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初中语文七年级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积累新鲜词句。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树立热爱自然世界的感情。
3.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精彩语句。
通过模仿,加强语言运用,提高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⑴正确朗读,积累新鲜词句。
⑵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精彩语句。
2.难点:理解文章主旨,树立热爱自然世界的感情。
三、教学方法设计:1.充分组织朗读教学,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的音艺术美。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有创新、有价值的设问,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研讨,重视过程和方法,着眼于语文学习的养成教育。
四、教学时间安排:本单元教学拟用14个课时。
精读课文个两课时,略读课文各一课时,作文两课时,复习检测评价三课时,机动一课时。
五、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反映自然世界。
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出自己的生活感悟,树立热爱自然世界的感情。
同时,要注重在课堂和课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自觉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化石吟张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新鲜词语: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等。
2.了解化石展现的奇幻生物世界。
(二)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2.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
(三)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和爱科学、爱文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节奏之美。
教学难点: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
课文类型:讲读课文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方法:讨论点拨法。
教师巧妙设疑,引导学生思维以突破重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示范朗读带、投影仪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远古时代某种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由于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时间变迁,最终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
这就叫化石。
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了解生物的进化,二是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寻光辉人物,赞美好人生
型度
,具有典型性
一定代表性
象不够鲜明,无代表性
能灵活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只运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中
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的一种,没有两相结合
没有运用任何描写手法
手法巧 妙度
能运用对比手法来凸显人物形象
运用了对比手法,但没能凸显人 物形象
没有运用对比手法
能至少运用5个具有鲜明感情倾 使用具有鲜明感情倾向的形容词 没有使用具有鲜明感情倾
1.根据下列问题提示,运用鱼骨图或矩阵图进行整体构思,确定文章框架 。 (1)所选择的校园人物是谁? (2)想采用哪种思维导图形式来整体构思? (3)文章的中心句是什么?文章的段落层次是怎样的? (4)若是叙事性散文,采用什么顺序来写?表示事情发展的关键句是哪些 句子?若为说理性散文,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人物?这几个方面的中心 句是什么?这几个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排序?
向的形容词来描摹人物
少于3个
向的形容词
精神感 人度
能用议论抒情句来表现人物“平 文章较能表现人物“平凡·伟大
凡·伟大”的精神,读来感人
”精神,读来较感人
文章不能表现人物“平凡 ·伟大”精神,读来不够
感人
测试反馈
(一)必做题 1.完成写作后,至少与三位同学彼此交流习作,从思路清晰度、形象典型度、 手法巧妙度、精神感人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可以形成书面评语,也可以口头评 价。然后结合同学的评价,再次温习课文和相关资料,认真修改征文,并认真 誊写一遍。 (二)选做题 《植树的牧羊人》本是作者虚构的一篇小说,但却写得无比真实,请你去文中 寻找“虚构”的蛛丝马迹,思考并与同学们交流:作者是如何将“虚构”写得 如此“真实”的。
学习评价
学生思考、交流被推荐人的典型事件、精 当细节和场景画面,运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的写人方法,突出被推荐人的形象,并以关键 词和提纲的形式呈现。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诫子书》教案
15 诫子书【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1.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2.赏析精彩妙语,积累名言警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聆听先哲教导,汲取精神养料。
一、新课导入“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
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更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聆听他对后人的谆谆教诲。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夫.君子之行(fú) 淫.慢则不能励精(yín)遂.成枯落(suì)2.作者简介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死后被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尊称其“武侯”“诸葛武侯”。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是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文短意长,言简意赅。
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寄予了诸葛亮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节奏。
【交流点拨】提示:(1)读时要字正腔圆。
“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
(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
(3)把握重读和轻读。
(4)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子书》-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5.增强思辨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文本解读:《诫子书》的整体意义和深层内涵,如诸葛亮的教育理念、人生哲学以及对后代的期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本解读和词语积累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文言文句式结构、一词多义等现象,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诫子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诫子书》-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
《诫子书》-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本章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文言文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文本解读:通过对《诫子书》的详细解读,使学生理解诸葛亮教育儿子的核心理念,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
2.教学难点
(1)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语言风格:学生需理解古文的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以及文言文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举例:文中“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使用了倒装句式,学生需理解其表达的含义。
(2)词语多义性和语境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较为常见,学生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理解词义。
