出彩之处,所以有人说:黑泽明老了。
但我觉得这些生硬,和简单反而是导演故意这样安排。
有时候,我们总是把本身很简单,很明了的事总是复杂化,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我们自己梦是很复杂的么,我想大多数还是很简单的。
影片讲述了八个不同自成体系的故事,每个故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但是却深刻的表现了几个重大的问题和思考。
小孩的自觉的觉醒,环保,战争,艺术的个人化,核问题,回归自然,谈到是人与自然和人与自身这两个贯穿人类史始终的两个关系。
从一个梦说起——太阳雨,小孩由于本身意识的觉醒,偷看狐狸娶亲,最后被发现,面临死亡,但是只要到彩虹的尽头向狐狸赎罪就会没事,其可以简化成看了不该看的东西就要受罚延伸开来即是人类做了不改做的事就要受到惩罚。
第二个梦是桃树,很典型的一个倡导环保的一个梦,即小男孩的话“桃子可以在市场上买到,可是开花的桃园在哪里买”极其明显表现对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过度砍伐树木的控诉。
其实黑泽明很明显甚至带有教化的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与日本当时的实际状况有直接的关系,90年代前日本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的大发展给日本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并且已经威胁到日本国民的生存了,不仅是日本,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
黑泽明不想用含蓄的表达,他想用这样直接的表达来警醒正在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
再次这两个梦的带入者是一个小男孩,黑泽明想要告诉的是这个问题必须从小开始教育。
第三个梦是风雪中的登山者,四个在风雪中的跋涉者,风雪中艰难的前行着,最后随着风雪的加大,后面三个登山者倒下了,最前的无奈的也倒下了,但是最后他又奇迹般的醒了,黑泽明是自杀过的人,明白面对死亡的境遇,在绝境面前的挣扎,无力而苍白,但是最终还是那丝强韧的生命力,战胜了绝境。
梦的分析
梦的分析《黑泽明之梦》是一个大梦。
这个梦关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黑泽明自己。
黑泽明在本片中用他一贯的视听风格和哲学思考,通过八段寓意深远的梦境,展现了他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对人类种种愚行的谴责,既有老者的谆谆教诲,也有青年人尖锐的批判。
八段梦境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构成为黑泽明晚期对世界的整体思考。
我觉得要写好关于黑泽明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不仅要了解他的电影观,世界观,更要很好把握他所处的时代,我想正是他的世界观和所处的时代造就了他的成就。
还有就是他的电影《梦》,虽然大部分看不懂,但其对黑泽明个人而言是其所想所梦,为了一场浮云飘过的戏,黑泽可以一等就是一个月,为了拍摄《梦》中成熟的麦田与飞翔的乌鸦,剧组在一年前亲自种植麦田,四处筹集乌鸦只为电影中几秒的镜头,如今技术的泛滥使得这样简单的场景只需电脑就可完成,但散播其中的心血与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却是任何技术换不来的。
黑泽明的时代是无法复制的,现在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一个像黑泽明的导演,有的是...,对黑泽明的记忆主要在思想,在其对思想的镜头阐述方式。
读一个人的梦也可以有惊异的感觉。
梦这样的主观意象成为客观画面,这句话如果让一个电影理论家来分析,他会搬出电影心理学,说明实际上这就是电影的运作方式。
影院安静下来,灯光关闭,画面开始,于是观众便开始入境,入了电影的境,就像入了梦的境。
随后便是观者与电影的同化,这梦仿佛变成了观影者自己的梦。
把梦变成画面,这句话交给黑泽明,黑泽明就把自己的梦拿出来,放到胶片上,梦的载体不再是熟睡的大脑,而是人的眼睛了。
《黑泽明之梦》一共讲述了八个梦,彼此联系,彼此呼应。
我曾在做了很奇怪的梦之后,有把梦记下来的冲动,但终是没有行动。
太懒惰了吧,我想,过了一些时候,这些梦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只能记得自己以前常做梦做到自己跑到楼顶,然后就飞起来,飞的很缓慢,很有诗意。
看到那个大卫的一个魔术,就是他可以随意让自己在舞台上飞行的魔术,我突然感到那很像我的梦。
释《梦》
释《梦》舒缓的乐曲中屏幕上显出一行字“我曾经做过一个梦……”,影片就此拉开了序幕。
片中每两个梦的衔接,都是通过书写着“另一个梦”字样的黑色屏幕来完成。
这里没有标明“第×个梦”,而只是说“另一个梦”,恰好表达了梦这一人类精神活动的本质――断裂。
破碎,无序。
黑泽明用近乎现代主义诗歌式的跳跃性思维展现了梦。
每一个梦都是一个寓意本身,可以独立来看,同时又可以把它们串联在一起。
