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研活动记录文本
幼儿园中班教研活动记录100篇
![幼儿园中班教研活动记录100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06e69f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c.png)
幼儿园中班教研活动记录100篇前言幼儿园中班是幼儿教育的关键阶段之一,孩子们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渐接触各种学习内容和活动。
教研活动是幼儿园教师们进行教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教研活动的记录和总结,可以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
下面是100篇幼儿园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一篇:绘本阅读活动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一本关于春节的绘本《过年啦》,通过绘本,我们向孩子们介绍了春节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让他们了解到春节的重要性,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我们提前准备了一些与春节相关的物品,如红包、灯笼等,并设置了相关的游戏环节,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来感受到春节的氛围。
通过绘本的阅读和互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关于春节的知识。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春节的传统习俗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第二篇:科学探究活动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一个与天气相关的科学实验,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活动中,我们提前准备了水、冰块等物品,并制作了一个小水族箱,让孩子们观察水中的冰块的变化。
通过实验,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了冰块融化的过程,了解了水的变态性质。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天气变化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力。
第三篇:美术创作活动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一个与春天相关的美术创作活动,通过画画的方式让孩子们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美好的憧憬。
在活动中,我们提供了各种不同的美术材料,如颜料、画笔等,并给孩子们一个主题,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
在绘画过程中,我们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和想法。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展示了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
第四篇:音乐游戏活动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一个与音乐相关的游戏活动,通过唱歌和舞蹈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在活动中,我们准备了一些简单易学的歌曲和舞蹈动作,并引导孩子们一起参与。
中班教研教学活动记录(3篇)
![中班教研教学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75195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47.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中班幼儿的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我们幼儿园开展了中班教研教学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有趣。
2. 通过教学观摩,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通过研讨交流,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以“中班数学活动《认识图形》”为主题,首先由备课组长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讨论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教学内容: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直观地认识各种图形,并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游戏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图形的认识程度,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学观摩备课结束后,由主备教师进行教学观摩。
在观摩过程中,其他教师认真记录,观察主备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幼儿的学习情况。
主备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认识各种图形,并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发现主备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3. 研讨交流观摩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了研讨交流。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1)如何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各种图形?(2)如何通过游戏、操作等活动,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3)如何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4)如何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
关于中班教研活动记录【三篇】
![关于中班教研活动记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ea2432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a.png)
关于中班教研活动记录【三篇】【篇1】中班教研活动记录参加人员:中班段全体老师教研内容:幼儿园晨间活动的组织教研过程:一、学习《幼儿园晨间活动的紧要性》二、研讨:如何组织幼儿的晨间活动:学习新器具、新技能的组织形式,老师可以实行集体讲解示范游戏的玩法,幼儿在学会技巧后,分散自由练习,老师进行个别引导.这是集体活动和分散探究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形式.如在学习球绳这一种新的器具时,老师首先介绍这种器具的名称,接着告知他们球绳是放在脚上玩的,最后提出活动的要求.幼儿在明确了活动目标和要求后就可以本身自由的游戏了.:老师让幼儿自由探究,本身尝试着找出游戏的不同玩法,然后集中讲解.这一种则是先分散活动,再是集体活动的形式.如在练习拍皮球时,老师提出要求“今日老师请小伙伴们来练习拍皮球,看看哪个小伙伴最有方法,可以连续拍十个球.”这时孩子们拿着球都各自练习去了,差不多活动快结束的时候,老师这时集中幼儿,请那些拍得好的幼儿说说,“你是怎么拍的?你的姿势是怎样的?”而且可以请大家一起来学一学,以便达到共同进步.:对已有的技能,老师可让幼儿先进行小组练习,然后可以是竞赛性的游戏或者是表演性的游戏.如:在玩羊角球、摇摇车和踏板车的活动中,老师在提出活动要求后就让他们自由地练习,在确定的程度以后可以组织一部分幼儿进行比赛.:在活动的难度上,老师可适当提高对幼儿活动的要求,让幼儿自由练习,探究器具的不同玩法,然后集中学习新的游戏技能.如老师供应皮球、呼啦圈、滑板车和羊角球等四种器具,将其投放在场地的四角,幼儿自由选择器具在指定的区角里探究新的活动玩法.:在分区活动的这种形式下,老师可对幼儿进行各种各样的引导,有察看引导、帮忙引导、启迪引导和帮忙引导等等,通过各种引导来发挥幼儿自动性和活动的积极性.:老师们都说出了本身的各种方法,但我感觉晨间活动的评价环节也不能少,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依据幼儿的活动情况,显现的问题,新的表现和玩法,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交流,激励他们相互启迪、示范推广新的玩法,大胆表现本身的本领.也可以引导幼儿整理活动的器材和场地,这自身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同时通过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培育幼儿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及责任感,培育幼儿整理材料的技能及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值得注意的是,老师要以进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幼儿,对本领强的幼儿要予以确定和称赞,对本领弱的孩子要予以更多的帮忙、激励、信任和支持,也可动员大家一起来帮忙他.三、近期工作1.中班段在莳植区开垦一块莳植园地,种上蔬菜.2.主题区域和主题墙的设置3.推普周的各类活动幼儿诗歌朗诵活动4.幼儿故事比赛5.幼儿年历宝宝的组织【篇2】中班教研活动记录本学期,我园教科研工作在《纲要》精神引领下,在上级教研部门的引导下,在“以老带新、以能培弱”等合作、自主探究的工作方式中,优化了幼儿园常态下的一日活动质量。
中班级教研活动会议记录(3篇)
![中班级教研活动会议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d08ba8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4.png)
