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第3节探索宇宙教案2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沪科版物理八年11.3《探索宇宙》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11.3《探索宇宙》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11.3《探索宇宙》教案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深理解孩子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

因此,我设计了这节《探索宇宙》的科学活动,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对宇宙有更深的了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卫星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2.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宇宙,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宇宙星空图、行星模型、恒星模型。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给孩子们展示一张宇宙星空图,让他们自由发表对宇宙的看法,然后我会分享一些宇宙的基本知识,如恒星、行星、卫星等。

2. 探索宇宙:我会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行星和恒星的模型,让他们通过观察模型,了解宇宙的基本构成。

3. 创作自己的宇宙:我会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的宇宙,可以包括行星、恒星、卫星等。

4. 分享和交流:我会让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其他小组可以提问,进行交流。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

2.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宇宙,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我会反思这节课的组织开展情况,以及孩子们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孩子们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星空,了解宇宙,并将他们的观察和发现带到课堂上和大家分享。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对宇宙有更深的了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关于让幼儿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分享宇宙基本知识的环节,我使用了行星和恒星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帮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宇宙的基本构成。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教案:11.3 探索宇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的第十一部分“现代物理”,具体是第3节“探索宇宙”。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宇宙的组成:介绍宇宙由物质、能量、星系、星云等组成,以及宇宙的广阔无垠。

2. 宇宙的演化:讲解宇宙从大爆炸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以及宇宙的膨胀现象。

3. 恒星和星系:介绍恒星的构成、生命周期,以及星系的分类、结构和演化。

4. 黑洞和暗物质:讲解黑洞的定义、性质和影响,以及暗物质的存在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组成、演化,以及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

2. 掌握宇宙的膨胀现象,了解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黑洞的定义和性质,暗物质的存在和作用。

2. 教学重点:宇宙的组成、演化,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宇宙的组成、演化,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以及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

3. 示例: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宇宙的广阔无垠。

4.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宇宙的组成2. 宇宙的演化3. 恒星和星系4. 黑洞和暗物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简述宇宙的组成、演化,以及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知识。

答案:略2. 题目:请解释黑洞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暗物质的存在和作用。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宇宙的更多知识,如宇宙的起源、宇宙大爆炸理论等。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科普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黑洞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暗物质的存在和作用在探索宇宙的教学内容中,黑洞和暗物质是两个非常重要但复杂的概念。

11.3探索宇宙—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

11.3探索宇宙—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

教案:11.3探索宇宙—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的第11.3节,主要涉及探索宇宙的相关知识。

教材内容包括:1. 宇宙的组成:介绍宇宙由物质、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以及它们在宇宙中的分布和作用。

2. 星系的结构:介绍星系由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组成,以及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

3. 宇宙的演化:介绍宇宙从大爆炸起源至今的发展过程,包括宇宙膨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的年龄和演化历程。

4.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介绍人类利用航天器、望远镜等工具对宇宙的观测和探索,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果。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组成和星系的结构,提高学生对宇宙知识的认识。

2. 掌握宇宙的演化过程,培养学生对宇宙起源和发展的理解。

3. 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组成、星系的结构、宇宙的演化过程。

难点:宇宙演化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复杂现象和理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宇宙知识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宇宙的组成,包括物质、能量、暗物质和暗能量,并通过示例说明它们在宇宙中的作用。

接着讲解星系的结构,介绍恒星、行星、气体和尘埃的组成,以及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

讲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包括宇宙膨胀、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的年龄和演化历程。

3. 实践:让学生通过观察星空,了解星系的分布和结构。

4. 例题:以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为例,介绍航天器、望远镜等工具在宇宙探索中的应用,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宇宙的组成:物质、能量、暗物质、暗能量2. 星系的结构:恒星、行星、气体、尘埃3. 宇宙的演化:膨胀、微波背景辐射、年龄、演化历程七、作业设计1. 描述宇宙的组成,并说明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3节探索宇宙教学设计2(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3节探索宇宙教学设计2(新版)沪科版

第三节探索宇宙⑴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

⑵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本节以我们生存的地球为基点,逐步向着太阳系、银河系直至宇宙的范围呈示,不仅展示宇宙这一物质世界的总称的清晰脉络,而且将人们探索宇宙的过程以及探索宇宙的工具提供给学生,使学生对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有一基本了解。

最后,又以人们对太空的探索和向往为题,鼓励同学们学好物理知识,去实现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

