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课后题解

合集下载

土地管理学课后题解

土地管理学课后题解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1、如何正确运用土地管理原理管理好土地?答: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实现管理目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相互间的紧密合作。

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根据人的行为规律进行管理。

同时还需要由动力来推动管理。

要达到管理目标,必须掌握控制人的行为,这就需要了解人们的需要和动机,以便及时调节人们的行为. 任何一个管理都是对一个系统的管理,同时管理本身也是一个可控系统。

为了实现优化管理,一方面,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被管理系统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还要掌握系统本身的共性与特性.要贯彻系统原理,必须把握住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三个环节。

在土地管理系统中,被管理的对象——土地关系与土地利用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管理系统本身也随着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化。

所以,早管理系统中,要加强信息工作,随时掌握事物的动态变化,使管理决策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运用动态动态原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应. 管理是为了获得效益。

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将三者统一起来就需要通过管理,是整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产生促进作用,以使整体取得最佳效益.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有规律的,要使管理具有效益,必须充分了解构成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相互间的作用及其对整体的作用。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如何正确地设置土地管理的宏观、中观、微观目标?答:宏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全国的土地管理总目标,它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特点.宏观土地管理目标的制定,要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宏观目标为依据,并与之相协调。

中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地区的土地管理目标。

中观土地管理目标的制定,既要与全国土地管理总目标相衔接,为其实现提供保证,又要结合本地区特点,提出具有本地区特色、切实可行的目标. 微观土地管理目标是指县级土地管理目标。

土地管理学课堂笔记与作业

土地管理学课堂笔记与作业

土地管理课堂笔记与作业内容提要土地管理概述重点难点土地概念、特征、土地制度、土地政策、土地管理体制、土地管理任务、基本内容。

内容讲解第一章土地管理概述第一节土地的概念与特性一、土地的概念(一)土地的定义.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地貌、土壤、岩石、水文、气候和植被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它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种种活动结果。

这一定义包括以下几层含义。

(1)土地是综合体。

土地的性质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作用,而不取决于任何一个单独的要素。

(2)土地是自然的产物。

人类活动可以引起土地有关组成要素的性质变化,从而影响土地的性质和用途的变化。

(3)土地是地球表面具有固定位置的空间客体。

(4)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

陆地是突出于海洋面上的部分,包括内陆水域、海洋滩涂。

(5)土地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的活动结果。

(二)土地概念的区分1.土地与土壤土壤,是指能够产生植物收获的陆地疏松表层。

它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自然体。

土壤与土地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说明。

(1)从相互关系上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即土地包含土壤。

(2)从本质特征上看,土壤的本质是肥力,而土地的本质特征是生产力。

(3)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

而土地是由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

2.土地与国土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包括领土、领空和领海。

从内涵上看,国土包括资源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

例题:2002判断题:从内涵上看,国土包括资源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 R ]3.土地与景观土壤、风化壳、大陆沉积物、潜水和地表水、植被、近地表大气及物理化学作用彼此紧密联系的综合体称为景观。

大气候和地理地质条件的统一是景观的基本特征。

它与土地的最大区别主要在于它只考虑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而极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体”的影响。

4.土地与土地资源所谓资源,是指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来源。

《土地管理学》第一章1、2

《土地管理学》第一章1、2

房价高不高?
• 土地概念的空间范围 土地资源条件具有区域差异,因此土地又是 一个区域和空间概念。但这里所谓的土地概念的 空间范围,主要是指在土地管理过程中要准确界 定土地的四至范围和上下空间,如在土地登记过 程中需采用文字及图示(宗地图)等方式准确说 明宗地的四至范围,涉及地下空间利用的需准确 界定地上、地下空间的权属关系,地上的通行、 采光等关系等。 • 土地概念的产权界定 作为资源,土地是一定的实物;但作为资产, 土地产权关系就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财产 的角度,土地的概念界定必须准确界定其产权关 系,包括产权类型、归属、期限等
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
• • • • • •
城市化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的矛盾 土地集约利用与家庭承包制的矛盾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分配 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 三农问题 参见农村工作组副组长陈义锡:守住根本
总之:要回答下面问题 • 城市化、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如何保护耕地? • 城市土地出让收入如何分配? • 房价该不该涨,利益如何协调? ………….. 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土地,了解土地的特 性,更需要我们掌握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 和基本方法。
• 土地质量差异性 • 土地用途的多样性 同一块土地可作为住宅用地、工 业用地、商业用地、交通用地、农业 用地,旅游娱乐用地等使用,这就是 土地的多用途性。 由于土地用途的多样性与土地数量 的有限性同时并存,引起不同用途之 间的竞争与改变。
土地尽管具有多用途性,但土地的最 适宜用途往往只有一种,或少量的几种, 特别是具有特殊使用要求的利用方式所能 使用的土地往往有限,如农业生产所需的 耕地,因此在土地利用和管理过程中,应 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以保证土地资源的 合理、有效使用。