构成一个大梦。
第一个梦――Sunshine though the rain-太阳雨。
葱茏的森林中雾气缥缈,纯净的自然下没有恐怖,但是却充满了神秘。
不顾妈妈警告的小男孩在下太阳雨的时候跑到森林里,偷看到了狐狸结婚。
“看见了不该看的东西就要受到惩罚”于是狐狸送来了让他谢罪的短刀。
小男孩走向了承担责任的道路,去向狐狸道歉。
而狐狸的家在哪里昵,就在美丽的彩虹下面,那里鲜花遍野,美不胜收……第二个梦――The Peach-桃花园。
由于桃树都被大人们砍光过不成桃花节,桃花的灵魂们十分生气。
男孩被带到桃花的灵魂那里受质问。
他委屈地哭了,因为失去了桃园之后他才是最伤心的人:“桃子可以用钱买到,但是却买不到开满桃花的桃园”。
男孩倔强的真情打动了桃树的灵魂们。
奇迹出现了。
一幅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又展现在男孩面前。
他高兴地跑过去,然而瞬间桃花都消失了,最后只剩下一截截桃树桩和一株由小女孩变成的桃树苗。
第三个梦――The Blizzard一暴风雪。
剧烈的风雪模糊了视线,沉重的喘息声不断逼近。
一群登山队员步履维艰地行走在深山之中。
对他们来说生存或者死亡,这是一个抉择性的问题。
此时如果选择死那么一切都会变得很简单,停下脚步拒绝前行,一切都一劳永逸了。
但人是具有求生本能的,这是原始思维在人类头脑中的留存。
人的一生就是要不断地奋斗和进取,这又是人类后天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
于是最终生的本能战胜了死亡的本能。
他们站起来了,看到了营地上飘扬的旗帜……第四个梦――The Tunnel-隧道。
《2024年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范文
《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篇一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一、引言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不仅具有娱乐性,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黑泽明的《梦》作为其代表作之一,不仅在电影艺术上有着独特的地位,更在观众心中产生着特殊的疗愈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黑泽明《梦》的分析,探讨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及其所体现的美学思想。
二、黑泽明的《梦》:独特的艺术表现《梦》是黑泽明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视觉效果,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影片通过一系列梦境的串联,将现实与幻想、过去与未来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极具震撼力的视觉效果。
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得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悟。
三、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媒介,具有独特的疗愈作用。
在《梦》中,黑泽明通过电影语言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放松和舒缓。
同时,影片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和生命力量也让观众在观影后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此外,电影还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达到心灵的疗愈。
四、美学思想的高度体现黑泽明的《梦》在美学思想上有着高度的体现。
影片通过精美的画面、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东方的美学观念和哲学思想。
同时,影片还通过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
这种对人性深度的探索和思考,使得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美学体验。
五、结论综上所述,黑泽明的《梦》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表现和深刻美学思想的电影作品。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媒介,不仅具有娱乐性,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在《梦》中,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得以体现,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放松和舒缓。
