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水与水循环
陆地水与水循环
![陆地水与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117a0ef904a1b0717fd5dd9b.png)
开封 铁塔 7米
黄河下游的“地上河” 现象 黄河水始终补给给地下水
返回
补给 类型
补给 季节
一般以 夏秋两 季为主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雨水 补给
时间集中;不 降水量的多少;降水 普遍,尤以东 连续;水量变 量的季节分配;降水 部季风区最为 量的年际变化; 化大; 典型。
有时间性;有 连续性;水量 较稳定;
10: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 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 大气降水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④________;⑧________;
海陆间水 上述四个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循环。
太阳 重力 (2). 促使这种循环运动的能量是_________能和_________能。 承压 潜 (3). 从地下水埋藏条件看,⑤处井水属于______水,⑥处井水属于______水。 地堑 (4). 根据地质构造,⑦处属于_________构造,下列地形区成因与其相同 的是( B )
练习:读自流井示意图,完成下题:
B (1)含水井C中的地下水属于_____。A 潜水 B 承压水
乙 (2)甲、乙、丙三口井中,属于自流井的是_____。 (3)为防止地下水的污染,在A、B区域中,应保护好 B _____区域的自然环境。
③. 有关该河流存在地区的气候的描述,有可能正确的是( B、C ) A. 属于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区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 属于雨热同期的气候区 D. 属于干旱的沙漠气候 海陆间 ④. 该河在地球上水循环中参与了__________水循环类型,这种水循环可 以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地水不断得以补充、更新,使淡水资源不断得以再生
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组成环节及名称
![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组成环节及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0da9cfc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6d.png)
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组成环节及名称以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组成环节及名称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海陆间的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一系列的环节使得水从海洋蒸发到大气中,再经过凝结降水到陆地上,形成陆地水资源,最终回归到海洋中。
下面将分别介绍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名称。
第一个环节是蒸发。
蒸发是指水从海洋、湖泊、河流以及土地表面等水体中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
当太阳照射到水体表面时,水分子的能量增加,一部分水分子变成水蒸气,从而脱离水体进入大气层。
蒸发是海陆间水循环的起始阶段。
第二个环节是凝结。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大气中冷却、减压或遇冷物体时变成液态水的过程。
当水蒸气遇冷却的空气或冷物体时,水蒸气中的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从而形成微小的液态水滴,这就是云的形成过程。
云是由大量水蒸气凝结而成的,它们漂浮在大气中。
第三个环节是降水。
降水是指云中的水滴或冰晶增长到一定大小后,由于重力作用而从云中下落到地面的过程。
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降水是海陆间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它将水从大气中释放到陆地上,为陆地提供水资源。
第四个环节是入渗。
入渗是指降水渗透到土壤中的过程。
当降水达到地表时,一部分降水会通过土壤的孔隙和裂隙向下渗透,进入地下水层。
入渗是重要的地下水补给过程,它可以补充地下水资源,为地下水的循环提供了来源。
第五个环节是径流。
径流是指降水不能全部入渗到土壤中,超过土壤持水能力的部分水分通过地表流动形成的水流。
径流主要发生在降雨较大、土壤饱和或不透水地表上。
径流是海陆间水循环中重要的水流动方式,它将水从陆地快速输送到海洋。
第六个环节是地表蒸发。
地表蒸发是指降水后,地表上的水分再次蒸发回到大气中的过程。
地表蒸发是陆地水循环中的一部分,它将陆地上的水分再次转化为水蒸气,为大气中的水资源提供补给。
以上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其名称。
通过这些环节,海洋中的水逐渐转化为大气中的水蒸气,再经过凝结降水到陆地上,形成陆地水资源,最终回归到海洋中。
陆地水与水循环
![陆地水与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6547aa21b4daa58da0114a76.png)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 领域
主要 环节 及示 意图
海洋和陆地之 间
陆地和陆地上 空之间
海洋和海洋上 空之间
