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行程问题习题课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用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明确的策略和方法,容易陷入迷茫和困惑。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策略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和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2.呈现(10分钟)展示本节课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策略、列举策略等。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策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课件(配套)
茄。这个菜园有多少平方米?
(14+8)×2来自8 14 平平 方方 米米=22×2
=44(平方米)
答:这个菜园有44平方米。
随堂检测
西山果园原有36行苹果树,每行的棵数相等。今年打算再栽这样的15行,需要购进 苹果树苗675棵。西山果园原有苹果树多少棵?
675÷15×36 =45×36 =1620(棵) 答:西山果园原有苹果树1620棵。
作业布置
1、东山果园原有42行苹果树,每行的棵数相等。今年打算再栽这样的17行,需 要购进苹果树苗765棵。东山果园原有苹果树多少棵?
2、预习第55、56页的有关内容。
1、解决问题时,画线段图能使(数量关系 )更直观、更清楚。 2、解决问题时,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容易找到( 解题方法)。 3、检验时,把得数代入原题检验,要符合所有(已知条件)。
知识梳理
4、解决问题时,要根据题目的(条件 )和(问题 )逐步画出示意图。 5、解决问题时,要把(条件)和(问题 )都在图中表示清楚。 6、解决问题时,观察示意图可以清楚地看出( 数量之间 )的关系。
86
(86+8×2)÷2 =102÷2 =51(张)
8×2 51-8×2
=51-16
=35(张)
答:王晓星原来有51张,张宁原有35张。
题型归纳
画示意图解决实际问题。
例: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长方形鱼塘,如果要把它扩建成正方形鱼塘,面积至
少增加多少平方米?
60米
60×(60-40)
60米
=60×20
3
495 (495-45)÷2÷3 =450÷2÷3 =225÷3 =75(千米/小时) 答: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5千米/时。
苏教版 小学数学 四年级 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PPT课件
14+8=22(平方米) 一半的面积 22 × 2=44(平方米) 总面积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数学
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12
72
8米
原来花圃的面积 ?平方米
3米
线段图
增加的面 积18平方 米
示意图
?张
(86-2×8)÷2 =(86-16)÷2 =70÷2 =35(张) 35+16=51(张)
?张
(86+2×8)÷2 =(86+16)÷2 =102÷2 =51(张) 51-16=35(张)
8张 86
86÷2-8 =43-8 =35(张)
86÷2+8 =43+8 =51(张)
速度=路程 ÷ 时间
3
已经行的
45千米
?千米
495
495-45=450(千米) (两个已经行的) (495-45) ÷ (3+3)
450 ÷ 2=225(千米)(3小时已经行的) =450 ÷ 6
225 ÷ 3=75(千米/时) (速度)
360 ÷30=12(厘米)
30 +12=42(厘米) 长 42 × 30=1260(平方厘米) 面积
30
360平
厘 米
方厘米
?平方厘米
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米
4
6
0
0
米
米
?平方米
15.一块长方形菜园,种黄瓜的面积比菜园的一半还多8平 方米,其余的14平方米种番茄。这个菜园有多少平方米?
一半
8 平 方
黄 瓜米
番茄 14平方米
=75(千米/时)
60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3《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练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3《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练习》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画图、列举、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专家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认真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和乘除法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会受到直观形象的依赖,缺乏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画图、列举、假设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
教师选择一些典型的问题,让学生上台演示和解说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巩固所学的内容。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5.拓展(5分钟)
教师设计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6.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强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作业的层次性
在作业设计中,我注重了作业的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我将作业分为了基础、提高和挑战三个层次。基础层次的作业主要是巩固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掌握;提高层次的作业则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挑战层次的作业则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设计的作业,既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数学四下《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教案
苏教版数学四下《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以及行程问题的解题策略。
教材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行程问题的本质,学会运用图示法、列表法、方程法等方法解决行程问题。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行程问题的特点,以及学会用图示法解决行程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能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
但是,对于行程问题,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对于行程问题的解题策略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行程问题的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图示法等方法解决行程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解行程问题的特点。
2.让学生学会用图示法解决行程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行程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解行程问题的特点,学会用图示法解决行程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图示法解决行程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行程问题的特点。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行程问题的解题过程。
3.练习法:通过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PPT、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行程问题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每天步行去上学,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5公里,小明每小时走600米,问小明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到学校?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行程问题的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行程问题的解题过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图示法表示出小明到学校的行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类似的行程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的练习
拓展练习
(188-17)×4 =188-68
120÷6=20(页)
=120(页)
答:平均每天看20页。
拓展练习
980÷7=140(个) 哪两位师傅合作一天加工的零件 个数最接近140个?
拓展练习
(65+70)×5
=135×5
=675(米)
→
两人一共在桥 上走了几次?
