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
江苏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耗热量、耗冷量指标计算书

一、 室内热环境设计条件冬季采暖期建筑室内平均温度不低于18.0℃,换气次数为1.0次/h 。
夏季空调建筑室内平均温度不高于26.0℃,换气次数为1.0次/h 。
其中: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量 3.4=⋅H I q W/m 2二、 冬季采暖期建筑物耗热量指标H q=-+=⋅⋅H I INF T H H q q q q 15.43≤22.00(适宜),(W/m 2)其中, 1. 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外围护结构的传热量=⋅⋅-=∑⋅0)()(A F K t t q i ie i T H ε8.59(W/m 2)式中:=i t 18.0℃ =e t 2.10℃ =0A 3794.86m 2=⋅⋅∑=mi i i iF K 1ε2049.25 (详细计算过程请参见附录A )2. 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0)()(A V N C t t q a p e i INF ρ10.65(W/m 2)式中:0A t t e i 、、同128.0=p C W ·h/(kg ·K)=a ρ 1.29kg/m 31=N 次/h==065.0V V 7034.04m 3(楼梯间采暖)3. 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量3.4=⋅H I q W/m 2三、 冬季采暖期耗电量指标HR q()=⋅⋅⋅⋅=-⋅131024ηEER q Z q H H R H 16.18>14.20(不适宜) (kWh/m 2)式中: =H Z 83 天=EER 1.9=1η 1.0四、 夏季降温期耗冷量指标R q==∑C R q q 24110.85≤23.50(适宜),(W/m 2) 其中,()i c s c t c C q A q q q q .0inf ..+++=为某一时间单位建筑面积的冷负荷。
逐时计算C q 结果如下,其中,1. 由外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3..2..1...t c t c t c t c q q q q ++=式中,1..t c q ——通过外墙和屋面传入室内的热量2..t c q ——通过外门、窗传入室内的热量3..t c q ——与非空调的邻室间交换的热量各个时刻1..t c q 、2..t c q 、3..t c q 和t c q .的计算结果如下:(详细的计算过程见附录B )2. 通过外窗直接进入建筑物室内的太阳辐射热量()∑⋅+⋅=i i z i i s i g s c S F F C q ..1..ρρ各个时刻s c q .的计算结果如下:3. 由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V N C t t q p i e ⋅⋅⋅-=ρinf式中, )/(28.0K kg h W C p ⋅⋅= 3/16.1m kg =ρ5.1=N 次==065.0V V 7034.04m 3(楼梯间采暖)各个时刻q的计算结果如下:inf4. 由内部得热所带来的热量2./3.4m W q i c =五、 空调降温期耗电量指标ER q)=⋅⋅⋅⋅=-⋅131024ηEER q Z q R R R E 6.23≤12.50(适宜) (kWh/m 2)式中: =R Z 55 天=EER 2.3=1η 1.0六、 建筑耗热量、耗冷量及年平均耗能量指标计算结果综合能耗计算结果满足《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的设计指标要求。
建筑热工指标计算及其标准

建筑热工指标计算及其标准皖源集团—安徽节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2月一、适用范围新标准(JGJ 26-95)中规范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简称三北地区)等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一般都在90天以上,最长的满洲里达211天。
这一地区习惯上称为采暖区,其面积占我国国土面积的70%。
新标准适用于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建筑(约占92%)和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
集中采暖系指由分散锅炉房、小区锅炉房和城市热网等资源,通过管道向建筑物供热的采暖方式。
二、相关的热工指标计算方法的规定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计算H H T INF I H q q q q =+-式中:H q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2/W m );H T q —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2/W m ); INF q —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2/W m ); I H q —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住宅建筑取3.80(2/W m )。
2、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计算1()()/mi c i i i i H T t t K F A q ε==-∑式中:i t —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6℃;e t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i ε—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取用方式详见附录1);i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2/m K W ,对于外墙应取其平均传热系数(计算方法详见附录2);i F —围护结构的面积(2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0A —建筑面积(2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3、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计算()()/i e INF t t C N V A q ρρ=-式中:C ρ—空气比热容,取0.28/()W h kg K ;ρ—空气密度(3/kg m ),取e t 条件下的值;N —换气次数,住宅建筑取0.5(1/h ); V—换气体积(3m )(计算方法详见附录3)。
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