同时,影片所展现的美学思想也使得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感受到一种深刻的美学体验。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电影这一艺术媒介的发展和传承,让更多的人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
《2024年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范文
《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篇一黑泽明的《梦》_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电影作为当代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以视听的语言给予我们视觉和心灵的享受。
在众多的电影大师中,黑泽明无疑是一个独树一帜的存在。
他的作品《梦》便是以其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深沉的思考与优美的视觉语言赢得世界观众的高度评价。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展现,更是对于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入挖掘和探讨,有着强大的疗愈作用以及丰富美学思想。
一、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梦》作为一部电影,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逃离现实、寻找心灵慰藉的场所。
在现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面临各种压力和困扰,而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可以为观众带来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和释放。
在《梦》中,黑泽明运用了丰富的视觉元素和情感元素,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以电影的方式展现出来。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情感的共鸣和释放,从而得到心灵的慰藉。
此外,电影中的美学元素如色彩、构图等也为观众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得到放松和愉悦。
二、美学思想的高质量体现黑泽明的《梦》不仅具有疗愈作用,更是一部美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在这部电影中,黑泽明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和叙事方式,将东方的美学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电影中的色彩运用独具匠心。
黑泽明善于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和主题,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情感的共鸣。
例如,在表现悲伤和忧郁的场景时,黑泽明常常使用暗淡的色调和对比强烈的色彩来营造氛围;而在表现欢乐和温馨的场景时,他则善于运用明亮的色彩和柔和的过渡来营造氛围。
其次,电影中的构图和镜头运用也极具艺术性。
黑泽明善于运用各种镜头语言来表现不同的场景和情感,使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视觉的享受。
例如,在表现宏大的场景时,他常常运用宽广的镜头和丰富的色彩来展现;而在表现人物内心的情感时,他则善于运用特写镜头和缓慢的镜头运动来捕捉人物的细微表情和动作。
黑泽明的《梦》: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
黑泽明的《梦》: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黑泽明的《梦》: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与美学思想导言黑泽明(Akira Kurosawa)是日本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之一,被誉为世界电影史的巨人。
他的作品不仅影响了日本电影界,也对国际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他的电影《梦》(Dreams)被认为是黑泽明才华的巅峰之作之一。
