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告白的哲学思考
《告白》电影观后感
《告白》电影观后感《告白》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探讨了人性、复仇、教育等问题。
影片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少年犯罪的故事,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让人看后心寒齿凉。
电影开篇,便展现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校园杀人事件。
老师的女儿被两个学生误杀,而这两个学生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意想不到的原因。
少年 A 是一个心理变态的学生,他的行为让人不寒而栗,而少年 B 则是一个被母亲宠坏的孩子,他的犯罪行为让人感到惋惜。
学校对这起事件的处理方式也让人感到失望,他们没有及时给予学生心理辅导,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逐渐了解到少年 A 和少年 B 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少年 A 的母亲为了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对他期望很高,但却缺乏真正的关爱和沟通。
这种缺失的母爱让少年 A 感到孤独和失落,最终导致了他的心理扭曲。
少年 B 则是在母亲的溺爱下长大,缺乏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他的犯罪行为不仅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断送。
影片中的老师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人,他为了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式。
他向学生们投放了艾滋病毒,让他们感受到恐惧和绝望。
这种做法虽然有些极端,但却让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然而,老师的做法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他的行为过于残忍,而有人则认为他是在拯救学生。
电影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少女 C,她是少年 A 的同学,也是唯一愿意帮助他的人。
她的存在让少年 A 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也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然而,少女 C 的命运也十分悲惨,她最终被少年 A 残忍地杀害。
整部电影的剧情紧凑,节奏明快,让人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紧张感。
导演通过巧妙的叙事方式和细腻的镜头语言,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
同时,电影也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让观众们对教育、家庭、社会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告白》观后感
《告白》观后感在临睡前观看了这部电影,结果导致我今夜难以入眠。
这部电影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从片头就可以看出它是一部典型的日本影片。
然而,在我看来,它却不折不扣地是一部五星佳作。
那么,原因何在呢?——因为它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重要的真理,即爱的缺失是恶的根源。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
这种解释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或许过于偏执,但我始终坚信,幼年经历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以及判断自己在价值体系中所处位置的最初经验。
如果初次称量的结果是“不值钱”,那么恐怕日后再多的“值钱”也无法弥补这种缺失。
早有耳闻,日本的恐怖片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恐怖片,而欧美那些所谓的恐怖片,只不过是血腥电影而已。
对于一个从不接受“人吓人”艺术的“胆小鬼”来说,在这一年中,陆续阅读了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的几本小说后,我对上述论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日本人擅长挖掘人性最深处的忧郁,即对生命价值的怀疑。
人生来就对被爱有一种渴求,而这些作品以及这部电影中所展现的冷酷无情的外化手段,往往源于一个简单的理由:妈妈不要我,同学瞧不起我,我什么都不会做……没有爱,没有人在乎,没有意义。
要让一个找不到自己生命价值的孩子珍惜他人的生命,就如同要求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关心慈善事业一样滑稽。
而偏偏那些不被人在乎的人,会被虚无感吞噬,只剩下无尽的欲求不满。
生命的价值,是哲学家所关注的领域;而在心理学范畴内,缺乏爱会导致不快乐,这种不快乐……会让人感到愤怒,后果也很严重。
再扯远一点,从小我们从父母和老师那里听到的对待孩子的态度,在孩子取得好成绩时和颜悦色,而在成绩不好时则电闪雷鸣;再扯得更远一些,在男婚女嫁之前的衡量,这一切都传递着一个信息:爱是有代价的。
爱(广义上的爱)越是像交换商品,就越让人感到不安。
这是许多焦虑的根源。
人们都渴望被无条件地爱着,就好像生命本身具有意义一样。
在生物界,适者生存,弱肉强食,无所谓残忍。
《告白》影评
《告白》影评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以暴制暴”的故事,却又不仅仅是“以暴制暴”。
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引发了人们对正义、复仇、法律与人性的思考。
影片中的女老师,为了给死去的女儿报仇,对犯了罪的少年们展开了一系列复仇行动。
她的手段高明而残忍,让急于证明自己的少年 B 陷入了自我怀疑,并最终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母亲;让 A 失去了最在乎的母亲的关注,体验到了生不如死的痛苦。
这种复仇方式看似极端,但却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畅快和解气。
然而,“以暴制暴”真的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更倾向于采取温和、包容的态度来处理矛盾和冲突。
这是因为世间之事并非非黑即白,很多情况下,善恶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判断。
同时,我们也担心“以暴制暴”会引发更多的暴力和冲突,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控。
电影中的女老师,她的复仇行为是基于对法律的失望和对少年们恶行的愤怒。
她认为现存的法律制度无法有效地惩罚犯罪少年,而当事人也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悔改之意。
因此,她选择了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复仇,希望能够让少年们感受到痛苦和悔恨。
然而,这种行为也引发了人们的争议和思考。
有人认为她是正义的化身,为女儿讨回了公道;也有人认为她的行为过于极端,违反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面临着类似的选择。
