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二首课件
合集下载
辛弃疾ppt课件
10
11
• 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 相似。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 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 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显然, 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 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南宋朝 廷的庸碌无能、苟且偷安。
12
三问: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 子当如孙仲谋。”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想当年,在这江防战略要地,多少英雄人物。 三国时代的孙权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 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 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据历 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 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
9
金兵手里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陆游《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岳飞《满江红》: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
● 南宋虽懦弱,诗人不沉默。 ● 千年历史千年诗,一寸山河一寸心。 ● 英雄装点了历史,历史铭记着英雄。
17
因为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作者只引用了 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 口,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 子一类的猪狗。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上片即景抒情:望神州、北固楼、千古事、长江流; 下片用典怀古:万兜鍪、战未休、谁敌手、孙仲谋。
——感慨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
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让多少诗人豪情万丈,柔肠百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南宋·辛弃疾
1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爱国 词人。字幼安,自号 “稼轩居士”。历城 (今山东省济南市) 人。辛弃疾存词600 多首。强烈的爱国主 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 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 的豪放派词人、爱国 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11
• 孙权“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 相似。在历史上,孙权能称雄江东于 一时,而南宋经过了好几代皇帝,竟 没有出一个像孙权一样的人!显然, 稼轩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 抵抗,并战而胜之,正是反衬南宋朝 廷的庸碌无能、苟且偷安。
12
三问: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 子当如孙仲谋。”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想当年,在这江防战略要地,多少英雄人物。 三国时代的孙权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他 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雄据东南一隅, 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据历 史记载: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西征黄祖,北拒曹操,独据一方。赤壁之战 大破曹兵,年方二十七岁。
9
金兵手里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陆游《示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岳飞《满江红》: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文天祥《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
● 南宋虽懦弱,诗人不沉默。 ● 千年历史千年诗,一寸山河一寸心。 ● 英雄装点了历史,历史铭记着英雄。
17
因为曹操这段话众所周知,作者只引用了 前半句,没有明言后半句,实际上是借曹操之 口,讽刺当朝主议的那些大臣们都是刘景升儿 子一类的猪狗。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上片即景抒情:望神州、北固楼、千古事、长江流; 下片用典怀古:万兜鍪、战未休、谁敌手、孙仲谋。
——感慨兴衰、赞美孙权、讽刺当朝。
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让多少诗人豪情万丈,柔肠百结: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南宋·辛弃疾
1
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爱国 词人。字幼安,自号 “稼轩居士”。历城 (今山东省济南市) 人。辛弃疾存词600 多首。强烈的爱国主 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 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 的豪放派词人、爱国 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人教版2017高中语文(必修四)6 辛弃疾词两首 PPT课件
古义 秋风 自古而 来
今义 由西面而来的风 ①长远的年代;②婉辞,哀悼死者, 表示永别或不朽
5.明句式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倒装句)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被动句)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倒装句)
首页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Y 预习导引 H核心归纳
UXIDAOYIN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首页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Y 预习导引 H核心归纳
UXIDAOYIN
EXINGUINA
J佳作赏析
IAZUOSHANGXI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于北宋败亡后的13年生 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他的祖父虽在金朝做官,但心怀宋室。受其 祖父影响,辛弃疾21岁时聚集了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 众投奔南宋王朝。南归后,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抗敌。但朝 廷只派他出任知府、转运使等地方官员及管理治安、财政的官职, 并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40多年,有近 20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20多年间又有37次 频繁调动。不论出仕或赋闲,他从不放弃自己伐金复国的主张,但 由于政敌的排挤、陷害,他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直到67 岁赍志而殁。本课所选的两首词虽作于他的早年、晚年不同时期, 但都表现了他御敌抗金的爱国思想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之情。
6.积名句 (1)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 亭》)(2015· 湖北高考)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 固亭怀古》)(2014· 广东高考) (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 亭怀古》)(2014· 江苏高考) (4)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 心亭》)(2013· 安徽高考) (5)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 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2012· 课标全国高 考)
辛弃疾词两首PPT讲课课件
3.写法领悟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2)善用对比。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抒发对南宋统治者 的不满情绪。以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上的经 验教训。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今日的“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 感慨。
3.解释词义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断鸿:_失__群__的_孤__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顾:_向__北__回_头__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堪:_怎__能__忍_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草:_草__率__马_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品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 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10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当为了消愁解闷而 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涌上心头的却是无限感慨,遂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 词。
1.精读探究
高中语文·必修4(人教版) 第六课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哪几个典故?各有什么作用?
