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考研历年真题加考研英语阅读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满分150分)
考试科目名称;人文地理学代码;718
考生须知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2.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或圆珠笔作答,用其他笔作答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地理关系论是人们对()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A 人地关系
B 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
C 人文现象
D 人文现象的空间差异
2 人地关系中的“人”是指()。

A 作为生物的人
B 具有消费属性的人
C 具有生产属性的人
D 具有社会属性的人
3 生产中需要投入很多知识和智力,需要大量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的科学手段,开发和生产高精尖产品的工业部门属于()
A 资本密集型 B资源密集型 C 知识(技术)密集型 D 混合型工业
4 旅游动机的基础是()
A 人的心理需要
B 旅游资源的分布不平衡
C 地理环境的差异
D 经济的地区差异
5 就业人口是指()
A 劳动适龄人口
B 15岁~60岁的人口
C 劳动人口
D 劳动适龄人口中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或经营活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人口
6 猎人、牧民短期的地区变动,通勤、外出旅行、朝圣属于()
A 人口迁移
B 旅游
C 人口移动
D 人口流动
7 农村聚落最典型的特征之一是()
A 建筑密度大
B 建筑物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C 基础设施落后
D 人口数量少
8 下列属于精神文化的有()
A 北京故宫
B 贵阳甲秀楼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 敬业爱岗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旅游时一种人口流动
B 旅游不是休闲活动
C 旅游的目的是陶艺人的情操
D 科研考察不属于旅游的范畴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边疆是两个主权国家的界限
B 边界是两个行政区域的国度带
C 首都是国家的行政中心
D 国家的领土只有领陆
11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
A 自然物质 B自然物质和能量 C 自然条件 D 矿产资源
12 下列属于人文地理环境的有()
A乡村 B 经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环境,如黄土高原 C 城市 D 国家政策
13 国际组织是一种()
A 国家间组织
B 地区间组织
C 多国政府、人民、民间团体参加的民间组织
D 多国政府、
人民、民间团体设立的各种机构
14 区域要素及人口狭小空间上的集中,发生在城市化的()
A 中心城市化阶段
B 逆城市化阶段
C 郊区城市化
D 渐进型城市化阶段
15 人地关系系统中的“地”是指()
A 自然地理环境
B 地理环境
C 人文地理环境
D 社会文化环境
16 划分城市与乡村的重要标准之一是()
A非农业人口数量 B 非农业人口比例额 C 第二产业产值比例 D 第三产业产值比例
17民族体最典型的特征是()
A 人们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B 人们具有共同的体质特征 C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 D人们具
有共同的物质文化
18 下列属于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有()
A 社会制度
B 黄果树瀑布
C 万里长城
D 长江三峡
19 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有
A长江三峡 B 黄果树瀑布 C 北京故宫 D 桂林上水
20 对于落后地区而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
A 减少环境破坏
B 恢复生态环境
C 加强植树造林
D 消除区域贫困
二、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人文地理学学科体系包括()
A 社会地理学
B 理论人地理学或通论人文地理学
C 区域人文地理学
D 部门人文地理学
2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看,地理环境的属性包括()
A 资源数量上的有限性
B 地域上的差异性
C 层次性和复杂性
D 整体性
3 人口素质是人口总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主要包括()
A 劳动力数量
B 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
C 人口的身体素质 D人口的年龄结构
4 下列情况属于人口移动的有()
A 某高校学生到异地生产实践,实践为一年
B 某人到国外学习一年,完成学业后回国
C 某人从贵州某学校毕业后到西藏工作 D某人从贵州到云南旅游
5 城市化的类型有()
A 向心型城市化
B 它力型城市化
C 景观型城市化 D突发性城市化
6 下列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有()
A 蓄水池
B 城市道路
C 电信 D为城市服务的电力设施
7 下列属于文化景观的有()
A 物质文化景观
B 交通规则中的行车靠右规则
C 万里长城
D 长江山峡
8 民族体相对稳定的特征是()
A 人们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 B人们具有共同的体质特征 C 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D 人们具有共同的物质文化
9 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长江三峡 B 黄果树瀑布 C 北京故宫 D 桂林上水
10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包括()
A 鼓励经济无限制增长
B 强调经济可持续发展
C 强调自然环境保护
D 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三、下列论述分别人地关系认识的哪些特点,并简述其基本观点(每题10分,共30分)
1 炎热国家的人民就像老头子一样的怯弱;寒冷国家的人民就像青年一样勇敢。

