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8998566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8.png)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所引起的。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是指在患者已经经历了一次心肌梗死后,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预防再次发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的寿命。
1. 严格控制危(wei)险因素:- 高血压:建议患者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定期测量血压并及时调整用药。
- 高血脂:建议患者控制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并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
- 糖尿病:建议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定期监测血糖,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 吸烟:强烈建议患者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 肥胖:建议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
2.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以减少血小板会萃,预防血栓形成。
-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以减少血液凝结,预防血栓形成。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肌重塑。
- 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3. 定期复查:- 心电图检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心肌缺血情况。
- 血脂检查:定期检测血脂水平,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 血压监测:定期测量血压,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
- 心脏超声检查: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评估心功能和心脏结构。
4. 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建议患者采用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 运动:建议患者适量参加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
- 控制体重:建议患者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肥胖对心血管健康的不利影响。
- 心理健康:建议患者积极面对生活压力,学会放松自己,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情绪。
通过以上的二级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再次发作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用药
![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6481b36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f2.png)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某些药物在肝或肾中代谢,因此严重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
特殊人群用药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下降, 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应 谨慎调整药物剂量。
女性患者
女性在某些生理阶段(如 孕期、哺乳期)对药物的 反应与男性不同,需特别 关注。
儿童患者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药 物对儿童的影响与成人不 同,需根据年龄和体重调 整用药剂量。
常用心血管病二级预
02
防药物
阿司匹林
总结词
阿司匹林是常用的心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作用 。
详细描述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和血栓烷A₂的合成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降 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阿司匹林通常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级预防,但需注意其胃肠道反应和出血风险。
加强医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与患者 的沟通和交流,解答患者的疑虑和 困惑,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依从性。
心血管病二级预防用
06
药的未来研究方向与
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创新药物研发
针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研发新型 药物,以改善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VS
临床试验设计
优化临床试验方案,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和 降低研发成本,确保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 性。
ACE抑制剂
总结词
ACE抑制剂在心血管病二级预防中主要用于降低血压和心血管事件风险。
详细描述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 血管、降低血压。ACE抑制剂对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患者具有明显 的保护作用,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5837f770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0.png)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减少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进行二级预防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等方面。
一、生活方式调整1. 饮食调整:建议患者采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的摄入。
避免高脂肪、高糖和高盐的食物,限制饮酒和咖啡因的摄入。
2. 控制体重:对于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运动来减轻体重,以降低心脏负担。
3.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心脏健康有着负面影响,患者应尽量戒烟和限制酒精的摄入。
4. 适度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肌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
但患者在进行运动前应咨询医生,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运动强度和方式。
二、药物治疗1. 抗血小板药物: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 抗凝药物: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来预防血栓形成。
3. 血脂调节药物: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控制血脂水平。
4. β受体阻滞剂:这种药物可以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风险。
