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治疗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多重耐药菌感染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了多重耐药菌,其中约有数十万人因此丧生,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在这种情况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监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显得尤为迫切。
目前,多重耐药菌的流行现状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
由于多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复杂,监测方法与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应对这一威胁。
了解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害,认识到防控措施的重要性,以及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挑战。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为加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提高防控措施的执行力,从而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研究目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的研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当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现状,探讨有效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揭示多重耐药菌感染对人类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强调防控措施的重要性,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提高公众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知水平,加强对该类疾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
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的研究,希望为公共卫生领域的相关决策提供依据,促进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推动医疗卫生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1.3 研究意义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给人们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分析与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流行现状及监测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传播规律和趋势,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性发生及其机理分析
肺炎克雷伯杆菌多重耐药性发生及其机理分析肺炎克雷伯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MDRO-KP)是一种人体内常见的致病菌,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
近年来,MDRO-K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MDRO-KP的定义、多重耐药性的机制及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
一、定义肺炎克雷伯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
多重耐药性肺炎克雷伯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MDRO-KP)指对常用抗生素存在多种耐药性的肺炎克雷伯杆菌。
目前,MDRO-KP的多重耐药性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
二、多重耐药性机制MDRO-KP的多重耐药性主要是由于其自身染色体或质粒中携带了多个异源性抗性决定子(Resistance Determinant, RD),这些RD在多个抗菌药物中均具有耐药性。
抗生素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细菌生长或杀灭细菌,然而,抗生素耐药菌通过各种途径抵御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使细菌不被抗生素所破坏。
主要的多重耐药机制包括:生物膜形成、外座糖基化修饰、质粒介导传递、药物外排泵和酶催化降解等。
三、多重耐药性发生原因MDRO-KP的多重耐药性与目前医疗卫生体系中的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抗生素的过量和滥用、医疗操作错误、患者免疫力下降和环境应激等。
1.抗生素的过量和滥用抗生素过量和滥用是导致MDRO-KP发生的最主要因素。
临床上,抗生素常被用于预防或治疗感染,但由于其广谱性和剂量不当,导致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此外,很多人对抗生素的需求超出了治疗范围,医生过于依赖抗生素,而忽略了预防措施的必要性,以及免疫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2.医疗操作错误医疗操作错误也是导致MDRO-KP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能的错误包括医疗器具的污染、卫生环境的缺乏、手术操作的不当、抗生素的间断和不规律及患者的过度用药。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与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它可以在人体内引起多种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住院患者和疾病患者。
然而,近年来,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成为医疗领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机制以及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
首先,我们来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机制。
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靶变异和外源性耐药基因的获取。
靶变异是指细菌通过修改或改变其靶位点,从而使原本敏感的抗生素不能有效作用于其细胞。
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或转移性基因传递等方式实现。
外源性耐药基因的获取是指细菌通过水平基因转移,从其他耐药菌株中获取耐药基因,进而表达耐药性。
这种机制使得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得多种耐药性。
面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