当我们看到不公正的事情发生时,我们是应该选择沉默和忍受,还是应该挺身而出,维护正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这取决于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个人经历。
然而,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应该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
法律是社会的底线,是维护公平和正义的重要保障。
我们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和利益而违反法律,否则就会陷入混乱和无序。
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一定的道德底线,不能因为追求正义而采取过于残忍和极端的手段。
此外,电影还揭示了家庭教育在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少年们的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长的放任自流。
《告白》观后感
《告白》观后感电影《告白》是一部由中岛哲也编剧并执导的日本犯罪悬疑片。
影片以复杂的剧情和反转的结构,展现了爱与恨、善与恶、正义与邪恶的辩证关系。
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触动,并对其中的几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首先,电影以一起校园连环杀人案为背景,通过不同人物的独白和回忆展示了多角度的真相。
在故事的开头,我们看到主人公的母亲与一名同学发生争执并被杀害。
然而,在影片中段,我们却发现这并不是真相,而是由另一名学生杀害的。
这种反转的结构让观众们对故事的真相产生不断的怀疑和好奇,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常常依靠主观感受,从而导致误解和错误判断的现象。
通过故事中多个人物的独白,观众可以对故事的真相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这种独白的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和复杂性。
与此同时,影片中对于正义和复仇的主题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电影中的一个重要线索是对女主角的哥哥杀人的复仇。
女主角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最终让真正的杀人犯面对法律的制裁。
然而,在影片的结尾,女主角却选择了放弃继续追求复仇,并忏悔自己的过错。
这让我想到了复仇心理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复仇往往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则进行,但这种复仇行为往往只能制造更多的伤害和恶性循环。
正义的追求应该是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实现,而不是个人的情绪宣泄和私人决定。
此外,电影还通过对校园欺凌问题的揭示,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在影片中,女主角的哥哥在面对校园欺凌时做出了悲剧性的抉择。
这让我想起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系列类似事件。
校园欺凌不仅仅是个人之间的问题,更是对社会整体价值观的反思。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对周围的欺凌现象保持警惕,并通过合适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为社会营造更加友善和公正的环境。
最后,电影中对于人性的揭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个人动机,他们的行为和选择并非单纯好坏。
这种对人性的深入刻画让观众们无法简单地做出判断和定论。
电影告白观后感
电影告白观后感电影《告白》观后感电影《告白》是日本导演中岛哲也创作的一部心理悬疑电影,于2010年上映。
影片以多重视角和时间跳跃的方式叙述了一起发生在初中生之间的谋杀案,探讨了复杂的道德、心理和亲子关系问题。
观看完《告白》后,我深受触动,通过本文将分享我的观后感。
一、情节铺陈《告白》的情节铺陈独特,通过将同一个事件以不同视角呈现,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电影以一个被指控谋杀同班同学的女子为起点,通过她的告白,揭示了案件的真相。
而后,故事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我们看到其他视角的人物,如受害者的母亲、教师和另一个嫌疑人,他们的谈话和回忆揭示了更多的细节。
这样的叙事手法使得故事更为引人入胜,引发观众对故事真相的好奇心。
二、道德困境《告白》通过深入探讨内心的道德困境,引发观众对于正义和伦理的思考。
影片中的主要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坚持,他们都在通过各自的方式寻求自我救赎。
观众会陷入一种道德判断的迷茫中,考虑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道德准则。
《告白》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熟虑的故事,引发了我对伦理和正义的反思。
三、亲子关系电影中亲子关系的刻画使得影片更具张力和触动。
故事中的母亲不仅在追求对女儿的净化和宽恕,同时也为了自己的内疚感付出了巨大代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母亲与孩子之间深刻而矛盾的情感纠结。
《告白》通过这种方式给予观众一种催人泪下的触动,同时提醒人们应当更加珍惜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四、细致入微的表演《告白》的演员们展现出了出色的演技,他们准确地传达了各自角色的情感和内心戏。
演员们的表演使得观众更易于投入到电影情节中,生动地感受到角色的痛苦、愤怒和爱意。
这使得电影更加真实和感人,增强了观众与电影之间的情感共鸣。
综上所述,《告白》是一部细致入微、引人深思的心理悬疑影片。
通过多重视角的叙事方式、道德困境的探讨、亲子关系的刻画以及演员们的出色演技,这部电影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了对于复杂人性的思考。
《告白》隐藏在真相背后的痛苦与悔恨
《告白》隐藏在真相背后的痛苦与悔恨电影《告白》是一部由中岛哲也执导的日本心理悬疑片,于2010年上映。
影片以一个学校发生的离奇谋杀案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真相背后隐藏的痛苦与悔恨。
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这部电影引发了我对于道德、责任和自我救赎的思考。
影片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采用了多角度的视角和时间跳跃的手法,将故事逐渐拼凑成一个完整的谜题。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不断猜测和思考,加深了观影的参与感。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痛苦与悔恨,而这些故事和痛苦又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人性画卷。
导演通过这种叙事方式,成功地将观众带入了电影的世界,让观众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与角色们共同体验痛苦与悔恨。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个性各异。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秘密和痛苦,而这些秘密和痛苦又是彼此交织在一起的。