(0705)《土地管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05)《土地管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05)《土地管理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第一次2:第二次3:第三次4:第四次5:第五次1:[填空题]6、为实现土地管理目标,提高土地管理效率,要综合用、和技术方法。

参考答案:6、行政经济法律2:[填空题]5、土地调查包括、和土地条件调查。

参考答案:5、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3:[填空题]4、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可采取的方式:,,和。

参考答案:4、协议;招标;拍卖;挂牌4:[填空题]3、土地征用的特征:,和参考答案:3、是一种政府权力;强制性;补偿性5:[填空题]2、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基本形式:,和。

参考答案:2、出售;交换;赠与6:[填空题]1、土地分等定级采用和两个层次的划分体系。

参考答案:1、"等”,"级”7:[论述题]2.你认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应如何改革?参考答案:2、答:土地征收制度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规范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的制度。

土地征收制度的建立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用地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自身的一些问题逐渐突现出来,主要表现在:1) 土地征收规范缺失,土地资源浪费严重;2)土地征收补偿对被征收者保护不力,修改后的相关法律依然不尽合理;3)土地征收执行程序不严格,违法现象严重;4)土地补偿费支付不到位,安置不落实,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没有保障;5)腐败现象严重、社会各界反映强烈。

由于征地的决定权高度集中在政府手中,加上土地审批权重利大,极易滋生腐败,土地审批领域已经成为腐败的重灾区。

改革措施:1) 转变政府对土地资源利用的观念: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要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充分认识对集体土地征收所涉及的农民利益问题,是尊重和保护农民基本的合法权益问题。

因此,不能以牺牲农民的合法权益为代价来搞所谓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

2)改革和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首先是严格区分公益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土地征收补偿体系;最后是要适当提高土地征收的补偿标准。

土地管理学 第五章课后思考题

土地管理学 第五章课后思考题

第五章课后思考题作业1、简述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及土地使用权的涵义。

答: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它表明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的分配问题,谁应当享有土地所有权及其责、权、利。

它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关系的基础。

土地所有制基本上属于两大类型:土地私有制和土地公有制。

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是土地所有权,即土地所有者对其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我国现阶段的土地所有制度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是指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依法交由其使用的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依法部分处分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具体表现。

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制的核心,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形式表现,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使用和处分其土地的权利。

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拥有的、收到国家法律保护和限制的排他性的专有权利。

土地所有权包括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和土地处分权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2、简述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的区别和管理。

答:一、城镇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权分两种:一是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将城市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国有土地有偿让与用地单位使用。

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有:以协议方式出让、以招标方式出让、以拍卖方式出让。

二、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

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基本形式有出售、交换与赠与。

土地使用权的特征:1)土地使用权转让是发生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的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之间进行的民事活动。

西南大学《土地管理学基础》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土地管理学基础》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土地管理学基础》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1:[论述题]2.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参考答案:2.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指当前的土地利用不能对后代的持续利用构成危害,即是土地的利用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有利于人类今后的长远发展。

具体的讲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土地资源本身的高效持续利用;二是土地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持久发展。

2:[论述题]1.试述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1.(一)城市土地市场管理是由土地市场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1)土地市场的客体�D�D土地,是一种稀缺性资源,是人类进行各种生产、消费活动不可获取的基本物质条件;另外,土地的利用具有巨大的社会性。

因此,世界各国(地区)都对土地资源和土地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监督和调控。

(2)由于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在土地市场上实际流转的不是土地本身,而是土地产权,而土地产权及其流转必须在国家法律确认和保护下才能充分实现。

可见,城市土地市场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国家的管理。

(3)由于土地具有保值和不断增值的特性,土地市场与其他的市场相比具有更大的投机性。

为此,必须由国家运用各种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抑制土地的投机行为,管理土地市场。

