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练习题[1]
第6课 《开国大典》(分层练习)(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五四制
![第6课 《开国大典》(分层练习)(教师版)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415f651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da.png)
第6课 开国大典1.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
qíng ()着 瞻( )仰 飘fú( ) 电niǔ( )dàn ( )生【答案】①. 擎 ②. zhān ③. 拂 ④. 钮⑤. 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qíng——擎,擎着:用手向上举、托。
瞻——zhān ,瞻仰: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
fú——拂,飘拂:指轻轻地飘动。
niǔ——钮,电钮:由接通或断开电路使开关动作的按钮。
dàn——诞,诞生:(人)出生,也比喻事物形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C .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D .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励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答案】D【详解】A.汇集,指“连在一起、聚集”;使用恰当;B.直奔,指心中别无其他杂念,一直向着某些事情或某个地点。
或直接去做某些事情,中途不做其他与目标不相干的事。
使用恰当;C.瞻仰,是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
使用恰当;D.鼓励:激发;勉励。
词语使用不当,可用“鼓舞”;故选D 。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
B.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立起天安门的城楼。
C.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D.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答案】B【详解】考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A.“辛店,丰台,通县”是并列关系的词语,中间应用表示短暂停顿的顿号;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是毛泽东主席的讲话,“宣布”后应为冒号;D.“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为三个完整的感叹句,感叹号应在每句句尾双引号内;故选B。
《开国大典》习题精选_1
![《开国大典》习题精选_1](https://img.taocdn.com/s3/m/8bd152c72e3f5727a4e96277.png)
《开国大典》习题精选一、看拼音写词语二、选字填空檐、瞻()仰()檐钮、纽()扣电()爆、暴()动()发佛、拂飘()仿()效、郊率()()区防、妨()碍()守三、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聚集1、几个人()拢来,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出生3、小明于1989年6月()了。
4、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了。
肃立站立5、三十万人一起脱帽(),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6、他()在那儿,一动不动。
四、读课文第二段,将下列句子按先后顺序排列。
()乐队奏国歌。
()升国旗,鸣礼炮。
()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
()林伯渠秘书长宣布典礼开始。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草很多人爱花,因为花朵娇艳多彩;不少人爱柳,因为柳树柔美多姿。
然而,我却爱那平凡的小草。
小草是报春的使者,它最早把春天到来的信息报告给人们。
不信你瞧,冰雪刚刚融化,大地还未脱尽冬装,这时你如果用手拨开紧贴地面的枯草,就会看到一棵棵、一簇簇的小草,已经钻出针尖一样的嫩绿的尖儿,它悄悄地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来到人间。
再过些日子,桃红柳绿,万紫千红,小草却默默地躺在万花丛中。
那绿油油、软绵绵的草地,可供孩子们游乐,供大人们休息;那鲜美柔嫩的茎叶,是牛羊虫鸟的美餐。
你别看它的身躯是那样柔弱,而生命力却是惊人的。
狂风暴雨休想摧毁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镰刀锄头,把它拦腰折断,车轮把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从地下倔强地挺直身躯,开始了新的生长。
多么可爱的小草!我要高声赞美它,赞美它不畏艰,难顽强向上的品质,赞美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1、写出第四小段的段意。
2、写出开头与结尾照应的句子。
3、短文赞扬小草()。
答案:一、典礼协商汇集宣布电钮瞻仰旗帜选举领袖徐徐上升二、瞻仰、房檐、纽扣、电钮、暴动、爆发、飘拂、仿佛、效率、郊区、妨碍、防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6课_开国大典》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6课_开国大典》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https://img.taocdn.com/s3/m/0f46c23905087632301212ed.png)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第26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卷(1)一、填空题1. 看拼音,写词语。
2. 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3. 选字填空4. 在横线上填上备适的词。
5. 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汇集聚集(1)几个人________过来,站成一个圆圈。
(2)丁字形的广场________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诞生出生(3)小明于1989年6月________了。
(4)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了。
肃立站立(5)三十万人一起脱帽________,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6)他________在那儿,一动不动。
6. 按“开国大典”举行的顺序给下面句子排次序。
