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构词法的教学体会-最新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德语构词法的教学体会

德语构词法的教学体会

生. 1 9 9 9 : 4 2 4 ) 。 构词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名词 、 动词 、 形 容 词 和
部分副词。 熟 悉 语 言 的构 成 成 分 和构 词 法 规 则 , 就 可 以 把 新 学 的 东 西 与 已经 掌 握 的 东 西 联 系 起 来 , 迅 速扩 大词 汇量 。 德语 的构 词法规 则 基 本分 为 三类 : 复合 法 ( d i e Z u s a n u n e n s e t —
如 : v e r + s t e h e n ( 站立 ) = v e mt e h e n( 理解 ) , e n t + s t e h e n = e n t s t e h e n ( 出现 ) 。 以此 例 可 看 出 这 些 新 派 生 动 词 在 理 解 和 记 忆 上 的 困难 。
派生 出 的词 与 原 词 虽 然 词性 不 同 , 但词义相近 , 学 生 便 于 理 解
并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关键词 : 德语教 学
德 语词; r - 德 语 构 词 法
语 言体系中 。 词 汇 对 社 会 的变 化 最 敏 感 。 构词 学 就 是研 究 新 词 构 成 的 规 律 和模 式 , 以及 现 存 词 的结 构 和 语 义 特 征 ( 蔡 幼
如: 在 名词 派生词词 尾 中, 除了一 e r , 还 有一 h e i t , 一 k e i t 等 具 有较 强 派生 性 的词 尾 , 如: k r a n k ( 生病 的+ h e i t = K r a n k h e i t ( 疾 病) 。 在形 容 词 派 生 词 尾 中 , 除 了一 b a r , 还 有一 l i g , 一 i g 等 具 有 较 强 派 生 性 的词 尾 , 如: G l a s ( 玻璃 ) + i g = g l a s i g ( 如玻 璃 的 ) 。 但是 学生 对 动 词 派 生词 .尤 其 是 对 于 添 加 不 可 分 前 缀 的 动词前缀 , 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会有一些难度. , 主 要 原 因是 新 派 生 出 来 的 动 词 与 原 词 词 义 差 距 很 大 。常 见 不 可 分 前 缀 有

现代德语中外来词的构词研究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现代德语中外来词的构词研究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226唐 骋,孙 瑜:现代德语中外来词的构词研究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现代德语中外来词的构词研究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唐 骋,孙 瑜(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 200093)基金项目:上海市高校教师培训培养资助计划(项目编号:10-17-305-804);上海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金 (项目编号:1F-17-305-009);上海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项目基金(项目编号:52-14-113-001)。

作者简介:唐 骋 (1990-),女,上海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日耳曼语言学;孙 瑜(1983-),女,山东人,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学。

【摘 要】随着世界的发展,不同国家间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语言也在此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外来语的渗入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某种程度上而言,记录了不同文化主体与不同民族之间思想互动的成果。

本文对于德语中外来词的构词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体现出语言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旨在为德语中外来词的发展规律提供一个依据,也为德语学习者提供一个借鉴。

【关键词】德语;外来词;复合构词;接合成分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9)01-0226-02一、引言现代德语中,复合词以其灵活的构词法和其经济化的表达形式,赢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复合构词在德语本土词以及外来词中运用甚广,不仅成为拓展德语词汇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同时,也被视作德语语言风格的鲜明标志之一。

复合构词法旨在把一个词组甚至是一个句子的含义压缩至一个新词里,这种构词原理从古高地德语的后期以及中古高地德语时期就已存在。

在中古高地德语时期,由两个部分单词组成的新词形式占绝大多数,18、19世纪,复合构词已出现三、四个组成部分,而到了20世纪复合构词的组合成分已经发展到了五、六个。

其中,起着内部结构连接作用的接合成分的形式亦是层出不穷。

德法课的教学总结

德法课的教学总结

德法课的教学总结引言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负责德法课的教学工作。

通过对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希望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提升,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本文将对德法课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课程设置本学期的德法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德语课程和法语课程。

•德语课程:主要包括德语的语法、词汇以及听力和口语练习。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德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法语课程:主要围绕法语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进行教学。

通过丰富的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培养对法语语言和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在德法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1.互动式教学:在德语和法语的课堂上,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和练习中。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听说能力。

2.多媒体教学: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我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

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音频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德语和法语的语言和文化知识。

3.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学习需求,我采用了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对于初学者,我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对于中级和高级学生,我注重拓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观察和测试,我对本学期的德法课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估。

1.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通过采用互动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练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2.学生语言能力提升:学生在德语和法语的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语言能力均有所提升。

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学生的听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有所提升。

