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试题考点分析 (1)

合集下载

三年高考地理(山东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内外力作用

三年高考地理(山东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内外力作用

三年高考地理(山东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内外力作用一.选择题(共2小题)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如图)。

崖壁最高达50m,洞窟主要分布在10~40m高度之间,一般为2~3层。

由于洞窟开凿和长期自然作用的影响,洞窟所在崖体出现大量裂隙。

据此完成3~4题。

1.洞窟开凿在大泉河西岸崖壁,能够()A.降低开凿难度B.减弱风沙侵蚀C.减轻风化破坏D.方便生活取水2.与下层洞窟相比,对上层洞窟内壁画的破坏影响更大的因素是()A.构造运动B.太阳辐射C.大气降水D.人类活动二.解答题(共2小题)3.(2022•山东)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图1)。

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图2)。

(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

(2)说明图1中水系的演化过程。

(3)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

4.(2021•山东)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巴洛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中段(如图),面积53.4km2。

主沟发源于哈巴雪山西侧,汇入金沙江一级支流冲江河,长度12.8km。

流域自上而下分为高山寒带峰脊区和宽谷区、温带窄谷区、亚热带低谷区。

该流域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其中海拔4200m以上的峰脊区年降水量超过1100mm。

2019年7月28日,峰脊区6小时降雨量达60.4mm,激发了特大规模降雨—冰川融水混合型泥石流。

(1)指出海巴洛沟流域形成泥石流的四类固体物质来源。

(2)分析海巴洛沟流域主沟道AB段、BC段和CD段地形对泥石流形成的作用。

(3)分析海巴洛沟流域泥石流对当地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原因。

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之内外力作用(山东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小题)敦煌莫高窟位于河西走廊西端,开凿在大泉河西岸第四级阶地的砂砾岩崖壁上(如图)。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01(山东卷)

2023年高考地理真题完全解读01(山东卷)

我国地级市一般由市辖区和其他县级行政区组成。图示意我国某地级市2010年和2020年的常住 人口数量。该市的常住人口变化状况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意四种人口流动情况,与该市2010~2020年情况相符的是( )
A.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② C.③
D.④
4.与该市的其他县级行政区相比,市辖区( )
19
土壤
情境材料 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简单碳储量高
我国某地级市常住人口数量变化
墨西哥湾沿岸的马德雷湖 广东佛山的工业设计城 辽宁省抚顺市的城市发展 某文化广场的十二生肖石像 滇池流域人类活动与聚落发展
某地焚风的发展变化和锋面的形成与移 动 西南山区M乡的地形,带动作用与发展 白浆化棕壤的影响及其改良
试卷评析
三、深化关键能力考查,突出创新思维 2023年高考试题充分利用图文信息载体及巧妙的问题设计,深化对获取解读地理
信息,描述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问题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有效鉴别学生的思 维品质和发展潜能。 四、优化必备知识考查,引领同向同行
必备知识是形成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基础。高考地理试题强调基础性、 综合性和应用性的考查要求,以此引领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与高考改革同频共振。 五、重视试题情境设计,构建考查载体
2.分值分布
0.7 0.6 0.5 0.4 0.3 0.2 0.1
0 2020年
图表标题
2021年 自然地理
2022年 人文地理
2023年
从分值分布看,每年的 试题中自然地理和人文 地理考察比较均衡。 近三年自然地理比重波 动下降,人文地理比重 波动上升。
3.情境类型
近三年试卷
生活实践情境

全国新高考数学1卷考点分布特点和2024年高考试题的展望

全国新高考数学1卷考点分布特点和2024年高考试题的展望

全国新高考数学1卷近三年考点分布特点和2024年高考试题的展望一、近三年高考考点分布1.单选题(40分)4.解答题(70分)二、对2024年高考全国卷1卷的展望从2021年、2022年、2023年全国1卷的考点对比分析发现:重点内容重点考查,比如导数。

(一)选填问题:1.考试热点:集合、复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三角函数性质、体积、函数性质、曲线的切线、导数的应用、椭圆、直线和圆、统计的数字特征、数列。

2.考试冷点:圆锥、事件独立性判断、概率计算、二项式定理、排列组合、抛物线、双曲线。

3.压轴题:事件独立性判断;正四锥的体积范围(导数);三角恒等变换;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导数;正方体、球体、四面体、圆柱体;正三棱柱、体积计算、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的判断;构造数列与错位相减求和;椭圆定义、直线和椭圆位置关系;双曲线离心率计算。

(二)解答题:1. 考试热点:数列、正余弦定理、二面角、面面垂直、导数与不等式证明、双曲线。

数学期望。

2.考试冷点:抛物线、概率与数列、独立性检验与条件概率、导数与函数零点。

3.题型的位置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数列:由2021年、2022年的第17题变到2023年的第20题,其次是概率统计由2021年的第18题变到2022年的第20题,再变到2023年第21题,再次是导数问题由2021年、2022年的第22题变到2023年的第19题,再次是立体几何由2021年的第20题变到2022年的第19题,再变到2023年第18题。

