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配色技术基础知识
塑料颜色配色
![塑料颜色配色](https://img.taocdn.com/s3/m/902651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0.png)
一、塑料着色的目的在塑料制品中,需要着色的大约占80%左右。
其目的如下:①增加制品的美感以吸引消费者欲望,尤其是一些民用制品,如日用品、玩具等。
②提高产品的耐候性,主要是通过着色剂防紫外线功能而实现。
③专门用途:用于指示目的,交通信号灯,有红、黄、绿颜色;电线黑色为接地线等。
在军事上,如军绿色(ZCPE-2601)。
在农业上,不同农作物可用不同颜色的地膜覆盖,如西红柿用红地膜、人参用黄地膜,都可明显提高产量。
二、塑料配色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1、着色剂的性能着色力、色光、耐热性、耐光性、耐迁移性等。
2、塑料的基本性能塑料本身的颜色;塑料的透明性;塑料的色光。
3、塑料成型加工的工艺条件4、塑料加工助剂类型特性及其添加量三、塑料着色配方设计应注意的问题1、选用的颜料品种应尽量少塑料配色应选用的着色剂品种越少越好,如果能用二拼色解决就不采用三拼色,选择品种多不仅配色麻烦,且容易带入补色使颜色灰暗。
另外选用的品种越多,这些品种因分散性,着色力等因素会给配色试样和生产中带来的系统误差也越大。
2、注意颜料的色光塑料着色用颜料有不同色光,例如,炭黑和钛白粉因粒径大小不同分别呈蓝光和黄光,酞菁蓝BS呈红光,而酞菁蓝BGS呈绿光,永固黄GG呈绿光,永固黄HR呈红光,如果用酞菁蓝BGS与永固黄GG配色会使配出的绿色鲜艳,而酞菁蓝BS与永固黄HR配色会使配出的绿色发暗。
在配制浅色塑料制品时,着色剂的色光的影响给配色带来的困难更大。
3、选用性能相同的颜料塑料配色应注意选用日晒牢度和耐候性相近的品种,否则配制的塑料制品因性能差异太大,在户外曝晒后,颜色变得面目全非。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也会因耐热性能差异太大,受加工温度变化引起色泽变化。
塑料配色也应注意选用分散性相近的品种,如采用难分散有机颜料和易分散无机颜料配色,在加工过程中因生产过程中的剪切力变化会引起色泽变化。
4、颜料的热色效应问题配色时要注意有些颜料的色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例如,有些红颜料和钛白粉配制粉红色,在加工温度下,会使正常的粉红色变成很深的橙色,这种橙色只有在室温下24h后才会转变为粉红色。
塑料的配色着色原理和工艺
![塑料的配色着色原理和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a69d7734524de518974b7d18.png)
塑料的配色、着色原理和工艺一、塑料配色的定义: 定义:配色就是在红、黄、蓝(三原色)三种基本颜色基础上,配出令人喜爱、符合色卡色差要求、符合客户希望得到的颜色、经济并在加工、使用中不变色的色彩。
另外塑料着色还可赋予塑料多种功能,如提高塑料耐光性和耐候性;赋予塑料某些特殊功能,如导电性、抗静电性、抗菌性能等特殊材料;不同彩色农地膜具有除草或避虫、育秧等作用。
即通过配色着色还可达到某种应用上的要求。
二、着色剂: 颜料和染料颜料特性:颜料是不能溶于普通溶剂的着色剂,故要获得理想的着色性能,需要用机械加温混练等方法将颜料均匀分散于塑料中。
颜料分类:按结构颜料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 优点:热稳定性好、有非常好的耐候性能、光稳定性优良、价格低、分散性能优越。
例如:钛白粉、碳黑等。
钛白粉系列:主要有钛白粉、氧化锌、锌钡白三种。
钛白粉分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两种结构,金红石型钛白粉折射率高、遮盖力高、稳定、耐候性好。
钛白粉在原厂出厂时如果没有进行分散加工,在配色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黑点,属于分散没有打开状态,所以需要用分散剂进行分散加工才可以使用,部分厂家的牌号在经过加工后进入市场,这样的材料可以直接使用。
主要用于遮盖树脂的透过率及增加白度的作用。
炭黑:是常用黑色颜料,价格便宜,另外还具有对塑料的紫外线保护(抗老化)作用和导电作用,不同生产工艺可以得到粒径范围极广的各种不同炭黑,性质差别也很大。
炭黑按用途分有色素炭黑和橡胶补强用炭黑,色素炭黑按其着色能力又分为高色素炭黑、中色素炭黑和低色素炭黑。
炭黑粒子易发生聚集,要提高炭黑的着色力, 要解决炭黑的分散性就需要添加分散剂进行加工后才可以使用。
缺点:着色力相对差,相对密度大、添加量较大、颜色不鲜艳;主要用于:用于增加颜色浓度(根据颜色的需要一般来说各种树脂均可),尤其是在工程塑料方面有良好的优越性能,例如:PA PCPBT POM PPO PPS等材料及非透明颜色、灰色等树脂当中。
塑料涂料调色基础概要
![塑料涂料调色基础概要](https://img.taocdn.com/s3/m/0759a269f46527d3240ce0d7.png)
三.影响涂层颜色色差的几个要素
3.6 施工参数的影响 施工有效分(涂层厚度) 施工环境温、湿度(涂层表干时间长短影响光泽、湿度 影响涂层是否发白) 走枪的均匀性(涂层色斑)