这部电影以七个独立的段落描绘了各种梦境场景,表达了作者的思考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
本文将探讨《梦》这部电影所展现出的疗愈作用和美学思想。
第一章电影媒介的疗愈作用1.1 疗愈作用的观点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表达形式,具有独特的疗愈作用。
通过视觉和声音的交织,电影能够触动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它能让观众暂时脱离现实世界的压力和困境,进入另一个虚拟的世界,从而得到情感的宣泄、压力的释放和心灵的抚慰。
电影《梦》正是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艺术表达手法,展现了一种疗愈人心的能力。
1.2 《梦》的疗愈作用《梦》通过七个独立的故事段落,探讨了各种人生命运和精神困惑。
每个段落都有独特的情节和主题,却共同展现了人们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中所经历的困境和挣扎。
这些故事展示了人性中的善恶、自由意志与命运的纠结,也反映了社会问题和人文关怀。
观众通过这些故事,能够与电影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从而找到内心的认同和宣泄。
以第二段故事“桃源郷”为例,故事讲述了一个城市男孩走进了一个美丽的乡村,与质朴和谐的自然相遇并最终远离了那里。
这个故事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崇敬和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追求。
观众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感受到自然的美和纯净,并从中获得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对内心世界的平静。
第二章《梦》的美学思想2.1 黑泽明的美学思想黑泽明的美学思想强调对人性的关怀、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自然环境的崇敬。
他希望通过电影来传达他对人类命运和人文关怀的思考,并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2.2 电影表达的美学思想《梦》的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和道德意义。
其中一段故事“日和山”的主题是对战争的思考和对生命的珍爱。
浅析黑泽明电影《梦》中的日本文化
2019-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光影艺术浅析黑泽明电影《梦》中的日本文化张依帆(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2)摘要:将日本民族传统与西方电影特质结合起来是黑泽明导演的一大鲜明风格。
影片《梦》中同样充满着日本民族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结合民间传说、传统节日、传统乐舞以及传统自然观和生死观,传达出黑泽明晚年的人生感悟。
影片《梦》由八个梦境组成,与其说是梦境,不如说是导演的潜意识里对人生和社会的反思。
关键词:黑泽明;梦;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J905;G1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9)23-0107-02黑泽明受到夏目漱石作品《梦十夜》的启发,结合自身的人生体验和思考,在80岁的高龄拍摄出这样一部似梦非梦的电影。
电影由八个梦组成,每一个梦境没有标题,都以“做了这样一个梦”开头。
根据内容分别是狐狸嫁女、桃花节、暴风雪、隧道、梵高的画、红色富士山、食人魔和水车村。
这八个片段看似分别叙述,却涵盖了从童年到老年的人生经历。
影片讲述了人性最初的纯真和坚韧,也揭露了人类的是自私和愚蠢。
除了全景展现如画美好的自然大地,也把战争和核污染等因素造成的环境破坏展现出来。
一、日本民间传说第一个梦境里黑泽明借用了日本的狐狸娶亲传说。
影片开头突然下起了太阳雨,影片中母亲告诫小男孩千万不能跑出去,但是禁不住内心的好奇,他还是跑到了森林里,见识到了狐狸娶亲的场景。
然而他被小心谨慎的狐狸发现了,狐狸非常生气,在他家里留下一把匕首。
母亲将他拒之门外,让他带着匕首去寻求狐狸的原谅。
于是小男孩拿着匕首前往彩虹下面的狐狸的家。
结尾没有向观众传达小男孩是否得到了原谅,男孩作为对禁忌或者说某种规则的打破者必然需要付出一定代价,那是成长所必须经历的。
这个梦是关于童真和禁忌的故事。
日本传说下太阳雨的天气是狐狸嫁娶的日子,为了不被人类打扰,狐狸会选择这样的天气迎亲,而人类看到的话也会有厄运产生。
影片中尽管母亲再三叮嘱,男孩儿的好奇心还是驱使他一探究竟。
对黑泽明电影《梦》的文化阐释
揭示 人类 社 会 的生存 危机 。影 片 还显 示 了黑泽 明
电影 的一 贯风格 ,那就是对 日本 民族文 化 的展
