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研究进展 (综述)

合集下载

遗传性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遗传性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遗传背景最强 、 究最深入的一种恶性 研 肿瘤。它的发生发 展是一个多步骤、 多阶段、 多基 因参
与的过程 , 是饮食 、 环境 、 遗传 、 疾病等多因素相 互作用
宫 内膜 、 胃、小肠 、卵巢 、胰 腺 、胆 道等 的腺癌 , 输尿 管 、肾盂 等 的移 行 细胞癌 和血 液系统 的恶性疾

作者单位: 10 9 30 0 浙江杭 州, 浙江大学 医学院附属第 二医院肿瘤 科
图 1 符 合国 际 A t dm 诊 断标准 的家 系 ms ra e
I; - 直肠癌, O ; - : 2 4 岁 I 4 结肠肝曲癌,8 I -: I 4 岁; I 先证者, I2 结肠肝 曲癌, l 3 岁
④ 除外 F 。同时 具备 以上 4个条 件 的家系才 能被 AP 诊 断为 H C NP C。典 型家 系示 例见 图 1 。
11 分类 .
H P C约 占所 有大肠 癌 的 l 5 NC o %。根 /
据 一个家 系 中是否发 生肠 外恶 性肿 瘤 , NP C可分 H C
为 以下 2大类 [.L nhI综合 征 ( 1 yc 】 又称 遗传 性 部位 特异 性结直 肠癌 ) LnhI综 合 征 ( 称癌 症家 族 和 y c I 又
病 , 外还 偶 见皮肤 癌 和喉癌 。这 些恶性肿 瘤通 常 此
的结果 。 究表 明约三分之一大肠癌 的发生与遗传相 研
被称 为 H C NP C相 关性肠 外 恶性肿瘤 。
关。 家族性腺瘤性息 肉病 (a lldnma uplx i Fmi aeo t so l ̄ , i a o y s F P 和遗传性非息 肉病性结直肠癌 (e da op- A) H r ir nno e ty l oiooeacne, 、( 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大肠 y s cl  ̄ lacrnI ) p s r } P 癌,分别 占所有大肠癌 的 1 %和 5 %。本文将对这 2 种 类型遗传性大肠癌 的最新 临床和基础研究做一综述 。 1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 ( rdt'nnoy - Heei y op l m p

大肠癌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大肠癌是指起源于大肠黏膜和肌层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中医认为,大肠癌的发病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痰瘀内生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脉象特征,可以将其归为不同的中医证型,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

近年来,关于大肠癌中医证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对大肠癌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传统中医对大肠癌的认知传统中医认为,大肠癌的发病与体内的阴阳失衡、气血不畅、痰瘀内生等因素密切相关。

阴阳失衡是指人体内阴阳两种相反但又统一的存在状态失去平衡,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和病变。

气血不畅是指人体内的气机和血液无法正常运行,导致气机郁滞、瘀血凝聚。

痰瘀内生则是指体内湿气过盛、痰浊内停,最终形成肿瘤。

中医治疗大肠癌的关键是调整阴阳平衡、疏通气血、祛除痰瘀。

二、大肠癌中医证型的分类根据大肠癌患者的症状表现和脉象特征,传统中医将大肠癌分为不同的中医证型,主要包括气滞型、痰湿型、气血两虚型和瘀血凝结型。

每种中医证型都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1. 气滞型气滞型大肠癌患者常常出现腹痛、腹胀、大便稀薄、排便不爽等症状,脉象偏弦。

在治疗上,应以疏通气机、理气止痛为主,如香附、川芎、枳壳等药物常被选用。

三、大肠癌中医证型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针对大肠癌中医证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研究人员通过临床实验和基础科研,不断深化对大肠癌中医证型的认识,为中医治疗大肠癌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1. 中医证型与分子生物学的关系一些研究表明,大肠癌的中医证型与分子生物学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气滞型大肠癌患者体内的气机运行不畅,可能导致肠道肌层收缩功能受损,进而影响肠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痰湿型大肠癌患者体内的湿气过盛,可能导致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加速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大肠癌中医证型与病理生理基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2. 中医证型对治疗反应的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大肠癌患者的中医证型对化疗和放疗的治疗反应有一定的影响。

大肠癌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

的发病率高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 3位。随着生活方 式、 饮食结构和生存环境 的变化及遗传 与环境之间 的相互作用 , 大肠癌 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 将成为威胁
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中医药在预防 和治疗方面有一定 的优势 , 能大大提高了患者生存 的质量 。
风虚寒型 , 症见颜面萎黄 , 食欲不振 , 体乏无力 , 大便
下血 , 少腹时有隐痛 , 大便时干时稀 , 次数时多时少 ,
脉沉 细, 舌质胖淡 , 苔薄 白。治疗以健脾益气 、 温中 止血 , 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黄土汤、 附子理 中汤加味 ;
2 ) 肠风夹热型 , 症见消瘦 , 衰竭 , 贫血, 乏力 , 发热 身
困, 脐周及少腹阵阵作痛, 大便每 日3 — 4次, 里急后 重, 黏液血便或下血 , 排便不畅, 舌质红 , 苔黄腻 , 脉 滑数而无力。治宜清热燥湿、 行气止痛 , 方用芍 药
( 1 . 甘肃 中医学院 , 甘 肃 兰州 7 3 0 0 0 0 ; 2 . 兰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 , 甘肃 兰州 7 3 0 0 5 0 ) 摘 要: 大肠癌是最常见 的消化道恶性 肿瘤 。近 年来 , 中 医药对 本病 的研究在 病因病机 探讨 、 临床诊治 及机理 研究
方面均取得 了一定进展 。随着 中医对大肠癌 认识 的不断加深 , 无论 是在辨证 分型 还是在专 病专方上 均取得 了可喜 成果 , 大大提高 了患者生存 的质量 。现从 大肠癌病 因病机 、 辨证论治 、 基本方加 减治疗 、 中药灌肠 、 单方验方 及针灸 等多个方面将近几年 的中医药研究情况 进行综述。

部分患者全身淋 巴结肿 大, 肝大 , 舌红苔黄腻 , 脉
滑数中空。治宜清热泻火 、 解毒逐瘀 , 方用二白饮加 味、 白花蛇舌草汤、 抗癌五味消毒饮, 小承气加味亦

大肠腺瘤癌变的研究进展

大肠腺瘤癌变的研究进展

大肠腺瘤癌变的研究进展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位于肺癌和乳腺癌之后,居第3位[1,2]。

