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

合集下载

以综合实践课性学习为例论文

以综合实践课性学习为例论文

以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为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综合实践课已成为中学课程的一部分。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进一步推进了对学生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也运用了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探究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而研究性学习恰好是综合实践课的一部分。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深化的新尝试,也是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推进跨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

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习者、指导者发挥个性特长和才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

二、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非常具有时代性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教育在推进整个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也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中学阶段将研究性学习这一综合实践课纳入到学生课程中来正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高科技时代,研究性学习在中学阶段的开设非常具有时代性。

它为我们培养未来的研究型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由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现代科技中的某一问题或者通过“科学系列讲座”等许多途径来引发课题,然后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

课题的确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由教师帮助学生确认学生所选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或可研究性,确定好课题,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团队精神来共同制定计划及研究步骤。

在这一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社会的能力,同时也使他们置身于社会中去,亲身体验社会的进步及感受到强烈的时代精神。

三、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有创新性的课程研究性学习这一课程首先打破了以往只有教师讲,学生通过听、记来学习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共则)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共则)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共5则)正文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让学生在活动中乐学【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

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的目标设置和知识传授有所不同,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

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

教师只是一个相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帮助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教师必须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自主选择丰富学习综合实践活动,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但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直观地理解“活动”或“实践”,应该把它理解为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去动手“操作”。

这里强调的是学生的亲身经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实践,帮助学生自觉地把直接经验学习和间接经验学习相结合。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学以致用。

只有让综合实践课回归生活,才会使课堂与生活和谐统一,才会让学生喜爱学习。

真正具有“育人价值”的综合实践活动,应该让学生在活动结束时有所知、有所悟、有所得。

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中的个性内容、体验内容和反思内容。

与传统教育片面追求教育个体的发展、共性目标设置和知识传授有所不同,它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态化空间。

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具有整个活动绝对的支配权和主导权,能够以自我和团队为中心,推动活动的进行。

教师只是一个相对的引导者、指导者和旁观者。

教师必须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一、贴近生活,激发兴趣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将学生“关”在教室里,而是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主线,即“学生亲历感兴趣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习氛围,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5篇范文)

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5篇范文)

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5篇范文)第一篇:小学生综合课程设计实践的论文【摘要】为了让小学生通过实践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课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了三个要点: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应考虑学生的素质发展性、应能体现学生学习习惯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设计;探索综合实践课程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得到真知,从实验中学会研究,从探索中学会学习,从磨砺中培养刚强的意志品质。

要上好综合实践这门课,就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际,要体现综合实践课程应具有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特点。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教师在设计该课程时应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设计的综合实践课应具有一定的弹性(1)学习目标。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面向所有学生的课程,不存在预定的结果。

而对于某个学生或某一组的目标,则应通过师生间的协作计划来确定。

如“了解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有的小组只了解到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茶叶种类有多少;而有的小组不仅了解到了茶叶的种类,而且还了解到各地的饮茶方法和各种各样的茶具;还有几个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还了解到有关茶的典故。

同样的主题,虽然达到的目标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一种体验。

(2)学习内容。

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并通过他们的积极参与而选定的。

因此,这种课程必须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内容并赋予内容某些个人的意义。

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中,综合性的概念居于中心地位,由于学习材料的广泛性,学生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教科书。

例如,有一组学生选择了“水果”这个话题,并进行了明确的分工,有负责水果品种收集,有负责品尝水果味道,有负责描绘水果形状,有负责了解各种水果的营养成分,还有收集各种果汁产品以及生产厂家等。

同样的话题,生发出如此丰富的内容,但不管哪一个内容,学生写出的体验文章都比较具体,因为他们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收集,因此素材相当丰富。

综合实践优秀教学论文(3篇)

综合实践优秀教学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从综合实践课程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探讨了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策略,旨在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综合实践;素质教育;教学策略;实践探索一、引言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我国教育部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

综合实践课程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实践性、探究性、体验性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结合我国教育改革背景,探讨综合实践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二、综合实践课程的概念与重要性1. 概念:综合实践课程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一种教育模式。

2. 重要性:(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综合实践课程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策略1. 明确课程目标:在设计综合实践课程时,要明确课程目标,确保课程内容与目标相一致。

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2. 优化课程内容:(1)贴近生活:课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2)注重实践:课程内容应注重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技能。

(3)丰富多样:课程内容应丰富多样,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创新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论文(3篇)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论文(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从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一、引言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意义、实施策略及现状,以期为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二、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内涵1. 定义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是指在小学阶段,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2. 特点(1)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实践性: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3)综合性: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4)开放性:教学资源丰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实践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教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活动具有趣味性、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的实施策略1. 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1)校内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

