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学案3粤教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学案:第一单元 2《促织》:变形的故事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学案:第一单元 2《促织》:变形的故事 Word版含解析

2《促织》:变形的故事喜雨口号[注]蒲松龄一夜松风撼远潮,满庭疏雨响潇潇。

陇头禾黍知何似?槛外新抽几叶蕉。

【注】口号:古人常用的诗题,意为随口吟成的诗。

久旱逢雨,诗人随口吟成此诗。

【赏析】这首诗开篇就写松风,“撼远潮”将风声比作摇天撼地的海潮,有声势,有威力,使读者耳有所闻,眼有所见,感受松风的力量。

第二句写由风带来的疏雨潇潇而下,和题目作者的“喜”形成呼应。

“陇头禾黍知何似”采用疑问的形式,强调了诗人对“禾黍”的关注,表现了对农民的同情及关心;提出疑问却不直接作答,让读者通过“槛外新抽几叶蕉”感受到诗人喜的是禾黍因雨而抽叶,旱情因雨而得到缓解。

这样就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空间,诗意委婉含蓄,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思考】“撼远潮”运用了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提示】文中画线部分即思考答案。

一、字音科敛.丁口(liǎn)迂讷.(nè)具赀.(zī)爇.香(ruò) 翕.辟(xī) 不啻.(chì)藁.葬(ɡǎo) 惙.然(chuò) 交睫.(jié)觇.视(chān) 惭怍.(zuò) 咫.尺(zhǐ)厚赉.(lài) 蹄(qiào) 蠹.贫(dù)东曦.(xī) 掭.以尖草(tiàn) 俾.入(bǐ)邑庠.(xiánɡ) 抢.呼欲绝(qiānɡ)二、组词⎩⎪⎨⎪⎧黠xiá(猾黠)黩dú(穷兵黩武)黜chù(罢黜) ⎩⎪⎨⎪⎧璧bì(拱璧)壁bì(墙壁)僻pì(偏僻) 三、通假字(1)昂其直.,居为奇货 “直”通“值”,价钱 (2)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裁”通“才” (3)成妻具赀.诣问 “赀”同“资”,钱财 (4)翼.日进宰 “翼”同“翌” 四、一词多义(1)责⎩⎪⎨⎪⎧①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索取,动词②以塞官责.差事,索取(的财物),名词③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 责备,责罚,动词 (2)令⎩⎪⎨⎪⎧①有华阴令.欲媚上官 县令,名词②急解令.休止 让,动词③群葩当令.时 时节,时令,名词④便言多令.才 美好,形容词(3)岁⎩⎪⎨⎪⎧①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 年,名词②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表年龄的单位,量词(4)顾⎩⎪⎨⎪⎧①成顾.蟋蟀笼虚 回头看,动词②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看,环视,动词③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但,动词④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考虑,顾虑,动词⑤三顾.茅庐 探望,拜访,动词 (5)复⎩⎪⎨⎪⎧①成反复.自念 回来,回去,动词②亦不复.以儿为念 再,又,副词③成子精神复.旧 恢复,动词 (6)靡⎩⎪⎨⎪⎧①靡.计不施,讫无济 无,没有,动词②试与他虫斗,虫尽靡.败退,动词③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倒下,动词④奢靡.之风日盛 浪费,动词(7)发⎩⎪⎨⎪⎧①探石发.穴 打开,挖开,动词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发射,射出,动词③无毫发.爽 毛发,名词 五、古今异义 (1)因责.常供 古义:责令。

2019精选教育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短篇小说欣赏》第2 课《促织》:变形的故事(教案).doc

2019精选教育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短篇小说欣赏》第2 课《促织》:变形的故事(教案).doc

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系列《短篇小说欣赏》第2课《促织》:变形的故事(教案)李建辉教学要点1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2 分析小说的思想主题重难点1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2 分析小说的思想主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理清思路,把握小说情节步骤一快速串译课文,提示学生注意课文有关的文言词句(给学生提供了课文翻译,《第二教材》中有较详细的文言词句的归纳)二结合课后的练习一,讨论如下:1 故事发生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明确:故事发生在背景是,朝廷以斗蟋蟀为时尚,各级官员通过征集蟋蟀而盘剥百姓,而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恶人借机把蟋蟀囤积居奇,从中鱼肉百姓,经常是征集一只小小的促织,就要弄得几户人倾家荡产。