这种变化引起的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全卷的呼应:1、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呼应:三角函数出现在小题中,解三角形出现在解答题中;2、解析几何的呼应:如果双曲线出现在大题中,那么椭圆与抛物线、圆、直线出现在小题中;3、立体几何的呼应:大题考查位置关系证明与空间角的计算,小题考查位置关系、体积、面积计算等;4、概率统计的呼应:大题考查统计分析与分布列,小题考查概率的计算;5、函数与导数的呼应:大题考查导数的综合应用,小题考查函数性质、图象、指对数计算,不尽然,导数可能多处出现,遍地开花。

高考英语全国卷近三年考点分析

高考英语全国卷近三年考点分析

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分析及备考策略一、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总体特征高考共向考生提供了15套英语试卷,全国卷2套,用于18个省份;分省命题卷13套,用于本省份高考。

这些试卷“稳定中求发展”,继续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考查,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和试卷难度基本稳定,词汇量要求稍有提高,个别省恢复了听力考试,使英语科考试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既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优秀人才,又有利于促进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

1、坚持既定命题原则,试题研发语境化全国高考卷经多年实践,形成了以下命题原则:“突出强调应用,注重交际”,在注重交际方面尽管目前高考英语实际上体现有限,但命题人在试题中尽量体现一些交际原则,尽量融合语言的真实性等。

试题设计融汇语境化原则,语境化试题设计在各题型都可体现,主要体现在语法知识测试、完形填空题和书面表达题等。

2、素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从完形填空、阅读理解、语法填空、短文改错到书面表达等,命题素材及学生生活和学习经验相关,体现时代感,这有利于引导学生积累文化生活知识以及人文和科学素养。

尤其是语篇类试题如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部分的素材,题材多样化。

3、试题体现开放性试题开放性全国课标卷主要体现在书面表达部分,以考查考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示尽量简洁以避免学生直接翻译提示信息,且给考生留下思维空间,让大部分学生有话可写,较好地检测学生自由表达思想的能力。

二、全国卷高考英语命题历年分析(一)阅读理解英语阅读技能是我国基础英语教育重点培养的语言技能,阅读理解在全国卷中占总分值37%。

阅读理解考查考生对书面英语的理解、推断和鉴赏等综合能力,要求考生读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话题的简短文章。

阅读命题选材遵循语言真实、贴近时代和生活的原则,部分语篇融会思想性和教育性,传递正能量。

素材语篇体裁多样化,一般含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

两节的阅读量相对稳定,5篇语篇词数合计1000余词。

1、分析(见阅读理解表1)纵观近三年全国卷高考试题,阅读理解的命题趋势如下:一从文章体裁来看:近年高考以说明文为主,应用文、记叙文和议论文为辅。

深度评析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深度评析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深度评析近三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一)2003年新课标卷试题分析(考查省份:四川、云南、广西、贵州、西藏)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难度值一览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试题依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衔接高中课程标准,注重深化基础,丰富问题情境,增强探究性,突出思维考查,在夯实知识基础的同时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模型考频与考点考频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知识点分值分布图对于电磁感应考查频次和考查总分值较高,试题常以线框切割、杆切割模型为载体,考查金属框/棒在进入磁场之后的运动与能量问题。

直线运动、相互作用等知识点常融合在相关试题中考查,不单独设题,试卷的综合性较强,试题的难度略大,对知识点的融合考查要求较高。

实验题不再是单纯的力学实验和电学实验,热学实验和光学实验也是考查的对象。

二、题型风向三、试题评述1.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体现在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过程中。

试题更加突出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选取鲜活素材,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逐步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同时,引导课堂教学加强与实际情境的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实验探究能力的锻炼。

试题创新设问角度,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原理的理解、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基本测量方法的掌握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试题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遇到的问题。

3.案例分析。

依据考试蓝皮书2020年1月版《中国高考报告》:根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遵循考试评价的规律,高考评价体系将应考查的素质教育目标凝练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四层”考查内容。

在“四层”的构建中,“核心价值”指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起到方向引领作用;“学科素养”承接核心价值的方向引领,统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是支撑和体现学科素养要求的能力表征;“必备知识”是培养能力、达成素养的基础。

近三年高考化学(1、2、3卷)真题考点分析

近三年高考化学(1、2、3卷)真题考点分析

近三年高考化学(1、2、3卷)真题考点分析!本文通过对2016—2019年高考化学各个题目考点、考法的拆解分析、横向对比,总结了近些年的热门考点、命题规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2016、2017、2018年选择题横向对比分析规律总结:(1)I、II、III卷都有的考点为:与生活相联系的化学物质常识、电化学、周期律周期表、有机物常识或是同分异构或空间构型、基本实验操作、NA或相当于NA的计算;(2)只有Ⅰ卷中有无机工业流程题;(3)I、II、III卷近3年都没有考查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关系或曲线分析。