第1篇会议时间:2022年9月20日会议地点:幼儿园中班级活动室参会人员:中班级全体教师、教研组长会议主题:探讨中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一、会议开始主持人: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召开中班级教研活动会议,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中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下面,我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二、教研组长发言教研组长:各位老师,首先,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本学期中班级的教学工作情况。
1. 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本学期,我们根据幼儿园的整体教学计划和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制定了中班级的教学计划。
计划中涵盖了语言、数学、科学、艺术、健康、社会等各个方面,旨在全面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2.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我们注重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3. 教学成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中班级的幼儿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尤其在语言、数学、科学等方面,幼儿的表现尤为突出。
三、教师发言教师1:大家好,我是中班级的一名教师。
在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在数学方面的兴趣较高,但部分幼儿在计算能力上存在不足。
针对这一问题,我尝试了一些教学方法,如:1. 游戏化教学:通过开展各种数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2. 实物操作:利用实物进行操作,帮助幼儿理解数学概念。
3. 家园共育: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数学学习。
教师2:大家好,我是中班级的另一名教师。
在语言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幼儿的表达能力较弱。
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我采取了以下措施:1. 创设语言环境: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多说话、多交流。
2. 阅读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3. 语言游戏:设计有趣的语言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讨论与交流主持人:感谢各位老师的发言。
接下来,我们进行讨论与交流,共同探讨如何提升中班级的教学质量。
中班段活动教研记录(3篇)
![中班段活动教研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4ce305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a.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园中班段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园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中班段活动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如何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为主题,旨在探讨如何激发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兴趣,提高户外活动的有效性。
二、活动目的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使教师们对户外活动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2. 探讨如何激发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户外活动的有效性。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教师分享户外活动经验活动开始,各班教师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分享了在户外活动中的一些成功经验。
例如,教师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好奇心等方式,提高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
2.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环节,教师们围绕“如何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积极性的策略。
3. 专家点评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教师们的讨论成果进行了点评。
她认为,本次教研活动氛围浓厚,教师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同时,她还对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如:(1)丰富户外活动内容,满足幼儿不同需求。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好奇心。
(3)注重游戏化教学,提高幼儿参与度。
(4)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四、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主要收获:1. 教师们认识到户外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2. 教师们掌握了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活动积极性的有效策略。
3. 教师们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今后开展户外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五、活动反思1. 本次教研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们的积极参与和合作精神。
2. 教师们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幼儿园中班教研记录全(3篇)
![幼儿园中班教研记录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12f6e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1.png)
第1篇一、教研主题本次教研主题为“幼儿园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
二、教研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教研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1. 幼儿园中班教师2. 幼儿园教研组长3. 幼儿园园长4. 邀请的外部专家五、教研流程1. 教研组长开场致辞,介绍本次教研的目的和意义。
2. 教师分享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3. 外部专家点评并给出专业建议。
4. 园长总结发言,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
5. 教师分组讨论,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6. 教师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体教师共同总结。
六、教研内容1. 教师分享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存在的问题(1)同伴关系不和谐:部分幼儿在幼儿园中存在排斥、欺负同伴的现象。
(2)规则意识淡薄: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不遵守规则,影响活动秩序。
(3)独立性差:部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依赖性强,不能独立完成任务。
(4)情绪管理能力不足:幼儿在遇到挫折时,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容易情绪失控。
2. 教师分享解决策略(1)开展同伴互助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游戏等方式,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
(2)加强规则教育:在集体活动中,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并遵守规则。
(3)培养独立性: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独立完成任务,增强自信心。
(4)情绪管理教育:通过故事、歌曲、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调节情绪。
3. 外部专家点评及建议外部专家对教师分享的解决策略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以下建议:(1)关注幼儿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幼儿的特点,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2)加强家园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社会性发展,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3)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参与社会性活动的兴趣。
(4)注重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4. 园长总结发言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认识。
幼儿园教研中班记录内容(3篇)