)2 里正与里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成名被迫充当了里正的苦差役?为了这差役成名结果怎样?(明确:“里正”相对于现在的村民小组长,负责帮助上面征收计划生育罚款的人,如果没有能从村民手上征收到,完不成上面下达的任务,那就只有自己垫付;而“里胥”相对于现在的村里的蹲点拿国家工资的干部。

成名因为平时循规蹈矩为人忠厚老实,因此被里胥上报做了这个专门得罪人的苦差。

为了应付这苦差,成名赔光了自己的家产,还亲自去寻觅促织,没有找到,结果被县宰打得两腿之间脓血淋漓,躺在床上连路都走不了。

)3 成名妻子到村中的一个巫婆处求到一张图,按照这图的提示,成名找到一只促织,对此,他怎样了?(明确:成名一家欢天喜地,认为只小虫价值连城,便精心地饲养起来。

)4 成名的儿子好奇结果把这只关系全家性命的虫子弄死了,结果成名对此又怎样了?(明确:成名先是愤怒地要找儿子算账,可是当发现儿子已经跳井身亡后,又化怒为悲;后来要去埋葬儿子时,发现儿子还有气息,又转悲为喜,可是望见那装蟋蟀的笼子是空空的时,又非常失落,也就不再把儿子的死活放在心上了。

)5 正在成名情绪低落时,突然听到蟋蟀的鸣叫,结果他又几经曲折找到了一只怎样的蟋蟀?(明确:找到了一只个子很小长得也很难看但却似乎很通人性的蟋蟀,于是他也就把它收养起来,想以此献给公堂,又害怕担心它不符合要求,就先试着让它比斗一下,看看它的能耐。

(完整版)促织导学案(教师版).doc

(完整版)促织导学案(教师版).doc

高二导学案学科:语文编号:编制人:赵润清审核人:小组:姓名:评价:使用时间:《促织》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家及作品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归纳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情节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点1.整理归纳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学法指导:《促织》是一篇小说,学的时候注意划分结构,梳理情节内容。

本文涉及的文言知识较多,认真积累。

第一课时文言知识积累一.学习目标:积累文言知识二.资料助读: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

从小热衷功名, 19 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

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 20 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 40 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

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

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我的疑问探究一:通假字1.昂其直 /而高其直(直,通“值”,价值、价格)2.而翁归(而,通“尔”,你的)3.手裁举(裁,通“才”,刚刚)4.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5.翼日进宰(翼,通“翌”,次于“今”的)6.牛羊蹄躈各千计(躈,通“噭”,口)探究二:古今异义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促织》学案(答案不全)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促织》学案(答案不全)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促织》学案(答案不全)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指导语】这是一个人变促织的故事,因为这么一变,改变了主人公一家的命运。

故事最好说“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这样的故事在今天,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

【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了解蒲松龄及其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积累文言词汇,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3、掌握本文曲折离奇的情节。

4、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意图、故事喜剧结尾的意义、篇末评论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曲折离奇的情节。

2、通过讨论,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意图、故事喜剧结尾的意义、篇末评论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中皇帝荒淫无度、官贪吏虐、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增强对历史的认识能力与批判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归纳文言现象,总结文言文学习的规律;从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两方面来解读作品。

难点:对文中“神示佳虫”和“魂化促织”两个超现实的离奇情节的理解和评价,以及对蒲氏自身文末议论的分析判断,是学习的难点。

【自主学习】一、知识梳理。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蒲松龄( 1640~ 1715),清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属山东淄博市)人。

出身没落的地主家庭,在贫苦的生活中长大。

成年时,家境衰落,生活贫困。

自小羡慕功名,醉心科举。

十九岁初应童子试,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

后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始成贡生。

他一生科场失意,生活困顿,又久处乡野,亲眼目睹官绅贪赃枉法,残害人民,心中郁闷不平,于是“假借狐鬼,摹成一书,以抒孤债”,这就是《聊斋志异》的写作目的。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2、了解《聊斋志异》题解:其中“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异事。

关于促织教案3篇

关于促织教案3篇

•••••••••••••••••促织教案关于促织教案3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促织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促织教案篇1在对《促织》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安排了三课时:1.学生自读,解决疑难;2.剖析课文,文学鉴赏;3、在教师指导下解决并巩固有关疑难字词和文言句式知识。

