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

合集下载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时间类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时间类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时间类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能够回顾过去,了解世界的演变和人类的发展。

高三学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历史是他们需要重点关注的一门学科之一。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些高三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古代社会的历史起源古代社会的历史起源是人类社会最早阶段的历史。

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人们还未创造出文字,社会组织还比较原始简单。

然而,正是在这个阶段,人类逐渐从狩猎采集社会过渡到农耕社会,开始有了城市的出现,对环境和资源进行了更加有效的利用。

二、古代东方文明古代东方文明主要包括古代中国文明、印度河谷文明、白俄罗斯文明等。

其中,古代中国文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而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漫长历史。

三、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是古代欧洲最重要的文明之一。

在这个阶段,希腊和罗马两大文明逐渐崛起。

希腊文明以其开创性的思想和文化艺术而闻名;罗马文明则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管理能力成为古代欧洲的霸主。

四、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教会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宗教改革。

同时,欧洲也经历了封建制度的崛起和衰落,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以及黑死病的爆发。

五、现代化的开端现代化的开端是指从16世纪开始的一系列变革和发展。

这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工业革命的兴起、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等。

这些事件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六、近现代史的变革近现代史的变革是指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这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包括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的全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这些事件对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七、当代世界的发展当代世界的发展是指20世纪末至今的历史变革。

在这个阶段,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主要的特点。

同时,各国之间的冲突和合作也日益加深,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历史高考知识点背景归纳

历史高考知识点背景归纳

历史高考知识点背景归纳在历史高考中,考生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分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了解每个知识点背后的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历史高考知识点的背景进行归纳,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1. 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基本特征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重要形态,它的形成与周朝的分封制有着密切的关系。

周朝的君权分散导致了诸侯势力的壮大,各个封国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权。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包括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等级分明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生活方式等。

2. 秦始皇的统一中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通过实行一系列的变革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秦始皇实行的变革包括取消封建制度、统一货币、统一文字、修建万里长城等。

这些改革的背后是秦朝的强大军事力量和政权集中的政治体制。

3.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自西晋末年至南朝梁末年,历时约400年。

这个时期的背景是汉族政权的衰落和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战乱频繁、政权更迭频繁、文化繁荣等。

4. 唐朝的开放政策与繁荣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朝代,其开放的政策和繁荣的经济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

仁宗朝期的调查、清明上河图的创作、长安城的繁荣等都是唐朝繁荣时期的具体体现。

5. 宋朝的科技与文化进步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科技与文化进步的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科技发明,如活字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

同时,北宋时期文化的繁荣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

6. 明清时代的政治体制明清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时期,其政治体制经历了明朝的专制体制和清朝的父系社会体制。

明代的封建专制体制通过地方官制和科举制度使得皇权得以巩固。

清朝的父系社会体制则给予了农民与地主的不同社会地位。

7. 中国近代历史的特点中国近代历史是近现代中国建立以前的一个时期,其特点是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分时期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分时期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分时期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进化-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发展- 古代文明的萌芽2. 古代文明的发展- 古埃及文明:金字塔、法老制度-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人、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 - 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莫亨佐-达罗- 古代中国:夏、商、周三代,封建制度的确立3. 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 古希腊城邦制度、希腊哲学与科学-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兴衰- 罗马法律与基督教的传播二、中世纪历史1. 欧洲的封建社会-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教会影响下的中世纪欧洲社会- 十字军东征2.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扩张- 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伊斯兰文化与科学的贡献3. 东亚的帝国与变革- 中国的唐、宋、元三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 日本平安时代与武士阶级的兴起- 蒙古帝国的建立与对欧亚大陆的影响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欧洲文艺复兴的背景、特点与影响- 宗教改革的起因、过程与结果- 地理大发现与新大陆的探索2. 近现代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英国的议会制度与工业革命-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的欧洲- 美国独立战争与民主制度的确立3. 殖民扩张与民族独立运动-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与影响- 亚洲、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与新国家的建立四、现代历史1.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后果-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与崩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过程与影响2. 冷战时期的全球政治格局- 冷战的起源、发展与结束-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 核武器竞赛与军备控制3. 后冷战时代的全球化与地区冲突-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全球化进程中的经济、文化、政治影响- 地区冲突与国际合作以上是高中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从史前时期到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文化与社会变迁。