-举例:“俭”字在文中有节省、节俭之意,学生需学会根据语境判断其具体含义。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诫子书》。首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诸葛亮的教育理念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我也注意到在理论介绍环节,部分学生对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和词语用法感到困惑,这提示我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难点。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月亮上的足迹》选自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 分析课文结构,领会作者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描绘月亮景象的技巧。
3. 感受作者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自然、探索未知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培养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月亮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注,加强记忆。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修辞手法,如对比、衬托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
7. 主题探讨:讨论课文中作者对月亮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探索未知的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月亮上的足迹》2. 生字词:月球、神秘、皎洁、静谧等。
3. 课文结构:引子、描述、对比、衬托、结尾。
4. 修辞手法:对比、衬托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我眼中的月亮”为题,写一篇作文。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描述,画出你心中的月亮。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效果,加强师生互动。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关于月亮的诗歌、故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月亮文化,培养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设计。
3. 作业设计中的作文题目和绘画题目。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诫子书》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诫子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学习并掌握《诫子书》中的文言词汇和基本句式。
- 能够流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大致意思。
-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基本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感知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诸葛亮诫子的深层含义,理解其教育理念。
-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设身处地理解诸葛亮的父爱和期望,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诸葛亮的高尚情操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责任感。
- 认识到修身齐家的重要性,理解“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故事,引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初步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发音和停顿,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然后尝试背诵,熟悉文言文的语感。
3. 精读理解:- 分析关键词句,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理解其含义。
-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引导深入探讨诸葛亮的教育理念。
4. 深化理解:-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诸葛亮,以父亲的身份向孩子阐述自己的期望,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
5. 拓展延伸:- 讨论在现代社会,诸葛亮的教育理念是否仍有其价值,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6. 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强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观。
7. 课后作业:- 写一篇读后感,分享自己对《诫子书》的理解和启示。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课后作业,多角度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具体章节为《月亮上的足迹》。
文章通过描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迹,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过程,表达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和追求。
详细内容包括:文章背景介绍、生词学习、课文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掌握,探索精神的培养。
难点:课文主题的深入理解,如何引导学生将探索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讨论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同时,展示月球探测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探索。
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进行交流分享。
(2)解析课文,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一名宇航员,描述在月球上的所见所感。
4.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句式、词语等方面的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写作练习。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联系实际生活,培养探索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2. 生字词:按照课文顺序,列出重要生字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人类探月的历史。
(3)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探索宇宙的看法。
2. 答案:(1)略。
(2)人类探月历史: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足迹。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教案资料、试题资料、教程资料、课件资料、好词好句、诗词鉴赏、文学资料、知识科普、作文大全、古文杂谈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teaching plan materials, test questions materials, tutorial materials, courseware material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poetry appreciation, literature materials, knowledge popularizatio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s, ancient essays, etc.think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aterials, so stay tuned!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初中语文教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学习目标:1.能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能准确读写理解汉字。
部编本202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本202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第四单元复》的内容和要点。
2. 掌握本单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3. 理解本单元课文的主旨和核心观点。
4. 能够准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课文的主旨和核心观点。