设计第二课时教案的指导思想是: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具体措施是:避轻就重,选点爆破。

教学目的是:以“点”带“篇”,归纳扩展。

依据信息论原理在教案设计中形成交叉错综、相互联系的网络认知结构,爆破的重点是小说的结构特点,难点是其生动传神的描写,即我所谓的“人民用鲜血与悲泪催开的无比璀璨艳丽的花朵。

”这张网的总绳是使用归纳法,在文学鉴赏中对作品主旨进行深入剖析与扩展,借以走进蒲松龄,了解他笔下的封建社会。

删繁就简,点击要害,设置的这三个点,是这个网络认知结构中的杼纽,牵动每“一点”都会引动全篇,现分述如下。

一.用比较法凸显小说一波三折的结构特点,让学生快速掌握小说情节。

1.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原理,学生课堂活动中的心理特点有三个阶段:松散、集中、疲劳。

在起始阶段的导语之后,为提高信息输入的强度,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心理刺激,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活思维,我将学生在解读小说时高度期待的热点问题,即颇具吸引力的小说情节,用结构示意图在字幕上打出,又火上浇油般在字幕上打出一段关于明代蟋蟀野史的结构示意图。

让学生在在比较中判断情节结构的异同,其课堂教学密度和强度自然要比单一的思考判断记忆大得多,而由于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正是兴趣盎然的热点所在,所以当然可以放大瞳孔,乐此不疲了。

异同比较结构示意图:《促织》蒲松龄↗⑦斗→⑧献→⑨议②捕④再捕⑥三捕↗ ↘ ↗ ↘ ↗①征③卜⑤丧《野史》(吕毖《明朝小史》)①好促织―――→②换促织-―――→③妻缢-―――→④夫自尽附原文:(字幕显示)“宣宗(宣德)酷好促织之戏,遣使取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

促织导学案(教师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促织导学案(教师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二导学案学科:语文编号:编制人:赵润清审核人:小组:姓名:评价:使用时间:《促织》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家及作品相关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归纳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梳理情节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教学重点1.整理归纳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2.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学法指导:《促织》是一篇小说,学的时候注意划分结构,梳理情节内容。

本文涉及的文言知识较多,认真积累。

第一课时文言知识积累一.学习目标:积累文言知识二.资料助读: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蒲松龄,ft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

从小热衷功名,19 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

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 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 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

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

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我的疑问探究一:通假字1.昂其直/而高其直(直,通“值”,价值、价格)2.而翁归(而,通“尔”,你的)3.手裁举(裁,通“才”,刚刚)4.虫跃去尺有咫(有,通“又”)5.翼日进宰(翼,通“翌”,次于“今”的)6.牛羊蹄躈各千计(躈,通“噭”,口)探究二:古今异义1.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①古义: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

语文选修粤教版短篇小说欣赏《促织》教案3

语文选修粤教版短篇小说欣赏《促织》教案3

教学目标:1、鉴赏本文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2、归纳文言现象,把握文言词句的学习规律。

教学重点:曲折跌宕的情节、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

教学难点:“神示佳虫”和“魂化促织”的理解和评价。

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1、蒲松龄的自勉诗(科举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郭沫若题联(话聊斋)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二、讲故事,知内容1、全文是以什么为线索?(促织,即“虫”)2、指名一学生讲故事,(提示:围绕标题“促织”展开复述,只简述故事梗概,不细叙具体细节,所谓梗概,包括故事发生的背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其他同学边听,边紧扣线索给每段加一个标题。

学生讲故事,最后明确:征促织——捕促织——卜促织——得促织——失促织——化促织——斗促织——进促织——议促织3、按小说情节发展来分析,明确《促织》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让学生体会故事一波三折的特点。

阅读课文,编写情节提纲情节起止段所写内容序幕(起因)第1段朝廷征促织开端第2段成名被摊派交纳促织发展第3~4段成妻卜促织成名按图索促织高潮第5~7段成子毙促织化促织斗促织结局第8段成名献促织尾声第9段作者评促织文章始终围绕促织一条主线,成名一家忽悲忽喜,喜而转悲,悲而复喜。

围绕这条主线情节具体有几次波折?体会这样安排有何妙处?其情感变化可用如下曲线表示:喜促织喜征虫受刑神卜得虫儿毙促织魂化促织悲悲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作者如此安排,让成名的命运(独是成氏子以蠹贫(操童子业,久不售),以促织富。

