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国际民航公约
![国际民航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c6a73197bceb19e8b8f6ba87.png)
日本章鱼烧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各色天妇罗
刺身
• 刺身(日语音“杀西米”) 是将新鲜的鱼、贝、牛肉等原 料,依照适当的刀法加工,享 用时佐以用酱油与山葵泥调出 来的酱料的一种生食料理。 • 以前,日本北海道渔民在 供应生鱼片时,由于去皮后的 鱼片不易辨清种类,故经常会 取一些鱼皮,再用竹签刺在鱼 片上,以方便大家识别。这刺 在鱼片上的竹签和鱼皮,当初 被称作“刺身”,后来虽然不用 这种方法了,但“刺身”这个叫 法仍被保留下来。
面食
乌冬面
拉面
荞麦面 素面
なっとう 納豆
納豆は大豆を納豆菌によって発酵させた日本の食 品。 纳豆是大豆经纳豆菌发酵而成,盛产于日本的一种 保健食品。目前,全世界,尤其是整个东南亚的人 们对纳豆的作用高度认可,食用者众多。 日本人主要食用咸纳豆与拉丝纳豆,关西人喜欢前 者,关东人则爱吃后者(丝越长说明纳豆发酵的效 果越充分,质量越好)。
握寿司(江户派)
箱寿司(关西派)
寿司的两大派别
日本寿司分两大派别:
一、江户派
握寿司 二、关西派 箱寿司(在盒子里糅合各种材 料制作的寿司艺术品。大阪的最有名) 两相对比之下,握寿司更让大家青睐。因为 不使用任何模具,全靠寿司师傅手工握制而 成,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米饭的颗粒圆润,同 时也有效地保持了米饭的醇香。
樱花--日本国花
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蔷薇科的落叶树。四 月花开,但盛花期只有六七天。樱花在日本从南向 北陆续开放。爱花者,可以从南起伴着樱花花容向 北,赏花长达半年之久。
日本和服
• 和服指的是日本 传统民族服装, 在日语称为“着 物(Kimono)”; 因为是由中国隋 唐服式改制的, 又称吴服。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https://img.taocdn.com/s3/m/493c6b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63.png)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7(简称“附件17”)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的一项重要法规,旨在确保全球民航安全和航空运输的顺利进行。
附件17于2002年生效,是国际民航界的重要里程碑。
附件17主要涵盖了民航安全的各个方面,包括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安全要求、机场和航空器的安全措施、货物和邮件的安全管理等。
这些要求和措施的实施,旨在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保护乘客和机组人员的生命安全,维护全球民航的稳定和安全。
附件17规定了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背景调查和安全审查要求。
在招募和培训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时,航空公司必须进行严格的背景调查,确保其没有犯罪记录或与恐怖主义有关的背景。
此外,附件17还要求航空公司对飞行员和机组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和评估,以确保他们具备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能力。
附件17还规定了机场和航空器的安全措施。
机场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安全检查、安全设施和安全培训等。
航空器必须配备先进的安全设备,如防劫持系统和爆炸物探测设备,以提高飞行安全水平。
此外,附件17还要求机场和航空公司加强对乘客和行李的安全检查,以防止携带危险品和违禁品上机。
附件17还规定了货物和邮件的安全管理要求。
航空公司必须对所有运输的货物和邮件进行安全检查,以防止携带炸药、毒品或其他危险物品。
此外,附件17还要求航空公司建立货物和邮件的追踪系统,确保其安全运输和交付。
附件17的实施对全球民航安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通过加强对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背景调查和安全审查,附件17有效地防止了恐怖分子混入航空业。
通过加强对机场和航空器的安全措施,附件17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加强对货物和邮件的安全管理,附件17防止了恐怖分子利用航空运输进行炸弹袭击等恐怖活动。
然而,附件17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附件17的要求和措施需要各国共同遵守和执行,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
其次,附件17的实施需要航空公司和机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中英文)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中英文)](https://img.taocdn.com/s3/m/2316b60a52ea551810a68708.png)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1944年12月7日芝加哥)序言鉴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未来发展对建立和保持世界各国之间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大有帮助,而其滥用足以威胁普遍安全;又鉴于有需要避免各国之间和人民之间的磨擦并促进其合作,世界和平有赖于此;因此,下列各签署国政府议定了若干原则和办法,使国际民用航空得按照安全和有秩序的方式发展,并使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得建立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健康地和经济地经营;为此目的缔结本公约。
第一部分空中航行第一章公约的一般原则和适用第一条主权缔约各国承认每一国家对其领土之上的空气空间享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
第二条领土本公约所指一国的领土,应认为是在该国主权、宗主权、保护或委任统治下的陆地区域及与其邻接的领水。
第三条民用航空器和国家航空器一、本公约仅适用于民用航空器,不适用于国家航空器。
二、用于军事、海关和警察部门的航空器,应认为是国家航空器。