近年来在世界多数国家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1]。

由于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发生改变,肉类食物比例大幅增加,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

2006年国家卫生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大肠癌死亡率已位居恶性肿瘤第五位,其发病率在40岁开始上升至60~75岁时达到高峰[2]。

因此,对大肠癌癌前病变的发现和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临床上,对大肠癌的筛查有助于病变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大肠癌筛查的方法多种多样。

(1)直肠指诊,(2)大便隐血检查,(3)可屈式乙状结肠镜检查,(4)双重对比钡剂造影,(5)全结肠镜检查,(6)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7)蛋白芯片技术等[2]。

世界各国大肠癌筛查的技术指南至今没有统一的标准。

我国于2007年初制定了《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该方案以危险因素数学模型评估问卷和大便隐血检查为普通人群的初筛手段。

筛查阳性人群进一步检查。

主要为电子肠镜的检查[2]。

由于电子肠镜的普遍开展及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肠道疾病及肿瘤被发现和钳取活检。

临床对活检组织病理诊断越来越重视。

同时促进了病理科对肠道疾病的研究及认识。

加快了病理医生对肠道疾病尤其是肠道肿瘤的研究。

在肠道肿瘤中,大肠癌发病率最高,危害大[3]。

对其及其前期病变研究的比较广泛及深入。

对于恶性肿瘤来讲,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存率尤为重要。

因此对大肠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及研究更有意义。

大肠癌癌前病变主要包括大肠腺瘤,腺瘤病和炎性肠病相关异型增生。

其中大肠腺瘤是大肠癌的主要癌前病变[4]。

另外腺瘤病及炎性肠病临床症状明显,容易引起病人及医生的关注,从而得到及时的检查及治疗。

而大肠腺瘤一般无症状或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病人忽视,未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其危害可想而知。

当前在大肠癌防治方面大肠腺瘤的研究比较多。

大肠腺瘤是大肠粘膜上皮从良性病变向恶性病变演变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具恶性潜能的癌前状态,这种从腺瘤变为癌的现象称为腺瘤-癌顺序[3]。

早期大肠癌诊断研究进展

早期大肠癌诊断研究进展

查一 次组及对照组 F B阳性 者进 一步做结肠 镜检 , 橙 出 对 O 共
天肠癌 10 0 2例。每 年检查 “m 组其检 出大肠 癌 3 4例 , 中 5 其 】7 是 Da 期 , 见早 期 检 出丈 肠 癌 的 重 要 性。s i 0 reA k 可 a0 t 等 。报道应用免疫化学凝集法对 4 O岁 上的 L00倒 人群 进 60 行每年 】 次普查 出大 肠癌 9 检 7倒 . 其中早期癌 占 5 %, 8 可见
功能 , 能观察结直肠及其周围的横断面, 显示 肿瘤 侵犯 的层 次,
判断淋 巴结有 无转移 , 进行 T NM 分期 J si r 。A hh a等用 超声 a
大肠 镜 对 1 0例 大 肠 癌 进 行 早 期 与 进 展 期 鉴 Hale Waihona Puke , 台 率 符 10 0 @ 。
四、 螺旋 C T的应 用: 螺旋 C T应用三 维成像方 法作“ 螺旋

结肠镜 的特点外 . 还在镜的前端附有使 图像放大 4 0~10倍的 0
装置 , 可清晰地观察腺管开 口的形 态。最 近 日本 内镜医生叉在 扩大电子内镜前端安置透 明帽状结构 , 便 更加清晰地观察 病变 。 ( ) 二 超声大肠镜 超声大肠镜具 有普通 大肠镜及 超声的
8 0岁人群分 3 进行 F B检 查 , 1年检 查一次组 、 组 O 即 2年检
法: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 明, 对高危 人群进行 监察和 普查有 利于
降『 大肠癌的发病 率和死亡 率 一般认 为大肠癌 高危人 群是 氐
指: 0有慢性肠道症 状且持续性 加重 者: 太肠癌 高发 区的 中 ② 老年人; @丈肠腺瘤患者 : ④ 前 患过 大脑 癌者; 大肠 癌患者 ⑤

大肠癌筛查研究进展

大肠癌筛查研究进展
者费用最低 ,效价 比最好 。
床 生化 检查 等 。应 用 F O B T进 行 自然 人 群 筛查 是 大 肠
癌早发现 、早诊 断的主要方法 ,国内外 学者 曾报道 采用
a n d mo r t a l i y. t T h i s r e v i e w s u mma r i z e s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o f s c r e e n i n g me t h o d a n d mo d e l a n d t h e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s c r e e n i n g o b j e c t
L I UY a j u a n , WA NGY a n
( Da c h a n g T o wn Co mmu n i t y He a l t h S e r v i c e Ce n t e r o f Ba o s h a n Di s t r i c t , S h a n g h a i 2 0 0 4 3 3 , Ch i n a)
国肠镜 检查 资料后发 现 ,在接 受全结肠镜榆 查的人群 r l l
有 2 . 0 % ~5 . 0 % 的对象 发现 孤立 的晚期 近端结 肠 肿瘤 , 而发现非晚期近端结 肠肿瘤的机 率更高 。虽 然肠镜检查
是 目前 筛查及诊 断 大肠 癌 的金标 准 ,但属 于有创 检禽 , 操作要 求高 ,需要术前 准备且 费用较高 ,难 以作为首选

