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二册5看电视教案
语文《看电视》教案设计

语文《看电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珍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动画视频,引起学生兴趣。
(2)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并解释含义。
(2)让学生在课文上下文中寻找生字词,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
3. 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概括段落大意。
(2)通过问题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亲情主题。
4. 情景练习:(1)设置相关情景,让学生运用生字词和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
(2)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剧表演。
5.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课文理解。
(2)布置作业:让学生书写生字词,并复述课文内容。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观察学生在情景练习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总结性评价:(1)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看电视》教案

小学语文《看电视》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个人经验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亲人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 生字词学习:讲解新课的生字词,让学生组词、造句,巩固记忆。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
4.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家庭亲情,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看电视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组词、造句,巩固记忆。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家庭亲情,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亲情的故事。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情感态度: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体会。
4. 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生字词和句型。
3. 情感教学:以家庭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亲情,培养他们的情感素养。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情感教育的融入。
2.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表达方式的理解与运用。
八、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看电视》课文。
《看电视》小学语文教案

《看电视》小学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教育学生关爱家人,增进家庭亲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活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引出课题《看电视》。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点评。
(2)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家庭亲情,分享自己的感受。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语言表达。
(2)学生编写一个小故事,以“我和家人看电视”为主题。
6. 总结与拓展:(2)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看电视的趣事,拓展课堂内容。
7. 布置作业:(1)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课文内容,感受家庭亲情。
(2)课后练习:写一篇关于“我和家人看电视”的作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表现。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语言表达能力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作文练习评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 情感态度评估:通过学生作文和课堂分享了解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感受。
第5课《看电视》教案精选

第5课《看电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钟表的读法,能准确地读取时间。
2. 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时间加减运算。
重点:认识钟表,学会读取时间;培养时间管理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电视节目单。
学具:每人一份钟表图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幅家庭看电视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电视节目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2. 教学新课(1)认识钟表:教师出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认识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并学会读取时间。
(2)时间加减运算:教师给出一个电视节目的时间安排,引导学生计算节目时长。
(3)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学会解决生活中的时间问题。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钟表图纸上标注出几个时间点,并互相交换检查。
(2)给出几个电视节目的时间安排,让学生计算节目时长。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钟表的读法:时针:短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分针:长针,指向几分就是几乘以5分。
2. 时间加减运算:(1)同一天内的加减法:直接计算时间差。
(2)跨天的加减法:先计算到第二天0点的时间差,再加上第二天的时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新闻联播》:19:0019:30B. 《动画片》:20:0020:45(3)小华每天晚上9点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他每天睡几个小时?2. 答案:(1)见钟表图纸。
(2)A. 30分钟 B. 45分钟(3)9小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让学生调查家人每天的时间安排,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安排生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教学过程中的时间加减运算讲解。
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
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5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5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在合作中朗读课文,学习生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懂得相互关心。
教材分析: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的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的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包含深情,让人忍俊不禁。
又感慨万千,以巧妙为线索,首尾呼应。
学情分析:本课将家庭中的事情,学生比较熟悉,本课将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学习,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关心别人的习惯。
教学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第一课时一、猜谜语揭题1、猜谜语: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
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打一家用电器)电视机2、指名交流,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创设情境,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二、初读感知课文1、自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2、全班交流读课文过程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
说说自己学会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让学生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三、自主识字1、借助拼音自由读2、投影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3、识字交流4、开火车读生字。
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四、再读课文1、自由练读2、小组评议3、全班齐读课文。
4、齐读第一自然段(1)指导看图(2)全班交流(3)指名朗读以“奇妙”设立悬念,有哪些奇妙的事呢?5、学习第二自然段全班交流。
(1)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足球,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2)奶奶放弃了自己喜爱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
第5课《看电视》教案(通用13篇)