22016、2017、2018年实验题对比分析规律总结:2016年Ⅰ卷采用装置图提问,Ⅱ卷直接给物质,有回归旧题的感觉。

Ⅲ卷有流程,提问以性质为基础的方程、选装置、作用、目的、原因等。

2017年实验题素材都来自于工业生产,都针对仪器名称及作用、操作方法、某操作原因或目的、写离子方程式等提问,前两套卷还有误差分析或滴定计算。

2018年实验题素材都针对仪器名称及作用、操作方法、某操作原因或目的、写离子方程式等提问,后II、III卷考查了滴定计算。

32016、2017、2018年无机题对比分析规律总结:2016年I、II、III卷都是流程图题。

除结合性质为基础的知识提问以外,还穿插了化学反应原理提问和简单计算。

2017年I、II、III卷都是工业流程图题,6-9空,条件、原因、转化率变化、调pH数值或原因分析,写化学方程或离子方程式;加某试剂的目的,溶度积、含量或转化率计算。

2018年I、II、III卷卷都是工业流程图题,7-8空,条件、原因、调pH数值或原因分析,写电极反应、化学方程或离子方程式;加某试剂的目的,残留量计算。

42016、2017、2018年化学反应原理题对比分析规律总结:2016年Ⅰ卷一改往年气体设问,变为溶液中离子浓度为素材设问,简答减少。

I、II、III卷都有计算。

以判断现象、分析曲线、列表达式、说明原因(或理由)为主。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2023年全国乙卷语文分析(包含近三年考点对比与新趋势展望)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2023年全国乙卷语文分析(包含近三年考点对比与新趋势展望)

批评的相互关系。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段:文学研究有两条腿,一条是文学史,一 条是文学批评,在一条腿向前迈的时候,另一条
B. 文章提及杜甫诗,说明腿就对要文先学停史一上停得,踏到在充地分上论;述否的则,作我品们,的人身们体
的认识有稳定性。
就不容易保持平衡了。
C. 文章在分析了文学批评的性质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了文学批评
C. 文章在分析了文学批评的性质之后,又进一步指出了文学批评
者应具有的态度。
D. 文章在情感态度上表现出倾向性,在文学史与文学批评二者之
间更青睐文学史。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文章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比喻,形象地论证了文学史和文学
批评的相互关系。
B. 文章提及杜甫诗,说明对文学史上得到充分论述的作品,人们
以古代诗歌阅读为例
破阵子 陆游 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 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 烟外声。与君同醉醒。
《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
“4—3 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 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出自己的评论。…… 在文学鉴赏和语言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 美品位。”
C. 文学批评可能不断对已•有的文文意学一史致形的成原冲则击:,文从章而大促意使、文关学键史信
发生渐进性变化。
息的一致性
D. 文学批评的出发点是批评者自己对文学的真实感受和理解,而
不是文学史的结论。
有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比喻,形象地论证了文学史和文学

高考古诗文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高考古诗文考点分析与备考策略

近三年高考古诗文阅读考点分析及启示(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2010年高考福建卷) 补写岀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诗经•氓》)【答案】(1)载笑载言(2)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固前圣之所厚(4)孰能无惑(5) 抱明月而长终(6)如今有谁堪摘⑹ 乱石穿空, __________________ ,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1 )来即我谋 (2 )积土成山(3)飞鸟相与还 (4)彩彻区明 (5)上 有六龙回日之咼标(6 )惊涛拍岸 (2012年高考福建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l )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岁食贫。

(《诗经• 氓》)(2) 群贤毕至, 。

(王羲之《兰亭集序》) (3) 风急天高猿啸哀, _________________ 。

(杜甫《登高》)(4 ) _________________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5 ),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6)浩荡离愁白日斜, 。

(龚自珍《己亥杂诗》)【答案】(1)自我徂尔 (2)少长咸集(3)渚清沙白鸟飞回(4)人非生而知之者(5)岸芷 汀兰(6)吟鞭东指即天涯【命题探究】 本题考查考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 ),赋分6分,通 常是6小题,每题1分。

从试题所考查的范围来看,2010年以来的福建高考卷所选考的名句名 篇都严格在《福建省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范围内设题。

