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的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新闻的前景和操作
什么是社区新闻?
以社区为单位,报道社区范围之内的新闻。报道对象仅仅限于社区范围之内。
社区范围包括什么?
区域:小区、街道、生活区、家属区等
人:居民或业主、物业、社区内的商家、市场、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以及其它为社区服务的或执行管理的机构部门
今天之所以要用一个讲座的时间专门来谈社区新闻,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因为需要强调社区新闻非常重要,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目前对社区新闻的操作还处在一个非常不成熟的阶段。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一个小小的社区,其中的街坊里弄、家长里短、身边琐事,也许很平淡无奇,但是就对于这个社区来说,它可能就是最引人关注的大事、大新闻。(举例:小区一件事情,人们就会纷纷交头接耳)。一个社区人口几万,几万关注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被我们重视??
社区新闻,这个舶来品,经过目前改良后,未来将会成为同城媒体在走过高强度同质化竞争之后,将来要形成差异化竞争的出路,同时也是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新闻门户网站)形成差异化竞争的途径。通俗的讲,在未来,社区新闻以及未来还将随着时代而衍生出来的新形态的新闻类型,将成为报纸的新出路和
新方向。
内蒙古大学招聘会,学生问:报纸如何应对网络的竞争?
网上的新闻“大、奇”、“色情、暴力”等等,满足全国受众势必满足不了一个个城市内受众的精细需求。
所以社区新闻前景无限
谈到新闻的理念,西方是领头羊。西方自16世纪出现报纸雏形后,报纸就很快与人类的商业、战争、政治、生活、学习、出行等活动紧密结合,成为不可缺少的资讯工具。后来更形成“无报不成镇”的理念,举凡有人群集中居住的地方,都会想到办一份报纸。所以说,西方国家最早的报纸所服务的范围都很小,这就是社区报纸,而且是真正的社区报纸。比如面向小镇、小县城等,相比中国来讲,有的小县城甚至是小城市还没有国内城市的一个小区人口多。
更重要的是欧美很多国家的城市功能早已分散,在远离市中心的小城镇,多数人可以就地工作、学习、购物、娱乐,生活质量完全不亚于中心城区,一份当地报纸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较好地生存。一个洛杉矶市周边,就有20多家每日出版的社区报纸。而且,西方国家城市周边的这一个个小的行政区域,不仅地理上相对独立,在政府组织、司法部门、公交服务、教育(从大学到幼儿园)、通信、娱乐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完善系统,纽约、费成等大城市能见到的国内外知名商场超市也在这里设有大
型分店(这是报纸广告的主要客户)。这与中国不太一样的,所以它很有市场。
美国人说“报纸都是地方产品”,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西方新闻有了社区报纸了,却还没有社区新闻这一概念。主要是当时那些所谓的“社区报纸”,没有明确提出甚至是意识到社区新闻的这一新的新闻形态,但是它奠定了基础。它有良好的口碑和影响,还拥有不错的发行量和订阅需求,所以,这一现象就被面向更大区域发行的大型报纸所看中,它们就开辟以这些小区域为报道对象的集纳性版面,因此就形成了真正现代意义的社区新闻。
中国起步本来就晚,都市报的引进更晚,过去,影响较大的都是全国日报、省报和大中城市的日报是主流,长期以来,中国的读者一直把报纸作为获知天下大事和重要新闻的正式渠道,没人指望从报上了解街坊里弄、家长里短、身边资讯等信息。现实造成阅读需求的简单淳朴,人们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习惯。
近代、现代的中华民族退化成了一个善于模仿的民族,首创能力不强,但借鉴能力出色。很少见到近现代中国人发明一个改变世界的东西,但只要西方人发明出来了,中国人闻讯后肯定能搞出来,逼急了靠算盘都能打造出原子弹。所以90年代初,都市报就在中国露了头角,国内媒体从宏观上引了都市报的民生理念,十年后引进了社区新闻的理念。国内新闻媒体发展水平目前不比西方落后,就在于我们善于借鉴。很多媒体其实已经在
版面中已经有了社区新闻,但是没有细化,没有归类。
国内第一家打出社区新闻概念的报纸是长春办的一份报纸叫《巷报》,04年4月创刊,这份报纸的创刊口号“一纸风行万巷更新”,创刊当月,就砸了1200万元冠名中甲长春亚泰队,但是不幸的是,这份报纸采编质量低劣,发行素质差,经营不善,投资方又突然撤资,导致这份报纸玩了一年就死了。
巷报是先驱,它代表的是社区报的失败,失败不代表社区新闻没有出路,相反,它倒引发了国内媒体对社区新闻的关注重视。
刚才讲过,中国的城市格局与欧美城市有所不同。中国的城市大都高度中心化,城市周边的社区对中心有很强的依附性,缺乏各自独立运行的功能和机制。以北京为例,人口已过千万,但人们早上上班往市中心聚集、晚上下班向周边分散的同步振荡现象并无明显改变,以至无红绿灯的快速干道从二环修到六环,还是交通拥挤、到处塞车。这种格局让人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中心地带,而忽略住地周围的信息,对社区报纸的需求也就不旺。但是,我们可以看见,国内城市密集着人口聚集区,它给都市报开办社区新闻带来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
时代发展到现在,情形早就不一样了,社区新闻是符合高度民生化、新闻高度贴近性的一个创新途径。
首先,现实中存在大量的社区真空。一个个城市,一片接
一片的几万、几十万人口的社区,没有得到媒体的挖掘,关注。有受众基础。
都市报拿出相当的版面推出社区有很大市场,有潜在客户。广告都进社区了,新闻还没进社区。主要受众都是市民,主要广告都是大众消费类广告。比如北京、上海等地现在出现的一些超大型的社区,还有原来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的一些相对发达、人口密集的区域,适合出现有他们自己新闻的社区版面。随着像方庄、天通苑、回龙观、望京这种超大型社区的涌现,这些社区报也会应运而生,因为这些社区大部分都超过十万人口,有较强的消费力,周边的商业服务机构足以为一张报纸提供养分。所以很多国内报纸纷纷开辟社区新闻版面,已经形成了争夺社区读者的“巷战”。
社区新闻容易形成差异化优势。城市内的社会突发事件、时政口内的新闻,动辄几乎所有媒体都同时抢报,但我就不信,社区新闻能同质化。
举个例子,2004年12月,为了应对资金紧张问题,突破激烈的竞争态势,湖南的《东方新报》决定改版、走差异化路线,提出要做“贴近读者的社区报”。总编梁勤俭表示,“新报将立足于为市民和社区服务,通过市民化视角实现新闻报道的最佳影响力,新闻的亲和力,深入以社区为重心的千家万户。这个定位,既是差异化竞争的需要,也是针对潜在的市场做出的决定。”
为了与“社区报”的定位契合,《东方新报》在常规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