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水小传(附生平年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白水小传

一、林白水生平

林白水是福建省侯官县人,原名獬,又名万里,字少泉,号宣樊,使用过笔名“白话道人”、“退室学者”等。40岁后在报刊著文,署名白水。他常说:“白水两字,是割取少泉的泉字,身首各半而来的,表示林少泉即使到了身首异处的地步,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主张。”人的一生是何其短暂,可林白水却能在他有限的生命中为新闻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早年也曾中过举人,民国初年又做过官吏,当过议员,任职三年,早已看够了政治舞台上的翻云覆雨和尔虞我诈,官场的黑暗腐败使他心生厌恶,所以他决意告别政坛,专心致力于新闻事业。林白水在20 多年的新闻生涯里,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创办了《中国白话报》、《时事选刊》、《公言报》、《平和日刊》、《新社会报》等白话报刊,撰写了大量消息、通讯、评论、小说等各类文学作品,其文章被誉为“如云驱电掣,如风马之驰”。他总是不畏强权,对于社会阴暗面予以猛烈的抨击,捍卫着言论自由的权利,也因此得罪了不少权贵终至杀身之祸。他曾说:“我就是因文字贾祸,也很值得。”没想到竟是一语成谶,以身殉报。

二、林白水新闻思想

当血色恐怖、北京众报记者噤若寒蝉之时,惟有林白水敢于拍案而起,讲几句真话,其脊梁之硬、胆气之豪、良知之灼然,一时无二。考古学家容庚曾在林白水家做过家庭教师。在他眼里,林白水酷似东汉末年击鼓骂曹的狂士称衡:“视权贵蔑如也。其所办日报,抨击军

阀,笔锋犀利,如挝渔阳之鼓。……其身世与祢正平略同。”然而单是单刀直入,敢于说真话还不足以概括林白水的新闻思想。

林白水早期的新闻思想是因为受到之前教书经历的影响,希望能够“唤起民众,开放民智,驱除鞑虏,建设民国”。林白水曾三次赴日本留学,他看到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尊重知识,崇尚科学,亲身感受到了启迪民智在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实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报刊的功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想通过白话报来发挥报纸能够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在《杭州白话报》的时评中他还大力号召应该在全国各地创立报社,让全国的人民都能够有畅通的途径了解、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

随着辛亥革命的推进,林白水开始在报刊上宣传革命思想。正如他在《社会日报》一篇文章中所说,“中国数十年来,用白话语体的报纸来做革命的宣传,恐怕我是第一人了”。在那个混乱动荡的年代,了解到时局的变革与新思想的激荡,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林白水不仅能较早的接受民主革命的思想,而且还在报纸上宣传革命思想,以此来引导民众实现社会启蒙与革新,在当时真可谓是走在思想界的前列。

由辛亥革命作为分水岭,林白水在后十年的新闻生涯中,新闻思想的平民化日益成熟。

前十年中林白水的激进性使其将民族运动与民主运动混为一谈,在这种逻辑之下林白水的平民化新闻思想只能是狭隘的“平民”思想,也与西方启蒙意义上的人文主义有着根本不同。进入到后十年,由于辛

亥革命后的政治现状让林白水明晓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的关系,更让他看透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只是当时中国腐朽形势与肮脏政客手中不可能实现的政治童话,于是转过头来,从一个投身于传统文人却反对文人、继承了“士”的传统又要打倒“士”的传统的人,成为一个成熟的以笔为矛向黑暗政治与反动军阀冲刺的职业报人。

林白水在其文章中处处都提及到“平民”,尽管他并未对其做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是其描述性的语言可以看出他所谓“平民”的界限。林白水的政论不仅在语言上充分体现出平民性,在政论内容上也充分贴近百姓,以百姓的视角去看问题、看社会,用百姓的家长里短日常生活作为评论的出发点,抒发老百姓自己的意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谈百姓的责任,对民众进行思想启蒙。他在《杭州白话报》创刊词中就明确提出:“这个报纸是属于普通一般老百姓的,因为我是一个平民,所以我说的话,是一般老百姓的语言,而不是一般士大夫阶级的咬文嚼字或八股式的文章”。林白水认为,他所创办的白话报、所作的文章的目的就是将大事小情的新闻报告给老百姓知道,同时把他对时事的看法表达出来,就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服务的。这种以民为本、为民立言的思想是他平民化新闻思想的核心。