5. 血压控制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医生可能会开具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或者ARB,以控制血压水平。
三、定期随访1.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便医生能够监测病情变化,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和心律是否正常。
3. 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正常。
4.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血脂、血糖等指标是否正常。
5. 定期进行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总结: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是三个关键方面。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962adc7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61.png)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引言概述: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二级预防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措施,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改变、心理支持、定期随访和康复训练。
一、药物治疗:1.1 抗血小板药物: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减少血液凝块形成的风险,防止再次发生心肌梗死。
1.2 抗凝药物:对于高风险患者,如有房颤等心脏病变的患者,使用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1.3 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
二、生活方式改变:2.1 戒烟:吸烟是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患者应立即戒烟,以减少心脏负担。
2.2 饮食调整:建议患者采取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红肉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2.3 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功能,降低血压和血脂,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三、心理支持:3.1 患者教育: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解释心肌梗死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3.2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3.3 支持小组:参加心脏康复支持小组可以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和积极性。
四、定期随访:4.1 医生随访:定期复诊是心肌梗死患者管理的重要环节,医生可以通过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4.2 心电图监测:定期进行心电图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心脏功能异常,预防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
4.3 心脏超声检查: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五、康复训练:5.1 心脏康复计划:参加心脏康复计划可以通过定期锻炼和监测,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和改善。
5.2 营养指导:康复训练期间,营养师可以提供科学的饮食指导,帮助患者调整饮食结构,提高康复效果。
预防心梗再发要用三类药物
![预防心梗再发要用三类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81ce986fcaaedd3383c4d350.png)
龙源期刊网
预防心梗再发要用三类药物
作者:魏开敏
来源:《药物与人》2013年第06期
随着临床治疗心梗(急性心肌梗死)措施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完善,病死率已明显降低,不少患者顺利康复。
但我们应当看到,心梗后的再发率相当高,需要切实加强二级预防才能有效减少和避免心梗再发。
心梗后的二级预防,除要认真纠正其危险因素,即做到禁烟、忌酒、控制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肥胖外,还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三类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BR)。
β受体阻滞剂凡无禁忌征的患者均应口服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改善缺血和保护心肌,从而发挥减少心梗后心绞痛,减低再发率、猝死率和总死亡率的有效作用。
药物选择如美托洛尔25mg,或阿替洛尔6.25mg,均为每日2次口服。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能够起到拮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微血栓形成的积极作用,具有降低各
种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的良好疗效。
每次剂量为75~100mg,每日清晨1次服用。
ACEI或ABR 对心梗后有心肌射血功能减退但无症状的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以及曾是高危状态(大面积心梗或伴有心力衰竭、室壁瘤)的心梗后患者,应考虑给予ACEI或ARB口服,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供血而有助于降低心梗再发率。
ACEI选用长效的依那普利10mg、雷米普利10mg,西拉普利2.5mg或福辛普利10~20mg,均为1次服用。
ARB可选用替米沙坦40mg,坎地沙坦4--8m g,缬沙坦80m g或氯沙坦50mg,均为每日1次服用。
药物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药物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9c0df7e4f8c75fbfc77db219.png)
1抗血 小板 制剂的 应用
血小板在动 脉粥样硬化形成 的过程 中,以及 在冠状动脉痉挛 、血
栓形成或心肌微循环 中聚集等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或猝死
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研 究表明 ,心肌梗 死、心脏猝死 以及 不稳 定性
心绞痛主要是 由于冠状动 脉的血栓形成所 致 ,而冠状动脉 粥样硬化 斑
改善 内皮功能 ,②减轻炎症 ;③减少血小板血栓堆积 。
引起严 重不 良反应。 1 盐酸 噻氯匹定和氯 吡格雷 . 2 这类 药物 抑制二 磷酸 腺苷 介导 的 血小 板激 活 ,干扰纤 维蛋 白原
目前常用的 降脂药 物包括他汀类和 贝特类 。他汀类 药物除了能降
低血 清胆 固醇 (C)和 低密度 脂蛋 白胆 固醇 ( D — T L LC)外 ,还可减 少斑块 qL LC  ̄ D — ,恢复 内皮细胞功 能 ,减轻斑块变 薄和后续 的斑块破
10 I 5 管理 ・ 教育 ・ 教学
中国医药指 南 2 1 年 5月第 8卷 第 1 期 00 4
G i f h a d i , y 00V 1, o 4 u e C i Mein Ma 1, o8N . do n ce 2 . 1
管理 ・ 教育 ・ 教学 药物在 心肌梗死二Fra bibliotek预防 中的应用
心 肌梗死 后如无禁 忌证早 期和后 期都应予 以应用 D 肾上腺 素能受体 一
块破 裂是血栓形成 的促 发因素 ,急性心肌 梗死患者常常伴有血小 板激 活和血管活性物质 的释放 ,因此 ,临床上 常应用德制剂有 阿司匹林 和 盐酸噻氯 匹定 ( 抵克立得 )、氯吡格雷。
1 . 1阿司匹林
芦 兵
【 键词 】 心肌梗 死 ;二级预 防 关
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作用
![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60ce3f404a1b0717fd5ddee.png)
估价其狭窄 ( 管腔内径缩 小≥7 % 的血管数 。 0 )
2 结 果
21临床 资料 .