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是对建筑物的能源效益和环境友好程度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
它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需的供热量。
本文将从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提高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的概念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是反映建筑物热能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它是使用能源(如煤、天然气、电能等)供暖的建筑物中,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所需的能源量。
通常以单位为千焦耳/平方米·小时或者千瓦时/平方米·小时来衡量。
二、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的影响因素1. 建筑物的隔热性能:建筑物的隔热性能直接影响供热指标的高低。
如果建筑物外墙、屋顶、地面等部位的隔热性能良好,那么在供暖季节,建筑物内部的热量不易散失,供热指标就会相对较低。
2. 建筑物的朝向和设计布局:建筑物的朝向和设计布局也对供热指标有着一定的影响。
合理的朝向和布局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辐射,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降低供热指标。
3. 供热设备的效率:供热设备的效率高低直接关系到供热指标的水平。
高效率的供热设备可以在提供足够热量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从而提高供热指标。
4. 供热系统的管网损失:供热系统的管网损失是指在输送热能过程中由于管道热量散失所造成的能源浪费。
管道绝热性能良好、管网布局合理可以减少供热系统的能量损失,提高供热指标。
三、提高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的措施要提高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考虑以下几点措施:1. 提高建筑隔热性能:采用保温材料、优化外墙、屋顶和地面的隔热结构设计,减少热量散失。
2. 优化朝向和设计布局: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合理设计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供热,减少非必要的能源消耗。
3. 使用高效供热设备:选用效率高的供热设备,如高效燃气锅炉、热泵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供热指标。
4. 优化供热系统管网:合理布局供热系统管网,选择绝热性能好的管道材料,减少热量损失,降低供热指标。
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

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
采暖热负荷指标是设计和计算供暖系统时的重要参数,它指的是在规定的设计条件下,为保持室内温度达到舒适标准,单位建筑面积所需的热量。
在北方地区,民用建筑采暖热负荷指标一般按照室内外温差、建筑物保温性能、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1.对于全天连续供暖的住宅建筑,一般可取50W/平方米作为基础热
指标。
2.考虑到间歇供暖、户间传热以及其他修正因素后,实际应用时可
能需要乘以1.2的间歇供暖修正系数和1.8的户间传热修正系数等,这样得到的结果可能接近100W/平方米左右。
3.在特定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例如室外-9°C,室内18°C),可
能会有更高的热负荷需求。
4.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节能建筑的要求,实际的采暖热负荷
指标可能会有所不同,比如在北京,针对节能建筑,在特定条件下(室外平均-1.6°C,室内保证16°C)的规定平米指标可以低至约20.6瓦/平方米(相当于每平方米20.6W)。
因此,采暖热负荷指标范围通常介于基本的50W/平方米到考虑多种修正因素后的100W/平方米或以上,具体数值需根据建筑设计、地域气候特征以及节能要求等多种因素来精确计算。
供暖面积热指标

供暖面积热指标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住宅供暖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住宅供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标准。
本文将围绕供暖面积热指标展开探讨,旨在介绍其定义、计算方法和重要性。
一、定义供暖面积热指标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单位面积所需的供暖热量。
它是评价供暖系统能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以W/平方米(W/m²)为单位进行表述。
供暖面积热指标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供暖系统的能耗情况。
二、计算方法供暖面积热指标的计算方法通常如下:1. 确定供暖季节的起止日期。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确定供暖季开始和结束时间。
2. 收集相关数据。
包括建筑面积、室内设计温度、节能保温措施、当地气象数据等。
3. 计算供暖期间平均室内温度。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和室内设计温度,计算供暖期间的平均室内温度。
4. 计算供暖季节的总供暖热量。
根据建筑面积和平均室内温度,计算供暖季节的总供暖热量。
5. 计算供暖面积热指标。
将总供暖热量除以建筑面积,得到供暖面积热指标。
三、重要性供暖面积热指标在住宅供暖系统设计和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障居民舒适度。
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师确定合理的供暖热量,确保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提高供暖系统能效。
通过合理计算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避免过度供暖或供暖不足的情况发生,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供暖系统的能效。
3. 降低能源消耗。
供暖面积热指标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适当的保温材料和方式,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居民的供暖费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个供暖面积热指标的应用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在实际中的作用。
假设某小区的建筑面积为10000平方米,供暖期间为120天,室内设计温度为20摄氏度,当地供暖季开始日期为11月1日,结束日期为次年2月28日。
根据当地气象数据,供暖季间平均室内温度为18摄氏度。
供热管径计算