面 目。弗洛伊德把梦 的化装称为 “ 梦的显相” , 潜 藏在梦的意象后面的真实欲望称为 “ 梦的隐义” , 而从梦的显相 中寻找 出梦 的隐义则是 “ 梦的解 析” 。弗洛伊德进一步把 自己的梦学理论应用在 艺术分析上 , 他常常用 “ 梦的解析” 方法分析艺术 作品的意义 , 弗洛伊德 的理论虽然有着明显的缺 陷和不足 , 但这种艺术解析方式却为艺术研究提
“ 梦 的 隐义 ” ,黑泽 明通 过 影 片 表达 了对世 界 、 社
会、 人生、 艺术 的思考。 要想了解 电影 《 梦》 的真正
在一个武士家庭 , 做过军官的父亲家教严格 , 让他
意蕴 寻求 “ 梦的隐义” , 只有对影 片进行一次“ 梦
的解析 ” 。
学 中文 , 背古诗 , 练书法 , 习剑术 , 但在强大的压力
杂乱、 无逻辑 , 但通过对影 片的梳理 、 思考和深入 挖掘 , 我们完全可以总结 出黑泽明《 梦》 的真正意 图: 传达个人的人生体验、 表现 E t 本的民族心理、
收稿 日期 : 2 0 1 3—0 9— 0 1
现了他对童年的归依。 当然 , 勇敢地面对责任和挑
作者 简介 : 王伟 ( 1 9 7 7一 ) , 女, 安徽宿州人 ,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 院副教授 , 硕士 。
供 了一 个新 的视角 。
现。可以说 , 《 梦》 是黑泽 明个人的梦 , 更是 日 本民
族 的梦 , 全 人 类 的梦 。
一
、
个人的梦 : 传达个人的人生体验
《 日 照雨》 是影片的第一个梦 。 葱郁 的森林 , 飘 渺的雾气 , 充满了神秘与虚幻 。 一个小男孩站在 门 口看着神奇的 自然现象发呆 , 母 亲告诉他不要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黑泽明晚年的《梦》是一部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影片,黑泽明的《梦》在思想内容上由八个梦境串接而成,不同的梦境用了不同的电影语言表现,八个梦境表现了人的一生。
本文试着从梦的主题、梦的画面构成、梦的色彩三个方面逐一地进行解析。
谴责成年人为自己欲望的满足而对世界与自然环境的破坏。
展现了黑泽明晚年真诚的理想与愿望:对大自然及美好心灵的怀念,劝导世人回归自然,遵循自然之道。
[关键词]思想主题;画面构成;色彩运用
我们每个人一生都会做无数的或兴奋或悲伤的梦,在现实中,有些梦实现了,变成了现实生活的一部分。
但更多的时候,有更多的梦不会变为现实,只能让人永远地梦着。
这尽管给人无限的惆怅与失落,但我们还是会继续做梦,因为没有梦的生活是灰涩的,像作家余华所说的虽然睡觉的时候也会做梦,但我已没有了梦想,读起来让人感觉无限的悲伤与凄凉。
然而,这个叫黑泽明的老人给了我们些许的欣慰与温暖,因为在他80岁高龄的时候还在梦着,不仅如此,他还用他独特的影视手法向我们讲解这一独特的梦境。
之所以说它是独特的,是因为这一梦境有别于他以往的影视作品,如《罗生门》《乱》等都在以严肃、简练与坎砌的手法审视人性、批判社会,探讨人类亘古以来存在的有关伦理、道义、良知等方面的问题。
但在他80岁高龄之际所拍摄的这一《梦》中,却以其诗意而舒缓的手法向世人讲述了他的真诚的理想与愿望。
80岁的黑泽明的梦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下面让我们从梦的主题、梦的画面构成、梦的色彩运用方面来进行解析。
一、主题特色
黑泽明的《梦》在思想内容上由八个梦境串接而成:日照雨、桃田、暴风雪、隧道、乌鸦、富士山、鬼哭、水车村。
前两个梦境是从儿童的视觉角度所看到的世界。
中间五个梦境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反映的是人在成年后所面临的真实的、残酷的心理压力与社会问题。
最后一个梦境表面上看是以一个外来者的角度切入,实则是站在一个豁达而智慧的老者的位置,宣讲了理想的社会与理想的生死观。
这八个梦境表面上看似乎相互独立而无联系,但根据格式塔完形心理学,实际上自身紧密连成了一个圆,并达成了一个完满合一的境界。
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从黑泽明一生的影视艺术来看,常常不是简单的叙事和写人,而是从整体的观念进行构思与谋篇布局。
毫无例外,《梦》也是如此,在零散的表象下,有着整体的观念表达。
下面就以上述的三个视觉,逐一进行主题分析。
(一)前两个梦儿童的视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孩子是从天上掉下来的美丽天使,在黑泽明的梦境中,我们可以见到在孩子的纯净视界里,世界与自然有着本真的美好面貌,但是这样的美好面貌却由于成人的破坏而正在枯萎,而孩子也正在背负本不应该由他们来背负的过责。
所以日照雨中的男孩将背负狐仙对人类的敌视,而桃田中的男孩也将背负桃精对人类的指责。
然而,世界的罪恶也许唯有在孩子纯净与真诚的手中才能被擦去,所以日照雨中的男孩毫不犹豫地上路了,而桃田中的男孩在眼泪的恍惚中见到了满山遍开的美丽的桃花。
(二)中间五个梦成年的世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在这几个梦中,虽不乏对人的意志与理想的表现,但更多的是描写了成年人对世界的破坏。
《红楼梦》中贾宝玉有一句话,大意是说人在少年时清新可爱,为什么在成年之后就那么令人讨厌了呢,非常恰当地指出了人在成年之后由于受各种欲望的支配而迷失本真面目的事实。