这些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宏观的历史视角,帮助他们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和历史进程。

历史中西知识点总结高三网

历史中西知识点总结高三网

历史中西知识点总结高三网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而在历史学科中,中西方历史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知识点。

本文将对历史中西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高三学生更好地复习历史知识。

一、古代中国历史1.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这些是古代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开端和演变过程。

夏商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传说时期,西周是最早的定制国家,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争霸的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高度集权的中央帝国,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2. 三皇五帝、尧舜禹、纣王商朝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神话人物,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原始时期。

尧、舜、禹是中国古代的圣王,代表着中国古代历史的文明时期。

纣王是商朝末年的暴君,也是中国历史上的负面人物。

3. 儒家、道家和法家思想这些思想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流派,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道家注重自然和个体的追求,法家注重法治和政治管理。

二、欧洲中世纪历史1. 罗马帝国的衰败和中世纪的兴起罗马帝国的衰退是欧洲历史中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古代欧洲的结束和中世纪的开始。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包括了拜占庭帝国、卡洛林帝国、教皇国家等。

2. 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世纪欧洲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以领主和农民的封建关系为核心。

封建制度对欧洲历史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宗教改革与宗教战争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由马丁·路德等人发起,导致了基督教的分裂和宗教战争的爆发。

宗教战争对欧洲的政治格局和宗教统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近代中国历史1.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近代化进程的开始。

这一时期涵盖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

2.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诞生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帝制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开辟了道路。

高中历史时间轴纲要上下中外对比

高中历史时间轴纲要上下中外对比

高中历史时间轴纲要上下中外对比一、古代中外历史对比-中外古代文明发展的差异在古代,中外两大文明发展相继出现,然而它们在起源、发展速度以及对世界的影响上存在显著差异。

西方古代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罗马,强调个人主义和人本思想;而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侧重家庭、社会和天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古代中外文明最显著的区别在于,中华文明历史上长期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秩序,注重中庸和谐,而西方文明则经历了希腊城邦、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崛起与衰落,交替出现了封建制度和民主制度。

-古代中外历史的主要事件对比在古代历史的漫长岁月中,中外两大文明都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

在中华文明史上,我们熟知的是夏、商、周的封建制度、春秋战国的多国割据局面、秦统一中原、汉朝的辉煌时期以及隋唐时期的繁荣兴盛。

而西方文明则以古希腊的民主制度、罗马帝国的崩溃、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和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繁荣为主要事件。

二、近代中外历史对比-近代中外社会变革的异同近代社会变革使中外两大文明都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和变革。

在近代,西方文明以工业革命为起点,迅速崛起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而中国在这一时期经历了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社会转变的过程。

近代中外社会变革的主要异同点在于,西方社会借助工业革命蓬勃发展,步入现代化道路,而中国在列强入侵和国内政治动荡的情况下,经历了一系列失败的变革尝试。

-近代中外历史的主要事件对比进入近代,中外两大文明迎来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西方文明的代表性事件包括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和世界两次大战,这些事件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与此同时,中国也经历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重要事件,这些事件对中国的近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现代中外历史对比-现代中外社会发展的差异在现代社会,中外两大文明展现出更为明显的差异。

西方文明在经济、科技、政治和文化上保持着全球领先地位,成为现代世界的引领者。

与此同时,中国在经济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努力取得国家复兴的进程,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高中中外历史时间线梳理及重点

高中中外历史时间线梳理及重点

高中中外历史时间线梳理及重点在中国古代史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秦朝,这标志着封建社会的开始。

而汉朝则在秦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同时加强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唐宋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西方古代史中,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

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兴起,其中最为著名的有雅典和斯巴达。

古罗马则在公元前27年建立了罗马帝国,其法律和工程建筑对后世的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欧洲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其中,十字军东征、黑死病以及宗教改革等事件都对中世纪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到了近代史阶段,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而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则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在外国近现代史中,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大事件。

其中,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了两个超级大国,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冷战对峙。