当已知建筑面积时,供热指标按下列值选用住宅地暖:45~60w/m2暖气包:60~70 w/m2办公楼:60~80 w/m2旅馆:65~70 w/m2商店:65~75 w/m2厂房:80~100 w/m2俱乐部:100~120 w/m2以上为华北地区采暖热指标热负荷计算Q=F×q×103 (kw)式中Q---采暖热负荷(kw)F---采暖用建筑面积m2q---采暖热指标w/m2三、热水循环泵总流量按下式计算:页脚内容1页脚内容2 G=n tt 163.1Q ∆⨯式中G=热水总流量 时吨(即循环泵总流量) △t----供回水温差(即t g -t n )1.163---常数四、循环水泵的扬程计算:H=1.1×(H 1+H 2)式中H----循环水泵扬程(m )H 1---换热设备压力降(Pa )H 2---供热厂区中继站管道压力降(Pa )五、补水泵流量计算:G A =G ×1%×34 n t式中G A ---补水泵流量 n tG---循环水泵流量 n t1%---正常补水量 n t4---事故补水量倍数值3---水泵的工作系数六、补水量扬程计算H B=1.1(H1+H2)t式中H B---补水泵扬程n1.1----管道阻力系数H1---资用压力(Pa)H2---楼层高度拆合压力(Pa)七、供热用户的流量按下式计算q=03 n tq----流量n t式中Q----计算热负荷k卡/时C----谁的比热k卡/时(近视取1大卡/公斤℃)t g---供水的温度℃t n------回水温度℃八、供热管径计算页脚内容3页脚内容4 D=18.8W Q式中 D----- 管道管径mm18.8-----常数Q------供热负荷W ---平均流速 s m (热水取0.8~2m/s )九、散热器(暖气包)散热面积计算 F=)t t k Qn p -(×1β×2β×3β(m 2)式中 F---散热面积t p ---平均温度t n ----室内设计温度1β----散热器的传热系数2β----连接系数3β----安装系数十、散热器的总片数 n=f F (片)式中n----散热器的总片数F----散热器f----每片散热器的总面积页脚内容5。
住宅小区供热配建标准

住宅小区供热配建标准摘要:一、住宅小区供热配建标准概述二、供热配建标准的具体内容1.供暖热负荷2.热源和热力站3.供热管网4.室内供暖系统三、住宅小区供热配建标准的重要性四、符合供热配建标准的建议和措施正文:住宅小区供热配建标准是确保住宅小区居民能够享受到舒适、安全、环保的供热服务的重要保障。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住宅小区供热配建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供热配建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供暖热负荷、热源和热力站、供热管网以及室内供暖系统等方面。
首先,供暖热负荷是指根据小区的建筑面积、建筑高度、保温性能等因素确定的供热需求。
其次,热源和热力站是指为满足小区供热需求而设置的热源设备和热力站设施。
供热管网是指将从热力站输送热能到居民家中的供热管道系统。
最后,室内供暖系统是指居民家中的供暖设施,包括散热器、地暖等。
住宅小区供热配建标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符合供热配建标准的住宅小区能够确保居民在寒冷的冬季享受到舒适的室内温度。
其次,供热配建标准有利于节约能源,提高供热效率,降低供热成本。
最后,符合供热配建标准的住宅小区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
为了符合供热配建标准,住宅小区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根据小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居民需求等因素合理确定供暖热负荷。
其次,应选择合适的热源和热力站设施,确保热源的稳定性和热力站设施的安全性。
再次,应优化供热管网的布局,减少热损失,提高供热效果。
最后,应推广节能、环保的室内供暖系统,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总之,住宅小区供热配建标准对于保障居民生活、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供热配建标准的宣传和监管,确保住宅小区供热配建标准的有效执行。
济南市居住建筑采暖耗热指标的确定及分析