2 自然是固定的,人文史无定的,两者间的关系长随时代而变化。

3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并一。

四、综合分析(三选二,每题25分,共50分)
1 分析人口增长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2 分析冷战后当今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特征。

3 贵州多文化并存,并独自发展的现象称之为文化的千岛现象,试论述文化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满分150分)
考试科目名称;人文地理学代码;718
考生须知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4.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或圆珠笔作答,用其他笔作答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核心是()。

A.人文地理环境
B. 人类文化现象
C.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
D.地理现象的区域系统
2.俄国哲学家普列汉列诺夫认为“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则决定着经济关系以及经济关系之后的其他的社会关系发展”。

这种观点属于()的观点。

A.或然论
B.适应论
C.地理环境决定论
D.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新一轮土地规划中,有关人士提出必须把“集约与节约利用土地”作为我国土地利用的一项基本国策,反映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就是要增加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充分利用城市的地上与地下空间。

这主要是基于我国地理环境中的()。

A.全国耕地面积有限,城市化应尽量少占或不占农村土地
B.全国城市土地面积有限,城市人口密度高
C.全国土地面积有限,能够用于城市土地建设的土地很少
D.全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城市用地不能无限制地向农村地区发展
4.人地关系论是人们对()认识的理论概括,是对人地相互矛盾影响,相互作用程度的哲学观讨论。

A.人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B.人地关系的地域系统
C.地理环境
D.人文现象的空间差异
5.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南方地区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幅度增加,这主要得益于()
A.南方地区水热资源丰富
B.上世纪60年代以来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
C.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对水稻需求的增加
D.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合适的农业政策7
6.生产中需要投入很多的知识和智力,需要大量科学家和专家综合运用现代的科学手段,开发和生产高精尖产品的工业部门属于()。

A.资本密集型工业
B.资源密集型工业
C.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
D.混合型工业
7.鞍山钢铁公司是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建设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这主要是因为鞍山地区()。

A.煤、铁资源丰富,资源组合良好
B.适合钢铁企业的劳动力资源丰富
C.交通条件优越
D.所在地区是新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钢铁希求量大
8.下列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最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通常取决于人口的机械增长,即取决于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之差。

B.社会经济因素通常是人口增长主要的、决定性的因素。

C.战争和疾病通常是人口急剧下降的重要因素。

因此,避免战争、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是保持适度人口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D.对于落后国家或地区而言,人口增长是增加有效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9.目前,在中国部分城市中,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的主要原因包括机动车驾驶员争先恐后不按规范行驶、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人乱穿马路等等,上述行为的产生主要是人口()素质的低下。

A.身体素质
B.心理素质
C.文化科学素质
D.思想道德素质
10.关于人口的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旅游时一种人口流动
B.环境移民事一种人口流动
C.大学生求学毕业后会原居住地就业属于人口迁移
D.中国当前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抛荒是人口迁移的结果
11.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

A.工业化 B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C.第三产业的发展
D.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于发展
12.村落社区最基本的功能是()
A.生活功能
B.服务功能 C生产功能 D.居住功能
13.新加坡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使用鞭刑的国家。

鞭刑这一刑法不能被邻近国家接受和采用,无法向新加坡以外扩散,属于文化扩散的()
A.自然阻滞
B.文化阻滞
C.经济阻滞
D.政治阻滞
14.山西省平遥县平遥古城1998年12月31日被联合国正式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以此为依托的当地旅游业近年发展十分迅速。