三、一缔约国的国家航空器,未经特别协定或其他方式的许可并遵照其中的规定,不得在另一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或在此领土上降落。
四、缔约各国承允在发布关于其国家航空器的规章时,对民用航空器的航行安全予以应有的注意。
第三条分条注: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日,大会决定修正芝加哥公约,增加第三条分条。
该条尚未生效。
一、缔约各国承认,每一国家必须避免对飞行中的民用航空器使用武器,如拦截,必须不危及航空器内人员的生命和航空器的安全。
此一规定不应被解释为在任何方面修改了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各国的权利和义务。
二、缔约各国承认,每一国家在行使其主权时,对未经允许而飞越其领土的民用航空器,或者有合理的根据认为该航空器被用于与本公约宗旨不相符的目的,有权要求该航空器在指定的机场降落;该国也可以给该航空器任何其他指令,以终止此类侵犯。
为此目的,缔约各国可采取符合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包括本公约的有关规定,特别是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任何适当手段。
每一缔约国同意公布其关于拦截民用航空器的现行规定。
三、任何民用航空器必须遵守根据本条第二款发出的命令。
5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5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ef74b665b84ae45c3b358c68.png)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一九四四年十二月七日订于芝加哥]序 言鉴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未来发展对建立和保持世界各国之间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大有帮助,而其滥用足以威胁普遍安全;又鉴于希望避免各国之间和人民之间的磨擦并促进其合作,世界和平有赖于此;因此,下列签字各国政府议定了若干原则和办法,使国际民用航空按照安全和有秩序的方式发展,并使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建立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健康地和经济地经营;为此目的缔结本公约。
第一部分 空中航行第一章 公约的一般原则和适用第一条 主权各缔约国承认每一国家对其领土之上的空域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
第二条 领土本公约所指一国的领土,应认为是在该国主权、宗主权、保护或委任统治下的陆地区域及与其邻接的领水。
第三条 民用航空器和国家航空器一、本公约仅适用于民用航空器,不适用于国家航空器。
二、用于军事、海关和警察部门的航空器,应认为是国家航空器。
三、一缔约国的国家航空器,未经特别协议或其它方式的许可并遵照其中的规定,不得在另一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或在此领土上降落。
四、各缔约国承允在发布关于其国家航空器的规章时,对民用航空器的航行安全予以应有的注意。
第四条 民用航空的滥用各缔约国同意不将民用航空用于和本公约的宗旨不相符的任何目的。
第二章 在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第五条 不定期飞行的权利各缔约国同意其它缔约国的一切不从事定期国际航班飞行的航空器,在遵守本公约规定的条件下,不需要事先获准,有权飞入或飞经其领土而不降落,以及作非商业性降落,但飞经国有权令其降落。
为了飞行安全,当航空器欲飞经的地区不得进入或缺乏适当航行设施时,各缔约国保留令其遵循规定航路或获得特准后方许飞行的权利。
此项航空器如为取酬或收费而载运旅客、货物、邮件但非从事定期国际航班飞行,在遵守第七条规定的情况下,亦有上下旅客、货物或邮件的特权,但上下的地点所在国家有权规定其认为需要的规章、条件或限制。
第六条 定期航班除非经一缔约国特准或其它许可并遵照此项特准或许可的条件,任何定期国际航班不得在该国领土上空飞行或进入该国领土。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附件16第i卷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附件16第i卷](https://img.taocdn.com/s3/m/7259a1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6.png)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6第i卷1. 介绍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6第i卷(以下简称附件16-i)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的一项重要标准文书,旨在规范民用航空领域的运行标准和安全要求。
附件16-i对飞机发动机的噪声排放进行了规范,旨在保护居民和环境免受过度噪音的侵扰,并促进航空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附件16-i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2. 背景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虽然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便利和效益,但也带来了噪音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特别是在机场周边地区,飞机起降所产生的噪音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际民航组织于1971年颁布了《关于飞机发动机噪声标准的决议》,并于1977年首次正式发布了《附件16-第一卷》(Aircraft Noise - Volume I - Aircraft Noise)和《附件16-第二卷》(Aircraft Noise - Volume II - Aircraft Engine Emission Standards),统一规范了飞机发动机的噪声排放标准。
3. 主要内容附件16-i是对附件16-第二卷的修订和更新,旨在更加符合当今国际航空业的发展需求和环保要求。
附件16-i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 噪声标准附件16-i对飞机发动机的噪声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不同类型和规模的飞机在起飞、降落和滑行过程中的噪音限制要求。