![幼儿园教研中班记录内容(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6cef9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b.png)
第1篇一、教研主题本次教研主题为“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策略探讨”,旨在通过研讨,提升教师对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认识,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二、教研时间2022年10月15日三、教研地点幼儿园会议室四、参会人员1. 幼儿园园长2. 中班年级组长3. 中班各班班主任4. 中班年级组教研员5. 中班年级组部分教师五、教研内容(一)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现状分析1.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中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词汇量迅速增长;(2)句子结构逐渐丰富;(3)表达方式多样化;(4)理解能力提高。
2. 幼儿语言发展存在的问题(1)词汇量不足;(2)句子结构单一;(3)表达能力较弱;(4)理解能力有限。
(二)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策略探讨1. 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1)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各种资源,如图书、玩具、音乐等,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兴趣;(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如故事会、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提高幼儿的语言实践能力;(3)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共同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2. 加强语言教育(1)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2)注重幼儿的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3)通过游戏、故事、歌曲等形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
3. 培养幼儿的语言兴趣(1)关注幼儿的兴趣点,设计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活动;(2)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语言世界;(3)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语言需求。
4. 家园合作(1)加强家园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2)开展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对幼儿语言发展的认识;(3)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共同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三)中班幼儿语言发展案例分析1. 案例一:小明的语言发展小明在幼儿园表现良好,但在家庭中,家长对他的语言发展关注不足。
经过家园合作,家长开始关注小明的语言发展,并积极参与幼儿园的语言活动。
中班教研组教研记录(3篇)
![中班教研组教研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780b4b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6.png)
第1篇一、教研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教研时间2021年9月15日三、教研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四、参加人员中班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教研内容1. 分析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现状2. 探讨提高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3. 分享优秀教学案例,总结经验4. 制定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案六、教研过程1. 分析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现状教研组全体成员针对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存在的问题有:(1)部分幼儿语言表达不完整,词汇量有限;(2)部分幼儿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语句不通顺;(3)部分幼儿在与人交流时,存在胆怯、害羞的现象;(4)部分幼儿在阅读、讲故事等方面存在困难。
2. 探讨提高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下策略:(1)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运用词汇;(2)加强幼儿的口语练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4)关注幼儿在交流中的心理状态,帮助幼儿克服胆怯、害羞的心理;(5)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的语言游戏,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分享优秀教学案例,总结经验教研组全体成员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优秀案例,总结了以下经验:(1)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3)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4)注重幼儿的实践操作,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4. 制定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案根据讨论结果,教研组全体成员制定了以下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案:(1)每周开展一次语言活动,包括诗歌朗诵、故事讲述、词汇积累等;(2)开展语言游戏,如“你说我猜”、“词语接龙”等,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组织幼儿参加语言比赛,如“小小故事家”、“诗歌朗诵比赛”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4)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向家长宣传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共同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
中班班教研活动记录(3篇)
![中班班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7f33a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70.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中班班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班于2022年X月X日开展了中班班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中班班幼儿在数学、语言、艺术等领域的教学策略,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提高教师对中班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认识。
2. 探讨中班班各领域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数学领域教学策略探讨(1)活动名称:《图形的奥秘》(2)活动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形状的图形,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3)活动过程:A.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兴趣。
B. 讲解:教师逐一讲解每种图形的特点,引导幼儿理解。
C. 活动环节:分组进行图形分类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比较、分类能力。
D. 总结: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语言领域教学策略探讨(1)活动名称:《三只小猪》(2)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表达、想象、创造能力。
(3)活动过程:A. 导入:教师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B. 分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演三只小猪、大灰狼和房子,讨论故事情节。
C. 创编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新的故事情节。
D. 总结: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故事中的道理。
3. 艺术领域教学策略探讨(1)活动名称:《彩色世界》(2)活动目标:培养幼儿的审美、动手操作能力。
(3)活动过程:A.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颜色,引导幼儿观察、感受。
B. 活动环节:幼儿分组,每组选取一种颜色,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创作作品。
C.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引导幼儿互相评价。