三.影响涂层颜色色差的几个要素
4.涂料调色遵循的颜色选项 4.1色彩调色的基本原理:互补
三.影响涂层颜色色差的几个要素
7.9 7.7 8.1 8.9 8.6-9.7 9.0-9.5 9.5-9.7 11.2 15.4
PC
聚氨酯 酚醛 聚甲基丙烯 腈 三聚氰胺 有机硅橡胶 氧化聚丙烯 PP 天然橡胶 ——
9.8
10.0 1.5 10.7 9.6-10.1 7.3 7.52 7.8-8.0 8.15 ——
聚丁二烯
乙基纤维素 聚醋酸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 二酯 醋酸纤维素 聚酰胺 丁苯橡胶(3:1) 环氧 脲醛 ——
三.影响涂层颜色色差的几个要素
影响分散的几个因素:
树脂——多为丙烯酸体系,分散稳定性顺序(与极性、空间位阻有关)
热塑性体系:中高软化点>中低软化点>低软化点 羟基丙烯酸体系:中低羟基>低羟基>高羟基
分散剂——关注颜料、分散剂结构与颜料的比表面(影响:吸附官能
团类型与数量、分散剂的使用量) 不同颜色混合复配时,颜料选择的分散剂必须相容性尽可能好,减少 浮色或分层现象 流平剂——影响表面修复与涂层光泽、影响对底材的均与遮盖(如 byk323\325等)。易引起色斑,多数是由于粉体的不均匀分布造成
二、塑料涂料涂装易存在的问题
2.10 受颜填料比表面、形态、色相、着色率与遮盖力影响(颜填料自 身表面光泽度、颜填料对树脂的吸附程度影响界面树脂的量) 对于无光、哑光体系—— 硬质、纤维状:抗划伤 硬质:不易消光 多孔、软质:消光,抗划伤差 高光体系:易选择硬质颜填料 注意:消光粉在哑光体系中亦需要预分散,防止色斑出现
注塑培训配色参考资料
![注塑培训配色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953897c31b765ce05081442.png)
色粉、色母、抽粒优劣比较说明:色粉优点:1、价格较便宜,经济实惠;2、打样时间短,生产快,可以快速完成所要的颜色;3、运输简便;4、适合少量多样的产品.色粉缺点:1、搅拌色粉时,污染大;拌料桶不易清洗干净;2、不同原料、不同厂牌或批号及操作条件不同,机台、模具不同,操作温度差异,搅拌时间、搅拌方式不同,皆会产生色差;3、分散性较差.色母优点:1、颜色较稳定;2、不会污染环境;3、分散性较好;4、价格适中,库存量少;5、适合中央供料系统,长期性订单.色母缺点:1.必须有一定的生产量,每一生产批量100公斤 ;2.必须分布均匀,防止静电产生,否则会产生色差.抽粒优点:1、颜色稳定,消除原料黑点、杂质;2、操作简便,自动化生产,不必再拌料,提高产能;3、不污染环境.抽粒缺点:1、成本比色粉,色母高些;2、抽粒过程中,原料物性有可能降低;3、库存量较大.运送成本高.客户用颜料生产时应注意的事项:1.使用本厂色粉,色母时,不要更换底料,所用底料要和打样的料一致.如实在需要换料,可提前通知我司,以免到时换料引起色差,延误生产。
2.加水口料,会导致颜色有差别,水口料比例尽量少,并且比例要一致.3.啤机一定要洗干净,机台料斗也要清理干净,机台周边保持清洁,以免生产时产生杂点,黑点等不良现象。
搅拌色母,色粉的拌料桶要擦干净,每一次搅拌的时间要固定,不要变动,(若有添加其它助剂亦需固定添加量), 以免由于搅拌时间不均而引起色差。
4.生产时成型条件要有记录,(温度、压力…等),每次生产要保持一致, 尽可能同一色号固定同一台机生产. 生产时,要注意看清楚本厂所贴标签,以免下错料或拌错比率。
5.烘料时,烘料时间温度掌握好,防止将料烘黄,导致生产时产生色差。
6.色粉比例较多的时候,向本公司订购扩散油,搅拌生产,以防色粉沉积在桶底。
(扩散油使用方法:加入扩散油,先与原料搅拌一分钟后再加入色粉搅拌).7.色粉有扩散不良时,可以加大些背压,温度稍高些,溶胶的时间增长点(抽粒一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当调整机器后,若扩散问题还不能解决,可加入扩散粉或扩散油,一定先加入料中拌1~2分钟,再加入色粉搅拌5分钟.8.客户在生产过程中,如有异常产生,请实时与我司联系,我司会派人至现场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塑料色粉调色配方口诀
![塑料色粉调色配方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5cb679ff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2.png)
塑料色粉调色配方口诀
1.选择合适的颜色:首先要根据你想要调出的颜色,选择适合的塑料色粉。
2. 确定比例:根据你需要的颜色深浅程度,确定不同颜色塑料色粉的比例。
3. 搅拌均匀:将所需颜色的塑料色粉加入到透明的塑料袋中,加入一定量的塑料颜料稀释剂,然后用手摇晃袋子,让颜料充分混合,达到均匀的效果。
4. 颜色调整:如果混合的颜色不满足你的需要,可以加入适量的颜料稀释剂和其他颜色的塑料色粉,调整颜色直到达到你想要的效果。
5. 手动调色:调色配方口诀最重要的是手动调色,因为每个人的手感不同,所以手动混合可以让你更好地掌握颜色的深浅程度,达到更加精确的效果。
6. 注意保存:调出的颜色可以直接使用,但如果需要保存,应该放置在防潮、密封的容器中,避免颜色干燥或变质。
- 1 -。
塑料的配色着色原理和工艺
![塑料的配色着色原理和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1af188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02.png)
