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水分散体
流化床包衣技术介绍
![流化床包衣技术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5e095f6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63.png)
在固体制剂中,有很多药品通过包衣改变药物释放特性,如缓控释、肠溶、结肠定位、脉冲释放等,或者达到掩味、防潮、提高稳定性、改善外观等目的;流化床设备由于高效的干燥效率,可以实现对微丸、颗粒、结晶、粉末等进行功能包衣,并达到理想的重现性;水性包衣是薄膜包衣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特别是聚合物水分散体包衣技术发展较迅速;水分散体避免了有机溶剂包衣工艺的易燃易爆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固含量高、粘度低,工艺周期短;由于水为介质需要更高的蒸发热能,而且水分散体对包衣成膜温度的控制有较高要求,所以对设备干燥效率和工艺参数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流化床工艺中,颗粒悬浮在流化空气中包衣,从而保证良好的包衣均匀性和干燥效率,是水性包衣工艺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一、流化床工艺类型流化床工艺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顶喷、底喷、旋转切线喷见图1;由于设备构造不同,物料流化状态也不相同;采用不同工艺,包衣质量和制剂释放特性可能有所区别;原则上为了使衣膜均匀连续,每种工艺都应尽量减少包衣液滴的行程,即液滴从喷枪出口到底物表面的距离,以减少热空气对液滴产生的喷雾干燥作用,使包衣液到达底物表面时,基本保持其原有的特性,浓度和粘度没有明显增加,以保证在底物表面理想的铺展成膜特性,形成均匀、连续的衣膜;1、底喷工艺又称为Wurster系统,是流化床包衣的主要应用形式,已广泛应用于微丸、颗粒,甚至粒径小于50μm粉末的包衣;底喷装置的物料槽中央有一个隔圈,底部有一块开有很多圆形小孔的空气分配盘,由于隔圈内/外对应部分的底盘开孔率不同,因此形成隔圈内/外的不同进风气流强度,使颗粒形成在隔圈内外有规则的循环运动;喷枪安装在隔圈内部,喷液方向与物料的运动方向相同,因此隔圈内是主要包衣区域,隔圈外则是主要干燥区域;颗粒每隔几秒种通过一次包衣区域,完成一次包衣-干燥循环;所有颗粒经过包衣区域的几率相似,因此形成的衣膜均匀致密;实验和中试型设备空气分配底盘直径大至18英寸使用一个隔圈和喷枪,形成一个包衣区域;大生产设备空气分配底盘直径大至46英寸增加隔圈和喷枪数量,扩大包衣区域以提高生产效率;Wurster HS是底喷工艺的一项新技术,对传统Wurster喷枪系统进行了一些改进,使颗粒避免接触到喷嘴局部还未充分雾化的包衣液滴,和喷嘴局部由于雾化压力产生的负压区域,因此颗粒产生粘结的几率大大降低;与传统Wurster系统相比, Wurster HS系统中:1喷液速率提高3-4倍,每个喷枪可达500-600g/min,因而充分利用了流化床的干燥效率,缩短生产周期;2喷枪可以使用较高的雾化压力,以形成非常小的雾化液滴,满足对小于100μm颗粒的包衣需求;3颗粒避免接触喷嘴局部的压缩空气高速区域,减少包衣初期的表面磨损,有利于保持恒定的比表面积;2、切线喷工艺切线喷技术与底喷技术具有可比性,有三个相同的物理特点:1同向喷液,喷枪包埋在物料内,包衣液滴的行程短;2颗粒经过包衣区域的几率均等;3包衣区域内颗粒高度密集,喷液损失小;由于这些特性,切线喷形成的衣膜质量较好,与底喷形成的衣膜质量相当,可适用于水性或有机溶剂包衣工艺;切线喷装置物料槽为圆柱形,底部带有一个可调速的转盘;转盘和槽壁之间有一间隙,可通过进风气流;间隙大小通过转盘高度调节,以改变进风气流线速度;颗粒由于受到三个力的作用:转盘转动产生的离心力、进风气流推动力、颗粒自身重力,因而呈螺旋状离心运动状态;喷枪装在物料槽侧壁上,喷液方向沿着物料运动的切线方向.实验型设备转盘直径大至0.5米一般用单喷枪,中试和大生产设备转盘直径大至2米,一般采用2 - 6个喷枪;3、顶喷工艺顶喷工艺用于制粒已有50多年历史,近30年在包衣上应用也很广泛,主要用于水性的胃溶或肠溶包衣,一般不用于缓控释.顶喷装置中颗粒受进风气流推动,从物料槽中加速运动经过包衣区域,喷枪喷液方向与颗粒运动方向相反;经过包衣区域后颗粒进人扩展室,扩展室直径比物料槽直径大,因此气流线速度减弱,颗粒受重力作用又回落到物料槽内;与底喷和切线喷相比,顶喷的包衣效果相对较差,原因是:1颗粒流化运动状态相对不规则,因此少量的颗粒粘连常常不可避免,特别是对于粒径小的颗粒;2逆向喷液方式-包衣喷液与颗粒运动方向相反,因此包衣液从喷枪出口到颗粒表面的距离相对增加,进风热空气对液滴介质产生挥发作用,可能影响液滴粘度和铺展成膜特性,工艺控制不好甚至会造成包衣液的大量喷雾干燥现象,因此尽量不应采用顶喷工艺用于有机溶液包衣;但顶喷工艺极适用于热熔融包衣,该工艺采用蜡类或酯类材料在熔融状态下进行包衣,不使用溶剂,特点是生产周期非常短,很适合包衣量比较大的品种和工艺;热熔融包衣要形成高质量的衣膜,包衣过程必须保持物料温度接近于包衣液的凝固点;包衣液管道和雾化压缩空气必需采取加热保温措施,以防止包衣液遇冷凝结;有报道采用熔点为69~74℃的Compritol 888包衣制备控释8小时的茶碱微丸,亦有报道采用熔点61~65℃的白色蜂蜡包衣制备氯化钾缓释颗粒;二、薄膜包衣基本原理薄膜包衣的基本过程是:当颗粒通过包衣区域时,雾化的包衣液被喷射到颗粒表面并在微丸表面铺展,随着介质蒸发, 