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阿房宫赋》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明确:使用互文描述了六国的宝藏。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明确:用比喻描写了秦人弃置珍宝。
9、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 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 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 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这一段对阿房宫全局的描写笔法简练,对 阿房宫局部的描写细腻周到,充分描绘出阿房 宫这一宏伟建筑群的精致豪华、富丽堂皇。
第二段极力渲染阿房宫中奢侈铺张的生活。 从两个方面来写: 1、写宫人们的奢靡生活;
2、写秦人对珍宝毫不爱惜,到处丢弃。
一方面写宫人们的奢靡生活,连用了五个 夸张兼比喻句描写她们梳妆打扮以及出行的盛 况,妆镜如星,乌发如云,香气如雾,车过如 雷,以自然界的星云雷雾作为喻体,可见宫人 数量之多,追求靡丽的风气之盛。然后写她们 极力展示自己的娇媚,以等待皇帝的宠幸。写 宫人就是写皇帝,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把六国 的美女都集中到阿房宫中,满足他一个人的声 色欲求,可见秦皇的荒淫生活。
本文通过阿房宫的兴建及其 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 统治者的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 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1、想象、比喻与夸张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 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抒情相结合。 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1.四海一
统一 构筑 延伸 依,依着 成为
2.骊山北构而西折
3.直走咸阳 4.各抱地势
另一方面写秦人对珍宝毫不爱惜, 到处丢弃。仅仅用“鼎铛玉石,金块珠 砾”八个字,就描写出秦人奢侈浪费无 度的状况。
第一段写宫室建筑也好,第二段写 美女珍宝也好,都是为了表现秦始皇的 穷奢极欲,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 作铺垫。
第三段将秦始皇和老百姓之间天壤之别的生 活状况进行对比,又自然写到暴秦的灭亡。
3.可怜焦土
指怜悯或值得怜悯;也指(数量少或质量坏到) 不值一提。
1.骊山北构而西折
在北边/向西 乘坐辇车
2.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3.朝歌夜弦 在早晨、在夜里 4.朝歌夜弦 唱歌 弹琴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名词用作动词: 当作铁锅 当作石头 当作土块 当作碎石
源自文库
6.函谷举
被攻占。
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焦土:化为焦土。 8.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借鉴。 幸:被宠幸。
5、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明确:使用通感描写宫中歌舞的感受。
6、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 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 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明确:这一段话描写阿房宫中宫人梳妆以及出行的盛大场面。 这是一组排比句,气势非凡。同时,这组排比句中的每一分句 又是比喻,喻体在前,本体在后,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众多喻 体又构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明星闪烁,绿云扰扰,渭水 涨腻,烟雾蒙蒙,雷声乍起,这些自然界的天象变化给人以新 奇惊讶的视听感受,有一种盛大的气势;然后,作为本体的事 物出现了,原来是美丽妖娆的宫人们打开了梳妆镜、梳理鬓发、 洗去脸上的脂粉、焚香熏衣服、乘坐宫车出行。排比兼比喻的 写法,有力地突出了宫人生活的奢华靡丽。
这篇文章文采焕然,使用了很多形象生 动的修辞手段。 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明确: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阿房宫 的占地之广、建筑之高。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明确:用比喻描写了楼阁之间的钩 连环绕的形势。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明确:用诘喻描写了桥和复道的形态 (以反 诘句的形式来表现比喻内容的修辞方法)。
阿房宫整个建筑群宏伟壮观的气势
接着对阿房宫的局部进行细腻地描绘。
写到了楼阁的密集程度,走廊和屋檐的形 状,楼阁之间互相钩连、互相环绕的气势,还 写到了像蛟龙一样的长桥,像彩虹一样的复道。 甚至写到人置身其中都会迷失方向,来突出这 个庞大的建筑群的错综复杂。作者还展开了丰 富的想像,写出阿房宫中的歌舞效果。
这是一篇借古讽今的赋体散文。 “赋”作为一种文体有一个演变的 过程。赋体以楚辞为滥觞,至荀况 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 了汉代才形成确定的体制,这是赋 的渊源。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 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 阶段。
赋形式上的特点: ①用词:辞藻华丽。 ②修辞:渲染夸张,多用比喻、排比、对偶 等。 ③讲究声韵的美(文赋):句式多变,骈散 结合,押韵自由,韵脚灵活多变。 赋内容上的特点: 咏物说理,通过山水、风物、鸟兽、等来表现 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尾议论,寄托讽喻。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交代 了秦王朝的灭亡,和篇首“六 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 出”的气势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四段是作者的议论,阐明了论点:“灭六国 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对于历史发出无限感慨,“使六国各爱其 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 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并且思及 未来,“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 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意在 言外,很显然也是在警示唐敬宗“大起宫室, 广声色”的危机,提醒他要爱惜民力,不要重 蹈秦国灭亡的覆辙。
5.为秦宫人
6.渭流涨腻