中国近现代史则经历了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

其中,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新中国的成立等事件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当代世界中,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同时,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在这一背景下,国际合作与竞争并存,各国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重点知识点包括: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汉唐宋明等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古罗马的法律和工程建筑;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教会势力的影响、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工业革命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格局;中国的近现代史发展进程、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当代世界的主要趋势、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在复习中外历史时,要抓住各个时期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重点掌握各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高三历史知识点 中外对比

高三历史知识点 中外对比

高三历史知识点中外对比在高三历史学科中,我们学习了世界历史以及中国历史的重要知识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比中外历史知识点,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一、政治体制与制度中外历史中,政治体制和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比较点。

中世纪的欧洲存在着封建体制,各个封建领主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

与之相比,中国的封建制度更加复杂,存在皇帝、官僚、地方世族等多个层级。

同时,中国历史中还有专制制度的存在,如大一统的秦朝和清朝。

二、社会结构与等级制度中外历史中的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也有所不同。

欧洲封建社会中,主要分为三个阶级:贵族、教士、农民。

而中国的社会结构则更加复杂,包含了士农工商四民,同时还存在严格的阶级划分,如士人与庶民的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在欧洲出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这在中国历史中并没有出现。

三、科学技术与教育科学技术和教育也是中外历史中的重要比较内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思想和技术发展得到了迅猛推进,如伽利略的天文学研究和达·芬奇的艺术创作。

与之相比,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一些突破,如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

在教育方面,欧洲的学术传统主要体现为大学教育,而中国则注重儒学和科举制度。

四、文化与艺术中外历史中的文化和艺术也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差异。

欧洲的文艺复兴以及后来的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繁荣,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艺术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和达·芬奇的绘画。

而中国的文化与艺术则注重传统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如古代的诗词、书法和绘画。

五、宗教与信仰宗教和信仰是中外历史中一个重要的对比点。

欧洲历史中存在着基督教等多种宗教,宗教对于欧洲社会和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中国历史中的主要宗教是儒教、佛教以及道教,这些宗教在古代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六、战争与冲突战争与冲突是中外历史中无法忽视的一部分。

欧洲历史中发生了许多重大战争,如百年战争和世界大战。

与之相比,中国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战争和冲突,如战国时期的战争和抗日战争。

高考中外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中外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中外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史:1.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的建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2. 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六国,汉朝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3.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两晋的兴衰,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4.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唐朝的盛世和贞观之治。

5. 宋元明清:宋朝的经济发展,元朝的民族融合,明朝的海禁政策,清朝的康乾盛世及晚清的衰落。

中国近现代史:1.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2.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起义,对封建统治的冲击。

3. 洋务运动:晚清的自强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和制度。

4. 戊戌变法:维新派的改革尝试,失败与影响。

5.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中华民国。

6. 新文化运动:思想解放,民主与科学的倡导。

7. 抗日战争:全民族的抗战,对民族精神的塑造。

8. 解放战争:国共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文明,金字塔和法老制度。

2. 两河流域文明: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的兴起与衰落。

3. 古希腊文明:城邦制度,哲学、文学、艺术的繁荣。

4. 古罗马文明:共和制到帝国的转变,法律和建筑的成就。

5. 基督教的兴起:早期基督教的发展,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世界近现代史:1. 文艺复兴:欧洲思想文化的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

2. 宗教改革:新教的产生,对欧洲政治格局的影响。

3. 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兴起,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发展。

4. 工业革命:技术革新,社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5. 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制,民主思想的传播。

6. 美国独立战争:殖民地独立,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7. 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8. 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主义的争夺,战争的影响。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范围的冲突,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以上是高考中外历史知识点的简要总结,考生在复习时应结合教材和历年真题,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联系,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历史知识点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区别2. 古代文明- 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文明 - 希腊城邦制度与罗马共和国3. 宗教与哲学-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起源与发展- 古希腊哲学与罗马法律二、中世纪历史1. 封建社会- 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亚洲封建社会的特点(如中国的唐朝、宋朝)2. 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过程与影响- 伊斯兰教的发展与影响3. 中世纪的科技与文化- 农业革命- 文艺复兴的起源与发展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及其影响2.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与影响- 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变革3. 民族国家的形成- 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过程- 亚洲、非洲民族独立运动4.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与结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与结果 - 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四、当代历史1. 冷战时期- 冷战的起源、过程与结束-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地缘政治2. 全球化与信息化- 全球化的发展与影响- 信息技术革命对社会的影响3. 现代中国历史- 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与影响五、历史学习方法与技巧1. 历史思维的培养- 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 历史人物评价的方法2. 历史资料的利用- 主要历史资料类型- 历史资料的鉴别与应用3. 历史考试策略- 高考历史试题分析- 高效复习方法与答题技巧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添加或删减内容。

