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综合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02-0904、0907、0912、0915班哲学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一说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B一切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3.“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
4.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木筷,而是一片森林!专家们的看法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5.“君子之交淡如水”,说明人际交往要()
A适度B互惠互利C因人而异D主动热情
6.“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7.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新事物,这是因为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都是()
A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B强大和完善的
C吸取了旧事物的精华D有新的名称和旗号
8.“言今日难于前日,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它揭示了新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
②它肯定了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是一帆风顺的
③它不懂得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④它看不到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某中学召开“关于京剧的前途和命运”的讨论会,会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争论激烈。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A京剧太古老了,已失去了观众,应当淘汰
B京剧是国粹,应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
C京剧节奏太慢,跟不上时代节奏,应任其自生自灭
D京剧是传统文化精华,没有必要进行改革10.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11.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枣树骤然翻起的;如果说人生的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运用辩证法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
A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部分影响着整体,制约着整体功能的发挥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的作用
12.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被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目前,我国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祸首,严重危害了自然环境。这表明()
①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
②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④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13.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有().
A事物具有两面性B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14.哲学上所说的对立是指()
A矛盾双方互相依存B矛盾双方互相对抗
C矛盾双方互相分离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互相转化
15.不能把政治用语的关键等同于哲学意义上斗争。这主要是因为()
A政治上讲的斗争和哲学上讲的斗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B政治用语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哲学意义上的斗争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C政治上讲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具体表现,而不能概括事物矛盾斗争的全部内容
D政治用语的斗争是看得见的,哲学意义上的斗争是看不见的
16、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体现了()
A人无法真正认识事物 B 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
C 人的主观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 人的主观认识不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17、“实事求是”这句成语中的“是”是指()
A客观实际 B 客观规律 C 主观愿望 D 正确观点
18、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
A个人的体质 B 个人的学历基础 C 个人的家庭情况 D 个人的性格
19、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量力而行 B 自知之明 C 不自量力 D 妄自菲薄
20、在人们的心目中,一位国王的权力是无限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坚信“君权神授”,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随意征税,他曾几次解散议会,甚至长期不理睬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动派,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因而引起内战。1647年查理一世被俘。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作为暴君、人民公敌被押上断头台,在伦敦白厅前的广场被处死。这个故事说明()A多数人的选择优先于个人的选择 B 不受限制的自由选择是有代价的
C 任何人的选择都要收到社会现实的制约
D 付出一定的代价就可以自由选择
2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
A、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人们可以认识联系,但不能利益联系
C、联系是永恒的、不变的、无条件的
D、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既不能凭空创造联系,又不能任意消灭联系
22、“喜鹊报喜”、“指纹、手相决定人的命运”等,这些联系是()
A、事物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事物必然的普遍的联系
C、事物直接的真实的联系
D、主观臆造的虚假的联系
23、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
C.事物内部的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D.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24、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积劳成疾
C. 量体裁衣
D.因材施教
25、《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6、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②刻舟求剑
③夜郎自大,目中无人④祸兮福之所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2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请指出蒲松龄的这幅落第自勉联所蕴涵的哲学道理()。
A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 .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同的
C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28、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客观总结了教训
D.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二、案例分析:
1、有一位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平时除了参禅悟道之外,对武术也颇有研究。于是很多人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希望学些武术发面的窍门。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的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装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的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
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两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捅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得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少。”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少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收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近,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从这个故事你学会了什么方法?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2、有一个青年人和一位老人一起去钓鱼。鱼竿抛出去后,老人每钓一条鱼,都要用尺子量一量:如果鱼小于七寸,他就放入桶中;如果鱼大于七寸,就放回海里。青年越看越不懂,就问:“为什么不要大鱼要小鱼?”老人回答说:“因为我们家的锅只有七寸大,鱼太大没法煮,所以只要七寸一下的。”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笑话,按照某些人的思维,捉到越大的鱼越好,才不会管锅有多大,胃口有多大呢。实在因为吃不了而坏了的,那就扔掉,反正鱼有的是。
也有人认为,老人这种取自己够用的,不贪求的做法,是一种难得的境界。不让无穷的欲念攫取己心,“够用就好”也是不错的生活态度。
你赞成那种观点?文中的观点是否正确?请列举事例分别加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