所选考的名句名篇都诗文并重,兼顾词。

其中2010年涉及三篇文(《劝学》《师说》《赤壁赋》),两首诗(《诗经•氓》《离骚》),一首词 (《声声慢》);2011年考到两篇文(《荀子劝学》《滕王阁序》),三首诗(《诗经氓》《饮酒- 结庐在人境》《蜀道难》),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2012年考查三篇文(《兰亭集序》 《师说》《岳阳楼记》),三首诗(《诗经氓》《登高》《己亥杂诗》)。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分析高3年级数学组一、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评价2021年高考数学新课标全国卷是以《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为依据, 试卷的结构保持了新课程高考数学试卷的一贯风格, 试题设计体现了“大稳定、小创新”的稳健、成熟设计理念. 今年试卷贴近中学教学实际, 在坚持对五个能力、两个意识考查的同时, 注重对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考查, 体现了数学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工具性的学科特色. 以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为考点来挑选合理背景, 善于应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融合构建试卷的主体结构, 在新课程新增内容和传统内容的结合处寻找创新点, 考查更加科学. 试卷从多视角、多维度、多层次地考查数学思维品质, 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考查考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 从考试性质上审视这份试卷, 它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和课程改革, 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新生, 是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 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灵活度的可圈可点的试卷.(二)试卷考点内容及所占分值试卷考点内容统计及所占分值(三)试卷特点评析1. 注重基础考查试题区分度明显纵观全卷, 选择题简洁平稳, 填空题难度适中, 解答题层次分明. 选择、填空题考查知识点单一, 注重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及高中数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有利于稳定考生情绪, 也有助于考生发挥出自己理想的水平. 而在解答题中, 每道题均以多问形式出现, 其中第一问相对容易, 大多数考生能顺利完成; 而第二问难度逐渐加大, 灵活性渐强, 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给个性品质优秀、数学成绩良好的考生留有较大的展示空间.2. 淡化技巧重视通法能力立意强化思维试题淡化特殊技巧, 注重通性通法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如第(5)、(11)、(16)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 第(8)、(12)、(21)题涉及函数与方程思想及分类讨论思想等.试卷突出对五个能力和两个意识的考查. 如第 (6)、(16)、(21)题重点考查数学思维能力; 第 (9)、(15)、(18)题考查空间想象能力; 第(4)、(10)、(12)、(20)题综合考查思维能力、运算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等.3. 诠释考试说明内涵运算能力决定成败试题以高中内容为主, 但高层次包括低层次的内容, 例如在立体几何中考查平面几何的性质和数值的运算, 在解三角形和解析几何中包含着方程思想, 试题表述比较常规, 运算能力与运算手段决定了考试的成败.二、2021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2021年高考数学新课标试题从试卷的形式和结构上看与往年的课标卷一样, 基本遵循“稳中有变、立足基础、突出能力、锐意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全卷设计基本合理、梯度基本适中,覆盖面广。

2020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全国1卷)

2020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全国1卷)

2020高考数学试卷分析(全国1卷)实用文档系列文档编号:YL-SY-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和育人导向作用。

试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很好把握了稳定与创新,对引导中学数学教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整体保持稳定试题所考查的题型是近几年高考考过的、学生平时见过的类型,没有学生感觉很不熟系的题目。

例如2019年的XXX身高估算,学生上手比较容易;如理科第5题与2015年全国I 卷19题第一问类型基本一致,通过散点图判断变量间的关系类型;理科压轴题第12题与2012年浙江第9题类似。

同时,回归原来的数学高考模式,没有在概率统计题上进行再创新,各种题型的顺序与2017年及之前的高考题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像2018、2019年那样进行较大幅度的改革。

二、加强数学核心素养的考查试题难度分布明显,考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每道题的难度,能不能很好的完成试卷主要取决于个人的数学核心素养。

试题加强了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17、18、19题运算量都比以前略大,第20题解析几何运算能力要求比往年高,但是像19题可以通过分析避免复杂的讨论,所以也不是单纯地考查运算能力,还要求具有很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压轴题重视能力考查,如理科第12题不仅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算能力、推理判断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如理科第21题考查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综合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类与整合的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今年的高考数学试题充分体现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例如,文科和理科的第三题都以世界建筑奇迹古埃及胡夫金字塔为背景,设计了正四棱锥的计算问题,将立体几何的基本知识与世界文化遗产有机结合。

另外,理科的第19题以三人的羽毛球比赛为背景,将概率问题融入常见的羽毛球比赛中,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概率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福建省近三年高考英语单项试题分析、归纳和

福建省近三年高考英语单项试题分析、归纳和

福建省近三年高考英语单项填空试题分析、归纳和备考策略高三英语组周颖烽高考英语单项填空题是对基础知识的测试,是整个试卷中的“门面”,虽然所占分值不高(15分),但对英语教学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而且基础知识掌握得好不好对高考英语试题的其它部分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加强对单项填空试题的研究有利于把握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保证教学的良好循环。

下面对福建省近三年高考英语单项填空试题作简要分析、分类归纳并谈谈备考策略。

一、试题分析纵观福建省近三年(2009-2011)高考英语单项填空试题可知,三年的试题难度上稳中有变,逐年提高,有较好的区分度。

考查重点稳定,保证了对教学的良好反拨作用。

三份试题的部分试题综合测试了考生英语知识和基本能力,既注重考查内容覆盖性,又突出“以动词和句子结构”为考查重点,不仅考查了考试说明中新增加的语法项目—虚拟语气,还考查了学生的词汇、语法和习惯用语等项目,题干设计新颖,注重知识点在语境中的运用。

在三份试题的45道单项填空试题有17道题与动词有关,占本题考查总量的37.8%。

其考查范围涉及动词短语辨析、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等。

从句也是考查的重点,其中包括对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特殊句式等的考查。

此外,考查的内容还涉及名词、冠词、介词、代词、形容词、副词、情景交际等。

此外,近三年福建高考英语的单选题还具有有两大特点:一.编写的题干语言更加地道,符合英美人士最新发展的语言习惯,也符合近年来提倡学习真实英语的导向。

但过于口语化的表述可能对部分山区学生或接触英语不频繁的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二.许多题干以时下热门事件为背景,比如:防范H1N1流感,抵抗索马里海盗,胡锦涛视察中国海军,庆贺海军建军60周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现象、StephenHawking最新科学探索、青海玉树地震、校园及交通安全以及冰岛火山的影响,清华大学校庆,日本核泄漏事件等。