通过科学严格的测量和评定,确保飞机发动机的噪音排放符合国际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机场周边地区和居民的噪音干扰。
3.2 排放标准除了噪音标准外,附件16-i还对飞机发动机的气体排放标准进行了规定。
通过限制飞机发动机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排放,控制飞机在起飞、巡航和降落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这些排放标准不仅有助于净化机场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还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
3.3 实施和监督附件16-i要求各成员国制定与本附件相一致的国家法规和标准,并建立起相应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对飞机发动机的噪音和排放进行定期监测和检查,确保飞机制造商和航空公司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要求。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 第九版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 第九版](https://img.taocdn.com/s3/m/5edf985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a.png)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第九版《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第九版》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的文件,用于规范国际民用航空界的标准和规则。
附件十四主要关注航空安全,包括航空器运行的各个方面,如飞行员训练、飞机维护、航空器操作等。
附件十四第九版于2019年生效,是该附件的最新版本。
这个版本的发布主要是为了适应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该附件总结了过去几年内发生的航空事故和事件,并通过更新和完善规则,提高飞行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第九版的附件十四对航空器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首先,附件十四规定了飞行员的训练和认证要求。
这些要求包括基本技能、专业素质和经验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飞行员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来应对各种飞行任务。
此外,附件十四还对机组人员的工作和休息时间进行了规定。
这是为了确保机组人员在长时间飞行中保持良好的身体和精神状态。
根据这些规定,航空公司应该对机组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值勤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以避免过度疲劳和工时超标。
附件十四还包括对航空器维护和修理的规定。
这些规定要求航空公司建立和实施严格的维护标准和程序,确保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此外,该附件还规定了飞行员在操作中应遵守的规则和程序。
这些规定包括起飞和降落操作、高度和速度限制、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程序等。
这些规则和程序的目的是确保飞行操作的安全性和一致性。
总而言之,《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第九版》是航空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份文件,对航空器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
通过遵守这些规定,可以提高航空安全性,减少事故和事件的发生,并确保航空运营的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民航主要公约
![国际民航主要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5fd5843c0912a216147929b1.png)
《反破坏公约》
1971年
《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
1980年
《日内瓦公约》
1948年
《关于国际承认航空器权利的公约》
1948年/2000年
《罗马公约》
1952年
《关于外国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方造成损害的公约》
1958年
《蒙特利尔议定书》
1978年
《修改1952年10月7日在罗马签订的关于关于外国航空器对地(水)面第三方造成损害的公约的议定书》
1955年
《修改1929年10月12日在华沙签订的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的议定书》
1975年
《蒙特利尔公约》
1999年
全面取代《华沙公约》,全称是《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
2005年
《东京公约》
1963年
《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其他行为的公约》
1978年《反劫机公Fra bibliotek》1970年
《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2.领空主权原则的确立
3.空域管理的原则
4.空域管理的内容
公约
签署年份
名称与内容
我国加入时间
《芝加哥公约》
1944年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与此共同签署的还有另外四个公约,分别是《国际民用航空临时协定》、《国际航班过境协定》《国际航空运输协定》《国际民用航空会议最后议定书》
1974年
《华沙公约》
1929年
《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
1958年
《海牙议定书》
------------
《开普敦公约》
2001年
《移动设备国际利益公约》
2009年
《蒙特利尔公约》需要了解的内容包括: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简介内容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简介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398d621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4.png)