(2)校外资源:与社区、企业、博物馆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2. 创设丰富的实践活动(1)主题式活动: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2)探究式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体验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提高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三篇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三篇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三篇本学期,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程以“创新、实践、发展”为主线,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目标构建知识,使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获得健全的、创造的人格发展。

一、活动主题的选择1、我鼓励学生从“劳技教育”“环保教育”“人与自然”等侧面萃取主题。

使学生在“劳动中学劳动”,践行劳动观念,自学劳动技巧;使学生“在实地考察中学环保”,践行环保意识,参予环保课堂教学。

使学生“在自然中学自然”,多样科学知识,经历探究过程。

例如:研究性主题“美化班级设计”,他们就紧紧围绕这个主题,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布置班级、动脑活动,介绍班级布置难于,也就爱好班级了,起著一举两得之功效!2、社会生活是个大舞台,更是一本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活”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现实,也为学生的活动贡献出了比教科书更详尽、更感性、更生动、更富有人情味的环境。

因此,我要让学生从社会中选定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社会角色;热爱生活,关注生活问题;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有创意地生活。

如:开展的“我的成长”活动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让学生了解自己姓名的由来和其中蕴涵的父母的殷切期望,体会父母对自己深深的关爱。

从而使学生从小养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二、活动积极开展方法的尝试学生的学习方式各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采用多样的探究方式和活动手段,刺激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

从参与研究的对象来看,可以采用个人独立探究的方式、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从研究采取的手段来看,可以采用活动设计、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实验演示、表演交流、总结、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

如:“美化班级布置”就是综合运用了各种方法手段;学生经过对过去教育布置的回顾,和家庭的一些有益的做法,提高了学生和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护班意识。

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动。

1、亲身参予课堂教学,著重亲历、独立自主自学和课堂教学,在对外开放的自学情景中赢得亲身参予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体验和多样的经验。

小学综合实践课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课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课论文综合实践课程是小学阶段学生的一门必修课,旨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实践课程的评价与展望三个方面探讨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实践意义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综合实践课程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实际动手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课程还能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帮助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认知结构。

此外,实践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为了有效地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课程,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学科目标和实践目标:在设计实践课程时,要明确课程的学科目标和实践目标,确保实践活动与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能够真正达到课程目标。

2.选择适当的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选择适合的实践活动,可以是实地考察、实验研究、社会调查等,确保学生能够动手实践,体验学科知识的实际运用。

3.组织实践活动:在组织实践活动时,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场地,并确保学生的安全。

同时,要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4.实践反思与总结:实践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帮助他们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今后的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实践课程的评价与展望为了评价综合实践课程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学科知识的应用效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看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升实际动手能力。

2.实践活动的创新性:评价实践活动的创新性和探索精神,看学生能否在实践中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3.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看是否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小学教育中,综合实践活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发现和学习。

本文将探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展这些活动。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通过参与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掌握的知识。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户外探索、科学实验、手工制作以及社区服务等。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的内容。

其次,综合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实践中,学生们需要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实践活动也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许多实践活动需要学生合作完成,这样可以让他们学会团队合作、互相沟通和协作解决问题。

这对学生未来的个人和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1. 确定合适的实践活动: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进行分类,并与课程内容相结合。

2. 制定活动计划:教师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所需资源和时间安排等。

这样可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 组织实践活动: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

同时,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们在实践中能够学到知识和技能。

4. 总结和评估: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和评估活动的成果。

通过讨论和反思,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在实践中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5. 展示成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实践成果展示给其他同学和家长。

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让其他人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1]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1]

综合实践活动论文[1]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1]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善于发现勇于实践——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荆门市掇刀区掇刀小学安文[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学生在善于发现、勇于实践中获得真知。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善于发现勇于实践[正文]: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

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当前国内外的发展形势和综合实践活动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在我国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这就要求我们执教者要树立更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而不能把课改只当做是纸上谈兵而已。

说到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很多老师拿着课本一筹莫展,不知该从何下手。

其实不然,我认为,只要我们像平时教学生写文章那样,处处留心,时时思索,很多有价值的题材就会跃然纸上。

只要你善于开发并利用好这些题材,那么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下面是我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几点探索。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

论文_综合实践_评价

论文_综合实践_评价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方案,并对其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进一步优化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体系;构建;实践一、引言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评价方法单一,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对于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1. 全面发展理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构建应遵循全面发展理论,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劳动素养。