(二)城市土地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要求加强土地市场管理。

(1)由于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土地开发和供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一些地区在未落实开发项目,也未进行市场预测和科学论证的情况下,目盲圈地占地,设置大量开发区,不仅造成土地闲置浪费,而且占压了大量资金。

2021年以来,我国开发区的数量急剧增加,土地资源的浪费继续恶化,不少开发区甚至没有经过审批就直接设立了。

(2)城市土地收益分配不合理,国有土地收益大量流失。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土地法律管理)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土地法律管理)

第八章土地法律管理8.1 复习笔记一、土地法律管理的概念土地法制实质上就是国家在土地资源管理过程中对法的调整机制的运用。

具体内容包括制订土地法律和法规,建立各种管理制度,严格依法进行各项土地管理的活动。

土地法律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土地法制手段调整土地关系,创造并保持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社会环境条件。

二、法理学基本知识1.法律的一般特征为:(1)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

(2)由国家专门机关制定、认可和解释。

(3)以权利义务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4)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2.法理学的基本概念(1)法律要素是指组成法律系统所不可缺少的各种因素。

具体来讲,法律要素包括法律原则、法律规范和法律概念三项因素。

(2)法律体系又称“法的体系”或“法体系”,是指由一国现行的全部法律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我国的法律体系的基本结构为私法、公法和社会法(三元结构),反映商品经济、民主政治和社会保障。

(3)法律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由法律对其进行保护的自由和利益。

法律权利一般可分为基本权利与普通权利;一般权利与特殊权利;个人权利、集体权利和国家权利;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

法律义务是指法律为法律主体行使权力设定的界线。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在调整社会成员行为过程中形成的由国家强制力予以保障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权利主体是指法律规定的、可以享受法律规定的权利并承担法定义务的个人和组织。

法律权利主体可以是自然人、组织(含法人应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有自己的名称、机构和场地)和特殊利益群体。

法律权利的客体是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法律权利客体是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4)土地权利是公民民事权利,是土地权力保障的对象。

当前我国的土地权利系统由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土地权利类型构成,包括:国有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使用权、租赁土地使用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抵押权、土地承租权以及地役权、耕作权、土地借用权、空中权及地下权等土地他项权利。

《土地管理学总论(第二版)》陆红生--课后习题详解

《土地管理学总论(第二版)》陆红生--课后习题详解

《土地管理学总论(第二版)》陆红生--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Q:1.什么是土地?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如何实现对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科学管理?A:(1)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土地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人类活动的成果。

A:(2)土地资源与土地资产联系和区别:A:第一,土地资源是将土地作为自然要素看待的;A:第二,土地作为自然要素,通过人类的劳动加以利用,能够产生财富;A:第三,土地资源是土地成为资产的基础。

第四,土地资产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

财产对象实体最重要的属性是有限性(稀缺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当人类对它的需求越来越大时,土地资源出现了稀缺现象,因而,被一部分人当作财产而占有。

从这个意义上说,地产,是指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有其物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

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是资本的物的表现。

A:(3)实现对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科学管理的应做到:A:①明确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内容,应该深刻认识到土地具有资产和资源的双重内涵。

A:②清楚的认识土地资源具有的生产性、区域性、动态性、可更新性、多功能性、有限性、不可替代性等的特性,从土地资源的这些特性着手,对土地资源进行很好的利用管理;明确土地资产具有的商品特性、产权特性、增值特性、不动产等的特性,对资产进行管理。

A: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土地资源的范畴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于土地资产在流通过程中的相关权利的转移要严格控制进行专项的管理。

A:④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对土地资源进行动态的监测,保证土地资源的完整性和土地资源流通能够有依据可循。

A:⑤对于土地资产的科学管理,还应该遵循土地的自然经济规律,合理利用土地的使用价值,时土地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Q:2.什么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谈谈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路。

土地资源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学

土地资源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学课程作业及课后习题第五章土地登记第一节、土地登记概述第二节、土地登记的内容和程序第三节、土地权利设定登记第四节、其他土地登记第五章土地登记第一节土地登记概述一、土地登记简介土地登记,也称土地权利登记,是指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土地的各项权利实行登记的制度。

根据《土地登记办法》第二条规定,我国的土地登记,是指将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和土地抵押权、地役权以及依照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登记的其他土地权利记载于土地登记簿公示的行为。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包括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国有农用地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农用地使用权(不包含土地承包经营权)。