类型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最重要的类型 携带水量最大 ,又称大循环 补给陆地水的 的水循环,是 特点 ,使陆地水得 水量很小 海陆间循环的 到补充,水资 近十倍 源得以再生 长江参与了水 循环的地表径 塔里木河流域 降落在海洋上 典例 流,夏季风参 的降水 的雨水 与了水循环的 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 回答2~3题。 • 2.该水库可能位于 ( ) • A.东北平原 • B.江淮地区 • C.西北内陆 • D横断山区 •【答案】 B
• 3.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 A.5月 B.6月 • C.9月 D.10月
【答案】 D
• 2009年8月7日特大台风“莫拉克”袭击了台湾、福建 等地,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据此完 成5~6题。 • 5.未登陆的台风参与了水循环的哪一种类型( )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 C.海陆间循环 D.不能确定
• • • • 6.“莫拉克”登陆属于水循环哪一个环节(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径流 【解析】 本题组考查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的判断。台风是 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其充足水汽来源于海 上水汽蒸发,未登陆的台风,特大暴雨仍降落回洋面,属于 海上内循环。“莫拉克”将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带到陆地上空 属于海陆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 【答案】 5.A 6.B
•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1)从时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如修建水库 和植树造林。 • (2)从空间尺度看,主要是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如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利用应充分了解并遵循水 循环的规律,如果开发利用的速度超过水资源的循环周期,会 出现枯水现象。因此水资源的利用应以不超过其更新速度、不 受污染为前提。 • (3)沼泽大面积排干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过量抽取地下水,造 成地面沉降,海水倒灌;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得降水以地表 径流形式迅速向河道集中,河流径流变化幅度大,易造成洪涝 灾害。 • (4)人类生产或生活活动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也会加剧对 水资源的破坏,使世界部分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面临水资源 短缺的危机。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水循环与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daeedb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69.png)
4.(2018·高考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如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 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纯碱产品主要销往南非。近年来,由于采取环保 新工艺和来自美国产品的竞争,纯碱厂常处于亏损状态。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2)不利影响
滥伐森林,破 坏地表植被
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 雨时,下渗减少,地表径流汇聚加快,容易发生洪涝灾 害
围湖造田
减少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其防洪抗旱能力,也会减弱 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城市路面硬化
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下渗,减小地下径流,使地面蒸发 量减少,易造成城市内涝
(1)指出7、8月份松花江流域降 水水汽的主要来源。(4分)
夏季风从太平洋带来的水汽; (2分)当地蒸发(腾)到大气 中的水汽。(2分)
6.(2021年南宁市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 。这就是水平衡原理。地处我国东北的松花江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显 著,洪涝和干旱等气象灾害频发。2013年8月,该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图10示 意松花江流域范围,表2为流域内7、8月水循环相对量多年平均值(以降水量为 100%)。7、8月该流域多年储水变化量接近为0。
河流上游地区过度引水灌溉,会导致下游水量减少,甚
至出现断流;对地下水过量开采和使用,会使地下水位
用水不当
下降,导致地面下沉,有泉水出露的地方出现断流,绿
洲地区出现生态恶化和土地荒漠化,沿海地区出现海水
入侵现象
林冠截留是指在降水过程中,水分被地表植被接收并直接蒸发而没有进入土壤 的过程。研究表明,林冠截留能力与降水特征,以及林冠郁闭度(乔木遮蔽地 面的程度)、树种组成及冠层密(厚)度等特征有关。下图为我国长白山天然 林(实线)和辽东人工林(虚线)的林冠截留情况比较。据此完成1~3题。
陆地水类型、水体补给关系、水文特征、水循环-
![陆地水类型、水体补给关系、水文特征、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cc297e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d.png)
