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及抗车辙剂解决方案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一般抗车辙性能较差。
4.3 交通荷载的影响
超重载现象严重 在某高速公路上,大型货车中轴载超过我国标准轴
载10T的比例平均:40.6%;
不同比例超载车辆作用下的车辙预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轴载(kN) 轮压(MPa)
100
0.707
120
0.848
140
0.990
160
1.131
180
1.273
超载车比例 (%) 0 20 50 20 50 20 50 20 50
夏季中午路表温度最高达60~70℃,有时路表温度 大于60℃的时间大于5个小时,远远大于重交沥青的软 化点 。
4.5 材料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高速公路对沥青的选择是比较注重的,大多选用 优质沥青,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但是忽视了砂石料的影响。
粗集料棱角性不足,细集料多用石屑或砂。 材料来源于不同的料场,级配很难控制。
建议缩小沥青用量允许误差的范围,将规范规定的允许误差士0.3% 缩小为士0.2%。 严格控制石料的压碎值
15T、18T,剪应力高值的分布 范围从面层下3~6cm依次增加 到3~7cm、3~8cm、3~9cm, 剪应力的最大值位置从4cm依 次增加到4cm、5cm、5cm。
4.2面层级配的影响
通常级配越细,沥青混合料产生车辙的可能越大; 矿粉沥青比对沥青混合料车辙影响较大; 骨架密实级配通常有好的抗车辙性能;悬浮密实和骨架空隙结
车辙(mm)
14.38 19.67 26.05 34.61 40.25 58.43 72.97 73.46 89.39
4.4 纵坡的影响
从调查发现,车辙严重的路段均在陡坡路段,特别 在高速公路行驶重载和超重载车辆的情况下,往往容易 产生较严重的车辙。超重载货车在上坡路段的速度一般 为20km/h,车辆如果以100 km/h速度行使,对路面沥青 层的作用时间约为0.02s,如果行使速度只有20 km/h, 则对路面沥青层的作用时间约为0.1s。
2003年通车的郑少高速公路,在通车不到半年就相继 出现了车辙,在上坡路段最大车辙深度达10cm.
桥面铺装车辙
行车道车辙(雨天雨水聚集)
车辙深度
车辙处切面
行车道(中等和重车辙)
车辙伴随坑槽
3 车辙分类
磨耗型车辙 压密型车辙 失稳型车辙
3.1磨耗型车辙
磨耗型车辙
当路面结构 稳定,车辆 行驶时,轮 胎磨耗路表 而产生此类 车辙,车辙 深度一般在 5mm以内。
结构层
对于高温地区的超重载道路,应该提高中面层的 车辙标准;
在不提高车辙标准的情况下,车辙试验的试验压 强和试验温度应模拟当地路面实际情况。如65度, 0.9MPa等
施工方面
正确处理规范级配、目标级配和施工级配之间的关系 合理提高压实度,适当减少空隙率
采用实测密度与理论密度双控空隙率,保证理论密度不低于94%,实测 空隙率在4%左右。 严格控制沥青用量
机制砂通常有良好的抗车辙性; 石屑应严格控制0.075mm筛孔通过率。
沥青
采用较硬的沥青或改性沥青。 在超载车辆多、气温高、上坡段等地段,建议沥青胶结料的选用应
考虑高温再提高一个或两个性能等级。
沥青用量
应严格控制沥青用量,在高温地区在最佳沥青用量 基础较低0.3%左右用量,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 定度,从而改善抗车辙能力。
通过量(%)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075
级配上限 合成级配
0.15
0.3
级配下限 级配中值
0.6
1.18
2.36
4.75
9.5
13.2
筛孔尺寸(mm)
细集料
天然砂掺量每增加1%,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降低4%。 对于超重载路段的面层建议限制甚至不用天然砂。
当ESAL=(1~3) ×107时 提 高一个等级
当ESAL>3×107时,可考虑再提 高一个等级
对慢速移动设计荷载,提高一 个等级
对停驻的设计荷载,提高二个 等级
4.5 温度的影响
没有高温,即使在超重载的交通状况下,车辙也难 以产生。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的粘度呈对数级下降, 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快速下降。
国内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近年来(1999年以后)不同省份通车的 沥青路面都出现了车辙。