第5课《看电视》教案(通用13篇)2022-12-12第5课《看电视》教案(通用13篇)第5课《看电视》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4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题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
提题:看电视能谈谈你的家的成员都喜欢看什么节目?但是,小明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妙。
奇妙在哪里呢?打开课文《看电视》二、教学新课(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中什么事很奇妙呢?(二)自读课文1、再读课文找出生字,生字多读几遍2、记住生字字音(检查生字情况:分节读,正音)(三)生字教学1、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记字方法2、出示词语巩固生字(四)写字教学“全家”两字教学(五)读懂课文1、再读课文,读懂后让你上来排顺序爸爸和我———足球迷奶奶———京剧听的入迷打盹睡觉爸爸和我———足球乐的直叫一起拍手欢呼妈妈———音乐舞蹈2、找出把足球赛转成京剧的小节?爸爸再看球赛时想到了什么?3、结果奶奶听的入迷,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
奶奶又怎么想了呢?找出京剧换成足球这一节?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生字二、学习四五小节(一)自读一二三四五小节(二)细读1、学习第四小节(1)第四小节你读懂了什么?(接小节提示形式说明)(2)看到妈妈一脸的疲劳你怎么想?(3)指导朗读2、学习第五小节(1)自读(2)指导?号的朗读(3)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什么秘密呢?(4)指导朗读三、写字教学爸关写完1、教师范写2、学生描红交流3、学生练写四、指导整体朗读五、拓展教学第5课《看电视》教案篇25、看电视教学目标:1、认识14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3、知道大家在生活中应该相互的关爱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6个生字,能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知道全家人在生活中应该相互关爱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提题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看电视》小学语文教案

《看电视》小学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电视的发展历程和优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电视的兴趣和正确使用电视的习惯。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3)引导学生认识到电视的利与弊,培养健康的观看习惯。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电视的发展历程和优点。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到的电视技术术语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电视利与弊的认识,形成健康的观看习惯。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电视节目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电视的了解和观看电视的经历。
(2)教师总结,引出本课主题《看电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电视的发展历程和优点。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让学生巩固学习。
(2)教师讲解课文中所涉及到的电视技术术语。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认识到电视的利与弊。
(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
6.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关于电视的小短文。
(2)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电视的利与弊,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观看习惯。
8. 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复习课文,巩固生字词。
(2)拓展作业:观察家人看电视的习惯,思考如何合理安排观看时间。
《看电视》课文教案

《看电视》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3. 帮助学生学会生字词,增强他们的词汇量。
4. 引导学生学会从文章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的理解与朗读,生字词的学习,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掌握,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三、教学准备1. 课文:《看电视》2. 教学多媒体设备3. 生字词卡片4. 阅读理解练习题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看电视的经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朗读练习:分组进行朗读练习,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5. 阅读理解:给学生发放阅读理解练习题,引导学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2. 抄写生字词3. 完成阅读理解练习题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朗读评估:检查学生在朗读时的语音、语调、表情,评价其朗读能力。
3. 阅读理解评估: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否需要进行调整。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评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是否有必要采用其他教学策略。
3. 反思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八、拓展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如何相互关爱,分享自己的经历。
2. 手抄报:让学生制作以“家庭关爱”为主题的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 作文练习:布置以“我的家庭”为主题的作文作业,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九、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看电视》课文教案

《看电视》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看电视的好处和坏处。
(3)培养学生正确观看电视节目的习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家庭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课文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
难点:正确观看电视节目的习惯培养,对电视媒体正确使用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表达欲望。
3. 案例教学法:分析典型电视节目,引导学生正确观看。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电视节目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2)提问:你们知道看电视的好处和坏处吗?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与书写。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3)讲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看电视的好处和坏处。
3. 讨论与辩论:(1)分组讨论:学生们认为看电视的好处和坏处是什么?(2)辩论:正方认为看电视的好处多,反方认为看电视的坏处多。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典型电视节目案例。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判断其优劣。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我看电视”的作文。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观点和表达能力。
3. 辩论赛:评估学生在辩论中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文《看电视》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看电视》,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电视节目的种类及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电视节目的种类及作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电视节目种类及作用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课件。
2. 生字词卡片。
3. 电视节目分类资料。
4. 角色扮演道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
(2)引导学生回答:“你们平时喜欢看电视吗?都喜欢看哪些节目?”2. 学习课文:(1)让学生默读课文,感受课文内容。
(2)老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组词。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情感。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朗读。
(2)组内讨论,让学生运用生字词编小故事。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互评,老师点评。
五、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 生字词的学习是否扎实?3. 学生对电视节目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4.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5.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进行调整和改进?六、教学扩展:1. 让学生收集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进行分享和介绍。
2. 开展“家庭电视日”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人观看电视的情况,并交流观后感。
七、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以“我喜欢的电视节目”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看电视语文教案模板