D. 总结: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四、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教师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了中班班各领域的教学策略。
幼儿园中班教研记录(3篇)
![幼儿园中班教研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37246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0.png)
第1篇一、教研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以“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设计及实施策略”为主题,旨在提高教师对主题活动设计的理解,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教研时间2021年10月25日三、教研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1. 中班年级组全体教师2. 幼儿园教研组长3. 幼儿园教学主任五、教研内容1. 主题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2. 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3. 主题活动的设计流程4. 主题活动实施中的注意事项5. 主题活动评价方法六、教研过程1. 开场致辞教研组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简要介绍,强调了主题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希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提高。
2. 主题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教研组长首先介绍了主题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使教师对主题活动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接下来,教研组长详细讲解了主题活动的设计原则,包括:(1)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关注幼儿兴趣和需求;(2)注重幼儿全面发展,关注幼儿身心健康;(3)强调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激发幼儿自主学习;(4)结合幼儿园环境,充分利用资源。
4. 主题活动的设计流程教研组长带领教师共同学习了主题活动的设计流程,包括:(1)确定主题: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确定主题活动;(2)制定目标:明确主题活动要达到的教育目标;(3)收集资料:搜集与主题相关的各类资料,包括图书、图片、视频等;(4)设计活动:根据目标,设计各类教育活动,如游戏、手工、绘画等;(5)实施活动:组织幼儿参与活动,观察幼儿表现,调整活动方案;(6)总结评价:对主题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活动效果。
5. 主题活动实施中的注意事项教研组长针对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醒教师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尊重幼儿个性发展;(2)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幼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3)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4)注重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完整版(3篇)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完整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1df415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d1.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中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园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中班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实践、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中班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
三、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认识,明确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2. 掌握中班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提高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活动过程1. 研讨阶段(1)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目标,明确研讨主题。
(2)教师分组讨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讨中班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指导策略。
2. 实践阶段(1)根据研讨成果,教师分组设计并实施中班幼儿游戏活动。
(2)活动过程中,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及时调整指导策略。
(3)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3. 反思阶段(1)教师分组进行反思,总结本次游戏活动的优点和不足。
(2)各小组分享反思成果,共同探讨改进措施。
(3)主持人总结本次教研活动,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
五、活动成果1. 教师对中班幼儿游戏活动的认识得到提高,明确了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2. 教师掌握了中班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策略,提高了指导幼儿游戏的能力;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六、活动反思1. 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不足之处。
例如,部分教师对游戏活动的认识不够深入,指导策略有待进一步完善。
2.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3. 建立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加强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关注,注重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和实践性,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幼儿园中班教研记录范例(3篇)
![幼儿园中班教研记录范例(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6db77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5.png)
第1篇一、教研主题:幼儿园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策略研究二、教研时间:2022年3月15日三、教研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中班全体教师、教研组长、园长五、教研内容:1. 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
其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班幼儿正处于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成为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焦点。
2. 教研目标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提高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认识,探讨有效的教育策略,促进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的和谐相处,为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3. 教研过程(1)案例分析教研组长首先分享了一则中班幼儿在集体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教师们针对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
案例分析:小班幼儿小华在幼儿园里总是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在集体活动中,他总是独自坐在角落里,不愿意参与。
教师发现小华在家庭中也是这样的表现,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较为疏远。
(2)讨论与交流针对案例,教师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以下是部分讨论内容:教师A:我认为小华可能存在社交恐惧,我们应该从心理层面去关心他,鼓励他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教师B:是的,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小组活动,让小华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逐渐融入集体。