主人公橘在电影中扮演了一个复仇者和受害者的角色。
她的告白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橘的痛苦和悔恨源于她无法原谅自己的过去,她为了复仇而不惜一切代价,却最终发现自己也成为了伤害他人的凶手。
橘的角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让观众对于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影片中的道德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每个角色都在面临道德抉择时陷入了困境。
他们都有自己的理由和动机,但却无法摆脱道德的束缚。
橘为了复仇而选择了杀人,她的行为虽然是出于对于正义的追求,却也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
而其他角色也都在道德的边缘徘徊,他们的选择和行为都受到了道德的限制。
这让我不禁思考,道德到底是什么?是社会对于个体行为的规范,还是个体对于自己行为的约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面对道德困境?除了道德问题,电影还探讨了责任和自我救赎的主题。
每个角色都在承担着自己的责任和后果,他们都在寻找救赎的道路。
橘为了救赎自己的过去而选择了告白,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为自己和他人赎罪。
告白电影观后感
告白电影观后感《告白》是一部由中岛哲也执导的日本电影,该片于2010年上映。
影片的剧情围绕着一起发生在一个高中班级的命案展开,通过不同角色的告白,揭示了隐藏在平静背后的黑暗真相。
观看完《告白》后,我不禁产生了许多深思。
整部电影以多角度的告白作为叙事方式,让我对人性的黑暗面和复杂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心理,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往往并不是非黑即白。
电影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其自身的动机,他们或出于正义,或出于复仇,或出于内疚,做出了令人震惊的选择。
这种复杂的心理描写引起了我对人性的思考。
影片中的教师山口昭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以一名严谨正直的老师形象示人,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然而,当她发现自己的女儿被同班同学恶意欺负而导致自杀时,她的内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她决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加害者,展开了一系列令人震撼的报复。
这种转变使我不禁思考,一个坚守正义的人是否会因为爱情、亲情被推向道德的边界甚至超越道德底线。
片中的学生悠真也是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角色。
他在影片中被描绘为一个喜欢欺负同学和炫耀权力的青少年。
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看到了悠真内心中的痛苦和无助。
他他在陷入绝境时,转而以自我牺牲的方式拯救了山口老师。
这样的转变使我想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脆弱与痛苦,而我们对别人的判断和评价常常只看到表面的一面。
在电影的结尾,当真奈美面对朋友们的告白时,她选择了坦白和道歉。
这样的选择展示了真奈美内心的成长和勇气。
她明白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错误的代价,并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
这给我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启示,即无论面对何种情况,坦诚和勇气都是重要的品质。
《告白》影片不仅仅是一部展现黑暗面的犯罪剧情,更是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度思考。
通过电影中的角色和剧情,导演中岛哲也成功地引起观众对道德、正义和复仇的思考。
电影中揭示的真相充满了悲剧性和惊人的转折,同时也贴近了社会现实,引发了我对教育、家庭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总之,电影《告白》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
告白 影评
告白影评
《电影告白》是一部令人心潮澎湃的作品,它深刻而真实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性和矛盾性。
从情感上讲,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引发了我对生活、对爱情、对人性的思考。
首先,电影中的角色塑造非常立体,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独特的性格。
尤其是女主角的内心独白,让我感受到了她的坚强和脆弱,她的爱与恨,以及她对生活的执着和绝望。
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让我产生了共鸣,让我感觉到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情感。
其次,电影的叙事手法非常出色,通过回忆和现实的交错展现,让故事更加生
动和引人入胜。
我在观影过程中时而感到心痛,时而感到愤怒,时而感到感动,这种情感的起伏让我对电影的情节和人物产生了更深的理解和关注。
最后,电影中的主题和思想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爱
情和复仇的故事,更是对人性的探讨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通过女主角的经历,电影让我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伤害和宽恕的理解。
这种深刻的主题让我在观影后久久不能忘怀。
总的来说,《电影告白》是一部令人震撼的作品,它不仅在情感上打动了我,
更在思想上引发了我的共鸣。
我相信这部电影会成为经典,它会一直陪伴着观众,引发更多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告白》电影观后感
《告白》电影观后感在观看了电影《告白》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主题、精彩的剧情和出色的表演,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思考。
让我来谈谈对电影本身的看法。
电影的整体构架与原著基本相同,以不同人物的独白贯穿而成,这种叙事方式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
同时,电影对书中部分内容进行了调整,虽然没有搞出奇妙的分支剧情,但这种改动对部分人物的刻画产生了一定影响。
在电影中,修哉的独白里对他去见母亲这一段撒了谎,而书中是他冷静地发表了这段事实。
这种改动也许是为了加强悠子的复仇计划,削弱书中修哉冷酷自私的一面,凸显出他是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然而,在我看来,这样的改动并没有完全展现出修哉的复杂性和可恶之处。
书中的修哉把发现母亲再婚、发现自己被抛弃等事实坦诚地发表在网上,并冷静地阐述自己的计划,这显示出他的无情和对社会的不满。
相比之下,电影中的修哉更像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为了报复母亲而做出的傻事,还幻想母亲临死前为他而哭泣,这种处理方式让我对修哉这个人物没有一丝好感,只觉得他恶心。