三、成功的原因

1.白话文风在报刊中的运用

林白水的文章所蕴涵的意思不仅深刻,而且文字简洁、生动、通俗易懂,如同讲故事一般,让读者看得津津有味。他的白话文在当时以语意流畅、声韵分明著称,不同于梁启超等报人半文半白的“报章

体”,林白水以其完全白话的风格独树一帜,尤其是报章作品中语气词、新名词、俗语俚语甚至方言词汇的巧妙运用,使得文章通常妙趣横生、平易轻快,让人读得通、读得懂、读时有所想、读后有所感,这使得他的白话报很容易就被平民百姓所接受。

2.平民化的视角备受读者青睐

“关注普通百姓的命运,替广大百姓讲话”,这是林白水新闻实践始终坚持的宗旨。他在创办白话报之初就坚持要“树改造报业之风声,做革新社会之前马”,要将普通平民作为报刊关注的对象。例如他在1921 年3 月1 日创刊的《新社会报》的创刊词上就表示要关注平民的生活,要对“劳动阶级同胞的生活”进行大量报道。随后1921 年3 月14 日的《新社会报》就刊登了林白水的《东洋车夫之生活》一文,详细描述了当时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这种关注普通平民的办报形式引起了广大民众的欢迎拥护,所谓“都站中下社会胥为震动,报之销路飞涨,日以数百计”,许多劳动人民随之成为了林白水的忠实读者,使得《新社会报》与随后的《社会日报》成为当时发行量很大的报纸。后来时人评论林白水这种丰富平民化报道对象的做法对报界的贡献时称“苍头异军突起,报界风尚为之一变”。

3.林白水的个人气节

林白水以个人资金办报,常捉襟见肘。从1925年7月3日起,他在《社会日报》副刊每期登载《林白水卖文字办报》的广告:“《社会日报》自出世以迄今日,已满三年,耗自己之心血,不知几斗;糜朋友之金钱,不知几万。艰难缔造,为社会留此公共言论机关,为平民

作一发抒意见代表,触忌讳,冒艰险,所不敢辞。然为资力所扼,发展无望,愧对读者。……计不得出,惟有出卖其自以为能之文与字,藉资全活。”但报上所言可谓字字由心,都是发自肺腑的真切之语,可见他办报不为名利。

1925年12月24日林白水在《社会日报》发表《靳内阁的纪纲原来这样》一文,重提旧事,说道:“《公言报》出版一年内颠覆三阁员,举发二赃案,一时有刽子手之称,可谓甚矣。”也因此被当时的同行尊称为“新闻界的刽子手”。然而“新闻界的刽子手”并不是那么好当的。在那个专制统治的时代,新闻工作者往往面临着查封报馆、进监狱、人身伤害等诸多来自外界的压力,林白水就多次被查封报馆、收到恐吓信、恐吓电话。但是在强权暴力或物质诱惑下,他仍然坚持着“讲真话”这一种极其难得的职业操守。

面对军阀的各种黑暗政治,林白水勇敢的扛起揭露反动军阀的社会监督大旗。《恭喜张内阁快点倒下去》、《孙传芳甚似赵合德》、《糟也糕也的关税委员会》、《闲散机关少设些罢》、《吴大头的进项》等等这些政论辛辣无比的标题就如同尖刀一样插进军阀心窝,让那些黑心政客与反动军阀坐卧不宁;《你们为什么不向林建章算账》、《军阀自相残杀》、《最近时局之报告》、《新闻记者竟无法律保障》等政论针对具体事件阐释严谨、条分缕析,对军阀反动统治的本质暴露无遗。在一些重大的政治事件中,林白水更是从不匿声,他的直接表态评价成为当时舆论对于政治事件看法的风向标。当邵飘萍遭暗杀后,他发表《敬告奉直当局》直言:“吾人敢断定讨赤事业必无结果,徒使人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