确保文档格式规范,使用清晰的标题和子标题,以及适当的列表和段落。

您可以使用Word文档的样式功能来增强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历史背景知识点总结

历史背景知识点总结

历史背景知识点总结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通过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历史事件、人物、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历史背景知识点对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批判思维能力非常重要。

本文将总结一些重要的历史背景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

一、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统一了大部分中国领土,发展了科技、文化和经济。

刘邦是汉朝的创始人,而汉武帝则是其最具影响力的皇帝。

2.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古代罗马是一个强大的帝国,统治着欧洲、北非和中东地区。

罗马法律、政治制度和建筑技术对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印度教文明(公元前1500年-现今):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其教义与印度古代文化密切相关。

印度教对印度社会、艺术和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中世纪的动荡与变革1. 十字军东征(11世纪-13世纪):十字军东征是基督教世界对伊斯兰国家的军事行动,旨在争夺圣地。

这一事件导致了欧洲和中东地区的冲突和交流。

2. 文艺复兴(14世纪-17世纪):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

在这一时期,欧洲艺术、文学和科学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创新和突破。

3. 宗教改革(16世纪):宗教改革是基督教内部的一场运动,由马丁·路德等人发起。

宗教改革导致了基督教教派的分裂,并对欧洲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近现代世界的变革与发展1. 工业革命(18世纪-19世纪):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历史进入了机械化和工业化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变革对于现代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2. 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9年):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政治革命,推翻了法国君主制度。

这一事件为政治民主化和人权进步奠定了基础。

3.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破坏性的一场战争,涉及全球范围。

高考总复习历史阶段特征(时代背景)

高考总复习历史阶段特征(时代背景)
经济:商品经济高度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文化:程朱理学、心学兴起;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文艺繁荣,戏曲成熟。
政治:宋朝二府三司,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元朝中央一省制,地方行省制度。
经济:江南成为经济重心。打破坊市制度,早市、夜市、街市、草市、鱼市繁荣,出现纸币“交子”。海贸发达,元朝泉州为外贸港口。棉纺织业发展,黄道婆。
政治:中华民国建立,《临时约法》。袁世凯复辟帝制,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列强忙于一战。
经济:轻工业发展快。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快;抵制日货;实业救国。
文化: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举旗。禁止缠足,剪辫易服,中山装。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近代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中国近代史
民国时期(1912~1949)
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文化:学习西方技术(器物)。
政治:鸦片战争(1840-184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太平天国运动(1851),洋务运动。
经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经济:工厂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与发展,资本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和发展。商业资本主导,重商主义思想兴起。
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思想;近代科学兴起。
政治:17世纪的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2内战、1649共和国、1653克伦威尔护国政体、1660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光荣革命),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1756—1763年英国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高中历史各阶段的时代背景

高中历史各阶段的时代背景

.
10
10、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经济①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 代;②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日益成熟,
.
11
11、二战前两种文明模式的并进之社会主义 (1917-1945年)
经济: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模式: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虽有 弊端,但成就巨大。
.
6
6、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中国(1895—1919) 政治:(1)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并走向覆亡 。(2)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的斗争高涨。(3 )军阀割据独裁,对外卖国;(4)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 上历史舞台,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国民大革
命兴起。 经济:(1)列强侵略进入新阶段,资本输出。(2)
.
9
9、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中期)
经济:①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资本主义加紧对外侵略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 成
政治: 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断完善。 ②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思想文化:①自由主义 ②社会主义思潮 ③浪 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兴起
.
2
2、古希腊时期: 政治:民主政治的发展(衰落)。 经济:商品经济发达。 思想文化:人文主义思想产生。
.
3
3、明清时期积极: 政治:国家统一,国力强盛。 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出现向工业 文明转型的趋势。 思想文化: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
4
4、明清时期消极: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封 建制度衰落,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自然经济占主体,闭关锁国;重 农抑商。 思想文化:八股取士文字狱,文化专制。 理学仍占据主流地位。