一、背景介绍《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是国际民航组织(ICAO)的主要成文法规,被视为国际民用航空领域内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文件之一。
《公约》于1944年在芝加哥通过,并于1947年4月4日生效。
旨在确立国际民用航空的基本原则,促进全球民航安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二、《公约》主要内容1. 开放性原则《公约》第1条规定,“民用航空应开放给全世界所有国家的飞机,而不受特别限制”。
这一原则促进了国际民用航空的普遍发展和合作,有助于减少国际航空运输的政治干预,促进了国际间的通联和交流,为全球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 航空器国籍《公约》规定,每架民用航空器必须注册在一个国家,并且该国家对该航空器行使有效的和实际的管辖权。
这一规定确保了对民用航空器的有效管理和监管,也保证了民用航空器在国际空域内的合法地位。
3. 航空器检验《公约》对航空器的检验和证明了具有国际性的指导规定,包括航空器的适航要求、航空器设备的使用、机上人员的资格和执照、航空器的司法管辖等方面内容。
这些规定为各缔约国确立了普遍的标准和程序,有利于促进各国在民用航空领域内的合作与交流。
4. 空域管理《公约》还规定了缔约国在开放式空域内的管理,包括了通信设备和程序、雷达监控、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
这些规定的制定,为全球航空安全和高效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5. 航线和机场《公约》对国际航线和国际机场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作出了规定。
对国际航线的开放、安全、通畅和有效的利用提供了规范,有助于全球航空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6. 避障和救援《公约》规定了对于航空器的救援和搜索以及对于航空器和乘客的安全探测的规定。
这些规定保证了航空器在空中和地面上遇到困难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援助和救济。
三、《公约》的影响和意义《公约》作为国际民航组织最重要的法规文件之一,对于全球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和安全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它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提高了国际航空安全水平,促进了全球民用航空事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民用航空器公约
![民用航空器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e889cfd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1b.png)
民用航空器公约
民用航空器公约(The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又称芝加
哥公约、1944年公约,是以美国芝加哥市为会议地点于1944年12月7日签署的国际公约,旨在规范和统一世界民航领域的各种规章制度。
以下是该公约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为总则,主要包括对各种术语的定义、公约的实施原则等内容。
第二部分为空中运输规则,包括对民航器材的规定、航空器的登记和标识、航空器的
飞行规则、空中交通服务、飞行安全、航空器的运营和租赁等方面的条款。
第四部分为航空器国籍与登记规则,包括对航空器的所有权、停放、飞行证明等方面
的规定。
第五部分为民航组织规则,包括对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设立、组织机构、会议制度等
方面的条款。
第六部分为大型民航器国际租赁规则,主要包括关于大型民航器租赁的条款和规定。
民用航空器公约的签署对全球民航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世界范围内规
范民航领域最权威的国际公约。
当前,全球各国民用航空器领域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多以此
公约为基础,以保护公众的安全、促进航空事业的发展为宗旨。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55b6b162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1.png)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核心内容与影响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简介及历史背景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起源与发展
1919年巴黎航空会议上提出
• 各国政府开始关注航空问题 • 成立国际航空委员会 • 制定国际航空法规
1929年签订《巴黎公约》
• 确立国际航空的基本原则 • 规范国际航空活动 • 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奠定基础
02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主要条款与内容
航空器权利与管辖权
航空器权利
• 国家对其领空享有主权 • 国家对其注册航空器享有管辖权 • 航空器在领空内享有无害通过权
管辖权
• 国家对其注册航空器享有立法、行政和司法管辖权 • 国际航空活动中涉及多个国家利益的,由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协调
国际航空交通规则与程序
中国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框架下的合作与参与
合作
• 参与国际航空组织的活动 • 与其他国家开展航空业交流与合作 • 为全球航空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与
• 参与国际航空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 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更新与改革提供建议 • 为全球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05
未来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保障各国航空业公平竞争与持续发展
公平竞争