此外,电影中悠子知道修哉的弱点是通过与美月的一次谈话,而书中则是根据悠子的电话标明得知其弱点的信息来源于修哉同学发在网上的那篇独白。
这样的改编可能是为了美月这个角色而进行的,将她与修哉的关系描绘得更加复杂。
在电影中,美月被刻画成一个被修哉玩弄的单纯女生,而在书中,美月对悠子的惩罚方式表示质问,这表明她并非那么单纯。
电影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改动,例如悠子最初放血的复仇方式,以及最后悠子对修哉说的话。
这些改动虽然削弱了人物的冷酷程度,但也增加了电影的悲剧感。
电影的结局让我感到无奈,复仇最终,谁也无法得到救赎。
接下来,我想谈谈对演员的看法。
松隆子、冈田将生、木村佳乃的选角都非常到位,符合我看完书后对书中人物的想象。
特别是木村佳乃的表演,她将慈母又神经质的特征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印象深刻。
电影《告白》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子,它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告白》观后感
《告白》观后感《告白》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它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探讨了人性、复仇、少年犯罪等问题。
影片通过主要人物的告白,逐渐揭示出杀人事件的真相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正义、道德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电影的构架分散而富有层次感,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和告白,拼凑出了整个故事的全貌。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复杂性和吸引力,也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的动机和情感。
从班主任森口悠子的首次告白开始,我们逐渐了解到她的女儿被学生杀害的事实,以及她为了复仇而精心策划的一系列行动。
随后,其他角色如学生渡边修哉、下村直树等也相继告白,揭示了他们在事件中的角色和心理变化。
这种叙事结构使得故事充满了悬念和张力,让观众始终保持着对剧情的关注和探究欲望。
尽管《告白》讲述的是一个黑暗的故事,但电影的画面却充满了美感。
导演巧妙地运用了光影、色彩和构图,营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美丽的校园景色与血腥的杀人事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故事的荒诞感和讽刺意味。
这种视觉上的冲突也进一步强化了影片的主题,提醒观众不要被表面的美好所迷惑,而要深入思考背后的真相和复杂性。
影片中的讽刺意味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一边是少年犯罪事件的残酷现实,一边是学生们活泼可爱的形象和童趣的音乐,这种对比让人感到无比的荒诞和悲哀。
少年法赋予了未成年人一定的“权利”,使得他们可以逃脱法律的制裁,这无疑是对社会正义的一种讽刺。
而学生们对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的伤害,更是揭示了人性的阴暗面。
电影通过这些讽刺元素,深刻地批判了社会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当桑田悠子在讲台上平静地说出那些关于少年法的话语时,我的后背不禁发凉。
这不仅是对少年法的一种质疑,更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深刻反思。
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少年法的存在是否真的能够有效地保护他们,同时又不忽视他们所犯下的罪行,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影片中桑田老师的复仇行为引发了观众的争议,有人认为她的做法是正义的,有人则认为她的行为过于极端。
《告白》影评
《告白》影评《告白》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主题探讨了教育、复仇以及人性等复杂的问题。
影片通过讲述一位教师为了惩罚杀害自己女儿的学生,展开了一系列复仇行动的故事,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人性的弱点。
影片的核心情节围绕着复仇展开。
森口老师选择通过各种手段让杀人犯少年 A 感受到真正的切肤之痛,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对少年 A 进行迟到的惩罚。
这一情节引发了我们对于教育手段的思考:惩罚是否可以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少年 A 的行为,他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得到最好的解释。
一个从未被真正爱过的人,等同于失去了无条件被爱的权利。
他的母亲将自己的欲望和想法强加给孩子,只有孩子达到期望才会表现出爱意,这是有条件的爱。
当孩子没有达到期望时,就会遭到羞辱和否定,这导致了少年 A 一生都在试图补救与母亲的关系,但一切都是徒劳。
他缺少肯定,无论是谁的肯定对他来说都是迟到的、无用的,而这种缺失是无法弥补的。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场所,然后才是学校和社会。
来自社会的教育难以弥补家庭教育的失败。
如果我们看到身边有人无药可救,而老师和友人都已经尽力去挽救仍然无果,那么或许我们应该选择放弃,因为这是他们家庭中没有解开的羁绊。
外界的帮助可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归根结底,解铃还须系铃人。
少年 B 的行为也反映了学校和社会的问题。
他的家庭虽然有问题,但不像少年 A 那样严重。
他在学校受到了同学的轻视和老师的惩罚,这些都加剧了他的自卑感。
我们身边不乏有像少年 B 这样平凡的人,他们做什么事都很普通,有时无意的调侃会在他们心中变成“我很没用”“我是屌丝”的暗示。
因为不被关注,所以即使做对了事情也不值得鼓励,而做错或没做好事情则会受到惩罚,甚至被殴打、欺负和嘲笑。
因此,少年 B 是在报复社会。
少女 C 和 13 岁的“我”与少年 A、B 有所不同,我们学会了用冷酷和恨意来武装自己,因为我们看到爱是会被拒绝的,正义是会被无视的。
《告白》青春的校园与血腥的复仇在扭曲的心灵中对立
《告白》青春的校园与血腥的复仇在扭曲的心灵中对立《告白》是一部由中岛哲也执导的日本电影,该片于2010年上映,以其扭曲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主题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影片以校园欺凌和复仇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位中学教师与她学生之间的复杂关系,探讨了人性的黑暗面和道德的边界。
观看完《告白》后,我被其引人深思的情节和独特的叙事方式所震撼。
首先,影片通过其紧凑而扣人心弦的剧情,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中学校园中,一个看似平凡的女教师被卷入了一场复仇的漩涡。
她的学生被害,而她却成为了警方怀疑的对象。
在面对警方的审讯中,她选择了坦白交代,但她的告白却让人震惊不已。
随着故事的推进,观众逐渐揭开了真相的面纱,被带入了一个扭曲而令人不安的世界。
影片通过其紧张的节奏和剧情转折,让观众一直保持着紧张的情绪,不禁让人思考复仇与正义之间的界限。
其次,影片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视觉效果,成功地传达了人性的复杂性。
《告白》采用了多角度的叙事手法,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呈现故事的不同层面。