从旅游资源利用角度进行分类,平遥世界文化遗产地属于旅游资源中的()
A.人文旅游资源B.名胜古迹旅游资源
C.观赏型旅游资源D.不可再生旅游资源
1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与旅游活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景观的千差万别和民族文化差异是人类旅游活动动机产生的基础
B.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而言,旅游开发与旅游活动往往造成民族文化退化,因而不利于当地民族文化保护
C.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如果其空间范围足够大,其旅游环境承载力几乎是不受限制的,因而不必限制旅游者数量
D.对于不可再生旅游资源而言,由于其不可再生性决定了该项旅游资源终将灭失,因而,其旅游开发具有
不可持续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边疆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界限
B.边界是两个行政区域的过渡地带
C.首都是国家的行政中心
D.国家的领土是该国陆上疆界所包围的范围
17.下列关于领土与政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领土面积大的国家,政治实力也强
B.致密性的领土紧凑,因而往往有利于国家主权的行使,便于国家统治
C.国家必须拥有领土,而且国家领土是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被确定下来的
D.领土地理位置优越的国家,政治上往往受到大国干预多,因而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18.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空气
B.煤
C.气候
D.狼群
19.对于落后地区而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首先()
A.减少环境破坏
B.恢复生态环境
C.加强植树造林
D.消除区域贫困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具有时空完备性
B.区域共同体的概念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
C.人文地理学中区域仅存在于陆地地表
D.人文地理学仅仅关注空间格局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各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以上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多选不得分,少选每题对一处1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人地矛盾的是()
A.南极严酷的自然环境不适于人类定居
B.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受土地生产力、适宜性、潜力级等的限制,土地承载力低而不稳定,从而形成人口——土地——食物供需矛盾与冲突
C.土地具有多用途性,因而,任何一宗土地都可以根据人类需要选择其用途
D.在中国,国家规定了城市居民一般情况下,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个孩子
2.知识经济中的知识是指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最主要的有()
A.管理
B.商业
C.科学技术
D.金融
3.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在空间上体现为()
A.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口都分布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区
B.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20-60度之间的地区
C.沿海地区往往人口稠密,离海越远往往人口越稀疏
D.世界人口分布总体上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逐渐减少的趋势
4.下列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有()
A.高速公路
B.城市道路
C.城市下水管道
D.城市教育设施
5.下列属于文化景观的有()
A.梯田
B.交通规则中的行车靠右规则
C.万里长城
D.长江三峡
6.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相互作用的大小取决于()
A.相互间的互补性
B.相互间的引力大小
C.相互间可达性
D.相互间的空间距离
7.引起西亚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有()。

A.民族与宗教矛盾
B.边界争端
C.二战后民主国家纷纷独立
D.五海三洲之地的重要战略位置与丰富的石油资源
8.下列属于资源问题的有()
A.环境破坏
B.森林减少
C.矿产资源枯竭
D.水污染
9.下列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A.沙漠化
B.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
C.固体废物污染严重
D.海洋污染
10.区域协调论的理论基础是()
A.人地关系协调论
B.人地关系一元论
C.人地关系二元论
D.人地关系三元论
三.问答题(共50分)
1.简述主要人文地理环境要素对农业经济活动的影响?(10分)
2.试概述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6分)
3.试分析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6分)
4.简述文化景观的概念和特征?(10分)
5.概述中国的地缘政治与经济中的不安定因素?(10分)
6.简述区域发展方式?(8分)
四、论述题
1.试论述人类工业经济活动特点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15分)
2.试分析论述目前中国政府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措施的社会影响?(15分)
2011年贵州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50分)
1地转偏向力
2风化
3净初级生产量
4自然区划
5地域分异规律
6变质岩
7地震
8石芽
9(记不清了)
10土壤剖面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什么叫泥石流?简述其发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3、简述流域特征及对河流的影响。

4、什么叫植物群落?简述植物群落的演替系列
5、简述气候怎样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6、简述溶融作用的化学过程//?
三、论试题(以下三题任意选两道题做,每题20分,共40分)
1、是论述河流阶地地的物质组成,和按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分类及类型特征并画图表示出河流阶地的组成?
2、试着分析怎样发挥自然地理学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研究中的作用
3、试论述山区植被、土壤的分布规律及植被生态特征。

一选择题
二多选题
三、简答题
1地理环境与旅游活动的关系?(4分)
2什么叫城市化?(3分)
3人口迁移规律?(10分)
4人文环境对工业活动的影响?(8分)
5文化景观的特征?(10分)
6当代国际冲突的特征?(9分)
7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作用?(10分)
论述2010年我国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涨的根源和应采取的措施?(20)
考研阅读技巧总论
1.考研阅读理解文章的考点
1)首段和尾段
一篇文章的主题句、或者说是中心思想往往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者尾段。

许多文章开门见山地在文章第一段中就提出了要说明的对象或者要论证的观点,这些中心思想句的位置一般都是文章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的最后一两句话。