3. 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训练。
三、教学内容1. 复《第四单元复》的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进行默写和造句练。
3. 针对课文的主旨和核心观点进行讨论和解读。
4. 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训练,包括单词拼写、句子构造和对话练。
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和解读。
2. 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
3. 个人练和自主研究。
4. 口头表达和写作训练。
五、教学过程1. 复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第四单元复》的课文内容。
2.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进行默写和造句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主旨和核心观点,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进行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训练,包括单词拼写、句子构造和对话练,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本节课的研究成果,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评价1. 通过默写和造句练,评价学生对重点词汇和短语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讨论和解读课文主旨和核心观点,评价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度。
3. 通过写作和口语表达的训练,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七、课后作业1. 阅读并默写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完成写作和口语表达的练题。
3. 预下节课的内容,准备参与讨论和研究。
以上是《部编本202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的简要内容和安排。
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主题阅读》教学课件(2024秋)
19
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文末指出,父亲的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重要启示”,请 你说说这个“重要启示”是什么。(《爸爸的手指》第三题)
A.遇事要多反省自己的错误,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他人。
B.遇事要多反省自己的错误,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责怪他人犯了错误, 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推卸责任,更不可迁怒或嫁祸他人。
阅读时要特别关注表时间和事件发展的词句。 《大鱼》:
事件的起因(1—3)→我进伯父家第一天发生的事(4—16)→随 后一个月的情况(17—18)→某一天晚上的事(最后2段)
9
划分记叙文的层次
3.根据情节发展变化过程划分层次。 理清情节的起因(或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走一步,再走一步》: 决定冒险→进入险境→脱离险境→回想脱险经历指导当下
排枪口一样对着湖面。(《大鱼》第二题)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拍摄器械比作一排枪口,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些机 械的进攻性强的特点,暗示“我”的行为可能对大鱼造成伤害。
考查内容:比喻的赏析
答题模式: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本体)比作
(喻体),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本体)的 特点+(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16
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小说结尾两次提及“不说”有何深意?请结合全文相关内容分析。(《大鱼》第四题) 这两个“不说”,与开头的“我”迫不及待想知道大鱼的下落形成对比,强
调了“我”在伯父一家的感染下,懂得了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真正的力量不 是表现在用强力去征服、去占有,而是以一种宽容、博爱、互不侵犯的的态度与 自然相处。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教案设计
统编版语文初中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生句,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
- 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作者的观点。
- 通过比较分析,理解白求恩精神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高尚品质,培养尊重他人、无私奉献的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社会、对工作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展示白求恩的图片,简单介绍白求恩的生平,引导学生对白求恩产生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2. 阅读理解:- 学生自读课文,标注生词生句,尝试理解大意。
- 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教师适时点拨,解释难句难词。
3. 精读分析:- 整体感知:文章主要讲述了白求恩的哪些事迹?作者对白求恩的评价是什么?- 细节探讨:白求恩的哪些品质和行为体现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敬业精神?- 写作手法:文章是如何做到夹叙夹议,既讲述事实又表达观点的?4. 深化理解:- 讨论白求恩精神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5. 拓展延伸:- 阅读关于其他具有高尚品质的人物的故事,比较其与白求恩的相似之处。
- 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心中的“白求恩”,或者分享一次自己或他人体现白求恩精神的经历。
6. 课堂小结:-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强调白求恩精神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作业布置】- 复习并背诵课文中体现白求恩精神的精彩段落。
- 预习下一课,准备课堂讨论。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小测验、作业反馈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对白求恩精神的领悟程度。
部编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13纪念白求恩知识与技能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的记叙和议论,理解本文夹叙夹议的手法及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难点理解对比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
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多媒体课件2课时1.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2.议论文小知识议论文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体。
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服人。
它不像记叙文那样以情动人,也不像说明文那样以知识授人。
议论文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
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
部编本202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业》教案
部编本202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第四单元作业》的内容和主题。
2. 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第四单元作业》中的文本信息。
2. 掌握相关的文字表达和阅读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本阅读:学生通过阅读《第四单元作业》中的文本,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
2. 文字表达: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文字的表达和书写练。
3. 创意写作:学生通过自由发挥,创作与作业主题相关的短文或小故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导入活动,引起学生对作业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 文本阅读:学生阅读《第四单元作业》中的文本,理解作业的内容和要求。
3. 讲解:老师讲解作业要求和技巧,示范合理的文字表达和阅读方法。
4. 实践练: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文字表达和阅读的练。
5. 创意写作:学生进行自由写作,创作与作业主题相关的短文或小故事。