塑料的配色着色原理和工艺塑料配色着色是指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通过向塑料中添加颜料或着色剂,使塑料制品获得不同的颜色。
以下是塑料配色着色的原理和工艺。
一、塑料配色着色原理:1.吸收光原理:塑料着色剂选择具有吸收一定波长光线的颜料,在光线照射下,颜料吸收一些波长的光,反射其他波长的光,从而呈现出相应的颜色。
2.散射光原理:通过选择透明的塑料着色剂,使光线在塑料内部发生散射,达到着色的效果。
3.吸收散射光原理:选择同时具有吸收和散射光线能力的颜料,使塑料能吸收一部分波长的光线,并将其余波长的光线散射出来,从而呈现不同颜色。
二、塑料配色着色工艺:1.干法着色:即将颜料粉末直接混合在塑料原料中,通过熔融混合的方式使颜料均匀分散在塑料中。
该方法成本较低,适用于熔体挤出、压塑、吹塑等工艺。
2.湿法着色:将颜料制成粉状,然后与溶剂形成混合物,通过喷涂或涂覆的方式将着色剂均匀地附着在塑料表面。
该方法可以实现更精细的着色效果,适用于注塑、薄膜吹塑等工艺。
3.染色法:将溶解好的着色剂和塑料原料混合,然后通过浸泡或吸附的方式使颜料渗入塑料内部。
该方法适用于非晶态塑料或纤维加工。
4.预染色法:在塑料制品生产前,将着色剂预先加入到塑料颗粒中,经过造粒和加热融合成型后,形成着色均匀的塑料颗粒,可直接用于塑料制品的加工。
该方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除了以上常用的塑料配色着色工艺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着色方法,如电热解着色、电子束辐照着色等。
这些方法通常需要在特殊的设备和工艺条件下进行,适用于特殊要求的塑料制品制造。
总结:塑料配色着色的原理是通过选择具有吸收或散射光线能力的颜料,使塑料获得不同的颜色。
常见的塑料配色着色工艺包括干法着色、湿法着色、染色法和预染色法等。
这些工艺根据塑料制品的工艺特点和着色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以达到所需的配色效果。
塑料色粉调色配方口诀
![塑料色粉调色配方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d21e9ce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8.png)
塑料色粉调色配方口诀塑料色粉调色配方是指在制作塑料颜色产品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使用场合,将不同颜色的塑料色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以达到目标色调的调色配方。
在制作塑料颜色产品时,需要用到色相、明度、饱和度等颜色指标。
因此,要制作出高质量的塑料颜色产品,需要用到一定的调色配方口诀。
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常用的口诀,帮助大家掌握塑料色粉调色配方的技巧。
1.色相调节口诀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包括红、黄、蓝、绿、紫、橙等。
在调节色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口诀:红绿相间,蓝黄搭配减红加绿,减黄加蓝逐渐调整,谨慎搭配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如果需要调整颜色的色相,我们应该使用相反的颜色来调节。
例如,如果需要将红色调暗成紫色,我们可以减少红色的比例,增加蓝色的比例。
在调节的过程中要逐渐调整,谨慎搭配,以免出现失误。
2.明度调节口诀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
在调节明度时,以下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同淡同深,显暗有别减浅加深,减深加浅变更谨慎,色级清晰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如果需要调整颜色的明度,我们应该使用同样明度的颜色来调节。
例如,如果需要将淡蓝色变成浅紫色,我们可以将淡蓝色的比例减少,将浅紫色的比例增加。
在进行调节时要变更谨慎,以保证色级清晰。
3.饱和度调节口诀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和亮度。
在调节饱和度时,以下口诀可以帮助我们:鲜艳明亮,低调朦胧色度不变,减淡加浓细心搭配,留意效应这个口诀的意思是,如果需要调整颜色的饱和度,我们应该使用相同纯度的颜色来调节。
例如,如果需要将浅黄色改成明黄色,我们可以不改变颜色的色相和明度,而是增加它的饱和度。
在进行调节时要细心搭配,留意效应,以免过度饱和。
以上就是塑料色粉调色配方的口诀,通过掌握这些调色技巧,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制作出所需的颜色产品,为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美好。
塑料配色实用手册(颜色色母色粉色差,随手翻阅!)