此外,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般都会对全文的说明和论证进行总结,这些句子往往位于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或者最后一句话。

通过一些标志性词汇或者短语,我们可以更快地找到这些总结性句子,如:all in all, in short, to conclude, in consequence, in summary, in a word, as a result, therefore, accordingly, thus等。

主题句(一般是首段首句、二段一句、末段末句)考查了考生是否能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因此是常考且几乎是必考的一个考点。

2)段首和段尾
无论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一篇文章往往会分成几个部分或层次进行说明和论证,每一个段落一般都是一个部分或者层次。

英美人写文章的逻辑性非常强,文章结构都非常规范,因此每个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也经常是该段落的中心思想句,因此也是出题的重点区域,涉及的题目包括中心思想题、推理判断题和细节题等。

在进行快速阅读的时候,考生只需要浏览文章的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就大致能够判断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

3)长难句
长难句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难度所在,其中包含了同位语、插入语、定语、不定式、分词、各种从句等,使得句子长达好几行。

因此这些复杂的句型也往往成为了试题的重点所在。

4)列举处
所谓的列举是指通过一些表示顺承关系的词语逐项列出一些事实或者观点,标志性的词汇包括First, Second, Third...; 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nally; First of all, Then, In addition, Further, Furthermore, Besides, moreover...针对这一考点的题目通常考查文章细节,有时候也涉及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判断。

这种题目没有固定的提问方式,不过通常会有两种题型:第一种是从四个答案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意思往往与文章的意思相反或因果关系颠倒;第二种是从四个答案选项中选择错误的一项,即“except”题型,一般对照原文就能够找出错误的选项
5)举例处
一般的说明文和议论文都需要一些例子来支持作者的说明和论证,这些例子往往与作者的说明与论述有很大的关联,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也成为了考题出处的热点。

这种题目在文章中的线索非常明显,一般都带有如下的标志性词汇: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as an example, as, such as, like等。

在做这种题目的时候,考生要牢记所举的例子一般都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在选项中去寻找与中心思想意思最接近的那一项。

同时,一般文章举例处的前一句或者前几句就是与该例子相关的作者论点,所以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就需要追本溯源地往前读,才能保证所选答案的正确率。

1999年以后几乎每年的考研阅
读题中都有1-2道关于例证的题目,这应当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常用的举例方法有两种:一是先提出观点,后举例说明;二是先列举事例再做出结论。

考生应当学会举一反三,在具体的阅读文章中识别出各种例证。

6)引用处
说明文或者议论文中经常引用他人的观点来支持、佐证作者的观点。

引文有可能是从正面来支持作者的观点,也有可能是作者通过驳斥反面观点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

因此,引文间接地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观点,有一定的隐蔽性和迷惑性,所以也是出题考查的热点地区,通常会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和对作者态度观点的判断能力。

7)因果关系处
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也是考研英语命题者所青睐的出题来源,因为因果句阐述了两个事件或者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作者进行分析或者得出结论的地方。

出题者为了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经常会把含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倒过来考,因此选项中因变成了果、果变成了因,考生需要注意辨别实际的因果关系,防止受到迷惑。

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有:because, because of, so, for, since, as, thus, therefore, consequently, in consequence, as a result, result from, result in, cause, originate from, lead to, attribute to, derive from, base, basis, reason, result, consequence等。

有时候文章中虽没有出现表示因果关系的标志性词语,但是在逻辑上也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个时候考生就需要自己进行判断和推理。

8)转折、对比和类比处
文章的转折处也是体现作者观点和文章主题的地方,作者经常通过先抑后扬的办法在转折词之后才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些明显的转折词包括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yet, as a matter of fact, in fact, actually等,转折词前后的意思一般来说都是相反的,而作者会偏重其中的某一方。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看到转折词,考生最好能作上标志以方便做题的时候查找。

另外,作者也经常把两个事物、两件事实、两种观点进行对比,从而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

表示对比的一些标志性词语有in contrast, in comparison, compared with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只要文章第一段中出现一组对比的概念或事物,这个地方往往会成为考题的命题重点,考生应掌握这一规律,在看到文章首段出现转折对比的内容时,应当立即集中注意力,同时还要明白,第一段出现转折关系时,转折后所表述的一定是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在首段出现的对照或对比的内容将在下文中进行具体的议论,并在文章最后得出结论。