6. 展示分享:学生互相展示并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研究和交流。
7. 总结回顾: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关的问题和思考。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学生在文字表达和阅读练中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 学生的创作成果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 学生对作业主题和文本内容的理解程度。
六、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阅读和写作练,提升语文水平。
2. 引导学生探索更多与作业主题相关的话题和材料。
3. 组织相关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核心素养教案(2024秋)
第四单元【单元概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人生之舟”。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人生的,体裁丰富,形式多样。
有对崇高精神的庄严颂扬,有对嘉德懿行的至诚礼赞,有对革命壮志的激昂宣告,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
选择这些课文,试图引导学生初步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学会规划人生,珍爱生命。
《纪念白求恩》是一篇纪念性文章,是毛泽东对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的颂扬。
《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回忆性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她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
《梅岭三章》通过回首征程、勉励战友、展望未来,表现了诗人献身革命的崇高精神和对革命必胜、共产主义理想必将实现的坚定信念。
《诫子书》是一篇富含道德劝喻意味的家书,文短意长,言辞恳切。
学习本单元,要继续训练默读、圈点勾画、厘清文章思路。
《纪念白求恩》一文逻辑清晰,可在默读中厘清文章思路,并通过把握人物形象,从中获得思想启迪;学习《回忆我的母亲》,要学会抓住文中标志时间转换的词语,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学习《梅岭三章》,要学会品味诗中的形象,把握三首诗内在的联系和诗人的情感脉络;学习《诫子书》,要学会勾画关键词,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本单元的写作“思路要清晰”主要训练学生在叙事之中做到思路清晰、言之有序。
专题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3 纪念白求恩【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了解白求恩其人其事,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提升道德修养境界。
(重点)[语言运用]积累课后“读读写写”字词,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厘清课文的写作思路,学习对比手法和夹叙夹议的写法,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难点)[审美创造]体会文章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语言特色。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默读课文,学习圈点勾画,厘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叙为主的写法,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告诉加拿大和美国,我十分地快乐,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够多有贡献。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语文《月亮上的足迹》原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为《月亮上的足迹》。
该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的足迹,以及这一历史时刻背后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意义。
2. 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表达情感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他们对航天事业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长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重点: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登月历程和航天员的足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阿波罗11号登月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月球的了解和向往。
2. 自主阅读: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词和长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脉络。
(3)解读作者情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主题。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航天员,描述在月球上的感受。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精彩描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细节表达情感。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月球。
六、板书设计1. 课文月亮上的足迹2. 课文结构:引言:阿波罗11号登月主体: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结尾:历史意义及启示3. 生词和短语:飞跃、寂静、小心翼翼、无垠、荣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简述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
(2)结合课文,谈谈你对航天事业的看法。
2. 答案:(1)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包括:小心翼翼地踏上月球、留下清晰的脚印、采集月壤和岩石样本、插上美国国旗等。
(2)航天事业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它代表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为人类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学习,学生对航天员在月球上的足迹有了深入了解,但对课文情感表达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新增]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兰会荣
《夏》
梁衡
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的思路,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概括文章结构,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语言的魅力。
能力目标: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概括文章结构,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教目标:体会作者对勤劳的劳动人民的赞美。
教学任务:诵读、品味、感悟,渗透学法指导。
教学重点: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概括文章结构,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语言的魅力。
课型:诵读品析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
反复诵读,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诵读,品味,拓展
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出示王维的一首诗《苦行》:“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学生回答
这首诗描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请用一个词描述诗人眼中的“夏”。
进行描述。
教师小结:诗人对夏只有怨气,没有赞赏。
那么在当代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梁衡的夏。
二、诵读阶段:学法指导:诵读文章时,同学们要在脑海里想象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急缓,读出感情。
板书:诵(想象文中画面读出节奏、感情)各自放声朗读。
老师范读一、二段,鼓励位同学诵读余下的三段,其它同学认真听,让刚才在脑海中“拍摄”下来的画面再次回放,想想这些画面使自己感受到夏的什么特点请学生从仪态、情感、语音、语速等面评点朗读,明确:朗读时的轻重缓急应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相适应。
你捕捉到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突出了夏的什么特点?