本节的重点是对宇宙的了解。

本节的难点是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1课时4.教学准备:图片,与课本配套的VCD片5.教学设计:情境1 中国古代对宇宙的研究。

问题1 宇宙如何构成?如何探索广袤的宇宙呢?猜想与假设:可以让学生提出各种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同时教师也可将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提供给学生。

查文献:可以让学生分组查有关文献资料,教师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物理学发展史和探索宇宙的技术手段发展的文献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功能收集有关证据。

活动交流:其中包括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过程。

分析论证:通过交流,对提出的问题或有关的猜想进行分析。

评价:包括对科学探究之后所得结论的归纳、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总结。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复习巩固过渡容?2.哪个实验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巩固知识情境1 问题1 猜测假设查文献活动交流分析论证评价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学习播放VCD片充分发挥你的想象,为了使你的想象成为现实,你现在应该做些什么?看书问题1.简要说明中国探索宇宙的历程。

2.简要说明国外探索宇宙的历程。

1.指出恒星、行星、卫星的运转规律。

观看讨论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节探索宇宙一、探索的历程中国古代:国外古代:二、浩瀚的星空恒星→行星→卫星三、幻想与追求7.教学反思:(三)教学参考资料关于探索宇宙的发展史和技术探索宇宙:广袤而深邃的星空,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

11.3 探索宇宙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教案:探索宇宙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宇宙的奥秘。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恒星和星系的特点,掌握宇宙的基本概念,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组成,知道恒星和星系的特点。

2. 能够运用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探究宇宙的奥秘。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组成,恒星和星系的特点。

难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星系的分布和运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宇宙模型、星空图、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彩笔、坐标纸。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张星空图,引导学生关注宇宙中的星星。

提问:“你们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星星有怎样的特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 探究恒星的组成和特点:提问:“恒星是由什么组成的?”、“恒星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展示恒星模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恒星的结构。

3. 探究星系的组成和特点:提问:“星系是由什么组成的?”、“星系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展示星系模型,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星系的结构。

4.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提问:“宇宙是如何起源的?”、“宇宙是如何演化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展示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发展。

5. 星系的分布和运动:提问:“星系是如何分布的?”、“星系是如何运动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展示星系的分布和运动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星系的分布和运动规律。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宇宙的组成,恒星和星系的特点。

难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星系的分布和运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宇宙的组成、恒星和星系的特点。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1.3探索宇宙 教学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1.3探索宇宙 教学设计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1.3探索宇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宇宙的定义和组成;2.掌握宇宙演化的基本过程;3.渗透宇宙观念,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点1.宇宙的定义和组成;2.宇宙演化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宇宙,包括宇宙的定义和组成,以及宇宙演化的基本过程。

通过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和宇宙观念的渗透,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四、教学方法1.听讲:通过讲解的方式介绍宇宙的定义和组成,以及宇宙演化的基本过程;2.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宇宙观念对我们的影响和意义;3.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一些概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问学生:“你们认为宇宙是什么?它包括什么?”2. 讲解宇宙的定义和组成(15分钟)通过PPT或板书的形式,讲解宇宙的定义和组成。

可以讲解宇宙是指包括地球、其他行星、恒星、星系等在内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宇宙由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包括宇宙尘埃、星云、恒星等。

3. 讲解宇宙的演化过程(15分钟)继续使用PPT或板书,讲解宇宙的演化过程。

可以简要介绍宇宙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大爆炸理论、星系的形成、恒星的诞生和死亡等。

4. 讨论宇宙观念的意义(10分钟)组织学生讨论宇宙观念对我们的影响和意义。

可以让学生发表观点,引导他们思考宇宙观念对科学发展、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性等方面的影响。

5. 进行实验(20分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一些概念。

例如,利用模型或实验装置展示宇宙的膨胀过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6. 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概括宇宙的定义和组成,以及宇宙演化的基本过程。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

六、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评价他们对宇宙观念的理解和思考能力;2.实验记录:评价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和记录能力;3.小结活动: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3探索宇宙》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3探索宇宙》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11.3探索宇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第3节《探索宇宙》。

本节主要介绍了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起源和结构、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具体内容包括:1. 宇宙的概念:宇宙是所有星球、行星、卫星、恒星、星系和所有物质的总和,还包括暗物质和暗能量。

2.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个炽热的、密度极大的奇点,自那时起,宇宙就在不断地膨胀。