答: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的典故。孙权是当年西破黄祖,北败曹 操,与曹刘成鼎足之势的英雄,表达自己对他的敬仰与向往,对孙权的追慕和钦羡,实际上就 是对南宋腐败无能的讽刺和嘲笑;北魏拓跋焘的典故,用意是劝诫统治者要快速收复失地,以 免人民安心他人的统治;廉颇的典故,用来说明他虽年岁已高但依然不忘为国效力,自己也像 廉颇一样渴望为国出力。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课件】
4、这首词最囊体现主旨的词是哪一个?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一主旨的? 明确:“登临意”。 他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 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 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Fra bibliotek课文总结
本词借古讽今,表达了对 孙、刘功业的赞扬、向往,对 南宋统治者草率用兵和不思收 复中原的讽刺、不满,表现了 作者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比较阅读
1、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 明确: 《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1174)作者35岁时。当时他胸怀报国壮志,从北方率 众南来已有12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朝廷从来没有给他过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 他经常感到非常愁闷。他的雄心壮志却没人能够理解,这正是词人当时内心最大的 悲伤! 《永遇乐》是作者写于开禧元年(1205)的作品,这时他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 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他赞美了古人孙权和刘裕,评论了南朝宋文帝草率出 兵的历史,以及隆兴元年(1163)南宋将领张浚北伐失败的往事。南宋朝廷一直偏 安江南,不图恢复,致使作者南归43年来,空怀报国壮志而得不到杀敌陷阵的机会 。他对南宋朝廷的忘记国耻不思北伐,对自己的无用武之地,感到极大的愤慨! 相比之下,辛弃疾创作后一首词时年事已高,仍旧报国无门,所以更多一些苍凉悲 壮之感。
3、第三层:最后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 感慨。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到这里,作者不禁义愤填膺,他觉得自己来当这个镇江知府简直是被捉 弄了,当权者哪里有一星半点要重用自己的诚心!他很敬慕战国时赵国的老将廉 颇,廉颇因被人陷害而逃奔魏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赵王想起老将廉颇,曾派 人前去探视,看他能否再带兵出征。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 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 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 ,便不再起用。而自己呢?虽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切望为国效力,但到如今却 连个前来问讯的人都没有,所以说自己的运气还不如廉颇。
本词借古讽今,表达了对 孙、刘功业的赞扬、向往,对 南宋统治者草率用兵和不思收 复中原的讽刺、不满,表现了 作者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
比较阅读
1、辛弃疾在创作这两首词时,人生处境和心理状态有什么异同? 明确: 《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1174)作者35岁时。当时他胸怀报国壮志,从北方率 众南来已有12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朝廷从来没有给他过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 他经常感到非常愁闷。他的雄心壮志却没人能够理解,这正是词人当时内心最大的 悲伤! 《永遇乐》是作者写于开禧元年(1205)的作品,这时他以66岁的高龄出任浙东 安抚使,镇守京口(镇江)。他赞美了古人孙权和刘裕,评论了南朝宋文帝草率出 兵的历史,以及隆兴元年(1163)南宋将领张浚北伐失败的往事。南宋朝廷一直偏 安江南,不图恢复,致使作者南归43年来,空怀报国壮志而得不到杀敌陷阵的机会 。他对南宋朝廷的忘记国耻不思北伐,对自己的无用武之地,感到极大的愤慨! 相比之下,辛弃疾创作后一首词时年事已高,仍旧报国无门,所以更多一些苍凉悲 壮之感。
3、第三层:最后三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抒发未能施展才能的 感慨。以廉颇事做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到这里,作者不禁义愤填膺,他觉得自己来当这个镇江知府简直是被捉 弄了,当权者哪里有一星半点要重用自己的诚心!他很敬慕战国时赵国的老将廉 颇,廉颇因被人陷害而逃奔魏国,后来秦军攻打赵国,赵王想起老将廉颇,曾派 人前去探视,看他能否再带兵出征。他在赵国使者面前,“ 一饭斗米,肉十斤, 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但结果赵使还报赵王说:“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 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玉以为他老了 ,便不再起用。而自己呢?虽然雄心不减当年,仍然切望为国效力,但到如今却 连个前来问讯的人都没有,所以说自己的运气还不如廉颇。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课件
写作背景
《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在 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作。这时,他带领人马 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 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 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 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 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 了这首大方、激昂的抒情词。