形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衣膜,当颗粒连续循环地通过包衣区域, 衣膜厚度稳定地增加, 最终形成均匀连续的衣膜;对于水分散体包衣,聚合物在包衣液中是以10nm~1μm的胶态粒子形式存在,因此成膜机制与溶液型包衣方法有显著区别;溶液型包衣主要通过聚合物分子链脱溶剂化、交链堆积排列而成膜;水分散体成膜过程则可分为三个阶段:1包衣液雾化液滴在底物表面铺展;2水分蒸发,聚合物胶态粒子紧密堆积;3粒子在毛细管压力作用下变形、融合,相邻粒子间聚合物分子链交叉扩散,形成连续的衣膜;第三阶段也称为膜愈合过程Curing,是水分散体包衣成膜的关键步骤;膜愈合往往伴随包衣过程而进行,膜愈合程度与包衣温度有密切关系;包衣过程中,物料温度通常应高于水分散体最低成膜温度10~15℃才能达到良好的成膜效果,在最低成膜温度以下聚合物粒子不能变形融合而成膜,衣膜可能出现裂缝而影响制剂释药特性,因此物料温度的监控对于包衣膜质量至关重要;三、工艺因素流化床包衣工艺的优化,通常是在充分了解底物和包衣处方性质的基础上,调节干燥效率和喷液效率之间的平衡,以达到一个最适合包衣成膜的物料温度;作为生产工艺,喷液效率最大化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因此优化工艺的思路通常是:1根据包衣处方选择合理的物料温度;2根据喷枪类型和包衣液粘性最大化喷液效率;3在此基础上调节干燥效率,以达到所需的物料温度;进风/物料温度、风量、雾化压力和喷液速率等均需要优化定量控制;喷液速率取决于三个限速因素:干燥效率、喷枪雾化能力、包衣液粘性,在流化床包衣系统中,干燥效率和喷枪雾化能力的可调性是很大的,很多情况下喷液速率的限速因素是包衣液粘性;比如有些处方在包衣过程中只能采用较低喷液速率,出风相对湿度很低,但物料已接近于粘结,因此处方需要加入比较多抗粘剂才能达到包衣要求,否则工艺周期太长,而且生产放大过程中由于料床高度增加,粘结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包衣液通过压缩空气雾化成细小的液滴,雾化压力和气体量决定液滴的大小,液滴越细,形成的衣膜越致密,理想的液滴大小在5-20μm;实际应用中,包衣液滴的大小应根据颗粒粒径来选择;粒径较大的颗粒包衣时不需要雾化得太细的液滴,但对于小颗粒250μm或更小,需要较高的雾化压力使形成较小液滴,以避免颗粒产生粘连现象,通常认为液滴大小应为颗粒粒径的1/50左右;雾化液滴大小还与喷液速率有关,相同雾化压力下,液滴的大小会随着喷液速率提高而有所变大;因此,包衣过程中在提高喷液速率时,如果希望保持相同的液滴大小,那么同时也需要相应地提高雾化压力;液滴大小也由包衣液性质如粘度和表面张力决定,不同包衣材料或处方在相同的雾化条件下,形成的液滴大小都不相同;鉴于这个原因,液滴大小通常根据经验来选择的,而不是通过纯粹的数学概念来决定通常可以参考一些喷枪制造厂家的液滴大小-雾化压力关系图,以帮助了解喷枪的雾化能力;包衣介质的蒸发速率能显著影响衣膜质量,流化床干燥效率包括三个因素:进风风量、进风温度、进风相对湿度;进风湿度的控制往往容易被忽略,季节性湿度变化可能造成干燥效率的明显变化;湿度过大降低干燥效率,如保持相同的喷液效率可能造成颗粒粘结,湿度过低则可能产生静电问题;而且湿度的波动也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水分残留量,进而影响产品稳定性;对于有机溶液包衣,通常选择较低的进风温度,加上有机溶剂蒸发会降低底物周围的局部空气温度,当降至低于露点温度时,有可能导致在底物表面形成冷凝水,使衣膜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因此应通过除湿尽量保持进风的湿度一致,但不要求去除所有湿度,一定量的湿度有利于消除包衣过程的静电问题,进风过于干燥时可能还需要进行加湿;流化床包衣通常控制进风露点在8~10℃左右;四、底物因素除包衣处方和工艺外,底物的性质也会显著影响包衣质量,控制批间物料性质如粒径、密度、脆碎度等的稳定,是保证包衣重现性的重要前提;根据不同的包衣材料,衣膜厚度通常为10-20μm;相同包衣增重下,衣膜厚度取决于底物的比表面积大小;底物比表面积的影响因素包括粒径、形状、孔隙率和脆碎度,而且首先取决于粒径大小;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所需包衣材料越多见表1;包衣液都有一定浓度,有机溶液通常为5-10%,水分散体为10-20%,包衣增重越大则包衣液用量大大增加,可能因为工艺时间过长而给生产带来困难;而且,随着底物粒径的减少,避免颗粒粘连的难度增加;因此在符合灌装胶囊的前提下,应尽量使用大颗粒,以节约包衣材料,缩短工艺时间;目前工业应用上微丸粒径大多在1mm左右;还应注意颗粒的粒径分布,如果粒径分布不均匀,可能出现大粒径颗粒包衣程度高,而小粒径颗粒包衣程度低的现象,因此通常需要通过颗粒筛分使粒径分布尽量窄,有利于批内的包衣均匀性和批间重现性;颗粒脆碎度在流化床包衣中应引起重视,脆碎度不好会造成颗粒比表面积的变化,而且破碎的药物层碎片可能会在包衣过程中进入衣膜,从而影响衣膜的渗透性;目前还没有标准的测定颗粒脆碎度的方法,可以在实际的流化床包衣条件下,不喷包衣液,让微丸流化10-15分钟,筛分细粉后测定脆碎度,通常脆碎度应小于1%;如果颗粒脆碎度不理想,在包衣过程中应尽量采用较低的进风风量和雾化压力;颗粒表面存在空隙则产生另一个问题,即一定量的包衣液可能会消耗到用于填补这些空隙,使衣膜厚度受到影响;另外较大的空隙可能难以填满,从而导致衣膜的连续性不好;功能包衣前,可以先对颗粒进行隔离层包衣,有助于:1避免水敏感性药物在包衣过程中降解;2避免药物随介质蒸发而迁移入衣膜;3提高颗粒的表面平整性,减小孔隙率,保证衣膜连续性;4