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是指同时或连续应用多种抗生素来治疗感染。
这种策略的目的是通过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性发展和减少副作用。
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在医院的临床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的优势之一是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同时或连续靶向细菌的不同机制。
由于耐药性机制的多样性,单一抗生素很容易激发细菌的耐药性发展。
而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的应用可以大大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
此外,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还可以扩大抗菌谱,增加对多种耐药性细菌的敏感性。
这对于避免细菌交叉感染和治疗复杂感染特别有效。
然而,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是抗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抗生素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药物代谢酶的激活或抑制,从而影响抗生素的疗效和毒性。
其次,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副作用。
抗生素的毒副作用可能会叠加,进一步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此外,多重抗生素治疗策略还存在成本问题。
多种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会增加治疗费用,对患者经济负担较重。
革兰氏阴性杆菌治疗
疫苗接种
对于易感人群,推荐接种 相关疫苗,提高群体免疫 力,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 。
05
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耐药性与抗药性
耐药性的分类与机制
天然耐药性
某些细菌本身对某些抗菌药物 不敏感,这种耐药性可遗传给
后代。
获得性耐药性
细菌在长期接触抗菌药物过程中 ,通过基因突变和耐药基因的转 移而获得耐药性。
传播方式
治疗过程
医生选用广谱抗生素联合 治疗。经过10天的治疗 ,患者症状消失,肺部 CT显示炎症大部分吸收 。
败血症感染案例
患者情况
一位3个月大婴儿,因发热、 黄疸等全身症状就诊。
诊断结果
通过血液细菌培养,发现该患者 感染了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治疗过程
医生立即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同时进行支持治疗。经过1个月 的治疗,患者症状消失,血液检查 恢复正常。
免疫学检测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细菌抗原成分,或检测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从而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
通过设计特异性的引物,PCR可以扩增细菌的特定基因片段,从而检测细菌 的存在。
基因测序
通过对细菌的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鉴定细菌的种类和耐药性等 特征。
04
等。
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加强动物和人的管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人 群免疫力等。
控制措施
及时发现患者,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加强消毒和卫生管理 ,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等。
03
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诊断
临床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感染革兰氏阴性杆菌会引发一系 列消化道症状。医生会观察患者 的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体 征,以初步判断可能存在的感染 。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α 溶血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草绿色链球菌
微球菌属
红色:医院感染防控中常见细菌
一、细菌基础知识
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
肠杆菌科 (OF糖管发酵)
埃希菌属 肠杆菌属
大肠埃希菌 阴沟肠杆菌
革
兰
氏
阴
性
非发酵菌
杆
(OF糖管发酵)
菌
沙门菌属 志贺菌属
XX沙门氏菌 XX志贺氏菌
假单胞菌属 不动杆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1)严格探视制度,减少病人、病陪人员出入。 2)患者的所有诊疗护理放在最后执行或单独进行。 3)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开放式吸痰、气管插管及护理、支纤镜检查、抹 身等 )穿隔离衣。 4)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2023/4/29
43
6、环境清洁+污物的处理
1、清洁人员用 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每天清洁消毒所有患者接触的平面及附近 区域,抹布须专用,使用过的抹布须消毒处理。 2、污隔离衣、患者被服放入黄色医疗废物袋收集。 3、病人产生的所有垃圾按医疗垃圾处理,并单独收集。 4、MDRO感染病人用后各种治疗、换药、抢救等所用的器械用黄色胶袋密封盛装 集中送供应室处理。
2、MDRO 感染或定植患者床头配备一瓶快速型手消毒液,床旁配备一 个医疗垃圾桶。
3、治疗护理放在最后执行或单独进行,主要用具单独使用。 4、医护人员相对固定,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措施。 5、对于患者接触的仪器设备(如电子体温表须一用一消毒,不得与他人共用。
多重耐药菌感染人群的特点
• 1、有危险因素的患者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 • 行气管插管、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的患者,
手术时间长。 • 2、婴幼儿和老年人易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与