将瞬时耗热指标在采暖季累计后除以采暖期瞬
时值的累积次数便可得其采暖季平均采暖热指标 :
n
∑Qi
Q=
i =1
n
(2)
式中 , Q 为平均采暖热指标 ,WΠm2 ; n 为采暖期瞬时 耗热指标值的累积次数 。
212 最大采暖热指标的计算
在采暖期某一室外温度下 ,根据式 (2) 计算出平
均采暖热指标 ,即可根据下式求得采暖季最大采暖
总热量 ,再用耗热量除以该换热站的供热面积就可
获得该典型换热站的瞬时耗热热指标[5] ,可表示为 :
Q
=
1
000 m ( hi 3. 6 F
hc )
(1)
式中 , Q 为采暖瞬时耗热指标值 ,WΠm2 ; m 为换热站
内蒸汽流量 ,tΠh ; hi 为换热站内蒸汽进口焓值 , kJΠ kg ; hc 为换热站内凝水的焓值 ,kJΠkg ; F 为换热站供 热面积 ,m2 ;1 000Π316 为单位换算系数 。
29126 461056
为使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该地区平均采暖热指标 ,计算方法如下 :
Qq =
F1 Q1 + F2 Q2 + F3 Q3 F1 + F2 + F3
(4)
式中 , Qq 为采暖区的加权平均热指标 ,WΠm2 ; Q1 、Q2
和 Q3 为各换热站的平均采暖热指标 ,WΠm2 ; F1 、F2
运行参数资料 ,包括换热站内换热器进口蒸汽的温
度和压力 、凝水的温度和压力 、蒸汽流量和对应的室
外温度等 ,从而避开建筑形式的多因素影响[4] 。计
算的基本原理是 :通过进口蒸汽的温度和压力确定
其焓值 ,再通过凝水的温度和压力确定其焓值 ,二者
供暖面积计算标准

供暖面积计算标准
供暖面积是指需要供暖的房间或建筑的实际面积。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供暖面积计算标准,下面是中国的供暖面积计算标准:
一、住宅供暖面积的计算标准
(1)公建住宅:按照人均供暖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的标准计算。
(2)私房住宅:按照建筑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外墙线到中心线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即建筑平面面积。
二、公共建筑供暖面积的计算标准
(1)办公室和商业用房:按照建筑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外墙线到中心线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即建筑平面面积。
(2)医疗卫生用房:按照床位计算,每张病床供暖面积不小于4平方米。
(3)学校和文化设施:按照建筑面积计算,建筑面积是指房屋外墙线到中心线之间的水平投影面积,即建筑平面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标准仅为一般性的计算标准,具体的供暖面积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例如地区气候、建筑
隔热性能、室内布局等因素。
另外,不同的供暖方式也会影响供暖面积的计算。
民用建筑的热负荷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民用建筑的热负荷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说到民用建筑的热负荷和建筑物的耗热量,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哎呀,这个听起来太专业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大家也别慌,咱们说这事儿,跟你家里的温暖、舒适度可是息息相关的。
你想,冬天一到,冷风一刮,外面冻成了冰棍儿,里面却能喝着热茶、穿着舒适的毛衣,真是够舒服的!这背后的秘密,当然离不开建筑物的热负荷和它的耗热量啦。
热负荷到底是啥?简单来说,就是建筑在某个特定时间段里,需要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才能保持室内的温度不变,或者达到你想要的温暖程度。
这就像你冬天穿衣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一模一样的厚外套对吧?你要是住在北方,冬天有时候外面冷到让人怀疑人生,当然要穿个羽绒服、带个围巾,而你住在南方,冬天冷得像是“微风一吹就冻死”,那一件薄外套就能应付了。
这建筑的热负荷就像给房子穿衣服一样,根据外部的天气情况,房子需要多少热量,才能让屋里舒舒服服的。
建筑的热负荷也跟建筑物的大小、朝向、窗户的大小、甚至墙体的厚度都有关系。
你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房子是那种大大的落地窗,冬天外面一片白茫茫的雪,能不冷吗?这时就需要更多的热量来弥补这个“热量流失”。
现代的建筑设计也是讲究“省热”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家成为一个巨大的“热量漏斗”,对吧?再说说“建筑物的耗热量”。
这就更直接了。
耗热量,就是建筑在维持温暖时,实际消耗的热量。
它有点像你做饭时的火力大小,你不可能在明明做汤的时候开大火,做个清汤一样,火力不适当,不仅浪费能源,还容易“烤焦”了。
所以,建筑的耗热量得合理,不然就会浪费资源,不环保,而且还可能导致能源费用飙升,哪有那么多钱愿意为这不必要的浪费埋单?说到这里,有没有觉得其实这些概念并没有那么难懂?你就想,建筑物的热负荷和耗热量,简单来说,就是保持你家温暖的“能量需求”和“能量消耗”。
你想,房子一旦设计得当,它的保温效果就好,温度就能很稳定,不容易走失。
而热负荷的高低,也正反映出建筑的保温性和密封性。
全国供暖热负荷指标标准住宅