![塑料配色实用手册(颜色色母色粉色差,随手翻阅!)](https://img.taocdn.com/s3/m/cca1eaa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5.png)
塑料配色实用手册(颜色色母色粉色差,随手翻阅!)1.配色与着色•全球知名的三大颜料供应商介绍•退休高工纠错《常用塑料用着色剂的种类及性能介绍》•总与颜色打交道的你,怎么调色,配色知道吗?(用染料,色粉,色漆的收藏参考)•颜色理论:每个配色人必须收藏的经典教材原创•百总颜色对比图:RAL(劳尔)色卡颜色查询(收藏版)•配色七步法,敬请收藏!•无“颜”何以谈”色“?•塑料的配色、着色原理和工艺•塑料颜色的调与配(小百科)•【收藏】配色入门最后冲击教材•如何搞定PVC着色难题?吐血整理,敬请收藏!•TPE配色怎么破?一文掌握TPE配色要点•从业十年专家告诉你:免喷涂材料着色需要注意什么?•【配色基础】选择钛白粉需要考虑的9大因素•[解答]塑料配色过程中,易出现哪些问题•再生料能不能配色?专家指点!•一些配色颜料对注塑件强度的影响•配色工程师的一天•ABS着色需要考虑的三大问题•尼龙为何要耐水煮?耐水煮尼龙如何着色?•“变色微胶囊”是否能成为日后塑料中的新贵?2.色母与色粉•流光溢彩-色母,色彩通通out~塑料色浆将流行•如何才能降低色母生产成本?(色母人请收藏)•色母料常见的9大问题原因及解决方法•色母知识大全,超级实用•色母粒行业技术水平和发展方向•色母粒原来是这样做的!配方设计实例~•改性塑料及色母粒生产工艺流程•【干货】色母粒常见着色问题及解决方法•电线电缆家族的大画家-色母粒! 原创•管材色母介绍-非常全面!•决定黑色母粒质量的六大关键点•为什么经常用的是色母而不是色粉?我们是不是该给色母厂致敬?•尘埃落定,色母粒归类塑料制品业•色母粒和填充母粒的区别•白色母粒的选购、缺陷分析和市场现状(十年母料行业专家精心整理)•色粉、色母、抽粒的优劣比较•[技术交流] 拌色粉料使用说明3.成型中的颜色问题•【收藏】塑机更换塑料或颜色作业规范•热流道换色技术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注塑件混色严重时的解决措施与调机技巧•专家总结:注塑产品颜色不稳定,这十大因素是杀手!•爸爸学注塑(第十三季):皱皮纹、颜色分布偏差、熔合线强度低、填充不满怎么办?•造成注塑制品颜色不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造成注塑制品颜色及光泽缺陷的原因•注塑温度与颜色偏差相互关系知多少?•填充母料产生色差是什么原因•[注塑]如何控制注塑产品的色差•三菱PC透明制品色泽变成透明黑怎么回事?•造成注塑制品颜色及光泽缺陷的原因•【会刊】TPE包胶多色多物料注射技术的关键点•常见几种塑料的熔点分解温度以及高温后颜色上的鉴别4.多色注塑•【视频】艺术与快感齐飞!阿博格展示立方模生产双色水瓶盖•【视频】全方位剖析牙刷双色旋转注塑,不看后悔!•【视频】双色注塑工艺示意图•视频分享:牙刷双色注塑-自动脱模,大开眼见了。
塑料的配色、着色原理和工艺
![塑料的配色、着色原理和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15c210ea76e58fafab003b1.png)
深圳晨美颜料色母粒有限公司
塑料的配色、着色原理和工艺
一、塑料配色的定义:
二、定义:配色就是在红、黄、蓝(三原色)三种基本颜色基础上,配出令人喜爱、符合色卡色差要求、符合客户希望得到的颜色、经济并在加工、使用中不变色的色彩。
另外塑料着色还可赋予塑料多种功能,如提高塑料耐光性和耐候性;赋予塑料某些特殊功能,如导电性、抗静电性、抗菌性能等特殊材料;不同彩色农地膜具有除草或避虫、育秧等作用。
即通过配色着色还可达到某种应用上的要求。
二、着色剂:
颜料和染料
颜料特性:颜料是不能溶于普通溶剂的着色剂,故要获得理想的着色性能,需要用机械加温混练等方法将颜料均匀分散于塑料中。
颜料分类:按结构颜料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
优点:热稳定性好、有非常好的耐候性能、光稳定性优良、价格低、分散性能优越。
例如:钛白粉、碳黑等。
钛白粉系列:主要有钛白粉、氧化锌、锌钡白三种。
钛白粉分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两种结构,金红石型钛白粉折射率高、遮盖力高、稳定、耐候性好。
钛白粉在原厂出厂时如果没有进行分散加工,在配色过程。
塑料配色知识
![塑料配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d6e20b81a37f111f1855b06.png)
塑料的配色是塑料着色中的关键,只有配好颜色,才能制备出色泽适宜的产品。
在配色过程中,首先要弄清制品的应用要求,并根据塑料材料的着色性能,选择适用的着色剂。
在选色时技术人员应严格检查可用颜料的颜色、着色力、分散性、性能、加工均衡稳定性、混合性和成本等方面后,便可选择出使用的颜料,初步确定用量。
选色和配色效果的好坏,除依赖于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要求技术人员有健全的视觉功能。
同时要依赖于高技术含量的配色仪器及设备。
本文就塑料配色程序与配色方法。
1.配色程序配色是着色的重要环节之一,配色首选是进行初步配方的设计,然后就是对初步配方进行调整,使之适合于规模生产,且保证塑料制品颜色的均匀一致性。
