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全诗鉴赏-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
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时,途经九江,游庐山。
瑰丽山水触发了逸兴壮思,写下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其中之一。
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了关于题西林壁古诗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题西林壁古诗1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缘:因为。
3.此山:指的是庐山。
古诗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本文中基本包含了考试中考察古诗的大体内容,在准备考试时,可以做复习材料看看,有助于语文考试诗词类题。
题西林壁古诗2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关于庐山的古诗词
关于庐山的古诗词庐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文人墨客喜爱的创作题材之一。
以下是一些关于庐山的古诗词及其赏析:1. 《题西林壁》——苏轼-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群峰和变幻多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赞美之情。
同时,诗中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表达了人们常常因为身处其中而无法全面认识事物的道理。
2. 《望庐山瀑布》——李白-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
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磅礴气势。
3.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原文: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庐山的壮美景色和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这些古诗词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庐山的壮美景色和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古诗词】题西林壁的中心思想和诗意
【古诗词】题西林壁的中心思想和诗意
《题西林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
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
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
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雄伟壮丽的景象,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该全面、多角度,
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游览庐山看到的景象。
庐山是一座山岭
纵横交错、山峰起伏的大山,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的姿态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性地写
出了千姿百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是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因为诗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个山峰一道山岭,不能从整体上看清
楚庐山。
这两句诗同时说明了一个道理:对于一切复杂的事物,如果不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就很容易被个人的局限性或者局部现象所迷惑,只有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对事物得到
全面正确的认识。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
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题西林壁白话译文
《题西林壁》是宋朝苏轼的诗作。
全文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如下: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统编版小学部编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题西林壁》知识导学+同步练习+教学设计+图片详解
小学语文古诗《题西林壁》知识导学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背景故事:诗人苏轼由湖北去河南做官上任的路上,经过江西九江,于是顺道游览著名的庐山。
庐山峰峦起伏、丘壑纵横,以雄、奇、险、秀著称,苏轼一进山,便被庐山的美景深深吸引了。
他走到一处向远看去,庐山像一条绿色的大蛇,绵延逶迤,郁郁葱葱;等他走上一会儿,眼前的景色却变了,刚才连绵的山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耸入云的奇峰,像锋利的剑一样直插云霄。
苏轼不禁感悟,从不同地点、不同方向看去,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庐山面貌都是不同。
为什么会这样呢?苏轼想了想,还不是因为我们身处庐山之中,不能跳出遮蔽,看到庐山真正的样子吗?于是苏轼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题下了这首《题西林壁》。
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3.侧:侧面。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缘:因为;由于。
作者简介:师:说道苏轼,哪位同学先来给大家介绍下诗人。
哦,你说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字子瞻,与苏辙、苏洵并称“三苏”,你的文学储备可真丰富,好,请坐!师:还有哪位同学,想补充下,哦,你说,他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你们呀,可真是黄金搭档。
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古诗词赏析 1《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奇的想象,也没有精心的修辞。
它只是用叙事的笔调来写远方来客的乡愁。
然而,它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古诗词赏析 2《钱塘湖春行》唐代:白居易从鼓山寺北侧到嘉亭西侧,湖水刚刚与堤岸持平,云层较低,湖面上的波浪连成一片。
几只早起的黄鹂竞相飞到阳光温暖的树上,它们的新燕子在巢里带着泥。
五颜六色的春花会渐渐迷住人们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只能勉强遮住马蹄。
我最爱西湖东岸的美,我看不够,尤其是绿杨下的白沙堤。
诗词鉴赏: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美景的著名诗歌。
这首诗充满了环境和季节的特点,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
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
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题西林壁古诗-古诗名句鉴赏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第2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行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题西林壁古诗-古诗名句鉴赏
题西林壁古诗-古诗名句鉴赏 题西林壁的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 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有名的`散文家。以下是为您收集整理 提供到的范文,欢迎阅读参考,盼望对你有所关心!