多重耐药菌感染与耐药防治进展-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多重耐药菌感染与耐药防治进展题库答案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目录一、多重耐药菌概述(一) (1)二、多重耐药菌概述(二) (3)三、我院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监测分析 (5)四、常见多重耐药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一) (6)五、常见多重耐药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二) (8)六、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一) (10)八、CRO感染的治疗新进展 (14)九、常见多重耐药菌概述 (16)十一、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管理 (19)十二、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及药物治疗 (21)十三、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防控(一) (23)十四、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防控(二) (25)一、多重耐药菌概述(一)1.多重耐药菌传播的重要途径是什么()A.空气传播B.飞沫传播C.接触传播D.水传播E.食物传播参考答案:C2.以下哪种不属于多重耐药菌的代表药物()A.头孢洛林B.夫西地酸C.达托霉素D.多粘菌素E.替加环素参考答案:D3.以下哪种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害描述不正确()A.延长住院日,造成经济损失B.导致医疗资源浪费C.引起医保资金紧张D.促进抗生素研发速度加快E.威胁病患的健康及生命参考答案:D4.以下哪一项不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A.高龄患者B.长期住院患者C.使用广谱抗菌药物D.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E.未接受过任何手术参考答案:E5.以下哪种不属于耐药革兰氏阴性菌()A.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肠杆菌科细菌B.产AmpC酶的革兰氏阴性菌C.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E.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参考答案:D二、多重耐药菌概述(二)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环境管理措施()A.使用含有效氯(500mg/L)或具有同等消毒作用水平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B.增加床单元清洁与消毒的频次C.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清洁D.对任何出现可见污染的物体表面应立即进行清洁和消毒E.对床边隔帘、窗帘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参考答案:E2.在环境清洁与消毒时,以下哪项不是正确的操作()A.每日清洁消毒至少两次B.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每隔4小时清洁一次C.出现可见污染时立即清洁和消毒D.使用后的可复用消毒用具在现场进行复用处理E.清洁工具分区使用参考答案:D3.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进行接触隔离()A.患者临床症状好转B.患者临床症状治愈C.患者连续两次培养阴性D.患者连续两次培养阴性且每次间隔大于24小时E.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但培养阳性参考答案:E4.对于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的可复用诊疗器械,以下哪项处理方式是正确的()A.一次性使用后丢弃B.与其他患者共用C.使用后不需消毒直接使用D.使用后应清洁和消毒E.使用后高温焚烧参考答案:D5.对于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医疗废物处理,下列哪种方式是正确的()A.使用普通垃圾袋运送B.使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C.与普通医疗废物混合处理D.放入生活垃圾桶E.直接焚烧参考答案:B三、我院病原菌感染情况及耐药监测分析1.下列哪种真菌感染可以通过痰涂片观察到鹿角状分枝菌丝()A.白色念珠菌B.热带念珠菌C.曲霉菌D.新型隐球菌参考答案:C2.在血液标本分离病原菌中,哪种细菌的比例最高()A.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B.大肠埃希氏菌C.白色念珠菌D.铜绿假单胞菌E.鲍曼不动杆菌3.CRE是指什么()A.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B.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C.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D.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E.对所有抗生素耐药的细菌参考答案:B4.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对于侵袭性真菌感染是必需的基础()A.NGSB.涂片与培养C.PCRD.质谱分析E.血清学检测参考答案:B5.在痰液标本中分离病原菌,哪种细菌占比最高()A.鲍曼不动杆菌B.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C.大肠埃希氏菌D.白色念珠菌E.铜绿假单胞菌参考答案:B四、常见多重耐药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一)1.对于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患者,以下哪种措施是推荐的()A.不需要进行主动筛查B.只对新入院患者进行筛查C.对所有患者进行主动筛查D.对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患者进行主动筛查E.只对医务人员进行筛查参考答案:D2.对于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以下哪种物品在出院时不需要特别注明()A.出院证明书B.转院证明C.陪护人员名单D.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检出情况E.患者转科记录参考答案:C3.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CRE)感染的治疗,对于产不同碳青霉烯酶的菌株,以下哪种治疗方案是正确的()A.对所有类型的碳青霉烯酶都使用同样的抗生素B.对产NDM的菌株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对产KPC或OXA-48的菌株使用头孢他啶-阿维巴坦D.对产KPC或OXA-48的菌株使用亚胺培南E.对产NDM的菌株使用美罗培南参考答案:C4.下列哪种环境物体表面消毒方法不适合用于多重耐药菌的防控()B.使用复合季铵盐消毒液C.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剂D.使用过氧化氢雾化消毒E.使用高能氙脉冲消毒技术参考答案:D5.在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中,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终末清洁与消毒的步骤()A.遵循最小量配置原则B.先清洁再消毒D.使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E.更换所有床上织物参考答案:B五、常见多重耐药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二)1.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A.患者应单人间隔离或感染同种病原体的患者集中隔离B.同一班次的护理人员应指定专人集中护理隔离患者C.医师查房人数不应超过两人D.隔离患者可以有陪护人员E.若患者需要技师(如呼吸治疗师)参与诊治,应指定技师专人诊治隔离患者参考答案:D2.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对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进行接触隔离()A.患者临床症状好转B.患者临床症状治愈C.患者连续两次培养阴性D.