1.1 初步配方的设计(1)根据塑料制品整体设计的要求,寻找出与标准色样相近似的样品作为参照物。
参照物选择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着色效果的好坏。
为了便于寻找到较佳的着色参照物,平时应多积累、多制备些着色塑料色板或塑料色料以备参照,同时还应把自己选色经验和教训编成相应的着色配方,以供参考。
(2)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应仔细观察分析塑料制品(样品)的颜色色光、色调及亮度等,确定颜色属性,确定所用颜色是透明色,还是不透明色,其中是否含有其他特殊颜料)(如荧光颜料、金属颜料等,然后根据孟塞尔颜色系统颜色。
(3)从色调、亮度、浓淡度等方面反复比较与标准色样和参照物的差别,在此基础上对参照物的着色剂配方进行修正,拟定出初步配方。
或者按照孟塞尔颜色系统标定原理设计所需颜色,并拟定初步配方。
1.2 调整配方按照拟定的初步配方进行实物着色试验,将制得着色实样与标准色样和参照物一起进行比较,进一步调整着色配方。
然后根据调整后的配方再制备实样进行比较,再调整配方,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实样色调与标准色样相同或达到最接近标准色样的令人满意的程度为止。
最后确定着色配方进行生产。
不过选定的颜色通常会与实际生产中塑料制品所呈现的色泽不尽相同,导致这些差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颜色称量误差。
塑料配色知识培训内容
![塑料配色知识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653c96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b.png)
塑料配色知识培训内容一、塑料配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塑料配色是指在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对塑料进行染色或调配颜色的过程。
塑料配色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色母料配色和染料配色。
色母料配色是在塑料中加入色母料,通过物理混合的方式来实现颜色的变化;染料配色则是将染料直接溶解在塑料中,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颜色的改变。
二、塑料配色的原理和方法1. 色母料配色原理:色母料配色的原理是通过色母料的物理混合来改变塑料的颜色。
色母料一般由颜料和载体组成,颜料决定了颜色的种类,载体则是将颜料固定在塑料中的材料。
常见的色母料有有机颜料、无机颜料和金属颜料等。
色母料配色可以通过调整色母料的种类、比例和混合方式来实现对塑料颜色的控制。
2. 染料配色原理:染料配色的原理是通过染料的化学反应来改变塑料的颜色。
染料是可以溶解在塑料中的有机化合物,它们与塑料分子之间可以发生化学键的形成,从而改变塑料的颜色。
染料配色可以通过调整染料的种类、浓度和反应条件来实现对塑料颜色的控制。
三、塑料配色的应用和技术要点1. 塑料配色的应用:塑料配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家居用品、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等。
不同颜色的塑料制品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美观和个性化的需求,也可以起到警示和标识的作用。
2. 塑料配色的技术要点:在进行塑料配色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技术要点:(1) 选择适合的配色方法:根据不同的塑料材料和颜色要求,选择合适的配色方法,如色母料配色或染料配色。
(2) 确定配色比例:根据所需颜色和塑料的种类,确定色母料或染料的配色比例,确保颜色的均匀和稳定。
(3) 控制配色温度和时间:配色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保证染料或色母料充分溶解和反应,避免出现色差或不均匀的情况。
(4) 选择合适的色母料或染料:根据所需颜色和塑料的性质,选择适合的色母料或染料,以确保配色效果的良好。
四、塑料配色的质量控制和常见问题解决1. 质量控制:塑料配色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包括颜色的一致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方面。
塑料配色技术
![塑料配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859b8492af90242a895e5b9.png)
塑料配色技术配色原理-颜色色光的相加混合-颜色色料混合人们感受560nm成为紫色。
而成的称一、配色着色_配色使用中些特殊要用机械方法将颜料均匀分散于塑料中。
按结构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热稳定性、光稳定性度小缺点为耐热性、耐候性和遮盖力方面不如无机颜料。