清爽豪健,善用夸张、比方,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 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相关内容 古诗名句鉴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 雎)
题西林壁古诗_古诗名句鉴赏 题西林壁 :苏轼 年月:宋 体裁:七绝 类别:山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小传】: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题西林壁告诉我们的道理
题西林壁告诉我们的道理
《题西林壁》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换个角度,换一种思考方式,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看清问题的所在。
《题西林壁》全诗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诗中描绘的是庐山的景象。
诗中庐山的的面貌变化多姿,诗人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该客观全面。
整首诗的寓意十分深刻,但是诗中的的语言却浅显易懂,这也是诗人所追求的,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感受的意境。
另外,整首诗本身的形象性和逻辑性都是高度统一的,短短四句话,诗人就将庐山的形象和特征描绘出来,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题西林壁》全文及解析
《题西林壁》全文及解析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大家,他的诗词文章流传千古,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题西林壁》便是他的佳作之一。
《题西林壁》全诗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诗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庐山的形态。
横着看,庐山连绵起伏,宛如一条蜿蜒的山岭;侧着看,庐山又陡峭险峻,仿佛一座耸立的高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去看,庐山呈现出的样子各不相同。
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现了庐山的多姿多彩和变幻无穷,也让我们感受到观察角度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我们对待事物也是如此,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和印象。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
为什么不能认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啊!诗人在这里由庐山的形象引申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被眼前的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就如同我们身处某个环境或情境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和主观偏见,很难对事物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
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有时会对他人产生误解或片面的看法,可能就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没有全面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对待社会现象时,我们也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影响,而忽视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和规律。
只有跳出自身的局限,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态度去审视,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深刻的道理。
诗人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自然地引出哲理的思考,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邃的内涵。
这种寓理于景的手法,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受到启发和教育。
再从诗歌的结构上看,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说理,过渡自然,层次分明。
写景为后面的说理做了铺垫,使得说理不显得突兀,而是水到渠成。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和注释
题西林壁古诗的意思和注释一、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注释1.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2.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 侧:侧面。
4. 各不同:各不相同。
5.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6.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7. 缘:因为;由于。
8.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三、诗句意思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意思: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 解析:这两句诗描述了观察者从不同的角度(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去看庐山时,所看到的庐山的形态是不一样的。
它写出了庐山的雄伟多姿,同时也为后面两句诗的哲理表达做了铺垫。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意思: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 解析: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会受到自身所处位置(主观因素)的限制,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全貌。
就像在山中难以看清整座山的全貌一样,只有跳出局部,从整体上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四、练习题(20题)及解析(一)字词理解类(5题)1. “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A. 题目B. 书写,题写C. 话题答案:B。
解析:“题西林壁”就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意思,所以“题”在这里是书写、题写的意思。
2. “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缘”的意思是()A. 缘分B. 沿着C. 因为答案:C。
解析:“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是只是因为自己在这座山中,所以“缘”是因为的意思。
3. “横看成岭侧成峰”中“岭”和“峰”的区别在于()A. 岭是高大的山脉,峰是高耸的山头B. 岭是连绵的山,峰是高耸而尖的山头C. 岭是单独的山,峰是众多山的组合答案:B。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题西林壁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一起学习一下题西林壁古诗带拼音版,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是什么,题西林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吧!题西林壁古诗拼音tí xī lín bì题西林壁sū shì苏轼hēng kàn chēng lǐng cè chēng fēng,yuǎn jìn gāo dī ge bù tóng。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ù shí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zhǐ yuán shēn zài cǐ shān zhōng。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赏析《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题西林壁》
小学语文-小学古诗注释及译文《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鉴赏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小学生必背古诗 惠崇《春江晓景 》 题西林壁 梅花 夏日绝句 示儿 小池 诗词鉴赏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1.惠崇:宋初僧人,擅长诗歌和绘画。
这是苏轼为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所做的题画诗。
晓:早晨。
2.蒌蒿:生长在河滩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食用。
芦芽:芦笋。
烹调河豚时,用蒌蒿和芦笋做佐料,味道十分鲜美。
3.河豚:一种有毒的鱼,经过加工后可以食用。
河豚欲上时:河豚春天要从海里回游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将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简析】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这些可都是烹调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将要回游的河豚是画家画不出的,诗人用他的想象,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氛表现得多么真切啊!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
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
一起学习一下题西林壁带拼音版,题西林壁古诗的诗意是什么,题西林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吧!
题西林壁古诗拼音
t xī ln b
题西林壁
sū sh
苏轼
hēng kn chēng lǐng c chēng fēng,yuǎn jn gāo dī ge b tng。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 sh l shān zhēn min m,zhǐ yun shēn zi cǐ shān zhōng。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赏析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
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
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
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西林壁》全诗鉴赏-古诗-赏析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
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
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出现了以言理为特色的新诗风。
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
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
《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