________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________阅兵式开始。
________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________乐队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________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国旗。
________毛泽东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
________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________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
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升旗的时候,礼炮响起来。
每一响都是五十四门大炮齐发,一共二十八响。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
开国大典练习题
![开国大典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51be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7.png)
开国大典练习题开国大典练习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开国大典。
这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天,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下面是一些关于开国大典的练习题,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
一、选择题1. 开国大典的举办地点是:A. 北京故宫B. 北京天安门广场C. 北京颐和园D. 北京长城2. 开国大典的举办时间是:A. 1947年10月1日B. 1948年10月1日C. 1949年10月1日D. 1950年10月1日3. 开国大典是庆祝什么事件的重要仪式?A. 中国共产党成立B.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D. 中国国民党被推翻4.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布了中国的新称号是:A. 中华民国B. 中华人民共和国C. 中央人民政府D. 中国共产党5.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演讲,其中提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口号。
这句口号的含义是:A. 中国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B. 中国人民取得了独立和自由C. 中国人民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D. 中国人民将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问答题1. 开国大典的意义是什么?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开始。
2. 开国大典的举办地点为何选择在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作为中国的国家象征和政治中心,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象征意义。
选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对新中国成立的庄严宣告。
3.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发表的演讲有哪些主要内容?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言》。
演讲中,他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提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口号,强调中国人民将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国家的独立、自由和富强。
4. 开国大典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有什么重要影响?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国革命的胜利,为中国历史注入了新的活力。
小学语文 7 开国大典 课后练习题
![小学语文 7 开国大典 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84cff9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0.png)
一、选择题1. 《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中,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一共描写了四个场面的顺序是()①典礼开始②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场面③毛主席宣读公告④阅兵式宏伟盛大的场面、群众游行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2. 对本文的写作特色,说法正确的是()A.本文按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线索非常清楚。
B.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C.点面结合描写场面。
D.以上说法都正确。
3.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络绎不绝()斩尽杀绝()绝处逢生()悲痛欲绝()①气息中止,死亡②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③完全没有了④断绝4. 下列每组短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A.感到温暖沉入回忆B.茂密的沙柳林微弱的亮光C.剧烈的围歼战自制的烟卷D.宏伟的建筑认真地思索5.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句中的“一齐”说明了()A.人们对领袖的热爱,对新中国的热爱B.人们的自觉性很高二、填空题6. 根据拼音写生字。
旗zhì( ) huì( )集 lóng( )重yuè( )兵式xuān( )布放shè( )jù( )离 bào( )发战争7. 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掌声 ( )的火花 ( )的欢呼声( )的灯火 ( )的战士 ( )的群众8.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投向”可以换成_______,但“投向”更能反映人们______毛主席的心情。