患者连续两次培养阴性且每次间隔大于24小时E.患者临床症状好转但培养阳性参考答案:E3.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疗废物处理,以下哪种方式是不正确的()A.使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B.锐器放入利器盒C.医疗废物袋双层封装D.与普通医疗废物混合处理E.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参考答案:D4.在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以下哪项不是推荐的措施()A.建立应急处理小组B.按规定上报相关部门C.对环境进行采样和检测D.对所有入院患者进行主动筛查E.控制人员出入参考答案:D5.对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环境管理,以下哪项措施不合适()A.使用含有效氯(500mg/L)或具有同等消毒作用水平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B.增加床单元清洁与消毒的频次C.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每隔4小时清洁一次D.出现可见污染时立即清洁和消毒E.对床边隔帘、窗帘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参考答案:E六、多重耐药菌防控策略(一)1.ASPs(AntimicrobialStewardshipPrograms)的核心要素中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领导重视并承诺B.建立问责制度D.行动与跟踪E.降低抗菌药物价格参考答案:E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多重耐药菌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A.治疗感染而非定植或污染B.分离到多重耐药菌即应使用抗菌药物C.结合临床表现和前期治疗效果判断D.尽量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必要使用E.延缓抗菌药物耐药性恶化的趋势参考答案:B3.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万古霉素鞘内注射()A.MRSA引起的皮肤感染B.MRSA引起的菌血症C.MRSA引起的眼部感染D.MRSA引起的脑膜炎E.MRSA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参考答案:D4.在治疗MRSA引起的复杂泌尿系感染时,下列哪种药物不推荐使用()A.糖肽类B.达托霉素C.呋喃妥因D.甲氧氨苄啶E.替加环素5.关于CRE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单独使用一种抗生素B.不允许联合用药C.有时需要联合用药D.应避免使用任何抗生素E.仅限于口服药物治疗参考答案:C1.以下哪项不是标准预防的核心概念之一()A.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视为潜在传染源B.接触患者后执行手卫生C.对所有患者使用相同的隔离措施D.双向保护,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反之亦然E.执行呼吸道卫生参考答案:CA.临床症状好转B.治愈C.连续两次培养阴性D.连续两次培养阴性,每次间隔>24小时E.患者出院2.在处理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或定植患者的医疗废物时,以下哪项做法是错误的()A.使用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B.锐器放入利器盒C.医疗废物袋双层封装D.与普通医疗废物混合处理E.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参考答案:D3.以下哪种方法不适合用于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A.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B.过氧化氢雾化消毒C.高能氙脉冲消毒技术D.紫外线照射消毒E.二氧化氯消毒剂喷洒参考答案:B4.在发生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感染暴发时,以下哪项措施不是必需的()A.建立应急处理小组B.对隔离患者实施单人间隔离C.为隔离患者提供陪护人员D.增加环境清洁与消毒的频率E.对环境进行针对性的采样和检测参考答案:C八、CRO感染的治疗新进展1.以下哪种菌种对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最低()A.大肠埃希菌B.鲍曼不动杆菌C.铜绿假单胞菌D.肺炎克雷伯菌E.不动杆菌属参考答案:C2.以下哪种β-内酰胺酶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产生()A.PC-1B.TEM-1C.CTX-MD.IMPE.OXA-1/30参考答案:CA.PC-1B.TEM-1C.CTX-MD.IMPE.OXA-1/30参考答案:C3.以下哪种药物对铜绿假单胞菌(PA)的CRPA耐药率最高()A.多黏菌素BB.替加环素C.亚胺培南D.美罗培南E.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参考答案:E4.以下哪种菌种在中国临床分离的CRE中主要产生的碳青霉烯酶()A.KPC酶B.NDM金属酶C.VIMD.IMPE.OXA-48参考答案:A九、常见多重耐药菌概述1.MDR-PA的标本需要在()转运并接种到相应平板上进行培养A.5小时内B.4小时内C.3小时内D.1小时内E.2小时内参考答案:D2.多重耐药菌(MRSA)院感防控的措施有()A.PICU重点人群进行鼻拭子筛查MRSA,建议对阳性患者进行接触隔离B.对PICU医护人员,如鼻腔携带MRSA,建议短期局部应用抗菌药物C.制订MRSA监测计划D.医务人员培训、环境消毒、手卫生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3.全耐药是对()抗菌药物敏感A.1-2类B.0类C.3类D.4类E.5类参考答案:B4.对CRE应加强监测,应明确入院()小时内的住院患儿是否已有CRE检出A.48B.60C.72D.84E.96参考答案:A5.2010年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头孢噻肟耐药性均>()%A.40B.45C.50D.55E.60参考答案:C1.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下()说法是错误的A.不必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B.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C.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D.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E.尽量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参考答案:A2.微生物学标本采集后送检时限为()A.不得超过2小时B.不得超过4小时C.不得超过6小时D.不得超过8小时E.不得超过10小时参考答案:C3.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如下,不包括()A.合理使用抗菌药物B.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C.研制新抗菌药物D.禁止应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E.采用抗菌药物的“轮休”措施?参考答案:D4.泛耐药菌定义是()A.对目前临床应用的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中的所有品种均不敏感B.