降低颗粒脆碎度,避免包衣过程中的破碎现象;通常选择低粘度聚合物如HPMC的水溶液进行隔离层包衣;药物理化性质如溶解性、熔点、对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等,也是选择包衣处方和工艺参数时应考虑的因素;对含水溶性较好药物的颗粒进行水性包衣,为了避免药物随着水分蒸发迁移进入衣膜,在包衣初始阶段保持较慢喷液速率,并提高进风温度和物料温度,直至形成较薄的隔离衣后1~2%,进一步包衣过程中即可提高喷液速率,降低进风温度至包衣结束;五、大生产化流化床包衣工艺放大生产是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于实验工艺的成熟程度,物料及工艺的影响因素都要很好地考虑;例如物料脆碎度的影响,在大生产化时由于喷枪压缩空气气量的提高会变得更显著;另外如果药物释放曲线对于包衣工艺条件的变化非常敏感,大生产化也会是个挑战;鉴于这些原因,处方和工艺研究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相当完善;三种流化床技术中,顶喷工艺放大生产相对容易,但顶喷通常不适用于缓释等高要求的包衣工艺;顶喷工艺放大过程中,保持穿过物料槽底盘的气流线速度不变,因此进风风量的放大倍数相当于底盘面积的放大倍数;喷射速率的放大倍数一般根据进风流量的增加来计算,而不是根据批量的增加;为提高生产效率,可增加喷枪的喷嘴数以扩大包衣区域,一般增至3或6头喷嘴;底喷工艺放大,难点主要是从实验设备放大至中试设备,对于6”、7”、9”及12”空气分配底盘直径,一英寸相当于2.54cm的实验型设备,所用喷枪尺寸相同,最多消耗的雾化压缩空气量大约是8m3/h;而在中试18”和生产型24”、32”、46”的底喷装置中采用高速喷枪,大约消耗50m3/h的雾化气量,以满足较高喷液速率的需要;雾化气量的不同可能使物料磨损程度有所差异,而且雾化过程中对包衣液的蒸发率不同;另外,实验设备中物料床高度为150-200mm,而在18”或更大的底喷装置中,为400-500mm或更高;鉴于这两个原因,从实验型工艺放大到18”的设备是最大挑战;继续放大至24”、32”或46”的生产型设备,相对容易预测;因为生产型设备所用的隔圈与喷枪尺寸和18”的样,只是数量增加了;比如24”采用2个隔圈和喷枪,32”采用3个隔圈和喷枪,42”采用7个隔圈和喷枪,所以很多工艺参数包括干燥效率和喷液效率都可以按照喷枪的倍数进行放大;例如,在18”底喷装置中喷射速率为400g/min,当放大样至7个隔圈和喷枪的46”设备,则喷液速率将是2800g /min;进风流量放大也依据相同规律,是18”设备的倍数;例如,18”设备中采用1000 m3/h,则在32”中采用3000 m3/h,46”中采用7000 m3/h,使隔圈内进风气流的线速度相近,因此颗粒通过包衣区域的速度也相似;隔圈高度在中试及大生产工艺中是一样的,以保证在包衣区域内部颗粒的分布密度相近;在三种技术中,切线喷的机械力对物料来讲是最大的;转盘旋转速度是个可变量,工艺放大至生产设备时,应保证线速不变;实验设备中的线速度可用下列公式计算:Vr=πdN/60,Vr =线速度m/sec,d=转盘直径m,N=转盘转速转/min;大生产设备的转盘直径是可知的,保持径向速度不变,就可求得N,以保证大小设备中径向速度恒定;六、总结由于流化床设备较高的干燥效率,颗粒悬浮分散在气流中进行包衣,使得这一技术能广泛地适用于对小至100μm的颗粒进行包衣;合理优化的包衣处方、颗粒性质和包衣工艺参数,是保证衣膜质量和重现性的关键;。
丙乳砂浆
![丙乳砂浆](https://img.taocdn.com/s3/m/358025d584254b35eefd3497.png)
丙烯酸酯共聚乳液(丙乳)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水分散体,与水泥、砂可形成聚合物水泥砂浆,具有优异的粘结、抗裂、抗冻、防渗、防腐、抗氯离子渗透、耐磨、耐老化等性能,是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的修补和护面材料,适用于各类场合的防水、堵漏和修补处理。
■特点•防水效果好,与普通水泥砂浆相比,密实性显著提高,2天吸水率降低10倍,抗渗性提高1.5倍,抗氯离子渗透提高8倍以上;•机械性能好,聚合物水泥砂浆较普通水泥砂浆抗拉、抗折强度提高35%和50%,极限拉伸率提高1~3倍,弹性模量低,收缩小,抗裂性显著提高;•防渗漏年限长,经2160小时碳弧紫外线加速老化,性能同普通水泥砂浆;•抗蚀能力强,能耐2%硫酸,5%盐酸、硝酸,以及氨水、尿素、乙醇等化学介质腐蚀,有效的防止空气中酸性氧化物的腐蚀及海水中氯离子和盐类的侵蚀;•施工简便,可常温施工,常温固化,施工速度快;•无毒、无味、无环境污染,属绿色建材产品。
■适用范围可用于水工、港口工程、公路、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混凝土建筑物的防腐抗渗、修复补强处理。
■使用方法1、基面处理:用钢丝刷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尘和杂物,并用水冲干净,保持基面潮湿但无浮水。
2、粘结面处理:按丙乳:水泥=1:2配制净浆,在基面先用净浆打底,涂刷时要求薄而均匀,不漏涂不流淌,涂刷后15分钟左右即可进行抹面。
3、砂浆配制:按水泥:砂:丙乳:水=1:(1~2):(0.25~0.35):适量的比例进行拌制。
拌制时先将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级以上)和干燥砂拌和均匀,然后加入乳液和水充分拌匀待用。
配制好的砂浆需在30~40分钟内用完。
4、施工操作:施工可采用机械喷涂或人工涂抹。