缺点:1.宋词顾名思义在宋代,但是当时国家饱受 风霜,婉约派的诗词大多对战事描画较少。李清照 也仅有一首豪放的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缺点:婉约派的词虽然美,但豪气不足,给人的整体 感觉太过悲凉。
辛弃疾借古讽今,追怀刘裕驰骋疆场,而刘义隆 草率北伐、溃不成军的史实痛感山河沦陷,南宋统 治者无北伐复国之志,有苟且偷安、弄权谋私之实; 英雄无用武之地,自己报国无门。因此,辛弃疾的 怀古之情更多表现为悲愤不平和忧心如焚。
拓展延伸
婉约派代表人物:柳永、李清照 优点:1.婉约派的词大多描画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节, 反应其对生活的各种态度。 2.婉约派的词大多富含浓烈的感情色彩,其文藻唯 美,给人以心灵的极大享受。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掌握生字读音; 2.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充满感情的朗读。
探究讨论
认真研读上片,思考并讨论: 上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是如何刻画的?
词人形象:上片刻画了一个因满腔报国杀敌之 志却无人理解、不能施展,内心无比苦闷、激愤、 孤独的词人形象。
刻画方法:直接描写人物的动作、心理。
想当年,他指挥作战,兵强马壮,气吞万里,威猛 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梦想如霍去病在狼 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 惶恐败北狼狈逃窜。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
恢复中原,一雪国耻 突袭金营,生擒叛徒 建言献策,政绩显著,不得重用 别号稼轩,致力创作 参与北伐,壮志难酬
词中之龙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 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心、担忧,全 部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
1.在前两个典故中,辛弃疾是怎样的态度?从哪些词语可以看
出来? 词西人晋借张张翰翰来,自字比季,鹰不过,却在是洛反阳用
其做意官。,既见表明秋自风己起很,难想忘怀到时故事乡、的弃味官 还美乡的;鲈还鱼写了,有于家是难弃归官的乡回思乡,。并抒发 了对金人、南—宋—朝《廷晋的书激愤·,张确翰实传收》到
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XXX,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 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 惧。明确:用桓温的典故,词人表达了自己已经慢慢衰老,可是祖国仍处 在飘摇的风雨中,自己杀敌报国的壮志难以实现的痛苦心情。
3.“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作者在此处为何落泪? 辛弃疾为自己飘零失所、年华流逝而伤感落泪。
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这一年, 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再返建康(今南京)。
辛弃疾有“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之英雄本领。 平生以英雄 自称、以功业自负、以气节自许。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南归已逾 十年,壮志依然难酬,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 亭时,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写下了 这首大方激昂的抒情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6《辛弃疾词两首》教学课件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赢得仓皇北顾(动词,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动词,考虑) (3)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只是) 三顾频烦天下计(动词,拜访)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积累名句 (1)在《永遇乐》 (千古江山) 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 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 却“赢得仓皇北顾”。 (2)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宋文帝刘义隆草率出 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惊慌失措的三句是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4)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7)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课前篇 自主预习
初读•整体感知 再读•细节揣摩
一、理理文章思路
三读•重难探究 四译•文白对译
楚天秋水
上片:写景 满目苍山 无人会,登临意
水龙吟·登
落日断鸿
建康赏心亭
季鹰回乡
下片:抒情 许郎求田 何人揾英雄泪
桓温北征
上片:登古 亭抒哀情
江山千古,英雄难觅 歌台尚存,风流不再
永遇乐·京口
寻常巷陌,寄奴曾住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 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辛弃疾聚众二千,在耿京麾下任 掌书记。后耿京被叛徒所害,辛弃疾率骑兵杀入金营,活捉叛徒。 绍兴三十二年,辛弃疾率军投奔南宋。他一再奏表进言,主张北伐 抗金,但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吏,不给他率兵出征的机会。他在担 任地方官的时候,积极练兵备战,却不断遭到投降派的陷害。朝廷 对他总是起而复黜,黜而又用;而他则招之即来,挥之则去,从不放弃 伐金复国的心志。但由于政敌的排挤、打击,他最终也未能如愿。 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 去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几围粗,便感慨地说:“树犹如此,人 何以堪?”意思是说树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 呢?
