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原发性软骨肉瘤超声表现一例
医学知识之软骨肉瘤
![医学知识之软骨肉瘤](https://img.taocdn.com/s3/m/18f45cf3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4e.png)
软骨肉瘤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是从软骨细胞发生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由肿瘤性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组成。
软骨肉瘤是颇为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骨肉瘤,其发病年龄多在中年以后,多见于4 0~70岁,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可分为中央型及周围型两种。
中央型从骨髓腔发生,肿瘤为骨皮质所包绕或穿破骨皮质,多见于长管状骨,特别是股骨和胫骨;周围型从骨肿瘤表层出发,向周围软组织及骨皮质侵犯,多见于骨盆、肩胛骨及肋骨等。
少数软骨肉瘤来自软骨瘤和骨软骨瘤之恶变。
病理变化肉眼观,中央型软骨肉瘤主要发生在骨髓腔内,呈灰白色、半透明的分叶状肿物,其中常见淡黄*色的钙化或骨化小灶。
这些钙化或骨化小灶在X线片上可以看到,对诊断软骨肉瘤很有帮助,但高度恶性的软骨肉瘤钙化常不明显。
随肿瘤的增大可使骨髓腔变大并侵犯骨皮质,骨外膜受刺激后,可有反应性新骨形成,使受累骨皮质增厚。
恶性程度较高的软骨肉瘤,在早期即可穿破骨皮质,向软组织内扩展,形成较大的肿块,周围没有新骨形成。
外围型软骨肉瘤瘤体主要在骨外,其表面被覆一层薄而不完整的包膜。
以上两型软骨肉瘤均常发生粘液变、出血及囊性变等继发性变化。
镜下观,肿瘤的分化程度差异很大,分化好的软骨肉瘤在镜下易误诊为软骨瘤,但在肿瘤的边缘可以找到瘤细胞的异型性,如核肥大、深染,出现较多的双核、巨核和多核瘤巨细胞,并可见明显核仁。
在分化差的软骨肉瘤则上述瘤细胞的异型性很明显,核分裂像也多见。
软骨肉瘤的基质可为与一般透明软骨相似的透明基质,也可为粘液样基质,常见于恶性程度高的软骨肉瘤。
临床病理联系局部疼痛及肿块往往是软骨肉瘤的主要症状。
近关节的肿瘤常影响关节活动。
盆骨的巨大软骨肉瘤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相应症状。
软骨肉瘤的分化程度对临床经过有一定影响,分化较好的软骨肉瘤往往生长较慢,预后较好。
软骨肉瘤一般比骨肉瘤生长慢,转移也较晚。
血道转移可至肺、肝、肾及脑等处,淋巴结转移极罕见。
软骨肉瘤术后常易复发,多次复发常使恶性程度增加。
肝脏原发性癌肉瘤六例的诊断和治疗
![肝脏原发性癌肉瘤六例的诊断和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23eca711227916888486d73b.png)
�291 5 �
瘤, 对其临床表现� 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 � 诊断治疗及预后随访等方面进行分析 , 总结肝脏原发癌肉瘤的临 床诊治特点, 并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1 .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6 例, 年龄 49 72 岁, 平均 5 9 岁; 其中男 5 例, 女 1 例 ; 病程 1 周至 3 个月, 中位 病程 1 个月 �既往 3 例患慢性乙型肝炎, 1 例患慢性丙型肝炎, 另 2 例无明确肝炎病史 �2 例伴有高血压, 1 1 例间断服用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1 例 例伴有糖尿病, 无其他特殊基础疾病 �2 例患者间断服用保肝药 , 患者母亲患慢性乙型肝炎 � 患者就诊时除 1 例为常规体检发现, 其余 5 例均有腹部症状�2 例表现为上腹胀, 3 例表现为程度不同 的腹痛 ( 其中 1 例患者外伤后上腹痛检查发现 ) , 不伴发热� 恶心� 呕吐� 腹泻 � 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 � 查体脾 大 2 例, 肝大 1 例, 上腹压痛及肝区叩痛 3 例� 本组 6 例患者术前超声� C T 均发现肝脏占位 ( 图 1 ) , 其中 4 例位于左肝, 2 例位于右肝, 均为单发, 大小 3 8c m, 平均 5 c m, 均考虑恶性可能性大; 6 例患者 C T 平扫相均为低密度病灶; 影像学提示肝大 1 例, 肝回 1 , 3 , 2 � 2 � 声欠均匀 例 肝脏弥漫性病变 例 胆管内癌栓 例 脾大 例
b c3 .b a. e.c
T hi s pa p er a n a l yz es a n d sum m a ri z es t he c l i n i c a l di a gn os i s a n dt rea t m en t of un ders t a n di n g of t hi s di sea se.