教师C:除了心理层面的关心,我们还应该关注小华的日常生活,了解他在家庭中的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策略探讨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们共同探讨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有效策略: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选择。
2. 创设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享、互助。
3. 开展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模拟情境中体验社会角色,提高社会认知能力。
4. 家园共育,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5. 定期开展家长讲座,提高家长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视程度。
6. 鼓励幼儿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拓宽人际交往圈。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完整版(3篇)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完整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8cc669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94.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中班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特开展了中班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分享,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三、活动地点:中班教室四、活动主题:中班数学领域——图形的认知与运用五、活动内容:1. 活动一:图形的认知(1)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教师引导幼儿将图形卡片分类,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图形拼图游戏,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知。
2. 活动二:图形的运用(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幼儿找出对应的图形。
(2)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图形创意绘画,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图形组合游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六、活动过程:1. 开场主持人: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中班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数学领域——图形的认知与运用。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能够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2. 活动一:图形的认知(1)教师出示图形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教师:请看,这是圆形,它是一个闭合的曲线,有什么特点呢?幼儿:圆形是闭合的,没有角。
教师:很好,那我们再看看这个正方形,它有什么特点呢?幼儿:正方形有四个角,四个边都一样长。
教师:非常好,那我们再看看这个三角形,它有什么特点呢?幼儿: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教师引导幼儿将图形卡片分类。
教师:请小朋友们把圆形卡片拿起来,然后我们看看哪个小朋友能找到和圆形相似的图形?幼儿:这个也是圆形。
教师:那我们再看看哪个图形和正方形相似?幼儿:这个是正方形。
教师:很好,那我们再看看哪个图形和三角形相似?幼儿:这个是三角形。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图形拼图游戏。
教师:现在请大家拿出拼图,看看谁能够拼出一个漂亮的图案。
3. 活动二:图形的运用(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幼儿找出对应的图形。
教师: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个物品,你们能找到对应的图形吗?幼儿:这个是圆形,因为它像地球。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3篇)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d2d68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4.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
为了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中班教研组于XX年XX月XX日开展了主题为“中班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引导策略”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探讨、交流和实践,提高教师在中班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引导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中班幼儿教育活动的认识,明确教师在中班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引导作用。
2. 探讨中班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引导策略,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中班幼儿教育活动的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集体讨论:教师针对中班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引导策略进行讨论。
2. 互动交流: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3. 实践操作:教师分组进行教学活动,运用所学策略进行引导,并进行课后反思。
4. 总结与评价: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
四、活动过程1. 开场致辞教研组长开场致辞,简要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流程。
2. 集体讨论(1)教师针对中班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引导策略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教研组长对教师的发言进行总结,提炼出以下有效引导策略:1)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激发幼儿兴趣,提高参与度;3)创设情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4)尊重幼儿,给予鼓励和支持;5)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3. 互动交流(1)教师分享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2)其他教师针对分享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
4. 实践操作(1)教师分组进行教学活动,运用所学策略进行引导。
(2)课后反思,教师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5. 总结与评价(1)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努力。
(2)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分享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五、活动效果1. 教师对中班幼儿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有效引导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教研活动中班记录(3篇)
![教研活动中班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4d6cb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c.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幼儿的个性化成长,我园开展了本学期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以“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分享等形式,提升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认识,优化教学策略。
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三、活动地点幼儿园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中班全体教师、保育员及部分家长代表五、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2. 教学观摩3. 经验分享与讨论4. 总结与反思六、活动内容(一)集体备课1. 备课主题: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教学活动设计2. 备课内容:- 分析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活动- 制定教学目标、活动流程、教学策略等3. 备课形式:分组讨论、头脑风暴、资源共享(二)教学观摩1. 观摩活动:中班社会活动《好朋友》2. 观摩教师:张老师3. 观摩内容:-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培养良好的同伴关系- 活动流程:热身活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总结分享- 教学策略:游戏化教学、情景教学、小组合作(三)经验分享与讨论1. 分享内容:- 张老师分享《好朋友》活动的教学心得- 其他教师分享自己在社会性发展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困惑2. 讨论话题:- 如何有效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如何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 如何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教师们对中班幼儿社会性发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策略得到了优化。