这种叙事方式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和动机,也使得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此外,影片还运用了黑白和鲜艳的色彩对比,以及慢动作和快速剪辑等技巧,营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些视觉元素与故事情节相互呼应,进一步加深了观众对影片主题的思考和理解。
影片的主题围绕着校园欺凌和复仇,探讨了人性的黑暗面和道德的边界。
在《告白》中,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痛苦和秘密,他们的行为和选择都受到了过去的伤害所驱使。
电影通过展现这些扭曲的心灵与复仇之间的对立,引发了观众对复仇和正义的深思。
我们常常认为复仇是一种正当的回应,但是当复仇变得血腥和残忍时,我们是否还能坚持这样的信念?影片通过其复杂的情节和角色塑造,让观众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并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告白》是一部令人震撼和思考的电影。
它通过其紧凑的剧情和独特的叙事方式,成功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并引发了对复仇和正义的深思。
《告白》观后感
《告白》观后感
《告白》是一部由中岛哲也执导的日本电影,该电影于2010年上映,根据湊佳苗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位女老师对她学生的复仇故事。
以下是我对这部电影的一些丰富观点:首先,电影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罪恶的本质。
影片中的主人公酒井未奈美,她一直以来被视为一个温和善良的教师,但当她的女儿和她的学生牵涉到一起事件后,她的内心逐渐变得扭曲。
她不顾一切地为了复仇而设计了一场场罪恶行径,这表现出了人性的阴暗面和罪恶的本质。
其次,这部电影呈现了一个关于爱和复仇的复杂关系。
未奈美在电影中为了保护自己的女儿不惜使用复仇这种手段,但在这个过程中她也体验到了爱的复杂性。
她深爱着她的女儿,并试图用一切手段来保护她,但她也因为自己的决定而伤害了其他人。
这种关于爱和复仇的复杂关系,给人们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空间。
最后,电影还呈现了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冲突。
在电影中,未奈美为了复仇而跨越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她的行为被视为是不道德和不合法的。
电影通过这种冲突来反思社会的价值观和人们对于正义的认知。
这也让人们深入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个人情感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平衡问题。
综上所述,《告白》不仅仅是一部悬疑电影,更是一部探讨人性、爱与复仇、社会价值观等多重议题的电影。
电影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向观众传递了许多深刻的思考和警示。
这部电影不仅能让观众感受到
悬疑的刺激,也能够带给人们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告白》复仇心态下的罪与罚
《告白》复仇心态下的罪与罚电影《告白》是一部由中岛哲也执导的日本电影,于2010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主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影片以复仇为线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罪与罚的主题。
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道德思考,影片引发了我对复仇心态的深度思考。
影片以一个女子的告白为开端,她坦白了自己杀害了自己的学生。
然而,随着故事的逐渐展开,我们发现这只是一个复杂的谜团的一部分。
影片通过多个角色的视角交织,逐渐揭示了真相。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痛苦和秘密,他们的行为和决定都受到了复仇心态的驱使。
这种复仇心态在电影中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思考复仇的道德边界和后果。
复仇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源于对不公正的愤怒和对正义的渴望。
在《告白》中,每个角色都经历了不同形式的不公正,这激发了他们内心的复仇欲望。
然而,影片并没有简单地将复仇视为一种正当的行为。
相反,它通过展示复仇的后果和伤害来提醒我们,复仇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导致更多的痛苦和破坏。
电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之一是被害学生的母亲。
她的复仇欲望驱使她去寻找真相,并最终导致了无辜人的死亡。
她的行为虽然出于对儿子的怀念和对公正的渴望,但却带来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这让我深思,复仇是否真的能够带来正义?复仇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会失去自己的良知和道德底线?这些问题在电影中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引发了我对复仇心态的反思。
除了复仇的主题,影片还涉及了教育体制的问题。
被害学生的班主任在教育体制的压力下,选择了掩盖真相。
这引发了我对教育体制中的道德困境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教育体制往往追求成绩和表面的光鲜,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心和成长。
这种问题在电影中得到了细腻的描绘,让我对教育的本质和价值产生了思考。
《告白》的叙事方式也值得一提。
影片运用了非线性的叙事结构,通过不同角色的回忆和视角交织,逐渐揭示了真相。
这种叙事方式不仅增加了观影的趣味性,还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
日本电影告白观后感
日本电影告白观后感《告白》是一部由日本导演中岛哲也执导的犯罪悬疑片,于2010年上映。
这部电影以其紧凑的剧情、精彩的演绎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而广受好评。
电影中展现了人性的黑暗面和复仇的力量,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电影的故事围绕着主人公-深田爱的告白展开。
深田爱是一位中学教师,她的学生沟田直树被谋杀。
警方开始怀疑沟田的同班同学-榊原恒一是凶手。
榊原与深田在沟田死后才结识,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
整个电影采用了多重时间线的叙事结构,穿插了过去和现在的情节。
这种叙事方式让观众在片中逐渐揭开真相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短暂的喜悦和无奈的悲伤。
电影的节奏非常紧凑,剧情紧张刺激,充满了悬念和惊喜。
在电影中,深田爱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继续隐瞒真相还是为了正义勇敢地面对。
电影通过深田爱的内心独白展示了她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她坚信只有通过她的告白才能让他人了解她的真实感受,并为沉默者主义买单。