软骨肉瘤的18F-FDG_PET
![软骨肉瘤的18F-FDG_PET](https://img.taocdn.com/s3/m/368b001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3.png)
1197软骨肉瘤的18F-FDG PET/CT 征象宋乐1,韦峰2,庄洪卿3,韩嵩博4,张卫方1*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核医学科,北京 100191;2.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北京 100191;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肿瘤放疗科,北京 100191;4.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191;*通信作者 张卫方 【摘要】目的 总结软骨肉瘤的18F-FDG PET/CT 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年10月—2021年12月病理证实的21例软骨肉瘤患者的PET/CT 资料。
分析病变部位、数目、密度、骨质破坏、周围侵犯等形态学及18F-FDG 代谢特点,测量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 )和径线。
结果 21例软骨肉瘤中,单发12例,多发9例。
初诊14例,其中单发9例,均见软组织肿块伴钙化影,溶骨性破坏7例;多发5例,均见钙化影。
复发7例,软组织肿块影6例,钙化影5例。
病变18F-FDG 代谢不同程度增高,大部分代谢不均匀,体积较大者尤著,呈边缘和(或)间隔代谢增高。
8例高-中分化(普通型7例,透明细胞型1例)与8例低分化(间叶性5例,普通型、黏液样、去分化各1例)软骨肉瘤中位SUVmax 分别为3.52(3.09,5.33)、9.02(6.52,1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3.151,P =0.001)。
结论 软骨肉瘤常见溶骨性破坏及钙化,18F-FDG 代谢不同程度增高,与病理分级相关。
【关键词】软骨肉瘤;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氟脱氧葡萄糖F18 【中图分类号】R738.3;R816.8;R445.3 【DOI 】10.3969/j.issn.1005-5185.2023.11.014Features of 18F-FDG PET/CT in ChondrosarcomasSONG Le 1, WEI Feng 2, ZHUANG Hongqing 3, HAN Songbo 4, ZHANG Weifang 1*Department of Nuclear Medicine,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Beijing 100191, China;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ZHANG【Abstract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18F-FDG PET/CT features of chondrosarcoma and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the disease. Materials and Methods Retrospective PET/CT data collection was performed on 21 patients at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who had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chondrosarcoma from October 2012 to December 2021.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its location, number, density, destruction of bone, adjacent invasion, and 18F-FDG metabolism were analyzed. The diameter and 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SUVmax)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Results Nine cases had more than one lesion, while twelve cases had just one. Nine out of the 14 primary cases had a single lesion, these all had a soft tissue mass with calcification, and seven of the cases exhibited osteolytic destruction. Five cases had multiple lesions with calcification. Six of the seven recurrent cases had a soft tissue mass, and five of them exhibited calcification. There were heterogeneous increases in the uptake of 18F-FDG in most cases, presenting as marginal and/or septal uptake, particularly in bigger lesions. The median SUVmax of eight well-moderate lesions (7 conventional, 1 clear cell) and eight poorly differentiated lesions (5 mesenchymal, 1 conventional, 1 myxoid, 1 dedifferentiated) was 3.52 (3.09, 5.33) and 9.02 (6.52, 16.86), respectively,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Z =-3.151, P =0.001). Conclusion Osteolytic destruction and calcification are common in chondrosarcoma, and the 18F-FDG metabolic patterns of tumor may be related to pat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Key words 】Chondrosarcoma;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Fluorodeoxyglucose F18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Imaging, 2023, 31 (11): 1197-1200软骨肉瘤居常见恶性骨肿瘤第3位[1],好发于四肢及骨盆,常导致患者局部肿胀、疼痛。
肝包虫病超声表现之年轮样结节
![肝包虫病超声表现之年轮样结节](https://img.taocdn.com/s3/m/99e5c66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b.png)
