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语文试卷评分细则

小学语文语文试卷评分细则

小学语文语文试卷评分细则
语文试卷评分细则:
1.命题性质、内容及覆盖面(20分)。

根据新课标与命题双向细目表,试卷命题内容与新课标符合度≥80%,该项得16—20分;命题内容与教学大纲符合度≥60%,但<80%,该项得12—16分;命题内容与教学大纲符合度<60%,该项得8—12分。

2.命题水平(20分)。

要求试题准确,无知识性错误,评分标准合理。

评分标准不够合理,或不够细致的,扣3—4分。

3.题型与题量(20分)。

试卷题型合理,含有规范书写题、看拼音写词语、按要求写词写句题、按课文内容填空题、阅读题、作文题等类以上题型,该项得6分。

每缺少其中一类题型扣1分。

试题总量适中,指命题教师基本完成试卷全部内容的时间,不少于该考试规定时间的三分之一,但不超过五分之二。

该项得10分。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研究用笔画查字法,能熟练查字典。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识字。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形近字组词;照样子组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感受阅读的乐趣。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学会选择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初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认识一些简单的句式,能照样子说句子。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外阅读总量在2万左右,并阅读中学会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课标推荐的《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绝句》三首古诗。

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能用一、二个句子,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续编故事;根据表达需要,研究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研究两部分内容相对宽泛,详见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的具体要求。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各种识字方法,能独立识字并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

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汉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够组词,包括生字组词、形近字组词和照样子组词,并正确读写本册要求积累的词语和成语,掌握一些构词规律,对常用的意思浅显的词语进行运用。

能在语境中辨析多义字、近义词的异同,正确搭配词语,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按照要求积累成语、对联、诗句、谚语等。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研究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语文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学会选择课文中的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验双向细目表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验双向细目表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验双向细目表
假定:
➢该单元由九个小主题组成。

➢本张试卷的题型为:积累应用、阅读理解、习作表达。

➢选择题:49道。

主题一、主题二每题各1分,主题三到主题七每题个3分,主题八、主题九每题各3分,共87分。

➢阅读理解题:8道,每题1分,共8分。

➢案例分析题:1道,共5分.
【注】表中数字斜杠左边为题数,斜杠右边为分数。

假如按该表出试卷:
一、做到全覆盖。

二、重点在积累应用,题量大,分值大)。

二、中等难度的题比重较大。

题数和所占分数都多于难题和容易的题。

三、难题和容易的题相比,容易的题所占分值少了一些,必要时可适当调整。

一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6
6
课文、古诗(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和课文。)
17
17
阅读、写话(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主体课文;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联系已知经验想像阅读内容,把握课文主要意思,讨论课后问题;坚持每天阅读;即时查阅工具书。)
(能看图写话,按提示要求写话。)
14
12
26
合 计 分 数
54
26
18
100
一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知识要点
识记
理解
使用
合计
分数
拼音:1、能默写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能给生字注音。
3、熟练掌握拼音识字方法。
11
11
9
9
字词:1、掌握本册要求理解的字和会写的字;
综合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
(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词语。)
12
12
8
8
4
4
5
5
句子(把错乱排列的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能补充句子;照样子写句子;选词造句;学习不同的句式。)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一、试卷编制的具体步骤1、进行总体构思,确定试卷的目标要求明确考试的目的(为什么考)和性质:是期前预备性(摸底、预测、分组)的,或者是期中形成性(评定)的;根据考试目的确定考试的内容、范围和要求(合格标准)。

2、拟订命题计划,设计多项细目表命题计划包括两项内容:一是编制试题的原则和要求,说明试题类型、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要求体考试内容中各部分试题的数量分布和所占比例。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考试目的、性质与要求,设计好试卷多项细目表,这是3、选择题型,实施编制4、编选和审查试题,组编试卷5、检查、修改、试做、复核、调整、编制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二、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价”六种水平。

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案例2:高三月考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马鞍山市二十二中学2010届高中教学质量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双向细目表(理科)高三数学第一次月考目的:检查前一阶段复习效果考试范围:第一次月考前已复习完成的内容,必修3和选修2-3中的概率和统计、排列组合、二程。

命题计划:按照2009年安徽省高考理科试卷的试题类型、试卷结构组配试卷;试卷中试题为第一建议:为了把握好试题方向,所命试题要以近两年的高考原题为参考依据,但是,为了考试公平,过四分之一,可以适当改编,或从各地模拟题中选择,还可以从教材中选择或改编题目。