9. 比一比,再组词钮( ) 拂( ) 泽( )扭( ) 佛( ) 译( )妞( ) 沸( ) 择( )10.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记叙了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_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主要通过对群众入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众游行等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们__________的心情,展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领袖风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7开国大典同步练习(部分有解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7开国大典同步练习(部分有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5a0f33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a.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7 开国大典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开.国大典。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A.打开B.写C.开办D.创造理解句中词语的含义。
2.“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句中的“直奔”能表达()A.人们强烈的感情。
B.人们走的速度快。
C.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切心情。
3.“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句中的“一齐”说明了()A.人们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B.人们的自觉性很高。
C.会场的严肃性。
4.“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句话中的“光明”实际上指()A.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
B.新中国成立,使全国永远摆脱了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5.国庆佳节,同学自创一副对联,请为他补全对联,最佳..的一项是()上联:祖国山______水秀下联:中华人杰地______A.川灵B.川广C.清广D.清灵6.“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句中的“一齐”说明了()A.人们对领袖的热爱,对新中国的热爱B.人们的自觉性很高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C.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D.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励..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二、填空题8.根据课文《开国大典》的内容填空。
(1).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________举行典礼。
毛泽东主席宣布:“__________________!”(2).课文按照________的顺序叙述,着重描写了开国大典的五个场面:①_________;①升国旗;①_________;①_________;①群众游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______________》,国旗是_________。
《开国大典》练习题(附答案)
![《开国大典》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7eadbcd4d8d15abe234ebd.png)
《开国大典》课课练基础训练一、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飘拂(fú fó)差不多(chā chà)直奔(bēn bèn)电钮(liǔ niǔ)乘车(chén chénɡ)二、比一比,再组词。
┌协()┌瞻()┌佛()┌择()└胁()└檐()└拂()└泽()┌钮()┌徐()└纽()└涂()三、选词填空。
宣读宣布宣告1.这庄严的(),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2.毛泽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陆续连续继续4.步兵、炮兵、骑兵()不断地经过主席台。
5.一万支礼花()射入天空。
6.阅兵式结束了,群众游行()进行。
四、根据词意写词语。
1.一个新的国家建立时举行的隆重的典礼。
()2.恭敬而庄严地站着。
()3.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4.恭敬地看。
()五、把下列意思相近的词用线连起来。
徐徐汇合安静雄壮举汇集缓缓雄伟肃静擎六、缩句。
1.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综合应用七、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后的方法,重点写了、,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
3.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和比作和。
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练习题
![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fb3a4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ca.png)
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题)1.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哪一年在哪个城市召开?A. 1945年,北京B. 1935年,上海C. 1921年,上海D. 1949年,北京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宣言是什么?A. 《国际歌》B. 《共产党宣言》C. 《建党初心》D. 《建军初心》3.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有多少人?A. 13人B. 23人C. 33人D. 43人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创立者是谁?A. 陈独秀B. 毛泽东C. 朱德D. 李大钊5. 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是什么颜色?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绿色6.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国家主席是谁?A. 毛泽东B. 周恩来C. 李先念D. 刘少奇7. 中国的国庆节是在每年的哪一天?A. 10月1日B. 9月30日C. 10月2日D. 9月29日8. 中国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哪一年召开?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9. 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哪一年颁布的?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4年10. 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的国体是什么?A. 共和国B. 君主立宪制C. 民主联邦国家D. 核心领导制11. 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A. 为人民谋幸福B. 保卫国家利益C. 维护世界和平D.