1998年通车的沈阳~山海关高速公路2年后就出现了较 严重车辙
1999年10月通车的北京~秦皇岛高速公路,2000年7月 份就出现了断断续续的车辙
2000年通车的机荷高速公路,在2003年7月出现了严重 车辙,车辙最大深度达8cm,远超过设计要求的1.5cm
4.1 路面结构的影响
一般认为沥青路面的车辙产生在面层,这主要是与我国大多 采用半刚性基层有关;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来自面层的车 辙占整个路面的90%以上。
对于柔性基层来讲,沥青路面结构产生的车辙来自整个路面 结构,尤其是土基。
沥青层厚度对车辙影响
剪应力与失稳性车辙
剪应力沿面层厚度分布图
中面层容易产生失稳性车辙 轴载从10T依次增加到13T、
3.2 压密型车辙
由于沥青 混合料的 空隙率太 大,碾压 追密造成 压密性车 辙。一般 侧向隆起 较小。
压密型车辙
3.3 失稳型车辙
对于半刚性基层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结构失稳而致;含有柔性基 层的沥青路面也与基层和土基的不稳定有关。
4 原因分析
4 原因分析
路面结构 矿料级配 交通荷载 纵坡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原材料 沥青的影响
4.5 沥青的影响
对许多密实型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来说,粗集料 是呈悬浮结构状态,相互嵌挤作用相当有限,这时沥青 结合料的高温劲度就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可以使用低标号的沥青,如50#,70#
5 预防措施
沥青面层级配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有60%依赖于矿料级配的嵌挤作 用,沥青结合料则提供40%的抗车辙能力。
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
1 车辙定义
在高温和渠化交通的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层 出现的永久变形。
车辙的形成主要是 沥青面层在行车荷载的 作用下,进一步压密、 挤压使轮迹带下沉,两 侧面鼓起,形成波峰和 波谷状,波峰和波谷的 高差即为车辙深度.
2 车辙产生的背景和现象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调查表明:在州际和主要公路上车辙所致的路 面损害约占30%;80年代日本的调查表明:由于车辙所引起的路面损 害高达80%。
4.3 交通荷载的影响
超重载现象严重 在某高速公路上,大型货车中轴载超过我国标准轴
载10T的比例平均:40.6%;
不同比例超载车辆作用下的车辙预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轴载(kN) 轮压(MPa)
100
0.707
120
0.848
140
0.990
160
1.131
180
1.273
超载车比例 (%) 0 20 50 20 50 20 50 20 50
夏季中午路表温度最高达60~70℃,有时路表温度 大于60℃的时间大于5个小时,远远大于重交沥青的软 化点 。
4.5 材料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高速公路对沥青的选择是比较注重的,大多选用 优质沥青,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但是忽视了砂石料的影响。
粗集料棱角性不足,细集料多用石屑或砂。 材料来源于不同的料场,级配很难控制。
建议缩小沥青用量允许误差的范围,将规范规定的允许误差士0.3% 缩小为士0.2%。 严格控制石料的压碎值
15T、18T,剪应力高值的分布 范围从面层下3~6cm依次增加 到3~7cm、3~8cm、3~9cm, 剪应力的最大值位置从4cm依 次增加到4cm、5cm、5cm。
4.2面层级配的影响
通常级配越细,沥青混合料产生车辙的可能越大; 矿粉沥青比对沥青混合料车辙影响较大; 骨架密实级配通常有好的抗车辙性能;悬浮密实和骨架空隙结
车辙(mm)
14.38 19.67 26.05 34.61 40.25 58.43 72.97 73.46 89.39
4.4 纵坡的影响
从调查发现,车辙严重的路段均在陡坡路段,特别 在高速公路行驶重载和超重载车辆的情况下,往往容易 产生较严重的车辙。超重载货车在上坡路段的速度一般 为20km/h,车辆如果以100 km/h速度行使,对路面沥青 层的作用时间约为0.02s,如果行使速度只有20 km/h, 则对路面沥青层的作用时间约为0.1s。
2003年通车的郑少高速公路,在通车不到半年就相继 出现了车辙,在上坡路段最大车辙深度达10cm.