肝包虫病超声表现之年轮样结节作者:张婧娴王淑敏王金锐男,61岁,常规体检超声发现肝右前叶及右后叶交界区可见一低回声肿块,大小约67*54m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呈年轮样,中央可见钙化灶,CDFI示肿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男,61岁,常规体检超声发现肝右前叶及右后叶交界区可见一低回声肿块,大小约67*54m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呈年轮样,中央可见钙化灶,CDFI示肿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讨论该病在全世界广泛分布,流行于羊、牛畜牧业较发达国家及地区,我国主要流行于新疆、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和西藏等省区。
1、囊型棘球蚴病[1,4]细粒棘球蚴结构示意图超声表现:国内外尚无统一分型标准,国外主要为Lewall[2]分型:I.单纯性无回声囊肿型,内有包虫砂;II.破裂型;III.囊肿内含子囊型;IV.致密钙化型。
国内曹海根、王金锐[3]根据棘球蚴囊肿发生的不同病理学变化、进程以及声像图特征,结合Lewall分型,作以下分型:(1)单纯型:肝内孤立囊肿,相当于Lewall分型的I型。
超声显示肝内孤立类圆形液性暗区,囊壁光滑,后壁有明显增强效应,内外囊壁存在“双壁征”。
(2)多发型:也属Lewall分型的I型,显示两个以上类圆形无回声囊肿,均有明显后壁增强效应。
(3)子囊型:相当于Lewall分型的III型,在大的母囊内含有多个小的圆形暗区及光环和子囊间的间质回声,子囊被挤压成菱形、不规则形,声像图像花瓣形,形成棘球蚴病特有的“囊中囊”和“蜂窝状”多房囊。
(4)钙化型:相当于Lewall分型的IV型,外囊壁增厚、钙化呈不规则或球状类圆形强回声改变,如“蛋壳”,边缘伴声影。
囊内呈不均质低回声及暗区,也可为点状、点片状或不规则强回声。
提示母囊碎片和退化的头节及子囊钙化,棘球蚴多已死亡。
(5)感染型:新感染患者多为I型,感染较久者多数为III型。
由于棘球蚴囊内感染、积脓,囊内密度增高,回声不均且见低-中回声,囊壁增厚,内壁回声反射较强,后壁增强效应减弱。
软组织肿瘤超声
![软组织肿瘤超声](https://img.taocdn.com/s3/m/4fc33855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4a.png)
软组织肿瘤超声软组织肿瘤软组织肿瘤来自间叶及神经外胚叶的各种组织,即从神经纤维、脂肪、横纹肌、平滑肌、血管、淋巴管、间皮、滑膜及组织细胞发生的肿瘤。
对于软组织肿瘤超声有助于诊断:有无肿瘤 b :哪一种肿瘤 c :准确的位置和大小形态; d:与周围组织关系等。
一、脂肪瘤( lipoma )1.病理特点脂肪瘤外观呈球形、结节状或分叶状,表面有菲薄的包膜。
切面为黄色或淡灰色,质软,常被纤细的纤维组织分隔为大小不一的小叶。
镜下所见:脂肪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构成,尽管脂肪瘤富含血管,但由于血管被扩大的脂肪细胞所挤压,难以显示。
2.临床表现脂肪瘤是间胚叶肿瘤中最常见一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任何有脂肪存在的部位。
最常发生于体表皮下脂肪组织,好发部位是四肢及躯干的腰背部。
典型的脂肪瘤表现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肿块。
位于体表的脂肪瘤质软,可推动,边界清楚,无压痛,位于深部脂肪瘤触诊较困难,一般无压痛。
3.声像图表现体表脂肪瘤常是椭圆形,长轴与皮肤平行。
多数内部回声可比脂肪回声强,少数回声低,一般有包膜, CDFI :肿瘤内多无血流信号。
肌间脂肪瘤位置深,回声同前,若超声难以明确诊断时,尤其彩色血流成像显示病灶内有血流时则需借助磁共振成像4.鉴别诊断脂肪瘤与软组织陈旧血肿机化的鉴别。
后者有外伤史,声像图上可有液性暗区,后方回声增强比软组织脂肪瘤明显。
5.临床意义超声诊断软组织脂肪瘤,明显优于 X 线,比 CT 及磁共振成像廉价,快速,简便,应作为此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二、脂肪肉瘤(liposarcoma)1.病理特点肿瘤起源于间叶细胞,形态复杂,可以由近似成熟的脂肪组织直至很原始的梭形或圆形间叶细胞构成。
脂肪肉瘤可分为五种组织学类型:高分化型、粘液型、圆细胞型、多形型和去分化型脂肪肉瘤。
2.临床表现脂肪肉瘤在所有软组织肉瘤中居第二位,约占所有恶性软组织肿瘤的10%-18% 。
脂肪肉瘤常发生于男性( 55%-61% ),最好发病于 50-70 岁年龄段。
软骨肉瘤的超声表现分析
![软骨肉瘤的超声表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bd7f16102de2bd97058887.png)
· 94 ·《肿瘤影像学》2015 年 第 24 卷第 2 期Oncoradiology, 2015, Vol.24, No.2·专题论著·通信作者:邱逦 E-mail:wsqiuli@ 邱逦,主任医师,教授,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带头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医学会超声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肌骨超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骨超声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影像医学委员会委员,海医会超声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并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主持各级科研课题7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发表以肌骨超声为主的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及通信作者60余篇,SCI收录15篇;参编专著 5部。
软骨肉瘤的超声表现分析冷钱英1,2,向茜1,杨裕佳1,唐远姣1,邱逦1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超声科,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 目的:分析软骨肉瘤的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声像图,探讨软骨肉瘤的特征性超声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确诊的19例软骨肉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病理分级综合分析。
结果:19例软骨肉瘤,17例(89.5%)位于肌层深面,紧贴骨皮质表面;2例(10.5%)位于乳腺。
肿块最长径≥5 cm者18例(94.7%),弱回声15例(78.9%),边界清晰12例(63.2%),形态不规则15例(78.9%),内部回声不均匀19例(100%),伴发骨质破坏17例(89.5%),钙化形成17例(89.5%)。
CDFI血流评级0级和Ⅰ级血流12例(63.2%)。
低级别软骨肉瘤9例(47.4%)、高级别软骨肉瘤10例(52.6%)。
