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高考问答题答题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因为„„ 所以(导致)
对图像与事实作简单呈现,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 ;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
说明 除了要对事实作简单呈现外,还要对事物的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表述。
评价 “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1、2、3„。
一、特征问题类
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1、气候 2、水文 3、地形地貌 4、地质(矿产) 5、土壤 6、植被
地形特征
1.地形结构及地形分布(含山脉走向) 2.海拔高度 3.地势特征:相对高度(地势起伏) 4.海岸线平直或曲折(多半岛、岛屿) 5.特殊地貌(如喀斯特地貌)
二、原因分析类
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
1. 太阳高度(纬度) 2. 日照时数(阴雨天数量、年降水量) 3. 地势起伏(海拔高度)
气温年较差
1. 纬度位置:纬度越高,年较差越大。 2. 海陆位置:离海越远,年较差越大。 3. 地形
二、原因分析类
气温日较差
1.纬度位置: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2.天气状况: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3.海陆位置: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小。 4.地形: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 大尺度的高原山地地区,则海拔越高,日较差越 大。
答题模板
一、特征问题类
河流水文特征要素:
1.补给水源(降水、地面积雪、冰川积雪、地下水) 2.流量大小、流量变化情况(汛期时间、长短) 3.流速、水能大小(上中下游) 4.含沙量大小 5.结冰期(有无、长短) 6.凌汛(哪些河段?)
河流水系特征要素:
1.长度(发源地、入海口) 2.支流多少、形状 3.流域面积大小 4.弯曲度、平直度 5.河床状况(高度、宽窄、形状)
例析 “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
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 分析 地位或作用,分析优势与不足,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 常用语言格式:描述性语言+评价性语言
简析 简单分析,提出论点即可 比较 对比相同、相异的地理事物;可先后对比或并列对比或主次对比; 判断 结论+理由。语气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
例:描述
(1)某地理事物的走向(如山脉、河流、等值 线等等) (2)自然特征的描述(如气候(气温、降水)、 地形、水文、植被、土壤、地质状况) (3)人文特征的描述(如人口、城市、农业、 工业、交通、旅游、环境状况) (4)某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气候的分布、农 作物的分布、人口分布、植被分布等) (5)某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如盐碱 化过程、天气变化、风向变化等) (6)多个地理事物之间关系的描述
装配厂 纺织厂 奶制品 饮料厂 轮胎厂
需劳动力多 需劳动力多 易变质 水质好 橡胶原料
审题要求
b.细筛选(决定要点的去留)
修饰词:
1.把握答题方向(自然、人为) 2.界定答题范围(时间、空间;异?同?) 3.注意地区特点(位置) 4.结合具体:先总体概述、后具体描写;可以多角度描写;必要时使用 描述 数据,不解释 简述 简明扼要,抓住重点;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细化;不解释 阐述 说出
规范答题要求
⑴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
在读书时:要思考所读内容可能 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试题来,将 教材试题化); 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 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 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要特别注 意克服“只见试题不见书本”的倾 向)。
⑵分析解题能力差的原因
• 基础知识不牢固-----文不对题、落点、套话, 答题时无话可写,不知道用什么回答 • 综合分析能力差-----因果关系错位、答题表面 化、分析不到位 • 迁移运用知识能力差、没有形成知识网络----照搬讲过、做过的试题答案,张冠李戴。 • 表达能力差-----不理解、不会用地理术语、逻 辑性差、说半句话、套话、针对性不强
沼泽
1、气候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2、地形低平 3、冻土 4、水源
二、原因分析类
气候(气温、降水)
1、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 3、下垫面:①反射率 ②海陆热容量 ③地形因素(地势高低、阴阳坡、迎风和背风 坡等) ④洋流等
二、原因分析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劳动力因素(数量、质量、价格) 2、市场因素(开辟国际市场、避开贸易壁垒、市场变化) 3、内部交易成本(工业联系、接受服务管理、生产组织、 职工培训) 4、环境污染严重 5、原(材)料因素 6、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7、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三、区位评析类
农业区位
1、自然条件:气候(光照、热量、水分、灾害)、地形、 土壤、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国际市场、本地及周边市场)、 交通、 技术(冷藏保鲜技术、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 技术等)、政策、劳动力历史(农业基础)
总结答题方式
• 归纳总结同类问题思考的模式和答题的方式。 • 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如成因、分布、规律、 特点、评价、区位因素…… • 答题步骤条理化:设问---答案一一对应;答案 条理化、序号化。
• 语言表述:层次性、逻辑性、科学性(术语的 正确使用),有问必答,不说半句话。 • 书写:字迹工整、无错别字、自造字。
答题模板(地理要素全方面)
一、特征问题类
河流水文特征要素: 1.补给水源(降水、地面积雪、冰川积雪、地下水) 2.流量大小、流量变化情况(汛期时间、长短) 3.流速、水能大小(上中下游) 4.含沙量大小 5.结冰期(有无、长短) 6.凌汛(哪些河段?) 河流水系特征要素: 1.长度(发源地、入海口) 2.支流多少、形状 3.流域面积大小 4.弯曲度、平直度 5.河床状况(高度、宽窄、形状)
例:评价

根据题目要求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问题; 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
总结答题模板
一、特征问题类
河流水文特征要素: 1.补给水源(降水、地面积雪、冰川积雪、地下水) 2.流量大小、流量变化情况(汛期时间、长短) 3.流速、水能大小(上中下游) 4.含沙量大小 5.结冰期(有无、长短) 6.凌汛(哪些河段?) 河流水系特征要素: 1.长度(发源地、入海口) 2.支流多少、形状 3.流域面积大小 4.弯曲度、平直度 5.河床状况(高度、宽窄、形状)
三、区位评析类
工业区位
1、自然条件(地形、水源) 2、经济因素——交通、原料、燃料、市场 3、信息通讯网络的通达性 4、政策 5、社会协作 6、劳力和技术 7、环境(大气污染、水污染等) 8、其他:工业惯性、个人偏好
审题要求
c.整语言(地理术语、要点顺序)
要求做到:
1.要点全面:不遗漏、无多余 2.顺序合理:先主要后次要;先自然后人文 3.富有逻辑:前因后果、有理有据 4.点面结合:提出论点、结合实际 5.地理术语:使用地理专业词语 6.简洁精炼:不啰嗦、不拖沓 7.书写工整:格式整齐,不涂画 8.格式整齐:编“序号”或用“分号”
审题要求
a.究地点(考虑特殊方面)
1.看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看发达程度、城乡位置 3.看地区特殊性:边疆地区、战乱地区 4.看时间特殊性: 所处历史阶段、发生季节 5.看地理事物特殊性:地质地貌类型、农作物、工业部门 小麦 耐旱,需水少 水稻 需水多 棉花 喜光照 茶叶 喜酸性土壤 橡胶 喜热 苹果 喜光照 炼铝厂 耗电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