3. 宇宙的结构:宇宙由无数的星系组成,星系之间通过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相互连接。

4.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人类通过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发射探测器探索行星和太阳系,并通过理论物理的研究揭示宇宙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2. 掌握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内容。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起源和结构。

难点:大爆炸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起源和结构,通过示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宇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 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宇宙星空和星系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宇宙的结构。

5. 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宇宙的基本概念2. 宇宙的起源:大爆炸理论3. 宇宙的结构: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宇宙的基本概念。

2. 解释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内容。

3. 描述宇宙的结构。

答案:1. 宇宙是所有星球、行星、卫星、恒星、星系和所有物质的总和,还包括暗物质和暗能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1.3探索宇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1.3探索宇宙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11.3 探索宇宙一、教学内容1. 宇宙的组成:介绍宇宙由物质、能量、星系、星云等组成,以及宇宙的广阔无垠。

2.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古代的天圆地方说到现代的宇宙大爆炸理论,探讨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演变过程。

3. 望远镜的使用:介绍望远镜的原理、种类和用法,以及如何观察宇宙。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组成,认识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演变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学会使用望远镜观察宇宙,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组成,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望远镜的使用。

难点:宇宙的广阔无垠,望远镜的原理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宇宙模型,望远镜实物。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对宇宙的了解,以及自己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认识。

2. 课堂讲解:(1) 讲解宇宙的组成,引导学生理解宇宙的广阔无垠。

(2) 讲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3) 讲解望远镜的原理、种类和用法,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望远镜观察宇宙。

3. 例题讲解:分析古代天文学家的观测方法,与现代天文学的差异,让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对人类认知的影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望远镜观察宇宙,记录观测到的星体,并简要描述观测过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宇宙的组成:物质、能量、星系、星云等。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古代天圆地方说、地心说、日心说、宇宙大爆炸理论。

望远镜的用法:原理、种类、操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简述宇宙的组成。

(2) 描述人类对宇宙认知的演变过程。

(3) 介绍望远镜的原理和用法。

2. 答案:(1) 宇宙由物质、能量、星系、星云等组成。

(2)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经历了古代天圆地方说、地心说、日心说、宇宙大爆炸理论等阶段。

(3) 望远镜的原理是利用透镜或反射镜收集远处物体的光线,放大物体图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1.3探索宇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11.3探索宇宙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11.3探索宇宙在设计这节探索宇宙的物理课时,我的意图是通过一系列互动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不仅能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而且能激发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

我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进行观察和实验,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掌握宇宙的基本知识,包括恒星、行星、星系等概念,并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宇宙的规模和结构,以及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原理。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宇宙观测方法和人类探索宇宙的技术。

为了有效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宇宙模型、星图、望远镜等,以及相关的阅读材料和视频资源。

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引入活动,让学生们谈谈他们对宇宙的了解和印象。

然后,我会播放一段关于宇宙探索的短片,激发学生们的兴趣。

然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个小组讨论活动,让他们分享自己对宇宙的看法,并提出一些关于宇宙的问题。

每组会选择一个问题,并设计一个实验或观察活动来探究答案。

在实验或观察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并记录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他们还可以通过阅读资料和观看视频,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和现状。

在活动结束后,每个小组会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实验结果和观察发现。

我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反思,帮助他们理解宇宙的奥秘,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在课后反思中,我会思考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我还会鼓励学生们进行拓展延伸,比如参观天文馆或进行家庭观测活动,以加深他们对宇宙的理解和兴趣。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不仅能掌握宇宙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宇宙的基本概念: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我选择了使用宇宙模型和星图进行教学。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11.3探索宇宙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我设计这节“探索宇宙”的物理课,旨在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学生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以及宇宙中的一些基本现象。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宇宙的初步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宇宙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一些基本现象,如恒星、行星、星系等,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确定了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宇宙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一些基本现象,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为了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如宇宙模型、星图、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课程,例如,我会让学生观察夜晚的星空,引导他们发现星星的分布规律,引发他们对宇宙的好奇心。

然后,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宇宙的基本概念和组成,如恒星、行星、星系等,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起源和演化问题。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宇宙的理解和看法,通过讨论,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随后,我会通过一些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星图判断某个星系的位置,或者根据恒星的颜色和亮度判断其距离地球的远近等。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特别关注学生的重难点问题,如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过程,通过讲解、示范、引导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建立起对宇宙的初步认识,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这节课,能够提升我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我的学生。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的引入,这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的重要环节。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它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宇宙基本概念和组成的关键。