7.雷霆乍惊
8.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9.不知其所之也 10.一旦不能有 11.人亦念其家
惊响
座 往,到 占有 顾念
12.使六国各爱其人
13.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假使 可惜
1.钩心斗角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错综精密。现多比喻各用心 机,明争暗斗。
2. 韩魏之经营
指筹划并管理(企业等);也泛指计划和组织。
《阿房宫赋》作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即公元825 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 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唐敬宗李湛十六岁继 位,与宦官嬉戏终日,贪好声色,大兴土木,游宴无 度,不视朝政,曾在长安洛阳有兴修宫殿的庞大计划。 后因平卢、成德节度使借口“以兵匠助修东都”想趁 机夺取洛阳,才作罢。作者预感到唐王朝的危险局势, 与黑暗现实,就写这篇赋,表面上写秦因修建阿房宫, 挥霍无度,贪色奢侈,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是 借秦之故事讽唐之今事,规劝唐朝的当政者,要以古 为鉴,不能哀而不鉴,最终只能落得“后人复哀后人 也”的结局。
n 缦回 mà 不霁何虹 jì n ngqiá 焚椒兰 jiāo ng 妃嫔媵嫱 pí yì lù 辘辘 杳不知 yǎo n 尽态极妍 yá 剽掠 piāo chēng 鼎铛 迤逦 yǐlǐ zīzhū n 锱铢 架梁之椽 chuá n 在庾之粟粒 yǔ sù 横槛 jià 呕哑 ōu yā 参差 cēn cī
“阿房宫”的“阿房”旧读“ēp áng”,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阿房宫是 秦朝的宫殿,据史书记载,始建于公 元前212年。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 西郊15千米的阿房村一带。
赋,是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 体。始于战国赵荀子的《赋篇》,汉代成 为一种特定的文学体裁。其特征是“铺采 摛(chī)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 借景抒情。它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 谐,描写事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而于 结尾部分常发一点议论,以寄托讽喻之意。 本文为文赋。文赋的代表作还有欧阳修的 《秋色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杜牧的这篇史论性质的赋最终想说明的道理是: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 也。”但是,他并没有用多少篇幅来抽象地说理, 而是用相当多的笔墨渲染阿房宫的宫室之华美、生 活之奢靡。对于阿房宫建筑群的描写和美女梳妆的 描写可谓不厌其烦,细腻精致。仿佛复原了秦代阿 房宫的生活,非常形象,如在目前。这些形象化的 描写都是有用意的,通过铺张的笔墨写出了秦始皇 铺张的生活,把阿房宫写得越穷奢极丽,越能更有 力地显示秦王朝灭亡的必然性。因此,最终的结论 水到渠成。
杜牧(803-约852年),字牧之,号 樊川居士,唐京兆人,太和三年进士及 第,由于性情刚强,直陈利弊,得罪当 权,所以不为重用,使他有怀才不遇的 感觉,于是浪迹于江湖,饮酒赋诗以自 遣。他作诗技巧甚高,文字鲜明华丽, 却又充满对人生的感慨,后世认为杜牧 的诗豪迈气慨。世称“小杜”,在诗歌 方面,与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 杜” 。
作者首先提出“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人人 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接着语意一转, 再次渲染阿房宫的繁华奢侈。连续用了六个排比句,极 力写阿房宫的柱子、椽子、钉子、瓦缝、栏槛、乐声之 多,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的豪华气派,这组排比句中 的每一句都以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为比较对象。农夫、 织女、谷粒、帛缕、城郭、市井言语,这些人和事物的 数量竟然不如阿房宫中微不足道的部件的数量多。一方 面是奢靡的生活,一方面是辛苦的劳作,这种巨大的反 差已经预示了秦王朝的危机。
明确:这段话写阿房宫的构件之多,又以百姓和他们的生活作为 比较对象,每一句话都构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秦始皇和阿房 宫的奢侈铺张,另一方面是百姓和他们生存环境的穷困艰难,讽 刺之意不言而喻。同时,这种对比又是不平衡的,阿房宫中的柱 子、椽子、钉子、瓦缝、栏槛、乐声比农夫、织女、谷粒、帛缕、 城郭、市井言语还要多,阿房宫中构建的数量处于强势,和百姓 相关的事物的数量处于劣势,阿房宫越是豪华气派,百姓的生活 就越发困苦。六个排比句铺张开来,气势流畅,对比双方的悬殊 更加明显,作者的讽喻之意也更加突出了。
取 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夺取 取妻如之何? 同“娶”。
留取丹心照汗青。 助词,“着”。
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语气助词。
盘盘焉,囷囷焉
相当于“然”,助词。

廊腰缦回
名词,丝绸。 副词,久久地。
缦立远视
使 使六国各爱其人
杳不知其所之也
使负栋之柱
让 假使 往,到。
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它(指代秦的灭亡)
黄鹤一去不复返 六王毕,四海一
一旦 统一、一致
一 上食埃土,下应黄泉,用心一也 专一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建筑风貌。 首先对阿房宫的全貌进行总体性地描述。
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二川溶 溶,流入宫墙。 写出了秦统一天下的气 势和阿房宫的建成。 交代了阿房宫的占地面 积之广和建筑之高。 写出了阿房宫在地理上 依山傍水的宏阔景象。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一死生为虚诞 全
把……看成一样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形容词,顽固。 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副词,本来。

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形容词,稳固,牢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
喜爱
秦爱纷奢,人亦爱其家 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取出,提取。
秦以攻取之外, 攻取,攻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