热带草原气候区
当地夏季(湿季) 夏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地中海气候区
当地冬季(冬雨) 冬汛,径流季节变化大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冰雪融水补给——有汛
高纬高山地区和干燥气候区(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小,
季节变化较大
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
B.地下水补(给潜河水流位水上升或潜水位下降) 潜水CD..位河河受流流降左右水岸 岸影地 地响下 下:水 水雨补补季给给—河河潜流流水水水位,,上右左升岸岸;河河旱流 流季水 水—补 补潜给 给水地 地位下 下下水 水降
秋,枯水期多在冬春。季节变化大的河流,往往 受降水的影响大,季节变化小的河流,多受地下 水的补给,也有可能受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 候的影响。 3、汛期出现的时间和长短——春季汛期时间较短, 多由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汛期时间较长, 除由雨水补给外,也有可能是冰川融水补给。
二、我国各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 的特点:
断流
区
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 普遍 给水源
流量稳定,中下游湖 普遍。我国松花江 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 上源和长江中下游
地区典型
例4.右图表示重庆附近长江某 水文站的气温降水状况及该江 段补给类型,读图回答1~2题。
1.右图中①所示的补给类型为
(B )
A.地下水补给
B.降雨补给
C.冰雪融水补给 D.湖水补给
特点
第一个隔水层之上
大气降水与地表水补给
(1)有自由水面,地势高 处潜水位高,地势低处潜水 位低 (2)埋藏浅、受气候影响 大、流量不稳定 (3)易受污染 (4)水从高处向地处渗流 (5)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水循环过程有三种
![水循环过程有三种](https://img.taocdn.com/s3/m/937049d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77.png)
水循环过程有三种:(1)海陆间大循环:海洋水蒸发后到达海洋上空,其中90%冷凝又降落到海洋,其余10%,随着大气运动输送到陆地上空,冷凝形成降水,降落到陆地表面。
在地表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地表地下径流,在从陆地流回海洋。
简单的说包括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这么几个主要的环节。
(2)陆地水循环:很简单陆地水蒸发到空中,遇冷凝结降落到地面。
再蒸发再凝结,实现水的循环。
(3)海洋水循环:同理海洋水蒸发到高空,遇冷凝结降落回海洋,然后循环运动。
三种水循环中海陆间大循环最重要。
是陆地水的主要来源。
海洋水循环是三个循环中,水量循环最大的一个。
水在自然循环中的净化水在地球上不停地流动和改变着形态。
风吹日晒,使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升入蓝天。
动植里的水就是这样不停地循环着(图4-12)。
水的自然循环过程为人类提供了净化的水,多少世纪以来,人类依靠分散了许许多多的物质。
例如,矿藏中的盐分、矿物质,空气中的气体,乃至土壤中的泥沙。
与此同时,水在循环中也不断地除去污浊和杂质,保持着自身的洁净,这就是水的自然净化。
水的自然净化有多种途径。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逸入大气,水蒸气再化为雨、雪、冰雹降落到地面,流入江河,渗入地下。
雨、雪、冰雹可以看作比较纯净的水,所以水的蒸发是一种自然净化过程。
分散在水中容易挥发的杂质,当地表水流经岩石或溪流时,它们会从水中释放到空气中去,使水得到净化。
这样的过程叫做曝气。
分散在水中的固体小颗粒在江河、溪流中缓缓流动时,会因重力作用发生沉降而除去。
有些固体小颗粒在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中,也会被土壤、沙层吸附和过滤,故从地下渗出的井水、泉水晶莹清澈。
水即使经过蒸发、曝气、沉降、过滤、吸附等过程,但水体中总还有一些自然污染物。
陆地水与水循环
![陆地水与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70c33301bed5b9f3f90f1cdf.png)
练习:
品味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解答: 1.黄河之水的主要来源:
D A
A 季节积雪融水 B 冰雪融水 C 湖泊水 D 雨水 2.黄河下游地区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A 河水补给地下水 C 互补关系 B 地下水补给河水 D 互不相补
3、读图,说出水循环环节的名称。
G
F A D E B
★水是可循环的,水资源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吗?
不是。
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水资源 可以永续利用。 在一定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源是有 限的。如果人类取用水量超过水循环更新的 数量,或者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 资源的枯竭。
小 结 水及水的重要性 陆地水的类型 陆地水的相互作用水循环 水循环
地理课件
蜀都中学
王开秀
水圈及陆地水、 水圈及陆地水、淡水资源
海洋水96.53% 海洋水
仅 占 全 球 淡 水 总 储 浅 层 地 的 下 水 0 储 3 量 . 水 量 泊 湖 淡 水
水 人 类 利 用 的 淡 水 资 源 主 要 是 河 , .
世界总水量100% 世界总水量
水圈
大气水0.001% 大气水
陆地水3.5% 陆地水
.