(完整版)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模板

(完整版)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模板
理解分析论据作用



2

25
简答
结合文章内容谈见解



2

写作
26
写作
了解运用常见应用文



5
27
写作
半命题、命题作文






45
简答
理清思路结合生活实际谈见解





3

17
简答
理解句子含义说明对象说明顺序


3

18
简答
说明方法及作用




2

19
简答
筛选整理信息


2

20
简答
理解文章内容、拓展



3

21
简答
提炼文章主要内容



4

22
简答
理解文章内容



4

23
简答
结合文章内容解释词语含义



2

24
简答




√6中文Fra bibliotek文阅读5
填空
文学常识



1

6、9
填空
解释文言词语



4

7、10
简答
翻译句子



6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15 15
3


主观 课外 15
习作表 达
说说写写。十一
能力,表达个人的独 特感受。


主观 课外
小学语文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双向细目表
考 试 水 平 题项 题 目 题号 知 识 点 知识 √ 领会 运用 √ 分析 题型 取材
分 合计 值 客观 组词。 写出下面 的反义词 请帮词语

检测学生对拼音的 掌握情况。 根据所学生字,辨析 形近字组词。 根据学生情况,测试 学生反义词的积累。 考察学生的拼音及 词语搭配。

客观 课内 10

词语的积累。

客观 课内 9
9
检查学生对基本标 点的运用。


主观、 客观
3
3
检查语言表达能力。 说说写写 九 √ √ √ 主观 5 5
1 读一读, 做 一做。
数一数有几个自然 段 能根据内容提取信 息 在语言环境中的语 言运用 看图写话,训练表达


客观 课外
阅读理解
2



主观 课外




客观 课内 10





客观 课内 8
找拼音朋 四 友。 我会选字 填空, 只填 五 序号 积累运用 按课文内 容填空。 照样子, 我 会写。 你能给句 子加上正 确的标点 吗? 八 六

客观 课内 10
53
在不同的语境中辨 析拼音相近的字。 检查重点课文背诵 记忆掌握情况。




主观、课外、 5 客观 课内

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

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
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范例)
题号
知识领域或章节或单元
分值
试题素材来源
水平要求及赋分
分值
题型
预设难度
知识点
识记
理解
掌握
简单运用
综合运用
基础题80%
稍难10%
难10%

整册书
识记生字
8
教材改编


8
填空题
8
二、四
整册书
对词语的掌握
12
教材改编


12
填空题
12

查字典
2教材Leabharlann 编√2填空题
2

整册书
句子运用
10
教材改编


10
解决问题
10

整册书
积累运用
14
教材及改编


14
课文内容填空
14

本册书
古诗默写
5
教材

5
古诗默写与解决问题
5

第六单元及课外
阅读理解
19
课内与课外

解决问题
9
10

习作
30

30
运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课程考核命题双向细目表

课程考核命题双向细目表
签名:年月日
学院(部)分管教学院长意见
签名:年月日
说明:1.任课教师应认真填写表中相关项目,并将此表与试卷样卷、电子版、参考答案一同交所在
院(部)教务干事。教务干事送院(部)负责人审查签字后备用。所有课程试卷交教务处,由教务处决定考试用卷并制卷。
2.课程代码指课程编号,需与人才培养方案中保持一致。
3.课程类型指专业基础课等课程性质,试卷类型指AB卷,AB卷使用一个双向细目表。
4.此表制定时间为2023年5月,此表一经制作,以前的表格作废。
课程考核命题双向细目表
学院(部):专业班级: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试卷类型:考核时量:分钟
\题型
\分值
章节(模M
名称及学\
题型分布(以分数计)