二、考点归纳(一)名词(2009年)29.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ave a warning to the public without any_____ when the virus of H1N1 hit Mexico in April,2009.A. delayB. effortC. scheduleD. consideration(2011年)26.The lack of eco-friendly habits among the public is thought to be a major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A.resultB.causeC.warningD.reflection(二)冠词(2010年)21. It’s ________ good feeling for people to admire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that gives them_____pleasure.A. 不填,aB. a, 不填C. the,aD. nothing(三)介词(2009年)23. --How amazing it is that astronauts are exploring outer space!--It’s a challenge, I guess, man against nature.A. ofB. forC. byD. about(2010年)27.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have been built in big cities _______ space.A. in search ofB. in place ofC. for lack ofD. for fear of(2011年)22. good service, the restaurant offers different kinds of traditional Fujian dished.A. Far fromB. Apart fromC. instead ofD. Regardless of(四)代词(2009年)26. --Your mum is very kind.--Yeah, My mum is pretty considerate, you know what ,she always arranges everything around me.A. she meansB. you meanC. I meanD. we mean(2010年)22. When you introduce me to Mr Johnson. could you please say _____ for me ?A. everythingB. anythingC. somethingD. nothing(2011年)21. We have various summer camps for your holidays, you can choose ____ based on your own interests.A. eitherB. eachC. oneD. it(五)形容词与副词(2009年)30. It seems that living green is easy and affordable. A small step masks a big difference.A. exactlyB. fortunatelyC. surprisinglyD. hardly(2010年)23—volunteering is becoming ________ popular in China.—yeah, people are now aware that helping others is helping themselves.A. naturallyB. successfullyC. splendidlyD. increasingly(2010年)32. Drunk driving, which was once a ________ occurrence, is now under control.A. generalB. frequentC. normalD. particular(2011年)30.Nowedays, increase in children’s creativity,for they are greatly encouraged to drevelop their tilents.A.sharpB.slightC.naturalD.modest(六)动词及动词短语(2009年)27. We are at your service. Don’t to turn to us if you have any further problems.A. begB. hesitateC. desireD. seek(2009年)28. The Somali robbed frequent attacks on the sea urged the United Nations to all nations to take immediate action.A. fight forB. apply forC. call onD. wait on(2010年)30. We’ve just moved into a bigger house and there is a lot to do. Let’s _______it.A. keep up withB. do away withC. get down toD. look forward to(2010年)33. ——In this day and age, women can have children and jobs as well.——I can’t agree more. it’s great to have the two ________.A. linkedB. relatedC. connectedD. combined(2011年)28.I’d prefer to my judgement until I find all the evidence.A.showB. expressC.passD.reserve(2011年)31.Born into a family with three brothers,David was to value the sense of sharing.A.brought upB.turned downC.looked afterD.held back(七)非谓语动词(2009年)32. not to miss the flight at 15:20, the manager set out for the airport in a hurry.A. RemindingB. RemindedC. To remindD.Having reminded(2009年)34. In April, 2009, President Hu inspected the warships in Qingdao,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PLA Navy.A. markingB. markedC. having markedD. being marked(2010年)25. Lots of rescue workers were working around the clock, ________ supplies to yushu. Qinghai province after the earthquake. . . .A. sendingB. to sendC. having sentD. to have sent(2010年)34. In April, thousands of holidaymakers remained ________ abroad due to the volcanic ash cloud.A. stickingB. stuckC. to be stuckD. to have stuck(2011年)23. Tsinghua University, in 1911,is home to a great number of outstanding figures.A. foundB. foundingC. foundedD. to be founded(2011年)27.The difference in thinkness and weight from the earlier version makes the iPad 2 more comfortable .A. heldB. holdingC. be heldD. to hold(八)动词的时态和语态(2009年)22. --Why does the Lake smell terrible?--Because large quantities of water .A. have pollutedB. is being pollutedC. has been pollutedD. have been polluted(2009年)31. According to the literary review, Shakespeare his characters live through their language in his plays.A. will makeB. had madeC. was makingD. makes(2010年)28. Every year a flood of farmers arrive in shenzhen for the money—making jobs they ________ Before leaving their hometowns.A. promisedB. were promisedC. have promisedD. have been promised(2010年)31. —Guess what, we’ve got our visas for a short —term visit to the UK this summer.—How mice! you ________ a different culture then.A. will be experiencingB. have experiencedC. have been experiencingD. will have experienced(2011年)st month,the Japanese government expressed their thanks for the aid they From China.A.receiveB.are receivingC.have receivedD.had received(九)情态动词(2011年)25.--Shall I inform him of the change of the schedule right now?-- I am afraid you ___, in case he comes late for the meeting.A.willB.mustC.mayD.can(十)状语从句(2009年)33. She had just finished her homework her mother asked her to practice playing the piano yesterday.A. whenB. whileC. afterD. since(2010年)26. The girl had hardly rung the bell ________ the door was opened suddenly, and her friend rushed out to greet her.A. beforeB. untilC. asD. since(十一)定语从句(2009年)24. It’s helpful to put children in a situation they can see themselves differently.A. thatB. whenC. whichD. where(2010年)24. Stephen Hawking believes that the earth is unlikely to the only planet _______ life has developed gradually.A. thatB. whereC. whichD. whose(2011年)24. She has a gift for creating an atmosphere for her students ____ allows them to communicate freely with each other.A. whichB. whereC. whatD. who(2011年)33.It was April 29,2001 Prince William and Kate Middleton walked into the palace hall of the wedding ceremony.A.thatB.whenC.sinceD.berore(十二)名词性从句(2010年)35. We should respect food and think about the people who don’t have ________ we have here and treat food nicely.A. thatB. whichC. whatD. whether(十三)情景交际(2009年)21. –Bruce, 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handwriting.-- .A. I practice every dayB. Thank you very muchC. No, I don’t think soD. Well, it’s not good enough(2011年)35.——My teacher says she’s canceling the class play.I just can’t understand.——.You were looking forwars to it.A.It doesn’t matterB.It’s very unwise of herC.Don’t worry about it C.You must be disappointed(十四)特殊句式(倒装句、强调句、祈使句、反意疑问句、省略句、with的复合结构等)(2009年)25. For a moment nothing happened ,Then all shouting together.A. voices had comeB. came voicesC. voices would comeD. did voices come(2011年)29.-It’s nice.Never before such a special drink!-I’m glad you like it.A.I have hadB. I hadC. have I hadD. had I(十五)虚拟语气(2009年)35. But for the help of my English teacher, I 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Writing Competition.A. would not winB. would not have wonC. would winD. would have won(2010年)29. Teachers recommend parents ________ their children under 12to ride bicycles to school for safety.A. not allowB. do not allowC. mustn’t allowD. couldn’t allow(2011年)34.——Play you missed the lecture on nuclear pollution。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及高考对策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及高考对策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及高考对策一、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生物试题分析通过分析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的生物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趋势和特点:1、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