按照民法理论,登记是一项法律规定,它的根本目的是对权力的公式。

所谓公式,是指将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公开向社会公众显示。

物权是排他性财产权,是对世权和绝对权,除了物的权利人之外,其他人均为权利已义务人,物权变动(设立、变更、转让、消灭)必须遵循公式原则,即物权的变动必须通过法定的公式方式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依据不同的标准,土地登记科分为不同类型:(1)实体权利登记与程序权利登记。

(2)权利登记与表彰登记。

(3)权利登记与宣示登记。

(4)预备登记与本登记。

二、土地登记制的类型契制登记制权利登记制托伦斯登记制三、土地登记的特性(一)登记规则的统一性(二)登记区域的完整性.(三)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四)登记效力的一致性四、土地登记的客体和类型根据《土地登记办法》规定,土地登记的类型包括土地总登记、初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其他登记和他项权利登记6种。

1、土地总登记,指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全部土地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登记,建立的每宗地的表卡证是以后初始、变更、注销及其他土地登记的依据。

2、初始登记是指土地总登记以外对设立的土地权利进行的登记。

3、变更登记是指因土地权利人发生改变,或者因土地权利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和土地用途等内容发生变更而进行的登记。

土地管理学试题2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土地管理学试题2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土地管理学》试题(A)卷班级学号姓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价是()的资本化。

A.地租B. 土地所有权C. 土地权利和收益D. 土地资产2.土地评价可分为()A.土地适宜性评价B. 土地生产力评价C, 土地经济评价 D.以上都对3.地籍调查按照区域功能不同,可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

A,初始地籍调查 B.变更地籍调查C.农村地籍调查D,地籍测量4.土地证书由土地管理部门填写,并代表()颁发。

A,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C.地级市国土资源部门D.省国土资源厅5.“GIS”的全称是()A.土地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以上都不对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规定: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市、县人民政府()。

A.有权无偿收回权B.有优先购买权C.对双方进行处罚,并令其按正常价格交易D.无权干涉7.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oA.国有土地所有权和农民集体土地承包权B.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C.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权D.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8.下面有关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错误的是()A.居住用地70年;B.工业用地50年C.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用地40年D.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9.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下列耕地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严格管理,不对的是()。

A.城市蔬菜基地B.农业科研、教学、试验田C.国务院规定应当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其他耕地D.望天田10.可持续土地利用系统不具有()特性A.社会性B.经济性C.开放性D.层次性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11.土地12.土地使用权13.土地集约利用14.土地征用15.出让16.土地登记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7.简述土地的特性有哪些?18.简述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

19.简述各类土地权利设定登记。

20.简述土地使用权转让的条件。

《土地管理学》第2-3章练习

《土地管理学》第2-3章练习

《土地管理学》第2-3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土地管理目标按实现时间的幅度可划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

A:年度目标B:近期目标C:宏观目标D:微观目标参考答案:B2.人本原理,就是一切管理,包括土地管理,应该将人的因素放在( ),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

A:第一位。

B:第二位。

C:任意位。

D:最后一位。

参考答案:A3.土地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寻求()的优化组合。

A: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B: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C: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D: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参考答案:B4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

A.全民所有制B.国家所有制C.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D.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参考答案:D5.全国土地管理总目标(宏观土地管理目标)是指带有()特点的土地管理目标。

具体地讲是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A、全局性、宏观性和战略性,B、决策性,C、持续性,D、长远性参考答案:A6.整体效应原理是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A.1+1 < 2 B.1+1 = 2 C.1+1 > 2 D.1+1 ≤2参考答案:C二、填空题1. 人本原理,就是一切管理,包括土地管理,应该将人的因素放在,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为根本。

参考答案:第一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 按管理目标和职能范围,世界土地管理组织模式可划分为、、三种模式。

参考答案:集权、分权、混合3.我国土地管理职能运作原则有五条:1、统一管理原则;2、依法管理原则;3、;4、;5、。

参考答案:3、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4、处理好城市和乡村土地矛盾,保护好耕地原则;5、土地资产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并重的原则。

4.我国1988年确定了全国土地资源统一管理体制。

宪法确定土地管理的“两原则、一制度”:即、、。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土地利用结构)

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土地利用结构)

第十三章土地利用结构13.1 复习笔记一、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土地利用结构系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