2. 教育评价理论教育评价理论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框架,强调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动态性。

3. 学生发展理论学生发展理论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了实践基础。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方案1. 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学生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

(2)实践能力:包括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3)活动参与度:包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续性。

(4)活动成果:包括活动成果的质量、创新性和实用性。

(5)评价方法:包括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

2. 评价方法(1)定量评价: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活动参与度进行量化评价。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我见论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我见论文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探索之我见【摘要】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实际活动为载体,学科“综合”为特点。

二、活动应以学科内容为基础,操作应用为抓手,学科“实践”为目的。

三、活动应以生活为背景,促进发展为方向,创新意识为目标。

四、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个性为动力,参与实践为重点。

【关键词】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初探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课,而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课程,同时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

下面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几年来的实践,对此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活动应以学科知识为支撑,实际活动为载体,学科“综合”为特点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内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是“应用数学”的过程。

它有两层含义:一是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把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联系起来,综合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应用数学”的过程中,不仅是一个独立的学习新知的过程,同时是运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发展能力的过程。

二、活动应以学科内容为基础,操作应用为抓手,学科“实践”为目的要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制定与设计是课程开发的核心,一要以学科内容为基础,操作应用为抓手,要结合教材的进度和生活实际,确立研究主题,设计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_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_论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其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实践策略,以期为我国中学生素质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素质教育;重要作用;实践策略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发挥综合实践活动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重要作用及实践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成长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

2. 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文化艺术实践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5. 体育健康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

三、综合实践活动在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创新实践。

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尝试、失败、总结、改进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成长。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涉及多个领域,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论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定义、特点、意义以及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改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论述。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定义与特点1. 定义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指以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探究活动、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

2. 特点(1)综合性:综合实践活动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探究性: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4)体验性: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长。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素质,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 拓展学生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1. 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市场需求,构建多元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2. 创设良好的实践环境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场所、设备、资源等,为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

3. 培养专业师资队伍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实施策略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问题与对策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高其质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

2.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涉及多个领域,如科学、艺术、体育等,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团队协作,学生可以学会沟通、协调、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策略1. 加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前提。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设计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挑战性的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实践环境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如实验室、图书馆、社会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资源。

3. 培养师资队伍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关键。

学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4. 强化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贴近生活,让综合实践活起来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内容提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

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生活合作探究【正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自我意识,勇于参与活动,积极动口、动手、动脑,体现出“动”的特点,并将“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因此,只有将“活”与“动”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1、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明确,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题材的广泛新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质。

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体现“实践”与“活动”的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如:在教学主题《平安每一天》时,我首先让他们进行危险活动的调查以及该怎样处理遇到的危险。

这类主题是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个学生每一天都必须注意的问题,然而每天的强调却起不到什么作用。

所以,我首先把安全话题列入本学期的学习目标。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并没有直接让他们对安全进行调查,而是对危险进行调查。

他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危险的存在与发生危险时付出的代价。

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时,他们格外的认真。

一开始让学生觉得很没有必要研究的课题,却让我们越研究越深,甚至在研究危险在哪时,他们想到了工厂,想到了医院,想到了在工厂和医院出现的安全标志。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论文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综合实践活动旨在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以某中学为例,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

二、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1. 选题与分组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取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课题。

然后,将学生分组,每组6-8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

2. 计划与实施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包括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人员分工等。

在实施过程中,各小组按照计划开展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实验、制作等。

3. 总结与反思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对活动过程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报告,并对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反思。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

三、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分析1.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创新精神。

2.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了实践能力。

3. 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综合实践活动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使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与人沟通、协作,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学生还学会了如何规划时间、管理资源,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

四、改进措施1. 加强教师培训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

一二年级综合实践论文

一二年级综合实践论文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本文从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实施策略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1. 实践性: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成长。

2. 综合性: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如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等。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3. 自主性: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在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4. 体验性: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1. 丰富活动内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

如开展环保活动、亲子活动、科学探究、艺术创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2. 创设活动情境:创设真实、生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投入。

3. 强化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沟通、协作、分享等能力。

4. 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

5. 注重评价反馈: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

评价内容应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等。

通过观察、访谈、记录等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

2. 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成果,如作品、表演、实验报告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之我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是基于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为特性的一门新课程,目前我国各中小学非常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面向学生的生活,密切学生与生活、学生与社会的联系等方面。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调查研究与访问、实验研究与观察、设计与制作、参与与服务等多样化的实践学习、开放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发展了各种能力,激发了参与社会、勇于探索、积极实践的兴趣,通过实践活动课他们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入社会,多渠道地获得了知识,掌握了许多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建设与课程开发能力,促进了地方和中小学的特色发展。