5 0例 中, 30例 , 20例 , 0 男 0 女 0 平均年龄 6 4岁。吸烟
总之 , M 后早期 开始并 长期持续 A E 依那 普利治疗对 患者 A I CI 的I 床预后具有益作用 。这些观察结果进一 步证 明, C I A E 依那普利
至 ≥1k a 则用依 那普利 1 rg 2P , 25 开始治疗 , a 并且 以后依那普利维持 量调整如前。如收缩压仍低 于 1k a则剔除 。 2P , 13临床测定 . 估价两组的临床心 功 ̄(YH N A分级)药物 治疗 和心 、
A I M 患者 的心脏负荷 条件 。以往的研究显示 , M 后 神经内分泌活 A I 性增高 , 同时其增高程度 与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死 亡率相关 。 因 此 ,本研究结果提示依那普利治疗对预后的有益作用也 可能由于该 药抑制全身或 心肌局部 肾素一 血管紧张素一 醛 固酮系统。
急性心肌 梗死 (MI , 常存 在由于梗死 区膨 出和左心室重塑 A ) 通 后 治疗 。3 1 6 例服用 p阻滞剂 , YH N A心功能分级 ≥ I级为 2 1 。 I 8例 22住院期死亡率 :0 . 3 0例 自人院后开始给予常规治疗并持续性依那 普利治疗( 甲组)另外 20例仅接受 常规治疗( , 0 乙组) 。两组 的年龄 、 性 别、 冠心病易患因素 、 梗死部位 、 心功能及常规药物治疗相似 。
可 用 于 心 肌梗 死 的二 级 预 防 。
24 , 4 例 高血压 4 9 , 1 例 高胆固醇血症 8 例 , O 糖尿病 9 例 。 5 心肌梗死 部位 : 前壁 3 0 , 2 例 下壁 8 例 , O 前臂+ 下壁 1 0 。患者 人院时间距 0例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6a47b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1.png)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
为了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再次发作,二级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等方面。
1. 生活方式调整:心肌梗死患者应该积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等。
戒烟是最重要的一项措施,烟草中的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可以伤害血管内皮、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适量的饮酒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过量饮酒则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控制体重和合理饮食可以降低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的发生率,减少心肌梗死的风险。
适度的体力活动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心肌梗死的风险。
2. 药物治疗:心肌梗死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等。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会萃,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以延长凝血时间,预防血栓形成。
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3. 定期随访: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内容包括症状问询、体格检查、心电图、血液检查和心脏超声等。
通过定期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同时,随访还可以匡助患者建立信心,提供心理支持,促进康复。
总之,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措施包括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等方面。
患者应该积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增加体力活动。
同时,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等。
定期随访可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调整治疗方案,促进康复。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措施的实施对于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再次发作具有重要意义。
STEMI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STEMI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95b73dce2f0066f4332279.png)
STEMI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包括发病后早期用药及长期二级预防方案一、抗栓治疗:1.抗血小板治疗:(1)阿司匹林:所有无阿司匹林禁忌症的患者初始口服负荷剂量100-300mg,并长期100mg/d维持。
(2)P2V12受体拮抗剂:a)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1种P2Y12受体拮抗剂,并维持至少12个月,除非存在禁忌(如出血风险较高)b)替格瑞洛:无禁忌证患者给予负荷剂量180mg,维持剂量90mg、2次/天c)氯吡格雷:负荷剂量600mg,维持剂量75mg、1次/天,用于无替格瑞洛或存在替格瑞洛禁忌者d)首次就诊时给,P2Y12受体括抗剂e)对缺血风险高(如再次心梗发作、冠脉多支病变、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出血风险低的患者,可考虑在阿司匹林基础上加用 P2Y12受体拮抗剂治疗>1年(3)GPI IIb/IIIa 受体拮抗剂:紧急情况、存在无复流证据或发生血栓并发症时使用GPI IIb/IIIa2.抗凝治疗:所有患者PCI术中在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抗凝药物,综合考虑缺血和出血风险及有效性和安全性,选择性的使用抗凝药物。
常规静脉注射普通肝素70-100U/kg如合用GP1,一次性静脉注射普通肝素50-70U/kg或PCI术中使用比伐芦定(一次性静脉注射0.75 mg/kg,随后1.75mg.kg-1.h-1维持至术后3-4h)在出血高危患者,优于UFH+GP IIb/IIIa 受体拮抗剂(IIa,B)二、抗心肌缺血治疗:1.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症的STEMI患者应在发病后24h 内常规口服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25-50mg q6-12h,2~3天以后转换为琥珀酸美托洛尔每日一次给药;若耐受则递增至每日给药200mg。