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
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 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文本上片赏析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 柳永《雨霖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 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 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
思考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 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 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 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 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 龙”,与苏轼并称“苏 辛”。著有《稼轩长短 句》,今人辑有《辛稼轩 诗文抄存》。《全宋词》 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 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张翰 —念鱼归隐 —乡思、仇恨 、激愤 许汜 —谋取私利 —为国为民 刘备 —雄才大略 —控诉当朝、 桓温 —时光流逝 哀叹虚掷年华
思考
(1) 尽西风,季鹰归未?
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 的味美的鲈鱼,于是弃官回乡。 ——《晋书·张翰传》
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
水龙吟 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 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
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 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文本上片赏析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秋: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 柳永《雨霖铃》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 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
• 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
思考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 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 志。工于词,为豪放派词 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 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 龙”,与苏轼并称“苏 辛”。著有《稼轩长短 句》,今人辑有《辛稼轩 诗文抄存》。《全宋词》 存词六百二十余首。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 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张翰 —念鱼归隐 —乡思、仇恨 、激愤 许汜 —谋取私利 —为国为民 刘备 —雄才大略 —控诉当朝、 桓温 —时光流逝 哀叹虚掷年华
思考
(1) 尽西风,季鹰归未?
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 的味美的鲈鱼,于是弃官回乡。 ——《晋书·张翰传》
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
水龙吟 辛弃疾 登建康赏心亭
铁板铜琶继东坡 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 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郭沫若为辛弃疾纪念祠题写的对联。辛弃疾继承了苏词豪 放的特点,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语文人教版必修四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
人生经历:
抗战爱国的英雄,一生失意的英雄
辛弃疾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时期(1140-1162)南渡前沦陷和起义期 第二时期(1162—1181)南渡初期 第三时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期 第四时期(1203—1207)晚年再起
创作情况:
辛弃疾诗词较多,现存词600多首。他是中国历 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也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导和旗帜。强烈的爱国主义思 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其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以爱国词和田园词 最为突出。主要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 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 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 处。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 文钞存》。
辛派词人:
辛弃疾的词纵横谨严,以豪放悲壮为主,形成 了独具一格的“稼轩体”。这种风格对同时期的文 人也有所影响,于是就产生了“辛派词人”。
辛派词人,是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 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 刘克庄等。他们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 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大方激昂,以抗敌爱国 、感抚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 、议论化,但不如辛词蕴藉。
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清平乐· 村居》
3、爱情词
辛弃疾在婉约词的创作上也是别有境域 。 他的爱情词是其婉约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量虽不多,但却也柔情万种。
如:《青玉案·元夕》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 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高一语文必修4课件:6辛弃疾词两首
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
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
第二单元
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
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很自然地
将笔锋转到了西施滩,用抒情的笔触,描写了西施滩春日
的情景。春天到了,江河水涨,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
人
哗的江水急促奔流,好像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
观念,为西施翻案。
第二单元
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上联平平道来,
旨在澄清史实。据《史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
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
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
人
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这就是历史的真相。所以诗
教 版
语
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文
第二单元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人 教 版 语 文
第二单元
西施滩
崔道融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人 教
版
【赏析】
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
语 文
县南的苎罗山。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
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
伤今的登临之作,而是针对“女人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
版 语 文
封.狼居胥 打胜仗筑土坛以祭天地
第二单元
三于岁是贯荆女轲,遂莫就我车肯而顾去.,终照已顾不 顾. 回头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顾 拜访
人 教 版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
语 文
【人教版】2022-2023学年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两首》PPT课件
上阙
2、词人除了写景,还写 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 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 动词吗?它们又表达了 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2、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
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
的情感呢?