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徽是什么?A. 镰刀和锤子B. 红旗C. 党徽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13.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次主持全国军事工作的是谁?A. 毛泽东B. 朱德C. 蒋介石D. 刘伯承14.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第一个哪方面工作进行了改革?A. 农业B. 工业C. 教育D. 军事15. 中国第一个国庆阅兵仪式是在哪一年举行的?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16. 我国第一个国旗是什么颜色?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白色17. 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的政体是什么?A. 人民民主专政B. 君主立宪制C. 原则上为共和国D. 党的领导制18.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什么?A.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B.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C.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经验D. 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19. 对党忠诚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基本原则,这项原则要求党员必须:A. 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B. 勇于首先批评自己C.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D. 坚决执行党的政策20.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哪一年开始实施的?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套邮票的面值是______分。
《开国大典》精练练习题(附答案)
![《开国大典》精练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5b415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8.png)
开国大典精练练习题(附答案)题目一问题:开国大典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时候举行的一次庄严盛大的仪式?选项:A. 1949年9月21日B. 1950年10月1日C. 1949年10月1日D. 1950年12月22日答案: C. 1949年10月1日题目二问题:开国大典在哪个城市举行?A. 北京B. 上海C. 延安D. 重庆答案: A. 北京题目三问题:开国大典共有多少人参加?选项:A. 约800人B. 约1000人C. 约1200人D. 约1500人答案: A. 约800人问题:在开国大典上,哪位领导人代表中国共产党发表重要讲话?选项:A. 朱德B. 毛泽东C. 周恩来D. 刘少奇答案: B. 毛泽东题目五问题:开国大典标志着什么重大事件的发生?选项:A. 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B. 建立了中国共产党C. 结束了国共内战D. 举行了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 A. 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题目六问题:开国大典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的哪次重要事件?选项:A. 第一次B. 第二次C. 第三次D. 第四次答案: C. 第三次题目七问题:开国大典上,哪位领导人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 朱德B. 毛泽东C. 周恩来D. 刘少奇答案: C. 周恩来题目八问题: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什么制度的建立?选项:A. 社会主义制度B. 资本主义制度C. 封建制度D. 共产主义制度答案: A. 社会主义制度问题:开国大典上所用的国旗是哪一面旗?选项:A.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B. 五星红旗C. 星星红旗D. 金星红旗答案: B. 五星红旗题目十问题: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国政治的什么转折点?选项:A.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 北京解放C. 三大改造的完成D. 新中国的建立答案: D. 新中国的建立本文共收录了十道关于《开国大典》的精练练习题,每道题都有四个选项供选择。
题目中的答案已在题目后给出。
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读者可以加深对于《开国大典》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
26 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含答案)
![26 开国大典。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cf8fe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2.png)
26 开国大典。
同步练习(含答案)1.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到2009年已有60周年。
2.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开国大典的过程。
二、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拼音。
电牛点犁斗里站羊。
三、辨别语境中的音节。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奔跑)会场。
2.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3.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4.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
四、改正词语错误。
旗帜飘扬,翻天覆地。
拖帕肃立,忘加评论。
五、正确组词。
择优,党员,副手。
泽国,常识,辐射。
六、用词语组成完整的句子。
1.下课时同学们都聚集起来,研究班级庆“六一”的事情。
2.丁字形的广场聚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3.我出生于1985年8月。
4.经历了漫长的革命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诞生了。
5.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6.他站立在那儿,一动不动。
七、仿写句子。
1.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汹涌的海浪。
2.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3.我们站在山顶上,像巨人一样俯瞰着整个城市。
仿句:我们走在街上,像一支队伍一样整齐划一。