除1-2类抗菌药物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中的所有品种均不敏感C.除2-3类抗菌药物外,几乎对所有类别抗菌药物中的所有品种均不敏感D.对在抗菌谱范围内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不敏感E.对在抗菌谱范围内的3类抗菌药物不敏感参考答案:B5.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不包括()A.产生抗菌药物活化酶B.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C.抗菌药物的使用导致细菌发生耐药性基因突变??D.细菌对药物的主动外排E.细菌细胞壁通透性的改变参考答案:C十一、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患者的管理A.转化B.转导C.转移D.转接E.转嫁参考答案:A1.医院的隔帘被VRE污染率为()B.22%C.42%D.72%参考答案:C2.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环境卫生的执行情况可以采用荧光监测的办法B.增加清洁消毒的频率(如每日3次),效果要优于增加消毒剂的浓度C.核心科室是多重耐药菌容易发生的,开展“入科即采样本”的筛查措施,以尽早发现多重耐药问题D.MDRO出现聚集时,如果是单克隆的流行,通常源于抗生素使用不当,应限制抗生素的使用E.在理想情况下,设立隔离病房、单独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是阻断耐药菌传播的有效方式之一参考答案:D3.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A.一类或一类以上B.二类或二类以上C.三类或三类以上D.四类或四类以上E.所有参考答案:C4.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不包括()A.慢性病患者B.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患者C.进行了插管的患者D.使用呼吸机的患者E.应用了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参考答案:A十二、医院常见多重耐药菌及药物治疗1.以下药物中,对铜绿假单胞菌不具有抗菌活性的是()A.阿米卡星B.替加环素C.环丙沙星D.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E.多粘菌素参考答案:B2.以下不属于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是()A.艰难梭菌(CDI)B.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C.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D.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参考答案:A3.关于铜绿假单胞菌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B.经常引起术后伤口感染C.是重症监护室感染的常见的病原菌D.耐药机制包括产生灭活酶参考答案:E4.国内常用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药物是()A.头孢哌酮/舒巴坦B.卡那霉素C.SMZ-TMPD.妥布霉素-头孢西丁E.美洛西林-甲硝唑参考答案:A5.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常见疾病不包括()A.泌尿系统感染B.阴道炎C.腹腔感染D.血流感染E.肺部感染参考答案:B十三、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防控(一)1.以下关于医院感染的认识,错误的是()A.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B.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C.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D.包括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E.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参考答案:A2.MDRO的外源性感染主要通过()传播方式A.呼吸B.接触C.血液D.体液E.空气参考答案:B3.CRE易以()方式在种属细菌间进行快速传播,并可通过共用医疗设备、手接触等进行接触传播A.飞沫传播B.飞沫核传播C.尘埃传播D.克隆E.空气传播参考答案:D4.非常见多重耐药菌是()A.黄曲霉菌B.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C.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D.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E.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参考答案:A5.感染者或定植者连续()个标本(每次间隔24h)培养均为阴性,方可解除隔离A.1B.2C.3D.4E.5参考答案:C十四、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防控(二)1.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A.既往多次或长期住院B.免疫功能低下C.老年D.接受中心静脉插管、机械通气、泌尿道插管等各种侵入性操作E.以上均是参考答案:E2.当病房各类物品表面受到多重耐药菌污染时,用含有效氯()mg/L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A.400B.1000C.600D.200E.500参考答案:B3.环境物表消毒要求距离需消毒杀菌的表面约()cm进行喷雾A.5-10B.10-15C.20-30D.20-40E.50-60参考答案:D4.洗手的五个时刻不包括以下哪项()A.接触患者前B.无菌操作前C.无菌操作中D.接触患者后E.体液暴露后5.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cfu/cm2A.3B.5C.8D.10E.15参考答案:B。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真实世界研究
◇临床药理学◇摘要目的:描述与评价头孢他啶阿维巴坦(cef-tazidime-avibactam ,CZA )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multidrug -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 ,MDR-GNB )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管理与临床结局。
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的队列研究。
连续接受CZA 治疗≥72h 的成人患者符合纳入条件。
主要结局是临床失败,定义为30d 全因死亡、微生物学疗效失败和/或在接受CZA 治疗期间未能解决或改善感染迹象和症状的综合因素。
结果:共计对198例MDR-GNB 感染患者的数据进行描述与评估,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tceriaceae ,CRE )队列132例,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队列66例。
主要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92.42%)、腹腔感染(10.61%)、颅内感染(10.61%)最为常见,血培养阳性63例(31.82%)。
临床结局失败61例(30.81%),30d 全因死亡33例(16.67%),30d 微生物疗效失败11例(5.56%)。