上阙
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登水
建龙Hale Waihona Puke 康吟赏辛 弃
心
疾亭
题目解说
“水龙吟” 为词牌名。建康, 即今天的江苏南京市,是 东吴、东晋、宋、齐、梁、 陈六个朝代的都城。赏心 亭是南宋建康城墙上的一
座亭台。据《景定建康志》记载:“赏心亭在 (城西)下水门城上,尽观赏之胜。”
写作背景
此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35岁的辛弃疾在建康 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 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 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 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 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 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 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 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 亭时,面对这大好江山,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 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 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 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 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更增添了词人的悲愤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产生!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
孙权和刘裕?
建
孙权:
功 立
家园。
矢 志
刘裕:
北 伐
刘裕曾经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
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讽刺刘义隆,警告当权者。 借鉴历史,委婉劝当朝统治者不能草率出兵,必 须作好准备 。
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
题材
角
表现手法
度
思想情感
风格 主旨
相同点: 题材:咏史怀古词,题目结构 “地点+怀古”。 主旨:托古喻今,都期望建功立业。 风格:意境雄浑壮阔。
不同点:
表现 手法
苏词:①借景抒情。 ②多铺叙。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 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感慨万千。
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 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的 愤概。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心情沉重,表达了隐忧: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 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 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作用是什么?
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仍不忘 为国效力的壮志!
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
孙权和刘裕?
建
孙权:
功 立
家园。
矢 志
刘裕:
北 伐
刘裕曾经在京口起事,最后建立政
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讽刺刘义隆,警告当权者。 借鉴历史,委婉劝当朝统治者不能草率出兵,必 须作好准备 。
和壮志难酬的愤慨。
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永遇乐•京口北固 亭怀古》的学习,试分析苏辛二词的异同。
题材
角
表现手法
度
思想情感
风格 主旨
相同点: 题材:咏史怀古词,题目结构 “地点+怀古”。 主旨:托古喻今,都期望建功立业。 风格:意境雄浑壮阔。
不同点:
表现 手法
苏词:①借景抒情。 ②多铺叙。
第6课 辛弃疾词两首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 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感慨万千。
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
学习目标
1.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 2.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 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的 愤概。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 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心情沉重,表达了隐忧: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 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 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思考:用廉颇的典故,作用是什么?
作者以廉颇自况,抒发自己老当益壮,仍不忘 为国效力的壮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辛弃疾词二首 (共31张PPT)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1
•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
• 缺点: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
至涉于狂怪叫嚣。
31
涕自落拟对, ,比后慷段慨一壮刘气怀奔 ,裕注 如—, 闻—笔 其刘不 声义遏 ;隆: 谓廉此颇词
用人名多者,尚扬是州不路解—词—味佛。”狸祠
廉颇——自己
2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参
❖
考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
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 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 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 行事。
20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 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 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 佛狸祠。
21
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 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14
写 作 背 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 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 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 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 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 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 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 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 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 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1
•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
• 缺点: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
至涉于狂怪叫嚣。
31
涕自落拟对, ,比后慷段慨一壮刘气怀奔 ,裕注 如—, 闻—笔 其刘不 声义遏 ;隆: 谓廉此颇词
用人名多者,尚扬是州不路解—词—味佛。”狸祠
廉颇——自己
2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参
❖
考译文 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
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
思考: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 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 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 行事。
20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 神鸦社鼓!