从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万物蓬勃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
学生各抒己见
感受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气氛。
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景美人勤板书:赞美紧张热急促男女生自选一段时行齐读,再次感受夏季的美。
三、品味阶段学法指导:这篇文章在语言、内容、结构方面有着许多美点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
思考两个问题:1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富有表现力用笔圈画起来,并作评点。
第一、组完成第一题,第三、四组完成第二题,每个人只要讲出一点就行。
2、你认为全文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哪些美点在品味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针对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提出疑问。
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时,教师适时点拨,并组织学生讨论。
解说:由于学生在前几遍诵读后,对文章内容已有交深刻的理解,因此会对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比突出的作用、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进行细致品味、揣摩。
对学生的发言,只要能谈出感受并言之有理,都应予肯定。
学生交流学习
四、拓展阶段: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谈谈学习这篇文的感受和体会。
说说自己心中的夏
五、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法及学习情况进行小结。
六、板书设计气势磅礴景:美赞美色彩金黄紧张、热烈、急促人—勤劳、忙碌
七、课后小结
《三峡》
教学目标:
1、识记、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2、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背诵全文。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思教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识记、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大家一定喜欢观光旅游吧,闻名天下的长江三峡,从古至今一直都另人心驰神往。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三峡的壮丽风光。
播放有关三峡的资料,让学生欣赏,将学生带入壮丽秀美的三峡画卷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顺势导入新课。
学生说眼中三峡的美。
二、课文研读1、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
2、朗读欣赏。
朗读要领: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注意轻重、快慢,读出感情。
学生集体诵读
通过老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朗读等形式,让他们充分熟悉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在老师的帮助下,疏通文字障碍。
1、字音:阙、绝谳、属引、沿溯、2、字意:沿溯阻绝:断其间千二百里:这飞溯其间:它们或王命急宣:有春冬之时:季节3、翻译课文分组合作,逐字逐句研读课文,二人一组对译。
三、诵读课文学生诵读
四、作业1、写重点字词2、朗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三峡郦道元1字音:阙、绝谳、属引、沿溯、2字意:沿溯阻绝:断其间千二百里:这飞溯其间:它们或王命急宣:有春冬之时:季节
第二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拓展练习1、本文描写了三峡哪些景色?这些景色各有什么特点?(结合原文回答)
2、你最喜欢那一个画面?为什么?
3、这幅图画应读出什么样的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这幅画面。
4、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写山险水急的句子、描绘四季景色的句子,讨论: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而从山写起?学生合作学习
二、拓展练习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可以将本文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对比教学,多角度了解三峡:郦文与李诗同是写三峡,在写景与感情方面有什么异同?学生分组进行比较阅读
三、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背诵全文。
学生进行朗读,争取当堂背诵。
四、作业1、完成一课一练2、背诵全文。
3、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景物,我们不但要善于发现美,欣赏美,更要能把美传达出来。
清同学们把你看到的美景给大家进行描述。
写出自己印象最深的景物,集中描写一处让你心醉的景物,突出其特点,让别人能通过你的文字,看到你严重的景物,体味到你心中的感受。
五、板书设计三峡郦道元三峡群山:连绵险峻夏季江水:凶猛迅疾春冬景色:清荣峻茂秋季景色:凄清悲凉
六、课后小结
《济南的冬天》
老舍
教学目标:
1、学习描写景物要抓住主要特征。
2、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并运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能力目标: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并运用。
思教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描写景物要抓住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并运用。
教学时数:1课时
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秋有秋的风情万种,千姿百态。
自古至今,无数的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情去诠释心中的冬。
今天,我们就来步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来品味他笔下那读有的“济南冬韵”。
板书课题、作者。
二、课文学习:老师朗读课文①找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②作者分别用哪些景物表现这些特点?本段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可让学生们用仿造句子的方法,学习并运用。
这样温暖、舒适的环境,这样慈善的天气,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我们如何去朗读,才能恰当的表达老舍对济南的热爱之情?老舍先生不愧是“语言大师”,不仅是在写文章,更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形象生动的图画,谁能为它取一个名字?济南是有名的泉城,写济南不能不写水,这也是很多文人吟咏的对象,你能说出有关济南泉水的诗句或文章吗?学生听读,并思考:训练朗读,并背诵其中优美的句子。
例小山摇篮图用同样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学:雪霁初晴图学生朗读此部分——空灵水晶图,引导学生注意作者观察视角的调换。
三:讨论四、朗读课文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写作的?体会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组织学生学生讨论学生朗读并背诵重点段落
五、布置作业:1、完成一课一练2、背诵课文。
六板书设计济南的冬天老舍冬景的特点:温情1、山形:摇篮2、山色:清黑3、远山:水墨画4、说:绿暖清
七|课后小结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