染料是可用于大多数溶剂和被染色塑料的有机化合物、白粉折射率高、遮盖力高、稳定、耐候性好。
别也很大。
炭黑按用途分有色素炭黑和橡胶补强光颜料、彩虹类珠光颜料、彩色类珠光颜料三类。
C.I C.I是由英国染色家协会和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购时因对相同分子配色着色可采用色粉直接加入树脂法和色母粒法。
着色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差。
着ABS PC PP艺量可降用EVA蜡助剂有如加入的母粒的DF四、配色管理和仪器据处理便可评价色度值及其它各种数值。
分光光度计可分为采用衍射光栅分光和采用干涉滤光片分光两种0%、100%提高了精度。
它对用标准样板进行校正和输出多个色差值。
色差公式、条件等色表示法、遮盖力表示法和雾度表示法。
分光反利用计算机进行调色配方及其管理已成功地用于塑料配色调色。
(1)色差和价格排(2)(3)颜色测量和色差控制测量着色剂的着色强度、产品的白度、产品颜色牢度、颜色色差。
由于(4)。
塑料材料配色基础知识
![塑料材料配色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aaf55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d.png)
分光光度计:
用来测定各波长对完全漫反射面旳反射系数,不能直接求 得色度值或色差,但经过其对数据处理便可评价色度值及 其他多种数值
色差计:
制作一块具有与人眼感色敏捷度相等旳分光特征旳滤光片, 用它对样板进行测光。轻易用原则样板进行校正和输出多 种色差值。
配色中旳其他原因
耐光牢度、耐候性
透白光旳成份越多,就越不饱和。 物体旳饱和度取决于该物体旳反射光谱幅射旳选择
性程度,物体颜色中旳灰色成份越大,则饱和度越 小。中性灰,黑色,白色饱和度为0。
物质对光旳作用
散射 吸收 反射 透射 荧光
颜色旳合成
基色
孟塞尔颜色系统 红(R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黄(Y)﹑绿(G)﹑蓝(B)﹑紫(P)
自然颜色系统 黄(Y)﹑红(R)﹑蓝(B)﹑绿(G)
表达有多少光从物体进入我们旳眼睛。 物体旳光反射率越高,它旳明度就越高。 白色物体旳明度最高,而黄色物体比蓝色物体一般
具有更高旳明度,同步还要取决于物体颜色旳深浅。
颜色旳三属性-饱和度
饱和度( C )-色度(saturation chroma)
一般所说旳颜色旳艳度。 可见光谱旳单色光是饱和度最高旳颜色,光谱色渗
X= kΣs(λ)R(λ)X-(λ) △ (λ) Y= kΣs(λ)R(λ)y-(λ) △ (λ) Z= kΣs(λ)R(λ)z-(λ) △ (λ)
式中,k是归一化常数;s(λ)是CIE原则照明体旳相对光谱功率分 布;X-(λ)、y-(λ)、z-(λ)是CIE原则色度观察者颜色匹配函数,均可 查表而得。剩余旳只有分光反射率 R(λ)需要实际测量,为精确测 量物体颜色,必须利用分光光度测量法来求得物体旳分光反射率, 这一工作用光谱光度仪来完毕。
塑胶配色基础知识
![塑胶配色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d3c2541312b3169a551a40d.png)
—1—塑胶配色东彩塑胶颜料有限公司培训管理课程之——基础知识培训师:胡广—2—目录页CONTENTS PAGE颜色基础知识第一章塑料配色是个复杂的工程第二章着色剂和助剂第三章塑料配色理论和基本技术第四章—3—第一章颜色基础知识第一章颜色基础知识—4—颜色的定义:•定义:在人眼可见光(波长380nm-780nm)范围内,光经过物体的吸收,不能被吸收的部分经过物体的反射,折射影入人眼的部分,就是我们看到的颜色。
颜色是一种由光线引起的感觉,当人正在看物体时, ‘光线’, ‘物体’和‘眼睛’是识别物体色彩必不可少的三个元素。
•性质-人的主观感受颜色如同花的香味,都不是它们的物理性质,而是一种生理感觉,要证明它们存在,必须通过观察者的亲身感受.物体本身并不具备色彩,是因为吸收并反射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才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的。
第一章颜色基础知识—5—物质对光的作用•散射:散射是被投射波照射的物体表面曲率较大甚至不光滑时,其二次辐射波在角域上按一定的规律作扩散分布的现象。
•吸收:光的吸收是指原子在光照下,会吸收光子的能量由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的现象。
从实验上研究光的吸收,通常用一束平行光照射在物质上,测量光强随穿透距离衰减的规律。
•反射: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当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透射:当光入射到透明或半透明材料表面时,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吸收,还有一部分可以透射过去。
透射是入射光经过折射穿过物体后的出射现象。
被透射的物体为透明体或半透明体,如玻璃,滤色片等。