长期: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生存率,应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采用最大耐受剂量长期治疗。
2.硝酸酯类:在无明显禁忌症情况下,对于STEMI患者多采用静脉滴注,用于缓解缺血性胸痛,控制高血压或减轻肺水肿,但拟诊右心室梗死的STEMI患者不应使用。
冠心病二级预防之药物预防
![冠心病二级预防之药物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cf2f087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a.png)
冠心病二级预防之药物预防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病症。
为了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进一步的恶化,药物预防是一种重要的手段。
本文将介绍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常用的药物预防措施。
1. 抗血小板药物:常见的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等。
它们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减少血栓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冠心病患者每天口服阿司匹林75-100mg,或者氯吡格雷75mg,可以有效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2. 拮抗剂:拮抗剂是一类常用的药物,如贝他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
贝他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减慢心率、降低血压,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发生。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减少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发生。
3. 血脂调节药物: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高血脂,因此血脂调节药物也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药物之一。
常见的血脂调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和贝特类药物等。
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贝特类药物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脂肪酸的合成和脂肪的堆积,从而降低血脂水平,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4.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主要用于预防血栓的形成和扩大。
常见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肝素等。
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的活性,降低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和扩大。
肝素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阻断凝血过程,预防血栓的形成和扩大。
抗凝药物的使用需要严密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现出血等副作用。
5. 抗心律失常药物:冠心病患者常常伴有心律失常,因此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药物之一。
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
它们通过调节心脏电生理活动,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心肌缺血和心绞痛的发生。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规范化药物治疗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规范化药物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da34cd1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0.png)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由于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导致冠状动脉病变引起心肌缺血,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心肌梗死。
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社会和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而冠心病二级预防即是指对已有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以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药物治疗应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应坚持以下原则:(1)抗血小板、抗心绞痛治疗和ACEI。
(2)β受体拮抗剂预防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荷等,控制血压。
(3)控制血脂和戒烟。
(4)控制饮食和糖尿病治疗。
(5)健康教育和运动。
(6)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的患者,应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包括用药种类、剂量、疗程等,以达到最佳疗效。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心绞痛药物、降压药物、降脂药物和抗凝药物等。