全 科 医 疗 和 社 区 护 理

大肠癌筛查研究进 展
刘雅 娟 王 燕 ( 上 海 市 宝 山 区 大场镇 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上 海 2 0 0 4 4 2)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研究进展
火热 注于 肛 门 , 浸润 流 注 肠道 , 结 1久 不 化 , 渐蕴 毒 3 逐
论》 云 :瘢者 , 温失 节 , 脏 腑 气 血虚 弱 而 饮 食不 中 “ 寒 致
消, 聚结 在 内 , 渐 生 长 块 段 而 成 。 明代 《 科 正 宗 》 逐 ” 外 云 : 夫脏 毒者 , “ 醇酒 厚 味 , 劳辛 苦 , 毒 流 注 肛 门结 勤 蕴 成肿 块 。 对大 肠癌 的症状 、 因病 机做 了描 述 。 ” 病
( ) 聚学 说 : 2湿 因饮食 不 节 , 醉饮 无 时 , 恣食 肥 腻 ; 或久
之病 名 , 大肠 癌 的论 述散 见 于历代 文献 中 , 般认 为 大 一
肠 癌属 于 中医 学 “ 锁肛 痔 ” “ 瘕 ” “ 覃 ” 范 畴 。 、瘾 、肠 等
坐湿 地 , 或寒 温 失 节 , 邪 侵 入 ; 湿 或情 志 失 调 , 胃不 脾 和 。湿 邪 留滞 肠 道 , 毒 凝 聚 , 复 发 作 , 成 肿 瘤 。 湿 反 形 ( ) 毒学 说 : 暴 饮暴 食 , 3热 因 醇酒 厚 味 , 或误 食 不 洁之
翁 国爱 , 阮捷 , 晓峰 , 卢 童成 礼 , 丽 芳 , 军状 潘 郑
( 江省 慈溪 市 中医 医院 , 浙 浙江 慈溪 3 5 0 ) 13 0
摘 要 : 大肠 癌是 常见 的 消化 道 恶性肿 瘤之 一 , 中医药 以其 整体 观 、 证施 治等 特 点 , 有减毒 增 效 、 辨 具 改
12 现代 中 医对 大肠 癌 的病机 研究 .
对于 中 医学 大肠 癌病 名 的命 名 ,9 7年 国家 技 术 19
瘀、 毒、 热 湿聚 等邪 属病之 标 , 虚 、 脾 肾亏 等正气 不足乃
病之 本 , 二者互 为 因果 , 常常 由虚而 致积 , 因积 而益虚 ,

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分子的研究进展

瘤的去分化 、 分期 及淋 巴结 转移有 关 , 并且 提示较 差 的生存 率 。N a gn等 研 究 了多 个 黏 附分子 在 大肠 癌 中 的表达 指 出 , —ahr E cd ei n与肿瘤 分化呈 负相 关 , 与淋 巴结转 移也 有关 , 同时作 者提 出了另 一种 黏 附分子 C 4 D 4与 肿瘤转 移 侵袭 有 关 。在 Ⅱ期 大肠 癌 中, D 4与 E cd e n表达的缺失预后较 C4 —ah r i 差 。二者联合 可作 为大肠 癌的预测指标 , 特别 是指导 Ⅱ期 大
预后不 良, 生存率 下降 。MMP9可 以成 为生存率 下降的一个 - 独立预测 因子 。而 M - MP2与临床病理参数无 明显相关 。
2 基 质 金 属 蛋 白 酶 组 织 抑 制 因 子 ( I P) TM 是 . TM : IP
2 .整 合素 : 整合 素是 一类 由 O B两条链 经非共 价键 连 t 、 接而成 的异二 聚体跨 膜糖 蛋 白, 通过介 导细胞 与胞外基质 的 黏 附, 整合 素可将细胞外微环境信号 以独特 的途 径转导 至细 胞 内, 参与细胞多种功能 , 如细胞的生长 、 分化 、 迁移 , 肿瘤 的
10 , 大 肠 癌 组 织 表 达 下 降 , 淋 巴结 转 移 大 肠 癌 组 表 达 0% 在 且
分结合 。大 肠 癌 细 胞 主要 表 达 整 合 素 B 1和整 合 素
31 B 。早期 有研 究分析 p 1型整合 素在 大肠癌 中的表达 , 由
肠 癌 的 治疗 。
1 6 C> 5 2 T和 2 9 7 R>Q 多态现 象 的基 因分型 , 现 MMP9 发 .. 16 C>T的多态 现象影响大肠癌 的淋 巴结转移 。 52 U sl na等 对 大 肠 癌 中 MMP2 MMP9的表 达 研 究 发 -、 一

大肠癌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大肠癌的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李 超 ,朴大勋
( .哈 尔滨 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普外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0 0 ) 1 5 0 1 [ 关键词 】 大肠癌 ;癌基 因 ; 分期
[ 中图分类号 】 753 R 3.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0 — 9520 )6 06 — 3 00 10 (080 — 62 0
1 1 rs 因 . a 基
cc n 1 yl D 作为癌基 因参与细胞增 殖和分化 的调控 , i 其异
常过表达与 多种肿 瘤 的发生密 切相 关。ccn 1是细胞 周 yl D i
期调节 的正性调控 因子 , 已被证 实为原癌 基 因, 其含量 及活
化程度在细胞增殖周期卡点 G / 转换过程 中起限速作用 , 1 s
r 基 因家族 由 K rsH— s Nrs的 3个密切相关 的成 a s — 、 r 、・ a a a 员组成 , - s的基 因与大肠癌 的关系最为密切 j已有大量 Kr a ,
研究表明 , - s基 因 1 Kr a 2密码 子 突变 发生在 结肠 肿瘤 的早
其过度表达可导致 细胞周 期调控 异常 , 从而 发生肿 瘤 。随 着对 Wn 信 号传 导通 路 的深 入研 究 , t 近年来 发 现 ccn 1 yl D i
Wn 信号转导途径失调是人类大肠癌发 生的早期 事件。 t
其中 A C(dnm tu oyoicl,P ) 因在 Wn 信号 P aeo aos l s oiA C 基 p p s t 通路 中起关键 的抑制作用。而且 A C基 因是公认 的大肠癌 P 管家基因。因此 , 腺瘤 中 A C基 因的突变对 大肠癌 的早期 P 诊断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A C基 因发现 源于家族性结 肠腺 P 瘤样息肉病 (F P A )病人 中 , 在散发性大肠 肿瘤 中也有改变 , 而如能从粪便 中检测大 肠癌 A C基因 , 能对 这些病 例及 P 则

大肠癌术前分期研究进展

大肠癌术前分期研究进展

大肠癌术前分期研究进展Ξ刘玉金1,陈克敏2,刘林祥1(11泰山医学院放射系,山东泰安 271000;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 200025)关键词:大肠癌;分期;术前中图分类号:R735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115(2004)022******* 内镜和双对比钡灌肠是大肠癌的基本检查方法,二者能观察肠腔内病变情况,主要用于发现和诊断病变,不能用于肿瘤术前分期。

CT、MRI、内镜超声、PET等影像学技术能评估肿瘤向肠壁浸润深度、周围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可以用于术前分期。

本文综述了各种影像技术对大肠癌术前分期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多发的恶性肿瘤,占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第二位,即使在发病率较少的亚洲、非洲国家,包括我国在内,大肠癌也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

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据资料统计,直肠癌Ⅰ期可经手术治愈,Ⅱ~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4%~78%,27%~33%,5%~14%,而1/4~1/3的新发病例有远处转移,属于Ⅳ期,成为大肠癌预后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近年来,术前、术中、术后辅助放、化疗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降低了局部复发,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