再次,小组讨论的环节,它是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探索宇宙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探索宇宙教案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3节探索宇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沪科版八年级下册的物理教材,第十一章第3节“探索宇宙”。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宇宙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宇宙中有哪些天体。

2. 掌握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的基本概念。

3. 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认识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组成和结构,知道宇宙中有哪些天体。

2. 培养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使学生掌握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组成和结构,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的基本概念。

难点:宇宙的起源和演化,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的成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等月球探测器的发射和探测过程,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探索的话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宇宙的组成和结构,讲解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的基本概念。

(2)讲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介绍大爆炸理论。

(3)介绍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如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的特点和区别。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宇宙知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5. 课堂小结:6. 板书设计:宇宙的组成和结构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7. 作业设计:1. 描述恒星、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的基本特点。

2. 简述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3. 列举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的主要成就。

答案:1. 恒星:发光发热的天体,如太阳。

行星:围绕恒星运行的固体天体,如地球。

彗星:由冰、岩石、尘埃等组成,围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

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燃烧的小天体。

2. 宇宙起源于大约138亿年前的大爆炸,宇宙演化经历了恒星形成、行星形成、生命起源等过程。

11.3探索宇宙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2

11.3探索宇宙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2

11.3 探索宇宙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

2.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核心素养1.能够通过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人类观测太空的历史,会制作多级火箭模型,能够收集有关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行星探测器及航天飞机的图片和资料。

搜集人类的航天灾难故事。

2.体会到人类探索太空的自豪感,体会到科学家和宇航员在宇宙探索中前赴后继的献身精袖,从中国宇航事业的发展中体会到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的尊严。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是如何探索宇宙的。

教学难点了解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学过程一、课堂探究广袤而深邃的星空,隐藏着无穷的奥秘。

宇宙,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关注、困惑、探索的焦点。

探索历程1、古人对宇宙的初步认识(1)研究方法:主要依靠肉眼的观察、简单猜测和推理来认识宇宙。

(2)早期观点:早期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限,并具有很浓的神话与宗教色彩。

历法:人们根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亮绕地球公转,产生朔望,形成"月"的概念,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四季交替现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

神话: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而是由于远古时代,人类开始思考与探索自然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力所产生的。

宗教:古时由于人类对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

托勒密—地心说观点: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由于宗教学说的影响,这种理论影响人们的思想达千年之久。

二、浩瀚的星空谈谈你对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结构的认识,与其他同学交流你的观点。

我们的太阳系太阳系是四十六亿年前伴随着太阳的形成而形成的。

太阳星云由于自身引力的作用而逐渐凝聚,渐渐形成了一个由多个天体按一定规律排列组成的天体系统。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教案:11.3 《探索宇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第11章第3节《探索宇宙》。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宇宙的组成、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特征,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理解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特征。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描述宇宙的组成,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宇宙的基本概念、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特征,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难点:宇宙的组成,恒星和星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宇宙模型、星空图。

学具:笔记本、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宇宙的奥秘。

提问:“你们对宇宙有什么认识?宇宙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2. 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根据课本内容,讲解宇宙的基本概念、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特征。

重点讲解宇宙的组成,让学生理解恒星和星系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宇宙探索的历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过程。

举例讲解宇宙中的恒星、星系等现象,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涵盖宇宙的基本概念、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特征等。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宇宙的基本概念2. 恒星和星系的基本特征3.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判断题:a. 宇宙是由地球、太阳和月亮组成的。

b. 恒星是宇宙中最常见的天体。

c. 星系是由恒星、行星和卫星组成的。

2. 选择题:i. 恒星ii. 星系iii. 地球iv. 黑洞i. 有光有热ii. 静止不动iii. 围绕地球旋转iv. 没有能量3. 简答题:a. 请简要描述宇宙的组成。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1.3《探索宇宙》授课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11.3《探索宇宙》授课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2.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方式,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3.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整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4.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我会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方式,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措施,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整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最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5.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从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到作业小结,每个环节都紧密结合,过渡自然。教学内容详细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有实践操作的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全面掌握宇宙知识,提高他们的物理素养。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丰富多样: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和观察夜空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问题导向深入浅出: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宇宙的奥秘。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充分尊重他们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个宇宙探索主题,共同探讨、研究。
2.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如制作宇宙探索历程的PPT、进行宇宙知识问答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4.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在展示成果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研究宇宙探索主题。我会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如制作宇宙探索历程的PPT、进行宇宙知识问答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此外,我会组织小组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在展示成果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探索宇宙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探索宇宙教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一章第三节探索宇宙教案(新版)沪科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