两组CDFI血流评级及钙化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级别组0级血流及斑片状钙化更多(P<0.05),但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有无钙化、骨质破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原发性肝脏间质细胞瘤超声表现一例
![原发性肝脏间质细胞瘤超声表现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52740362b84ae45c3b358c74.png)
无 盯 炎 、结 核 等 传 染 病 炳 史 , l 兀 肿 瘤 、遗 传 病 等 家 族 史 。 超 声 榆 盒 示 : 肝 脏 边 缘 t , 血 管 清 。 肝 内右 后 叶 探 及 大 小
为9 . 0 c m×8 . 2 c m 以 无 声 为 主 的混 合 性 声 团 ,边 界 尚
侧 擘 不平 整 尢 [ 口 ] 声【 ,有 时 内 部 有 少 许 _ 口 J 声 ,周 有 较 高 回声 。 肝 脓 肿 的 超 声 声 像 图 变 化 常 脓 肿 的 液化 程 度 有 父 , 且 伴 有 发 热 等 临床 症 状 。 ( 3 )肝 血 管 痫 ( 混 合 型 ) :肿 块 常 较 人 , 肿 块 边 界, 人 清 晰 , 部 分 边 缘 可 见包 膜 样 高 州 卢 , 病 变 内 回 声 强 弱 不 等 , 町 状 或 蜂 窝 状 变 , 彩 色 彩
竺 些堂塑主 : 查 垫王
l 生 l
蔓 堂 第1 0 期 C h i n J M e d U l t r a s o u n d (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O c t o b e r 2 0 1 3 , V o l 1 0 , N o . 1 0
・
病 『 J 手 艮告 ・
原发性肝脏 间质 细胞瘤超 声表 现一例
张金 双 吴筱辉
患 者 ,4 2岁 ,2 0 0 9年 1 1 月因 “ 腹 部 胀 痛 数 天 ” 来
腹 腔 、盆 腔 、卯 巢 ,也 可罕 见发 q j 十 肝 脏 、胰 腺 、前 列腺 、
膀 胱 和 阴 道 等 ,均 具 有 与 胃肠 道 问 质 船 形 态 学 、 免 疫 表 型
l f 牛 症 状 及 体 征 , 如端 坐 呼 吸 、 腹 壁 静 脉 } } } 1 张 、双 卜肢 及 囊 重 度 水 肿 等 ,肿 瘤 可 伴有 山 f f 【 【 、坏 死 、黏液 变 及 囊 性 变 。 通 常 为 边 界 尚清 的 、 质 硬 的包 块 , 本 例 患 者 发 现 时 盯 脏 内 块大小为 9 . 0 c m ×8 . 2 c m, 逐 渐增 人 , 卣至 布满 整 个 肝
肝脏原发性软骨肉瘤1例报告
![肝脏原发性软骨肉瘤1例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f6dc1d2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4d.png)
肝脏原发性软骨肉瘤1例报告周巍;郭佳【摘要】患者男,57岁,因肝区不适4个月于2009年3月在当地医院就诊,行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肝囊肿.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09年5月来我院,采用Acuson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声像图显示,患者肝脏形态不规则,右叶明显增大,包膜光整,肝区呈中小回声,分布不均匀,血管纹理不清晰,门脉主干显示不清,肝内外胆管不扩张.肝右叶可见一个无回声区,大小约为12.7 cm×17.5 cm,内壁不规则增厚,可见乳头状突起. 超声提示肝囊实性占位(恶性可能).MRI检查显示,肝脏变形,右叶增大,肝肋缘可见水样信号影.【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1(051)002【总页数】1页(P115)【作者】周巍;郭佳【作者单位】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200438;东方肝胆外科医院,上海,200438【正文语种】中文患者男,57岁,因肝区不适 4个月于 2009年3月在当地医院就诊,行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考虑为肝囊肿。
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09年5月来我院,采用Acuson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
声像图显示,患者肝脏形态不规则,右叶明显增大,包膜光整,肝区呈中小回声,分布不均匀,血管纹理不清晰,门脉主干显示不清,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肝右叶可见一个无回声区,大小约为12.7 cm×17.5 cm,内壁不规则增厚,可见乳头状突起。
超声提示肝囊实性占位(恶性可能)。
MRI检查显示,肝脏变形,右叶增大,肝肋缘可见水样信号影。
右肝可见大小约12.8 cm×18.3cm的T1WI周缘呈较低信号、中央呈略低信号影,T2WI病灶周缘呈混杂信号影、中央呈均匀高信号影;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可见分隔样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中央未见强化。
MRI提示,肝脏囊性占位,囊腺癌可能性大。
患者于全麻下行右半肝及胆囊切除术。
术后行病理检查,肉眼见肿瘤大小约18 cm×17 cm×11 cm,切面见一囊腔约13 cm×7 cm,表面有凹陷,周边肿瘤组织质地较韧,呈灰白色,大部分坏死,余肝无肝硬化,镜下细胞大小不一,可见软骨样成分伴有大片黏液性变及坏死,病理报告为软骨肉瘤。
布-加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一例
![布-加综合征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一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cd8d11a300a6c30c229fb6.png)
[ 1 】陆 志成, 周道 银. 心包 积液检 出恶性肿瘤 细胞二例 [ J 】 . 检验 医学,
2 0 0 5 , 2 0 ( 3 ) : 2 5 2 - 2 5 3 .
【 2 】 周道 银, 惠小 阳, 凌励志, 等. 浆膜腔 积液检 出白血病细胞 的观 察 分析[ J ] . 检验 医学, 2 0 0 3 , 1 9 ( 3 ) : 2 0 6 - 2 0 8 . [ 3 】 陆至成, 周道银 . d , J L 胸水查见恶性淋 巴瘤细胞 二例【 J 】 . 江西医学
・
短篇报道 ・
布一 加综合征彩 色多普 勒超声表现 一例
许 贤照 , 杨 天煌 , 林 小梅
( 中国人 民解放 军第 1 8 0 医院健康管理 中心 , 福建
泉州 3 6 2 0 0 0 )
【 关键词】 布一 加综合征; 肝静脉回流障碍 ; 肝后型门静脉高压症; 超声检查 【 中图分类号】 R 4 4 5 . 1 【 文献标识码】 D 【 文章编号】 1 o 0 3 —6 3 5 0 ( 2 0 l 3 ) 2 O 一3 O 9 7 —O 2
检验, 2 0 0 4 , 2 2 ( 2 ) : 1 8 5 - 1 8 6 .
[ 4 ]郭 品娥, 周道银 . 胸腔积液 中查见 骨髓瘤 细胞 1 例【 J 】 . 临床 检验 杂
志, 2 0 0 2 , 2 O ( 1 ) : 3 5 .
[ 5 】 邱乾德, 林 达, 余 捷. 骨内黏液样软 骨肉瘤一例[ J 】 . 放射学实践,
癌细胞大小形状相差悬殊 , 具 多形 性 , 多成 团 、 成 群