•荧光:荧光,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
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很多荧光物质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
塑料配色
![塑料配色](https://img.taocdn.com/s3/m/31fef142168884868662d626.png)
1)干混着色
PP挤出或注射橙色配方:
PP
100
LDPE
5
甲苯胺红 0.06
汉沙黄 0.13
钛白粉 0.4
液体石蜡 适量
用途:挤出编织袋、注射周转箱。
着色剂 树脂载体 分散剂 其他助剂
2) 色母粒着色
计量
捏合
挤出造粒
色母粒 + 塑料
着色制品
蓝色
4 :3~4 :2~4
2) 色母料着色
优点 1)无粉尘 2)易计量 3)改变颜色费用低 4)着色力高 5)可以高浓度着色 6)色泽准确、色差小
缺点
1)成本高
2)未得到普遍应用(和 聚合物相容性不好)
2) 色母料着色
应用 1)适用于热塑性塑料着色(占90%),不适用于
热固性; 2)一般不用色母料拼色(配色)使用; 3)色母料稀释比:色母料:树脂=1:(20~100)
散性好,有污染。 ③ 颗粒状着色剂:粒状物,避免污染。 ④ 色母粒:将颜料以高浓度分散于树脂中,经混炼
制成片状物或粒状物,分散性好,无污染,使用 方便,但成本高。
2) 颜料性能要求
① 色彩鲜艳、着色力强: 着色力:是指从一定颜色的制品,从无色到达一定颜
色时所需的颜料量。
② 分散性好:能够均匀地分散在塑料中,且不凝聚; ③ 耐热性好:在树脂的加工温度下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溶出而迁移。 喷霜:颜料从制品内部移动到制品表面。 渗色:颜料迁移到相邻制品表面。
2) 颜料性能要求
⑦ 对塑料的加工性(如流动性、润滑性、印刷性、涂 饰性等)和使用性能(电性能、物理力学性能、耐老 化性能等)无不良影响;
⑧ 无毒、无臭 ⑨ 价格低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配色技术基础知识
配色原理
颜色的种类非常多,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红,橙,黄给人感到温暖和欢乐,因此称为“暖色”;蓝,绿,紫给人感到安静和清新,因此称为“冷色”。
颜色可以互相混合,将不同的原来颜色混合,产生不同的新颜色,混合方法分为以下两种﹕
- 颜色色光的相加混合
- 颜色色料混合
- 颜色色料的相减混合颜色色光混合
颜色色料的混合(相减混合) :
颜色色料混合一般应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色料互相混合。
红色即是可让红色波长透过,吸收绿色及其余附近的颜色波长,令人感受到红色。
黄色,蓝色也是同样道理。
当黄,蓝混合时,黄色颜料吸收短的波段,蓝色颜料吸收长的波段,剩下中间绿色波段透过,令人们感受到绿色;同样,红,黄混合时剩下560nm以上较长的波段透过而成为橙色。
红,蓝色混合一起,成为紫色。
以红,黄,蓝为原色,两种原色相拼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分别有橙,绿,紫;由两种间色相拼而成的称为复色,分别有橄榄,蓝灰,棕色;此外,原色或间色亦可混入白色和黑色调出深浅不同的颜色。
在原色或间色加入白色便可配出浅红,粉红,浅蓝,湖蓝等颜色;若加入不同份量的黑色,便可配出棕,深棕,黑绿等不同颜色。
一、配色着色定义
配色就是在红、黄、蓝三种基本颜色基础上,配出令人喜爱、符合色卡色差要求、经济并在加工、使用中不变色的色彩。
另外塑料着色还可赋予塑料多种功能,如提高塑料耐旋光性和耐候性;赋予塑料某些特殊功能,如导电性、抗静电性;不同彩色农地膜具有除草或避虫、育秧等作用。
即通过配色着色还可达到某种应用上的要求。
二、着色剂
着色剂主要分颜料和染料两种。
颜料是不能溶于普通溶剂的着色剂,故要获得理想的着色性能,需要用机械方法将颜料均匀分散于塑料中。
按结构可分为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
无机颜料热稳定性、光稳定性优良,价格低,但着色力相对差,相对密度大;有机颜料着色力高、色泽鲜艳、色谱齐全、相对密度小,缺点为耐热性、耐候性和遮盖力方面不如无机颜料。
染料是可用于大多数溶剂和被染色塑料的有机化合物、优点为密度小、着色力高、透明度好,但其一般分子结构小,着色时易发生迁移。
白色颜料主要有钛白粉、氧化锌、锌钡白三种。
钛白粉分金红石型和锐钛型两种结构,金红石型钛白粉折射率高、遮盖力高、稳定、耐候性好。
炭黑是常用黑色颜料,价格便宜,另外还具有对塑料的紫外线保护(抗老化)作用和导电作用,不同生产工艺可以得到粒径范围极广的各种不同炭黑,性质差别也很大。
炭黑按用途分有色素炭黑和橡胶补强用炭黑,色素炭黑按其着色能力又分为高色素炭黑、中色素炭黑和低色素炭黑。
炭黑粒子易发生聚集,要提高炭黑的着色力,要解决炭黑的分散性。
珠光颜料又叫云母钛珠光颜料,是一种二氧化钛涂覆的云母芯片。
根据色相不同,可分为银白类珠光颜料、彩虹类珠光颜料、彩色类珠光颜料三类。
