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哲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NAN UNIVERSITY 《电影与哲学》
论文题目:电影与哲学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工程管理1001班
学院名称:土木工程学院
2012年7月 12日
电影与哲学
总觉得140个字还是难以很好地表达我对于《电影与哲学》这门选修课中所观看的几部电影的一个整体理解,因而我想写下这篇文章,粗糙地谈谈我对于所看过的几部影片的理解,只是自己一点片面的感想。(一)《麦兜响当当》
首先是这部《麦兜响当当》,开始我以为这部片子的名字叫做《麦兜的故事》,因为讲的就是一只粉红色猪的故事嘛,以致之后了解到名字,还感到有点点诧异,这个响当当是意味着什么?
麦兜单纯乐观,资质平平,却有很多梦想。希望、失望、希望、失望……一个接一个,都是失败,但麦兜还是凭他正直善良的“死蠢”创造了他美丽的世界。麦兜或许傻,或许笨,或许慢,在人生的追求中屡屡尝试屡屡失败,但他却把生命过得自自然然,象在做一件简单的事。许多朋友,都比较喜欢麦兜,就是因为他不完美,象我们每一个人。他的希望,让人看了喜悦,他的失望,让人感同身受。确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简单的麦兜,我们都能够从麦兜那里找到自己的影子。麦兜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在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李嘉诚,但多数不可能成为李嘉诚的人,同样要生活,同样要生存,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空间,寻找自己的生活轨迹,这就是麦兜所给我们的参照。
这个观点我是赞成的,不过我依然觉得,我们人作为一个人,还是需要做成点什么东西为好,如果什么事情都差了那么一丁点,这其实和没有做是差不多的,因为结果是同样的。有人可能会说,虽然没有做成,
但在做的过程中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成长了一些,这就够了,以前我是这么想的,只是感觉总会这么去想的时候,就会发现,做成了某件事情和没有做成这件事情依然是有着本质区别的,那种收获相对而言会要小一些(当然这只是从近期的角度来观察,放得远一点,或许结论就不一样,可是天知道了)。
至于很多人认为,只要自己能够吃饱喝足,不靠政府救济,不违法不犯罪,不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就是对这个国家,这个名族最大的贡献了。感觉有些道理,但是如果能够做点对人民有意义的事情,能够因为自己的存在,而让这个世界有了那么一丁点的不一样,不是更好吗?所以说,乔帮主所推崇的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这样一种理念,我也是非常赞成的。
这部应影片所渲染的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态度,或许是影片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细节,可恰恰是我不怎么欣赏的。我是一个慢性子的人,有时候做事情卑不那么靠谱,但是我非常希望自己的节奏能快一点。时间是很宝贵的,越到了风华正茂的时候,越觉得日子过得实在是太快了一点,也越感觉还有好多事情没有去做,还有好多事情需要去完成,就不希望自己慢下来。这里强调一下,快并不等于乱,乱了就不见得是件好事。确实,我们可以活得简单一点吧,不过有点时候太简单了可能就是一种堕落了,因而还是要让自己忙碌一点。毕竟人一辈子就这么长,需要及时行乐,也需要有些追求,做几件让自己满意的事情。
当然我对于这部影片的理解可能并不是最主流的思想,或许以后再来看这部电影,又会有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理解。这个应该还是没有对
与错的。
(二)《活着》
清晰地记得是在高二的时候就看过了一部叫做《福贵》的电视剧,这是一部很感人或者说是可以让自己感动的电视剧,以致于我的妈妈当时也是每晚都要看(因为她很少看电视,似乎对于电视是没有太多感觉)。我当时也就是觉得很感人,故事很悲摧罢了,其他的没有多去想,那个时候可能脑子里也装不下一些或许可以称之为哲学的东西吧。不过这部电视剧可以说是这么多年来看过的电视剧中为数不多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几部了吧,从这样的两个角度来看,可以说这是一部题材非常好的电视剧了。
进入大学之后,才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余华的《活着》,我那个朋友是这样说的,看完这本书,你就会体会到活着的意义,实在是太悲惨了。当时我并不知道《福贵》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活着》来拍的,因而带着好奇心在图书馆找了几次才找到这本书,越看就越觉得似曾相识,后来才记起来原来自己是在《福贵》中看过了的。再来把这本书看一遍,没想到时隔两年之后,电视剧中的一些镜头仍然历历在目,那段故事竟然又随着文字在我的脑海里重演。
这一次,再来看这部影片《活着》,我是彻底被震撼到了(说起来也是与《活着》有点奇妙的缘分吧),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能够活着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活着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人只要活着,对家人,对朋友就是安慰,就是支柱。不过影片没有书中的结尾——到最后福贵这一家人就只剩下了福贵一人,女婿也被砸死,老婆家珍等于
被饿死的,孙子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太饿了)。影片或许是因为考虑到一些政治因素而在结尾制造了一个相对来说温馨得多了的画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国人也是不太愿正视那样一段惨痛的历史的。
这部影片或者说《活着》这本书生动地再现了从解放前到大跃进再到文革这一段“坑爹”的历史,我不得不说,那样一个时代实在是有些荒谬的。
特别是在看到凤霞要生产了的时候,医院里唯一的医生只是一些护士学校的学生,有经验的医生都已经被打倒了。二喜设法把一个有经验的老教授带到医院,但这个医生由于三天没吃饭,虚弱得连头都快抬不起来了,福贵给这个医生买馒头吃。凤霞生了,但随后却突然大出血,学生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这时老教授因为馒头吃的过急,噎着不能动......孩子虽然健康地出生了,但凤霞却由于大出血死去了…… ,虽然原著中并不是这样写的,但这确实是对于那样一个荒谬的时代的讽刺,人的力量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是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人的生命又是多么脆弱,因此,活着就是好的。看这部片子,我不能不想到大跃进和文革这段历史,有时候,真会觉得毛泽东同志对于中国历史的贡献功大于过这一命题还是有点可笑的,也无法理解,那个时候的人们,怎么就会把毛泽东看成是神一样的人物,而与此同时,他们却活得都不一定有猪那般自在。这里我不好说太多,说着说着可能就沉重了。影评就此落笔。
后记
一、关于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