要求一次压实抹平,避免反复压抹,大面积铺筑时应分块间隔施工。
砂浆凝固后可再在表面涂刷一层净浆,以起保护作用。
5、养护:丙乳砂浆抹面收光后要及时养护,表面略干后即要喷雾养护或覆盖草袋潮湿养护7天,再自然养护21天,即可投入使用。
6、丙乳砂浆可用人工或立式搅拌机拌和,所有施工机具都应在使用后清洗干净。
乳液聚合基本原理
![乳液聚合基本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4775a5ccf84b9d528ea7a82.png)
乳液聚合基本原理2016-10-23 作者Ronald Lewarchik乳液聚合是由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在上世纪20年代发明的。
乳液聚合过程产生乳胶粒子,这是一种聚合物的水分散体。
主要使用乳液聚合物的水性涂料是全球范围使用最大的涂料技术类型,占总涂料市场的百分之一,并预计会持续增长。
在乳液聚合中,单体首先分散在水相中。
引发剂的自由基在水相中产生并迁移进入和单体分子一起溶胀的皂基胶束中。
随着聚合反应的进行,更多的单体进入胶束使得聚合继续进行。
图1:乳液聚合的机理【2】在结束反应前,只要有一个自由基存在于胶束中,就有形成近似百万甚至更高分子量的可能。
不像溶剂型聚合物,乳液的粘度取决于含有分散粒子的介质(连续介质)。
通过加入链转移剂来控制分子量。
得到的乳液粒子是一种水包油的乳状液。
单体在水相中。
一个不太常用的乳化技术称为反相乳液聚合过程,是将水溶性的单体分散在非水相。
乳液聚合可以使用间歇工艺,半连续工艺或连续工艺。
商业化乳液聚合物使用半连续或连续工艺甚过简单的间歇工艺,这是因为在一个大的反应釜中乳液间歇工艺产生的热量是不可控的。
在半连续间歇工艺中,单体和引发剂以可控的速率按比例加入可快速聚合。
这种方法便于控制温度,因为单体浓度较低,也可以说单体处在饥饿状态下。
种子乳液聚合反应的开始也使用这种方法。
在连续工艺中,反应体系以一定速率在合适的反应釜内连续进出,这样发生反应体系的总体积在任何时刻都是恒定的。
细乳液是利用混合的乳化剂体系由强力的机械搅拌或均化方式使单体分散在水中而得到的。
所用的混合乳化剂体系包括经典的乳化剂和与水不相溶的助表面活性剂,如长链脂肪醇或烷烃(如鲸蜡醇或鲸蜡烷)。
最终的聚合物颗粒几乎和初始单体液滴的大小相同。
相比用常规手段制得的乳液,它们的粒径分布更广泛。
【4】表1.乳液聚合中原材料的选择在微乳液聚合中,初始系统是由经典的乳化剂,例如月桂基磺酸钠的帮助下在水中分散成10到100纳米液滴的单体,助表面活性剂,如低分子量醇(戊醇或己醇)组成。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https://img.taocdn.com/s3/m/e22717e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5.png)
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亦称聚合物改性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的拌合物中加入聚合物而制成的性能明显改善的复合材料。
聚合物的使用方法与混凝土外加剂一样,可将它们与水泥、骨料、水一起进行搅拌。
采用现有普通混凝土的设备,即能生产聚合物水泥混凝土。
一,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1.聚合物:1.1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所用的聚合物总体可分三类:1.1.1聚合物水分散体,即乳胶,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1.1.2水溶性聚合物,如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酸盐、糠醇等。
1.1.3液体聚合物,如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等。
1.2在水泥中掺加的聚合物与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应满足:1.2.1水泥的凝结硬化和胶结性能无不良影响;1.2.2在水泥的碱性介质中不被水解或破坏;1.2.3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2.助剂:2.1稳定剂:水泥溶出的多价离子(指Ca〃、AF+)等因素,往往使聚合物乳液产生破乳,出现凝聚现象,使聚合物乳液不能在水泥中均匀分散。
通常需加入适量稳定剂,如0P型乳化剂、均染剂102、农乳600等。
2.2消泡剂:聚合物乳液和水泥拌合时,由于乳液中的乳化剂和稳定剂等表面活性剂的影响,通常在搅拌过程中产生许多小泡,凝结后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强度明显下降。
因此,必须添加适量的消泡剂。
消泡剂的选择应注意:①化学稳定性良好;②表面张力较消泡介质低;③不溶于被消泡介质中。
此外,消泡剂还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破泡性、抑泡性及碱性。
常用的消泡剂有:①醇类消泡剂,如异丁烯醇、3-辛醇等;②脂肪酸酯类消泡剂,如甘油(三)硬脂酸异戊酯等;③磷酸酯类消泡剂,如磷酸三丁酯等;④有机硅类消泡剂,如二烷基聚硅氧烷等。
消泡剂的针对性非常强,必须认真试验选择。
工程实践证明,通常多种消泡剂复合使用,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2.3抗水剂:对于耐水性较差的聚合物,如乳胶树脂及其乳化剂、稳定剂,使用时尚需加抗水剂。