或散在分 布不一致 , 观察该患者恶性细胞形 态学特 点疑似 肉瘤细胞 。但 由于来源于结缔组织 、 肌肉组 织和神经组织 的肉瘤细胞 , 与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癌 细胞形态较难 区别 , 因此涂片瑞吉染色只能报告 为 恶 性 细胞 。 在浆膜腔积液常规检查中开展细胞形态学检查十 分重 要 , 特别 是积 液涂 片 细胞学 检查 。在积 液 常规检 查中恶性细胞的检出, 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软骨肉瘤的X线、CT、MRI影像诊断总结
![软骨肉瘤的X线、CT、MRI影像诊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df9ffc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a2.png)
软骨肉瘤的X线、CT、MRI影像诊断总结在原发恶性骨肿瘤中,软骨肉瘤(Chondrosarcoma)的发病率仅次于Osteosarcoma.一、Chondrosarcoma起源于软骨细胞二、依发病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两种,发生于骨髓腔或皮质内部,骨外膜下皮质及骨外膜。
三、根据肿瘤发展过程又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
原发性发病年龄早,开始即为恶性,发展较快,预后差。
继发性为骨软骨瘤、软骨瘤等良性软骨病变的恶变,发病较晚,发展缓慢,预后稍差,在软骨肉瘤中占总数的40%左右。
四、Chondrosarcoma的主要成份肿瘤性软骨细胞钙化软骨软骨化骨粘液样组织少见纤维组织少见少量的内肉瘤样骨样组织或肿瘤骨小岛肿瘤中虽然有些软骨可以化骨,但绝不会不经软骨阶段而直接化骨,故有成熟的肿瘤性软骨细胞存存这是在病理上与骨肉瘤的唯一不同点。
五、病理⑴肉眼观察软骨肉瘤为不规则圆形或葫芦状肿块,一部分在骨皮质外,一部在骨皮质和松质骨内。
⑵肿瘤内常杂有不规则的钙化或骨化斑点。
⑶有时纤维间隔将肿瘤分割为数叶,但不如软骨瘤明显。
⑷肿瘤无包膜,与正常周围组织紧密粘连。
⑸部分肿瘤因退行性变而形成假囊肿或粘液样组织。
⑹软骨肉瘤在镜下,其主要肿瘤组织为排列紊乱,大小不一的软骨细胞和少数沾液细胞。
两种细胞广泛散在于成软软骨组织的基质中,部分软骨有不规则的钙化和骨化征象。
六、临床原发性软骨肉瘤患者多为20-20的青壮年,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约为1.5:1-5.3:1。
好发于四肢长骨,约50%的病例发生在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其次为肱骨上端及骨盆。
此外,肋骨、胸骨、脊椎、颅底、颌骨等亦可发病。
症状:⑴钝性疼痛为主要症状,早期为间歇性,逐渐转为持续性⑵病变邻近关节时,可引起关节活动受限⑶局部可扪及包块,无明显压痛⑷表面皮肤可有红、热现象继发性特征⑴多为3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⑵好发于骨盆、肩胛、股及肱骨⑶缓慢生长的包块为主要红状⑷表面皮肤无明显静脉曲张或发热⑸肿瘤邻近关节时可有活动受限及关节肿胀七、X线表现(一)中央型⑴Chondrosarcoma多位于长骨的干骺端,显示于骺端髓腔内的单房或多房状边缘不规则透亮区,其中可见含不规则的钙化和骨化斑点⑵有时大量棉絮状钙化及骨化斑点遮盖着骨质破坏区,形成一片致密阴影⑶由于肿瘤的生长发展,可造成内骨膜的扇形扩张或/和骨皮质膨胀变形⑷招致骨骨皮质均匀性致密增厚⑸一旦肿瘤穿破骨皮质,进入软组织内,形成软组织肿块时,其中可见钙化斑点⑹高度恶性,发展迅速的Chondrosarcoma对骨质的破坏为纯溶骨性的,呈不规则透亮区,其中无钙化和骨化现象⑺肿瘤的钙化和骨化(包括骨内和软组织内的)可视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生长迅速的一个线索。
临床病例:右上腹胀痛、低热、进行性肝肿大
![临床病例:右上腹胀痛、低热、进行性肝肿大](https://img.taocdn.com/s3/m/c6a61698cc22bcd126ff0c66.png)
临床讨论
庞德水医师 (消化内科) 本例为青年女性, 慢性右上腹 胀痛伴长期低热, 肝脏进行性增大, 影像学检查提示肝右叶 巨大的单发囊实性占位病变。据此需考虑以下疾病: ( &) 肝 脓肿: 多以寒战、 高热、 肝区疼痛、 肝肿大伴压痛与叩击痛为 主要症状, 外周血白细胞常显著增多。细菌性肝脓肿病程较 短, 全身毒血症状较重。肝脏穿刺可明确诊断。本例虽有发 热, 右上腹疼痛, 肝肿大, 影像学检查也提示肝脏混合性占 位, 但不规则低热, 外周血白细胞升高不明显, 肝脏穿刺未抽 出脓液, 抗生素治疗无效, 故不支持。 (!) 肝结核: 常见发热、 腹痛、 肝肿大, 多伴有其他器官结核。肝肿大多为弥漫性, 肝 结核性脓肿或结核瘤时, 可表现为占位性病变。该病人发热 不规则, 无盗汗、 贫血等结核毒性症状。未发现其他器官结 核灶, 且血清结核菌抗体阴性, 肝穿刺也未发 BBG 试验阴性, 现结核病变, 可排除。 (%) 肝囊肿继发感染: 孤立性肝囊肿由 于发展十分缓慢, 多无临床症状, 巨大肝囊肿患者可有上腹 胀痛甚至黄疸, 并发感染时可有发热, 影像学检查呈混合性 占位, 但本患者肝内病灶边界不清晰, C, 强化扫描见病灶部 分强化, 且病灶穿刺未抽出大量囊液, 可排除诊断。 (;) 肝包 虫病: 可有腹痛、 右上腹肿块, 肝肿大,* 超或 C, 检查可呈 现肝内囊实性占位。但该病人无疫区接触史, 肝脏触诊无囊 性感及包虫震颤感。影像学检查无钙化影, 故可排除。 ( #) 原发性肝癌: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多有慢性肝病史, 以肝区疼 痛、 乏力、 纳差、 消瘦、 进行性肝肿大为常见临床表现, 部分病 人可伴发热。该病人虽有上述表现, 但肝脏质地不硬, 血清 故可能性小。 ( () 原发性肝肉瘤: 少 <AB 不高, E*F<7 阴性, 见, 可有发热、 肝区疼痛及肝肿大,* 超检查可呈低回声团 块,C, 扫描可表现为低密度占位。本病临床及影像学检查 难以确诊, 常需手术后病理证实, 本例不排除。 柴同海医师 (消化内科)该病人年龄轻, 既往体健, 进行 性右上腹胀痛, 影像学检查示肝脏混合性占位, 肝脏肿大迅 速, 病情进展较快, 抗生素治疗无效, 应考虑肝脏恶性肿瘤。 首先应考虑原发性肝癌, 当肿瘤中心缺血坏死、 合并感染或 肿瘤的某些代谢产物可引起发热。若其病理类型为胆管细 胞癌、 纤维板层癌、 高度分化和低度分化的肝细胞癌或大部 分癌细 胞 变 性 坏 死 及 一 些 混 合 性 肝 癌,<AB 检 测 可 不 升
肋骨软骨肉瘤1例
![肋骨软骨肉瘤1例](https://img.taocdn.com/s3/m/17b700dae2bd960591c67757.png)
中国乡村医药考虑颅内转移,疾病进展。
与患者家属商量后,于6月18日开始口服甲磺酸阿帕替尼片(0.25g/片),每次2片,每日1次靶向治疗。
7月21日复查头颅MR,提示右侧丘脑、侧脑室旁占位(较前缩小,现无强化)(图4)改善明显,患者服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由于患者存在其他基础疾病,于7月22日转入其他科室进一步治疗。
2 讨论胶质瘤是成人常见的颅内原发恶性肿瘤,多为胶质母细胞瘤,传统治疗原则为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术后采用放化疗;但该病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差,采用上述综合治疗后生存时间仍不理想,中位生存时间仅16.8个月[1],5年生存率不超过10%。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是一种特别的DNA修复酶,作为烷化剂化疗药物的靶点,其表达程度决定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部分恶性胶质瘤中,DNA启动子的过甲基化会导致MGMT沉默,使肿瘤对替莫唑胺反应良好,MGMT启动子甲基化的患者相对于未甲基化患者,使用替莫唑胺可带来生存的获益。