• 确立各国在国际航空市场上的权利和义务 • 规范国际航空市场竞争活动 • 为各国航空业的发展提供平等机会
可持续发展
• 确立各国航空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 规范国际航空业的发展活动 • 为全球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提高全球航空安全水平与航班效率
航空安全
1944年签订《芝加哥公约》
• 进一步完善国际航空法规 • 确立国际航空主权原则 • 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核心内容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1ab164bdd5bbfd0a795673f3.png)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附件一《人员执照的颁发》只要航空旅行离不开飞行员和其他空勤及地面人员,他们的资格、技能和培训仍然会是高效和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
进行适当的人员培训和执照颁发也在各国之间注入了信心,使人员资历和执照得到国际承认和接受,并使旅客对航空具有更大信任。
向飞行机组成员(飞行员、飞行工程师和飞行领航员)、空中交通管制员、航空站经营人、维修技术员和飞行签派员颁发执照的标准和建议措施在《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1中作了规定。
有关的培训手册向各国提供了关于培训课程的范围和深度的指南,以确保对安全的空中航行的信心得到维持,这正是《公约》和附件1的意图。
这些培训手册还为其他航空人员的培训提供了指南,如机场应急人员、飞行运行官员、无线电话务员和其他有关领域的人员。
当今的航空器运行是如此复杂多样,必须对由于人的失误或系统组件故障导致的整个系统失效的可能性进行防范,而无论这种可能性是多么遥远。
人是航空器运行环节中关键的一链,而同时由于其本性决定也是最灵活和多变的。
有必要进行适当培训,以把人的失误减至最少,并提供有能力、有技能、熟练的和合格的人员。
附件 1 和国际民航组织培训手册描述了在各工种中精通业务所需的技能,从而有助于胜任工作。
附件的体检标准,要求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可能的造成能力丧失的体格状况提供了早期警报,有助于飞行机组和管制员的总体健康。
人的因素计划处理了已知的人的能力和局限性,向各国提供了关于这一重大课题的基本信息,以及设计适当培训方案所需的材料。
国际民航组织的目标是,通过提高各国对民航运行中人的因素的重要性的认识并做出回应,从而提高航空安全。
执照颁发是对特定活动予以授权的一种行为,由于不适当地从事此种活动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则应禁止这种活动。
执照申请者必须达到所规定的与要从事的任务的复杂性相一致的一些要求。
为颁发执照而进行的检查是对身体健康和行为能力的定期测试,以确保独立监控。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附件18简介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附件18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7707ab0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2.png)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附件18简介国际民用航空公约及附件18简介(1)国际民用航空公约1944年12月7日订于芝加哥,1947年4月4日生效。
缔约目的:26个缔约国为使国际民用航空按照安全和有秩序的方式发展,并使国际航空运输业务建立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健康地和经济地经营而缔结此公约。
公约内容:共22章96条。
(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空中航行(第一章---第六章)第二部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第七章---第十三章)第三部分国际航空运输(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四部分最后条款(第十七章--第二十二章)十八个附件附件 1 人员执照的颁发附件 2 空中规则附件 3 国际空中航行气象服务附件 4 航图附件 5 空中和地面运行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附件 6 航空器的运行附件 7 航空器国籍和登记标志附件 8 航空器适航性附件 9 简化手续附件 10 航空电信附件 11 空中交通服务附件 12 搜寻与援救附件 13 航空器事故和事故征候调查附件 14 机场附件 15 航空情报服务附件 16 环境保护附件 17 保安:保护国际民用航空免遭非法干扰行为附件 18 危险品的安全航空运输(2)附件 18《危险品的安全航空运输》简介世界上各种运输形式所承运的货物,有一半以上是危险品—爆炸物、腐蚀物质、易燃物质、毒性物质,甚至放射性物质。
这些危险物品对全球多种工业、商业、医疗以及研究的需要和过程至关重要。
由于航空运输的优势,这些危险品的很大部分是由航空器承运的。
国际民航组织承认此类货物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各种步骤,以便确保能够安全承运此类货物。
做法是通过了附件18,以及相关的文件《危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指南》。
对于管理危险品的航空承运存在其他规则,但没有在国际上适用,或者很难在国际上实施,并且,他们与其他运输形式的相应规定也不一致。
附件18 规定了需要遵守的广泛标准和建议措施,以便安全承运危险品。
附件包含了相当稳定的材料,利用通常的附件修订过程只需要偶尔进行修订。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9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9](https://img.taocdn.com/s3/m/cc8d994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7.png)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9附件9: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有关空中交通服务的规定一、引言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制定的全球航空运输标准和规则的重要文件,其中附件9是关于空中交通服务的规定。
本文将对附件9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便更好地了解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要求和规范。