3.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增强: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丰富的文化材料,学生对德语和法语国家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形态学下的德语构词法研究

形态学下的德语构词法研究

德语本语
外来语
a / 一 at , e/e一ds , 一 od c e,一 e e e/1i a e t e e t一 n -n, az ez 一a ,ni d 一d s/i bl,一 hn d,一 ,( e) , n n] m n, at et一 n/ n, n 一 一 r e — - / -
科技信息
人 文 社科
形 态学 下硇 德 语 构 词 法研 穷
南 昌航 空 大学 江
[ 摘
山 龚 剑琴
要 ] 文从语言形 态学概念入 手, 本 以语 素概念 为基础 , 对德语构词法进行 了分类 , 结合结构树模型分析德语词汇结构, 而总结 从
出德 语 构 词 法的 普 遍 规 则 特 征 。
表达各词类特有 的不 同句法和语义功能 :如德语 中名词 的变位 ( ki Del - n tn 、 ao )动词的变位( 0jgt n 和形容词 的变位 ( o p rtn 。由于 i K nu ao ) i K m aai ) o 本文涉及到的是德语构词法研究 , 故这里对屈折不多作赘述 , 了解它 仅 和构词法一起 同属语言形态学 范畴 即可 。下 文将从语 素概念人手着重 对德语构词法 种类 、 词汇结构以及构词法规则进行详细研究 。 语 素 概念 的 引入 掌握构词法特点 , 必须要弄清语素概念。语 素( rh m) Mo e 是构词法 p 中最重要的形 态学概念 , 它是指承载词汇含义 的最小语 言单 位 , 并且作 为音系学和语义学的基本成分而不 能再 进一步切分 , H u 、 te 三 如 a s o、 r r 个词本身就是最 基本 的语 素。需要说明的是 , 语素不同于音节( i e , Sb ) l 音节 没有 自身 的含义 , 如果把 L he( err 教师 ) 按语 素切分 的话 , 可分 为 L h+e, e r r两部分都具有 自身 的含 义, 前半部为动词“ 教学 ” 的词 干 , 后半

2024年德语学习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德语学习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德语学习心得体会在2023年这一年里,我全力投入到了德语学习中。

作为一种广泛流行的语言,学习德语对于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学习德语,我不仅扩展了自己的语言技能,还增加了了解德国文化和历史的机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2023年学习德语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非常重视语法知识的学习。

在基础的语法知识掌握上,我选择了一些辅助教材和网上课程来帮助我理解德语的语法规则。

德语的语法相对于我之前学习的语言来说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学习和消化这些规则。

我发现通过划重点、做练习题和与其他学习者讨论,我能更好地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其次,我积极参加德语口语训练。

作为一门语言,口语的训练对于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参加德语角和跟德语母语者进行实践对话,我能够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还参加了一些在线课程来提高我的听力理解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能更好地适应德语的语音和语调,并且能够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此外,我还注重了德语词汇的积累。

德语词汇与其他语言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每天都抽出一些时间来记忆和强化我的词汇量。

我使用了手机应用程序和书籍来帮助我学习新的单词,并且在实践中运用这些词汇。

通过这种方式,我能够更快地记住新的词汇,并且能够更灵活地运用它们。

在德语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首先,我发现德语的语法和单词拼写是一项相对困难的任务。

德语的语法规则相对复杂,而且有时候单词的拼写和发音并不一致。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学会了利用各种资源来帮助我理解和记忆这些规则和拼写。

我还经常和其他德语学习者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策略。

另外,我发现学习德语需要耐心和坚持。

有时候我会感到挫败和失去动力,但我尽力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学习动力。

通过定期设立小目标并获得小的成功,我能够保持对德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的来说,2023年对我来说是德语学习的重要一年。

我通过学习德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能力,还能够了解德国的文化和历史。

德语心得体会

德语心得体会

德语心得体会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我有许多心得和体会。

德语是一门相对来说较为复杂的语言,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练习,我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和方法,使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

首先,我发现理解德语的语法规则是十分重要的。

德语的语法较为严谨,有许多规则需要遵守。

但是,只有理解这些规则,我们才能够正确地运用语言,避免语法错误。

在学习每个新的语法规则时,我会通过阅读相关的语法书籍或者参考互联网上的资料来梳理思路和学习指南。

此外,我还会做一些语法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有时候,我也会将一些常见的语法规则整理成表格或笔记,以便随时翻阅和查找。