2.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展示人类对宇宙探究的历程,培养追求科学、探索宇宙的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难点:通过人类对宇宙探索历程的展示,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追求、认识宇宙的科学态度、探索宇宙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宇宙的图片、照片、录像资料、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学案、课前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收集有关宇宙的信息。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大家都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天宫中的很多故事真是精彩,让我们大家百看不厌。

这就是古人对太空世界的一种精彩的描绘,说明了古人也想了解神秘的宇宙。

2.讲述:无边无际的宇宙,它究竟藏着多少奥秘?在人们的眼里,好像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从古至今,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使着人类不断地探索着宇宙,希望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宇宙的真面貌。

3.提问:你认为探索宇宙的困难有哪些?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并指出,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指导学生认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1.了解古人对宇宙的探索和向往。

(1)讲述: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就想知道地有多宽,天有多大,宇宙是怎样构成的。

(2) 提问: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神奇与幻想,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人们通过编传哪些神话、传说来寄托他们对宇宙的向往和追求?(引导学生讨论:古代的人根据什么天文现象,编传了这些神话传说?)(3)盘古开天辟地:古人对天地产生原因的最初思考。

嫦娥偷药奔月:古人看到月亮上明暗相间的阴影。

女娲炼石补天:古人看到天空中日月星辰的分布。

夸父持杖逐日:古人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对光明的向往。

(4)谈话:这些神话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迫切了解与探索宇宙的强烈愿望。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11.3探索宇宙教案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

11.3探索宇宙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在设计这节探索宇宙的物理课时,我的意图是激发学生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宇宙的基本概念、组成和运动规律,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科学素养。

一、教学目标1. 知道宇宙的概念、组成和运动规律;2. 能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宇宙现象;3.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宇宙的组成、运动规律;2. 教学重点:宇宙的概念、探索方法。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宇宙模型、星空图、PPT;2.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教科书。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1)向学生展示一组宇宙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宇宙的美丽和神秘;(2)提问:“你们对宇宙有什么认识和疑问?”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知识讲解:(1)介绍宇宙的概念,解释宇宙是由无数天体组成的大系统;(2)讲解宇宙的组成,包括星系、恒星、行星、黑洞等;(3)阐述宇宙的运动规律,如引力、光线传播等。

3. 实践环节:(1)让学生观察星空图,识别主要星座;(2)分组讨论:请学生们结合教科书和课堂所学,分析宇宙现象;(3)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发现和观点。

4. 课堂小结:(2)强调宇宙运动规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宇宙奥秘。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宇宙的概念、组成和运动规律;2. 活动难点:宇宙的组成、运动规律的应用。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在课后反思中审视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我将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相关书籍,参加科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宇宙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关注当前宇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如外星生命、宇宙膨胀等,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同时,我还计划组织一次宇宙知识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巩固所学,提高学习积极性。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1.3探索宇宙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1.3探索宇宙

教案: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教案:11.3探索宇宙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的第11章第3节,主要内容包括:1. 宇宙的组成:介绍宇宙由物质、能量、星系、星云等组成,以及宇宙的广阔和神秘。

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介绍人类从古代到现代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以及各种宇宙探测器的作用和功能。

3. 宇宙的演化:介绍宇宙从大爆炸到现在的发展过程,以及宇宙的膨胀现象。

4. 黑洞和暗物质:介绍黑洞的概念、性质和形成,以及暗物质对宇宙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宇宙的组成和演化过程,对宇宙有更深刻的认识。

2. 掌握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和各种探测器的功能。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黑洞和暗物质的概念和性质。

2. 教学重点:宇宙的组成、演化过程和人类对宇宙的探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对宇宙的了解和认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宇宙的组成,包括物质、能量、星系、星云等。

(2)讲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介绍各种宇宙探测器的功能和作用。

(3)讲解宇宙的演化过程,包括大爆炸理论和发展历程。

(4)介绍黑洞的概念、性质和形成,以及暗物质对宇宙的影响。

3. 例题讲解:分析人类对宇宙探测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探测器的原理和作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有关宇宙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1. 宇宙的组成2.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3. 宇宙的演化4. 黑洞和暗物质七、作业设计1. 描述宇宙的组成和演化过程。