看电视语文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看电视》这篇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情感。
2.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家庭的温暖。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学会在朗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情,达到感染他人的效果。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看电视》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学生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幅家庭和睦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家庭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1.2 学生分享家庭生活中的趣事,教师总结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2. 初读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看电视》,注意生字的认读和理解。
2.2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对生字词进行讲解。
3. 精讲细读3.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故事情节。
3.2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4. 情感体验4.1 教师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场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教师总结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5. 朗读展示5.1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5.2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6.2 学生表示本节课的收获,提出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改进方向。
7. 作业布置7.1 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课文内容,感受家庭的温暖。
7.2 学生书写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6.1 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让你感到温暖和幸福的事情?”6.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交流家庭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精选14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精选14篇)一年级语文下册《看电视》教案篇1(一)猜谜揭题,引入新课1.猜。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
(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2.谈话:你喜欢看电视吗?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3.看图:这是谁的家?他家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看什么节目吗?说说你观察的依据。
过渡:这家人看电视,真有些奇妙,你想知道吗?那就赶快读一读课文吧。
(二)读文思考,感悟体会1.读文。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读准生字,注意“赛”是平舌音,“音”是前鼻音。
2.思考。
(1)“我”家看电视很奇妙,表现在哪里?(2)读最后一小节,想一想: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样东西,到底是什么呢?3.讨论。
就以上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
问题一提示:(先给时间让学生充分说,再出示句子加以说明)爸爸:“明明是个足球迷,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打盹睡觉。
”奶奶:“啥时换了频道?──不看电视只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我们:“不再看球赛,让妈妈听听音乐,看看舞蹈。
”问题二提示:心里装着的东西是──“爱”(对他人的关爱)。
4.感悟。
读课文二、三、四节,用“因为……所以……”说话。
句一: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
句二: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
句三:因为我们都爱妈妈,想让妈妈……,所以……。
联系自己家的情况,用“因为……所以……”说话。
出示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
(三)逐段朗读,认记生字1.自由轻声读,勾画出课文生字。
2.小组合作分析生字,交流认记方法。
例如:合体字:全(人+王)奇(大+可)妙(女+少)精(米+青)部首字:却(卩)赛、完(宀)掉、换(扌)写(冖)3.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看哪组的火车开得快。
(2)四人小组词语接龙比赛,看哪组接的词语最长。
全奇精赛关员写音4.写字指导。
小学语文《看电视》教案

小学语文《看电视》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3.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对课文情感态度的理解和体会。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 表演法:分组表演课文情节,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教学手段1. 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卡片:通过生字词卡片,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
第四章: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板书课题《看电视》,让学生齐读课题。
二、课文朗读1. 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提高朗读能力。
三、生字词学习1. 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
2. 学生分组讨论,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四、课文解析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一、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家庭作业:以“我的家人”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
二、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024年第5课《看电视》教案精选

2024年第5课《看电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编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课《看电视》,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生字词的学习,文章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及语言表达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了解家庭生活场景。
2. 掌握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与运用。
3. 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观察事物、表达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文章主题思想的把握。
难点:文章结构的分析,语言表达技巧的领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视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生字词卡片,课文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电视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看电视的情景,引出本课主题。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回答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指导书写,组织小组竞赛。
4.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结构,讲解语言表达技巧。
5. 随堂练习:学生仿写,展示优秀作品,互相评价。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谈论家庭生活,体会文章主题。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看电视2. 生字词:3. 文章结构:起、承、转、合4. 主题:家庭亲情,正确看电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的家庭生活”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文章,组织学生开展家庭主题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文章结构的分析3. 语言表达技巧的领会4. 家庭主题的情感教育5. 作业设计与课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采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字词。
2. 讲解生字词时,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字义、词义,以便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
3. 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小组竞赛、生字词接龙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看电视》小学语文教案