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 名。他击败宋文宗,率军追到瓜步 山上,在山上建立行 宫,即后来的 佛狸祠。
21
思考: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 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
14
写 作 背 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辛弃疾已经六十五岁了, 辛弃疾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 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这期间,1203年再 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韩侂胄起用,任浙江东 路安抚史,翌年改任镇江知府。1204年韩侂 胄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 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 到任后,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是韩侂胄 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 韩侂胄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 离了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 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件:第二单元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
答案
6.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了什么样的感情?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借助“觅”“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和句子, 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敬慕与向往。寄托了自己力主抗 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昏庸 无能,屈辱求和。 7.下片中辛弃疾为什么会想到刘义隆? 答案 以史为鉴,警告韩侂胄及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 的抗金作战思想。答案Fra bibliotek 2 深度研读
1.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 “登临意”的? 答案 他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 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 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 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2.背景剖析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作 者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他南渡已12年之久,尚未得到北伐 抗敌的机会。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 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 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辛弃疾 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 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这首词。
树犹如此: 动词,如同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动词,到、往 孔明真神人也,吾不如也: 动词,比得上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 连词,如果
倩何人唤取: 疑问代词,什么 开国何茫然: 副词,多么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疑问代词,与“为” 连用,表示“为什么” 今日之事何如: 疑问代词,与“如”连用,表示“怎么样”
6.作者对孙权和刘裕充满了什么样的感情?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 借助“觅”“英雄”“风流”“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等词语和句子, 准确地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敬慕与向往。寄托了自己力主抗 金和决心恢复中原的宏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昏庸 无能,屈辱求和。 7.下片中辛弃疾为什么会想到刘义隆? 答案 以史为鉴,警告韩侂胄及南宋朝廷不要草率出兵,体现自己正确 的抗金作战思想。答案Fra bibliotek 2 深度研读
1.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 “登临意”的? 答案 他用对秋天里的青天、流水、远山、落日、征鸿等自然景物的描 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意境,以烘托他的“登临意”。又通过看吴钩、拍 栏杆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再用张翰、刘备以及桓温等历史人 物的典故来阐发自己的“登临意”。
2.背景剖析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秋,作 者在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任上。这时他南渡已12年之久,尚未得到北伐 抗敌的机会。建康(今江苏南京)是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 代的都城。赏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据《景定建康志》记 载:“赏心亭在(城西)下水门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赏之胜。”辛弃疾 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 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这首词。
树犹如此: 动词,如同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动词,到、往 孔明真神人也,吾不如也: 动词,比得上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也: 连词,如果
倩何人唤取: 疑问代词,什么 开国何茫然: 副词,多么 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疑问代词,与“为” 连用,表示“为什么” 今日之事何如: 疑问代词,与“如”连用,表示“怎么样”
辛弃疾--丑奴儿-PPT课件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他 这首词外表虽则婉约,而骨 子里却是包含着忧郁、沉闷 不满的情绪。……用“却道 天凉好个秋”这样一句闲淡 的话,来结束全篇,用这样 一句 闲淡话来写自己胸中的
悲愤,也是一种高妙的抒情 法。 深沉的感情用平淡的语 言来表达,有时更耐人寻味。
整体感知
这首词是作者带湖闲居时的作品。通篇言愁。 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 表现了 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路的痛苦,也 是对南宋朝廷的讽刺与不满。上片写 少年不 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历尽艰辛,“识尽愁 滋味”。全词构思新巧,平易浅近。 浓愁淡 写,重语轻说。寓激情于婉约之中。含蓄蕴 藉,语浅意深。别具一种耐人寻味的 情韵。
词的下片笔锋一转,写出历尽沧桑,饱尝愁 苦之后,思想情感的变化,着重写自己现在 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 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 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 叠句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两个“爱上层楼”各有什么作用?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 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 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 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 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 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 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 “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 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 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 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 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 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 表达得十分完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省广丰县洋口镇博山村,广丰县城西
去15公里。始建于唐同光年间(923
年—925年),明隆庆间毁于火,万
历间重建,天启元年(1621)建成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次北伐
• 元嘉北伐——仓皇北顾——佛狸祠 • 隆兴北伐(1162)——烽火扬州路——神 鸦社鼓 • 开禧北伐(1206)——韩侂胄身死玉津 园——嘉定和议
神鸦
• 宋范成大《吴船录》卷下:“庙有驯鸦, 客舟将来,则迓於数里之外,或直至县下, 船过亦送数里,人以饼饵掷空,鸦仰喙承 取,不失一,土人谓之神鸦,亦谓之迎船 鸦。”
宋徽宗
• 章惇:“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 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纪》,不由 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 君耳!” • “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 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 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 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 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 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 天阙!