而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要依靠准确的术前分期,因此,大肠癌术前分期对于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比较治疗效果、估计预后、研究交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已越来越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大肠癌的影像学分期方法主要依据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TNM病理分期标准,此外,Dukes分期法及Astler—Coller改良Dukes分期法也广泛被临床应用,还有我国大肠癌协作组1984年制定的分期标准,列表对照如表1。

表1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方法对照表UICC2A JCC临床分期T N M Dukes改良Dukes分期法全国大肠癌协作组0Tis N0M0A A A1ⅠT1N0M0T2N0M0B1(侵及肌层)A2(浅肌层)A3(深肌层)ⅡT3,4N0M0B B2(穿透肌层)BⅢT任何N1~2M0C1(肠周淋巴结)C1(T1,2未穿透肌层)CC2(顶端淋巴结)C2(T3,4穿透肠壁)ⅣT任何N任何M1D D 癌肿向肠腔外浸润程度、病变区域侵犯程度和有无远处转移是外科术前最关心的三个方面,也是分期的主要依据,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主要取决于此。

大肠癌Survivin基因研究进展

大肠癌Survivin基因研究进展

muoa clre l acr J . acr20 ,7 2 :8 csl o et n e[ ] C n e,0 13 ( ) 10 o ac
( 稿 日期 :0 8 31 ) 收 2 0 - —6 0
c rio a a d o vrc ro i『 ] Ci h m Ci i a n m n / r ie i h s J . l C e l B o c l r s n n —
[ 6 Lt T m o eoF Pz ln e a C te s 1 ] e G,u m nl M,i oatG,t 1 a pi D o l z i . h n
s r m s o c n r t n n p t n s w t e ao ell r e u ma sc n e t i s i ai t i h p t c l a ao e h u
[ 8 O — H,aaaS K t a Y,t 1C tes xrs 1 ] he Tn k , i di e a. ahpi D epe- a n
so s p s il r d t r mp o e me a tss i u — i n a o s e p e i l b o o y h n d t sa i n s b f
胞 畸变 、 肿瘤 形成 , 常可 发 现 Srl n的出 现。在美 国 国 uvv i 立癌症研究 院的抗 癌药物筛选计划 中, 应用免 疫组化和原 位杂交 方法证 实 Srii 6 uv n在 0例肿瘤细胞株中均有表达 , v
制蛋 白(n ii r f p p s rti, P 家族 中的一个成 ihb o ot i poe I ) t oa o s nA 员, 人类 S r v uv i 因是 A boii 于 19 i n基 m r n等 s 9 7年 经效应 细 胞 蛋 白酶 受 体 1 e et elp t s ee t . , P 一 ) ( f co cl r e ercpo 1 E R 1 r c a r eN D A在人类 基 因组库 的 杂交筛 选 中分离 出来 的 j 。近 年来大 量的研究 表 明大 肠癌 中 Srin的 阳性表 达 与 大 uv i v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检查 等方面对近年 来大肠癌 早期诊断的研 究进 展进行 综述 。 关键词 : 大肠癌 ; 期诊断 早 Su yP o rs f r igo s f a cro ln 肼 G i nXUA —a. D p r n at — td rg eso l Da n  ̄ n e f o C Ea y oC Co u- , ng o ( eat tfC so me o r etooy C n a e lSH si l H h o , ne l . et l o e o t u hu r g r P p p ao f 0 1o 1 ia u5 6 0 , n )
维普资讯
20 0 8年 1 O胃第 1 4卷 第 1 9期
Me ia R dc l

23 ・ 97
大 肠 癌 早 期诊 断 的研 究进 展
池桂 林 ( 综述)许 岸 高 ( , 审校)
( 广东省惠州市 中心人 民医 院消化 内科 , 广东 惠州 5 60 ) 10 1



