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社会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教育学生学会“沟通与理解”这部分内容,可联系学生在家、 校的生活实际,将课本第11页“请勿打扰”、第13页“想法 与说法”排演成小品,或列举生活中的小事,如在楼道里 发生碰撞后不同同学的反应,自行车被剐倒后的不同处理, 遭到同学误解的不同态度,让学生去讨论,去解决,去评判, 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育。
…… 我的角色
2、你扮演得最满意的角色 是哪个?最不满意的角 色又是哪个?为什么?
3、将来,你期望你的社会 角色是什么?(这是老师 上课定位的重点,反映学
生的理想、价值定位。)
采用谈话方式,引导学生怎样看待角色选择,层层深入、递进、
拓展,教育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应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同时感悟课
课的特点是让学生感受到就可以了,比探究课稍简单一点。
周次 第一周 第二周
……
举手次数
日期 第一天 第二天
……
举手次数
第三课 在社会的舞台上
1、社会是个大舞台
可围绕家庭教育、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展开讨论、调查,设计 一份表格:
生活场景
主要活动
建议与设想 表达方式
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 社区生活
小品表演 小组讨论 结合主题式活 动展开讨论
课外调查 课内交流
书信 家庭会议 报告形式上交 处室 社区平面图
其他
5·有时不想沟通的原因(
)
A无话可说 B没有机会 C得不到理解 D家长爱生气
E家长不可信 F难以启齿 G家长厌烦 甚至讨厌我
问题:除了谈话还有哪些沟通的方式?
学生得出沟通的方式有:写信 发短信 发E-mail 由他
人转告等
2、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需要理解与沟通 建议小品表演:
第一则小品 书上13页 老师批评学生,学生的不同 反应。
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
意义:理解在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及作用,解决青春期 学生遇到的困惑和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第三课 在社会的舞台上
社会是个大舞台
社会生活
家庭 学校 社区 教育 活动 生活
融入社会
社会舞台上不同角色 社会角色
与生 社会 可以 可以 俱来 规定 选择 改变
意义:感受社会大舞台,正确选择自己的角色,发挥自身作用
《社会舞台上的不同角色》本课其他活动建议:
1、就“个人选择角色与家长期望冲突时该如何做”这个问题,邀 请学校老师和教育专家举行“现场咨询会”;
2、就如何学习扮演自己理想的社会角色,可组织名人事迹、故事 和书籍的宣讲会等;
在这些活动中,如果能邀请部分学生家长参与讨论,讲讲他们的 人生经历,现场与学生沟通,相信将会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综合探究六 大众传媒的影响
教学建议: 从最近发生的大事说起,了解传媒的类型及在人们 生活中的作用。(详见教参)
第一课 在社会中成长
社会伴我长大 认识自我 成长中的自我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典型案例:狼孩的故事
案例:鲁滨孙的故事
王丽在校在家表现两样
陈亮、石油大王哈默
意义: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确认识自我, 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第二课 你我他的世界(学会怎样与人相处)
你我他的世界
与人相处 沟通与理解 尊重与平等 友谊与诚信 (代际之间,同龄人之间,身份不同的人之间)
老师眼中的我:
同学眼中的我:
.
5、组织一次讨论:“长大”意味着我们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培养更多的能力, 你认为一个长大的人应具备哪些能力?
第二课 你我他的世界
1、代际之间的沟Fra Baidu bibliotek可设计一张表格(前三列讨 论完成)
存在代沟的 表现
消费观念、 生活情趣、 价值观念、 审美方式等
存在代沟的 原因
生活环境、 阅历、思维 方式等的不 同
综合探究六: 大众传媒的影响(是个方法篇)
从“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说起——传媒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关于“青少年与电视”的讨论——传媒的利弊
调查与辩论
——活动内容、方式及步骤
意义:了解传媒对大众生活与社会的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 利用传媒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三、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教学目标:
1、从社会生活中,体会人与社会密不可分的关系。
B、“在校在家,两样表现”—学生一定会有同 感,认为这也是自己的现状,从而感觉到:我 在校表现很好,在家也应该做好,以更加全面 地认识自己。
C、“对待残疾人”—感觉到:我应该尊重残疾 人。
二、本单元教材结构分析:
第六单元 走进社会 社会关系 社会角色 认识自己,与人相处,进入社会
内容主题: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走进社会

生个 活人
们 的和
生 时社 活 空会
的 生个 世 活人
界 的和
领社
域会
生活在社区里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中华各族人民的家园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社会生活的变迁