桥面铺装车辙
行车道车辙(雨天雨水聚集)
车辙深度
车辙处切面
行车道(中等和重车辙)
车辙伴随坑槽
3 车辙分类
磨耗型车辙 压密型车辙 失稳型车辙
3.1磨耗型车辙
磨耗型车辙
当路面结构 稳定,车辆 行驶时,轮 胎磨耗路表 而产生此类 车辙,车辙 深度一般在 5mm以内。
结构层
对于高温地区的超重载道路,应该提高中面层的 车辙标准;
在不提高车辙标准的情况下,车辙试验的试验压 强和试验温度应模拟当地路面实际情况。如65度, 0.9MPa等
施工方面
正确处理规范级配、目标级配和施工级配之间的关系 合理提高压实度,适当减少空隙率
采用实测密度与理论密度双控空隙率,保证理论密度不低于94%,实测 空隙率在4%左右。 严格控制沥青用量
机制砂通常有良好的抗车辙性; 石屑应严格控制0.075mm筛孔通过率。
沥青
采用较硬的沥青或改性沥青。 在超载车辆多、气温高、上坡段等地段,建议沥青胶结料的选用应
考虑高温再提高一个或两个性能等级。
沥青用量
应严格控制沥青用量,在高温地区在最佳沥青用量 基础较低0.3%左右用量,有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动稳 定度,从而改善抗车辙能力。
通过量(%)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075
级配上限 合成级配
0.15
0.3
级配下限 级配中值
0.6
1.18
2.36
4.75
9.5
13.2
筛孔尺寸(mm)
细集料
天然砂掺量每增加1%,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降低4%。 对于超重载路段的面层建议限制甚至不用天然砂。
当ESAL=(1~3) ×107时 提 高一个等级
当ESAL>3×107时,可考虑再提 高一个等级
对慢速移动设计荷载,提高一 个等级
对停驻的设计荷载,提高二个 等级
4.5 温度的影响
没有高温,即使在超重载的交通状况下,车辙也难 以产生。随着温度的升高,沥青的粘度呈对数级下降, 沥青混合料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快速下降。
国内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近年来(1999年以后)不同省份通车的 沥青路面都出现了车辙。
1998年通车的沈阳~山海关高速公路2年后就出现了较 严重车辙
1999年10月通车的北京~秦皇岛高速公路,2000年7月 份就出现了断断续续的车辙
2000年通车的机荷高速公路,在2003年7月出现了严重 车辙,车辙最大深度达8cm,远超过设计要求的1.5cm
4.1 路面结构的影响
一般认为沥青路面的车辙产生在面层,这主要是与我国大多 采用半刚性基层有关;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来自面层的车 辙占整个路面的90%以上。
对于柔性基层来讲,沥青路面结构产生的车辙来自整个路面 结构,尤其是土基。
沥青层厚度对车辙影响
剪应力与失稳性车辙
剪应力沿面层厚度分布图
中面层容易产生失稳性车辙 轴载从10T依次增加到13T、
3.2 压密型车辙
由于沥青 混合料的 空隙率太 大,碾压 追密造成 压密性车 辙。一般 侧向隆起 较小。
压密型车辙
3.3 失稳型车辙
对于半刚性基层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结构失稳而致;含有柔性基 层的沥青路面也与基层和土基的不稳定有关。
4 原因分析
4 原因分析
路面结构 矿料级配 交通荷载 纵坡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原材料 沥青的影响
4.5 沥青的影响
对许多密实型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来说,粗集料 是呈悬浮结构状态,相互嵌挤作用相当有限,这时沥青 结合料的高温劲度就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可以使用低标号的沥青,如50#,70#
5 预防措施
沥青面层级配
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有60%依赖于矿料级配的嵌挤作 用,沥青结合料则提供40%的抗车辙能力。
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
1 车辙定义
在高温和渠化交通的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层 出现的永久变形。
车辙的形成主要是 沥青面层在行车荷载的 作用下,进一步压密、 挤压使轮迹带下沉,两 侧面鼓起,形成波峰和 波谷状,波峰和波谷的 高差即为车辙深度.
2 车辙产生的背景和现象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调查表明:在州际和主要公路上车辙所致的路 面损害约占30%;80年代日本的调查表明:由于车辙所引起的路面损 害高达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