二、空中交通服务的定义附件9规定了空中交通服务的定义,包括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情报服务、航空气象服务等。
空中交通服务的目的是确保航空器在空中和地面的安全和顺畅运行,以及提供准确的飞行信息和气象数据,保障航空安全。
三、空中交通服务的组织与管理附件9规定了空中交通服务的组织与管理要求。
各国应当建立合适的机构负责空中交通服务的组织和管理,并确保其运行符合国际标准和规定。
同时,各国应当加强与邻国的合作与协调,确保空中交通服务的无缝连接和高效运作。
四、空中交通管制附件9对空中交通管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空中交通管制是指通过地面上的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对航空器进行引导、监控和控制的过程。
空中交通管制应当确保航空器在空中和地面的安全间隔,并协调航空器的起飞、降落和飞行航线,以避免碰撞和冲突。
五、飞行情报服务附件9规定了飞行情报服务的要求。
飞行情报服务是指为航空器提供有关飞行的信息和数据的服务。
飞行情报服务应当包括航路计划、气象情报、航空导航设施的情况等,以帮助飞行员做出准确的飞行决策。
六、航空气象服务附件9对航空气象服务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航空气象服务是指为航空器提供有关天气的信息和预报的服务。
航空气象服务应当包括气象观察、气象预报和气象警报等,以帮助飞行员了解飞行环境并采取相应的飞行措施。
七、空中交通服务的质量保障附件9要求各国建立和维护空中交通服务的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应当包括监督和评估机制,以确保空中交通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达到国际标准。
同时,各国应当加强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空中交通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
八、结语附件9作为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重要附件,对空中交通服务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规定。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5e468556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1.png)
详细内容
补充说明
法律文
五项权利
鉴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未来发展对建立和保持世界各国之间和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大有帮助,而其滥用足以 威胁普遍安全;
又鉴于希望避免各国之间和人民之间的磨擦并促进其合作,世界和平有赖于此; 因此,下列签字各国政府议定了若干原则和办法,使国际民用航空按照安全和有秩序的方式发展,并使国际 航空运输业务建立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健康地和经济地经营;为此目的缔结本公约。 《芝加哥公约》中含有对国际航空运输经济管理的内容包括: 第一条,关于国家享有领空的主权; 缔约各国承认每一国家对其领土之上的空气空间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 第二条领土 本公约所指一国的领土,应认为是在该国主权、宗主权、保护或委任统治下的陆地区域及与其领接的领水。 第三条民用航空器和国家航空器 一、本公约仅适用于民用航空器,不适用于国家航空器。
历史
主要内容
章节范围简 述
主要内容
1,人员执照(personnel licensing),提供有关飞行机组人员、飞行签派员/飞行运行人员、空中交通管制 员和飞机维修人员执照的信息。
2,飞行规则(rules of the air),包含和目视与仪表飞行相关的规则。
3,国际空中航行的气象服务(meteorological service forinternational air navigation),规定国际 空中航行的气象服务和航空器观察的气象报告。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1944年12月7日于美国芝加哥订立的公约
01 历史
03 开展意义
目录
02 详细内容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通称芝加哥公约。是指1944年12月7日于美国芝加哥订立,1947年4月4日正式生效。公 约现有加入国约150个。中国为该公约缔结国。1971年2月15日中国正式宣告承认该公约,1974年3月28日公约正 式对中国生效。根据公约规定:(1)缔约各国承认每一国家对其领空具有完全的、排他的主权;(2)航空器必 须具有一国国籍,任何缔约国不得允许不具有缔约国国籍的航空器在其领空飞行;(3)国际航班飞行必须经缔约 国许可并遵照许可的条件,非航班飞行则无需经事先获准即可不降停地飞入,飞经缔约国领空;(4)缔约国有权 保留其国内载运权;(5)设立“国际民用航空组织”;(6)公约仅适用于民用航空器而不适用于国家航空器。 “芝加哥公约”是有关国际民用航空最重要的现行国际公约,被称为国际民用航空活动的宪章性文件。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18个附件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18个附件](https://img.taocdn.com/s3/m/73e5db483169a4517623a31b.png)
精心整理《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18个附件
自国际民航组织成立以来,该组织的主要技术成就是在安全、规范和高效的航空服务方面实现了标准化,从而使国际民航许多领域的可靠性达到了一个高水平,尤其是在航空器、操作航空器的机组和地面设施与服务方面。
(2)附件2,飞行规则(rulesoftheair),包含和目视与仪表飞行相关的规则。
(3)附加3,国际空中航行的气象服务(meteorologicalserviceforinternationalairnavigation),规定国
际空中航行的气象服务和航空器观察的气象报告。
(4)附加4,航图(aeronauticalcharts),包含国际航空中使用的航图规范。
(5)附加5,在空中和地面操作中使用的计量单位(measurementunitsusedinairandgroundoperations)。
该附件列出在
(10)附件10,航空电信(aeronauticaltelecommunication)。
第1卷规定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标准;第2卷规定标准的通信程序。
(11)附件11,空中交通服务(airtrafficservices),包括建立和使用空中交通管制、飞行情报和告警服务的信息。