试题中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基础内容,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等。

2、强调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是生物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的生物试题中都涉及到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如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3、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

试题中涉及到的一些问题,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技术的安全与伦理问题、全球气候变化等,都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

4、强调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中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如将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等。

二、高考对策针对以上趋势和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应对高考:1、巩固基础知识。

高中生物课程中的基础知识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因此,学生需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尤其是对于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更要做到熟练掌握和应用。

2、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是生物学科的核心能力之一,学生需要通过多做实验、多进行探究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

同时,还需要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3、生命科学的热点问题。

学生需要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了解生物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伦理问题,加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加强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需要将生物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不同学科之间的和综合运用能力。

5、注重复习方法和策略。

在复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复习方法和策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复习,如归纳总结、比较分析、记忆技巧等,同时还要注重对解题思路和技巧的训练和提高。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 律、闭合电路欧姆 定律、变化的磁场
卷Ⅰ:对x-t图象的理解及图象与物体实际运 动的关系 卷Ⅱ:物理(电磁)学史
20
i-t图象、左手定 则、电磁感应现 象、安培定则、楞 次定律
卷Ⅰ: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人造地 球卫星的运行规律 卷Ⅱ:卫星的运动、机械能、功能关系、动能 定理 卷Ⅰ:对v-t图象的理解和应用、功率 卷Ⅱ:匀速圆周运动、汽车转弯问题
卷Ⅰ:(8分)测量多用电表内电 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 k”挡 内部总电阻、多用电表的原 理、读数及使用 卷Ⅱ:(7分)多用电表的原理及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
卷Ⅰ:(13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 律和匀速运动规律,根据几何 关系求位移关系 卷Ⅱ:(14分)带电质点在匀强电 场中的圆周运动(轨道约束)、牛 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 卷Ⅰ:(19分)(金属棒切割磁感 线和电容器充电问题)牛顿第二 定律、电磁感应定律、电容器 充电电流、安培力 卷Ⅱ:(18分)牛顿运动定律、匀 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叠加体 的运动、摩擦力、速度图象
考查规律
实 验 题
按题目 要求作 答.共 2小 题,共 15分
22
23
(10分)“磁感应 强度的测量”实 验的电路图连 接、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力的 平衡、左手定则
(14分)物体的平 衡、受力分析、 运用数学方法处 理物理问题 (18分)(带电粒子 在电场和磁场中 的偏转)牛顿第二 定律、洛伦兹 力、几何计算求 半径、类平抛运 动
(1)图线的斜率的意义 要理解物理图象中斜率的含义,首先要看清图象的两个坐标轴 ①变速直线运动的 x-t 图象,纵坐标表示位移,横坐标表示时间,因此 图线中某两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平均速度,图线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 瞬时速度; ②v-t 图线上两点连线的斜率和某点切线的斜率,分别表示平均加速度 和瞬时加速度; ③线圈的 Φ-t 图象(Φ 为磁通量),斜率表示感应电动势; ④恒力做功的 W-l 图象(l 为恒力方向上的位移),斜率表示恒力的大小; ⑤沿电场线方向的 φ-x 图象(φ 为电势, x 为位移), 其斜率的大小等于电 场强度; ⑥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的 v2-x 图象(v 为速度, x 为下落 位移),其斜率为重力加速度的 2 倍; ⑦不同带电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v-r 图象(v 为速 度,r 为半径),其斜率跟带电粒子的比荷成正比.