此外,由于议论文和说明文在论证说明事理的时候非常抽象,为了让读者更形象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文章经常会运用类比的手法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好的类比手法不仅有助于将抽象的道理阐述清楚。

更可以让读者加深印象。

类比在文中有两种体现方式,一是明喻,即A像B一样;二是暗喻,说A是B。

由于暗语更加隐蔽,近年来命题专家也越来越趋向于在暗喻内容上设置问题。

9)特殊词汇
考研阅读试题中经常考查考生对于一些词语和词汇的理解,这些特殊词汇包括了平时不经常使用的生僻词、常见词语平时不经常用到的意思或搭配以及关系代词等。

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在于读懂词汇所在文章位置的上下文,从而推断出其意思。

10)数字和年代
考研阅读中经常出现对于数字和年代等细节的考查,看似容易,但是考生经常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掉这些最容易的分数。

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首先,如果出现需要进行运算的题目,一般来说文章的原始数据不是正确答案;其次。

如果答案中的四个数字或者时间都与文章的某一个部分相符合,那么要注意这些数字和时间所对应的不同问题,只选择与题目相关的那个数据;此外,要注意年份和世纪之间的差别,比如1999年就是20世纪,2009年就是21世纪,也就是说世纪的数字是年份的前两个数字加1。

11)专有名词
所谓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称、书籍文章影视作品的名称以及其他专有名词。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考生每每遇到专有名词,可以用铅笔作上标记,以便如果在题目中出现相应专有名词可以进行快速定位。

12)特殊标点符号
有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也经常成为出题的对象,因此考生应该对以下标点符号的用法较为熟悉:逗号、冒号、括号、破折号以及引号。

逗号:两个逗号之间的内容或者一个逗号后面的内容,通常都起到补充说明第一个逗号前面内容的作用。

冒号:冒号后面的内容通常都是用来解释说明前面的内容,例如前面是抽象的概念后面就是对这个概念的具体说明。

括号:括号中间的内容通常用来解释或补充说明括号前面的内容。

破折号:两个破折号之间的内容、或者一个破折号后面的内容,通常表示解释说明或者补充说明。

引号:表示引用他人的观点,一般用来从正面或者反面支持作者的观点。

相关的考题一般都是关于文章细节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考题在考查标点符号用法时往往不会明确说明,需要考生自己去判断并根据具体情况分析标点符号的用法。

13)最高级以及绝对性词汇
最高级词汇以及其他一些表示唯一性的词汇由于其意义的绝对性,因而不容易产生歧义,所以也经常成为出题对象。

这些包括:
I.比较级与含有比较意义的词汇手段和句型结构:
a)表示比较级的more+形容词或副词和+形容词或副词+er形式;
b)表示最高级的most+形容词或副词和+形容词或副词+est形式;
c)表示比较的词汇手段:parallel, rival, match, differ from, like, unlike, different from等;
d)表示比较的句型结构:in the same way; as…as;
II.表示绝对意义的字眼:first, least, always, never, foremost, utmost, all, none, any (anyone, anybody, anywhere) , entirely, absolutely, forever, must等。

III.表示唯一性的词汇:only, sole(solely), mere (merely), sheer,, unique, simply, just
2.考研阅读理解的命题特点
1)语言简化
“语言简化”是命题专家使用语言时所必须遵守的一条重要原则。

一般来说,一道题的四个答案不仅长度差不多,语言的用词水平和语法难度也都差不多。

此外,答案的文字难度也都差不多。

此外,答案的文字难度一般低于文章本身,这也是对考生非常有利的一点,有时候甚至还可以通过答案来帮助理解原文。

2)关键词替换
关键词替换是阅读理解题目中出现最频繁的命题原则,一般都会在正确答案中用原文某个关键词的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进行替代。

或者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有时候命题者会以和原文意思相同但是遣词造句不同的方式来设计正确答案,即用不同的话把原文的某个句子复述一遍,而错误答案反而往往会看上去和原文差不多,这个时候要仔细阅读加以区别。

例题:2000年第61题
3)正话反说
即选项用否定的方式(如双重否定句,或者一个否定形式加上另一个否定词如never, none 等)来表述文中用肯定方式所表述的内容,两者的意思是相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