①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聚,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发生。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防止血小板聚集。
阿司匹林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患者需长期服用。
氯吡格雷是一种ADP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ADP受体,阻止血小板聚集和凝聚。
②抗心绞痛药物:抗心绞痛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心绞痛,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损伤。
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甘油、异山梨酯等,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减少心脏负荷,从而减轻心绞痛。
负性诱导剂包括美托洛尔、阿罗洛尔等,能够减少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减轻心脏负荷,从而减少心肌缺血和心绞痛。
③降压药物:降压药物主要用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脏负荷和心肌损伤。
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ACEI/ARB、β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和利尿剂等。
ACEI/ARB是一类能够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药物,能够扩张血管,减少心脏负荷,降低血压。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bbea1d1c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2.png)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二级预防是指在心肌梗死发生后,为了减少再次发作的风险,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干预来预防心肌梗死的再次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内容。
1. 药物治疗:心肌梗死患者在出院后,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脂和控制血压,从而降低心肌梗死再次发生的风险。
2. 生活方式干预:心肌梗死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均衡饮食和增加适量的体力活动。
戒烟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限制饮酒可以降低血压和脂肪含量,控制体重可以减轻心脏负担,均衡饮食可以提供营养,适量的体力活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
3. 心理支持:心肌梗死患者在康复期间常常面临心理压力和焦虑,因此需要得到心理支持。
心理支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心理教育等方式实现。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生活质量。
4. 定期复查和随访: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血糖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随访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5. 紧急处置培训:心肌梗死患者及其家属需要接受紧急处置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和紧急医疗服务的联系方式等。
这样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急救能力,及时处理心肌梗死的紧急情况,减少病情恶化的风险。
以上就是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的标准格式文本,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心理支持、定期复查和随访以及紧急处置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再次发生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及二级预防
![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及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75fc30e569dc5022aaea005e.png)
治疗建议
Class LOE
β阻滞剂
所有能耐受且无禁忌症的的患者,无论血压 I A 或心功能情况,应接受口服β阻滞剂
ACE-I and ARB
所有无禁忌症的患者,无论血压或心功能情 IIa A 况, 应接受ACE-I
不耐受ACE-I的患者,如无禁忌症,无论血 IIa C 压或心功能情况,应 接受ARB
活血化瘀类中药。 D(Drink and food):也包括某些维生素、抗氧
化剂。 E(Emotion):抑郁、易怒、紧张在高血压、冠
心病发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HD病人二级预防可能得到的益处
Aspirin Β-blockers 降脂药(Statins) 戒烟 ACE inhibitors
再灌注(PCI)
IIb B
对症状出现>24小时,无缺血症状的稳定的患
者进行完全闭塞的梗死相关血管的PCI
III B
再灌注治疗- PCI
治疗建议
如果能在患者首次求医后尽快由有经验的小
组进行,直接PCI应视为首选再灌注治疗措施
患者首次就医至球囊扩张事件均应<2小时, 对于发病早期(<2小时)大面积心肌梗死且出 血风险低的患者应<90分钟
再灌注治疗
治疗建议
Class LOE
所有胸部疼痛/不适的患者,起病<12小时, I A 伴持续ST段抬高或(可能的)新发的LBBB均适 宜接受再灌注治疗
患者症状出现>12小时,如果临床症状和/或 IIa C ECG提示缺血持续存在,应考虑进行再灌注治疗
对症状出现12-24小时之间的稳定的患者进行
负荷量,给予减量的首次皮下负荷剂量
• 或按体重调整剂量静脉给予肝素并按照体
冠心病二级预防之药物预防 (2)
![冠心病二级预防之药物预防 (2)](https://img.taocdn.com/s3/m/33bda52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1.png)
冠心病二级预防之药物预防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心绞痛。