)随着促织的得失而起伏不定,意在揭示封建社会中百姓的命运行同草芥一般任人宰割,让读者在惊心动魄的陡转中体会到统治阶级的残酷。

4、细读课文第六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成名心理变化的词依次填入横线上,并体会心理描写的妙处和作用(每条横线只填一个字)。

2024年《促织》优秀教案-(增加多场景)

2024年《促织》优秀教案-(增加多场景)

《促织》优秀教案-(增加多场景)《促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和句型;(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并进行角色扮演;(3)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2)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以及写作手法;2.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写作水平。

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2.课文解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型以及写作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3.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4.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写作水平;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知识面;6.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给予及时的评价与指导;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辅助资料: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3.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建议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2.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完整)《促织》 教案教学设计

(完整)《促织》 教案教学设计

《促织》教案教学设计促织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借讲前朝故事来揭露自己所处清朝“盛世”黑暗现实的创作意图。

2.了解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迭起、跌宕多姿等特点,了解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和表现手法来实现自己的创作意图。

3.掌握课本所规定的必须掌握的多义实词,尽可能熟悉一批文言词语。

教学设想1.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2.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3.《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分段.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题解: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

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

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

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1)提出要求:①先看课文“预习提示”,画出关键句子.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2)通读课文: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

四川省射洪县高中语文 促织教案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四川省射洪县高中语文 促织教案 粤教版选修短篇小说欣赏

2、《促织》教学重点:1、疏通文义,积累知识,把握文章内容。

2、赏析文章的情节、描写特色及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教学设想:1、课文较长,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但语言较浅近,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提示、注释,查阅词典,通读课文,理清脉络,编写情节提纲。

2、为使学生学得生动有趣,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引一则跟它相类的野史作比较,使学生了解同旨异体的文章,并进一步把握《促织》的题旨。

3、《促织》的结尾,历来有争议,通过讨论,求得比较一致的看法。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及作品,通读课文,解决词句疑难。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

1、关于《聊斋》及作者:课文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简称《聊斋》。

(1)作者蒲松龄,山东淄州(今淄博市)蒲家庄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

从小热衷功名,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挤不进官场。

他的大半生基本上在家乡过着清苦的塾师生活,因而和人民接触的机会较多,对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有所不满。

蒲松龄20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40岁左右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

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2)《聊斋志异》简介《聊斋》收集了大量的民间神话传说,书中极大部分以狐仙鬼怪、鱼精花妖为题材,用以讽刺现实,寄托孤愤。

正如该书自序所说:“集腋成裘,忘续明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

寄托如此,亦是悲矣。

”《促织》是《聊斋》中的名篇,作者通过写成名一家被官府逼迫交纳蟋蟀以致倾家荡产,但又终于致富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徭役的残酷,辛辣讽刺“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丑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疏通文义。

(1)、提出要求:①先看课文“阅读提示”,画出关键句子。

②对照注释逐段通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③阅读时思考下列问题:作者以什么为线索展开全文;紧扣线索,简要归纳段意;结尾“异史氏曰”是否是多余笔墨(2)、通读课文: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

高中语文《促织》教案设计(通用6篇)

高中语文《促织》教案设计(通用6篇)

高中语文《促织》教案设计(通用6篇)高中语文《促织》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 理清《促织》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情节。

2 感悟小说主旨;认识封建社会的吏治黑暗。

3 品味朴素、自然、准确、传神的语言;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赏析小说主题的深刻性、题材的现实性、情节的曲折性;积累文言知识难点:文言字词句的理解和掌握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和2;第二课时,教学目标3。

教学媒体PPT Word批注教学设想本学期文言文篇目偏少,学生文言基础肤浅,《促织》是文言短篇小说,既要当小说去鉴赏,又要当文言来实学。

《画皮》《狼》学生也许不陌生,以《聊斋志异》故事改编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屡屡放映。