全国住宅供暖热负荷指标标准
全国供暖热负荷指标标准住宅一般为45~70W/m2。
这个数值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建筑物类型和供暖系统等因素有所不同。
在实际计算供暖热负荷时,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户的传热系数和面积、建筑物的体形系数、新风量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供暖热负荷的大小。
在计算住宅供暖热负荷指标时,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室内温度要求:一般来说,室内温度要求为18℃~22℃。
这是为了确保居民在冬季有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
2.建筑结构和材料:热负荷的计算需要考虑建筑结构和材料的因素,如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窗户的传热系数和面积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供暖热负荷的大小。
3.供暖系统:供暖系统的类型和效率也会影响热负荷的计算。
不同的供暖系统有不同的热效率,因此在计算热负荷时需要考虑供暖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
4.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也会影响供暖热负荷的计算。
例如,北方地区的气候较寒冷,供暖热负荷相对较大;而南方地区的气候较温暖,供暖热负荷相对较小。
因此,在计算住宅供暖热负荷指标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供热建筑面积定义标准最新

供热建筑面积定义标准最新在建筑设计和供热系统规划领域,对于供热建筑面积的定义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标准不仅关系到建筑供热系统的设计与运行效率,还直接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因此,不断更新和完善供热建筑面积定义标准是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供热建筑面积定义标准最新的国际趋势在于更加注重综合考量建筑的热负荷特性、使用功能和区域气候特征等方面因素。
随着低碳能源和绿色环保理念的普及,对于建筑供热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首先,供热建筑面积定义标准最新的核心在于综合热负荷计算方法。
除了考虑建筑结构本身的保温性能外,还应综合考虑建筑内部人员活动、设备运转等产生的热量。
通过建筑能源软件模拟和动态热仿真等方法,对建筑整体的热负荷进行精确计算,从而确定合理的供热面积范围。
其次,供热建筑面积定义标准最新的趋势在于强调分区供热。
根据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建筑功能和使用需求,将建筑划分为若干个供热区域,分别进行供热系统设计和面积定义。
这种分区供热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还可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差异。
另外,供热建筑面积定义标准最新的要求还在于强调能源利用效率。
倡导采用节能环保的供热设备和技术,实现建筑供热与能源利用的双赢。
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太阳能热水和地源热泵等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总的来说,供热建筑面积定义标准的更新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推动能源利用效率都具有积极意义。
各国建筑设计和供热系统工程师应密切关注最新的供热建筑面积定义标准,不断完善技术和经验,为建设更加节能环保的供热建筑做出贡献。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评价指标