为了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药物预防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二级预防中常用的药物预防措施。
1.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首选药物之一,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有效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一般建议患者每天口服阿司匹林75-100mg,或者氯吡格雷75mg,但具体用药方案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2. 拮抗剂拮抗剂是一类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心脏负荷、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减少心绞痛的发作和心肌梗死的风险。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3.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降脂药物,包括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一般建议患者口服他汀类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4.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是一类常用的药物,包括华法林、肝素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血液凝固的过程,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抗凝药物的使用需要严密监测,剂量和用药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除了药物预防,冠心病二级预防还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控制体重、健康饮食和适量的运动等。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药物预防措施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拮抗剂、他汀类药物和抗凝药物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具体的用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除了药物预防,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药物预防措施有所帮助。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090f88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74.png)
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二级预防是指在已经发生过一次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预防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心肌梗死的二级预防的标准格式文本。
1. 背景介绍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的血流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坏死所引起的疾病。
心肌梗死患者在病情稳定后,需要进行二级预防,以减少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
2. 二级预防的目标- 减少心肌梗死的再发作率和死亡率;- 控制和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心肌梗死后的并发症。
3. 二级预防的措施-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脂、控制血压,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的再发作风险。
- 生活方式干预:改善饮食结构,减少摄入脂肪和盐的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增加体力活动等。
- 心理支持: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伴有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负担,有助于二级预防的效果。
- 康复训练:心肌梗死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心肺功能训练、肌力训练和心理康复。
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体力和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
4. 二级预防的效果评估- 再次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通过长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评估二级预防的效果。
- 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包括心脏猝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估二级预防的效果。
- 生活质量的改善:通过生活质量问卷等评估工具,评估二级预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5. 二级预防的注意事项- 必须严格按照医生指导进行药物治疗,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 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制酒精摄入、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
- 定期复诊,接受医生的定期检查和评估,以及必要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 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患者应积极配合心理治疗师的工作,主动沟通自己的心理问题。
冠心病二级预防之药物预防
![冠心病二级预防之药物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2253f2b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c9.png)