2. 介绍一种宇宙探测器的作用和功能。

3. 解释黑洞的概念和性质。

答案:1. 宇宙的组成:物质、能量、星系、星云等。

2. 宇宙的演化:大爆炸理论和发展历程。

3. 黑洞:黑洞是宇宙中的极端天体,具有极强的引力,连光都无法逃逸。

物理第三节《探索宇宙》教案(沪科版八年级)2

物理第三节《探索宇宙》教案(沪科版八年级)2

探索宇宙教学设计〔课型课时〕课型:文献探究课(多媒体网络课)。

课时:2课时(文献探究1课时,交流研讨1课时)。

〔教学策略〕本节是从地球开始,逐步向太阳系、银河系和宇宙深处延伸,进而展示出宇宙结构的图景,并通过著名人物、论著和事件,向学生展示了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

最后是以“幻想与追求”为结题,鼓励同学们学好物理,实现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培养学生认识宇宙、探索宇宙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科学精神。

为此,本节教学应以“问题”为基础,进行科学猜想和假设;通过文献探究和交流研讨等协作学习方式和互动式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存储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论证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用具〕1. 多媒体计算机(联网)、CAI课件。

2. 参考光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小百科全书》《科学博士》。

3. 参考书:《当代科学之门》《少年科学家》。

〔教学参考〕一、探索的历程1. 识图——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探索的历程”中的图,并进行归纳和比较。

教师归纳:这些图向同学们简要展示了古今中外人类对宇宙探索的历程,前两幅图充满神学与宗教的色彩,后四幅图闪耀着人类科技文明的光芒。

下面请同学们从下列各题中任选一条,进行网上信息收集。

也可以自行立题探究。

2. 问题——科学猜想(1) 中国古代关于宇宙结构的学说。

(2) 哥白尼和日心说。

(3) 从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到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4)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

(5) “神舟”号飞船的四次成功飞行。

3. 上网查阅——文献探究学生协作式活动过程,教师可参与其中,与同学们共同查阅资料,共同讨论。

4. 交流研讨——互动式学习在各组成员之间交流和协作的基础上,各组推选代表,进行信息发布。

把相关问题的科学猜想,论证分析进行报告。

5. 老师评价总结肯定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研究成果,指出探究活动中的不足,设置疑问,引导学生探究的深入。

二、浩瀚的星空、幻想和追求1. 识图——创设情境使学生认识“浩瀚的星空”中的图,并进行归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宇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探索宇宙的历史。

(2)、知道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3)、能够收集人类探索太空的资料。

(4)、意识到航天事业的价值。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对资料、信息的获得和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知道人类及我国在航天事业中的成就。

(2).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认识到宇宙是广阔无边的,培养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是怎么探索宇宙的。

【教学难点】
认识逐级加速火箭是如何摆脱地球引力的。

【教学方法】
观察法、启发诱导
【课前准备】
查阅太阳系、八大行星、银河系及宇宙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着的地球之外,是一个广阔无边的世界,被称为“宇宙”宇宙里的许多奥秘在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些宇宙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一)、探索的历程
1、中国古人很早就对星空进行观察并根据星象制定历法.
中国古代的星象图
在我国民间最著名的是北斗七星,位于勺头的前4颗叫斗魁,其余3颗叫斗柄。

2、地心说
在欧洲,在宗教的影响下,人们长期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观点: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这种理论影响人们的思想达千年之久。

“地心说”的宇宙图像
3、日心说
1 5世纪末期,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的思想,日心说为人类开创了一个对宇宙进行科学探索的伟大时代。

1543年,哥白尼通过几十年的观察与分析,提出了“日心说”
日心说观点:太阳居于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日心说”的宇宙图像
4、公元1609年,伽利略用自制的天文望远镜第一次揭开了太阳系神秘面纱。

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为探索宇宙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846年,科学家根据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天王星外还存在一颗未知的行星。

并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这颗行星的运动轨道。

在预测的轨道上就发现了这颗后来被命名为“海王星”的行星.
6、到了20世纪,人类终于梦想成真,踏上了太空的旅程。

(1)“旅行者”2号探测器飞临海王星
(2)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3)1961年4月12日,人类第一次乘飞船进入太空
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
(4)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使人类踏上了地球以外的土地——月球,迈出了人类历史的一大步。