阿帕替尼针对胃癌、结肠癌和肺癌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2],但在脑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较少。
张俊平教授[3]曾报道阿帕替尼联合替莫唑胺治疗MGMT未甲基化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1例成功的案例。
本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病灶残留予术后同步放化疗,随后口服替莫唑胺胶囊维持半年左右。
期间复查头颅MR提示病灶有缩小,虽然患者未行分子病理检测上述分子标志物,但通过影像学特征预测脑胶质瘤的基因表型,尤其结构影像与功能影像可从不同角度提供肿瘤生长代谢信息,推测患者MGMT启动子甲基化。
但约半年后患者出现了侧脑室占位,判断替莫唑胺疗效不佳,后予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口服,服药1个月后复查头颅MR提示右侧脑室旁占位较前明显缩小,患者症状较前缓解,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且服药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
提示阿帕替尼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有一定疗效,但亟须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探索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1]Chinot OL,Wick W,Mason W,et al. Bevacizumab plusradiotherapy-temozolomide for newly diagnosed glioblastoma[J]. N Eng l J Me d,2014,370(8):709.[2]Geng R,Li J. Apatinib for the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J]. ExpertOpin Pharmacother,2015,16(1):117.[3]张俊平. 阿帕替尼治疗胶质母细胞瘤1例[J]. 中国肿瘤临床,2016,43(24):1112.(收稿:2019-05-28)(发稿编辑:张戈薇)肋骨软骨肉瘤1例冯燕巩潇张福刚软骨肉瘤是临床上患病率仅次于骨肉瘤的第2大恶性骨肿瘤,常见于股骨、胫骨等长骨的干骺端[1],其次为骨盆,发生于肋骨者较少见[2]。
软组织肿瘤的超声诊断
![软组织肿瘤的超声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e20c2e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4.png)
软组织肿瘤的超声诊断软组织肿瘤在日常工作中很常见,软组织肿瘤种类多,分布广,四肢和躯干常见,来源纤维、脂肪、骨骼肌、平滑肌、血管、淋巴和滑膜。
软组织肿瘤分良性、恶性、交界性。
临床表现:软组织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疼痛或触痛,压迫或累及周围组织,血道或淋巴结转移。
分类:脂肪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滑膜肉瘤横纹肌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球瘤平滑肌肉瘤弹力纤维瘤黏液瘤软组织转移一、脂肪瘤(lipoma)最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和数量不等的非脂肪成分组成,多见于皮下组织内和筋膜层,好发于四肢近端,其次是背部和颈部,深部的少见,体积较大时才被发现,多见于中年人,对称多发者称为对称性脂肪瘤病,又称Madelung病(马德龙病)超声表现:皮下脂肪瘤:椭圆形或扁盘形,加压探头易变形,一般为高回声,回声均匀,并可见与皮肤平行的短条纹状高回声,60%边缘清晰,其中1/4有高回声包膜,>90%后方回声不减弱,有时可见增强,部分肿瘤内部结构与周围脂肪相似,呈等回声,超声难以显示,深部脂肪瘤:多沿肌肉间生长,可呈分叶状、梭形或椭圆形,多为均匀高回声,骨旁脂肪瘤:深部脂肪瘤,邻近骨膜,但很少侵犯,CDFI:通常无血流信号,较大的脂肪瘤内部可继发坏死,可发生钙化。
女,49y,主诉:发现左肩部包块,左侧肩部患者自述包块处皮下脂肪层内探及梭形稍高回声,边界清,内部回声均匀,可见线状高回声,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左肩部皮下脂肪层内稍高回声,考虑脂肪瘤病理:(左肩部)脂肪瘤其他良性脂肪瘤成脂肪细胞瘤,或称脂肪母细胞瘤(lipoblastoma):质软,有包膜,呈分叶状,多为低或较高回声,其间可有囊性区和纤维间隔,少血流。
血管脂肪瘤(angiolipoma):由成熟脂肪组织与丰富的血管组织混合形成体积小,多单发,好发于上肢和躯干,有自发性疼痛和压痛。
纤维脂肪瘤(fibrolipoma):瘤内呈高回声,可见纤维线状回声。
原发性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超声表现
![原发性肝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超声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caffe42aa5e9856a561260cb.png)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e o r : Gu o J i a , E m a i l : J i a - g u o @1 6 3 . c o m
织细胞瘤患者 的超声表现 。结果 1 6例 患者肿瘤均为单 发,其中肝右叶 9个 ,肝 左叶 6个 ,尾状叶 1 个。3个肿瘤直径 大于 1 0 . 0 c m,1 0个直径 为 5 . 0 ~ 1 0 . 0 c m,3个直径小 于 5 . 0 c m。肿瘤 内部 均为不 均质 回声, 其中 1 个为蜂窝状, 2 个 呈多结节 融合 , 1 1 个肿瘤瘤体与周边分界不清 , 肿瘤周 围均无声晕。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d i f e r e n t i a l d i a g n o s i s o f p r i ma r y h e p a t i c ma l i g n nt a i f b r o u s h i s t i o c y t o ma( MV H ) b y u l t r a s o u n d . Me t h o d s A r e r t o s p e c t i v e na a l y s i s o f c l i n i c l a d a t a a n d
・
3 8・
中华 医学超 声杂 志 ( 电子 版 ) 2 0 1 4 年3 月 第 l 1 卷 第 3期 C h i n J Me d U l t r a s o u n d ( E l e c t r o n i c E d i t i o n ) , Ma r c h 2 0 1 4 , V o l 1 1 , N o 3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3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3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https://img.taocdn.com/s3/m/0aa761adbe1e650e53ea9997.png)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33(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A3型题一患者超声发现:在眼玻璃体内有一蘑菇状实性肿物自球壁向前方突出,边缘清楚、规整,内部回声渐次衰减至球后壁时变为无回声区。