八、比较意思相近但不同的词语。
1.会场上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像排山倒海一样响亮。
2.他的演讲引起了观众们的热烈反响,掌声如雷霆般响起。
2.群众的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改写:飞机的隆隆声被群众的欢呼声所掩盖。
九、按课文顺序排序。
①XXX按动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国旗。
XXX秘书长XXX宣布典礼开始。
③XXX宣布:“XXX在今天成立了!”②XXX宣读XXX的公告。
XXX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受检阅。
④群众游行。
正确的顺序是:①⑤③②⑦⑥④。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练习题(附答案)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a3f8fbb0717fd5360cdcbd.png)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五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课课练基础训练一、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飘拂(fú fó)差不多(ch ā chà)直奔(bēn bèn)电钮(liǔ niǔ)乘车(ch én chénɡ)二、比一比,再组词。
┌协()┌瞻()┌佛()┌择()└胁()└檐()└拂()└泽()┌钮()┌徐()└纽()└涂()三、选词填空。
宣读宣布宣告1.这庄严的(),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2.毛泽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陆续连续继续4.步兵、炮兵、骑兵()不断地经过主席台。
5.一万支礼花()射入天空。
6.阅兵式结束了,群众游行()进行。
四、根据词意写词语。
1.一个新的国家建立时举行的隆重的典礼。
()2.恭敬而庄严地站着。
()3.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4.恭敬地看。
()五、把下列意思相近的词用线连起来。
徐徐汇合安静雄壮举汇集缓缓雄伟肃静擎六、缩句。
1.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综合应用七、课内阅读。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
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1.用“”画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2.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后的方法,重点写了、,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
7开国大典同步练习(有答案)_1
![7开国大典同步练习(有答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a0901e4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ad.png)
7开国大典同步练习(有答案)部编版语文六上第二单元7开国大典填空默读课文,我知道了开国大典于年月日在举行。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之前、大典进行中、大典结束的顺序,描写了群众入场、、、、、、、群众游行等场面,体现出新中国成立时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结合词义,选择正确的读音,正确的画“√"。
五更(gēng gèng)天直奔(bēn bèn)会场排山倒(dǎo dào)海差(chāchà)不多填空读拼音,写词语。
bào fāxiéshāngjiǎn yuèxuān gàozhìfúsùjìng查字典查字典。
用部首查字法,“诞”字先查偏旁_____________,查画。
用音序查字法,“擎"字先查音序_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____。
“擎”字有三种解释:A.拱手。
B.支撑。
C.向上托,举。
“擎着红旗"中,“擎”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填空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量词。
一旗帜一掌声一礼花一宫灯一坦克一大炮一旗杆一“红流"按要求写句子修改病句,将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老人。
(2) 观众们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按要求写句子比较句子。
第一句: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第二句: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挤得满满的,人们都举着红旗。
这两个句子,哪一个更好?好在哪里?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练习题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d3e5f1dd88d0d233d46a98.png)
精心整理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开国大典》练习题篇一二.读第一自然段,填空。
这个自然段写了开国大典的()、()、()。
三.读二、三自然段,在右侧画出会场示意图。
四.说说下面句子中加横线词语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
1.郊区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
2.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组。
我和孙浩吕思贝两个男生负责垒锅灶。
我们找来了好多砖,但谁也不知该怎样垒,瞎忙活了一阵没个结果,最后还是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垒起了一个东、西、北三面有砖头,南面留灶口的灶台。
宋吉钰和三年级的四个同学负责捡柴草。
他们一会就捡来了一些引火草和干柴。
号声响了起来,我们去基地餐厅领来了锅、铲子、盘子、碗等用品以及菜、肉、鸡蛋等材料(讲野炊的准备工作)。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便开始做菜了。
蔬菜和肉等都是基地餐厅给我们切好的,我们拿来炒就可以了。
我们又分了一下工:我当厨师负责炒菜,孙浩负责生火,宋吉钰和吕思贝两人带领三年级的四个小接着我又做了土豆丝炒肉、黄瓜炒鸡蛋。
孙浩也动手做了西红柿鸡蛋汤。
吕思贝和宋吉钰到基地餐厅领来了馒头(做其它菜和领馒头简略写)。
我们八个同学围坐在草地上,吃起了午餐。
菜虽然没有爸爸妈妈做得那样香甜可口,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啊(强调自己动手做菜的好处,点出本次活动的意义)!简评: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野炊经过,条理清楚。
文中详细写了同学们动手垒灶捡柴领东西点火做菜的过程,尤其是对做第一个菜的经过进行了特别细致的描写,其它内容则简单介绍,全文详略处理得当,中心鲜明。
写清楚活动经过,写出主要人物及其他人的表现,写出活动意义,题目自拟。