购买颜料,必须了解颜料的染料索引(C.I),C.I是由英国染色家协会和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合编出版的国际性染料、颜料品种汇编,每一种颜料按应用和化学结构类别有两个编号,避免采购时因对相同分子结构、不同叫法的颜料发生误解,也有利于使用时管理和查找原因。
三、配色着色工艺
配色着色可采用色粉直接加入树脂法和色母粒法。
色粉与塑料树脂直接混合后,送入下一步制品成型工艺,工序短,成本低,但工作环境差,着色力差,着色均匀性和质量稳定性差。
色母粒法是着色剂和载体树脂、分散剂、其它助剂配制成一定浓度着色剂的粒料,制品成型时根据着色要求,加入一定量色母粒,使制品含有要求的着色剂量,达到着色要求。
色母粒可以按欲着色树脂分类,如ABS色母粒,PC色母粒,PP色母粒等;也可按着色树脂加工艺分类,有注塑、吹
膜、挤出级三大类母粒。
色母粒由于对颜料先进行预处理,有较高的着色力,用量可降低且质量稳定,运输、贮存、使用方便、环境污染大为降低。
分散剂通过对颜料的润湿、渗透来排除表面空气,将凝聚体、团聚体分散成细微、稳定和均匀的颗粒,并在加工过程中不再凝聚,常用分散剂为低分子量聚乙烯蜡,对于较难分散的有机颜料和炭黑采用EVA蜡或氧化聚乙烯蜡,合成低分子量聚乙烯蜡和聚乙烯裂解法制的低分子量聚乙烯蜡有很大差别。
其它助剂有偶联剂、抗氧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填料等,视要求和品种而定加入量,称为多功能母粒,再如加入光亮剂,有利于模塑制品脱模和提高制品表面光亮度。
色母粒的性能指标有色差、白度、黄度、黄变度、热稳定性、氧指数、熔体流动速率等,当然颜料的细度、迁移性、耐化学性、毒性也与色母粒性能有关,有些指标在专门用途中十分重要,如纤维级母粒的压滤值(DF值)细度。
四、配色管理和仪器
配色管理的硬件有测色计及处理测得数据的计算机。
测色计可分为分光光度计和色差计两种,代替人眼测定色彩,去除人为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分光光度计用来测定各波长对完全漫反射面的反射系数,不能直接求得色度值或色差,但通过其对数据处理便可评价色度值及其它各种数值。
分光光度计可分为采用衍射光栅分光和采用干涉滤光片分光两种类型。
先进的带内装微处理器的分光光度计,具有0%、100% 的自动校正及倍率增加等功能,从而提高了精度。
色差计是一种简单的测试仪器,即制作一块具有与人眼感色灵敏度相等的分光特性的滤光片,用它对样板进行测光,关键是设计一种具有感光器分光灵敏度特性并能在某种光源下测定色差值的滤光片,色差计体积小、操作简便,较适宜对分光特性变化小的同一种产品作批量管理,带有小型微机的色差计,容易用标准样板进行校正和输出多个色差值。
配色管理软件有分光反向率曲线、色差公式、条件等色表示法、遮盖力表示法和雾度表示法。
分光反射率曲线用于选择着色剂时的分析,不能用来判断颜色的一致度。
色差值是色彩管理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但不同的色差公式求得的色差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注明所用色度体系或色差公式。
五、电脑配色
利用计算机进行调色配方及其管理已成功地用于塑料配色调色。
电脑配色仪具有下列功能:
(1)配色根据要求建立常用颜(染)料数据库(制备基础色板并输入)。
然后在软件菜单下把来料色板输入电脑,在键盘中点出数个候选颜料,立刻计算出一系列配方,并分别按色差和价格排序列出,供配色选择;
(2)配方修正修正电脑列出配方、其它来源配方,色差不合格时利用显示器显示的不一致的反射曲线直接通过键盘增减颜料量,直至两条曲线基本重合,得出修正后配方;
(3)颜色测量和色差控制测量着色剂的着色强度、产品的白度、产品颜色牢度、颜色色差。
由于电脑能定量表述颜色的性能指标,有利于双方的信息沟通和传递;
(4)颜色管理日常工作中的色样、配方、工艺条件、生产日期和用户等信息均可存入计算机,便于检索、查找和作为修改时的参考,方便、快捷,提高工作效率,且便于保密。
一些常用的技术要点:
改性造粒加工成本比较高,因为加入的阻燃剂、玻纤、塑料颜料、增白剂、抗静电剂、消光剂(哑光剂)、稳定剂、改性剂(增加、增韧)、增光剂、增透剂、开口剂、扩散剂等塑料助剂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后,重新造粒,为了获得较好的性能及稳定性,加入的助剂种类也比较多。
单次产量也要求比较大。
染色造粒加工成本相对比较低,因为只是加入塑料颜料(色粉),与塑料原米混匀后造粒即可,基本上只是物理反应。
除非根据要求需另加UV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增白剂、稳定剂。
而且单次产量要求也比较小(>50Kg即可)。
如阻燃ABS (765或765A)+色粉+0.5~1.0%UV混合染色造粒。
ABS加纤最好采用色粉调色、另加扩散油的方案,如采用加色母的办法,可能引起扩散不均的问题。
阻燃料是没有办法做透明件的。
深色与透明色电脑测色不准。
色粉对塑料材质是有要求的,不同的塑料(如ABS、POM、PC)需用不同的色粉。
如果混用,除了颜色不同外,还有流纹、脆化等问题。
如ABS的色粉加入PC中,除了颜色不同外,其色粉因为高温,还会在PC中降解,原来对ABS起稳定作用的稳定剂,还会对PC造成脆化作用,造成PC制品易碎。
色母则肯定不能不同塑料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