(12)附件12,搜寻与救援(searchandrescue)。
提供搜寻与救援所必需的组织和使用有关设施与服务的信息。
(13)附件13,航空器事故调查(aircraftaccidentinvestigation)。
该附件对航空器事故的通知、调查和报告规定了统一的作法。
(14)附件14,机场(aerodromes)。
提供机场设计和设备的规范。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https://img.taocdn.com/s3/m/f7c40b27aaea998fcc220e18.png)
理事会(续) 理事 (续)
理事会的主要职能:
向大会报告工作; 执行大会的决议并履行《芝加哥公约》规定的职责和义务; 选举理事会主席,任命秘书长; 决定设立航行委员会及航空运输委员会,任命各委员会的委员; 审议通过国际标准与建议措施,批准航行服务程序及地区补充程序。 征求、搜集、审查并出版关于航行发展及国际航班运营的资料、信 息; 向缔约各国报告关于违反《芝加哥公约》及不执行理事会建议或决 定的任何情况; 向大会报告缔约国违反公约,在通知后合理期限内仍未采取适当行 动的任何情况; 审议任何缔约国向理事会提出的有关《芝加哥公约》的任何事项。
15
国际民航组织( 际民 织(ICAO)
第四十三条 名称和组成 根据本公约成立一个定名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 组织。该组织由大会、理事会和其他必要的各种机构 组成。
16
国际民航组织( 际民 织(ICAO)
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时间:1947年4月4日正式成立 联合国系统15个专门机构之一, 是负责处理国际民航事务的政 府间组织。 成员国—190个 总部:加拿大蒙特利尔
芝加哥会议
召开时间:1944.11.1 – 12.7 参加国:54个 出席人数:700余人 当时的中国政府派代表出席了会议,并签署了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4
5
《芝加哥公约》签字仪式(1944年12月7日)
6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 《 》
签订
签订于1944年12月7日,参加芝加哥会议的54个国家中的 52个国家在文件上签字。 1947年4月4日生效。 加入公约,即意味着加入了国际民航组织;现缔约国总数 为190个。 公约是国际民航组织成立和工作日常运转的法律依托,是 国际民航组织的“宪章”,是全球国际民航从业人员的 “圣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民用航空公约》1.研习重点《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芝加哥公约》),是1944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国际民用航空会议上签订的一个重要国际公约,它取代了1919年《巴黎航空公约》成为现代国际航空法的基础。
学习中应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第一章——公约的一般原则和适用;第二章——有关在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的各种规定;第三章——航空器的国籍;第四章——便利空中航行的措施;第七章——有关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一般规定。
2.法律文件节选前言鉴于国际民用航空的未来发展对创造和保持世界各国和人民间的友谊和谅解大有帮助,但其滥用足以威胁普遍安全;又鉴于有需要避免各国和人民间的摩擦并促进其合作,世界和平有赖于此;下列签字各国政府为此协议若干原则和办法,使国际民用航空按照安全和有秩序的方式发展,并使国际航空运输业务能够建立在机会均等的基础上,健全地和经济地经营;为此目的缔结本公约。
第一部分空中航行第一章公约的一般原则和适用第一条主权缔约各国承认每一国家对其领土上空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
第二条领土本公约所指—国的领土,应认为是在该国主权、宗主权、保护或委任统治下的陆地区域及与其邻接的领水。
第三条民用航空器和国家航空器一、本公约仅适用于民用航空器,不适用于国家航空器。
二、用于军事、海关和警察部门的航空器,应认为国家航空器。
三、一缔约国的国家航空器,未经特别协定或其他方式的许可并遵照其规定,不得在另一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或在此领土上降落。
四、缔约各国约定在发布关于国家航空器的规章时,对民用航空器的航行安全予以适当的注意。
第四条民用航空的滥用缔约各国同意不将民用航空用于与本公约的宗旨不相符的任何目的。
第二章在缔约国领土上空飞行第五条非航班飞行的权利缔约各国同意其他缔约国一切不从事国际航班飞行的航空器,在遵守本公约规定的条件下,不需事先获准,有权飞入或飞经其领土而不降停,或作非运输业务性降停,但飞经国有权令其降落。
为了飞行安全,当航空器所欲飞经的地区不得进入或缺乏适当航行设备时,缔约各国保留令其遵照规定航路或获得特准后方许飞行的权利。
此项航空器如为取酬或出租而载运客、货、邮件但非从事国际航班飞行,在遵守第七条规定的情况下,亦有装卸客、货或邮件的特权,但装卸地点所在国家有权规定其认为需要的规章、条件或限制。
第六条航班飞行国际航班飞行,非经一缔约国特准或给予其他许可并遵守此项特准或许可的条件,不得在该国领土上空飞行或飞入该国领土。
第七条国内载运权缔约各国有权拒绝准许其他缔约国的航空器为取酬或出租在其领土内装载前往其领土内另一地点的乘客、邮件和货物。
缔约各国承允不缔结任何协议在排他的基础上特准任何其他国家或任何其他国家的空运企业享有任何此项特权,也不向任何其他国家取得任何此项排他的特权。
第八条无人驾驶航空器无人驾驶而能飞行的航空器,未经一缔约国特准并遵守此项特准的规定,不得无人驾驶而在该国领土上空飞行。
缔约各国承允对此项无人驾驶的航空器在向民用航空器开放的地区内飞行时,一定加以管制,以免危及民用航空器。
第九条禁区一、缔约各国由于军事需要或公共安全的理由,可以一律限制或禁止其他国家的航空器在其领土内的某些地区上空飞行,但对该领土所属国从事国际航班飞行的航空器和其他缔约国从事同样飞行的航空器,在这一点上不得有所差别。
此种禁区的范围和位置应当合理,以免空中航行受到不必要的阻碍。
一缔约国领土内此种禁区的说明及其随后的任何变更,应尽速通知其他各缔约国及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二、在非常情况下,或在紧急时期内,或为了公共安全,缔约各国也保留暂时限制或禁止航空器在其全部或部分领土上空飞行的权利并立即生效,但此种限制或禁止应不分国籍一律适用于所有其他国家的航空器。
三、缔约各国可以依照其制定的规章,令进入上述第一款或第二款所指地区的任何航空器尽速在其领土内一指定的航站降落。
第十条在设关航站降停除按照本公约的条款或经特许,航空器可以通过一缔约国领土不降停外,每一航空器进入一缔约国领土,如该国规章有规定时,应在该国指定的航站降停,以便进行海关和其他检查。
当离开一缔约国领土时,此种航空器应从同样指定的设关航站离去。