高中中外历史体系总结归纳(含5篇)

高中中外历史体系总结归纳(含5篇)

高中中外历史体系总结归纳(含5篇)第一篇:高中中外历史体系总结归纳高中历史知识点涵盖内容广,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重要阶段及其时代特征:中外历史阶段特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中外历史体系总结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春秋战国(前5~3世纪):社会大变革政治:诸侯争霸战争,政局动荡。

经济: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及小农经济兴起,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思想文化繁荣:百家争鸣。

中外联系:春秋战国时期,正值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二、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对整个中国古代文明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政治: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小农经济。

文化:独尊儒术,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础。

三、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07年)、宋元(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政治: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宋元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经济:农耕经济全面繁荣,商业经济发展,海上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文化:隋唐文艺的繁荣;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市民阶层队伍扩大都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四、明清(1368~1840年)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加强。

经济:农耕经济继续发展,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对外:闭关锁国。

思想文化:传统文化占统治地位;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思想产生。

中外联系: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中西对比,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五、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1840~1894年)是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初步形成时期,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高三历史重要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重要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重要复习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三历史重要复习知识点高中历史涉及的历史事件横贯了中外几千年,对于高考的历史复习,也因此有着不少的难点。

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二轮复习)

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二轮复习)

总的时代特征:社会大变革(新旧交替),民族危机加深。

(1)政治:①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争、瓜分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两大矛盾汇流。

②晚清专制统治;洋务运动破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③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民国的建立;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强大或阻挠;人民收回利权的运动;严重脱离民众。

⑤有识之士的推动或主动向西方学习。

(2)经济:①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②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华经济侵略的加剧或资本输出;③小农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3)思想:①西学东渐;西学的传播;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和启蒙思想(革命思想或共和思想)的传播。

②维新思潮、实业救国思潮、革命思潮推动。

③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传统儒家思想的动摇;④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人们思想的解放;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⑤废除八股取士和科举制;近代教育的发展。

⑥社会习俗的变革、礼仪的革新、大众传媒的发展;交通的发展。

总的时代特点:社会大变革(新旧交替)(1)政治:①国家分裂、诸侯割据、战争不断、社会动荡;②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受宗法制或分封制的影响,重血缘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③各诸侯国的变法,如秦国的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化的进程;④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2)经济:①生产工具的进步,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荒地的开垦和耕地面积的扩大;耕作方式的进步。

②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发展;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

③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④统治者和政府的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自然灾害;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⑤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3)阶级关系:①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士大夫)崛起;②各诸侯国重视人才,士阶层形成。

了解历史的背景与时代高中历史必修一详细剖析

了解历史的背景与时代高中历史必修一详细剖析

了解历史的背景与时代高中历史必修一详细剖析了解历史的背景与时代高中历史必修一详细剖析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了解历史的背景与时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发展轨迹,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世界。

高中历史必修一涵盖了人类历史的远古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各个阶段,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剖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历史的纵深和广度。

一、远古时代的背景与时代在远古时代,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的支配下,原始社会的形成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起源。

远古时代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时期。

旧石器时代的背景是人类开始使用石器,生活方式以狩猎采集为主;新石器时代背景是人类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开始聚居定居。

这些时代的背景与时代发展奠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奴隶社会的背景与时代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封建社会的基础。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与奴隶主之间形成了明显的阶级对立。

在这个时代,奴隶制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奴隶被作为劳动力广泛使用。

同时,奴隶社会也存在着城邦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发展,这些对后世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封建社会的背景与时代封建社会是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形态,也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通过剥削农民获得财富,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封建社会的背景与时代发展主要包括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世袭制的形成以及宗教改革的兴起等。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封建社会的稳定与动荡,也为后世社会变革埋下了伏笔。