2.4促凝剂:乳胶树脂等聚合物掺量较大时,会延缓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的凝结,可加入促凝剂促进水泥的凝结。
肠溶包衣技术
![肠溶包衣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bb374b704a1b0717fd5ddac.png)
肠溶包衣技术一、肠溶包衣的配方和工艺(1)概述许多制剂因药物性质而带有刺激性,也有些制剂因胃液或酶的作用会遭失效。
尤特奇® (丙烯酸共聚物)可用于这些制剂的包衣,同时还可控制制剂在胃肠道定位释放。
(2)产品尤特奇® L,尤特奇® S,尤特奇® FS这三种丙烯酸聚合物含有羧基,因此具有阴离子化合物的性质。
用这类尤特奇®包衣,药物在pH5.5和>pH7的环境中释放,起到在小肠和结肠定位释放的作用。
药物释放还取决于包衣厚度和生理环境中药物的溶解性质。
这些尤特奇®聚合物以水分散体,粉末和有机溶剂溶液等形式供应。
尤特奇®聚合物可作为常见的口服剂型,片剂,胶囊和颗粒的包衣材料。
尤特奇®聚合物化学组成溶解≥PHL 30D-55,L 100-55甲基丙烯酸5.5丙烯酸乙酯L 100,L12.5甲基丙烯酸6.0甲基丙烯酸甲酯(50:50)S 100甲基丙烯酸7.0甲基丙烯酸甲酯(30:70)FS 30D甲基丙烯酸7.0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3)药物因素及溶解机制十二指肠溶解:尤特奇®L 100-55或水分散体尤特奇®L 30D-55在大于pH5.5的介质中溶解。
优点:有效而稳定的肠溶包衣成膜剂在小肠上段可迅速溶解。
空肠和回肠中溶解:尤特奇®L在大于pH6.0介质中溶解。
尤特奇®L和尤特奇®S混合物在pH6.0-7.0介质中溶解。
优点:药物和粉末状尤特奇®混合制粒可控制药物释放速率。
结肠给药:尤特奇®S和尤特奇®FS 30D在大于pH7.0介质中溶解。
优点:可制备安全的pH触发型结肠给药制剂。
这几种不同类型的聚合物可按不同比例相互混合,以控制不同的释放速率。
体外试验得到的溶出度曲线必须由临床试验验证。
(4)肠溶包衣的其它辅料增塑剂增塑剂可降低玻璃化温度和最低成膜温度。
VINNAPAS
![VINNAPAS](https://img.taocdn.com/s3/m/cc102703ff00bed5b9f31de1.png)
VINNAPAS®EAF 68产品描述VINNAPAS®EAF 68是由单体醋酸乙烯,乙烯和丙烯酸酯制成的不含增塑剂的聚合物水分散体。
属性VINNAPAS®EAF 68是一种压敏粘合剂,即使在升高的温度下也表现出优异的内聚力。
特色功能VINNAPAS®EAF 68的显着特点是:- 良好的高温抗剪性能- 对各种用于地板的材料附着力好包括例如PVC,油毡,弹性材料和纺织品地板对于生产VINNAPAS®EAF 68,使用无APEO的表面活性剂。
应用VINNAPAS®EAF 68特别适用于制造地板的原材料,地板胶粘剂制造,特别是地毯和PVC地板。
VINNAPAS®EAF 68也可用于生产压敏粘合剂,如自粘胶带,生产薄膜,标签,隔音、隔热垫。
VINNAPAS®EAF 68可以另外用作粘合剂配方中的粘合促进剂。
Product dataSpecification data Inspection Method ValueSolids content DIN EN ISO 3251 58 - 61 %Viscosity, dynamic at 23 °C Measurement condition for the method DIN EN ISO 2555Brookfield, spindle 5 / 20 rpm4500 - 9500 mPa.spH-Value DIN/ISO 976 4 - 5Typical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Inspection Method ValueMinimum film forming temperature DIN ISO 2115 0 °CFrost resistance specific method protect from freezing Protective colloid / emulsifier system surface active agents Filler and pigment compatibility specific method very good Appearance of the dispersion film Visual clear, glossy Surface of the dispersion film very tacky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DSC specific method approx. -35 °C。
丙乳
![丙乳](https://img.taocdn.com/s3/m/5cfa16b2fd0a79563c1e7246.png)