电影电视《聊斋》故事学生或许比较熟悉,对蒲松龄应有所了解。

但面对文言文字,文言字法词法小说章法主旨表现手法等也许存在困惑。

因此,要求学生学在老师教之前,反复自读熟读课文,发现问题,质疑问题,课堂上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促织》文言文知识相对较集中,且具备文言典型例子,需要学生发现并归纳整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由几幅对联、名人名言道出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2 《聊斋志异》题解二速读课文,概述故事,理清情节三研读课文,探究小说主旨(一)你认为小说情节中最悲惨的是哪部分?成名承受着怎样的痛苦?他最大的痛苦是什么?(二)成名的儿子才九岁,小小年纪为什么要投井自尽?(三)不就是一只小小的蟋蟀吗,值得为它赴死吗?它究竟有什么不同寻常之处?文中哪些文字交待这只蟋蟀重要并主宰着成名一家人的命运?是蟋蟀主宰着成名一家的命运吗?你感到最寒心的是哪个细节?“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

”,成名为什么如此冷酷?是冷酷吗?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什么?(四)成名儿子如果没有活转,你认为对于一个九岁孩子的死谁该负责?罪魁祸首是谁?(五)成名儿子最后“复活”了,成名也“因祸得福”,这可信吗?为什么作者又要这样安排?成子化虫复活,成名作了秀才发家致富了,值得高兴吗?(六)你能简要概括一下作者创作意图和小说主旨吗?(七)你是怎样看待篇末评论的?板书--情节主旨《促织》教学设计四小结1 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2020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促织word教案

2020粤教版语文选修第2课促织word教案
学习成果(作业)
初中我们学过《卖炭翁》、《石壕吏》、《捕蛇者说》,加上本文,分别从四篇作品的选材和抨击的深度入手,作比较赏析。
后续教学预习
(非必须填写)
教学反思
说明:
1.使用本模板设计教学方案,定稿后,请把文件名修改为“姓名+《篇目名》+教学设计”。
2.定稿后,将模板中红色字体删除。
先抑后扬:先写小促织的软弱无能,后写它的英勇善战。
侧面描写:少年从“笑”到“骇”的表现
成名的心理变化:惭怍——大喜——惊——惊喜
3、讨论:让成名家破人亡不是一个最悲惨的结局吗?为什么要安排成名儿子附体促织这个故事情节?
成名好不容易求神问卜得到一只能够“塞责”的促织,却被儿子误毙,以致儿子投井,骨肉分离,造成极大的精神痛苦。直到儿子僵卧岁余,附体促织,历经险恶,才从灾难中拯救了全家,于是因祸得福。这个“附体”的情节只是作者寄托的美好愿望,更加增强了成名一家悲剧的深刻性——平常百姓家的命运竟然掌握在一只小小的促织身上!荒唐!对荒淫残暴的封建统治者是最有力的抨击。
(3)针对抚臣、令尹蒙受促织“恩荫”,证实“一人飞升,仙及鸡犬”的说法,形象而深刻地表明封建官僚的升迁发迹是建立在百姓苦难之上的,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愤懑不平之感。
2、探究本文的主旨。
小说通过主人公成名因促织遭遇不幸,又因促织因祸得福的奇特故事情节,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寄托了对百姓的同情。阅读教学设计方案作者来自息作者姓名顾雯
作者所在单位
上海南汇中学
作者电子邮箱地址
教学内容
所教学的小说篇目
促织
小说的教材版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高级中学课本
适用年级、学期
高一第一学期
所在单元

2019-2020年高三语文教案设计促织

2019-2020年高三语文教案设计促织

2019-2020年高三语文教案设计促织教学目的一、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借前朝“治世”时的殃民故事,加以浪漫主义的幻想、虚构,来揭露“康熙盛世”的黑暗现实。

二、掌握本文情节曲折离奇,波澜起伏,跌宕有姿的特点。

三、学习本文人物心理描写细腻传神,不但切合人物的处境符合情节发展逻辑,而且用语极有分寸的写法。

四、掌握本课的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学习文言句子的正确意译。

教学重点:1.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

2.掌握本文的情节特点。

3.理解故事喜剧结尾的意义。

4.理解篇末评论的作用。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用具:提供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了解故事情节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检查预习,指导常用词解析和课文朗读、概述。