其次,积累词汇是学习任何一门语言的关键。

对于德语来说,掌握基本的词汇量对于日常交流非常重要。

我经常使用德语词汇卡片进行词汇的记忆和复习。

为了提高词汇的运用能力,我会找一些德语材料如新闻、文章、书籍等,尝试阅读并提炼其中的生词。

对于生词的理解和记忆,我会制作一些记忆链接或者使用一些词汇学习应用来加深记忆。

同时,我也会尝试运用这些词汇进行口语练习,以强化记忆和提高应用能力。

除了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我发现通过听力练习来提高语言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也是很有效的方法。

我会找一些德语听力材料如录音、短片、电影等来练习。

一开始,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但是通过多次听和反复练习,我会逐渐提高对德语的听力理解能力。

此外,我还会尝试模仿和跟读一些德语材料,以提高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和准确性。

通过不断地听和说,我慢慢地克服了语言障碍,提高了听力和口语能力。

此外,学习德语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德语相对于其他一些语言来说,学习曲线可能会稍微陡峭一些。

但是只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和分享经验也是很有帮助的。

通过参加德语角、在线论坛或者找一些德语学习伙伴一起学习与讨论,我们可以相互鼓励和学习,并且互相帮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德语课程学习总结掌握德语语法与词汇的学习方法

德语课程学习总结掌握德语语法与词汇的学习方法

德语课程学习总结掌握德语语法与词汇的学习方法德语课程学习总结——掌握德语语法与词汇的学习方法在德语课程学习中,掌握德语语法与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德语作为一门复杂的语言,其语法规则和词汇量都相对较大,对于学习者来说,如何高效地掌握德语语法与词汇成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德语语法与词汇。

一、建立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德语语法与词汇之前,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坚持不懈地学习德语,避免拖延和放松。

可以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习目标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二、注重语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德语语法,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参考教材、课堂讲解等方式,系统学习德语语法的基本规则和结构。

但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是远远不够的,要将所学的语法知识付诸实践。

可以通过阅读德语原著、参与德语交流等方式,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提升语法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多听多读多练习对于掌握德语词汇来说,多听多读多练习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听力训练、阅读材料、练习题目等方式,不断接触德语,提高对德语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在听力训练中,可以选择一些德语原声资料、德语电视剧等进行听力练习;在阅读材料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德语小说、新闻报道等进行阅读练习;在词汇练习方面,可以选择一些专门的词汇书或者在线词汇练习软件进行练习。

四、制定记忆法和复习计划针对词汇的记忆,可以制定一些记忆法和复习计划,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记忆和掌握德语词汇。

比如可以使用闪卡法,将德语单词写在一张卡片上,正面写单词,背面写单词的意思,通过反复的记忆和复习,加深对单词的印象和记忆。

五、参加德语角和交流活动参加德语角和交流活动是提高德语语法和词汇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加入德语角、参加德语演讲比赛、组织德语学习小组等方式,与其他德语学习者进行交流和互动,提升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六、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资源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德语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德汉构词法对比研究及德语词汇教学策略

德汉构词法对比研究及德语词汇教学策略

德汉构词法对比研究及德语词汇教学策略作者:侯聪聪来源:《戏剧之家》2017年第11期【摘要】德语词汇由于其特点,对许多德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难点。

在德语中有一些有规律的构词法,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一些生词,比如说一些德语的前缀与后缀。

通过了解德语构词法,大家可以很快辨认出一个单词的词性。

本文通过对德语构词法和汉语构词法的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点,并对德语词汇教学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词汇学习;外语教学;德语构词法;汉语构词法;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H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07-02一、构词法基本概念构词法指的是“由语素构成词的法则,是对既成词的结构作语法分析,说明词内部结构中词素的组合方式。

”①汉语和德语在构词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德语是屈折语,而汉语是孤立语,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因此它们有着鲜明的对比。

本文拟从复合法、加缀派生法、重叠法、词类转换法、缩略法等五方面对德汉构词法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使德语学习者对德语构词体系的特点和意义有一个清晰了解,掌握德语构词方法,快速高效记忆德语单词。

二、德汉构词法对比分析(一)复合构词法对比。

复合构词法,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成分结合在一起构成新词的方法。

用复合构词法构成的词叫复合词,又称合成词。

不论是德语还是汉语,都有大量的复合词。

复合词是德语构词的最能产形式,现代德语词汇的新词中,复合词的比例最高。

按照词类来分,德、汉语复合词均有以下几类。

1.复合名词。

如德语中的der Fußball(足球)、die Fahrkarte(车票)等;汉语中的“地震”“条件”等。

2.复合动词。

如德语中的danksagen(致谢)、ansprechen(交谈)等;汉语中的“步行”“请示”等。

3.复合形容词。

如德语中的dunkelrot(深红色的)、kinderreich(多子女的)等;汉语中的“年轻”“新鲜”等。

4.复合副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语构词法的教学体会
语言体系中,词汇对社会的变化最敏感。