客观性题(偏书本知识)
主观性题(偏应用)
名词
解释
填空
选择
判断

简答
分析或论证
计算
设计
综合
合计
命题组(教师)
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审查意见
此处需签“同意出卷”再签名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知识内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考 查 内 容总 分 值难度 系数题 次分 值 题 次 分 值 题 次 分 值 集合、简易逻辑简易逻辑 1,3 8 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 充分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8 0.9+0.7 不等式不等式 6 4 13 6 基本不等式基本不等式 线性规划线性规划10 0.7+0.6 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 5 4 17 4 函数图像性质、函数图像性质、 零点、恒成立零点、恒成立8 0.75+0.6 导数及应用导数及应用 10 4 20 15 4导数及应用导数及应用 23 0.6+0.7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4 4 18 14 图像与性质图像与性质 解三角形解三角形18 0.6+0.7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 9 4 基向量思想基向量思想 向量几何意义向量几何意义4 0.5 数列数列 15 6 22 15 等比等差数列等比等差数列 数列求和数列求和21 0.7+0.6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 7 4 14 6 19 15 线面位置、三视图、线面角、面面角25 0.7+0.7 +0.6 解析几何解析几何 8 4 11 4 21 15 双曲线离心率双曲线离心率 直线与圆锥曲线直线与圆锥曲线23 0.6+ 0.6+0.6 计数原理与古典概率、二项式定理定理 12 16 10 概率,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变量及其分布列10 0.8+0.6 复数复数 2 4 复数概念复数概念 4 0.95 小结小结 10题 40分 7题 36分 5题 74分高中数学高中数学150 0.65 2018年高考模拟卷数学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共4页,选择题部分1至3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4页。

页。

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完整版)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完整版)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编者按:在备受广大老师关注的课程改革教学中,考试作为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发挥积极的教学评价与教学导向作用。

而且让我们从学生的考试中获得有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许多相关信息,因此作为教师就要进行命题研究,做好试卷的命制与质量分析,才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才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命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呢?制定双向细目表能够减少我们命题的盲目性,就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做如下说明。

希望对老师们今后命题能够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浅谈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二)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它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三)、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依据,建立了考核的标准,体现了考试的目的。

命题双向细目表(参考模板)

命题双向细目表(参考模板)

命题双向细目表(参考模板) 学校考试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学科年级题型答卷时间分钟满分命题人说明:1.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综合题等,根据学科有所区别。

2.试题来源包括:教材原题、学案原题、教材改编题、学案改编题、中考原题、原创题等。

3.目标层次:请根据学科标准要求填写,使用通用能力层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

请用√符号表示。

4.题号指小题序号。

5.难度指标要点:容易题(0.90-0.75)、较易题(0.70左右)、较难题(0.55左右)、难题(0.45-0.20)。

6.注:合计分值为试题预计分值之和。

学科年级题型题号试题预计分值难度指标考查目标属性语文七年级填空题 1-10 10 0.75 理解√选择题 11-20 10 0.70 应用√计算题 21-25 15 0.55 分析√简答题 26-30 20 0.45-0.20 综合√数学八年级填空题 1-10 10 0.75 理解√选择题 11-20 10 0.70 应用√计算题 21-25 15 0.55 分析√简答题 26-30 20 0.45-0.20 综合√以下是学校考试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语文七年级的试卷包含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简答题。

其中,填空题和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计算题则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而简答题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能力。

每一题都有预计分值和难度指标,难度指标分为容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级别。

数学八年级的试卷也包含了相同的题型,同样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

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每一题都有预计分值和难度指标,难度指标分为容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级别。