走进社会

生活的规则

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


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主要内容
● 教材内容特点 ● 教材结构分析
探究课:例《大众传媒的影响》
1、值得探究的原因:传媒对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不同的人对传媒的影响的看法也是不一样的; 不同传媒对同一件事发表的观点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这些内容老师应把它们当作探究的重点。
2、探究内容的选择应切合本地实际。如发达地区,可用“互联网” 为例展开教育,互联网“良莠不齐”,引导学生怎样来正确对待 互联网;如在广大的农村,可用“电视”为例展开教育,引导学 生正确对待、分析电视的利弊,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2、社会舞台上的不同角色(采用谈话法进行教 学)
从“我”的角色入手,设置以下几个问题:
A、 你已经扮演过哪些角色?正在扮演哪些角色?今后 期望扮演什么角色?
B、这些角色中哪些是与生俱来的,哪些是社会规定的, 哪些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
C、 哪些角色你比较满意,哪些不是很满意?说说理由。 D、 怎样扮演好学生这个角色? E、学习好是否就是一个好学生? F、当你的意愿与父母的期望不一致时,你该怎么办?
通过对比,唤起学生的亲情,意识到自己不能一味向长辈索取 关爱,也应学会向长辈奉献自己的关爱。课后适当布置一些
诸如“三八节,我为妈妈做……”,“父母生日时,根据父母的 需要为他们设计、制作一件生日礼物”等作业。
例2:第25页《爸爸的信》写给自己厌学的孩子,我们校园里也 存在众多厌学、没有扮演好学生角色的学生,可以这封信为契 机,要求类似“安利柯”的学生阅读此信后,给爸爸写一封回信 从阅读信件的过程中体验父亲的真挚感情,从回信的过程中反 省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学习态度。
各课教学建议:
第一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建议开展“五个一”活动,即:
1、讲一个故事——故事《狼孩的故事》,
2、可以做一个小实验——一盆水中取出一滴水,一小滴水很快就干涸了,
3、也可以设置一个情境“沙漠中的独行者”来说明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
4、搞一次调查:
自画像:
父母眼中的我:
第二则小品 书上14页 柯智与小明的事例
学生观后谈想法,学会从积极的态度去正确面对老 师的批评,同学之间的小摩擦、误会要互相谅解, 互相包容
3、克服社交恐惧心理
建议:
1、学生对照书上社交恐惧心理的种种表现先自查,再小组讨 论:怎样才能克服社交恐惧心理?
2、教师介绍行为矫正法:
3、以课堂上不敢举手发言为例开展一个活动,先定一个较长 的周期,如统计一周内你的举手次数是几次,比较下一周比 上一周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予以奖励;之后缩短周期,统计 一天内你的举手次数,比较进步情况,进步明显予以奖励。
例3、“社会伴我长大”可让学生说说自己某一天的生活,如“大 年初一这一天,我……”,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身的生活体验 体会到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另外,如“友谊与诚信”、 “尊重与平等”等均可联系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教育。
三、情感教学策略
例1:“沟通与理解”这部内容教师可组织课堂活动,提问: 你的父母记得你的生日吗?他们是如何为你庆贺生日的? 你记得父母的生日吗?你曾用什么方式为父母庆贺过生日?
教学基本要求:
• 根据课程标准(二)的要求,本单元主要是实 现目标7的要求:感悟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不 同的时间、空间条件下有所不同,有所变化。 包括树立历史的观念来思考我们的认识与小时 候的差异,体察生活阅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学会归纳自己同长辈在生活情趣、情感与价值 观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能力;具有比较 自己与他人、团体或媒体对某一问题意见的差 异的能力。
消除代沟的 代际之间沟
建议
通的现状
(跟踪调查)
加强沟通 如:课后不断完 谈话、写信、成 发手机短信 等
发放沟通调查表,了解沟通现状。
1·每周沟通时间(
)
2·沟通的主动性(
)
A父亲主动 B母亲主动 C我主动 D双方都主动
3·沟通的兴趣度(
)
A很感兴趣 B兴趣不浓 C毫无兴趣
4·沟通的主要内容(
)
A谈学习 B谈生活琐事 C谈同学 D谈老师 E谈新闻 F
二、情感性
具体表现:
第一、二两课中不少内容体现了较明显的 亲情、友情、师生情。如:第5页中的同 龄群体、第17页的好朋友等反映出最常 见的情感—“友情”;第11页师生之间、 第14页尊师爱生等反映出—“师生情”; 第12页妈妈的生日反映出—“亲情”。
三、价值观
具体表现:
A、“妈妈的生日”—有几个学生记得父母的生 日,而父母都记得子女的生日;第15页,父母 要面对的许多问题等,看了这些材料后,学生 很自然会产生一种朴素的态度:父母是辛苦的, 我们理应孝顺。
四、本单元教学建议:
▲ 根据课型选择教法 ▲ 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 情感教学策略
一、根据课型选择教法
本单元主要有两大课型:感悟课、探究课
感悟课:例《社会舞台上的不同角色》
主要采用的教法应以“谈话法”为主。看学生所能看,
想学生所能想,听学生所能听,从中产生心灵感悟。
说一说
1、我已扮演了哪些角色? 我将会扮演哪些角色? 请学生写下来。这些角色中 哪些是与生俱来的?哪些是 社会规定的?哪些是可以选 择的、改变的?
● 教 学基本 要求
● 单元教学建议
一、本单元 教材内容特点:
▲ 体现现实性 ▲ 体现情感性 ▲ 体现价值观
一、现实性
具体表现:
第一、二、三课中例举的一些图片、案例 贴近学生现实的实际生活,且不分农村、 城市,具有共性。如:图6-1“办喜事”、 图6-3“在校在家,两样表现”、第13页 “对老师的言行的反应”、第21页“不 同的两种家庭氛围”等。
2、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能够理解、尊重他人,平 等、诚实待人。
3、体会社会舞台上的各种不同角色,努力扮演好学生角 色,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4、感受大众传媒对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在具体实践 活动中,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
5、具备收集整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能对所收 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撰写社会调查报告。
3、探究过程:课前准备,收集资料,结合亲身体会,得出利大于 弊或弊大于利;——课堂辩论,让学生自己来参与。 (案例详见教参第46-49页)
4、对探究课的看法:自己有观点,吸收别人的观点,改进自己的 观点,两者融合,形成正确的观点。
二、联系生活教学策略
例1: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可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课前让学生画幅“自画像”,调查“妈 妈眼中的……”,“同学眼中的……”,课堂上将学生的自 画像与妈妈眼中的你和同学眼中的你进行交流比较,使 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