冠心病二级预防之药物预防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或者心肌梗死。
为了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药物预防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冠心病二级预防中药物预防的相关内容。
一、药物预防的目的冠心病的药物预防主要是为了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通过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控制冠心病的风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从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二、常用药物及其作用1.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这种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会萃,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血栓性事件的发生。
2. 抗高血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这种药物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3.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这种药物可以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4.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
这种药物可以阻挠血液凝结,减少血栓的形成,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三、药物预防的适应症1. 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
2. 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降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
3. 高血脂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4. 心律失常患者,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5. 血栓形成高危人群,需要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
四、药物预防的注意事项1. 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或者更改剂量。
2. 使用药物期间,应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血压、血脂、凝血功能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如阿司匹林过敏、肝功能异常等,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4. 除了药物治疗,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基层患者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用药情况
![基层患者心肌梗死后二级预防用药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a8fffded9b89680203d82575.png)
70主国塞用匡王!|!Q!Q生!Q旦筮i!鲞筮!!翅堡堕塑墼』鲤望熊煎型!坐丛鲤鱼塑Q!!:垫!Q,!堕:翌:№:!!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A SA分级及手术时间长短(65—125r ai n)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所有手术患者均在手术结束3m i n内呼唤睁眼,5m i n内拔出气管导管。
两组手术结束距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结果分别见表l一2。
表l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心率变化(次/r Il i n,i±5)注:与同组T0时比较,8.P<0.05表2两组患者术中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变化(衄H g,孟±s)注:与基础值T0比较,‘P<O.05;1m m H g=0.133kP a3讨论甲状腺肿瘤大小不同、件质有别,但只要淋巴结无转移,其手术方式是一样的,手术时间长短却差别不是很大,即使淋巴结有转移手术时间相差也不到半小时。
H ent gen等”1认为甲状腺手术在颈部和气管周围操作,其疼痛近似于内脏痛,属中等疼痛。
分离结扎至切下甲状腺这段时间在35—55m i n,切除甲状腺、缝合组织、缝合皮肤时,疼痛刺激很小,这段时间15—25m i n,余下的便是等冰冻结果时间,没有操作刺激。
故此我们选择单次注人舒芬太尼在诱导0.4t培,/ks基础上手术开始前1m i 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3t,恒o/ks,其心血管抑制时间与手术刺激引起心肌兴奋血压升高相互抑制,本实验心率变化中T3、T4、T5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率均在52次/r ai n以上,实际可以接受。
在插管前后心率变化、手术中心率、血压变化舒芬太尼组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舒芬太尼镇痛作用强,静脉注射后2ra i n起效№j,消除半衰期早期认为是2.7—3.5h,近期认为13—25h L_“,多用于手术时间长的心胸外科和神经外科手术中,持续输注多主张手术结束前半小时停药。
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
![急性心肌梗死二级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1409056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d2.png)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心脏疾病,常被称为心肌梗塞。本节将介绍什么是急性
心肌梗死,以及二级预防的定义和目标。
生活方式的调整和管理
健康饮食
戒烟戒酒
控制饮食中的盐分、脂肪和糖分,增加摄入
戒除烟草和酒精的嗜好,减少对心脏的危害。
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规律锻炼
压力管理 ☺️
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或