通过以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了解历史的背景与时代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远古时代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初体验,感受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奴隶社会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阶级对立的成因与影响;通过封建社会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封建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从中发现共同点和差异点,从而培养批判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和经验,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史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史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世界史一.中世纪欧洲1.罗马帝国衰落和民族大迁徙:罗马帝国衰落后,西欧进入了动荡的民族大迁徙时期,如日耳曼民族的迁徙。

2.查理曼帝国的建立:查理大帝通过一系列战争和征服,建立了查理曼帝国,统一了西欧。

3.封建制度的确立:在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得到了广泛的实施,封建主义成为社会的主要形态。

4.十字军东征:中世纪时期,欧洲基督教国家发起了数次东征,试图夺回耶路撒冷,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5.封建分权和宪政思想: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分权成为常态,宪政思想开始发展,英国的《大宪章》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1.文艺复兴的起源: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场思想和文化革命,起源于意大利。

2.人文主义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兴起,强调人的自由和尊严,对古代文化的追求。

3.宗教的背景:宗教起源于对罗马天主教教会的批判,十六世纪初,马丁·路德等人开始反对教会的腐败。

4.宗教的影响:宗教导致了基督教的分裂,为新教的兴起和欧洲宗教战争埋下了伏笔。

三.启蒙运动与资本主义发展1.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启蒙运动是欧洲十八世纪的一场思想运动,主张以理性和科学为基础改造社会。

2.自由主义的兴起:启蒙运动倡导人权和人民主权,自由主义逐渐兴起。

3.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业革命是一场以机械化生产为特征的巨大变革,起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

4.资本主义的背景和特征: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资本主义以私有制和市场经济为特征。

5.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想:经济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的自由竞争是最有效的经济方式,主张最小政府干预。

四.殖民扩张与民族独立1.殖民扩张的背景:十五世纪以后,欧洲列强开始进行殖民扩张,以获取资源和市场。

2.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大航海时代是十五世纪到十七世纪的一段时间,欧洲探险家开启了一系列探险和殖民活动。

3.殖民主义的影响:殖民主义使得殖民地经济依赖于母国,加剧了殖民地和殖民国之间的矛盾。

高三历史世界格局知识点

高三历史世界格局知识点

高三历史世界格局知识点在高三历史学习中,了解和掌握世界格局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相关知识点,助你更好地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

1. 古代世界格局古代世界格局主要表现为以帝国为核心的绝对君主制,例如埃及、巴比伦、波斯、罗马帝国等。

这些帝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兴起,统治范围广泛,文化交流繁荣。

2. 中世纪世界格局中世纪世界格局的特点是封建制度的盛行和基督教的影响。

欧洲出现了多个封建王国,例如法国、英国、神圣罗马帝国等。

基督教会成为中世纪欧洲的统一宗教,并且在教会的支持下,十字军东征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近代世界格局近代世界格局的形成源于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

欧洲列强开始探险和殖民,建立了各自的殖民帝国,例如英国、法国、荷兰、葡萄牙等。

促使世界各地资源的交流和贸易。

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帝国主义的崩溃、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科技的进步,向世界注入了新的力量。

例如苏联、美国等国家崛起,并形成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

5. 当代全球化世界格局当前全球化的世界格局意味着国家间相互依赖程度加深,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全球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

各国通过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来解决共同问题,例如联合国、世贸组织等。

通过对高三历史世界格局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明确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和经济特点。

这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国际关系的发展和当前世界格局的形成。

总结起来,对于高三历史学习中的世界格局知识点,我们可以分为古代世界格局、中世纪世界格局、近代世界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以及当代全球化世界格局等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

通过对历史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世界的变迁和演变,为我们的历史学习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角。

高考历史知识点背景

高考历史知识点背景

高考历史知识点背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不断地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

而高考历史知识点则是我们了解历史发展脉络所必备的基本要素。

这些知识点承载着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和思潮,是理解历史变迁与发展的钥匙。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你介绍一些高考历史知识点的背景,并深入探讨其意义和影响。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我国历史上的三个重要朝代,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至今仍存在很大争议。

商朝则是有明确历史记载的中国第一个朝代。

而周朝则建立了封建制度的基础,并发展出了分封制度和五等爵位制度。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割据分裂的时期,也是各国割据争霸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在于它孕育了许多思想家和学派,如孔子、墨子、老子等。