在黑泽明《梦》的隧道富士山鬼哭等片段中,即描写了成年人,尤其是成年人中的所谓精英分子、政治家、科学家、社会学家等为了自己欲望的满足而对世界与自然环境的破坏。
在这一部分,黑泽明借用了极富视觉冲击力的镜头语言,强烈谴责了战争、核试验等给人类与自然所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
(三)最后一个梦老年的视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有个哲人曾说:如果生命可以重新开始,每个人都将是慧者。
在黑泽明《梦》的最后一篇就给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慧者,虽然他的智慧不是源于生命的重来。
而103的高龄让他极大地洞察了自然的真谛,人生的真谛。
人应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自然亲密无间,相融相合,然后了无遗憾地死去。
黑泽明在这一梦境里,向我们展现了他心目中理想的世外桃源与生死观,并借由老人智慧之口劝导世人回归自然,遵循自然之道。
总之,黑泽明《梦》的叙述从儿童的视觉开始,经过青年、成年到老年,完成了一个圈,在其中囊括了他所思考到的所有社会人生问题。
正如黑泽明自己在谈到这一影片时所说:在这部影片中包括了我对当今社会的全部看法。
如今美丽的大自然正在消失,与此同时,人类美好的心灵也在消失。
我只想自然地描写我对大自然及美好心灵的怀念。
二、画面构成特色
在镜头画面的构成上,《梦》与黑泽明其他的作品相比也有着自己很大的风格特色,作为一名由画家出身的导演,黑泽明对影片内部的画面构图常常会给予格外的重视。
在《梦》中,黑泽明非常强调画面构成所给予人的视觉冲击,并通过干练的蒙太奇手法及长短镜头的交互运用,使整部作品呈现出清澈浓郁、东方气息浓厚的画面效果。
具体而言,《梦》的画面构成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平面化的镜头风格
在《梦》中,黑泽明多次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追求平面化的镜头风格,从而达到一种绘画构成的隽永效果,表达一种清新自然、幽玄空灵的艺术气氛。
而这种平面化的效果是借助于摄像机的平视、光影的淡化、人物背景的简化等手法来达到的。
例如在第一个梦境日照雨中,描写触犯了狐仙的孩童带着虔诚道歉的心理,独自前往彩虹的尽头、山花漫漫的山野寻找狐仙的家的场景,再如在第二个梦境桃田中,小男孩目视一群身穿华丽优雅和服的桃精摇着纸扇,伴随着幽玄空灵的音乐与漫天飞舞的桃花而翩翩起舞的场景等,均给人以强烈的平面视觉感受。
(二)张力十足的场景造型
在《梦》中,我们还常看到一些人物激烈对峙的情景。
如暴风雪中行路者在被风雪击打得意志消除时与风雪女神疲倦的对抗等。
黑泽明正是通过这些张力十足的场景氛围来彰显他的思想主题。
这种张力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场景人物瞬间造型感的运用,这是黑泽明常用的画面语言,它具有雕塑般的凝重效果,对突出主题与剧中矛盾冲突有极大的作用。
二是特写镜头的运用,电影人贝拉•巴拉兹曾说电影的特写镜头是突出细节,无声地展现重要的、本质的事物的手段。
第三个梦境暴风雪中,黑泽明正是通过对行路者面部表情的特写向观众传达了他在冰雪中挣扎而希望生存的强烈心理。
三是特殊构图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例如在第四个梦境隧道中,二等兵对指挥官的追问,一进一退始终被镜头圈定在画框内,在黑色背景的衬托下形成一种紧张的气氛。
这些镜头语言的成功运用,常常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韵味。
(三)民族艺术风格特征
黑泽明之能跻身于20世纪最伟大的电影大师行列,不仅因为他的作品有超凡入圣的拍摄技巧,还在于他的作品深刻地凸显了日本的民族性特征,凸显了人性的弱点、残酷与狰狞。
黑泽明电影的这种民族性特征在他的《梦》中也多次显现出来。
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用菊与刀,短短的三个字来概括日本的民族性特征。
菊花是日本皇族的象征,而刀则是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代表。
菊花代表了日本民族素净淡雅的一面,而刀却代表了日本民族中残忍凶暴的一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日本民族性格中强烈的矛盾性。
这种菊与刀式的强烈的矛盾性民族特征在黑泽明的《梦》中也多次的,不仅通过画面的表面特征,而且通过画面形象背后的精神内涵表现出来。
就整部影片的美学
风格特征来看,八个梦境中,日照雨桃田乌鸦水车村给人以菊式的美感享受,而暴风雪隧道富士山鬼哭则给人以刀式的印象特征。
也就是说,在此片的镜头画面中,既有似菊的平淡幽玄之美,又有似刀的黑暗怪异之真。
在黑泽明的梦中,平淡幽玄之美的多以镜头远景的方式呈现风景秀丽如画的大自然,最典型的例如最后一个梦境水车村中,外来者对水车村的感受的许多镜头画面,均体现了这一与自然相融无间的和谐的美的审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