通过这样的告白,她试图揭露真凶的真实面貌,为沟田直树讨回公道。
电影中的角色形象非常鲜明,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到位。
深田爱这个角色扮演得非常出色,她将女教师的坚韧和脆弱完美地演绎了出来。
电影中的其他角色也各具特色,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动机。
他们的人性在各自的选择和行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整个故事更加真实。
《告白》通过对法律、道德和爱情的探讨,引发了观众对于正义与良心之间的冲突和选择的思考。
电影中展现了复仇的力量和人性的脆弱性,同时也强调了对于真相的追求和公正的重要性。
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除了剧情和演员的出色表演,电影的摄影和音乐也给观众带来了非常震撼的视听体验。
镜头运用巧妙,配乐与剧情相得益彰,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告白》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犯罪悬疑片,它通过对人性的深入探讨,让观众对自己和社会产生了一些深刻的思考。
这部电影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黑暗面,引发了观众对于正义和道德的思考。
总之,《告白》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它以其优秀的剧情、出色的演员表演和精良的制作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告白电影观后感
告白电影观后感《告白》是一部由中岛哲也执导的日本电影,于2010年上映。
该电影以其紧张的剧情、出色的演技和令人震撼的揭示而广受好评。
电影探讨了复仇、教育和家庭等主题,引发了观众对道德和正义的思考。
剧情概述该片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城市的高中。
主要角色之一的鸟山由香是一个高中教师,她对自己学生之一的川本泉遭受霸凌而感到愧疚。
鸟山为了帮助泉寻求正义,自发地制定了一个计划来曝光施加在泉头上的欺凌。
她教泉如何复仇,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个计划最终会带来的后果。
电影以鸟山被警方审问的场景开始。
随着电影的展开,观众逐渐揭开了发生在过去几周的事件。
泉和她的朋友佐佐木伊织在学校遭受欺凌,而鸟山则是他们唯一能寻求帮助的人。
泉的先生被发现死在学校的屋顶上,暴露出事件的复杂性。
鸟山和泉的大姐姐真弓都成为了警方的焦点。
随着故事的发展,观众开始怀疑鸟山的真正意图。
是她要为泉复仇,还是她有自己的秘密议程?电影以令人震惊的结局结束,鸟山的真正目的终于揭晓,引发了观众对正义和伦理道德的深思。
情感与心理刻画《告白》以其复杂多样的角色和精湛的表演引发了观众的强烈情感。
鸟山和泉的复杂关系使得人们对她们之间的真实动机产生了怀疑。
观众在思考复仇和正义的边界的同时也在体验角色们的恐惧、愤怒和内疚。
鸟山的角色刻画尤为出色。
她是一个人性复杂的角色,既是教师、母亲,又是一个被迫面对复杂情况的个人。
她的内心世界和行为之间的紧张关系使得观众难以判断她的真实动机。
鸟山的表演让观众很难判断她是救赎的天使还是复仇的魔鬼。
这种心理角色的刻画使得电影更加引人入胜,观众们不禁为她的内心挣扎而心生同情。
主题探讨《告白》深入思考了一些重要的主题。
其中之一是复仇和正义之间的边界。
电影通过展示鸟山的行为和想法使观众自省:当某人受到伤害时,复仇是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正义?电影中的角色因为寻求个人目的而进行复仇,但这是否符合伦理准则?另一个主题是家庭和教育的影响。
影片中的角色都受到家庭和教育环境的影响。
《告白》影评
《告白》影评电影提出了“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的问题。
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
而告子认为人性本无善恶,这一观点在电影中得到了一定的体现。
少年 A 和少年 B 杀人的动机,正是由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极度欠缺与过剩。
少年 A 从小被母亲抛弃,父亲再婚,他感到孤独和被忽视,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复仇心理。
少年B 则在家庭中得到了过度的溺爱,导致他缺乏责任感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使他们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然而,人性并非完全由先天决定。
随着人的成长,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对人性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电影中,森口老师的告白揭示了社会环境对少年们的影响。
少女露西亚毒杀家人事件引起了媒体的大肆报道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少年甚至将她视为“英雄”,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对暴力和违法行为的容忍和追捧。
同时,樱宫老师作为艾滋病晚期患者,致力于用亲身经历教育下一代,但他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学生们的尊重和理解。
这表明,教育的效果并非仅仅取决于教育者的意愿,还受到社会环境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
电影进一步探讨了社会环境对人性的扭曲和影响。
在这个充满偏执、浮躁、肤浅、无知和自私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欲望,而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这种社会环境为恶的滋生提供了温床,使得人们更容易陷入恶行之中。
例如,少年 A 和少年 B 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了媒体和社会的误导,认为可以为所欲为而不必承担责任。
那么,什么才是希望呢?电影中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通过一些细节暗示了一些可能性。
例如,餐厅里小孩给森口的那颗糖,显示出纯真和无私的力量。
这也许意味着,只有保持纯真和善良,才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丝希望。
回到人性的问题上,虽然人性之初无所谓善恶,但在社会中,善恶是有一定标准的。
只有在一个和谐、公正、有责任感的社会中,人们才能更好地发挥善良的一面,抑制恶的行为。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善恶之间的界限并非总是清晰明确的,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可能会带来复杂的后果。
《告白》电影观后感
《告白》电影观后感观看完这部电影,我感慨万千,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绪。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师生纠葛的伦理片,更是对当下社会矛盾的深刻反思。
影片以“告白”为题,起初我以为这会是一部讲述青春期爱情的作品,但没想到它却是一部充满悬念与深度的伦理片。
随着剧情的推进,我逐渐意识到片名亦可译为“自白”,这也暗示了影片中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电影中的女老师森口不信任自己的学生直树,于是委托隔壁班的老师代替自己去派出所领人。
正是这种不信任,滋生了一系列恶果。