粪 便筛 检 试验 具有 非侵 袭 性 和 不需 要 导 泻 的优 点 。但 目 前广泛使用的粪便 隐血试验存在较高 的假 阳性 和假 阴性 结果 , 仅 降低 了筛 检 的有 效性 , 且 不 而 增 加 了筛 检 的费 用 。 因此 , 用 更 精 确 的粪 便 标 志 选 物筛检大肠癌 , 来提高结果 的有效性和筛检效 率就 显 得更 为 重 要 。 与 血 液 标 志 物 不 同 的是 , 大 肠 黏 从 膜脱落的标志物本身来 自肿瘤 , 并可持续释放 , 检测 这些标志物可同时增加筛检 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近 年来随着粪便脱落 细胞 分离和 收集技术 的发展 , 检 测 粪 便 大肠 脱 落 标 志物 已成 为 目前 非 侵袭 性 大 肠癌 筛检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 1 1 粪便 D A检测 粪便 D A检测是近年来的研 . N N 究热点 , 具有 可行性 、 实用性 、 取材方便 及依从性好 的优点 , 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 最 近公布 的粪 便 D A检 测 大肠 腺 瘤 的敏感 度 只有 N 2 %¨ 。随着技术发展 , 6 粪便 D A检测大肠癌 的敏 N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2—031 R735.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07—6468(2002)04—0060—03
大肠癌 是我 国常 见 的癌肿 之一 ,据 统 计 ,1990~1992年 ,我 国发 病 率城 市 和 农 村 分 别 为 6.98/10万 和 4.72/10 万 。其发病 率 占全 部恶性 肿 瘤的第 7 位 ,病 死率 占第 5位 ,在 胃肠 道肿瘤 中仅 次于 胃癌 和食 管 癌[ ,而 随着 经济 的 发 展 ,生活方式 的改变 ,大肠癌的发病 率仍 将有上 升趋势 。
砂 六君子加减 ,其余 各型证治与上 类似 。 朱 旭东等[ ]亦 遵孙 氏分 型法治疗 中晚期 大 肠 癌 76例 (平 均 服 药 时 间 2.2个 月 ), 生存 1年 以上者 58例 ,占 76.3% ,3年 以上 者 29例 ,占 38.15%,5年 以 上 者 13例 ,占 17.1%,全组 中位生存 18.7个 月 。钱伯文 [ , ]将本 病按 症状 分 为热 毒 壅滞型 和脾虚 湿聚型 。前 者治 以清热 解 毒 、活血消肿 ,方选黄连解 毒汤 、四妙丸 、 当归 龙荟 丸 、槐花 散 、少 府 逐瘀 汤 加减 , 后者治 以健 运化湿 、消肿解毒 ,方选 胃苓 汤 、藿 朴夏苓 汤 、桂 枝桃 仁 汤 、木 香通 气 散 、消痈 汤等加 减 。在 辨 证论 治 基础 上 加用 消瘤净 (三七 、桂 枝 、天 龙 、地 龙等 ) 治疗 61例 肠 癌 ,未 手术 或 已复 发 者 45 例 ,结肠 癌 28例 ,连续用药 6个 月 以上 , 3年生 存 率 为 3o%(9/30),2年 生 存 率 为 42.9% (18/42),1年 生 存率 为 58% (29/50)。也有人 [ ]将本 病 分 为 四型 辨 治 :湿热蕴毒 者治 以清热 利湿 ,方选 白头 翁 汤加 减 ;气血瘀 滞者治 以化瘀 解毒 ,方 用桃红 四物 汤加 减 ;寒 热错 杂者 治 以温 脾清肠 ,方 用黄 连 汤 、半夏 泻 心 汤加 减 ; 脾虚邪 实者 治 以温脾 补 肾 ,方选 参苓 白 术 散 加 减 。 1.2 专方 治疗 大肠癌 的专方治疗 ,包 括运 用传统方剂 加减与重新组 方。 1.2.1 清 热 解 毒 ,利 湿 化 瘀 。刘 嘉 湘 No]用八月札 、广木 香 、红藤 、白花 蛇舌 草 、菝契 、野葡萄藤 、苦参 、生苡仁 、丹参 、 地鳖虫 、乌 梅 、栝 蒌仁 、白毛藤 、凤 尾 草 、 贯众炭 、半 枝莲 、天龙组 成 清肠 消肿 汤 , 水煎 服及 保 留灌 肠 治疗 中晚 期 大 肠 癌 50例 ,用药 1年 以上 ,1年 、3年 、5年 生 存率 分 别 为 80% (40/50)、31.7%(13/ 41)和 20%(7/35)。张书林 【uj等用通 幽 消坚 汤(白花蛇 舌草 ,槐 角 ,槐 花 ,龙葵 , 仙 鹤草 ,地榆 ,当 归 ,黄 芪 ,败酱 草 ,穿 山 甲 ,昆 布 ,三 七 参 ,黄 药 子 )水 煎 服 加 用 槐 花汤 (槐花 ,鸦 胆子 ,皂 刺 ,血 竭 ,白花 蛇 舌草 ,生大 黄 、败酱 草 )保 留灌 肠及 掌 心 握药 (全鲜 大葱 ,大黄 ,巴豆 ,黑 砒 霜)在 治疗 中晚 期 直 肠 癌 72例 ,30d为 一 疗 程 。结 果未 经 手 术 的 53例 中 ,13例 显 效 (症 状 消 失 ,肿 物 消 失 或 缩 小 2/3,成

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内放射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125I粒子永久性组织间植入内放射治疗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2424・
匿芏堡述!Q塑生!旦笙!!益笙!i甥丛型生型基!塑唑!!坐:叁竖!Q堕:!!!:!!:№:!垒
长轴中心处于同一平面,粒子间距离1.o一
1.5 cm【5 J。Julow等∽1建议,术前应运用计算机治疗
率和显著提高生存率¨引。 5.3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晒I放射性粒
计划系统结合CT、MRI、PET及等多种影像学检查资
mm,组织穿透能力17 mm,有效的杀伤半径是10—
15
mm。其物理挣陛使得坦5I粒子永久植人近距离放
疗技术具有射线在肿瘤靶区内分布精确、对周围正 常组织损伤小的优点。 ^y射线能够直接损伤大肠癌细胞的DNA,破坏
癌细胞DNA合成,使双键断裂,诱导癌细胞凋亡,使
核酸内切酶活化,DNA断裂、裂解,并抑制某些与癌
3布源方式和剂量选择 3.1掰I粒子植入方法脚I粒子永久性组织问植
剂量杀伤作用,又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最小,达到局
部控制率高、全身反应极小之目的旧]。 2。I粒子的特性和生物学基础 125I是一种人工合成同位素,由124Xe吸收一个中
子并以电子俘获方式变为125 I,释放能量为27—
31keV的x线和35 keV的^y射线。125 I粒子(全称 是125I密封粒子)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l临床各种恶性
术后患者排便及性功能恢复。传统观点认为低位直 肠癌应以Miles术为首选…J,此术式挽救了不少低
能减少组织损伤,又能有效控制肿瘤的局部复发和
生长,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位直肠癌患者的生命,但同时也给患者带来很大的 痛苦;尽管人们在手术中注重了淋巴结的清扫和无 瘤技术操作,但总的5年治愈率大都在50%左右。 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小,方法简便、经济的mI粒子组 织间植入内放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5.2对复发率和生存率的影响 125I放射性粒子近 距离治疗能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和提高生存率。与 文献报道的3年的局部复发率20%一40%,3年生存 率65%相比较,改良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 合125I粒子源永久植入的技术能有效降低局部复发