冰川68.69% 冰川
世界淡水储量100% 世界淡水储量
地下淡水30.06% 地下淡水
,
其他淡水1.25% 其他淡水
%
一、 水圈及水的重要性
水圈由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组成。 陆地水仅占全球水体总量的3.5%。 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 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储量仅占 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 地球上人类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必要 条件和物质条件。
二.陆地水的类型 陆地水的类型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c2e27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3.png)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体是指地球表面上的陆地和水体的结合体,包括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冰川等。
这些陆地水体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着水循环的相互关系。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水体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雨水或雪水在陆地上形成河流,河流将水流向海洋。
海洋中的水蒸气又通过蒸发形成云层,最终降落为降水,重新回到陆地上形成河流或湖泊。
这种循环使得陆地水体之间的水资源得以共享和再利用,保持了水资源的持续供应。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着物质交换的相互关系。
河流是陆地上水分和溶解物质的运输通道,它们将来自陆地的泥沙、养分和有机物输送到海洋中。
这些物质的输入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
同时,海洋中的养分也会通过海洋水流的作用被输送到陆地上,为陆地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养分。
陆地水体之间还存在着生物迁移的相互关系。
河流、湖泊和湿地等陆地水体是许多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许多鱼类在它们的生命周期中需要在不同的水体之间迁移,以完成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这种生物迁移对维持水生生物的种群结构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而冰川是高山地区的重要水源,它们的融化水流也会形成河流,为下游的生物提供生存条件。
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还体现在气候调节方面。
陆地水体的蒸发作用能够释放大量的水蒸气到大气中,增加了大气中的湿度。
这种湿度的增加对降水有着重要影响,进而影响着地区的气候。
例如,大面积的湿地和湖泊能够吸收大量的太阳能,降低周围地区的气温,起到了调节气候的作用。
而冰川的存在也能够影响周围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水循环、物质交换、生物迁移和气候调节是这种相互关系的体现。
这种相互关系不仅维系着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好陆地水体,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生存。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7746d72acfc789eb172dc842.png)
潜 水
第一个隔水层之上 大气降水与地表水补给
承压水
两个隔水层之间特 点源自前进后退返回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
潜水与承压水比较
项 目 位 置 补 给
潜 水
第一个隔水层之上 大气降水与地表水补给
承压水
两个隔水层之间 潜水补给
特 点
前进
后退
返回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
潜水与承压水比较
项 目 位 置 补 给
潜 水
我国主要分布区
前进
后退
返回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河流补给的五种类型
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 冰川补给 季节性积雪补给 湖泊补给 地下水补给 注:黄河有凌汛.
主要影响因素
降水变化 (图)
汛期
夏汛
我国主要分布区
普遍,尤以东部季风区典型
前进
后退
返回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前进 后退 返回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 3、下图是我国某河流量与气温的关系图,读后回答各题:
流量 温度 (1)A是____曲线,B是____曲线。 西北和青藏高原 冰川融水 (2)该河以_______补给为主,位于我国____________地区。 (3)___月份形成丰水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1~2月份的径流量为_______立方米/秒,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进 后退 返回
前进
后退
返回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
前进
后退
返回
3.5 陆地水与水循环
流量 温度
河流径流量与气温变化关系图 前进 后退 返回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 陆地水体与水循环
![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 陆地水体与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30260cc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6c.png)
4.地下水的补给
陆地水
埋藏条件
主要补给水源
水质
水量
潜水
第一个隔水层上,埋藏浅。
大气降水、地表水
易污染
不稳定
承压水
两个隔水层之间,埋藏深。
山区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
不易污染
较稳定
泉水:是地下水在地面的自然出露,它是地下水的一种重要排泄方式。 泉水常常是河流的补给水源。
方法技巧 河流主要补给类型的判断方法1)看气候类型
主要补给类型
汛期
世界分布(气候区)
雨水补给
取决于降水的季节变化
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季风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
温带、亚寒带等冬季有降雪的地区,如俄罗斯、加拿大、我国东北地区等
我国河流陆地水补给类型
落实演练
[2021山东潍坊期中]雨洪式河流是指由于暴雨引发流域型洪水的河流。流域形态对雨洪式河流的洪水过程影响很大。下图示意两条雨洪式河流流域的形态,M、N为河流流域出口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 暴雨前后在流域出口处测得河流流量过程曲线,下列示意图与 处河流流量变化相符的是( )
2、冰雪融水的补给
补给时间: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
春季
东北地区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
补给时间: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影响水量变化的因素:
夏季
西北和青藏地区
太阳辐射、气温高低及积雪和冰川储量
3.河流与湖泊Ⅰ.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水库)
陆地水与水循环(简)
![陆地水与水循环(简)](https://img.taocdn.com/s3/m/9013e7d05022aaea998f0faa.png)
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的分布状况
读“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
( C
A.雨水 B.冰川融水
)
C.地下水 D.生物水 2.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箭头a、b流量的 变化趋势是 (C ) A.a变大 B.b变稳定 C.a在丰水期变小 D.b在枯水期变大
2.河流水的主要补给类型
2、读凹凸方向,判断潜水流向、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 (1)潜水的流向总是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 位。 (2)潜水与河流的补给关系看潜水的流向,通过作垂线来 确定。
(04年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两条河流两侧的潜水位等值线 示意图,可反映河流与潜水补给关系的一般情况。图中数字表 示潜水位(单位:米),读图判断
因径流量大到一定程度,河水水位超过或接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下水面 ________________ 。
1、类型: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划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思考:潜水与承压水在位置(埋藏条件)和水源补给方面 有什么区别?