- 教师们能够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设计出更加符合幼儿需求的教学活动。
2. 反思:- 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更好地指导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 教师们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 教师们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中班教研活动研课记录(3篇)
![中班教研活动研课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f2791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8.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我园中班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本学期我园开展了中班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评课议课等方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通过集体备课,提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通过教学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3. 通过评课议课,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三、活动过程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选取了中班语言领域活动《小熊请客》。
首先,由主备教师对活动内容进行解读,阐述活动目标、重难点及教学方法。
接着,其他教师针对活动内容展开讨论,提出修改意见。
经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教学方案。
2. 教学观摩主备教师按照确定的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在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的参与情况等。
3. 评课议课课堂教学结束后,全体教师进行评课议课。
首先,主备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
然后,其他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以下为评课议课部分内容)1. 优点:(1)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不足:(1)部分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教学内容不完整。
(2)个别教学环节过于简单,未能充分体现活动目标。
(3)课堂评价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四、改进措施1. 优化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教学内容完整。
2. 丰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注重课堂评价,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价。
4.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五、活动总结本次中班教研活动圆满结束。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评课议课,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中班班教研活动记录(3篇)
![中班班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00021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6.png)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中班教室三、活动主题:中班班教研活动四、参与人员:中班全体教师五、活动目的:1. 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 丰富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培养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六、活动内容:1. 课题研讨本次教研活动以“中班班教学活动设计”为课题,全体教师围绕该课题展开研讨。
(1)首先,由班主任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2)接着,各教师针对中班班教学活动设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经验。
(3)然后,大家就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讨:a. 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符合中班班幼儿发展的教学活动?b. 如何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c. 如何在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d. 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2. 经验分享在课题研讨的基础上,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
(1)班主任分享了如何利用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2)数学教师分享了如何通过趣味数学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语言教师分享了如何运用绘本教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4)美术教师分享了如何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3. 教学观摩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教研活动安排了一次教学观摩活动。
(1)观摩了中班班的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教师们认真观摩、记录。
(2)观摩结束后,教师们针对活动进行了评课,提出了改进意见。
4. 总结与反思(1)班主任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教师们在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努力。
(2)教师们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以下建议:a.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b. 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使活动更具趣味性和针对性。
c.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七、活动效果:1. 教师们对中班班教学活动设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中班教研班级教研记录(3篇)
![中班教研班级教研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3e22b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0.png)
第1篇一、教研主题本次教研主题为“中班幼儿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旨在提高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认识,提升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组织与实施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教研时间2021年X月X日三、教研地点XX幼儿园中班教室四、教研人员1. 主讲人:XX教师2. 参与人员:XX幼儿园全体中班教师五、教研内容1. 游戏活动概述主讲人首先介绍了游戏活动的概念、类型、特点以及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对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游戏活动的准备主讲人强调了游戏活动准备的重要性,包括场地、材料、时间等方面的准备。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合理选择游戏活动内容和材料。
(2)游戏活动的实施主讲人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游戏活动的实施:① 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等方式,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② 观察与指导: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③ 评价与反思:教师应定期对游戏活动进行评价,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3)游戏活动中的注意事项主讲人提醒教师在组织与实施游戏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由探索。
② 注重游戏活动的安全性,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人身安全。