(控制在20分钟内)具体进程是:先布置几个学生解答常用词解析题,布置完后指名学生朗读,然后回过头来订正常用词解析的正误,最后进行概述指导。

每一步都注重知识拓展和方法指导。

常用词解析情况的检查和点拨:指名四个学生按“思考和练习”第六题四组例句板书“岁”、“顾”、“报”、“令”的常用义。

参考答案:“岁”:A年;B每年;C年龄;D年。

“顾”:A但、但是;B回头;C顾念、顾惜;D回头。

“报”;A报告、告知;B报复;C报答;D报仇。

“令”:A命令;B时令;C美好的;D命令。

点拨:上述常用词,均不止题中那几种意义。

如“令”,就还有“一县长官名称”一义。

特别是“顾”,意义用法复杂,除题中三种外,就还有:“看”(“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赢得仓皇北顾”);“探问、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反而”(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等等,此外,与“视”,“玩”合用,有“仔细端详”意,如:“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订鬼》)出示幻灯片,指四个学生快速解析:参考答案:A旧时县的别称;B古代与都城对称的县镇,一说指未筑城墙的县城。

参考答案:A败退;B无、没有;C不;D浪费;E倒下、披靡参考答案:A放进;B接纳、收留;C交纳;D采纳参考答案:A回过来;B再;C又;D恢复;E回答、回复;F同“覆”,覆盖。

促织教案-专业文档!

促织教案-专业文档!

促织教案促织教案三篇促织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掌握文学常识,了解文章借古讽今的特点,《促织》.(第一课时)..。

能力:归纳文言现象,掌握学习规律。

情感: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寄托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

二、教学重点理清曲折离奇、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把握作品主题。

三、教学难点鉴赏细腻生动、真实感人的心理描写。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语设计清代邹�|的《三借庐笔谈》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怪人”:此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典当了所有破旧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但他不收一分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

原来此人是在搜集写作素材。

他遵照一位驼背老人说的“甜、酸、苦、辣”四个字去做。

“甜”就是嘴巴甜,对人和气,男女老少都能接近;“酸”指心肠酸,故事里的人伤心,他就跟着落泪;“苦”指写作吃苦,不管条件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不懈;“辣”指文字有锋芒,尖锐泼辣,能警世醒人。

他白天听,晚上伏案写作,终于创作了《聊斋志异》。

这个“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

2 解题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

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家庭。

天资聪明,学问深厚,十九岁时连中县、府、道三个第一,但此后屡应省试不第,年七十一,始被补上岁贡生,一生忧郁自伤,穷愁潦倒。

他从二十岁左右开始写作,历时二十余载,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另有诗、文集《聊斋诗集》、《聊斋文集》。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倾力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

“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的奇闻轶事。

作者巧妙地通过这些离经虚幻的故事,大胆地揭露社会多方面的黑暗现实,赞美了青年男女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樊篱的精神,抒发了作者自己满腔的“孤愤”。

郭沫若曾题蒲松龄故居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促织》.(第一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短篇小说
第课《促织》:变形的故事
【指导语】这是一个人变促织的故事,因为这么一变,改变了主人公一家的命运。


事最好说“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

这样的故事在今天,同样具有深刻的意义。

【学习目标】
知识和能力
、了解蒲松龄及其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积累文言词汇,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掌握本文曲折离奇的情节。

、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意图、故事喜剧结尾的意义、篇末评论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曲折离奇的情节。

、通过讨论,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意图、故事喜剧结尾的意义、篇末评论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中皇帝荒淫无度、官贪吏虐、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增强对历史的认识能力与批判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归纳文言现象,总结文言文学习的规律;从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两方面来解读
作品。

难点:对文中“神示佳虫”和“魂化促织”两个超现实的离奇情节的理解和评价,以
及对蒲氏自身文末议论的分析判断,是学习的难点。

【自主学习】
一、知识梳理。

、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
蒲松龄(~),清文学家。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ft
东淄川(今属ft东淄博市)人。

出身没落的地主家庭,在贫苦的生活中长大。

成年时,家
境衰落,生活贫困。

自小羡慕功名,醉心科举。

十九岁初应童子试,考中县、府、道三个
第一,补博士弟子员。

后屡应省试皆落第,七十一岁始成贡生。

他一生科场失意,生活困顿,又久处乡野,亲眼目睹官绅贪赃枉法,残害人民,心中郁闷不平,于是“假借狐鬼,
摹成一书,以抒孤债”,这就是《聊斋志异》的写作目的。

蒲松龄岁左右开始创作《聊斋》,岁基本完成,以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直到死前为止,这部作品,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