由于各部门占用的土地可视为土地利用的特定形式,即用地类型,所以,土地利用结构就是一定的用地类型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土地利用结构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该用地结构是由哪些用地类型所组成;第二层含义是指这些用地类型是按照怎样的构成方式组合在一起的。

研究土地利用结构时最重要的是确定各类用地的面积及其相互之间关系。

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一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必须通过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得到反映,我们可用用地结构来研究产业结构;用地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关键在于结构的合理性,结构决定功能。

只有用地结构合理,才能保持一定地域内土地利用系统的良性循环,才能取得土地利用的最大经济效益,优化结构,提高功能,从而可用较少的消耗或投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土地利用结构设计依据1.用地的概念任何一个地区或用地单位的土地总面积,根据其自然特性和生产利用状况,可以分为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或称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又称为农业生产用地,即直接和间接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生产的土地。

非农业用地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未利用土地(其中包括难利用土地);另一部分建设用地,即为建筑物和工程物占地。

土地利用结构可分解为农业用地结构和建设用地结构。

2.土地利用结构设计的依据(1)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设计土地利用结构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依据。

具有多宜性特点的各类土地最优利用方式就是设计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客观基础和主要依据。

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即就是根据地区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各类土地的构成,挖掘土地的增产潜力,发展相应的生产部门,节约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投入,以取得较多数量的社会所需要的物质产品。

(2)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要求土地是自然历史产物,具有自身的发生和发展规律,土地生态系统平衡是维持其内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各自内部诸因素之间所发生的多种关系正常运转的必要条件,在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划分的时候,应该保证土地生态系统内部诸多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的协调与稳定,为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与流动创造很好的环境,从而使土地的利用达到最优的利用状态,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更好的贡献。

土地管理学题答案答案

土地管理学题答案答案

土地管理学题答案答案土地资源管理学试题(总)一、选择填空:(10×3 =30)1、土地管理是国家用以( A )、调整土地关系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一项国家措施。

A、维护土地所有制,B、维护农民利益,C、保护土地,D、提高土地利用率2、土地生态系统是地上的气候因子、地表形态、土壤、植被、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组成的一个综合系统。

它可以分为三层:地表层、地上层和( B )。

A、土地层,B、地下层,C、植被层,D、大气层3、绝对地租是由于( C ),土地使用者不论土地的质量和位置的好坏,都必须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经济代价。

A、土地质量较高,B、土地区位优势好,C、土地所有权的垄断,D、土地管理水平高。

4、土地分等定级是根据土地的用途、自然性状、地理位置、环境条件、基础设施、经济效益等因素,划分(D),并确定其等级的过程。

A、管理水平,B、土地利用,C、土地户籍,D、土地的优劣程度5、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权人依法( B )土地的权利。

A、管理,B、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C、配置,D、经营。

6、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的形式,是指利用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工资、劳动力等)而必须支付的(A )。

A、超额利润,B、收益,C、现金,D、收获物。

7、土地价格是( B )地租。

它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地租的购买价格,是将预期的地租系列资本化而形成的。

A、计算出的,B、资本化了的,C、每年的,D、预测的。

8、土地是( C )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A、地表至岩石之间,B、大气至岩石之间,C、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D、地表至土壤底层之间。

9、土地资源是指( C )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A、当前,B、未来,C、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D、实际生活中。

10、土地资源是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 A )。

A、全部土地,B、利用土地,C、耕地,D、陆地。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

土地资源学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绪论一、阐述土地、土地资源概念以及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表面一定立体空间内的气候、土壤、基础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及植被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地理综合体,同时还包含着人类活动对其改造和利用的结果,因此,它又是一个自然经济综合体。

含义:①由土壤、气候、地形、岩石、水文、植被等自然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自身形成、发展和演变规律;②是一个垂直系统,具有一定立体空间;③其性质和功能(如土地适宜性等)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的结果;④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资源: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土地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土地。

3.基本特征:(1)土地的资源特性①生产性:具有一定的生产力;②区域性:由于受水热条件支配的地带性规律以及地质、地貌因素决定的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使土地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性;③动态性:随时间变化的特点;④可更新性:表现在土地的生产力在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和维持,并不会因连续使用而降低;⑤多功能性:可以被用于各种不同的功能,土地的用途概括起来可以分为四大功能,即生成功能、环境功能、承载功能和空间功能。