这些思想家和学派的思想和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孔子提出了仁、义、和、信等核心价值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其卓越的政治、军事和法制建设对后世影响深远。

修建万里长城、统一度量衡、制定统一的文字、实行郡县制等都是秦朝的伟大成就。

而汉朝则继承了秦朝的制度,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例如,汉朝在政治制度上实行了科举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隋唐宋元明清时期隋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五个重要的中央政权,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隋朝统一全国、修建大运河、成立科举制度等都是隋朝的重要成就。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文化繁荣、外交繁荣等都是唐朝的亮点。

宋朝则是中国经济变革的时期,发展了市场经济、改革纸币制度等,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外族政权统治的时期,它的存在对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朝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实行了海禁政策,促进了内外贸易的发展。

清朝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代政权,实行了满洲和汉族的统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总的时代特点:社会大变革(新旧交替)(1)政治:①国家分裂、诸侯割据、战争不断、社会动荡;②周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瓦解(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受宗法制或分封制的影响,重血缘纽带,形成严格的等级秩序;③各诸侯国的变法,如秦国的商鞅变法推动了封建化的进程;④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2)经济:①生产工具的进步,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荒地的开垦和耕地面积的扩大;耕作方式的进步。

②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发展;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

③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④统治者和政府的重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系;自然灾害;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⑤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3)阶级关系:①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士大夫)崛起;②各诸侯国重视人才,士阶层形成。

(4)思想文化:①私学兴起,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被打破;②百家争鸣(各派代表人的政治主张);③国家分裂,学术氛围宽松;④古代科技特别是天文学成就突出,主要是为社会生产服务。

秦汉时期:总的社会特征:◆隋唐时期:总的社会特征: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

(1)政治: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②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善,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皇权;③科举制的确立和完善,扩大了统治基础;④安史之乱使唐由盛转衰,出现藩镇割据局面;⑤实行文明开放的外交政策,中外联系加强。

(2)经济:①农具的进步;封建经济繁荣;均田制盛行;两税法的实行;官商分利政策的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②市坊分开;城市经济的发展;草市、夜市的出现;柜坊、飞钱的出现;大运河的开通;海路丝绸之路兴盛;中外贸易频繁;广州设市舶使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3)思想文化:①“中华文化圈”形成;“三教合一”。

②雕版印刷;火药;文学艺术繁荣,平民化。

◆两宋时期:总的时代特征:我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1)政治:①国家局部统一,社会稳定;国家分裂,民族间战争不断,宋金对峙;南宋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南方的相对稳定。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加强;监察制度的完善;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基本解决;重文轻武;实行分化事权,出现三冗问题,导致积贫积弱。

③士人群体(文人阶层)的壮大;市民阶层的崛起;民族融合加强。

(2)经济:①人口大量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强于北的格局形成。

②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坊不分,贸易自由化;街市、夜市、晓市兴盛;娱乐场所瓦子的出现;“交子”出现;海上丝绸之路兴盛;边境贸易榷场的出现。

③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3)思想:①重文思想;理学的兴起。

②教育发展,书院兴盛。

③活字印刷、指南针。

④文学艺术繁荣,文化的平民化、通俗化;文化重心的南移。

◆明清时期:总的时代特征:新旧交替(社会转型)时期,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1)政治:①封建社会渐趋衰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空前强化;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

②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时形成内阁制;建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实行海禁。

③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加强思想控制,大兴文字狱;实行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2)经济:①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②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耕地面积扩大,水稻亩产量提高;玉米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民众衣食结构的变化;赋役制度的成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区域经济形成。

③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商品流通扩大,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商业资本活跃;商业繁华;商帮出现;专业化工商业市镇兴起;商人地位提高。

④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发展。

(3)思想:①厉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鄙薄科技,阻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②选官制度上实行八股取士,传统理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③明朝后期出现西风东渐;明末清初出现反封建早期民主启蒙思想。

(四个思想家主张)④文学艺术更加强调个性化创造,进一步通俗化、平民化。

⑤传统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古代世界——古希腊罗马:①政治: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小国寡民;古罗马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奠定了近代欧洲大陆法的基础;自然法的思想。