这份双向细目表是由命题人根据学科标准要求、教材原题、学案原题、教材改编题、学案改编题、中考原题和原创题等来源制作而成。

通过这份表格,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更好地了解试卷的命题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对重要历史概念内涵的理解能力与评价能力
客观题
2分
0.6
21杂交水稻与世界粮食问题
识记能力,评价能力,材料阅读能力
客观题
2分
0,6
22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中的非理性倾向
对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比较能力
客观题
2分
0.4
23文学作品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分析能力
客观题
2分
0.6
24文学与美术作品中的回归自然主题及产生的原因
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和对哲学概念的理解
客观题
2分
0.6
9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任意角度)
对重大历史事实的再现能力与比较能力
客观题
2分
0.5
10孟德斯鸠的国家学说(或者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材料阅读能力,公民意识
客观题
2分
0.5
11“启蒙”或者“理性”的含义
对重要历史概念的内涵的理解
客观题
2分
0.5
12启蒙运动与中国
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历史评价能力
客观题
2分
0.7
5理学和心学的内涵与区别
材料阅读能力,比较能力
客观题
2分
0.6
6“四书五经”的含义与地位的形成
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与文化素养
客观题
2分
0.8
7顾炎武的“众治”与“独治”
识记能力,公民意识
客观题
2分
0.5共14分
8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或者产生的原因)
题号与拟考
知识点
拟考能力、
方法或情感
态度价值观
题型
要求
分 值
难度系数
要 求
1道家思想的内涵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123,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如,选择题的权重取,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权重=1分;权重也叫权数,或加权;是表示每一个知识点在全部测量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权重的总和为100;在命题时,权重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对每章指定的要求,权衡每章应占的比重;小的章节可以少占一些,重点内容可以多占一些,各章的权重分配完毕之后,再具体分配学习水平的权重;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4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5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这六个层次是从学习过程的理解能力来划分的,它适应于任何一门学科,而且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依据,双向细目表建立了考核的标准,体现了考试的目的;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命题双向细目表不宜随意更改,只能随考试大纲的修订而修改;制定了试题卷的质量标准;衡量考试的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1效度;考试的效度是指通过一次考试能确实地测量到它所欲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可用考试的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来表示;标准化考试要求效标关联效度在0.45以上,考试才算有效;内容效度没有确切的数据指标,它是由测验编制者、使用者运用分析判断得出的结论;一般认为,内容效度应达到80%左右;2信度;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可用等值系数、稳定系数和内在一致性系数分半系数来表示;标准化考试的信度系数要求在0.90以上,最低不小于0.80;美国有些标准化考试的信度系数要求在0.96以上;3难度;试题的难度即试题的难易程度,可用通过率来表示;各个试题的难度以适中为宜;试题太难或太易都不会有好的区分度,其信度也会降低;国外许多研究者以及我国的试验结果证明,只有难度中等的试题才是较好的;除去个别的例外;4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被试者鉴别其能力的程度,可用题目得分与总分间的积差相关系数作为区分度指标对选择题,可用高低分组各占27%的被试者的通过率之差来表示不限题型;制作双向细目表的程序如下:1列出大纲的细目表任何测验,都是针对具体的学科内容进行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内容,不同知识内容在该科教学中的相对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知识内容所应实现的知能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测验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在编制细目表时,应先列出课标或大纲的细目表;2列出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应根据教学内容在整体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比重;比重多以百分比表示;这个分配的百分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这个比例,就是说的“权重”;3列出各种认知能力学习水平目标的权重测验题不仅要对学科内容具有足够的覆盖率,也要涵盖所确定的学习水平目标,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目标,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对六级不同目标合理权重;确定目标权重时,除考虑学科特点外,还应适当强调高级目标的相对重要性,通过对这类目标分配以较大的权重,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4确定各考查点的“三个参数”在欲测知识的内容和其应达到的学习水平所对应的格子内,分配各考查点的得分点和题型,再根据相应权重算出的各得分点的实际分数值;如,第一大题第4题2分,用“一、42分”表示;其实我们现在常用的赋分方法都是实际中经过检验和经过加权后的,如填空题一空1分,单选题每题2分等;5审查各考查点的分配是否合理审查包括两个方面:审查各级学习水平所占百分比的分配是否合理;审查各知识内容及各单元内容所占百分比是否合理;通过以上的工作,就使试卷的内容效度有了可靠的保证,从表中就可以看出内容分布和学习水平分布的情况易、中、难分数分布情况;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由于主观随意性产生的覆盖面过狭、过偏,试题过难、过易的状况;即使是按照双向细目表命制的试题,当一份试卷编排好以后,整合试卷时还要综合考虑试卷的总体难度、题量大小等问题;因为不同的题目搭配在一起,由于相互作用,会使原来各自的难度和答题时间发生细微的变化,这时需要重新进行总体上的综合考虑;再就是看试题表述是否简洁、规范,符合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风格,图形是否优美,能不能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舒适感,试题语言亲切,能给学生带来信心与动力,而不是带来紧张气氛,这样就可以减少非实质性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误差;同时应由命题人员单独、正式地对试题作答一遍,以发现问题,加以改正;命题人员作答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有效性;即测验题必须反映测验目的和测验内容方为有效;测验题反映测验内容越好,其有效性越高同时也要看是否体现命题原则;2时间性;作答时间是否够用;比如100分钟的考试时间,出题人认真读题、认真作答应在5 0分钟内完成;3合理性;答题量与赋分值是否合理,答题时间应和分值成正比;试题难度大、作答时间较长的,分值应大一些,反之亦然;4简明性;文字表述是否易懂,要求文字表述一定简明,选用常用词,不用生造词,多用简单陈述句,少用多重复式句,特别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否定句;5准确性;表述准确,用词恰当,概念、原理引用正确不能含糊或有误,图表清晰、计算条件充分,包括标点符号、字母的正体、斜体使用都要准确;如物理学科中:物理量为斜体,单位符号为正体6鉴别性;难度分布是否合理;7独立性;不出现相同或近似的试题,各题彼此独立,不能有相互启发的现象,试题与试题之间互不提示答案;8针对性;试题要符合年龄特征,使试题的文字表述、信息量和作答方式适合于被试者;9答案的科学性;这是最后必须重点看的内容,答案是否科学、合理,有没有争议,是否规范,评分是否可操作,是否易于控制评分误差;总之,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应严格遵循有关工作程序开展,以防止出错及疏忽;。