正如《三体》中所描绘的,一条黑色的毒蛇咬住了善良之心,森口的不信任导致了她对直树的惩罚,也引发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渡边不信任所有人,却唯独深爱着自己的母亲。
然而,他对母亲的不信任也在侵蚀着他的内心。
全剧没有交代北原同学的背景以及其他惨死者的情况,这正如《三体》中所描绘的猜疑链。
即使我们是道德高尚的人,又怎能确定他人也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互不信任和猜疑,构成了这个社会中最根本的矛盾。
即使我们努力做一个好人,又怎能保证周围的人也能与我们一样?当动车出事时,我们毫不犹豫地将矛头指向铁道部和政府的无能,指责媒体报道的失实。
随之而来的是一条状态:十年、二十年以后,这些岗位上的人就是我们这些整天骂着政府的人。
我们能否保证自己的清白?这实在难以断言。
即使我们想做一个好人,又如何得知他人是否会与我们志同道合?干脆随波逐流,做一个中立的羊吧。
或许,正如《三体》中所说,猜疑只能靠“爱”来根治。
然而,这是否有效,我也无法确定。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常常面临着信任与被信任的选择。
电影通过深刻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信任缺失所带来的恶果,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社会矛盾的深入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如何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猜疑与矛盾?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此外,电影中的画面和音乐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导演巧妙地运用镜头语言,营造出紧张压抑的氛围,让观众能够切身感受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告白》观后感
《告白》观后感在欣赏完这部引人深思的电影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不仅是一部关于“谋杀”的故事,更是一则关于“生命”的深刻探讨。
电影以可爱的童声歌曲开篇,伴随着明媚的阳光和嘈杂的学生上课场景,将我们带入了再普通不过的青春画卷。
然而,女老师的告白却如埋下的诡雷,在学生们和观众们的心上悄然引爆,让人坐立不安。
影片以平淡如水的叙述方式,展开了一场关于“谋杀”的故事。
看似波澜不惊的表面下,实则蕴含着对“生命”的敬畏与思考。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虽然学习了诸多知识,但却往往忽略了生命这门至关重要的课程。
我们学习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等科目,旨在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然而,对于“生命”的珍视与敬畏,却鲜有人教导。
生命课程的缺席,如同我们虽掌握了精湛的刀法,却误用其来解牛。
刀法本身并无善恶之分,而在于我们如何运用。
同样,我们拥有强健的体魄和成熟的心智,但若缺乏对“生命价值”的正确判断,便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器。
这里的“理智”并非仅仅指“智商”,更包括对“生命价值”的深刻认识。
在当今社会,对生命的漠视成为了潜伏期最长、杀伤力最大的凶器。
一般人都珍视自己的生命,然而,对于他人或其他生物的生命,却往往缺乏应有的尊重。
这种对生命的漠视,在某些人眼中,似乎是一种可以随意处置的东西。
正如最近被人肉出来的虐猫硕士生,他的行为便是这种漠视生命的极端体现。
悠子老师的复仇行动,宛如一场恐怖的咒术。
她在课堂上的告白,不仅是对凶手的惩戒,更是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了“死亡”的种子,激发了骚动 A 内心疯狂的因子。
而结局的剧情设置更是耐人寻味,当 A 试图让一群人陪葬并按下引爆键时,炸死的却是他最爱的母亲。
这一情节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也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生命”究竟是什么?或许,当我们能在潜意识中牢记其他生物的生命与我们的生命紧密相连时,我们便会对生命怀有更高的敬畏。
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与我们息息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道德理论与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理论先解释下,何为康德的道德理论:康德否定意志受外因支配的说法,而是认为意志为自己立法,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后天获得。
这套自然法则是无上命令,适用于所有情况,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
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
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这部电影的哲学含义,在我看来,甚至远远超越了《沉默的羔羊》对于生命的理解层面。
这倒是让我突然想起了哈佛大学Michael Sandel教授的公开课《公平与正义》的第一课《谋杀的道德侧面》。
在感情层面上,我们的道德推理背后的假设往往是矛盾的,而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的问题,并不总是黑白分明的,我们在感性与理性之间玩起了一个捉摸不定的周旋游戏,引出了结果主义哲学与绝对主义哲学之间意识行为上的矛盾冲突。
我们的感情在与道德,利益,仇恨中形成了一个怪圈,让卑鄙成为了善良,让错误成为了正确。
颠覆了我们头脑中以为正确的道理。
用康德的道德理论与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理论,给我们狠狠的上了一课。
在这里,请允许我引用《公平与正义》第一课《谋杀的道德侧面》一文:几种假设情境的哲学思考1:一个刹车失灵但方向盘可控的电车,前方有五个正在铁轨上的工人,直行下去,五个工人会被撞死,此时,有一个分轨,而分轨上只有一个工人,作为司机, 是继续开过去压死那五个工人,还是开到另一个铁轨,压死那一个工人?A: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即选择开到另一条分轨上,压死那一个人,而挽回五个人.但问题来了...2:一个医生,如果有五个病人都等待着不同的器官移植,不然,他们五个就等死,此时,一个健康人过来体检,如果按上述大多数做法,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或者同意,医生取出这个健康人的五个器官,挽救五个人,而让这个健康的人死去? 3:同样以电车为例,如果你从一座桥上目睹到这个失控的电车,而你旁边,正好有一个胖子,推他下去,他的吨位足以让电车停下,挽回那六个人的生命,我们可不可以推一下这个胖子?答案也很简单,医生不能那么干,作为目击者的我们,也不能推那个无辜的胖子. 但为什么我们同意电车司机为了救五个人而把电车开到另一铁轨而压死那一个呢?答案也简单,电车司机做这个选择的时候,是出于功利主义者的道德,最多数人的最大化幸福。
边沁是支持他这么干的,而且,如果刹车失灵属实,法庭可能会判他无罪.甚至于社会道德会赞扬他这种行为,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歌颂黄继光或者是董存瑞的道德一样.为了更多数人的不牺牲,而选择少数人的牺牲,所谓,小我和大我.但这种道德真的就是那么理所应当吗?而如果医生决定干掉那个健康的人,则是谋杀,这引出另一个道德准则,谋杀就是谋杀.你不能因为所谓的更多数人的幸福而去谋杀---但现实中,我们为什么又同情为了给母亲治病而去抢劫的抢劫犯?无论如何.谋杀就是谋杀,也因此,谋杀的侧面道德依然是谋杀,谋杀的道德侧面,则是非法.此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行为的道德与否,在于动机.刑法中有所谓的主观要件.这种功利主义的最大化幸福,可以用来解释很多社会行为,但象所有阳光照不到地方则是阴影一样,在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理论之后,就是上述的自由主义.个体的自我拥有,人对自我的绝对处置权,在哲学精神上,是个体和集体的本片把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撕扯的体无完肤,摧残至尽后,又原封不动的还给了你。