城镇供热系统节能评价指标1 供热质量指标1.1供热系统的供热质量不应低于本标准B.1的限定值,宜达到目标值。
1.2供热系统的供水温度不应高于供热调节曲线设定的温度,且供水、回水温差不小于运行曲线规定温度差的80%。
1.3管网的水力失调度应大于0.9且小于1.2,水力失调度应按下式计算:n w=g yg yj(1.3)式中:n w——水力失调度;g y——用户热力入口处实际循环水量(m3/h);g yj——用户热力入口处设计循环水量(m3/h)。
1.4供暖建筑主要房间室内温度应为18℃~24℃,且室内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
2 运行能耗指标2.1供热系统的运行能耗指标应小于本标准B.2的限定值,宜达到目标值。
2.2单位供暖面积耗热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 A=Q0A(2.2−1)Q0=Q c×24T×(t nj−t wp)(t nj−t wp)τ(2.2−2)式中:Q A——单位供暖面积耗热量[GJ/(m2·a)];Q0——供暖期热源出口总供热量(GJ/a);Q c——检测期间热源出口总供热量(GJ);A——供暖建筑面积(m2);T ——供暖期天数(d/a);t nj——供暖室内设计温度(℃);t wp——供暖期的室外平均温度(℃);t wc——检测期间的室外平均温度(℃);τ——检测持续时间(h)。
2.3供热系统单位供暖面积燃料消耗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B A=G0A(2.3−1)G0=G c×24T×(t nj−t wp)(t nj−t wp)τ(2.3−2)式中:B A——单位供暖面积燃料消耗量(热电厂GJ/(m2·a);锅炉房:燃煤kgce/(m2·a),燃气 Nm3/(m2·a),燃油:kg/(m2·a);G0——供暖期燃料消耗量(热电厂GJ/a;锅炉房:燃煤kgce/a;燃气Nm3/a;燃油kg/a);G c——检测期间的燃料消耗量(热电厂GJ/a;锅炉房:燃煤kgce/a;燃气Nm3/a;燃油kg/a);A——供暖建筑面积(m2)。
北京市各种建筑供暖热指标