【考点——潜水和承压水】
1、陆地水体类型及补给类型
陆地水体主要包括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
及冰川水等类型,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如右所示。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
关系
当河流水位高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 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 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沿岸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 蓄作用,在洪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可以延缓、削减河流 洪峰。人工湖泊——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
3、图中现象最可能出现的时间是: A.2月 B.5月 C.10月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1b6c0e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cd.png)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也叫做水的循环。
它是地球上水的
流动和分布的重要方式,保持了地球上水资源的稳定供应。
水循环的过程
主要由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补给组成。
根据不同的形式和地域,水
循环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大气水循环、陆地水循环和海洋水循环。
一、大气水循环
大气水循环是指地球大气中水的循环过程。
它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主要包括蒸发、凝结和降水。
蒸发是指水从海洋、河流、湖泊、土地和植
物表面转化为水蒸气,随后水蒸气上升到大气中。
凝结是指水蒸气在大气
中冷却后形成水滴或冰晶,最终形成云层。
降水指云层中水滴或冰晶变大
并下降到地面上,包括雨、雪、冰雹和露水等。
大气水循环是最直接影响
天气和气候变化的一种水循环。
二、陆地水循环
陆地水循环是指在陆地上的水的循环过程。
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
循环。
地表水的循环主要包括径流和蓄水。
径流是指降雨过程中,雨水流
入地表之后通过河流、湖泊或地下水系统进入海洋的过程。
蓄水是指降雨
后雨水在土壤中蓄积形成地表水,并逐渐渗入土壤深处。
地下水循环是指
地表水渗透到地下后形成地下水,然后通过泉水和井涌等方式补给地表水。
陆地水循环对于维持陆地上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三、海洋水循环
综上所述,水循环是地球上水的循环和分布的关键过程,分为大气水
循环、陆地水循环和海洋水循环三种类型。
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了地
球上水资源的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930e9c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b.png)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和水体是地球上两个最基本的自然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陆地和水体之间存在着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分在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和海洋水等。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水循环是相互联系的,陆地上的水分蒸发后会形成云层,最终降落到水体中,而水体中的水分也会通过蒸发和降水的方式回到陆地上。
水循环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其次,陆地和水体之间存在着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物质在不同形态之间的循环过程,包括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等。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物质循环也是相互联系的,陆地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质,而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同时,陆地上的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中的有机物质,而水体中的生物也可以通过食物链摄取浮游植物中的有机物质。
物质循环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最后,陆地和水体之间存在着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是指地球上能量在不同形态之间的流动过程,包括光能、化学能、热能等。
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能量流动也是相互联系的,陆地上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水体中的浮游植物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同时,陆地上的动物通过食物链摄取植物中的化学能,而水体中的生物也可以通过食物链摄取浮游植物中的化学能。
能量流动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总之,陆地和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地球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水循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平衡和稳定对于维持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对陆地和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其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自然地理)第四章 第1讲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2025高考地理备考
![(自然地理)第四章 第1讲 水循环与陆地水体-2025高考地理备考](https://img.taocdn.com/s3/m/c069dfa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7.png)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水的运动第1讲水循环与陆地水体课标要求命题方向考题取样核心素养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
2.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水循环特点分析2022浙江6月,T232020天津,T2【综合思维】从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的角度,考查河湖的水文特征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区域认知】对特定区域的水体运动变化的过程进行描述。