所有指定的设关航站的详细情形,应由该国公布,并送交根据本公约第二部分设立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以便通知所有其他各缔约国。
第十一条空中规章的适用在不违反本公约各规定的条件下,一缔约国关于从事国际飞行的航空器进入或离开其领土或关于此种航空器在其领土内操作或航行的法律和规章,应不分国籍,适用于所有缔约国的航空器,此种航空器在进入或离开该国领土或在其领土内,都应该遵守此项法律和规章。
第十二条空中规则缔约各国承允采取措施以保证在其领土上空飞行或在其领土内运转的每一航空器及具有其国籍标志的每一航空器,不论在何地,应遵守当地关于航空器飞行和运转的现行规章。
缔约各国约定关于这方面的本国规章,在最大可能范围内,应与根据本公约随时制定的规章相一致。
在公海上根据本公约制定的规则即为有效的规则。
缔约各国承允对违反适用规章的一切人员起诉。
第十三条入境及放行规章一缔约国关于航空器的乘客、空勤人员或货物的入境或离境的法律和规章,如关于入境、放行、移民、护照、海关及检疫的规章,应由此种乘客,空勤人员或货物在进入,离开或在该国领土内时遵照执行或由其代表遵照执行。
第十四条防止疾病传播缔约各国同意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经由空中航行传播霍乱、斑疹伤寒(流行性)、天花、黄热病、鼠疫、以及缔约各国随时规定的其他传染病。
为此,缔约各国将与管理航空器卫生措施国际规章的有关机构保持密切磋商。
此种磋商应不妨碍缔约各国所参加的有关此事的任何现行国际公约的适用。
第十五条航站费用和类似费用一缔约国对其本国航空器开放的公用航站,在遵守第六十八条规定的情形下,应按统一的条件对所有其他缔约国的航空器开放。
缔约各国航空器使用一切航行设备,包括为飞行安全和便利而可能提供公用的无线电和气象服务,均应适用此种统一的条件。
一缔约国对任何其他缔约国的航空器使用此种航站及航行设备可以征收或准许征收的任何费率:一、对不从事国际航班飞行的航空器,应不高于从事同样飞行的本国同级航空器所缴纳的费率;二、对从事国际航班飞行的航空器,应不高于从事同样国际航班飞行的本国航空器所缴纳的费率。
所有此类费率应予公布,并通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但如一有关缔约国提出意见,此项使用航站及其他设备的收费率应由理事会审查。
理事会应就此提出报告和建议,供有关的一国或几国考虑。
任何缔约国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航空器或航空器上所载人员或财物不得仅因给予通过或进入或离去其领土的权利而征收任何费用、税款或其他费率。
第十六条对航空器的搜查缔约各国的有关当局有权对其他缔约国的航空器在降停或飞离时进行搜查,并查验本公约规定的证件和其他文件,但应避免不合理的延误。
第三章航空器的国籍第十七条航空器的国籍航空器具有其登记的国家的国籍。
第十八条双重登记航空器在一个以上国家登记不得认为有效,但其登记可由一国转移至另—国。
第十九条管理登记的国家法律航空器在任何缔约国登记或转移登记应按该国的法律和规章办理。
第二十条标志的展示从事国际飞行的每一航空器应带有适当的国籍标志和登记标志。
第二十一条登记的报告缔约各国承允,如经要求,应将关于在该国登记的任何个别航空器的登记及所有权情况提供给任何另一缔约国或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此外,缔约各国应按照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制定的规章,向该组织报告有关在该国登记的经常从事国际飞行的航空器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可以提供的适当资料。
如经其他缔约国要求,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应将所得到的资料供给共他缔约国。
第四章便利空中航行的措施第二十二条简化手续缔约各国同意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通过发布特别规章或其他方法,以便利航空器在缔约各国领土间的航行,特别是在执行关于移民、检疫、海关、放行等法律时防止对航空器、空勤人员、乘客和货物造成不必要的延误。
第二十三条海关和移民程序缔约各国承允在可行的情况下,根据本公约随时制定或建议的措施,订定有关国际飞行的海关和移民程序。
本公约的任何规定不应解释为妨碍豁免关税的航站的设置。
第二十四条关税一、航空器到达、离开或飞越另一缔约国领土时,如不违反该国海关规章,应准予暂时免纳关税。
一缔约国的航空器在到达另一缔约国领土时所载的燃料、润滑油、备换零件,正常设备及航空供应品,在该航空器离开该国领土时,如仍留置航空器上,应免纳关税、检验费或类似的国家或地方税款和费用。
此种豁免不应适用于卸下的任何数量或物品,但按照该国海关规章须受海关监管的不在此例。
二、运入一缔约国领土的备换零件和设备,如为装配从事国际飞行的另一缔约国的航空器或供其应用,应准予免纳关税,但须遵守有关国家的规章,此种规章可以规定上项物品应受海关监督和管制。
第二十五条航空器遇险缔约各国承允对在其领土内遇险的航空器,在其认为可行的情况下,采取援助措施,并在本国当局管制下准许该航空器所有人或该航空器登记国的当局采取情况所需的援助措施。
缔约各国搜寻失踪的航空器时,应在按照本公约随时建议的各种协同措施方面进行合作。
第二十六条失事调查一缔约国的航空器如在另一缔约国的领土内失事,致有死亡或严重伤害或表明航空器或航行设备上有重大技术缺陷时,失事所在地国家应在该国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依照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建议的程序,着手调查失事情形。
航空器登记国应有机会指派观察员在调查时到场,而主持调查的国家,应将关于此事的报告及判断,通知航空器登记国。
第二十七条不因专利权要求而扣押航空器—、一缔约国从事国际飞行的航空器,被准许进入或通过另一缔约国领土时,不论降停与否,另一缔约国,不得以该国名义或以该国任何人的名义,基于航空器的构造、机制、部件、附件或操作有侵犯航空器进入国依法发给或登记的任何专利权、设计或模型的情形,而扣押或扣留该航空器,或对该航空器的所有人或经营人提出任何赔偿要求,或进行任何其他干涉。
缔约各国并同意在任何情况下,航空器进入国对航空器的免予扣押或扣留,不需缴付保证金。
二、本条第一款的规定,也适用于一缔约国在另一缔约国领土内航空器备换部件和备换设备的存储,以及使用并装置此项部件和设备以修理航空器的权利,但此项存储的任何专利零件或设备,不得在航空器进入国国内出售或散发,也不得作为商品输出该国。
三、本条的权益只适用于参加本公约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国家:(一)已参加国际保护工业专利权公约及其任何修改案:(二)已经制定专利法,对本公约其他参加国国民的发明予以承认并给予适当保护。
第二十八条航行设备和标准制度缔约各国承允在它认为可行的情况下:一、根据本公约随时建议或制定的标准和措施,在其领土内提供航站、无线电服务、气象服务及其他航行设备,以便利国际空中航行。
二、采取和实施根据本公约随时建议或制定的有关通信程序、简码、标志、信号、灯光的标准制度,及其他操作规程和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