中药治疗大肠癌实验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大肠癌实验研究进展
成。 2 诱导 肿 瘤 细 胞凋 亡
2 、O O大肠 癌 细 胞 的凋 亡 , 且 随着 WD一 9LV 并 3合 剂
浓度增高 , 凋亡小 体愈加增 多Leabharlann 3 抗肿瘤血管生成 、
近年 的研究表明 , 癌细胞 的生长 、 浸润和转移 能力
与肿瘤 的血管 生成能 力 密切相 关 , 瘤 的血 管生成是 肿 由一 系列 的刺激因子与抑制 因子之 间的相 互作 用来调 节的。所 以从 抑制和 破坏 肿瘤 的血 管生 成 , 切断肿 瘤 细胞的营养供应和转移途 径等方 面开展的抗肿瘤血管
OU RNAL O F PR ACT CA TRADI O NAL I L TI CHI NES M EDI NE 2 0 12 . E CI 0 9 Vo . 6 No 1
. ... .. ... .. ... .. ... ... .. .. ... ..... ..... . .... ... . .
乳剂对大肠癌细胞有明显 的抑制 作用 ,00 g m 浓度 t0  ̄ / l 作用大肠癌细胞 7 h 其抑制 率达 8 .6 % ; 胆子 油 2, 236 鸦 乳剂与 5 u相 比无显 著性 差异 , 明显 优 于 MM 、 一F 但 C VR C 。其抗癌作用是通过抑制 癌细胞 内 D A合成 而实 N 现的。张大鹏 等 研究发 现 , 黄芪 、 天花粉 明显抑 制大 肠癌 T C9 8细胞的生长 , H 80 在影响细胞周期 方面 , 主要 使 G / I 细胞 数 目增 多 , 细胞 数 目下降 。钱 丽 0G 期 s期 娟 等报道了中药复方长必 安对人 盲肠 未分化腺 癌细 胞 H e 8 9 明显的抑制 作用。不同浓度 的中药作 C 一 63有 用于癌细胞 2 4小时后 , 2 G +M期 细胞随 中药浓 度的增 高细胞百分率 明显上 升 , 提示 该 中药 主要是 阻滞 细胞 周期中 G 2+M 时 相细 胞 , 减少 进 入 G / 1时 相 的细 OG 胞。张大鹏等 发现 回生 口服液 可明显影 响人 结肠癌 T C 9 8细胞周期 , G / 1 细胞数 目增多 , H 80 使 0G 期 s期细 胞数 目下 降, 抑制 结 肠癌 T C 9 8细 胞 D A的合 即 H 80 N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尚缺 乏 大 规 模 人 群对 照研 究 , 数研 究 肿 瘤 患 者 和 非 肿 瘤 患者 。Ki 等 发 现 多 m
1 粪便大肠脱落标志物检测
者仅对其 中 单 一或数种 指标进行研究 , 检测大 肠癌患者粪便 D ,其灵敏度 AF
(6 要 明显 高 于血 清 来自胚 抗 原 ( E 8 %) C A) 粪 便 ( 9% ) F 3 和 OBT( ) 21 。
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就大肠癌早期 别 为 6 %和 2 % ,特 异 度 分 别 为 9 % 蛋 白质 组 学 的试 验 有可 能检 出 以蛋 白质 4 O 5
诊 断 的 研 究 进 展 作 …综 述 。 和 1 0 。 但 目前 对 于 粪 便 D o NA 检 测 为基础 的肿瘤特异性产物 , 并能够鉴别

l9 ・ l2
M o e n P a tc l e i i ,Oc o e 1 ,Vo . , . 0 d r r c ia d cne M t b r 20 0 122 No 1

讲座与综述 ・
大 肠 癌 早 期 诊 断 的研 究进 展
曹清 , 校宏兵 d i 03 6  ̄i n17 -8 0 0 01 . 3 o: .9 9 .s . 1 0 . 1 . 0 1 s 6 0 2 06
【 中图 分 类 号 】 R 3 .4 7 5 3 【 献标志码】 C 文 【 章 编 号 】 17 —8 02 1 )019 .3 文 6 10 0 (0 01 —120
大 肠 癌 是 常 见 消 化 道 恶 性 肿 瘤 之 的 D NA性 质 可发 生 改 变 , 如染 色 体 的数 内 脱落 的蛋 白标 志 物 可 分 为两 类 , 一类
2 影 像 学检 查

大肠癌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

大肠癌血清标志物研究进展
感性 分 别 只有 3 %和 9 此 外 , 系膜 静 脉血 C A 0 %: 肠 E 因通过 D A 甲基 化 抑制 转 录而失 去功 能 . 而启 动 N 从 水平 是肝 转移 的一 个敏 感检 测 方式 ,敏感 性 能达 到 致 癌过程 。An ra ebt de s rs 等l H 7 l 研 究大 肠 癌患 者 比较
在大肠 癌肿瘤诊 治研究 中的应用 进展作简要 综述 。 1 经典 肿瘤标 志物研 究进展
名 C A,是 目前 大肠癌 最 常应用 和最 有价值 的肿 瘤 E 标 志 物 之一 。然 而 C A在 大 肠 癌诊 断 中作 用 不 明 E 显 , 在其 水平 明显 升高 上才具 有一 定 临床意 义 。 仅 血 > g ml 阳性 标准 时 , u e B C、 5m / 为 D ks A、 、 D的 患者 阳 的敏 感性 在几 种肿瘤 标记 物 中最低 。 特异 性不强 , 其
清标 志物 。C S 一 C A 3和 C S 一 C A 4已作为血 清标志物 用 大肠 癌且 具有 高度 特异度 和灵 敏度 的血 清标 志物【 嗣 。
性 率分 别 为 3 、5 、5 6 %。C A在 对 大肠 癌 来检测 大肠癌 。 % 2 % 4 %、5 E 现在发现 C S 一 C A 2是一种 潜在 的检测 灵敏 度不 高 , 肿瘤 早期 诊 断作 用不 明显 , 国临床 2 基 因标 志物研 究进展 对 美 肿瘤 学会专 家 小组『 l I 洲肿 瘤标 记组 织专 门小组r 21 甲基 化 D A N 甲基 化 是 影 响 表遗 传 的 主 和欧 2 1 . N D A
乏特 异性 和敏感 性 。因此 , 需要 对各筛查 指标应用性
自身 的敏感 性 、依 赖性 以及 特异 性 ,对 于结 直 肠 癌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突变率达 4 %~5%以上 , 0 0 且突变点 多位于 1 2密码 子. 就 这 为大肠癌点突变的诊断提供 了方便。N l w等 应用 P R— ol a C R 技术 检测 了 2 例 大肠 癌 患 者 的粪 便 和癌 组 织 中 的 F 3 Kr l 及 K a l 密码子的突变 体 . - s2 a  ̄ s3 其癌组织中 1 Krs 6倒 - 突 a
所谓 早期大肠癌一般 指 D ks ue A期 癌, 系指癌肿浸润深 度达粘膜下层和固有肌层 , 若癌肿穿过肌层至浆膜下层或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但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 的对照 胜研究证实 .F B O T对大肠 癌 的早期诊断仍有 十分重要意义。目前 ,O T仍不失为一种 比 FB 较简单 、 经济 、 无剖 、 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最近 , 国 D td 美 a i f E等 再次强调指出 医患双方提高进 行 F B 。 O T的意识 . 对大 肠癌的筛选和早期诊断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 目前美 国从事大 肠癌实验室研究和临床工作者 .进 行 F B O T的比率分别达到 5 % ~7 %、5 ~6 %。 3 8 1% 3 要指出的是 :O T 连续 3 FB 需 天在粪 便标 本的不同部位取样 ,干湿标本利弊各异 ; 虽然干标本灵 敏度 较湿标本低 , 特异性较高 。 但 比较而 言. 免疫法较化学法
灵敏 度高。胡保国等 用单克隆抗体法和传统 的联苯胺法检 。 测大肠癌粪便隐血 , 结果单克隆法和联 苯胺法检 出阳性 率分
别为 8 .%与 6 % ( 0 O ) 提示单克隆法 可明显提高 46 15 P< 1 . 人群 F B O T的阳性率 , 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 断= F 盯 能 有 若 o 与其它检查如双重 对 比钡气灌肠造影 、乙状结肠镜 、 维电 纤