体质量指数(BMI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与临床结局失败呈正相关(矫正OR 1.109,95%CI 1.017,1.209;矫正OR 1.071,95%CI 1.015,1.129;矫正OR2.844,95%CI 1.391,5.814)。
入院后48h 内启动CZA 治疗与临床结局失败呈负相关(矫正OR 0.424,95%CI 0.205,0.879)。
共15例患者出现了与CZA 可能相关的不良反应,其中皮疹2例,恶心呕吐6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7例。
结论:CZA 能够用于治疗一系列MDR-GNB 导致的感染,包括Pseudomonas spp.和CRE 。
多重耐药菌及其防控措施
02
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分析细菌的基因组数据,判断其耐药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蛋白质组学方法:通过分析细菌的蛋白质组,判断其耐药性
06
研究进展
01
02
03
04
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多重耐药菌的基因变异和传播机制
代谢组学研究:揭示多重耐药菌的代谢途径和抗药性机制
蛋白质组学研究:揭示多重耐药菌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
生物信息学研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预测多重耐药菌的传播和抗药性发展趋势
02
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抗生素失效,影响未来治疗效果
03
容易传播,导致疾病爆发和流行,对社会和经济造成损失
04
2
预防感染
0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02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
03
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和误用
04
加强疫苗研发和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
05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和防控意识
应对策略
加强监测:建立多重耐药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耐药菌株
加强研究:开展多重耐药菌的生物学特性、耐药机制、传播途径等方面的研究
2
加强防控:制定多重耐药菌防控方案,实施隔离、消毒等措施
加强教育:提高公众对多重耐药菌的认识,普及防控知识,减少传播风险
演讲人
01.
多重耐药菌简介
02.
03.
目录
多重耐药菌的主要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研究
1
概念及分类
危害: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和医疗成本,影响公共卫生安全
04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防控概述对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常用的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等)的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并伴有较高的病死率。
因而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为临床治疗上的棘手问题。
多重耐药菌主要包括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头孢菌素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等。
当发现有多重耐药菌株流行可能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及时组织调查,临床科室与微生物实验室必须密切协作,并在全院实时公布感染发生情况,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小组,尽量减少使用可促进该类特殊病原体选择性生长的抗菌药物,同时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1.多重耐药菌监测(1)制订合理的耐药菌监测方案:1)明确监测目的:监测目的是实施方案的核心,是开展工作的目标。
细菌耐药性或耐药性监测应当与临床抗感染治疗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如监测本院前10位患者体内的致病细菌耐药性、不同重症监护病房的多重耐药菌、区域暴发流行的细菌等。
2)选择监测病区:监测重点应是感染发生频率较高的科室或病区,如重症病房呼吸、血液、感染、移植等病区。
3)确定标本收集比例:收集常见感染部位的标本,如呼吸道、血液、脑脊液、胆汁、尿、伤口分泌物标本等。
4)选择目标检测细菌:监测目的不同,选择的细菌就不同。
常规监测选择的致病菌有沙门菌、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菌等。
如以监测不动杆菌、泛耐药菌为目的,则选择不动杆菌为监测菌。
5)选择监测抗菌药物:在监测抗菌药物时,应选择同类药物中的常用药物,不应选择对检测目标天然耐药的抗菌药物。
如对于肠球菌,不选择头孢菌素。
(2)多重耐药菌的目标性监测:选择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如产I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或产碳青霉烯酶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治疗
1
细菌结构示意图
G+ vs G- 的结构区别:细胞壁厚度不同
革兰氏染色 细胞壁厚度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代表细菌
革兰阳性菌(G+) 紫色 厚
多,15-50层 多,占细胞壁50%-80%
金黄色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菌(G-) 伊红色 薄
少,1-3层 少,占细胞壁10%-20%
替加环素目标治疗应用
明确病原高 • 确诊为CR碳青霉烯耐药菌感染患者目标性治疗的首选 • 主动寻找,早期应用
替加环素经验用药
1、估计可能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 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疗效不佳 3、病原学评估: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
替加环素联合用药方案(示例)
初始治疗72 小时后症状无改善或一度改 善又恶化
• 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结合实验室痰培养结果并评价其意 义,审慎调整抗感染药物,并重复病原学检查
• 特殊病原体感染,应重新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检查 • 出现并发症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应进一步检查和确认、处理
72小时疗效欠佳的经验性替换
耐药细菌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Or
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含替加环素治疗方案 替加环素(单药) 替加环素+多黏菌素
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 替加环素+氨基糖苷类
替加环素+磷霉素 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
推荐阅读
THANK YOU!