北京市各种建筑供暖热指标随着冬季的临近,北京市的供暖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市民温暖过冬,北京市针对不同的建筑类型设定了不同的供暖热指标。
本文将详细介绍北京市各种建筑供暖热指标,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作用。
一、居民住宅供暖热指标1. 多层住宅及老旧小区供暖热指标根据北京市规定,多层住宅及老旧小区的供暖热指标一般为每平方米20千瓦。
这是因为此类建筑通常缺乏优良的隔热设施,热损失较大,因此需要提供更多的热量来保证供暖效果。
2. 高层住宅供暖热指标相比之下,高层住宅的供暖热指标要低一些,一般为每平方米18千瓦。
高层住宅常常采用更现代化的建筑工艺,具备较好的隔热性能,因此热损失较小,供暖热指标相应可以略低。
3. 精装修住宅供暖热指标对于精装修住宅,北京市则提出了不同的供暖热指标要求。
一般情况下,精装修住宅的供暖热指标为每平方米16千瓦。
这是因为精装修住宅在装修过程中会进行一系列隔热措施,如墙体保温、双层窗户等,因此具备更好的保温性能,供暖热指标可以相应调低。
二、商业建筑供暖热指标1. 商业办公楼供暖热指标对于商业办公楼,北京市的供暖热指标一般为每平方米30千瓦。
商业办公楼通常具备较高的气候控制要求,包括供暖、制冷、通风等,因此需要相对较高的供暖热指标来满足建筑内部的需求。
2. 商场及其他商业设施供暖热指标商场及其他商业设施的供暖热指标一般较为统一,为每平方米25千瓦。
这是为了满足商业场所繁忙时的人流量和负荷需求,保障人们在冬季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三、公共建筑供暖热指标1. 学校及医院供暖热指标学校和医院等公共建筑的供暖热指标要求较高,一般为每平方米25千瓦。
这是因为这类建筑需要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来满足学生和病人的学习和康复需求,因此供暖热指标相应较高。
2. 政府大楼供暖热指标对于政府大楼而言,供暖热指标的要求一般较低,一般为每平方米20千瓦。
政府大楼通常拥有较为完善的隔热设施和气候控制系统,因此热损失较小,供暖热指标可以相应调低。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3.0.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3.0.2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3.0.3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3.0.4采暖耗煤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3.0.5不同地区采暖住宅建筑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不应超过本标准附录A附表A规定的数值。
3.0.6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应达到当地采暖住宅建筑相同的水平。
2.1 设计规范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计算方法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W/m2)。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向其它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 (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大批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 (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热负荷指标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采暖期间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 (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 Q2=0.28cpρwnL(tn-twn)(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 (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qF(w/㎡)
民用建筑面积供热指标住宅楼每平米热量 46 ~ 70 商店每平米热量
64 ~ 87 办公楼、教室每平米热量 58 ~ 81 单层住宅 80 ~ 105 医院、幼儿园 64 ~ 80 食堂、餐厅 116 ~ 140 旅馆 58 ~ 70 影剧院 93 ~ 116 图书馆 46 ~ 75 礼堂、体育馆
数。
1千卡=1大卡
1卡=4.187焦耳,1千卡=4.187千焦耳(kJ)。
1焦耳/s为1瓦特。
能量焦耳1焦耳= 1牛顿·米=1瓦特·秒
热量电子伏特1电子伏特= 0.1602×10-18 焦耳
功率瓦特-- 1瓦特= 1焦耳/秒=1牛顿·米/秒
一焦耳相等于:
1×10−6 兆焦耳
2.7778×10−7 千瓦·时
0.239 卡路里
0.000948 英国热量单位
0.738 呎‧磅力
1 W·s (瓦特秒)
1 N·m (牛顿米)
23.7 呎磅
10,000,000 尔格
是对的,热量等于流量乘以温差乘以热焓(4.18)最后除以 3.6,因为这里的单位有符合单位,所以最后结果是瓦。
1吉焦=百万千焦=1000000X1000
1千瓦时=0.0036吉焦
千瓦时和吉焦都属于热费计量单位,1千瓦时等于0.0036吉焦。
房间热负荷的确定
2008-05-16 15:10
按《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GBJ19—78)中第三章第二节负荷的规定执行。
热负荷是指在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要由热源供给的热量。
介绍两种热负荷计算方法:一种是概算指标法,适用于用户初步估计自己选用圣尔诺碳晶板供暖后,大概估算投资费用及采暖期间的运行费;另一种是热工计算法,适用于用户详细计算每个房间的用量。
概算指标法
概算指标法采用面积热指标.面积热指标qF是指同类型建筑物,采暖时
单位面积的耗热量,其单位为
W/m2,(见表2)有了q F 则建筑物采暖负荷概算值计算公式为:
Q=F×qF
式中:Q:总耗热量,单位:W
F:建筑面积,单位:m2
qF:面积热指标,单位:W/m2
表2 设计热指标及年运行费用
分户实例计算,功率及使用费用(以100平米建筑面积为据)
上海地区每年12月10日—次年3月10日(正常使用时,系统的实际工作时间约
建筑性质概算热指
标qF
(W/m2)
总耗电KWh(度)24h/
日×90天(系统实
际工作时间约为5-6
小时)
供暖运行费用(元/ m2)
单位电价0.5元/度(峰
谷平均)×总耗电量度/
m2
每月平均费用
(元/月)设计值
住宅80 43.2 21.6 720 办公楼、教
室
85 45.9 22.95 765 医院、幼儿
园
85 45.9 22.95 765
旅馆85 45.9 22.95 765 商店100 54 27 900 别墅大堂85 45.9 22.95 765 以上数值的测算是按全天24小时运行,并持续保持室温20℃温度的使用情况。
实际使用中,当系统有运行保温模式情况下,费用会降低1/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