“阿波罗”11号的航天员在月球上阿姆斯特朗
(5)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自己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升空.
这是中国人对世界航天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

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6)2011年11月3日,我国“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外太空成功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航天史上的又一突破。

(二)、浩瀚的星空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浩瀚星空中太阳系这个大家庭里一颗相对很小的行星。

太阳系除了太阳这个唯一的恒星外,至今已发现还有八大行星、66颗卫星、2000多颗有正式命名或编号的小行星,以及数量可观的彗星和流星。

1、(1)太阳系示意图
( 2)、太阳系八大行星部分近似数据(相对于地球)
行星行星直径距离太阳公转周期
水星0.38 0.39 0.24
金星0.95 0.72 0.62
地球 1 l l
火星0.53 1.52 1.88
木星11.2 5.20 11.9
土星9.5 9.54 29.4
天王星 4.0 19.2 83.8
海王星 3.9 30.1 163.7
(4)太阳的八颗大的行星特点:
①木星最大;木星和土星由于质量体积大,被称为巨行星。

②土星周围有土星环,被称为最奇特的行星;
木星土星
③地球上有着大量的水,被称为最美丽的行星;
④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最远,被称为远日行星;
(5)流星
太阳系中的一些固体小块闯入地球大气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划亮夜空的现象,称为流星现象。

(6)彗星
拖着尾巴的星星彗星是有岩石的碎片、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

地球天王星海王星
2、银河系中有非常多像太阳这样的恒星,除太阳以外,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

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是40万亿km光从比邻星出发大约需要4.2年才能到达地球。

3、人们发现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

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

(1)仙女座河外星系是离银河系比较近的一个星系。

银河系的想象图仙女座河外星系
从仙女座发出的光需要200万年才能到达地球,也就是说,我们在夜空中所见到的仙女座已是200万年以前的仙女座了。

你知道宇宙中各物质大小关系吗?
总结
(三)、幻想与追求
21世纪,人类已冲破了地球引力的束缚,将自己的足迹留在了地球以外坚实的土地之上。

下面我们看一下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视频
展望21世纪,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将全不断加快,在太空建立永久性的居住地将不会是人类的幻想。

科学幻想中的未来太空城市
三、课堂练习
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 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
C. 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B
2、通过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蓝墨水滴在水中会慢慢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 用鼻子嗅气味能辨别出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
C. 固体之所以比液体更难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比液体分子大
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其中绝对不动的天体
答案:B
3、关于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 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
B. 宇宙就是指天体中的银河系
C. 宇宙只包括太阳系和银河系
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答案:D
4、关于浩瀚的宇宙,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行星
B.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唯一的恒星
C. 银河系中有众多像太阳这样的恒星
D. “海王星”是一颗卫星
答案:D
5. 除太阳外,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
A. 北斗星
B. 天狼星
C. 比邻星
D. 月亮
答案:C
四、课堂小结
(一)、探索的历程
知道地心说、日心说的观点对宇宙的探索历程
(二)、浩瀚的星空
太阳的八颗大的行星特点
①木星最大;
②土星周围有土星环,被称为最奇特的行星;③地球上有着大量的水,被称为最美丽的行星;
④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最远,被称为远日行星;
⑤木星和土星由于质量体积大,被称为巨行星。

【板书设计】
探索宇宙
一、探索的历程
1、地心说
2、日心说
3、20世纪,人类踏上了太空的旅程
人类第一个太空人加加林、我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
二、浩瀚的星空
1、太阳的八颗大的行星特点:
2、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座的比邻星。

3、仙女座河外星系是离银河系比较近的一个星系。

【教学反思】
在认识宇宙的教学中,我通过图片资料给学生视觉冲击,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宇宙的迷人,宇宙的神奇,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使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人类对宇宙探索的不懈努力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介绍了中国对世界航天事业的巨大贡献以及中国在航天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
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学生对于中国发射的“神舟五号”“嫦娥一号”的事情有所知,但了解并不多,这是一节继承展示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们人类的科学家们对宇宙的认识,在他们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宇宙认知体系,但是学生收集的知识太少,光靠老师收集、展示与书上的知识,面太窄,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目的,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如果不会自己搜集、查阅有关的资料,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就学不会,更养不成习惯。

所以,我们老师以后一定要注意在这方面有加强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