③ 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④ 合理分配游戏时间,确保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锻炼。
3. 案例分析主讲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教师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六、教研讨论1. 教师们就游戏活动的准备、实施、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困惑。
2. 教师们就如何提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何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3. 教师们针对案例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如优化游戏活动内容、调整游戏时间等。
七、教研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中班教研记录完整版(3篇)
![中班教研记录完整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bf6a0c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79.png)
第1篇一、教研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星期X,上午9:00-11:30二、教研活动地点XX幼儿园中班组活动室三、教研活动主题《中班主题活动:认识交通工具》四、参与人员中班组全体教师、保育员五、教研活动内容1. 活动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工具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培养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我们决定开展以“认识交通工具”为主题的中班主题活动。
2. 活动目标(1)了解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及其特点。
(2)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提高孩子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3. 活动准备(1)物质准备:交通工具图片、视频、模型等。
(2)经验准备:教师提前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孩子们对交通工具的认知程度。
4. 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教师带领孩子们进行“交通工具猜谜语”游戏,激发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
(2)主题活动开展①认识交通工具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不同种类的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并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描述交通工具的特点。
②制作交通工具教师提供各种材料,如纸盒、彩纸、胶水等,让孩子们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
③模拟交通工具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模拟交通工具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不同交通工具的驾驶乐趣。
(3)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孩子们分享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并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
5. 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孩子们在活动中积极参与,对交通工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活动总结:(1)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孩子们对交通工具的认知程度得到了提高。
(2)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教师对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六、教研活动反思1. 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本次活动,教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观察孩子们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幼儿园教研记录本中班(3篇)
![幼儿园教研记录本中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5a9b7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3.png)
第1篇一、教研活动主题:中班幼儿游戏化教学策略研究二、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三、活动地点:幼儿园中班教室四、参与人员:中班教师、教研组长、保育员五、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对幼儿游戏化教学的认识,明确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
2. 探索中班幼儿游戏化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六、活动内容:1. 教师分享游戏化教学经验(1)教师A分享:在美术活动中,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色彩搭配,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教师B分享:在语言活动中,利用故事、角色扮演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教师C分享:在科学活动中,通过游戏化的实验操作,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科学原理。
2. 教研组长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教研组长针对教师们的分享,总结出以下几点:(1)游戏化教学应注重幼儿的兴趣,以幼儿为中心。
(2)游戏化教学应与课程目标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3)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游戏化教学经验,善于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经验,教研组长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2)组织教师参加游戏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
(3)鼓励教师创新游戏化教学方法,形成具有特色的游戏化教学课程。
3. 保育员分享经验,提出建议保育员在参与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2)部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存在攻击性行为。
针对以上问题,保育员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幼儿的常规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控能力。
(2)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游戏过程,及时发现并解决幼儿的问题。
(3)加强家园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游戏化教学。
4. 教师讨论,制定游戏化教学方案针对教研组长和保育员的建议,教师们进行讨论,制定以下游戏化教学方案:(1)针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采用分组游戏、互动游戏等方式,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针对攻击性行为的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一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二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三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四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五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六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七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八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九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十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十一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十二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十三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十四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十五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十六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十七周次
中班教研活动记录
第十八周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