28
72小时疗效欠佳的经验性替换
➢国内外权威指南对于抗生素使用指出,72小时应做疗效 评估,并调整治疗 ➢可能引起碳青酶烯或头孢类疗效不佳的细菌 (CRAB/CRE/SM/MRSA/VRE/非典等),均对替加环素高度敏感, 替加环素可以提供理想的疗效 ➢碳青霉烯或头孢类治疗72小时效果不佳的患者,经验性 替换替加环素
抗生素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
抗生素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抗生素与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指南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抗生素治疗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革兰氏阴性菌株及其抗药性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提供抗生素治疗指南。
一、肺部感染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首选药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或头孢曲松。
在对药敏试验结果明确的情况下,可使用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
革兰氏阴性菌往往具有多重耐药性,因此需要根据药敏试验来进行个体化治疗。
二、泌尿系统感染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泌尿系统感染多见于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
对于常见的肾盂肾炎,首选药物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地尼。
尿路感染可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
对于复杂性感染或耐药性菌株感染,可考虑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
三、腹部感染腹部感染常由肠道革兰氏阴性菌引起,如大肠杆菌等。
对于轻度腹部感染,可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
对于重度感染,需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多西环素或阿米卡星。
四、血流感染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抗生素的选择十分重要。
首选药物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或头孢他啶。
在血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指标选择联合用药,如青霉素类与氟喹诺酮类的联合应用。
五、康复期预防对于康复期的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常需用药物进行预防。
可选用第四代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手术后患者或重症患者,可根据个体情况联合应用多种抗生素。
总结:抗生素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不同部位和严重程度的感染,合理选择抗生素是关键。
药敏试验结果的及时获取对个体化治疗尤为重要。
此外,应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根据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疗效。
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尿路感染的治疗
多重耐药的革兰氏阴性菌尿路感染的治疗多药耐药(MDR)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很难治疗,因为治疗选择有限,而且使用较少的抗感染药物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已经有几种新的抗多药革兰氏阴性的抗菌药物问世。
这篇综述的重点是由耐多药革兰氏阴性引起的复杂尿路感染(cUTIs)的治疗方案。
最近的发现新的组合,β内酰胺或碳青霉烯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和美罗培南/瓦波巴坦,对由产生KPC碳青霉烯酶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有效。
亚胺培南/乐巴坦,另一种碳青霉烯/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合,已被批准用于治疗cUTI。
然而,亚胺培南/乐巴坦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病原体的疗效数据仍然有限。
头孢洛桑/他唑巴坦主要用于治疗耐多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对于由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肠杆菌引起的cUTI 的治疗,应考虑氨基糖苷类或静脉注射磷霉素。
介绍耐多药(MDR)革兰氏阴性菌的出现和全球传播仍然是一个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研发重点目标的所有四种“第一优先病原体”均为革兰氏阴性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耐碳青霉素鲍曼不动杆菌和耐碳青霉素铜绿假单胞菌。
这些细菌构成了医疗保健相关感染的常见原因,包括血液感染(BSI)、医院内肺炎和尿路感染(UTI)。
多种细菌可导致复杂的尿路感染(cUTIs)。
该谱比无并发症的尿路感染大得多,细菌更有可能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包括耐多药革兰氏阴性。
耐多药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很难治疗,因为治疗选择有限,而且使用频率较低的抗感染药物(如粘菌素)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此外,治疗需要个性化,考虑患者的合并症、疾病严重程度和细菌耐药性的潜在机制。