、了解《聊斋志异》
题解:其中“聊斋”是作者的书斋名,“志异”就是记述花妖狐鬼及其他一些荒诞不经
的奇闻异事。

以婚姻爱情、批判科举、揭露黑暗现实为题材,讽刺现实,寄托孤愤。

《聊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借前朝的故事或用幻化的鬼狐花妖事,来揭露当时的社会
的黑暗社会现实,批露的锋芒直指当朝最高统治者——天子。

艺术特色,则诚如鲁迅先生说的:“用传奇之法,而以志怪之状,如在目前”。

情节
委婉曲折,布局巧妙,结构严谨,语言精练,善于叙事。

、注音:
里胥(ū)迂讷(è)裨益(ì)爇香(ò)翕辟(ī)蒿莱(āá )遽(ù)如被冰
雪(ī)藁葬(ǎ)觇视(ā)惭怍(ò)猪鬣毛(è)龁(é)邑庠(á)椽á赍(ī)蹄躈(à)不啻(ì)惙然(ò)蠹(ù)
、积累文言知识
、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

二、协作探究
探究: 在成名的心中,蟋蟀重要还是儿子重要?为什么?
探究:一只小小的促织,竟使成名一家为之悲与喜,为之生与死,为之贱与贵。

文章的构思是不是太夸张、太虚幻了?因而会减弱文章的讽刺效果。

探究:造成这社会的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谁?(如何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能力训练】
.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猾黠(á)竦立(ǒ)不啻(ì)觇视(ǎ)
.惭怍(ò)跬步(ǐ)迂讷(è)稿葬(ǎ)
.审谛(ì)啜(ò)蹄躈(à)裨益(ì)
.科敛(ǎ)翕辟(ī)邑庠(à)荫庇(ī)
.加线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操童子业(从事……行业)抢呼欲绝(碰撞)俾入邑庠(使)细疏其能(梳理)
.久不售(卖)虫集冠上(聚集)业根(罪恶)又劣弱不中于款(款式、规格)
.蹑迹披求(拨开)掭以尖草(撩拨)冥搜未已(深)直齕敌领(咬)
.抚军亦厚赉成(赏赐)无毫发爽(差错)掇置笼中(拾取)径造庐访成(建造)
.根据文意和学习体会填空
本文以曲折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刻画人物,突出中心。

如在写成名的遭遇时,情节,成名忽而,忽而,忽而失望,忽而又有了希望,常常是眼看已经“疑无路”,后来却“”了。

.小说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两个片段的作用分析正确的项()
.表现了作者具有封建迷信思想的局限性。

.“求神问卜”是无望中寻求生路。

“魂化促织”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说明通过艺术虚构,善良的百姓能够获得解脱。

.“魂化促织”使故事结局由悲剧变成了喜剧,削弱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谴责力量。

.“求神问卜”推动情节发展,为再度捕捉促织提供了线索,“魂化促织”增强了故事的
曲折性与神奇色彩,同时也更加深了故事的悲剧性。

.选出与“问者爇香于鼎”一句同属于一类句式的一项()
.掭以尖草.将献诸公堂,惴惴恐不当意
.村中少年好事者.古之人不余欺也
.选出对“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翻译正确的一项(

.抚军不忘自己,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抚军不忘这好处是从哪里来的,不久成名又因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巡抚忘乎所以,不久成名因才能卓越而闻名了,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巡抚不忘这好处是从哪里来的,不久县官也以才能卓越而闻名,县官一高兴,就免去了成名的差役。

.请根据“成子身化促织”一段合理想像,编写一个故事。

不少于字。

【课后反思】
.在自学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
.你的困惑是:
参考答案:
.(提示:项“觇”读ā;项“躈”读à;项“荫”读,“庠”读á)
.(提示:.疏,臣子向君主陈述事情的一种公文,在这句中作动词用,释为“分条陈述”,.售,考取的意思,集,止的意思,中“造”,解释为“到”)
.跌宕起伏、悲、喜、ft重水复、柳暗花明又一村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

例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同此。

项为省略句。

项为定语后置句。

项为宾语前置句)
.(提示:文言句子的翻译,或是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或是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只要将所给的几种翻译作一比较,就不难发现考查的重点。

经分析可知,本句几种翻译的区别在对“所自”、“宰”的理解,“所自”是所字结构,属于名词性短语,意思是“所来之处”,“宰”在文中指县官。

、、三种翻译均有错)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