【地理实践力】结合统计资料,分析特定区域水资源的特征和利用水量平衡原理的相关计算2023浙江1月,T272022湖南,T14—16陆地水体的补给来源分析2022山东,T18(3)2022辽宁,T18河流水文特征分析2022全国乙,T7—82020江苏,T27命题分析预测从高起点的小切口入手,以前沿的工程建设或生产生活水体污染等为情境,考查学生思维品质、思维方式,进而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与应用性备考策略关注主干知识,落实课标要求,在学习陆地水体类型和各种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时可结合示意图来理解考点1水循环及其意义一、水循环过程、环节及意义基本模式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主要环节地理意义①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1]平衡,使全球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使陆地水资源得以再生;②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2]能量转换;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④塑造地表形态二、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环节主要影响因素蒸发太阳辐射、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水汽输送、降水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地势地表径流地表状况、地形地势、降水强度、人类活动下渗地表植被、降水强度、降水持续时间、地表硬度、土质疏松状况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1.正面影响(1)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3]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水域面积扩大和下渗量增大使地下水位升高,可增大区域蒸发量和降水量。
(2)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4]空间分布,也可以使流域的蒸发量增大,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大空气湿度。
水循环的三个主要过程
![水循环的三个主要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28dcab4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0d.png)
水循环的三个主要过程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一、水循环的三个主要过程自然界的水循环时刻都在进行着。
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个主要过程。
(一)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是指发生在海洋与陆地之间的水循环。
海洋表面的水经过蒸发变成水汽→水汽输送到空中被气流输送到大陆上空→部分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在地表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地表、地下径流汇集回到海洋。
这种循环又称大循环,通过这种循环运动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二)陆地内循环陆地内循环就是陆地上的水,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地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冷却凝结形成降水,仍降落到陆地上。
陆地内循环对水资源的更新也有一定作用。
(三)海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就是海面上的水蒸发形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
二、水循环的意义(一)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水循环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使地球上的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从而维持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在一定时期内,全球的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二)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地表径流源源不断地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
(三)调节全球热量的收支平衡水循环对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四)塑造地表形态降水和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陆地水与水循环
![陆地水与水循环](https://img.taocdn.com/s3/m/98d77997d0d233d4b14e6966.png)
④不断更新陆地的淡水资源
找几张上游美 丽的风景画
5、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大量砍伐树木给当地水循环带来什么影响?
蒸发减弱,降水减少;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土流失, 河流含沙量增加
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产生影响 修建水库、植树造林、围湖造田——蒸发
人工增雨——降水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径流输送,人类活动对 水循环影响的主要形式 抽取地下水——地下径流
(1)类型: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分为乙海陆间 循环、 甲 陆地内 循环和丙 海上内 循环三种类型。 水汽输送 (2)环节:A 蒸发 、B 降水 、C 、D 地表径流 、 E 地下径流 、F 下渗 、G 蒸腾 等。
讨论:水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 之不竭”吗
——温州水资源公报
讨论:温州年降水量高达1800多毫米,为什么还存在 缺水? 水循环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得到不断更新,从这个 角度来说,水资源是纯净的可再生资源。但在一定 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源更新量是有限的。因此,我 们必须很好地珍惜
巩固练习
3.水循环类型、过程与主要环节
水循环 类型 发生领域 循环及环节 作用
海陆间 循环
海洋和陆地外流区 之间
径流输送
补充陆地淡水,是 最重要的循环
陆上内 循环
陆地内流区之间
补给陆地水体的水 量为数很少
海上内 循环
海洋和海洋上空之 间
水量最大
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发生在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的水循环 对地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请你谈谈看法 ①维护全球水量平衡 ②使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第四节 水循环和洋流 3.5陆地水与水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书完成: 一、水及陆地水的重要性
1 水具有三相变化的特性,是自然界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
2水是地球上人类及一切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 3陆地水与海洋水、大气水共同组成水圈 4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的淡水,几乎全部来自陆地水;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就是指——、——、——, 河流水、淡湖泊水、浅 只占淡水0· 3%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 层地下水
黄
河
长
江
洞庭湖 阳湖
什么时候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播阳湖?
什么时候洞庭湖水、播阳湖水补给长江? 为什么说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天然的调蓄作用?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
可 减在 以 河洪 起 川水 到 洪期 人 峰蓄 工 。积 拦 人部 蓄 工分 洪 湖洪 水 泊水 来 , 调 可 节 修以 河 建延 川 水缓 径 库、 流 更削 ——
承压水
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 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通过 潜水补给
特点
1具有自由水面(潜水面) 1承受一定压力(承压水位) 2分布区与补给区基本一致 3埋藏较浅,受气候影响 大,流量不稳定 4易受污染 2分布区、补给区常不一致 3埋藏较深,受气候影响 小,流量稳定 4不易受污染,水质比 较好
为什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主要依靠河流水、湖泊淡水和浅层地 下水?