《看电视》小学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家庭的温馨氛围。
2. 学习生字词,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培养家庭观念。
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视、投影仪、课文挂图、生字卡片。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电视节目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家里看电视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读生字词。
3. 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逐段讲解,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学习生字词。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语文知识,如标点符号的运用、词语搭配等。
5.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家看电视的经历,培养家庭观念。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看电视》2. 生字词:温馨、拥抱、欢声笑语、陪伴3. 语文知识:标点符号、词语搭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用“因为……所以……”造句,至少3句。
(3)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的家庭观念。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点滴,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结合家庭活动,让学生体会家庭的温馨,培养家庭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解: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对家庭温馨氛围的感受。
2. 生字词的学习:掌握生字词是基础,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至关重要。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对情感表达和家庭观念的培养需要特别关注。
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化的引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5. 板书设计:板书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记忆。
课文《看电视》教学设计教案

课文《看电视》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看电视》。
(2)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珍惜。
(2)培养学生对电视节目的选择和判断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看电视》是一篇关于家庭成员在不间看电视的短文,通过描述家庭成员的喜好和习惯,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情和合理安排时间。
2. 词语和句型:(1)词语:电视、节目、新闻、电视剧、动画片、体育比赛、音乐、综艺节目等。
(2)句型:What time do you watch TV?、I like to watch programmes.、My mother/father during the day.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并理解主要内容。
(2)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2. 教学难点:(1)正确运用时间状语和动词短语描述看电视的时间和习惯。
(2)理解课文中的细节信息和隐含意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看电视》的文本和多媒体课件。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电视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己和家人看电视的经历和喜好。
2. 课文阅读:(1)让学生听课文录音,跟读并模仿语音语调。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重音。
(3)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 词语和句型学习:(1)教师出示词语和句型,引导学生跟读和模仿。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词语和句型进行交流和表达。
课文《看电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0篇)

课文《看电视》教学设计教案(精选10篇)课文《看电视》教学设计教案 1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
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课时。
1、布置学生留心观察父母、家人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2、家庭成员看电视时意见统一吗?意见不统一怎么办?3、教师准备明明一家人看电视的 flash 动画。
4、教师准备看电视时不同场面的片断。
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结合自家的情况,谈谈看电视的`情况。
2、播放明明一家人看电视的场面,你能猜出他们正在看什么节目吗?(尊重学生看法,只要说的合理,就给予肯定)3、引导学生发现明明家看电视中的“奇妙”所在: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认识字词1、引导学生揭开他们家看电视中的“奇妙”之处,朗读课文,找到答案。
(借助拼音认识生字)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3、找出这些生字在课文中带出的词语,反复读。
(生在书中找词语)4、学生汇报词语,师在屏幕上呈现词语。
三、引导学生选择学习生字、生词的方式教学法:在学生自主选择的基础上,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猜字迷的方法识字,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在什么地方或场合见到过这些字。
1、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例如:学生汇报“精”时,引导学生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四、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字的结构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方法:边板书边讲解。
3、学生描红并临写生字,要求:⑴ 书写姿势要端正。
⑵ 要按笔顺写。
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板书设计看电视奇妙全家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词语二、多种方式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1、围绕“奇妙”一词展开,学生读第2~5小节,找找奇妙藏在哪里: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
语文《看电视》教案设计

语文《看电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学会从细节中分析人物性格,提高观察与思考能力。
(3)运用想象和联想,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爱亲人的情感。
(2)教育学生珍惜亲情,学会关心家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1)分析人物性格,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运用想象和联想,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看电视的经历,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觉得看电视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 理解课文:(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电视对家庭的影响。
(2)教师引导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5. 总结与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和亲情的短文。
3. 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正确对待电子产品,制定个人计划。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5. 学生对亲情和家庭价值观的认同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家庭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小学语文《看电视》教案