↓
675÷ 3 =235(米) 答:这座桥长235米。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 下册
出示目标
学习目标
能够熟练地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解决 相遇求路程的行程问题。
巩固练习
(75+90)×3 =165×3 =495(千米)
75×3+90×3
答:两辆卡车相距495千米
巩固练习
向相同方向行驶。
(90-75)×3 =15×3 =45(千米)
90×3+75×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答:两辆卡车相距45千米
拓展练习
(70+65)×20 =135×20
3千米=3000米
3000-2700=300(米)
=2700(米)
答:经过20分钟两人不能相遇,还相距300米。
拓展练习
64 600
5
70
?
拓展练习
(23+18)×28
=41×28 =1148(个)
(23-18)×28 =5×28
=140(个)
答:这批中国结一共有1148个, 王阿姨比李阿姨多编织140个。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画图法:通过画图来直观地表示问题,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列表法:通过列出问题的各种可能情况,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3. 猜想与尝试法:通过猜想问题的解,然后进行尝试,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4. 从特例开始寻找问题的解:通过观察特例,找出问题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
5. 转化法:将问题转化为已解决的问题,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整体的认识。
3.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各种策略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主要包括了利用图像和列表等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部分内容是对前面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题,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能够运用简单的策略,如画图、列表等。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不知道如何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利用图像和列表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和策略。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图像和列表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际问题情境,如购物、旅行等。
2.准备图像和列表等工具,方便学生进行问题解决。
3.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如购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付钱。
让学生尝试用图像和列表等工具来解决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图像和列表等策略来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精品PPT教学课件
12×8+15×8 (12+15)×8
=96+120
=27×8
=216(米) =216(米)
答:这条隧道长216米。
2020/12/6
11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东走,速度是60米/分;赵丽向西走,速度是55米/分。
经过3分钟,两人相距多少米?
(先画图整理,再解答)
北
两人相距多少米
· 同一地点
55米 55米 55米 60米 60米 60米
每分走55米
每分走60米
60×3+55×3 =180+165 2020=/12/6345(米)
(60+55)×3
=115×3
小明家
70米 70米 70米 60米 60米 60米 60米
?米
小芳家
小明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70米 小芳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60米
走了4分 走了4分
想一想:要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
米?”可以先算什么?
2020/12/6
6
先算每人4分钟走的路程
小明4分钟走的路程
小明
小芳4分钟走的路程
小芳
两家相距多少米
70×4+60×4
小明家 我每分钟走70米
学校
我每分钟走60米
小芳家
2020/12/6
3
画线段图整理 学校
70米
小明家
70米 70米 70米 60米 60米 60米 60米
?米
小芳家
2020/12/6
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解决问题策略的练习苏教版4(共13张PPT)
答:张宁原来有35张,王晓星原来有51张。
张明这两门功课的成绩各是多少分?
3.
· · · ··
张明这两门功课的成绩各是多少分?
3.
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正方形鱼塘,如果把它扩建成正方形鱼塘,面积至少增加多少平方米?
笔记本的单价是多少元/本?
· · · ··
教材第48页例1: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习题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 线段图和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 路。 2.进一步体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懂得 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培养运 用这一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 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 的自信心。
这 辆 汽 车 的 平 均 速 度 是 多 少 千 米 / 时 ? 张
最外圈的同学穿黄色运动服,其余同学穿红色运动服。 ﹦35(张) 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正方形鱼塘,如果把它扩建成正方形鱼塘,面积至少增加多少平方米?
( 你 能 先 根 据 题 意 画 出 线 段 图 , 再 解 答 吗 ? ) 答:张宁原来有35张,王晓星原来有51张。
是,花圃当场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面积就增加了 18平方米。原来花圃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m2 18
8m
m32m
画示意图的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 一起完成一些练习, 通过这些练习同学们 将再次感受画图这一 策略的价值。
(一)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4题: 小建和小西买同样的笔记本,小建买了3本,小西买了5本,小建比小西 少花了12元。笔记本的单价是多少元/本?
四年级下数学苏教《解决问题策略的练习》周宏芳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151
第3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线段图和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进一步体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懂得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培养运用这一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会用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提出问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用了什么策略来解决问题的?学生回答2.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11题。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补充线段图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解答、演示。
板书:线段图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13题。
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将长方形扩大成正方形。
组织学生观察图,思考:扩建部分的长和宽各是多少?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板书:示意图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10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将教材上的线段图补充完整。
这里比较困难的是弄清楚线段图中,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表示的是不是8张。
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如果多出的这一段是8张,那王晓星就要把这一段都给张宁;这一段都给张宁后,两条线段会一样长吗?引导学生发现:只能把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的一半给张宁,这样两条线段才会一样长。
因此多出的那一段要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才是8张。
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汇报。
2.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2题。
指名上黑板画线段图解决问题,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4题。
引导学生画图解决问题,指名板演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5题。
组织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补充示意图的方法,最后让学生独立解答,说说解题方法。
部编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优质课件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课时3
策略2
回忆起来了吗?谁能说一说?