三年高考地理(辽宁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天气与气候

三年高考地理(辽宁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天气与气候

三年高考地理(辽宁卷21-23)真题知识点汇编天气与气候一.选择题(共6小题)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见图1)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1~2题。

1.锋面过境时,温度升高的原因是()A.暖锋影响,气团加热B.风速增大,大气对流加强C.水汽凝结,热量释放D.地形影响,气流下沉增温某年11月,华北一气象站位置如图1所示,测得锋面过境前后近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数据,如图2所示。

据此完成8~9题。

2.此次夜间突发性增温可能导致当地()A.空气污染加重B.出现雾和霜冻现象C.道路表面湿滑D.作物呼吸作用减弱我国某段峡谷谷底自然生长大量仙人掌,山坡上是稀疏的灌丛,山顶有森林分布。

小华同学暑期沿该段峡谷进行地理研学,途经“大流砂”。

“大流砂”宽约300米、高约900米,坡面有大量碎石,由上至下呈发散状分布直至坡底。

此处时常发生地质灾害。

如图示意“大流砂”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段峡谷夏季气候特征为()A.湿热B.冷湿C.干冷D.干热为保障2022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

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

右图为各气象站2019年1﹣3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A.白天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最高气温低B.傍晚云顶赛场比古杨树赛场降温速率快C.夜间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D.古杨树赛场比云顶赛场昼夜温差大5.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A.冷空气聚集多B.水汽蒸发强C.海平面气压低D.降水量较大6.古杨树赛场夜间气温的垂直变化多出现在天气图中的()A.等压线稀疏区B.气旋大风区C.等压线低值中心D.气旋降水区二.解答题(共1小题)7.(2021•辽宁)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祁连山西部某山的雪线高度约为4600米。

该地区云含水量(云中液态或固态水的含量)空间分布差异较大,空中水汽资源相对丰富,可为人工增雨(雪)作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近三年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2)第(12)题作为选择题中的“小压轴”题,考生容易直 接代入不等式导致无法计算出来,或是忘记转化为含绝对值 的不等式求解,或者利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去掉绝对值求解, 是问题更复杂化。 (3)第(17)题是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题,与以往试题相 比,增加考查了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内角平分线的性质,从 而使考试失分较多。
近三年新课标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分析及 复习策略
数学组
2013、2014、2015三年试题比较
难度难分度析:分析:三年难度有所起伏,2014年相 对简单 重点分析:考试的重点没改变
试题特点:大稳定、小创新
考查方向:注重基础、淡化技巧
2013年考点内容统计及所占比例
2014年考点内容统计及所占比例
(4)第(18)题是概率与统计题,考查考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首先, 根据一组数据完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并通过两个频率分布直方图比较两
地的区计满算意。评分的平均值和分散a程n 度,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进行相关概念
2015年试题新亮点
易错题 (1)第(3)题选项内容较多,不用计算,直接看图识图,
易出现错误。 an
第三轮复习阶段,我个人认为练多了不好,因为练多了 可能会使我们学习太累而导致学习状态下降。练少了也不好, 练的太少,可能很多高考要考的题型都没有练会甚至是都没 有练到,那势必会影响到高考的成绩。所以,我们在这个阶 段只需要适度的做一些训练即可,要求精、求准、求快。
(2)注意数学信息的读取,发展应用意识。第(3)(8)(11)(18)题将知识 放在实际情景中进行考查,引导考试提高对数学知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 能力,引导考试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 问题。
(3)突出数学知识的本质,渗透探究意识。第(18)题的概率与统计 问题要求考试通过一组数据来估计对某产品满意度的评分,从而强调考 试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提高考生的探究能力。

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考点分析——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视角

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考点分析——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视角