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序:王定国歌儿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 善应对,家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 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 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自作 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 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 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 归。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然府以 其辄去,除吏名。翰任心自适,不求当 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 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 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性至孝,遭母忧,哀毁过礼。年五十七 卒。
吴钩
张翰,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翰有清才, 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 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于船 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谭,便大相 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 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齐王冏 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 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 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 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 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蕨,饮三江水耳。”
廉颇老矣
•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 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 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 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 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 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 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 矢矣。” 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佛狸祠
• 佛狸威震天下,控弦百万,岂玄谟所能当。 • 玄谟大惧,弃军而走。众各溃散,追蹑斩 首万余级。器械山积。帝遂至东平。 • 癸未,车驾临江。起行宫于瓜步山。
开禧北伐
• 武学生华岳上书,认为此时南宋“将帅庸 愚,军民怨恨,马政不讲,骑士不熟,豪 杰不出,英雄不收,馈粮不丰,形势不固, 山砦不修,堡垒不设”,认定这次北伐将 “师出无功,不战自败”。
永遇乐
• 《填词名解》云:“永遇乐歇拍调也。唐杜 秘书工小词,邻家有小女名酥香,凡才人歌 曲悉能吟讽,尤喜杜词,遂成逾墙之好。后 为仆所诉,杜竟流河朔。临行,述《永遇乐》 词决别,女持纸三唱而死。第未知此调,创 自杜与否。” • 晁无咎注云:“自过腔,即越调《永遇 乐》 。”
北固楼
• 初,京城之西有别岭入江,高数十丈,三 面临水,号曰北固。蔡谟起楼其上,以置 军实。 《南史· 萧正义传》 • 晋蔡谟首起楼其上,以贮军实,谢安复营 葺之。是后崩坏,顶犹有小亭,登降甚狭。 南朝梁萧正义乃广其路。大同十年(公元 544年)梁武帝登望久之,敕曰:“此岭不 足固守,然京口实乃壮观。”于是改楼曰 “北固楼”。 《梁书· 武 帝本纪》
题临安邸
南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水龙吟
• 李白《宫中行乐词》:“笛奏龙吟水, 萧鸣凤下空。” • 汉马融《长笛赋》云:“近世羌笛从 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 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 • 《易系辞》说“云从龙。” 注疏解释 为:“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 则景云生。”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 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 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戈
封狼居胥
• 《汉书· 霍去病传》:“骠骑将军去病率师 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 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系左大将双, 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 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 十三人 ,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 海。” • 玄谟每陈北侵之策,上谓殷景仁曰:“闻 王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意。”
菰菜
莼菜
鲈鱼
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 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 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 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 ,元龙名 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 “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 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 “君有国士之名,今天 下大乱,帝主失所, 望 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间舍,言无 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山人, 欲卧百尺楼上,卧君子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表大笑。备 因言曰:“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 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
南宋关键词
• • • • 靖康之耻 淮水和大散关 岳飞 题临安邸
靖康之耻
• 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 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 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 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 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北宋灭亡。
宋徽宗瘦金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 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 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 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 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 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 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建康
• 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先后 在此建都,六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原名金陵。秦置县,名秣陵。东汉建安十 七年,孙权在此筑石头城,改称建业。西 晋统一,仍名秣陵。太康三年,分秣陵北 另置建邺县。后避愍帝司马邺讳更名建康。 东晋南朝相承不改。故城在今江苏南京市。 其中还有汉顺帝年号和司马保的年号也叫 建康。
北固山
北固楼
亭
生子当如孙仲谋
• 《三国志· 吴志· 吴主传》:“十八年正月, 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 叹其齐肃,乃退。” • 裴注:《吴历》曰:“……权行五六里, 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 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 若豚犬耳。’”
寄奴
• 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 城县绥舆里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交之后也。 (《宋书》) • 裕之为功于天下,烈于曹操,而其植人才 以赞成其大计,不如操远矣。(王夫之)
《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 尽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 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 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 一曲满庭芳。
《世说新语· 言语》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 (琅邪内使)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 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玉簪
螺髻
鸿雁
鸿雁
吴钩
• 《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阖闾即宝莫耶, 复命于国中作金钩,令曰:‘能为善钩者, 赏之百金。’吴作钩者甚众。” • 李贺《南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 关山五十州。” • 李白《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 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 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 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