构词学就是研究新词构成的规律和模式,以及现存词的结构和语义特征(蔡幼生,1999:424)。

构词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和部分副词。

熟悉语言的构成成分和构词法规则,就可以把新学的东西与已经掌握的东西联系起来,迅速扩大词汇量。

德语的构词法规则基本分为三类:复合法(die
Zusammensetzung/ Komposition)、派生法(die Ableitung)和转换法(Konversion)。

1.复合法(Komposition)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的词结合在一起构成新词的方法叫复合法。

因为在德语中,不同词性的词与词的结合是无限制的,所以复合构词法已成为现代德语丰富词汇的主要手段。

如:rot+Wein=Rotwein(红色的+葡萄酒=红葡萄酒)Eis+Kaffee=Eiskaffee (冰激凌+咖啡=冰激凌咖啡)从上例可以看出:
(1)复合词的词性和词类由复合词中的第二部分决定,如Rotwein是阳性名词,因为Wein为阳性名词。

(2)德语复合词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组成,如:
Eis+Kaffee=Eiskaffee
当然,还有由其他不同词性组成的复合词。

本文中主要探讨由不同名词组成的复合词类型。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名词复合词词义的理解没有很大的问题,但他们经常在记忆拼写名词复合词时出现问题。

原因如下:德语名词复合词并不是不同名词之间简单的对接,如:
Prüfungsamt=Prüfung+s+Amt,Damenhose=Dame+n+Hose,由此可见,大多数名词的组合并不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简单、直接的拼接,而是在两个名词之间加上如-s-(es),-e-,-n等中缀成分。

《杜登德语字典》对名词复合词中的中缀成分做出如下诠释:德语名词复合词中缀成分的添加规律众多,且每条规律中又不乏一些特例,所以要把所有具体规律连同特例铭记在心是几乎不可能并且是不被推荐的。

值得推荐的方法是掌握主要规律,并在平时学习时注意收集实例再加以记忆。

2.派生法(Ableitung)
派生法是德语构词法中除了复合法以外的另一最重要的构词手段,新派生出来的词分为派生动词、派生名词和派生形容词。

如:派生动词:动词stehen(站立)通过添加动词的不可分前缀be,派生出新动词bestehen(通过)。

派生名词:动词malen(画画)的词干mal-加上表示动作发起人的词尾-er,派生出名词Maler(画家)。

派生形容词:动词drehen(旋转)的词干dreh-加上派生能力很强的词尾-bar,派生出形容词drehbar(可旋转的)。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派生名词、派生形容词的派生法,因为在这两种派生法中:①所添加的名词词尾和形容词词尾派生性很强,规律性很强,学生易于掌握;②新派生出的词与原词虽然词性不同,但词义相近,学生便于理解并记忆。

如:在名词派生词词尾中,除了-er,还有-heit,-keit等具有较强派生性的词尾,如:krank(生病的+heit=Krankheit(疾病)。

在形容词派生词尾中,除了-bar,还有-lig,-ig等具有较强派生性的词尾,如:Glas(玻璃)+ig=glasig(如玻璃的)。

但是学生对动词派生词,尤其是对于添加不可分前缀的动词前缀,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就会有一些难度,主要原因是新派生出来的动词与原词词义差距很大。

常见不可分前缀有ver-,ent-,er-,be-,ge-。

如:ver+stehen(站立)=verstehen(理解),
ent+stehen=entstehen(出现)。

以此例可看出这些新派生动词在理解和记忆上的困难。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学生此类派生动词的存在,另外还要让学生养成一种学习习惯,就是注意收集此类动词,然后把它们集中起来,在例句中学习、理解和记忆。

如:verstehen:Ich kann den Herrn nicht verstehen.entstehen:Jetzt entstehen immer mehr Einrichtungenfür Austauschprogramme.
3.转换法(Konversion)
不改变词的词型,只是从一种词性转换成另一种词性,从而使该词具有新的意义和作用,成为一个新词。

这种构词方法叫做转换法。

德语的转换构词法主要是指:
(1)动词转换为名词:如:machen-das Machen。

(2)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如:klein--ein+Kleiner=einKleiner。

(3)动词分词转换为名词:如:singend--der Singende。

对于所有的德语学习者来说,这三种转换构词法都比较好掌握,尤其第一种转换法是所有学生“拍手称快“的;在第二和第三种转换法中虽然存在必要的词尾变化,但是只要学生在学习一般形容词词尾变化时,把基础打坚实,那么在进行相应的词类转换时就不会出现大问题。

总之,在德语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认识、了解这些构词法以外,还要让他们学会掌握这些构词法,这样才可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联想记忆能力,以便他们在短时间内大幅度地增加词汇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