⑥有限性: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⑦不可替代性:土地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2)土地的资产特性①商品特性:土地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可以进入商品流通,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表现在:A具有非劳动产品与劳动产品的二重性;B土地的价格具有两重性:作为自然物的土地价格和作为开发的土地价值的价格;C空间位置无法移动,常被称为不动产。

②产权特性:土地产权是指存在于土地之中的排他性完全权利。

土地产权必须通过相关的法律确认程序后才能生效。

③增值特性:一是,取决于土地的稀缺性和人类社会对土地的不断改造利用;二是,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因人们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断的增值。

土地管理学(专升本)

土地管理学(专升本)

土地管理学(专升本)名词解释1. 土地专项调查(5参考答案:是指根据国土资源管理需要,在特定范围、特定时间内对特定对象进行的专门调查,包括:土地条件调查、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和勘测定界等。

2. 地籍档案管理(5参考答案:是将经过土地调查、分等定级估价、登记、统计等工作形成的各种文字、数据、图册资料进行立卷归档、保管与提供利用等工作。

3. 土地使用权出让(5参考答案: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

4. 相对封闭原理(5参考答案:在任何一个系统内,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封闭的循环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

5. 土地征收(5参考答案: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行为。

6. 土地利用管理(5参考答案:是国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土地系统运行的自然、经济规律,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工作的总称。

(1). 测定界址点位置 (2). 参考答案: 测绘地籍图 (3). 参考答案: 宗地面积量算 (4). 参考答案: 绘制宗地图8.根据近代地租实体超额利润形成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地租可区分___(5)___ 、___(6)___ 和___(7)___ 。

(1). 参考答案: 极差地租 (2). 参考答案: 绝对地租 (3). 参考答案: 垄断地租9. 根据有关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限期按下列用途确定:居住用地___(8)___ 年,工业用地___(9)___ 年,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___(10)___ 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___(11)___ 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___(12)___ 年。

(5 (1). 参考答案: 70 (2). 参考答案: 50 (3). 参考答案: 50 (4). 参考答案: 40 (5). 50(1). 出售 (2). 参考答案: 交换 (3). 参考答案: 赠与问答题11. 为什么要进行城市土地市场管理?(10参考答案:答题要点:城市土地市场管理是由土地市场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城市土地市场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也要求加强土地市场管理。

2024年《土地管理学》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土地管理学》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2024年《土地管理学》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依据土地的特性,下列不属于土地特性的是()A、用途的多样性B、土地位置的固定性C、土地资源的配置D、土地的永久性参考答案:C解析:p3土地的基本特性:①土地是自然的产物②土地面积的有限性③土地的永久性④土地位置的固定性⑤土地用途的多样性2.下列不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的是()?A、转包B、出租C、转让D、抵押参考答案:D解析:第十三章254页3.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最高年限为()A、70年B、50年C、40年D、100年参考答案:B解析:第十一章219页4.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重点是放活()A、所有权B、承包权C、L经营权D、受益权参考答案:C解析:p38。

三权分置即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三权分置的重点是放活经营权。

5.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通过法定程序,将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为国有的行为称为()。

A、土地征收B、土地征用C、土地变更D、土地消灭参考答案:A6.下列不属于宅基地使用制度内容的是()?A、一户一宅,户有所居B、放活土地经营权C、宅基地审批权限为乡级人民政府D、宅基地建设不得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参考答案:B解析:第十三章256页7.在2004年《宪法》修正案以前,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的情形被称为()。

A、征收B、征用C、没收D、征购参考答案:B解析:原《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关于土地征用的规定,以及依据这一规定制定的《土地管理法》,没有区分土地征收和征用不同情形,统称征用”。

2004年《宪法》的修正案第二十条规定:《宪法》第十条第三款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修改为“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8.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

A、国有土地所有权和农民集体土地承包权B、国有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C、国家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城镇建设用地使用权D、集体十地所有权和国有十地使用权参考答案:B解析:p37第二段9.下列哪项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目标?A、有效率B、公平性C、可持续性D、特殊性参考答案:D解析:P144土地利用规划的一般目标包括(1)有效率(2)公平性和可接受性(3)可持续性10.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方式不包括()?A、协商B、发生冲突C、政府处理D、诉讼参考答案:B11.土地资源的特性之中不包括()A、资源利用的多宜性B、资源系统的全球性C、资源分布的地域性D、资源持续的再生性参考答案:D解析:p3312.下列关于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特征中哪项错误?A、取得的有偿性B、出让的计划性C、年期的无限性D、权利相对完整性参考答案:C解析:P217-218(1)地方政府代表国家作为出让主体(2)取得的有偿性(3)出让的计划性(4)年限的有限性(5)权利相对完整性(6)受让主体的相对广泛性13.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分配,应经村民会议()以上成员或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土地管理学复习思考题_201203