②阶级:工商业奴隶主阶级力量壮大;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

③经济:奴隶制经济繁荣,工商航海业发达。

④思想:早期人文主义产生;文化教育发达,重视知识的作用;苏格拉底强调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

◆16—18世纪的欧洲:总的时代特征:社会大变革(新旧交替),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1)政治:①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②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教会的权威,确立了世俗王权的统治地位;③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崛起。

④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的先后崛起,欧洲中心地位的确立。

(2)经济:①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②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由分散孤立开始成为一个整体;西欧早期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资本原始积累,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③重商主义盛行。

(3)思想:①中世纪天主教的束缚。

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传播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资本主义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提供了一整套政治设想。

③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④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民族主义盛行。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和世界:总的时代特征: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到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政治:①资产阶级代议制日益成熟和完善。

②垄断资产阶级的发展;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关系的恶化;一战的爆发。

③工人运动的新发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经济: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20世纪初经济的繁荣。

②大企业时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③“一超多强”的格局。

(3)思想:①自由放任政策;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②西方民主革命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发展;交通和通讯的进步。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总的时代特征:社会大变革(新旧交替),民族危机加深。

(1)政治:①民族危机加深;甲午战争、瓜分狂潮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两大矛盾汇流。

②晚清专制统治;洋务运动破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

③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民国的建立;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强大或阻挠;人民收回利权的运动;严重脱离民众。

⑤有识之士的推动或主动向西方学习。

(2)经济:①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②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华经济侵略的加剧或资本输出;③小农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3)思想:①西学东渐;西学的传播;西方自由平等思想和启蒙思想(革命思想或共和思想)的传播。

②维新思潮、实业救国思潮、革命思潮推动。

③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传统儒家思想的动摇;④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人们思想的解放;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⑤废除八股取士和科举制;近代教育的发展。

⑥社会习俗的变革、礼仪的革新、大众传媒的发展;交通的发展。

◆19世纪中期的欧洲和世界:总的时代特征:工业文明时代。

(1)政治:①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蓬勃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确立和完善,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②工人运动兴起与发展。

③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经济危机的爆发;两极分化的加剧;立法工作的加强,法制的完善。

(2)经济:①工业革命的推动;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②工业时代的到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的确立;城市化。

③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3)思想:①自由主义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

②自然科学的发展;交通的进步。

③启蒙思想或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9世纪中期的中国:总的时代特征:内外交困(内忧外患)(1)政治:①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中外勾结;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对外政策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出现了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和太平天国运动;④为挽救统治,洋务派发起了洋务运动。

(2)经济:(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①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经济特权,大量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中国传统小农经济走向解体;清朝开明官僚发起了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民族工业产生。

(3)思想文化:①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停留在物质层面);②“中体西用”的争论;③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近代教育的发展。

◆二战后初期的世界:总的时代特征:美苏争霸,两大阵营的对峙。

(1)政治:①二战的惨痛教训;联合国的建立;②美苏“冷战”,两大阵营的对峙;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欧日衰落和美苏崛起;美国的全球扩张(霸权主义);③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行和经互会的成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局部热战;④新中国的建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相对稳定(2)经济:①二战和30年代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②原有经济体系崩溃,世界经济秩序混乱,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美国经济实力的膨胀;③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的建立;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和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建立;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④两大经济体系的对立;马歇尔计划的推行,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福利国家的建立;苏联模式的影响。

(3)思想文化:①凯恩斯主义盛行;②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交通和通讯的进步;③反传统的思想;人们思想的迷茫和精神的空虚。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总的时代特征:改革开放。

(1)政治: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拨乱反正;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依法治国”;“一国两制”的构想和实践;②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措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流动和户籍管理;关注国计民生和社会和谐;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政府职能的转变;③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平与发展;国际局势的缓和;多极化;多边外交等。

(2)经济:①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经济政策的制定;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人民公社体制;平均主义;②经济体制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经营自主权的扩大和积极性的提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国家宏观调控;产权制度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③对外开放;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贸;与国际接轨、竞争机制;货币政策;(3)思想文化:①思想解放: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党代会;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