大肠癌术前分期的研究进展

大肠癌术前分期的研究进展
中的作用 。
常规 C T扫描和使用体线匿的传统 MR1 扫描 , 与其他学者研究 结果 基本一致 , 时还发 现增强 腔 内 MR1 描检查 对判 断直 同 扫
肠周 围直径 大于 3nm 的淋 巴结有 无癌肿 转移效 果较好 , ] 尽管

靠依据 2 核磁共振成像 ( g ei r鲫mⅢei gn . man l e c maig MR
1 计算机断层扫描 (。 ue o ga h . T) 。mp t tmo rp y C d
8 0年 代 初 国外 报 道 , 规 C 扫 描 检 查 对 大 肠 癌 术 前 常 T
关键 词 : 大肠癌 ; 前分期 ; 术 影像学检查
中图分类号 : 7 5 3 4 R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1 9 0 20 )l0 1 3 10 — 3 {0 2 0 一100 5
真结肠窥镜 , 是先进 的计 算机科 学与现代 医学影像 学结 合产生 的1 种无创 性虚拟 现实的检查手 段。它 在工作站支 持下 . 利用 支持软件经重组 形成肠 腔 内仿真 窥镜 图像殁 肠管 内外表 面 图 腔不规则获 窄 , 单发或多发结节样 隆起殁 菜花样病变 , 还可多视 角整体 观察病 变 , 结合 内外表面重建及 横断面 图像 , 了解肠壁增 总之 , T扫描 对判 断淋 巴结有 无转 移不够 准确 . 宴上 , C 事
பைடு நூலகம்
大肠癌是 目前发 生率 较高 的 1种恶性肿瘤 , 术前对其进 行 1 ks Nle 分期和 TNM 分期是 建立在 肿瘤 对肠壁 浸润深 度 、 巴 淋 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情况基础 上 , 目前最常采用的分期方法 是
准确地 分期 , 有助 于制 定 和选 择合 理 的治疗 方案及 判断 预后 。 像 , 结合横 断面图像 做 出诊 断 C T仿 真结 肠窥镜 可 以显 示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癌研究进展 (综述)1国内外对大肠癌的研究现状1.1关于发病率:结直肠癌在我国是常见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明显上升。

根据全国12 个县市登记结直肠癌死亡率已居第4~5 位。

从发病率看,20 世纪90 年代与70 年代相比,城市上升了31.95 %.[1]根据美国近30 年的统计, 20 世纪70 年代的结直肠癌死亡率为28/10万, 2000 年为20/10万, 下降了29%, 其主要原因为近二、三十年来美国大力开展无症状人群普查, 检出了大量“早期癌”并对癌前病变进行干预治疗。

[2]每年美国结肠癌的发病率接近148,300(72,600男性,75,700女性)名患者,占中人口的5-6%.患者具有家族性危险,也就是说其地带与第二代亲属中有两个或以上的患有结肠癌的患者。

20%的患者具有此类情况,反之近5-10%的每年患有结肠癌的在自然界遵从孟德尔遗传- 他们以常染色体显性的表现形式遗传。

[8]1.2发病机理研究[3]目前研究表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所致的病理过程和结果.结肠癌的发生机制(参考:[3]于旨平沈志祥罗和生主编,《实用消化病学》2007年1月第二版 p50)结肠癌是人群中常见的肿瘤之一,该病发生的传统模型为良性腺瘤息肉引起的肿瘤,然后通过多步突变发展成腺癌.亦有少部分病例(8%)对结肠癌的易感性是明显遗传的,称之为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 (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N CANCER)..2目前临床对结肠癌的认知情况?2.1人群普查开展得比较好的国家, 结直肠癌死亡率相对较低。

2.1.1大规模人群普查资料表明, 35 岁以上的人群中,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约为24~32/10 万( 不含香港和台湾地区) [1~3]。

早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 患者5 年存活率可达90%以上, 而晚期癌5 年存活率不足10%。

[2]2.1.2美国明尼苏达州1993 年公布了该地区46 551 名自然人群的13 年普查结果, 每年普查者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33%; 1999 年公布了18 年普查结果, 每两年普查一次者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21%。

Towler 等[9]对4 项随机试验进行了荟萃分析, 每两年普查一次, 明尼苏达州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6%, 英国诺丁汉下降15%, 丹麦下降18%, 瑞典下降12%, 综合各研究结果, 人群普查使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16%, 按实际参与普查人数计算, 死亡率下降23%。

2.2提高早期诊断率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美国国家息肉研究工作组提示, 切除普查发现的息肉可明显减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日本应用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 FOBT) 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提示, 普查可使结直肠癌死亡率下降81%。

以上结果说明, 普查不但能降低结直肠癌的死亡率, 还可降低其发病率。

2.3将高危人群视为结直肠癌筛查的重点人群北京市15 家医疗机构的普查结果显示, SFOBT 的阳性率为5.6%; 北京地区普通人群的结直肠癌患病率为36.57/10万, 共检出结直肠癌14 例( 2 例为非本地常住人口, 统计时予以排除) , 其中Dukes A 期4 例, B 期7 例, C 期1 例, Dukes A、B期患者占91.66%; 40 岁以下人群未检出结直肠癌, 50 岁以上人群检出结直肠癌的比例随年龄增高而逐渐增加。

高危人群: 包括本人患过结直肠癌或结直肠腺瘤、患重症溃疡性结肠炎10 年以上未愈、胆囊切除10 年以上、曾有妇科肿瘤并接受过下腹部放疗、不明原因反复便血、直系亲属患结直肠癌)2.4自然人群普查是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李世荣等[17]拟应用SFOBT 对3002 名51~92 岁的自然人群进行连续16 年( 1987~2002 年, 1 次/年) 的结直肠癌普查。

共2251 人接受了普查(A 组) , 751 人未能接受普查(B 组) , 普查率为74.98%。

16 年共发现结直肠癌44 例, 年平均结直肠癌发生率为91.61/10万。

A 组检出结直肠癌21 例, 漏诊6 例, 结直肠癌发生率为74.97/10万, 检出率为91.61/10万;B组检出结直肠癌17 例, 发生率为141.48/10万。

