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引入“美育”与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堂引入“美育”与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08T11:31:59.723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作者:王守菊

[导读] 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教学实施美育,达到优质教育的目的呢?本文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挖掘作品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美,体现成功喜悦这四方面来阐述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王守菊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中心小学 445000

【摘要】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在小学阶段,通过语文教学实施美育,达到优质教育的目的呢?本文通过欣赏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挖掘作品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指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美,体现成功喜悦这四方面来阐述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美育;语文;审美情操;创造意识;审美想象力

中图分类号:G2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094-0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小学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语文有着它独特的魅力,美育因素是极其丰富的,而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时期,具有可塑性强、善模仿等特点,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都应抓住以下四个特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展示美。

一、阅读文学作品,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审美心理的建构,人性的完整与自由的实现,这就是审美教育的实质亦既终极目的。”创设审美情景,指导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和创造意识,让他们通过感知,发现美、欣赏美,进而创造美。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揭示文章的内在美,调动学生情感,让他们进入无我之境后,拨动他们情感的琴弦,让他们欣赏、感悟作家塑造的美,让作家的情感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一)通过阅读,欣赏作品的静态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篇佳作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如巴金爷爷所写的《鸟的天堂》,美的语言文字描绘美的景色,美的篇章结构构成文章的一大特色。“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段话写得特别生动,其中的“堆”字特别传神,它描绘出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景象:“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树叶的色彩鲜明,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静态的榕树描绘的栩栩如生,使人如见榕树那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形象。这一整节的语句,是作者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我让学生通过品读,细细欣赏榕树的静态美。

(二)通过阅读,欣赏作品的动态美

景物的静态固然很美,但如果有景物的动态加以衬托,就更加美不胜收了。

在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欣赏作品的静态美外,还让他们欣赏其动态美。如《鸟的天堂》一文中,我让学生又随作者第二次游经“鸟的天堂”,“起初周围是静寂的……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那热闹的情景,与第一次看到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河山的壮美。

(三)品读作品,欣赏语言美

许多作品都会运用语言这个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塑造小学生的人格。现行的语文课本中,文质兼美的课文比比皆是,其中蕴藏着及其丰富的美育内容。语言的真正的美,是由于言辞的准确明朗和响亮动听而产生出来的。如《金色的雨钩》中,老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能顺利走出大草地,用缝衣服的针弯成鱼钩,钓鱼煮汤让“我们”吃,自己却啃“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当“我”发现这事后,老班长的语言更让人感动:“一路上,我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无论多么艰苦,也要把你们带出草地。”直到老班长支持不住,倒下了,也不肯浪费仅有的粮食。“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老班长的话,没有诗人吟诗那种意境,没有作家写作那种修辞,平平实实的语言就能突出他那舍己救人的精神。可见,语文课本是一本多么得天独厚的美育教材。

二、挖掘作品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教师只有通过审美,以自己的眼光认识和发掘教材的美,契合融进自己的情感,对教材的美产生发自内心的喜悦和热爱之情,才能启发学生探求这些作品所蕴藏的意境、情趣。有意识地从启迪学生审美意识入手,引发学生发挥想象,在欣赏作品各种美的同时,挖掘作品的想象空间,是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力的最佳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通过两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一)进入角色中想象

小学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佳句和感人的故事,但有时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远,使学生难以深受感动。因此,我把现代教学技术和语文学科整合起来,让学生进入角色中,使他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例如教《桂林山水》中桂林的山那一段,我先通过电脑软件把桂林一座座形状不一、各不相连的山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再通过局部动画展示山的姿态万千,在声象并茂的课堂中,学生如身临其境,有的说山像老人在望着远方,盼着未归的儿子,有的说山像老人在思考,在沉思……当课件演示很陡很高的山时每个同学似乎站在山顶上恐惧不安,惊讶了一声“好险呀!”学生的感受正如文中所说:“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二)身处现实里想象

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让学生身处现实里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学们都思维敏捷,有的说要让小女孩吃一顿丰盛的晚餐;有的说让小女孩穿自己喜欢的衣服;还有的说要让小女孩和自己一起读书……课堂上处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