在解决“面积”类型的问题上,我们习惯于用长方形图、 正方形图这样的示意图来呈现数量之间的关系。 及时在示意图的边上标好数据,那么增减变化、关系情 况也就一目了然了。与之类似的,还有点子图,含义相 通。要学会合理选择需要的示意图。
一边算,一边看看你能联想到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
有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长 方形鱼塘,如果要把它扩建 成正方形鱼塘,面积至少增 加多少平方米?
30x30+360 =900+360 =1260(平方厘米) 答:原来的彩纸面积为1260 平方厘米。
王晓芳有一张宽30厘米的长 方形纸,她从上面剪下一个 最大的正方形后,剩下的彩 纸面积为360平方厘米。你 能求出原来彩纸的面积吗?
=102÷2 =51(张) 51-16=35(张)
张宁和王晓星一共有画片86 张,王晓星给张宁8张后, 两人就一样多了。两人原来 各有画片多少张?(先画图, 再解答。)
答:张宁原来有画片35张,王晓星原来有画片51张。
3
495
(495-45)÷2÷3 =450÷2÷3 =75(千米/时) 答: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 是75千米/时。
【重点】掌握画图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 【难点】能理解并分析不同方法是怎样分别处理条件之间的联系。
策略1
回忆起来了吗?谁能说一说?
在解决谁比谁多多少、少多少的简单情境中,我们习惯 于用线段来描述“多少”,所以也就有了“线段图”。 在知道两个人(甚至是两类量)的一共,又知道谁比谁 多多少的情境下,我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明晰关系, 分析解题。
方法1
60x60-60x40 =3600-2400 =1200(平方米) 答:面积至少要增加1200平方米。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3、解决问题策略的练习》 (共17张PPT)
1、在刚才解题过程中, 我们经历了“读题—画 图—分析—解答”的几个 步骤,你觉得哪些步骤很 重要?
画图时要注意两点:
①条件和问题都要 作标注。
40米
2、画示意图时,你认为 要注意些什么?
8米
②图形要美观清晰, 长和宽要大致符合 比例。
方法1 方法2 方法3 方法4
50米
10米
40米
8米
(50+10)×(40+8)-50 ×40 =60 ×48-2000 =2880-2000 = 880(平方米) 答:操场的面积增加了880平方米。
50米
10米
40米
10×40
+
8米
50×8 + 8×10
50×8+8×10+10×40
=400+80+400
=480+400
= 880(平方米) 答:操场的面积增加了880平方米。
—华罗庚
面积为48平方米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62021/11/6November 6,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62021/11/62021/11/611/6/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62021/11/6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6×40 + 4×40 (6 +4)×40
=240 +160 =400(米)
=10 × 40 =400(米)
答:跑道长400米。
2、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隧道,各从一端同时向中间开 凿。第一队每天开凿12米,第二队每天开凿15米,经 过8天正好凿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每天12米
第 一 队
8天
12×8+15×8 =96+120 =216(米)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
城西小学
马开道
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
小明家
小芳家
小芳
小明
1、下午第一节体育课,
小明和小芳在环形跑道上跑步, 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 行。小明每秒跑6米,小芳每秒 跑4米,经过40秒两人相遇。跑 道长多少米?
每天15米
第 二 队
8天
?米
(12+15)×8
=27×8 =216(米)
答:这条隧道长216米。
一辆卡车和一辆轿车从甲、乙两地相对行驶, 卡车每小时行44千米,轿车、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甲地 每小时44千米
相遇
乙地 每小时56千米
44×4 + 56 ×3 =176+168 =344 (千米)
?千米
44 + (44 + 56) ×3 =44+100 ×3
=344 (千米)
(44 + 56) ×4-56 =100 × 4-56 =344 (千米)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解决问题策略问题的练习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解决问题策略问题的练习一、教学目标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结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章第3节“解决问题策略问题的练习”。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所学的问题解决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问题解决策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训练教师出示一些基本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策略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策略。
3. 综合训练教师出示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问题解决策略。
5. 课后作业(略)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中的“综合训练”。
这个环节是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问题解决策略之后,将这些策略应用于更复杂的实际问题中,这是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也是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步骤。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丨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3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丨苏教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2.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策略进行解决。
三、教学准备
1.教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辅助教具:黑板、粉笔、橡皮、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先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策略的体验和感受。
2. 新授
1.针对学生易出错的问题,教师先进行讲解,并举几个实例让学生理解。
2.老师再让学生运用各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老师可以采用“到处看看、脑袋转转、思维发散、挖掘潜力”等策略来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突破口。
3. 练习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在解答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总结
在完成练习后,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讨论所学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给学生一些总结性的建议。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更多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策略,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发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某些问题的解答过于死板、沉迷于一种策略等。
针对这些问题,老师会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需注重学生的实际巩固练习,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