A 组94.44%的结直肠癌为Dukes A、B 期,B 组Dukes A、B 期者占29.42%。

两组结直肠癌患者的5 年存活率分别为75%和33.33%。

A组检出497 例结直肠腺瘤, 均于结肠镜下切除, 随访16 年仅1 例发生恶变。

该组连续人群普查资料显示, 自然人群普查既可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又可以降低发病率。

2.5关于基因检测与基因诊断2.5.1基因检测基因检测的定义是:通过分析人类的 DNA、RNA,、染色体、蛋白及相关的代谢,以检测与遗传有关的基因种类、突变、表现型及核型来服务于临床。

基因检测还对常见病的风险进行预测,以便于对该病进行预防。

对BRCA1, BRCA2基因变异的检测可以为怀疑为乳腺癌或卵巢癌的人进行个体化的扫描及实施预防措施计划。

对乳腺癌危险性的估计的范围在26%-85%之间。

[9]2.5.2基因诊断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就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在分子水平上检测人类遗传病的基因缺陷以诊断疾病。

1978年简悦威(YW Kan)首次用DNA重组技术进行镰刀型贫血病的产前诊断,到了1982年,在临床上普遍开始试用基因诊断技术。

估计可用基因诊断的疾病已达到4000种左右(包括亚型)。

基因诊断的出现使人们对疾病的诊断模式由传统的表型诊断过渡为现在的基因型诊断或称为逆向诊断(reverse diagnosis)。

由于有了基因诊断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症状出现之前即诊断该个体是否患有某种疾病或携带疾病基因。

[10]2.6 早期诊断方法早期结直肠癌多无临床症状, 其诊断主要通过对无症状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

主要筛查手段有粪便隐血筛查、T 抗原筛查、结直肠癌单克隆抗体筛查和纤维结肠镜筛查等。

SFOBT 结直肠癌筛查方案在高危人群中的应用: 高龄人群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 对其进行普查可提高结直肠癌和腺瘤的检出率。

张红光等[18]对1638 名60~90 岁的无症状老年人每年行SFOBT 筛查一次, 连续11 年, 阳性者行结肠镜检查。

年普查率约为80%, 总计1310 人。

共检出结直肠癌12 例, 结直肠腺瘤130 例, 年发病率分别为66.60/10万和72.15/10万。

在连续11 年接受筛查的个体中检出结直肠癌3例, 未连续筛查的个体检出结直肠癌9 例。

130 例结直肠腺瘤均于结肠镜下行切除术, 随访11 年无一例发生癌变。

李世荣等[34]比较了结肠镜检查与FOBT 的筛查效果。

在诊断准确性方面, 结肠镜检查优于FOBT, 但结肠镜筛查费用过高、筛查对象接受度低, 且需要大量富有经验的内镜医师, 难以应用于无症状人群的大规模筛查, 但可以在高危人群( 高龄或有肠道症状者) 中小规模应用。

3 目前对结肠癌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大肠癌的预防---- 3级预防模式:根据癌变过程的多阶段理论,大肠癌的发生要经过启动(initiation) 、促癌(promotion) 和进展(progression) 三个阶段。

在形态上则表现为“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浸润转移”。

如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癌变为模型,大肠癌的自然史可长达10~35 年。

这就为大肠癌的预防提供了极有利的机会。

3.1 一级预防在肿瘤发生之前,消除或减少大肠黏膜对致癌剂的暴露,抑制或阻断上皮细胞的癌变过程,从而防止肿瘤的发生。

这些措施包括饮食干预、化学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

3.1. 1 饮食干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大肠癌的发病与能量摄入过多、肥胖、过多饱和脂肪酸摄入、体力活动减少,膳食纤维和微营养素(维生素A、E、C 微量元素硒和钙) 摄入不足有关。

但是,近年来完成的大样本前瞻性试验未能证实膳食纤维的保护作用,还需要用更科学、更严格的设计和长期的前瞻性研究来验证。

3.1. 2 化学预防化学预防是应用天然产物及合成的或生物化学物质,逆转或抑制或预防癌变的发生发展。

化学预防的效果可应用中间生物标志物监测,临床的最终变化也是观察评估化学预防“终点”,中间标志物包括不同的因子(基因、表基因和生长因子等) 和各种酶(如Cox和端粒酶活性) 等。

形态学上所见表皮内新生物( IEN) ,细胞功能及某些浸润癌的表型特征等,均可作为化学预防临床试验的“中间及终点标志物”,更多的标志物仍在继续研究中。

3.1. 3 治疗癌前病变1977~1980 年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对海宁市30岁以上人群作大肠癌普查,二次筛检共完成15 cm 直肠镜检查238 826 例,发现低位大肠息肉4 076 例,对其中1 410 例腺瘤手术摘除。

到1998 年为止共作了6次直肠镜或60cm 纤维乙状结肠镜检(1988 年后) 随访,对检出的息肉均予摘除治疗,根据海宁市肿瘤登记资料,该市1992~1996 年平均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比1977~1981 年下降41 %和29 %。

大量流行病学证实,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大肠腺瘤是防止和减少大肠癌发生的理想途径。

3.2 二级预防对结肠癌的高危人群进行筛检,以期发现无症状的临床前肿瘤患者。

实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人群死亡率。

由于筛检不仅可以发现早期结直肠癌,也可发现大肠癌的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使之得以及时治疗,以防止癌变的发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筛检既是大肠癌的二级预防措施,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级预防手段。

美国、英国、丹麦等国应用化学法FOB T 初筛,FOB T 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的筛查方案,人群为45~75 岁或50~80 岁志愿者。

美国志愿者组随访18 年,1 年1 次的FOB T 检查使大肠癌累积死亡率下降33 % ,2 年1 次的FOB T 检查下降了21 %。

英国和丹麦8 年的随访结果表明FOB T 能使筛查人群大肠癌累积死亡率分别下降15 %和18 %。

3.3 三级预防对临床肿瘤患者积极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三次预防重点在于提高临床一线医务者的整体业务素质,真正做到“规范治疗”、“个体化治疗”。

4如何做结肠癌基因诊断?诊断的依据是?适合的人群是?4.1如何做结肠癌基因诊断?诊断的依据是?(------请祁老师补充国外的情况。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发病机制:大肠癌是一种遗传倾向比较明显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即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又受环境因素的控制。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高达70%-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