因为它们的更新周期短,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故其与人类关 系密切,也是我们目前开发利用的重点。
三、陆地水的相互关系
1 陆地水的相互关系的含义: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 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 雨水补给 我国东部季风区 河流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我国东北
分 地 类
静态水 资源
动态水 资源 陆地咸水 陆地淡水
水
含 盐 多 少
2陆地水体类型及成因
大气水
降 雨
陆地水的基本来源是—— 大气降水
水量很小,但运动更新快,与人类 关系最密切
地
径流汇入河槽形成——河流水 在地表洼地滞流蓄水形成— —湖泊和沼泽水。 一部分固体降水常年积存在 地表——形成永久积雪
极储 及水 高量 山最 地大 区, ,但 利分 用布 较于 少两
4水资源
(1)概念(2)静态水资源和动态水资源 静态水资源 动态水资源
水体类 型 特点
冰川、内陆湖泊水、深 层地下水
循环周期长,更新缓慢, 一旦被开发利用,短期内 不易恢复,并影响到后续 利用 应以不影响其后续利用为 前提
由大气降水形成的地 表水、浅层地下水
更新快,交替周期短, 利用后短期即可恢复更 新
表
凝 结 下 渗
径 流
下 渗
水
地下水
固体降水长期积累演化就变 成——冰川
下渗
储水量居第二位,但 多为深层地下水,开 采利用也较少
南极冰帽
冰川
山谷中的河流
含水层 潜水水位 潜 水 井
隔水层 承压水位 半 自 流 井
潜 水 井
承 压 井
枯 井
潜水
承压水
3 潜水和承压水
潜水 概念 补给
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 上的地下水 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
水是怎样循环的?有什么类型?环节?意义?
蒸发
水气输送
降水
海陆大循环
降水
陆 上 内 循 环
径流 下渗
பைடு நூலகம்
蒸发
海上内循环
海洋
概念: 指自然界的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 循 环
水循环 类型 海陆间 类型 大循环 陆地水 循环 海洋水 循环
意义
发生流域 水循环环节 作用 蒸发、水汽 输送、降水、使陆地水得到 海洋与 地表径流、 补充,水资源 得以更新,是 陆地之 下渗、地下 最重要的类型, 又称大循环 间 径流 陆地与 蒸发、植 补充陆地 陆地上 物蒸腾、 水的数量 空之间 很少 降水 海洋与 水循环的水 蒸发、降 海洋上 量最大 水 空之间
意义: 地球上各种水体通过蒸发(蒸腾)、水汽输送、
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一系列过程 和环节,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有机 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水循环系统。 1 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使陆地水 不断得到补充,从而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使地球表 层各个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 迁移和能量的交换。
二、陆地水体类型 1 陆地水的概念和分类 空 间 分 布 循 环 周 期 地表水 地下水 江河水、湖沼水、冰川
分 布 在 陆 地 的 概 各 种 念 水 体 的 总 称
陆
潜水、承压水;或深、浅 层地下水 冰川、内陆湖泊水、深层地 下水
江河水、湖泊淡水、浅层地 下水 地下咸水、湖泊咸水 冰川、 地下淡水、江河水
3水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植被好坏) 4 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因子之一,不 断的塑造着地表形态。(外力作用)
思考
• 1黄河、长江、塔里 木河三条河流中,哪 一条不参加海陆间循 环? • 2目前,人们主要通 过影响哪一个环节来 影响水循环?
地表径流
切记:促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的主要 是海陆间大循环!1
2关系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我国西北 湖泊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河流水、湖泊水、 地下水间有水源互 补关系 当河、湖水位高时补给地下水
当地下水水位高时补给河、湖
影响河流流量大小的因素是? 有什么关系? 流量最大(汛期)在什么时期? 这类河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 区?举例 以冰川融水补 给为主 影响河流流量大小的因素是? 有什么关系? 流量最大(汛期)在什么时期? 冬季为什么短流? 这类河主要分布在我国什么地区?举例 以 雨 水 补 给 为 主
开发利 用要求
应以不污染、不破坏、 不超过更新速度为前 提
(3)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河流水 湖泊淡水 浅层地下水 含量仅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约占全球水体总量的比例 0· 3 2· 53×0·3%≈7/100 000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