病灶部位的脉络膜较周围部位回声低,表现为“脉络膜凹陷”伴继发性视网膜脱离SSS_SINGLE_SEL1.此患者所患疾病是A 脉络膜血管瘤B 脉络膜黑色素瘤C 脉络膜骨瘤D 脉络膜血肿E 脉络膜结核分值: 2答案:BSSS_SINGLE_SEL2.超声检查本病有特异性表现,最小可以检出隆起的大小是A 1mmB 2mmC 3mmD 4mmE 5mm分值: 2答案:BSSS_SINGLE_SEL3.检出该病的诊断符合率是A 80%~85%B 70%~85%C 80%~90%D 97%~99%E 95%以上分值: 2答案:D[解析] 脉络膜黑色素瘤是成人中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
超声检查本病有特异性表现,最小可以检出隆起大小为2mm,诊断符合率为97%~99%。
其超声表现,玻璃体内有一蘑菇状实性肿物自球壁向前方突出,边缘清楚、规整,内部回声渐次衰减至球后壁时变为无回声区,即“挖空”现象。
病灶部位的脉络膜较周围部位回声低,表现为“脉络膜凹陷”。
肿瘤后眼球壁及球后脂肪受肿瘤影响,声衰减明显,表现为“声影”。
可伴继发性视网膜脱离。
患者女性,40岁,超声显示:乳头下导管扩张,管内充满中低回声团,后方有衰减。
挤出分泌物涂片找到瘤细胞SSS_SINGLE_SEL4.最可能是哪一种疾病A 乳腺炎B 乳腺增生C 纤维腺瘤部分囊性变D 乳腺囊肿E 乳头状导管癌分值: 2答案:ESSS_SINGLE_SEL5.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最常用的需要进行哪项影像学检查A 镅靶X线B CTC MRID 乳腺导管造影E 穿刺活检分值: 2答案:DSSS_SINGLE_SEL6.最应该与哪项疾病进行鉴别A 乳腺炎B 乳腺增生C 纤维腺瘤部分囊性变D 乳腺囊肿E 乳头状导管瘤分值: 2答案:E[解析] 乳腺导管癌的声像图表现乳头下导管扩张,管内充满中低回声团,后方有衰减。
原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超声表现1例
![原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超声表现1例](https://img.taocdn.com/s3/m/a838c82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1.png)
原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超声表现1例赵斌;孙琰【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20)010【总页数】1页(P封3)【作者】赵斌;孙琰【作者单位】650101 昆明市,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650101 昆明市,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R735.7患者男,47岁,因体检发现肝占位性病变半个月余入院,自述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寒战、发热,无腹痛、腹胀、皮肤黄染及巩膜黄染,无肝炎病史、饮酒史和恶性肿瘤病史。
体格检查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25、CA199均正常;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标记物均为阴性。
谷丙转氨酶28 U/L,谷草转氨酶17 U/L。
超声检查:肝右叶近肝包膜处探及一大小12.00cm×12.80 cm 不均质低回声包块,边界尚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可见斑状强回声,CDFI示其内部可探及条状彩色血流信号穿行(图1);其余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管道显示清晰,未见明显狭窄或扩张。
超声提示:肝右叶实性占位,多考虑肝癌。
CT检查:肝右叶下段见不均匀团块状低密度灶,大小13.96 cm×11.35cm×12.33 cm,边界不清,增强后病灶不均匀强化呈环征,中心液化、坏死区强化不明显,周围水肿带轻度强化,病灶边缘可见供血动脉环绕,病灶局部呈结节状向肝前缘凸起,边缘模糊(图2)。
肝门部及门腔间隙见多发稍大淋巴结影,较大者2.35 cm×1.10 cm,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
CT 提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不典型肝脓肿与巨块型肝癌待鉴别;肝门区、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
患者后行右半肝切除术+胆囊切除术+淋巴结清扫+肠粘连松解术。
术后病理:镜下肿瘤包含明确的恶性上皮成分,同时可见梭形细胞肉瘤样成分,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移行(图3),病理诊断:肝脏肉瘤样癌;肝门部淋巴结2枚,其中1枚见肿瘤转移;胆囊未见肿瘤累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见不规则无 回声 区, 时相均 未见造影 剂增 强 , 各 全肝扫
查未见低 回声结节 。超 声造影 提示 : 内囊 性 占位 , 壁可 肝 囊 见增强 ( 3 动态图 1 。在 肝外科行 全麻下 剖腹探查 并肝 图 , ) 占位组织活检术 。术 中发现囊 壁坚韧 , 除腺瘤 , 排 取少 量病 理组织 , 拟确诊后进一 步治疗 。术后 行 E T检查 , C 骨骼 系统 未发现病灶 。病理诊断 : 肝脏软骨肉瘤 ( ) 图4 。 讨论 骨外软骨 肉瘤为原发于骨外 软组织 的恶性 肿瘤 ,
电子 版 ,00 7 1 :52 . 2 1 , ( ) 1-0
.
疑难病例分析 .
肝原 发 性软 骨 肉瘤超 声表 现 一例
常建 东 郭 争捷 陈小燕
患者男 , 6岁 , 明显诱 因出现 肝区不适 , 5 无 无明显疼痛 , 偶有肝 区酸胀 1个月 , 20 于 0 9年 3月 1 6日来 我 院就 诊。腹 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 查 : 脏增 大 , 右 叶可探及 一囊性 回 肝 肝 声, 大小 14m 9 m×19m 10m 边界清 , 明显包膜 , 3 m× 1 m, 无 其 内透声 尚可 , 囊壁厚 薄不均 , 厚处 约 3 m, 最 6m 壁上可见 不规 则 回声突入 囊腔 , 壁 回声不 均匀 , 囊 可见 一强 回声 钙 化点 。 等 报道 1 转移性 肝 软骨 肉瘤 , 发 病灶 为 肾脏软 骨 肉 例 原
i p e r n e o e ae eu a a cn ma i ai n s wi i h ss c a p a a c fh p tc l l rc r i o n p te t t c r o i : h r
( 修稿 日期 :0 90 —6 20 -9 1 )
21 0 0年 1月 第 7卷 第 1 C i Me laon Eet ncE io ) Jn a Q 期 h n dUtsud( l r i dt n ,aur 2 r co i y
o! l
.