丙乳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水分散体,加入水泥砂浆后成为聚合物水泥砂浆,具有优异的粘结、防渗、防水、防腐、、抗裂、抗冻、抗氯离子渗透、耐冲磨、耐老化等性能,适用于水工、港工、公路、隧道、桥梁、冶金、化工、工业与民用建筑等钢结构和钢筋砼结构的防渗、防水、防腐护面和修补材料,丙乳砂浆由于其具有防水、防渗、耐盐、耐碱、耐油脂矿物油和低浓度酸的能力,作为防水和防腐材料已列入国家GB50046-9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和GB50212-2002《建筑防腐蚀工程及验收规范》以及JC/T984-2005《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产品特点*? 优异的粘结性能。丙乳砂浆与同灰砂比普通水泥砂浆相比,与老砂浆及钢板的粘结强度提高4倍以上。丙乳砂浆不仅和老砂浆(混凝土)有很高的粘结强度,而且它的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与基底混凝土更接近,是一种非常优异的新老混凝土粘结和修补材料。*? 抗渗能力强。丙乳砂浆的密实性远远优于同灰砂比普通砂浆,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提高8倍以上。抗水渗透性提高3倍以上,2天吸水率降低10倍。* 耐腐蚀性能好。丙乳砂浆能耐2%以下硫酸,5%以下盐酸、硝酸和氢氟酸,20%以下氢氧化纳、氨水、尿素、乙醇、苯及多种盐类的腐蚀。* 优异的抗冻性能。快速冻融循环300次,丙乳砂浆的相对弹性模量仍在95%以上、失重几乎接近于零。* 力学性能显著提高。与同灰砂比普通水泥砂浆相比,抗拉、抗折强度分别提高35%和50%。极限引伸率提高1-3倍。弹性模量降低,收缩减少,抗裂性能显著提高。* 抗老化性能好。经2160小时碳弧灯紫外线加速老化,性能同普通水泥砂浆。已有20年的使用实例。* 该产品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施工方便,既可人工涂抹,也可机械喷涂,并适合与潮湿面粘结。使用方法1、根据工程要求选定适当的灰砂比及丙乳掺量,防腐抗渗求要求高的,应选1:1砂浆,丙乳掺量为水泥用量的20~30%。要求较低者用1:2砂浆,丙乳掺量为水泥用量的10~15%,施工前根据现场水泥和砂子及施工难易性要求,通过试样来确定水灰比。水泥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需过2.5mm筛。含泥量小于3%。2、在新鲜水泥砂浆基面上进行涂抹或喷刷施工,应在基层砂浆终凝前进行,在老混凝土基面上施工须清除基底层表面污物、尘土和松软、脆弱部分并对基面加以喷砂或人工凿毛(深度1~2mm),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施工前应喷水养护使施工面处于饱和状态(但不应有积水),在薄层修补区的边缘宜凿一道3~5cm深齿槽,增加修补面与老砼的粘结。3、丙乳砂浆拌制时,先将水泥、砂子拌均匀,再加入经试伴确定的水量和丙乳,充分拌和均匀,材料必须称量正确,尤其是水和丙乳,拌和过程中不能随意扩大水灰比。每次拌制的砂浆,要求在30~45分钟内使用???,不宜一次拌和过多数量。4、在涂抹砂浆时,修补需先用丙乳净浆打底,净浆配比为1㎏丙乳加2㎏水泥拌和成浆,在净浆硬化前,即铺筑丙乳砂浆。仰面和立面施工,涂层厚度超过7mm时,需分二次抹压,以免脱落。砂浆铺筑到位后,用力压实,随后就抹面。注意向一个方向抹平,不要来回多次抹,不需第二次收光。修补面积较大时,可隔块跳开分段施工。5、丙乳砂浆表面略干后,应少许喷水养护或用薄膜覆盖,一昼夜后,再洒水养护七天即可自然干燥,在阳光直射或风口部位,注意遮阳、保温。6、特殊需要时,可采用机械喷涂。7、所有施工工具都应在施工前清洗干净,施工完毕后,更要及时清洗。
双峰值颗粒大小分布的聚合物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双峰值颗粒大小分布的聚合物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163e58a8fe4733687f21aa0c.png)
专利名称:双峰值颗粒大小分布的聚合物水分散体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B·达姆斯,K·马萨尔,W·马彻尔
申请号:CN97114630.6
申请日:19970711
公开号:CN1172812A
公开日:
199802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游离基可聚合的化合物(单体)的乳液聚合,制备聚合物水分散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单体聚合期间添加微乳液,所述微乳液是表面活性剂稳定的单体的含水乳液,其乳化液滴的大小从10—500nm,并且,该微乳液含有溶解于液滴单体中的化合物(共稳定剂)其在单体中的溶解度至少为其在水中溶解度的两倍。
申请人:巴斯福股份公司
地址:联邦德国路德维斯港
国籍:DE
代理机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黄泽雄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合物水分散体美国专利 6 225 398发明人:Boudreaux 等申请人:Henkel Corporation本发明涉及制造聚合物水分散体的低剪切乳化法。
可乳化的聚合物有聚酰胺、丙烯酸多元醇聚合物、聚酯和环氧。
虽然下面用丙烯酸多元醇来说明乳化的方法,但可以理解所有亲油性聚合物都可用本方法分散。
较好的聚合物为 1 种丙烯酸多元醇。
较好的丙烯酸多元醇是含5%~50% (质量分数,下同)丙烯酸烷基酯(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5%~50% 丙烯酸羟烷基酯(如丙烯酸羟乙酯)、5%~50% 甲基丙烯酸烷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和5%~50% 芳香族乙烯化合物(如苯乙烯)。