语文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考试试卷表

语文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考试试卷表

语文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考试试卷表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xiāng lián(______)bǎi huā(______)hái shì(______)shétou(______)diǎn tóu(______)yíkuài(______)fēi cháng(______)píng cháng(______)qián wǎng(______)xīguā(______)kěpà(______)gēn zhe(______)二、比一比,再组词。

很(_______)足(_______)包(_______)进(_______)快(_______)跟(_______)捉(_______)跑(_______)近(_______)块(_______)三、读一读,连一连。

四、想一想,填一填。

(1)“方”读作(____),笔顺是(____),可组词:(____)(____)。

(2)“医”一共(____)画,第七画是(____),可组词:(____)。

(3)“再”读作:(____),第四画是(____),可组词:(____)。

五、读句子,选词填空。

得意地难为情地不服气地①我________说:“我穿这件衣服太神气了。

”②小红________说:“奶奶,对不起,我把您的花瓶打碎了。

”③小刚________说:“让我们再比试一次。

”六、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画“√”,错的画“×”。

1.“各”的第一笔是“一”。

(______)2.“觉”中一共有三个点。

(______)3.“为”字的第二笔是撇。

(______)4.“阳”字的第一笔是竖。

(______)5.“这”字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______)七、照样子,写句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考试试卷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考试试卷表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考试试卷表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běi jīng gāo xìng zhāo hu shén medì diǎn shēn tǐhuǒbàn yǐjīngkuài lè tài yáng dōng xuěfēi cháng二、先辨字,再组词。

风(_________)雪(_________)入(________)春(________)凡(_________)雨(_________)人(________)日(________)三、看图,将图片和音节连起来。

wōniúhúdiélǎo hǔjīn yú四、按要求填空。

(1)“金”字共____笔,第五笔是_____。

组词:_______。

(2)“阳”是_____结构的字,共有_____笔。

组词:________。

(3)“为”的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 .(4)“各”是__________结构的字,上面的部首是________。

(5)“北”字共有_______笔,第一笔是______。

五、把下面的短语补充完整。

(填序号)①坐②下③讲④开⑤踢⑥听⑦玩⑧捉(___)象棋(___)游戏(___)故事(___)跷跷板(___)足球(___)小鸡(___)音乐(___)运动会六、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方”和“万”的最后一笔都是丿。

(___)2.“诸葛、钱、东方”这三个姓都是复姓。

(___)3.《小池》和《池上》这两首古诗描写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

(___)七、照样子写句子。

1.例:小猫爱吃鱼。

兔子爱吃_______。

________爱吃________。

________爱吃________。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考试试卷表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考试试卷表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考试试卷表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shēng bìng yīshēng biérén shùgànhào qíqīgèxīng xing tèbié二、给生字宝宝组个词吧。

几(__________)日(__________)云(__________)人(__________)儿(__________)目(__________)去(__________)八(__________)三、想一想,连一连。

一只儿歌弯弯的太阳一支图书宽宽的小路一首青蛙洁白的公路一册铅笔火红的棉花四、按要求拆笔顺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画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画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画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画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画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画五、选词填空。

(填序号)①弯②变1.月亮会(______)戏(xì)法。

看,它像眉(méi)毛(máo)一样(______)了。

①棋②旗2.我的哥哥是个升(______)手,他还喜(xǐ)欢(huān)下(______)。

①着②看3.妈妈带(______)我去(______)望(wàng)奶奶。

六、我会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语文(上)期末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
知识要点
识记
理解
运用
合计
分数
拼音:1、能默写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能给生字注音。
3、熟练掌握拼音识字方法。
11
11
9
9
字词:1、掌握本册要求认识的字和会写的字;
综合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
(掌握由生字组成8
8
4
4
5
5
句子(把错乱排列的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能补充句子;照样子写句子;选词造句;学习不同的句式。)
6
6
课文、古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和课文。)
17
17
阅读、写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主体课文;练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联系已知经验想像阅读内容,把握课文主要意思,讨论课后问题;坚持每天阅读;及时查阅工具书。)
(能看图写话,按提示要求写话。)
14
12
26
合计分数
54
26
18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