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有效地实施这门课程。

那么该如何更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呢?一、引起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兴趣是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前提综合实践活动课面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是目的,因此,选择适合与学生的活动主题就尤为重要。

为便于确定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了解学生的关注点,我每学期初都会向学生征集活动主题作参考。

如本学期我们班的同学希望了解并亲手制作中华美食,我们就可以开展《人间美味话水饺》的主题活动;有的同学想做家具模型、手工编织、捏泥塑,我们又何尝不能开展《巧手工》的主题活动呢?但是由于知识经验、综合学力和社会阅历的局限,学生往往认识不到实践学习对自我成长的价值和意义。

往往在活动中处于被动的、执行的状态,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学生的持续活动兴趣会逐步降低。

因而,在每个主题开展初级阶段激发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也是教师指导的基本内容。

二、开发适合的活动主题是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基础课程的目的是真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此,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在确立活动主题时应是可操作性强,有体验性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眼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传统的教学宗旨就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和训练学生的技能,从而忽视学生个性和情感的发展。

中国学生的思维僵化成为教科书意志的复制品,正值思维活跃年龄的青少年一个个像标准化工厂走出来的孩子,没有独立的思维,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机械的基础教育无疑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精神世界的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目前没有一位本土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原因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诞生无疑像一缕春风,为中国的教育带来新的气象。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阐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小学到高中设置的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由此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产物,针对我国目前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课程领域,打破了传统的学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

可以说综合活动实践课的实施对推动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是一门极为理想的学校教学课程。

但是我们要知道理想和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自它出现以来就备受争议。

在开发该课程过程中矛盾重重、困难重重,举例来讲: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课没有固定的教学大纲教材,作为校本课程的一种,它的开发和设计都是由学校的教师依照不同的情况进行开发设计的,这就涉及到了教育公平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贫富差距比较大的国家,不同地域的学校的发展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也就很难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同等的实践锻炼和学习。

目前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连入学问题都亟待解决,何谈素质教育能力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最终也只能是教育部门颁发的一纸文件而已。

其次,中国教育的大环境是应试教育,高考的指挥棒一日不停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发展会举步维艰。

沉重的升学压力早已把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压得喘不过气了,哪里还有时间去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课,就算学校老师为了完成15学分的学习任务不得已而为之,到时候恐怕学生的家长也会出来反对,影响孩子学习啊,一周3次课,耽误学习时间不说,心思散了还怎么学习。

可见中国的应试教育应当是阻碍综合实践活动课发展道路中最深的障碍。

第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推动首先要从教育部开始管理实施,但是目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这门课程的管理机制还未有十分健全的体系。

有些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职责不明确,教育研究部门和教育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对学校监督、管理和支持不够,直接影响了学校的课程教学的实施。

另一方面学校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设计实施者,开发实施过程中也有很大的问题。

目前大部分学校已经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课程计划表,但是真正落实实施的寥寥
无几,即便是有开展课程实施的也大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成效不大。

再者从课程直接操纵着教师这个角度考虑,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是与原有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

同时,“应试教育”不仅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走上了一条比较偏狭的羊肠小道。

课程改革实验展开以后,课程类型变得更加丰富,这就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

当教师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候,自身的专业技能问题就暴露得越来越突出。

在教学一线具备课程开发能力、担当课程实施指导人物的专业教育人才严重匮乏。

由于这一方面的培训交流没有及时跟进使得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第四,本人认为对综合活动实践课程的提出,是这次基础教课程改革的产物。

而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正是在全球范围内掀起教育改革浪潮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的课程设计无疑是借鉴了美国和日本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也因此本课程的开发设计者毫无疑问都是一些教育界的杰出专家学者,换句话说这其中并没有基础教育的一线人员。

专家们怀着美好的憧憬和对基础教育大刀阔斧改革的决心定下了课程实施纲要,可是他们中有几人又真正了解中国基础教育目前的问题在哪里?没有将毒挤出来,单纯的贴上膏药,伤口是看不见了,可是肉还是会烂掉的。

最后,虽然在这里谈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但是归结起来本人依然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十分优秀的课程,该课程的课程目标培养模式正是我们中国教育今天所迫切需要
的,相信这样重视和尊重学生发展的课程模式也将成为未来中国教育最为理想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摆脱理想和时代给我们的困惑,相信这条道路上布满荆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白月桥.历史教学问题探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