制备水分散体时,可先将聚合物溶解在少量的有机溶剂中,需要时可加热。
合适的溶剂有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乙二醇甲醚醋酸酯、甲氧基丙基醋酸酯、2- 丁醇、环己酮、甲苯、丙酮、甲乙酮、甲基戊酮、二甲苯或他们的混合物。
其他溶剂也是合适的,如丙二醇二醋酸酯、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二乙二醇丁醚醋酸酯、N- 甲基吡咯烷酮、N- 甲基己内酯或它们的混合物,或它们与前面提到的溶剂混合物。
溶剂用量取决于多个因素: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化学特性、温度和所用的溶剂。
溶剂用量是保证高粘度聚合物溶液在100 ℃以下用低剪切搅拌就易分散的下限。
当聚合物溶液在100 ℃以下是液态时不需要溶剂。
有些固体状的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合物需用≥ 50% 的溶剂来保证可加工的聚合物溶液。
聚合物溶液的粘度范围从10 Pa · s 至 1 000 Pa · s ,更好的粘度范围在10~500 Pa · s 。
通常丙烯酸多元醇聚合物溶液达到预定的高粘度时,有机溶剂不应超过溶液质量的25% ,15% 更好,最好是10% 。
为减少溶剂量,聚合物和溶剂可升温到100 ℃以上,但低于90 ℃更好,最好在70~85 ℃聚合物溶液就能搅拌。
聚合物完全溶解后,搅拌时将乳化剂加入聚合物溶液中。
乳化剂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混合型或相转变表面活性剂。
一系列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活性剂,只要合适都可使用。
本发明使用众人熟知的表面活性剂:C 10-22 脂肪酸山梨醇酐酯、 C 10-22 脂肪酸聚氧乙烯山梨醇酐酯(环氧乙烷高达80% )、C 10-22 脂肪酸聚氧乙烯山梨醇酐酯、C 6-20 脂肪酚的聚氧乙烯衍生物(环氧乙烷达80% )、C 10-22 脂肪胺甜菜碱、C 5-16 脂肪醇、C 10-20 脂肪酸或脂肪醇聚氧乙烯缩合物(环氧乙烷达80% )、氧乙烯和氧丙烯嵌段聚合物,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烷基含 C 10-22 的烷芳基苯磺酸盐、C 10-22 脂肪酸皂、C 10-22 脂肪硫酸盐、C 10-22 烷基磺酸盐,C 10-22 脂肪胺氧化物、C 6-20 脂肪咪唑啉、C 20-22 脂肪胺磺化甜菜碱,季表面活性剂如 C 10-22 脂肪铵化合物、 C 10-22 脂肪吗啉氧化物、羧基化乙氧化 C 10-22 烷基醇醚的碱金属盐(环氧乙烷达80% )、C 10-22 脂肪酸甘油单酯的环氧乙烷缩合物(环氧乙烷达80% )、 C 10-22 脂肪酸单醇或二醇酰胺。
对于表面活性剂我们知道,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反离子是碱金属离子、氨或取代胺(如三甲胺或三乙醇胺),较好的一般是氨、钾、钠离子。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反离子是卤素离子、硫酸根或甲硫酸根,工业常用的是氯化物。
关于脂肪衍生物,上述的化合物已经被描述过,脂肪链形成亲油链段,普通的脂肪链是天然合成的烷类。
大多数情况下烷基可由相应的饱和基团替代。
常用的不饱和基团是油基、亚油基、癸烯、十六烯、十二烯等。
如我们所知,适当的话,烷基也可以是环状的(例如环烷烃)、直链的或支链的。
对本专利特别适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壬基酚- 聚氧乙烯缩合物、山梨醇和山梨醇的 C 16-18 脂肪酸单酯以及它们的环氧乙烷缩合物。
其它代表性的表面活性剂有:山梨醇单月桂酸酯- 环氧乙烷缩合物、山梨醇单十四酸酯- 环氧乙烷缩合物、山梨醇单硬脂酸酯- 环氧乙烷缩合物、十二烷基酚- 环氧乙烷缩合物、十四烷基酚- 环氧乙烷缩合物等。
表面活性剂用量是将聚合物溶液乳化到水中的最少量。
通常表面活性剂占聚合物量的0.2%~20% ,1%~15% 更好,最好2%~10% 。
随后,在搅拌下把水加入聚合物溶液中,开始加水时的聚合物溶液的温度从常温至90 ℃。
加水量和温度调整到在正常的搅拌速度下(500~2 000 r/min ),使内在相(聚合物/ 表面活性剂/ 溶剂)的粘度最大。
正如前面提到的,现在方法的一个好处是无需昂贵的、专用的高剪切设备,就能制备低VOC 的分散体和涂料;而在相对较低温度下用标准的低剪切实验室设备即可制备。
粘稠的内在相混合均匀后,再在搅拌下加入水,直至得到聚合物分散体或达到要求的固体分。
固体分5%~95% (质量分数,下同),15%~85% 更好,最理想在25%~65% 之间。
溶剂可以留在分散体中,但最好把溶剂部分或全部蒸掉(如采用真空蒸馏)。
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备的聚合物乳胶粒径为0.1~2.0 m m ,0.3~1.0 m m 的粒径更好。
可在聚合物溶液中加入 1 种和多种化合物,中和多元醇中的酸,且有利于水分散性。
合适的化合物有金属氢氧化物和胺。
胺可选择脂肪伯胺、脂肪仲胺、脂肪叔胺、脂环胺、芳香胺、烷醇胺、多元胺、氧亚烷基胺、聚氧亚烷基胺、聚氧亚烷基三胺。
例如,有用的胺有甲胺、乙胺、丙胺、异丙胺、环己胺、对氨基苯酚、苯胺、二乙胺、二丙胺、二异丙胺、三甲胺、三乙胺、三异丙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乙二胺和己二胺。