篇二一、看拼音写词语二、选字填空檐、瞻()仰()檐钮、纽()扣电()爆、暴()发()动佛、拂飘()仿()肃立站立5、三十万人一起脱帽(),一齐抬头仰望着鲜红的国旗。
6、他()在那儿,一动不动。
开国大典测试题(有答案)
![开国大典测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f4bce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e0.png)
开国大典测试题(有答案)19.《开国大典》(共一课时)一、基础驿站1.下列选项中黑体字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欣慰馨香薪水辛苦B、娴熟和弦头衔嫌疑c、起哄洪水拱桥烘托D、阴谋殷切音讯原因2.下列成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错别字应改为:;A、人声鼎沸金碧辉煌B、家喻户晓茫然不解c、锲而不舍骨瘦如柴D、不记其数岂有此理3.结合句子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行人熙熙攘攘。
熙熙攘攘:⑵这就是金銮殿!瞧,龙盘虎踞的。
龙盘虎踞:⑶被营救出来的时候,你骨瘦如柴,奄奄一息。
奄奄一息: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填序号)(1)毛泽东坐在车上标语牌。
(2)毛泽东上去扶住山羊胡子。
(3)毛泽东在园门前,像在思索着什么。
(4)毛泽东地点起一支烟,吐了一口浓烟,陷入沉思。
A.仰视B.仰望c.赶忙D.慌忙E.悠然F.茫然G.伫立H.站立5.影视文学,主要是指影视文学剧本,就是为银屏艺术拍摄提供文字基础的,影视文学除了影视剧本这个主要体裁之外,还包括、、等。
二、综合园地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一队进城去打毛主席“秋风”的人马就从湖南的乡下出发了。
B.山羊胡子跳起来,生气地说:“好哇!你?姓毛的不封,你净用国民党、大地主?”c.毛泽东兴奋地说:“好,好!”一看程潜,有改变主意,对秘书:“你先接待一下。
”D.“你们这不是给我挂……”指指饭馆的罗圈,“幌子吗?”说罢一步跨进小饭馆。
7.下列语句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式?并写出(3)(4)句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1)一个头戴吕宋帽的老者,一把山羊胡子标志着他是韶山冲的元老。
()(2)毛泽东连说:“岂有此理。
我马上给湖南省委写信,再寄点钱,我要把他请到北京住上一年半载。
”()(3)(跑堂的说了钱数)毛泽东一面说:“好,好!”一面伸手摸口袋,他有点慌神了,摸遍了了所有的口袋,除了那半包烟,一文不名。
()(4)毛泽东爽朗大笑:“九叔,你还不知我家老底吗?这得公事公办。
开国大典六年级上册练习题
![开国大典六年级上册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ed492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16.png)
开国大典六年级上册练习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面哪个国家的开国大典被称为“十一大典”?A. 中国B. 美国C. 英国D. 俄罗斯2. “开国大典”是指国家的何种重要仪式?A. 国庆日B. 建国日C. 国际会议D. 皇家婚礼3. 中国的开国大典是在哪一年举行的?A. 1949年B. 1954年C. 1976年D. 1989年4. “开国大典”是庆祝国家的什么事件?A. 建国B. 上台C. 战胜敌人D. 购买领土5. 在中国的开国大典上,哪位领导人宣布了国家的成立?A. 毛泽东B. 邓小平C. 周恩来D. 江泽民第二部分:填空题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正确的答案。
6. 中国的开国大典是在______年举行的。
7. “开国”指的是一个国家的______过程。
8. 在开国大典上,国家领导人会发表重要的______。
第三部分:简答题9. 解释“开国大典”的含义和重要性。
开国大典是指一个国家建立后举行的庆祝仪式。
它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宣示该国家进入独立国家的行列。
开国大典的重要性在于激励国民爱国热情,团结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付出努力。
10. 简述中国的开国大典。
中国的开国大典是在1949年10月1日举行的。
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进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
这个仪式象征着中国从封建时代走向新中国,标志着中国取得了国家独立和解放。
结语:通过这些练习题的完成,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开国大典的含义、重要性和中国的开国大典的具体情况。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学习和了解,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7 开国大典同步练习(有答案)
![7 开国大典同步练习(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edce1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b.png)
7 开国大典同步练习(有答案)7 开国大典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一、单选题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港督(gǎng)赴宴(yàn)睫毛(jié)B.结婚(hūn)讯息(xùn)挽着(wǎn)C.神圣(shèng)仪器(yí)旗帜(zhī)D.陈旧(chén)垫着(diàn)持之以恒(héng)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C.30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D.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励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三十万人的眼睛一齐投向主席台。
B.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跟钢铁巨人一样。
C.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和报纸抛上天去。
D.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二、填空题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总数(shǔshù)旗帜(zìzhì)乐曲(yuèl è)飘拂(fúfó)审阅(yuèyiè)抛上天(pōu p āo)5.看拼音,补充句子。
长láng 那绿qī的柱子,红漆的lán 杆,一眼望不到头。
两旁栽满了cōng yù的树木,微风从kūn 明湖上吹来,让人觉得shén qīng qìshuǎng 。
6.比一比,再组词。
委栏爆协萎烂瀑胁7.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的掌声的声音的火花的国旗的灯火的欢呼8.选择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汇集聚集i 几个人起来,站成一个圆圈。
ii 丁字形的广场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2)诞生出生i 小明于1989 年6 月。