这篇综述的目的是提供由MDR革兰氏阴性引起的尿路感染的治疗选择的最新情况,重点是cUTI的确切治疗。
怀疑多重耐药病原体时并发或不并发菌血症的复杂尿路感染的经验治疗一项对20项研究的系统综述评估了因肺炎克雷伯菌或大肠杆菌菌血症而住院的患者延迟适当的抗菌治疗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始治疗后疗效评估
初始治疗48-72小时后对病情再次评估
治疗有效
治疗无效
初始治疗72 小时后症状无改善或一度改 善又恶化
• 药物未能覆盖致病菌或细菌耐药,结合实验室痰培养结果并评价其意 义,审慎调整抗感染药物,并重复病原学检查 • 特殊病原体感染,应重新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检查 • 出现并发症或存在影响疗效的宿主因素,应进一步检查和确认、处理
常用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细菌耐药 • 细菌耐药(Resistance to Drug)是指细菌对于抗菌药物 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 下降。
天然耐药:链球菌对氨基糖苷类 抗生素天然耐药;肠道G-杆菌对 青霉素天然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对多数抗生素(包括替加环素) 均不敏感。 获得性耐药:是由于细菌与抗生 素接触后产生的耐药性,使其不 被抗生素杀灭,如金黄色葡萄球 菌产生β -内酰胺酶而耐药。
A类
B类 C类 D类
我国最常见的多重耐药G-杆菌 • 肠杆菌科细菌:
– – – – –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肠杆菌属、 变形杆菌属、 沙门菌属
• 非发酵糖细菌
– 鲍曼不动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 –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均可产 ESBLs、AmpC、 碳青霉烯酶
常用抗G-多重耐药菌药物 种类
细菌药敏试验
CHINET2014:大肠埃希菌
CHINET2014 :大肠埃希菌
CHINET2014:克雷伯菌
CHINET2014 :克雷伯菌
CHINET2014:肠杆菌
CHINET2014:铜绿假单胞菌
CHINET2014:不动杆菌
CHINET2014
CHINET2014:广泛耐药菌检出率
细菌耐药机制
1、产生灭活酶:破坏药物 2、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3、膜通透性降低 4、药物外排增加
常见的抗菌药物灭活酶 1、β-内酰胺酶类(最重要)
2、氨基糖苷类钝化酶
3、甲基化酶
Ambler分类 代表性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 丝氨酸碳青霉烯酶 (KPC) 金属β-内酰胺酶 头孢菌素酶(AmpC) 丝氨酸碳青霉烯酶 (OXA) 主要特点 最常见 最早由肺炎克雷伯菌 产生 需要金属离子(Zn2+) 发挥活性 水解头孢菌素为主 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 不动杆菌属等产生
耐药细菌
含替加环素治疗方案 替加环素(单药) 替加环素+多黏菌素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
Or 替加环素+氨基糖苷类
多重耐药或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替加环素+磷霉素 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
推荐阅读
THANK YOU!
多重耐药菌初始经验性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碳青霉烯能有效覆盖 头孢哌酮舒巴坦能有效覆盖
MIC<4mg/L, 可以与替加环 素联合使用 耐药/不推荐 使用
耐药率 70%以上 耐药率达 40%以上舒 巴坦6g/天
天然耐药 耐药率达40% 以上不推荐单 药使用
耐药率达 30%以上
天然耐药
天然耐药
替加环素能有效覆盖
天然耐 药
替加环素目标治疗应用
明确病原学的目标治疗 • 替加环素对XDR菌保持高度敏感性,组织浓度高 • 确诊为CR碳青霉烯耐药菌感染患者目标性治疗的首选 • 主动寻找,早期应用
替加环素经验用药 1、估计可能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 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疗效不佳
3、病原学评估: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
替加环素联合用药方案(示例)
G-多重耐药菌感染与替加环素临床应用
细菌结构示意图
G+ vs G- 的结构区别:细胞壁厚度不同
革兰阳性菌(G+) 革兰氏染色 细胞壁厚度 紫色 厚
革兰阴性菌(G-) 伊红色 薄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代表细菌
多,15-50层
多,占细胞壁50%-80% 金黄色葡萄球菌
少,1-3层
少,占细胞壁10%-20% 大肠杆菌
72小时疗效欠佳的经验性替换
72小时疗效欠佳的经验性替换 国内外权威指南对于抗生素使用指出,72小时应做疗效 评估,并调整治疗 可能引起碳青酶烯或头孢类疗效不佳的细菌 (CRAB/CRE/SM/MRSA/VRE/非典等),均对替加环素高度敏感, 替加环素可以提供理想的疗效 碳青霉烯或头孢类治疗72小时效果不佳的患者,经验性 替换替加环素
酶抑制剂复合 制剂 碳青霉烯类 头孢菌素类 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常用药物
头孢哌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 头孢吡肟 莫西沙星 阿米卡星
作用机制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 成
抑制细菌DNA合成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破坏细胞膜完整性
替加环素
多黏菌素
泰阁、泽坦、力星、天解
多黏菌素B、E
多重耐药细菌分类 • 多重耐药(MDR):指细菌同时对三种以上结构不同 (作用机制不同)抗菌药物耐药,如头孢菌素、喹诺酮类、 氨基糖苷类; • 广泛耐药(XDR ):介于MDR和PDR之间 的耐药细菌; 只对个别药物敏感,如CRE; • 泛耐药(PDR):细菌对本身敏感的所有药物耐药;
粗略估算,耐药细菌感染将造成 全球GDP下降1.4%-1.6%。 ——WHO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