小学语文《看电视》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学生爱护眼睛,合理安排看电视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看电视》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3.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表达。
四、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课文朗读的流畅性与表达的准确性。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生字词。
六、教学手段1. 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课文内容。
2. 生字词卡片: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生字词。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互动交流。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组内交流学习心得。
3. 课文朗读: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妙。
4.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八、时间安排1. 生字词学习:10分钟2. 课文朗读:10分钟3. 课文讲解:15分钟4. 课堂小结:5分钟5.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九、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课文内容。
3. 家长签字确认学生的学习情况。
十、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反思,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第六章:教学策略与活动设计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有关人教版第二册《看电视》教学设计的教案

有关人教版第二册《看电视》教学设计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习如何使用电视。
2.学会理解电视节目的内容。
3.学习如何评价电视节目。
2.能力目标1.改进听力和口语能力。
2.激发阅读兴趣。
3.提高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1.了解电视对生活的影响。
2.培养批判性思维。
3.培养健康的价值观。
二、教学过程1.导入首先,询问学生是否喜欢在家中看电视,如何看电视,看哪些节目,观看电视对生活的影响等问题,以此来引发学生对电视的思考。
2.知识讲解1.介绍常见的电视节目类型,如新闻、电影、电视剧等。
2.讲解如何评价电视节目的好坏,如故事情节、演员表演、制作水平等。
3.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电视机,包括开机、调频道、调音量等。
3.练习与探究1.听一段视频或音频,学生跟读并概括出电视节目的主题、人物和情节。
2.分组点评好看的电视节目,并与其他组分享,学生需分析其好处和有待改进之处。
3.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电视节目题材和内容,并以汇报形式进行展示。
4.归纳总结1.回顾电视的好处和弊端。
2.总结所学知识,包括如何评价电视节目、正确使用电视机、观看电视的正确方法等。
三、教学评估1.对学生的听力、口语和阅读能力进行评估。
2.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电视节目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3.针对学生的学习分析,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四、教学策略1.通过听力训练、口语练习、阅读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思辨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基于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兴趣水平设计多样性教学内容,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电视机、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
2.电视节目评分表、小组讨论记录表等评估工具。
3.网络资源、教辅书籍等辅助工具。
六、教学素材以下是一个例子,供参考。
电视节目评分表评分标准节目 A节目 B节目 C故事情节534演员表演435制作水平53 4.5总分14913.5注:分数范围 0-5 分,共 15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后反思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四、再读课文
1、自由练读。
2、个别读,评议。(重点评议字音)
五、写字指导
备注
教
学
过
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词卡片,给“家、全”扩词。
2、摘果子,看看谁摘的果子多。
二、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看图,学习第1自然段。
(1)看图说说这是谁的家?他家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做什么?
(2)指名朗读。
(3)[板书:奇妙?]奇妙在哪儿呢?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
2、小组内互相请教,解决疑难。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学会什么,谁教会了自己什么,小组内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三、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自愿试读,纠正字音。
3、识记生字交流: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
4、检查识字情况:变序开火车读。
诸暨市牌头镇小电子教案
编写者:孟利群
执教者:
时间: 2013年 2月27日(周 三 )
课题
5看电视
教学时数
第1课时
2பைடு நூலகம்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全”、“奇”等14个生字,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喜爱读诗歌。
认识生字“赛、换、蹈”;书写“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对课文的感悟,围绕“奇妙”一词展开。
2、读第二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身为足球迷的爸爸爱看球赛,却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3、读第三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却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学生朗读,指导读出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范读——练习读)
4、读第四节,想想奇妙在哪里。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 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谜语导入)
1、猜谜语
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翻花样。(打一家用电器)[板书:电视]
2、交流课前调查情况。
说说你最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你知道爸爸妈妈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吗?
二、初读感知
(我们不再看球赛,而是听音乐,看舞蹈)
5、读第五节,想想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什么东西。
(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
6、全班齐读第二节至第五节。‘
三、小组讨论,用“因为……所以……”造句。然后全班进行交流。
、联系课文: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