为(
)•
A.巫 B.巫 C.亚 D.
4
3
4
2
分析题目以简单的文字描述,没有给出正方
体直观图,需要考生构造正方体,借助几何直观理
解问题,在图形中认识问题.首先根据正方体12 条棱分别平行的特点,将12条棱分为分别与棱A A,
AB,AD平行的3组棱.再根据平行直线与同一
个平面所成角相等的性质,得到正方体每条棱与平
上,从M到N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2
福建中学数学
2021年第2期
A. 2-J1
B. 2厉
A
C. 3
B
D. 2
图4 分析本题把简单几何体设置为实际问题,考
生要懂得利用几何图形描述问题.关键要结合三视 图,正确还原简单几何体得到圆柱,并正确找到圆 柱中点A与点B的位置,如图5所示.其中点N(B) 的位置容易搞错,考生必须仔细观察三视图,正确 建立图形和图形之间的关系;而要求简单几何上的 距离问题,最常见的作法是将立体几何拆解成平面 图形,所以将圆柱的侧面展开,最重要的是要在侧 面展开图中正确找到点M和点N的位置,如图6 所示;在侧面展开图中,连接AN,构成RtAAjN,
2021年第2期
福建中学数学
3
(2)本问是解决求二面角的问题,需要考生 运用空间想象认识事物.求二面角有两种方法:找 二面角的平面角和向量法.其中寻找二面角的平面 角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逻辑推理过程,不仅难以找 到,而且十分浪费考试时间.而向量法是做题的首 选,因为向量和坐标系是几何问题代数化的重要工 具,是连接几何与代数的桥梁,而且向量的坐标运 算,思维量更少,运算技巧更低,更容易掌握,用 坐标法解决立体几何的问题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2021年第2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蒙古盟旗与传统部落联盟的区别。
②简析盟旗制度的作用
王莽变法、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汉代经济
①概括王莽改革的目的。
②简述王莽币制改革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①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②两者差异很大,分析原因,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46民主
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南京国民政府的民主实践
①孙中山的民权观与美国宪政异同。
①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②韩愈对儒学发展作用。
丝绸之路、指南针的应用、郑和下西洋、海禁、闭关锁国、世界市场、洋务运动、早期维新思想、实业救国、
①概括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
②分析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
41开放试题
古希腊民主、古罗马法律、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
近代科技成就、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君主立宪制
评论材料中关于中西崛起的观点。
(向西方学习的历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评价“冲击——反应”模式
安史之乱、经济重心南移、唐地方机构、
(汉唐地方机构的设置图)
①提取汉唐间历史变迁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45改革
多民族国家、清朝对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盟旗制度)、理藩院、地方制度
1980年代中国改革与苏俄新经济比较
40
主观题
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清末新政
①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德才观的变化及原因。
②简述清代对德才的新认识。
三次工业革命、现代化(城市化进程)、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民主法制。
①伦敦十字路口红绿灯诞生的背景。
②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③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2011—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1)考点分配统计表
题号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4
宗法制、儒学正统思想、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董仲舒思想的影响
汉代监察制度、土地兼并
汉武帝设刺史,并迁富强豪右至长安
分封制、商鞅变法
战国墓葬秦与六国的差异
25
经济重心
南北朝货币分布
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的需求
白蛇传宋代杭州流传
47战争与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二战苏德分割波兰的两条界线形成的原因。
②评述二战后波兰东、西边界的确定
一战后果、凡尔赛和约、二战背景
①概括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合约规定的不同。
②分析凯恩斯提出主张的主要原因。
美苏冷战、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多极化、二战后科技
①简述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
清代内阁处置公案
近代自然科学
一位科学家研究的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29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反孔到尊孔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与分裂
梁启超论述古代专制政治演变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的趋势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凡尔赛合约、大众传媒
斯大林模式
1952年苏共19大报告谷物
34
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
工资改革
罗马法
古罗马的“葡萄树案例”
近代欧洲领土变动
4幅欧洲局部图(考德国)
35
近代科技成就
哥、牛、爱被称为最伟大的科学家的共同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冷战、多极化、第三次科技革命、关贸总协定
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
改革开放、新经济政策
32
全球化
世界经济直接投资国、单一出口国图
中国社会主道路建设的探索、中苏关系、美苏冷战、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1958年美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
欧共体联合的背景
1950年法国提议欧洲联合
33
人民公社、社会主义探索
人民公社的核算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南方谈话
1992年以来的“下海潮”
②孙中山训政思想及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南京国民政府的民主实践、抗战、重庆谈判、政协会议、二战后国际格局
①概括国民政府组织方面的不同。
②分析规定的实质变化及主要原因。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近代报刊、近代民主思想
①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办报纸宗旨、任务、目的方面的认识的不同。
②分析戊戌变法前报纸在推动中国民主进程中的作用。
②简析两次战争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48人物评价
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民族危机
①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②简要说明钱玄同态度变化的背景。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衰落、鸦片战争、世界市场
①概括道光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
②简评道光帝的禁烟政策。
汉赋、唐代古文运动、佛教、道教发展、儒学三纲五常、魏晋玄学、安史之乱、宋明理学。
公车上书、五四运动
“实业救国”思想、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张謇“捐弃所恃,舍身喂虎”
中共革命道路
中共六大的政治决议
31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东南互保(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十月革命、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
1920年毛泽东对俄国革命道路的论述
罗斯福新政背景
胡佛不是自由放任的典型代表
宋明理学
宋代后儒学称孔孟之道
26
明清时期儒学的新活跃
黄宗羲思想
明代后期工商业的发展
明朝后期百姓职业变化
雅典民主政治
雅典政治领袖与演说家是同义语
27
雅典民主的影响(弊端)
苏格拉底思想
宋明理学(心学)
王阳明“四民异业而同道”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背景
光荣革命迎荷兰执政威廉夫妇
28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文告
内阁制度、君主专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