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的羟基当量(HEW )应在200~1 500 之间,在600~900 之间更好。
最好的是Henkel 公司的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牌号为TSAX13-680 ,它的羟基当量(HEW )为890 ,固体分62% 。
TSAX 13-680 分散体的VOC 低于0.8 磅/ 加仑,25 ℃时Brookfield 粘度为16 Pa·s 。
水分散体可作为双组分或多组分水分散聚合物的第一个组分,适宜于作为交联型涂料。
例如丙烯酸多元醇聚合物分散体为第一组分,水分散性多异氰酸酯为第二组分,这是一个较好的涂料组合。
水分散性多异氰酸酯组分在美国专利 5 563 207 、 5 200 489 和 3 996 154 中披露。
在此作为参考。
本发明使用的多异氰酸酯组分包含下列的一个或多个:缩二脲、异氰脲酸酯(异氰酸酯三聚体)、二氮丁酮、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以及它们的组合。
多异氰酸酯的平均官能度至少为 2 , 2.5~6 更好,最适合在3~6 之间。
适宜的多异氰酸酯包含脂肪族多异氰酸酯、芳香族多异氰酸酯以及它们的组合,但本发明的方法中至少有一定量的脂肪族多异氰酸酯。
在光稳定的涂料中用脂肪族异氰酸酯和脂环族异氰酸酯更适合。
多异氰酸酯的制备可采用单一的二异氰酸酯改性,典型的生成缩二脲、二氮丁酮、异氰脲酸酯、氨基甲酸酯、脲基甲酸酯或它们同时生成。
反应结束后多余的未反应的二异氰酸酯单体用熟知的方法除掉,如蒸馏,最好用膜蒸发技术,保证多异氰酸酯中基本无挥发的二异氰酸酯。
在此“基本无挥发的二异氰酸酯”的概念指多异氰酸酯中挥发二异氰酸酯不超过0.7% ,0.5% 更好,最好不超过0.2% 。
此外如果多异氰酸酯溶解在溶剂中,多异氰酸酯中VOC 的量应小于 2.0 磅/ 加仑,最好低于 1.0 磅/ 加仑。
适合制备多异氰酸酯的二异氰酸酯有:TDI 的2,4 体/2,6 体、4,4 ′ - 二异氰酸酯基二环己基甲烷、HDI 、IPDI 、1,4- 丁烷二异氰酸酯、1- 甲基-2,4 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 甲基-2,6 二异氰酸酯基环己烷、4,4 ¢- 亚甲基- 双(环己基异氰酸酯)、2- 甲基-1,5 二异氰酸酯基戊烷、2- 乙基-1,4 二异氰酸酯基丁烷、2,4,4- 三甲基六亚甲基-1,6 二异氰酸酯、α , α′ - 二异氰酸酯基-1,3- 二甲基苯、α , α′ - 二异氰酸酯基-1,3- 二甲基环己烷、α , α′ - 二异氰酸酯基-1,4- 二甲基苯、α , α′ - 二异氰酸酯基-1,4- 二甲基环己烷、1,3- 二异氰酸酯基环己烷、1,4- 二异氰酸酯基环己烷。
制备多异氰酸酯也可用这些二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或其他异氰酸酯、多异氰酸酯的混合物,多异氰酸酯与不挥发异氰酸酯的混合物,例如十八烷基异氰酸酯。
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和脂环族二异氰酸酯更适宜制备多异氰酸酯,最好用1,6-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制备的多异氰酸酯,如XWHDI (Rhone-Poulenc )、BAYHYDUR.TM.XP7063 (Bayer )。
XWHDI 多异氰酸酯由HDI 三聚体亲水改性得到,异氰酸酯当量为250 ,固体分90% ,VOC 含量0.9磅/ 加仑,25 ℃时的Brookfield 粘度为120 cPa·s 。
将含丙烯酸多元醇水性分散体的第一组分、助剂(例如催化剂、流平剂、消泡剂)、助溶剂/ 或补加的水,与含水分散性多异氰酸酯的第二组分、溶剂或稀释剂混合得到涂料。
催化剂是促进异氰酸酯与丙烯酸聚合物反应的常规催化剂,例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辛酸亚锌或羧酸锌,催化剂在配方中占0~0.1% 。
典型的助溶剂有:醋酸酯(例如醋酸 C 6-18 烷基酯、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二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醋酸十三烷基酯等)和酮类(例如 C 6-18 的酮也能用作助溶剂)。
牌号EXXATE (Exxon Chemixals 公司)和TEXANOL (Eastman Chemical 公司)的溶剂是优良的助溶剂。
助溶剂占混合物总量的0~20% ,1%~10% 更好,最好为3%~7% 。
水占混合物总量的5%~50% ,10%~40% 更好,最好为25%~35% 。
下面例子说明水分散体的制造方法。
制备水分散体的装置有:反应釜、四口顶盖、搅拌器、冷凝器、加热夹套、热电偶、流量泵或其他适当的液体滴加装置以及温控装置。
粘度由Brookfield 粘度计测定。
丙烯酸多元醇分散体和清漆的粒径由Malvern Particle Analyzer 测定。
样板用来测定摆杆硬度(Person )、铅笔硬度、表干时间、实干时间、耐正反冲击、映象清晰度(DOI )、20 °和60 °光泽、锥形轴棒弯曲、甲乙酮双向擦拭、保光性和耐化学性(10% NaOH 、10% HCl 、10% 硫酸、10% 醋酸、二甲苯、甲乙酮、乙醇、汽油、液压油500B ),所有的测定按ASTM 的程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