土地管理学复习思考题_201203

《土地管理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答案不动产不动产 不能移动或一经移动就会损失较大价值的财产。

土地和房屋是典型的不动产。

产。

基城镇基准准地价 是指各城镇按不土地级别,不同地段评估和测算的商业、工业、住宅等各类用地和综合土地级别的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

类用地和综合土地级别的土地使用权的平均价格。

地产地产地产是土地资产的简称,是土地财产权经济上的表现形式。

土地是资源也是资产。

当土地作为市场要素能够在市场中交易时,土地财产权则表现为土地资产。

资产。

地产市场地产市场地产市场就是土地财产权交易的市场。

以土地财产权为交易对象的所有交换关系的总和。

换关系的总和。

地籍档案地籍档案 指国家和地方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及其事业单位在地籍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社会及土地管理工作有保存价值的,反映地籍工作和土地状况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地籍调查地籍调查 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律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面积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薄示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

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

地役权地役权 为自己土地的便利在他人土地上所设定的权利。

为自己土地的便利在他人土地上所设定的权利。

土地土地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土地是指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包括内陆水域和滩涂。

它是由气候、地貌、包括内陆水域和滩涂。

它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组成的综合体,包括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成果 。

就其本质而言,也可以说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组成的一定范围的空间。

更简单地说土地是一定范围的空间。

的一定范围的空间。

更简单地说土地是一定范围的空间。

产土地产权权制度 一定社会的土地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总和构成土地产权制度。

一定社会的土地产权结构和产权关系的总和构成土地产权制度。

土地出让土地出让即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指市县政府代表国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出让金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
1、如何正确运用土地管理原理管理好土地?
答: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实现管理目标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及相互间的紧密合作。

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根据人的行为规律进行管理。

同时还需要由动力来推动管理。

要达到管理目标,必须掌握控制人的行为,这就需要了解人们的需要与动机,以便及时调节人们的行为。

任何一个管理都就是对一个系统的管理,同时管理本身也就是一个可控系统。

为了实现优化管理,一方面,必须充分了解与掌握被管理系统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还要掌握系统本身的共性与特性。

要贯彻系统原理,必须把握住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与层次性三个环节。

在土地管理系统中,被管理的对象——土地关系与土地利用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管理系统本身也随着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化。

所以,早管理系统中,要加强信息工作,随时掌握事物的动态变化,使管理决策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运用动态动态原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应。

管理就是为了获得效益。

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为了将三者统一起来就需要通过管理,就是整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产生促进作用,以使整体取得最佳效益。

任何一个系统都
就是有规律的,要使管理具有效益,必须充分了解构成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相互间的作用及其对整体的作用。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1、如何正确地设置土地管理的宏观、中观、微观目标?
答:宏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全国的土地管理总目标,它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特点。

宏观土地管理目标的制定,要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宏观目标为依据,并与之相协调。

中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地区的土地管理目标。

中观土地管理目标的制定,既要与全国土地管理总目标相衔接,为其实现提供保证,又要结合本地区特点,提出具有本地区特色、切实可行的目标。

微观土地管理目标就是指县级土地管理目标。

各个分目标要与县土地管理目标相结合,各个目标尽可能数量化,便于考核。

土地管理目标应具有先进性与实现的可能性。

我国土地管理的宏观目标应就是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切实保护耕地,不断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与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使有限的土地持续的满足人们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

3、结合土地管理实际工作,描述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并提出建议。

答:地管理的一般过程分为:计划、组织与控制。

计划包括:计划的预测,计划的决策,计划的编制以及计划的实施。

其中,预测就是为管理者进行决策、制定计划提供依据。

(1)土地预测就是根据土地利用发展变化规律性,预测未来土地的供需数量与供需结构。

(2)决策就是计划职能的核心,它就是从多个方案中做出选择,对某个问题做出最后的处理决定。

决策的前提就是事实因素与价值因素。

(3)计划的编制:计划应有明确的目标与具体的任务并按综合协调的原则,分解到下属各部门、单位,既考虑下属各单位的具体情况,使下达的任务有所区别,又要统合各单位的力量,使总目标得以实现。