学习管理压力的方法,如冥想、呼吸练习和
骑自行车。
放松技巧。
药物治疗和监测
药物治疗
心率监测 ⏰
根据医生的建议,按时服用心脏病相关的药物。
定期检查心率,保持正常心跳的范围。
血压监测
胆固醇监测
控制血压,保持正常血压范围。
定期检查胆固醇水平,采取必要措施控制高胆固
醇。
心理支持和康复
1
心理咨询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电图检查 ⚡️
进行心电图检查,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
合理运动和锻炼
有氧运动
力量训练
灵活性练习 ♀️
如快走、游泳或跳舞,每周
通过举重、弹力带训练或自
进行伸展运动,提高关节灵
至少进行150分钟。
身重量训练,增强肌肉力
活性。
量。
2
支持小组
3
心理康复 ♀️
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
加入相关的心脏康复支
学习压力管理技巧、放
处理心理压力和焦虑。
持小组,与他人分享经
松技巧和积极心态。
验和支持。
情况监测和复查
1
定期检查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心脏检查和监测,以了解心脏健康状况。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药学
T i a n j i n P h a r m a c y 2 0 1 7年
第2 9卷
第 4期
心 肌梗 死 的 二 级预 防药 物 治 疗
甘井 山
( 天 津中医药大学第二 附属医 院, 天津 摘 3 0 0 1 5 0 )
要 目前 心肌梗死后存活 的患者再次发 生心肌梗死 的危 险性很 高 , 加强 心肌梗死后 的二级 预防对 防止心 肌梗死
2 %, 全 因病 死 率 下 降 2 2 %, 均 达 起 心 脏排 血 功能 降 低 , 甚 至发 生 心 衰 、 心 源性 休 克 , 如 血 管 性 病 死 率 下 降 2 严重 影 响到传 导 系统 可 引 起 心 率 极 度 缓 慢 , 可 能 发 生 显 著水 平 。 由此 可 见 , A S P能 有 效 降 低 冠 脉 再 阻 塞
望 对 临 床 实 践 和科 学 研 究 有 所 帮 助 。
关键 词
心肌梗死 , 二级预防 。 抗血小板药 , 抗凝药 , B一受体阻滞剂 , A C E I , 中药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5 6 8 7 ( 2 0 1 7 ) 0 4 - 0 0 6 6 - 0 3
阿斯综 合 征 ( A d a ms —S t o k e s ) 。心梗 面积 大 时 , 可使 心
的发 生率 , 因此 在 A MI 治 疗 及 梗死 后 的二 级 预 防 中起
S P临 床 试 验 效 果 最 优 的 剂 肌心 电不 稳定 , 心 室 纤颤 阈值 变 低 , 易 于发 生 室 颤 等致 重 要作 用 。 目前 发 表 的 A 死性 心律 失 常 。R MI 还易引起心室壁瘤 , 甚 至 心 脏 破 量 范 围多 在 7 5~ 3 2 5 m g , 用 药 间隔 为 1次/ d , 大剂量 可
初 发性 MI 则为1 0 . 9 % 。R M I可 以是 在原 梗 死 部 位 性 心血 管疾 病 中的 临 床 应 用 专 家 共 识 中 指 出 , A S P对 上再次 发 生 , 进 一 步扩 大 已有 的梗 死 区 , 但 多 数是 另 有 既 往 有 心 肌 梗 死 史 者 非 致 死 性 心 肌 再 梗 死 率 下 降
次梗 死 或 多次 梗 死 却 成 为 A MI 后 死 亡 的 主 要 原 因 之 反应 小 、 价格 低廉 , 故可 长期 使 用 。A S P主要 通 过 不
一
。
有 研究 对 比了再 发 性 心梗 ( R MI ) 与 初 发 性 MI的
可逆 抑 制环 氧 酶 , 防止 花生 四烯 酸 转化 为 前 列 腺 素 , 即
中 图分 类 号 : R 9 7 2
世界 范 围 内心 血管疾 病 是人 类 致病 和致 死 的主 要 原 因之一 , 其 中心 肌 梗 死 ( MI ) 最 为 突 出 。在 美 是 由 于冠状 动 脉 的血栓 形 成
所致 , 而 冠状 动 脉 粥 样 硬化 斑 块 破 裂 是 血 栓 形 成 的促 发 因素 , 急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常 常伴 有 血 小 板 激 活 和 血 密切 相关 , 因此 抗 血 小 板 及 抗 凝 药 物 的 开 发 研 究 十 分 活跃 。
近 年来 , MI 在 中 国的发病 率 也呈 上 升趋 势 , 每l 0万 人 管活 性物 质 的释 放 , 血小 板 及 血栓形 成 与 MI 及R MI
较好 的抑 制 血小 板 作 用 , 是 目前 冠 状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性
约3 0 % 降低至 1 0 % 以下 , 存 活率 明显 提 高 。然 而 再 心脏 病二 级 预 防 中抗 血 小板 药 物 中 的 首 选 , 因其 不 良
0 %, 血管性病死率下降 1 5 %, 全因病死率下降 1 2 %; 血管 支阻 塞而 形 成 新 的梗 死 范 围增 大 , 出 现 严 重 并 发 3 症 的机会 增 多 。根 据 梗 死 面 积 大 小 , 可 不 同 程 度 地 引 急 性 心肌 梗死 患 者非 致 死 性 心 肌 再 梗 死 率下 降 5 5 %,
后的急性心血 管事 件的发生具有 十分重要意义 。近年 来 , 对 于心肌梗 死 的二级 预 防药物研 究不 断增 多 , 大量实 验研 究 已 证实 , 抗 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 物 、 B一受体 阻滞 剂 、 血管 紧张素 转化 酶抑 制剂 ( A C E I ) 、 降 血脂药 物 以及一些 中药 的应 用都 对心肌梗死后 的二级预防具有 十分 积极而肯定 的疗 效 。本文将 汇总近年来二级预 防药物的相关 类别研 究与成 果 , 以此希
预 后得 出 : R M I的院 内粗病 死 率为 8 . 1 %, 而 初发 性 MI 抑制 了血 小 板利 用 前列 腺素 生 成一 种 有 利 于血 小 板 聚 院 内粗 病 死率 为5 . 1 %; 1年 病 死 率 R M I为 1 8 . 9 %, 而 集 及 血 栓 形 成 的 激 活 剂 血 栓 素 A 。A S P在 动 脉 硬 化
S P不 同 剂 裂 。因此 MI 除 在急性 期 应 积极 治疗 外 , 加 强心 肌梗 死 能 会 引起 严 重 不 良反 应 。孙 彤 等 针 对 A 后 的二级 预 防 , 对 延 长患 者 寿命 、 降 低病 死 率 有 着 至关 量 和 时 间间 隔对 老年 患者 在冠 心 病 二级 预 防 中的 临床
1 . 1 . 1 抗 血 小 板 药 物 的应 用 阿 司 匹 林 ( A S P ) 具 有
每1 0万 人 约有 5 0 8人 发 病 , 每年约 1 5 0万 人 发生 MI 。 就有 4 5~ 5 0人发 病 , 每 年新 发 现 至少 5 0万 人 次 , 现 至 少有 2 0 0万 患者 。近 2 0年来 , 随 着 医 学 水 平 的提 高 , 对 于急 性 心肌 梗 死 ( A MI ) 患者加 强监护 、 进 行 溶 栓 治 疗及 直 接应 用介 入 治疗 技术 , 初 发性 MI 病 死率 已经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