ii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了。
第7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7课《开国大典》同步练习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e23f93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7.png)
第七课开国大典第八课重点词语擎:举。
典礼:隆重举行的仪式。
瞻仰:恭敬地看。
肃静:严肃而安静。
飘拂:轻轻地飘动。
迎风招展:形容旗子等随风飘扬。
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引申为各色各样。
写作特色1.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有重点地记叙了开国大典的几个重要的场面。
段落之间过渡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2.文章用词恰当、准确,较多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展示了游行队伍的声势和群众的欢欣场面。
夯实基础1.根据拼音,写汉字。
Zhèng fǔ( ) zhān yǎng( ) diǎn lǐ( )wěi yuán( ) zhì fú( ) huì jí( ) xuān gào( ) lù xù( ) bào fā( ) jù lí( ) yuè bīng shì( )2.填空。
(1)开国大典于年月日在举行,参加典礼的总人数达三十万,主席台设在。
(2)三十万人一齐 ,一齐 ,瞭仰这。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
(3)《开国大典》这一标题中,“开国”的意思是 ,“大典”的意思是。
全文按照的顺序记叙,表达了人们的心情。
3.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
( )(2)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 )4.选择正确的答案。
(1)“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句中的“直奔”能表达( )A.人们强烈的感情。
B.人走的速度快。
C. 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急切心情。
(2)“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句中的“一齐”说明了( )A. 人们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B. 人们自觉性很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开国大典姓名:
一、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飘拂(fúfó)差不多(chāchà)直奔(bēn bèn)电钮(liǔniǔ)乘车(chén chénɡ)二、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âzhān yǎnɡqízhìxiãshānɡpiāo fúzhǎo zãhuìjídàn shēnɡɡāo cháo diǎn lǐ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照样子,换偏旁组字,再分别组词。
例:协(政协)——胁(威胁) 檐( )—( )( ) 钮( )—( )( ) 仰( )—( )( )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汇集( ) 次序( ) 鼓舞( ) 陆续( ) 率领( ) 隐藏( ) 2.写反义词。
肃静( ) 热烈( ) 整齐( ) 光明( ) 空洞( ) 隐藏( )
五、选词填空宣告宣布宣传宣读
1.毛主席庄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
2.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
陆续连续继续
1.步兵、炮兵、骑兵()不断地经过主席台。
2、一万支礼花()射入天空。
3、阅兵式结束了,群众游行()进行。
六、查字典,按要求填空“开”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在字典中“开”的解释有:①扩大,发展;②发动,操纵;③举行;④起始。
“开”在“开会”中的意思是,在“开国大典”中的意思是。
七、缩句。
1.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修改病句。
1.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市民、学生、女人等各种各样的人。
2.城楼檐下,八盏五彩纷缤的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公公抡起锄头,把口袋里的狼用锄头打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给我买了铅笔盒、语文书,笔、尺子、橡皮等学习用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开国大典姓名:
一、用“\”画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 dū)飘拂(fúfó)差不多(chāchà)直奔(bēn bèn)电钮(liǔniǔ)乘车(chén chénɡ)二、看拼音,写词语
Jiǎn yuâzhān yǎnɡqízhìxiãshānɡpiāo fúzhǎo zãhuìjídàn shēnɡɡāo cháo diǎn lǐ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照样子,换偏旁组字,再分别组词。
例:协(政协)——胁(威胁) 檐( )—( )( ) 钮( )—( )( ) 仰( )—( )( )
四、按要求写词语
1.写近义词。
汇集( ) 次序( ) 鼓舞( ) 陆续( ) 率领( ) 隐藏( ) 2.写反义词。
肃静( ) 热烈( ) 整齐( ) 光明( ) 空洞( ) 隐藏( )
五、选词填空宣告宣布宣传宣读
1.毛主席庄严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
2.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3.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
陆续连续继续
1.步兵、炮兵、骑兵()不断地经过主席台。
2、一万支礼花()射入天空。
3、阅兵式结束了,群众游行()进行。
六、查字典,按要求填空“开”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在字典中“开”的解释有:①扩大,发展;②发动,操纵;③举行;④起始。
“开”在“开会”中的意思是,在“开国大典”中的意思是。
七、缩句。
1.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修改病句。
1.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市民、学生、女人等各种各样的人。
2.城楼檐下,八盏五彩纷缤的大红宫灯分挂两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公公抡起锄头,把口袋里的狼用锄头打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过普法教育,群众普遍的觉悟提高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妈妈给我买了铅笔盒、语文书,笔、尺子、橡皮等学习用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