1 iouH ysia K t ysi o T ksi ui , t1 ma ea 0 n r aahd , as oh , aeh ja e a.S lhp - u h F t l
( 文编辑 : 本 安京媛 )
c mp r o wi c nrs-n a c d eia C o ai n t s h o tate h n e h lc l T a p aa c . M R, p e ne r
张家庭 , 冯健 , 李征毅 , 超声造影在肝癌 高危人群 中筛选诊 断微小肝细胞肝 癌的应用研 究[/ D] 中华 医学超声 杂志 等. JC .
4 Me a n ,Ab — d n F ,Ra .Lie t t i n r n h n h n aD u Zi a M oS v rmea a s i e a c o — s s l
d s cma igpr dJ20 4 ( ) : 8 . or r a o .SnaoeMe ,04,5 4 13
t c lu a a c n ma n c rh ss d f r n e i c nr s n a c - o e l lr c r i o s i i o i : i e e c s n o ta t e h n e r
20 13 5 :3 912 . 0 4,8 ( ) 1 1 -3 6
7 . 1
cr ltnwt eua ieet tn E rR do,0 4 1 5) o e i ilcl l df rnii . u ail20 , 4( : ao l lr f ao
1 9 — 0 9. 0 219
1 iri F r oi TrnioL e a. ot s ehne oorp — ogo e lG,aat ,t 1C nr t n acdsngah 1 A, mi n a-
me te e t ewe n h l a T a d MR ma i g d rn hiha i n f cs b t e e i lC n c i gn u g mu p sc i
dn mci gn.Mant eoac aig 2 0 , 6 1 : 5 ya i maig ge c snn e m g , 0 8 2 ( ) 6 iR I n
8 0. 9
成等 报 道 1例右 肋 高 分 化 软骨 肉瘤 并 肝 侵犯 。K u h oi i c
等 报道 1 例原发性肝软骨肉瘤 , 检查诊断为 胆管细胞 x线 癌, 未行超声检查 , 死亡后尸检诊断 为肝 软骨 肉瘤 。Me an hn a
作者单位 :6 09 福建 省厦门市 中医院 3 10 通讯作者 : 郭争捷 , m i cd0 0 @16 cn E al j2 0 5 2 .o :
起源于多能性 问充质组织 向软骨方 向分 化 , 骨外 软骨 肉瘤常 发生于臀部及下肢 关节周 围 , 亦可发 生于其 他部 位 , 临床极
为罕见 。病理可分为骨膜性 , 黏液 型 、 间叶型 、 明细胞型和 透 去分化 型… 。肝脏软骨 肉瘤 国内外报 道均 较少。 国内刘建
2 刘建成 , 吴金术. 右肋高分化软骨肉瘤并肝侵犯 1 医学 临床 例.
而本例无 口服避孕药病 , 但最后确诊仍需 病理 学检查。
( 文图 1 本 ~4及 动 态 图 1见光 盘 )
参
考
文
献
1 刘复生.中国肿 瘤病 理 学 ( ) 北 京 : 学 技 术文 献 出版 社 , 下 . 科
2 01 2 3 21 . 0 : 1 - 5
( 收稿 日 : 0 - - ) 期 2 9 52 0 0 2
( 本文 编辑 : 安京媛 )
常建东, 郭争捷 , 陈小燕. 肝原发性软骨 肉瘤超声表现一例 [/ D . JC ] 中华 医学超 声杂志 : 电子版 ,00,( ) 1710 2 1 7 1 :3—4
研 究 ,0 2 1 ( 0 :9 4 0 2 0 ,9 1 ) 39 0 .
3 Ko i h mu MD, h g o Aia a MD, h n c i hio .Ca - u c iNo m S ie z w S i i h r Us g me o r
c oacmao eLvr rhP to L bMe ,00,2 ( ):8 - i s o fh ie.A c a l a d 20 14 6 8 8 nr t h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 D I : 壁未 见 明显 血流 信号 。超 C F)囊
声提示 : 肝脏囊性 占位性病变 , 结合病史不 除外肝 包虫病 ( 图 1 。C ) T检查 : 内巨大囊 实性 占位 : 肝 考虑肝 巨大 囊腺 瘤 , 不 除外寄生虫感染 ( 2 。为进一 步确诊 , 囊肿 穿刺 , 出 图 ) 行 抽
1 i oa Caa aV , l n e l E au t n o h p tc l l r a c— 2 c l u C, t l Vi a R, t , v a i f e a o el a r i a a l o u c n m sn o o e, e o d g n r to l a o n o ta ta e t o a u i g S n Vu a s c n e e a in u t s u d c nr s g n : r
囊壁 回声 不均 匀 , 有钙 化 , 可见 自囊壁 向囊 腔延伸 的细条 并
状结 构 ; 超声造影显示囊壁及延伸至囊腔 内结构 富血供 。该 肝原 发性 软骨 肉瘤灰 阶超声 及超声 造影 表现 与肝脏腺瘤 均 有相似之处 , 应注意鉴别 : 超声造影全瘤均 匀高增强 , 部分肿 瘤 内部可见增强 的出血 区, 门静 脉期 肿瘤可消退 为等增强或
瘤 。超 声 表现 : 瘤 呈 低 回声 , 肿 中心 部 有 液 化 , 径 1 m, 直 0e 肿
瘤内有大量钙化灶 , 肿瘤周边部与肝脏界 限不清。超声造影 未见 肿瘤增强 。本例肝脏软骨 肉瘤超声 表现缺乏特征性 , 主 要征象为以囊性 为主 的肝 内肿 块 回声 , 壁厚并 厚薄不 匀 , 囊
囊液为陈 旧性血液 , 临床考虑肝腺瘤 出血 可能性大 。超声造
影检查 : 团注 12ml . 声诺维 , 动脉相 2 见造 影剂开始外周 5s 增强 , 门脉期造影剂无 明显减退 , 延期相 15s 缓慢 减退 , 1 后
保持 高增 强 , 至延迟期肿瘤多消退为等增强 。灰 阶超 声显示 边界清 , 规则 , 可见肿瘤包膜 回声 , 内部多为低 回声 的实质 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