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00467)试题及答案(可编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课程代码00467)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藕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
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加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一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博比特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
A.工作分析 B.审议 C.活动分析 D.程序设计
2.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
A.学科结构 B.教师 C.学生 D.环境
3.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个倡导()。
A.课程评价 B.课程论 C.课程开发 D.教学论
4.提出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的是()。
A.斯宾塞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卢梭
5.“儿童与学科的统一的心理的经验与逻辑的经验的统一,为实现这种统一就需要把各门学科的教材和各个知识分支恢复到它由以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这个过程就是()。
A.学科中心论 B.教材的心理化
C.教学的理论化 D.教育的心理学化
6.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这就是()。
A.课程开发 B.课程结构 C.课程组织 D.课程实施
7.以下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类型的是()。
A.发现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8.重视已有知识在学习中的作用,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是()。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斯金纳
9.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出发点是()。
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B.最近发展区
C.学科结构 D.有意义学习
10.以下哪条教学原则属于赞可夫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概括时定型的原则?()。
A.逐渐分化原则 B.综合贯通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11.提出为“完满生活”作准备的五个综合性教育目标的教育家是()。
A.查特斯 B.斯宾塞 C.夸美纽斯 D.派纳
12.以下不属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领域是()。
A.动作技能领域 B.认知领域 C.情感领域 D.知识领域
13.1859年,英国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所明确提出的问题属于()。
A.课程选择 B.课程开发 C.课程评价 D.课程实施
14.“示范”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方法?()。
A.提示型教学方法 B.自主型教学方法
C.程序教学方法 D.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15.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而得出的结论称为()。
A.价值观 B.技能 C.方法 D.原理
16.由各自具有独立体系、彼此缺乏联系的科目所组成的课程,称为()。
A.综合学科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科目本位课程 D.必修课程
17.夸美纽斯在文艺复兴时期创立的是()。
A.“要素课程”说 B.“泛智课程”说
C.赫尔巴特主义课程论 D.功利主义课程论
18.以下不属于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是()。
A.相关课程 B.经验课程 C.融合课程 D.广域课程
19.科学---技术---社会课程(STS课程)属于()。
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 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D.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20.儿童本位综合课程的典型范例是()。
A.广域课程 B.经验自然主义课程
C.环境教育课程 D.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21.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中,“运作的课程”属于()。
A.课程计划 B.课程采用 C.课程实施 D.课程评价
22.美国学者帕里斯提出的课程实施模式是()。
A.“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B.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C.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D.信息加工模式
23.一项课程变革计划能否成功实施取决于课程变革的特征、学校的特征、外部环境的特征和()。
A.学区的特征 B.教师的特征 C.教学的特征 D.校长的特征
24.搜集资料,对课程计划的成效作出整体的判断,作为推广采用或不同课程计划之间比较依据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量的评价
25.根据评价使用的方法进行划分,可以将评价分为()。
A.效果评价与内在评价 B.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
C.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 D.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
26.本质上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核心是追求对被评价对象的有效控制和改进,这种评价属于以下课程与教学评价哪种基本取向?()。
A.学科取向 B. 目标取向 C.过程取向 D.主体取向
27.文化交往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的特质是()。
A.国际性与民族性 B.平等与高质量
C.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 D.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
28.把课程视为“学校材料”,课程研究即探究“价值中立的”课程开发的理性化的程序,这种研究取向也被称为()。
A.多元主义 B.大众主义 C.民主化 D.程序主义
29.尊重民族和文化差异,与此同时在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展开持续和深入的交往,设身处地地理解异民族、异文化,这反映的是()。
A.多元主义 B.大众主义 C.民主化 D.唯科学主义
30.体现“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和“问题中心”特征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 B.情境教学 C.随机访问教学 D.支架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