在被扭曲的价值观背后是生与死,理解与被理解,剥夺与被剥夺,加害者与被害者之间孤立无助的思想斗争。
用尽最残忍的方式表述了一个最浅显的道理。
是对你思想的感官最大程度的刺激,在道德的背后施加了超越道德而又违背道德的行为,所有人在渴望被理解的同时又是何等深刻的在理解着别人。
每个人都是加害者,每个月却又成为了活生生的受害者,而每个受害者却只是遭到了自己的迫害。
中岛哲也的《告白》,其实更准确的话可以翻译为《自白》。
虽然仅仅只是用深刻的方式探讨了生存之道,但却将问题延伸至了社会层面,蔓延到了普世价值观的地步。
此片中的哲学含义更像是庵野秀明的EVA系列,而每个人物又可以在那动画片中找到相应的映射角色。
这片子对于生与死的概念,超越了人类的理解能力,超越了正常人思想感悟的界限,超越了社会的道德层面。
这活脱脱的就像是在探讨薛定谔的猫那些人活着又死了,每个人都是边缘人,每个人都行走在道德,罪恶,爱恨,是非,伦理,情仇,人性的最边缘,向前一步便是死,向后一步仍旧是死。
他们本来已经死了,而有人决定去碰触那边缘深处的东西,而他们便绝对死了,此片便是对薛定谔之猫的最深刻体现。
一切都是如此充满了矛盾,苍白的哭泣,切肤的嘲笑。
这就像失去痛觉的人向自己的心脏狠狠的刺去一刀,明知道会死,却在没有任何痛楚的情况下嘲笑自己的卑微,却又在恐惧中无助的死去。
我不得不说,导演,你真狠。
让人不得不折服于一个简单的复仇故事却可以被升华为如此深邃的道德层面,微笑着却恶狠狠的践踏在我们的价值观之上,推翻了我们看待善恶的方式,重新定义了这世界上的道德观念。
社会层面片中重新把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问题中,便是社会道德责任感,与普世价值观中去。
这里不光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的,还有责任与责任之间的,情感与矛盾之间的各种关联。
片中的那些孩子,从侧面映射了日本社会中的诸种因社会飞速发展而失去精神信仰的人,那些被大众精神价值所抛弃的精神层面底层的人群。
他们分别代表了A:高度自我,丧失了社会责任心,而只顾在自我内心硬壳中不顾一切的去实现人生目标的人,在他人眼中唯我独尊,只有我才是最尖端的人,对身边的人目空一切,毫不关心,甚至因为功利关系利用别人不择手段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因失去了母爱,却要以杀人来造成影响,换取母亲的关注,违背了人类道德基本准则的人。
B:失去自我的人,在社会中无法找到自己存在的目的,失去了活着的动力,被别人冠以懦夫之名的懦弱胆小之人。
一心想要通过成就一件在别人眼里无法做到的事情,而获得别人的认同,最终选择了杀人,用在别人眼中的所谓勇气来掩盖自己内心中的空虚与胆怯心理的人。
C:对一切都事不关己的人,只要和我没有关系,再大的问题也不是问题的冷漠之人。
那些少年A与少年B周围的人,因事件并未惹祸上身于自己,对其发生的一切都毫不关心,甚至冷嘲热讽的去打击。
日本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无疑是世人瞩目的焦点,但其飞速发展的背后,却造成了道德的严重缺失。
文化的严重错位、代际冲突、精神压力。
普通的日本人也不得不在短时间内经历许多次文化变革。
因此五、六十年代日本文化产业主要的出口电影,哥斯拉系列和黑泽明系列,都准确地表现了这种文化矛盾。
而在90年代又发生了新的事件。
1995年3月20日发生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造成12人死亡及至少5510人受伤。
此一事件意味着日本社会的“干净”而无暴力已不复存在,并进一步加重了泡沫经济破灭后的日本国民,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焦虑等精神问题。
而所有人物都显现出不同程度的情绪错乱和心理疾病的症状(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故事本身也强烈地显示出存在主义色彩。
于是,无论是其艺术形式,还是其所表现的剧中角色与后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年轻一代所共同具有的焦虑症、自闭症、社交不适应等等的心理问题。
这不得不引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高度关注。
青少年的内心问题,究竟是由于教育失误的原因,还有由于经济发展过度所造成的社会问题,片中并没有太多的提及,但其问题的严重性,事件的普遍性,却都被深刻透彻的映射在了片中每一个角色的身上。
有时甚至会将观众代入到片中的环境,设身处地的与片中角色进行着换位思考。
整个事件的原因,无法归结到任何一个自然人身上,每个偶然的结果都会有一个必然的原因,而归根结底却都无从查找,只留给每个观众自己在内心中去默默的探究。
华丽的复仇中岛哲也的《告白》有着非常精致的剧本,结构精巧,毫不单调,尤其是借鉴了日本侦探电影的套路,再复合上导演一贯的华丽色调,立马就变得与众不同。
《告白》大致上是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忍不住让你联想到《处女泉》和《杀人不分左右》,但中岛哲也绝不会用那么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竭尽心机营造了一场骇人听闻的精神摧毁,没错,如我们的陈大导演所说,“最狠的复仇,不是杀人,是杀心”,平静面孔下有一颗毛骨悚然的灵魂,极度隐忍的背后,是为了获得旷日持久的狠毒复仇。
复仇的主题,经常在电影中被上升到仪式化的高度,就像《处女泉》中的父亲仰天怒吼,女孩身下成了汩汩清泉。
《告白》从一开始就奠定了这种基调,低饱和度和冷色调既增添了诡谲的气息,也形成了一种“间离”效果,这种“冷冰冰”和中岛过往的“金灿灿”虽然对比鲜明,但对叙事的贡献则异曲同工,甚至可以说这部电影本来就不承认本身的真实性,不做过度阐释和说教,留足了空间让你体味和思考告白》这部电影绝非是单纯地关乎青少年教育这么简单,而是上升到一个无形枷锁捆绑的社会秩序,在这个成人控制的世界里,孩子们单纯的念头永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要反抗,他们也永远不是大人们的对手,倘若孩子们想反抗这个秩序化的世界,那只能如飞蛾扑火一般灰飞烟灭。
所以片中的两个主人公修哉和直树并不完全是被谴责的对象,即使他们代表着孩子内心深处的某个阴暗面,那个促使他们犯罪的环境更应该被批判:亲情的缺失、周遭的歧视,游离于关怀之外都让他们倍感疏离,才会千方百计地想要讨得瞩目,甚至不惜为之高扬起罪恶的屠刀。
犯了错当然会忏悔,也就是片中个人的“告白”,这种忏悔录式的独白与画面同步推进着故事发展,促成了电影本身的张力。
电影于此亦被解构着,每一个人的告白不仅叙述着真相的某个侧面,也发掘着各自阴暗的一环,而这些阴暗也相互交织起来,将故事推向最后的涅盘。
中岛哲也熟稔地运用了倒叙和插叙的各种手段,也丰富了电影的文本结构,高速摄影让故事尽可能地碎片化,慢镜则展现着无穷无尽的诗意与张力,此外还有镜中反射的影像,共同成就了这个超离现实的万花筒般的世界。
不过这些都只是故事的一个衬底,《告白》的核心部分还是关乎爱与恨、罪与罚、善与恶的交代,即使导演对善恶并未作出明确的判断。
看似温婉的森口老师并非善类,她纵然可怜,却也狠毒,不急于求成,而是构造了一个完美的复仇计划。
对比起来两个孩子就显得单纯得多,直树是被认为窝囊和娘炮的那一类,他的自卑让森口轻而易举地找到了命门,最终在人为制造的压力下举刀弑母;修哉的心智要成熟地多,亦不易对付,但美月的一次谈话让森口看破了玄机,暗里设局,终于斗得他一败涂地。
森口的阴暗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她的复仇直接摧垮了两个孩子的意志,让后者承受了于自己十倍的煎熬,而这种煎熬也会像HIV 病毒那样寄居在他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