计划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地域范围与指标任务,并切实可行。

(4)计划的实施就是通过计划的执行,使计划变成现实的过程。

组织包括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作为一种活动过程,它就是指为达到某一目标协调一群人活动的一切工作的总称。

故组织职能一般包括建立机构,确定职位、职责与职权,领导、监督、激励、协调部属行动,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努力。

控制包括将现实工作成果与计划规定的目标相比较,并纠正偏差。

土地管理控制的基本过程有三个步骤组成,即确定标准、衡量绩效、偏差分析与纠正。

土地管理的控制通常采用预先控制、过程控制与后果控制三种控制类型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章地籍管理
第五章土地权属管理
1、简述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权及土地使用权的涵义。

答:土地所有制:土地所有制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它表明土地这一生产资料的分配问题,谁应当享有土地所有权及其责、权、利。

它就是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就是土地关系的基础。

土地所有制基本上属于两大类型:土地私有制与土地公有制。

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就是土地所有权,即土地所有者对其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与处分的权利。

我国现阶段的土地所有制度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分为全民所有制与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就是指使用土地的单位与个人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依法交由其使用的国有土地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以及依法部分处分的权利。

土地使用权就是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在法律上的具体表现。

土地所有权:土地所有权就是土地所有制的核心,就是土地所有制的法律形式表现,就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使用与处分其土地的权利。

土地所有权就是土地所有者拥有的、收到国家法律保护与限制的排她性的专有权利。

土地所有权包括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与土地处分权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3、您认为应该如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有效的管理?
答:首先,必须抓紧相关政策的制定。

目前国家对集体土地转入建设用地,除了先征用后出让,尚无别的措施,而从当前流转的情况瞧,其情况复杂,涉及产权界定、收益分配等问题,用政策法规加以引导成为当务之急,待时机成熟,应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其次,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探索流转的经营组织形式村内有两个以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小组),各集体经济组织之间有明确的土地界限与范围,并在各自范围内占有、使用土地的,确认村民小组为土地界限与虽未打破村民小组界限与范围,并在各自范围内占有、使用土地的,确认村民小组为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者。

已经属于村民集体所有的,包括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就已经打破村民小组界限但由村农民集体实际使用的土地,以及过去村办企业、村公共设施、公益设施建设使用村民小组的土地,并且在使用时以给与相应补偿或土地调剂的,且承认现状,依法确认为村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委会负责经营、管理。

已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包括过去乡镇企业、乡(镇)公共设施、公益设施建设使用村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或村民小组所有土地且在使用时已给予相应补偿或土地调剂的,应依法确认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没有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的,可由乡
(镇)政府负责经营管理。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农用地流转相比要求有比较高的经营组织水平。

具体经营组织形式应由土地所有权人决定,有土地所有权人自己实施流转,也可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织或参与相应的经济组织实施流转土地流转过程中确实需要由村、镇集体经济组织或其她经济组织代为行使土地流转权的,必须履行相应的法律程序,经村民小组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小组代表同意,自愿委托村或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或其她经济组织实施。

再次,理顺流转收益分配关系。

充分考虑土地所有者、土地使用者与土地投资者收益,对其课征土地增殖税。

集体所得收益专款专用,明确用途,主要用于土地的复垦开发与整理以及农村公益事业建设。

合理分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土地收益,集体建设用地首次流转中的土地收益应由土地所有者与国家分享。

由于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中包含了国家投资的各类公共基础设施产生的土地增值,因此国家(主要就是市、县政府)应分享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土地收益、但从鼓励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角度考虑,分享比例不宜超过20%。

土地使用者原无偿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宅基地)流转中的土地收益应由所有者、使用者与国家分享。

集体建设用地在流转总的土地收益应归原土地使用者,有增值收益的,应按合同约定与土地所有者分享。

最后,规范土地流转市场。

可依照国有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进行,经营性用地要补交出让金,宜租赁的应多采用租赁方式,应先征用的要依法进行。

并且要重点开展地价评估工作,流转登记工作与流转档案管理工作。

综上所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作为市场经济的新生事物,应在新观念与新机制下运行,因此必须创建一个新制度,使得国有土地流转与集体土地流转能有效地衔接,国家、集体、农民、用地者各得其所,用地管地秩序不乱,现有制度得以平稳过渡,这些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第六章土地利用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