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居士

合集下载

易安居士是谁 (2)

易安居士是谁 (2)

易安居士是谁引言易安居士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居士,他以其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易安居士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和影响等方面,介绍他的故事和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生平事迹出生和家庭背景易安居士于公元780年出生在唐朝的一个士人家庭。

他的家庭是当地知名的文化世家,有着悠久的学术传统。

他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经常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流学术。

学术成就易安居士自小就显示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和对文化知识的渴望。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已经对儒学和佛学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

他经常阅读经书和经典著作,积极参与学术讨论,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流学术心得。

在他二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开始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学术声誉。

他的作品主题广泛,既有儒家经典的诠释,又有对人生哲学的思考,深受当时的学者和文人们的赞赏。

温和的为人除了学术成就外,易安居士以其温和谦虚的为人而闻名。

他与家人、朋友和学生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常常会聚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并互相帮助。

易安居士对别人总是很有耐心地倾听和思考,他善于跨越不同的学术派别和思想流派,从不固守一种观点。

他的温和性格和谦虚态度使得他能够与各种人群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广受尊敬。

影响易安居士的学术成就和为人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术作品被广泛传播,深深影响了当时的学术界。

他的思想观点对后来的儒学和佛学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发作用。

在人际关系方面,易安居士的温和性格和善良品德也为后世留下了良好的榜样。

他的谦虚态度和乐于助人的精神激励了许多人跟随他的脚步,将这种良好品质传承发扬下去。

结论易安居士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居士,他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高尚的品德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的生平事迹和影响力都展示了他作为一位卓越居士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我们应该向易安居士学习,将他的品质和精神传承下去,为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清照生平简介

李清照生平简介

欢迎阅读李清照生平简介李清照(公元1084年-约1151年)号易安居士,南宋着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一位女才子。

李清照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着名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才华出众。

她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婚姻生活典雅美满。

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赵明诚做太学生时一月只能回家两次,出仕后也常外出,李清照的离情别绪便化作这些词句。

她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靖康乱发之后,1129年,赵明诚病逝,李清照孤身流落,流离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过残年。

大约在1151年到1156年间,李清照孤伶地离开人世。

杰出女词人——李清照鸣。

“信李格非见客人赞叹不绝,一时高兴,拿出李清照平时写的一些诗词,故意说这是女儿不知从何处找来学习的,请朋友们指出优劣。

客人们看罢,又无不啧啧称赞,尤其是其中一首《如梦令》,更是让人惊叹,那上面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好一个“绿肥红瘦”,立意清新,妙不可言。

晁补之反复吟咏着这首小词,末了回头对李格非说:“这首词,问得极有情,答得似无意,字少意多,含蓄曲折,必出自名家高手,敢问这词是哪位老前辈所作?”这一说,倒把李清照一家三口逗乐了。

宾客们也在这一家人的笑声中突然顿悟:李家出人才了,日后必然名扬海内,成为词坛首屈一指的人。

李清照和赵明诚赵明诚是宰相的儿子。

李清照18岁那年,与太学生赵明诚结了婚。

李清照和赵明诚,可谓中国历史文坛上的同志爱人,人称赵、李“夫妇擅朋友胜场”。

李清照少女时,词名轰动京师,引得太学生赵明诚为她大做相思之梦。

据《琅娘记》卷中引《外传》,赵明诚小时,一日做梦,在梦中朗诵一首诗,醒来只记得三句话:“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

”百思不得其解,就向父亲讨教。

李清照是什么居士

李清照是什么居士

李清照是什么居士李清照是易安居士,是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李清照易安居士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清照易安居士的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李清照出身于官宦家族,从小的传统思想观念并没有束缚她,而是让她有了一种独具一格的作风,虽然家里是官宦,但是她却对荣华富贵没有一点兴趣,并且敢于与权贵做斗争,从这一点不难看出李清照这个人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

从这一点可以体现出李清照柔弱的心里却是异常的坚定,她高风亮节不仅仅体现在对于权贵,最突出的还是李清照心怀国家、心系黎明百姓。

在国家受到侵扰的时候,她不甘做亡国奴,和丈夫一起漂泊江南,看到了南宋国的屈辱心理悲愤交加,可是却无能为力。

在兵荒马乱之中,丈夫接到了南宋的任命,赴任的路上身缠病疾去世,李清照听闻噩耗,心痛如绞再加上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痛苦,写下了一首首消极而又充满不甘的诗词来表达她心里的痛。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生平简介

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生平简介

诗:《浯溪中兴碑 诗》、《乌江》、 《皇帝阁春帖子》、 《钓台》、上枢密韩 肖胄诗》《夏日绝句》 等。
文:《金石录序》、
《词论》、《打马图 序》、《投翰林学士
綦崇礼启》等。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经常记起着一壶小酒,沉醉在美景之中。游兴满足了,
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
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 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 西风,人似黄花瘦。
译文: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 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 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 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常:《全芳备祖》、杨金本《草堂诗余》、 《古今词话》、《历代诗余》卷112作“尝”。 沈:通假字“沉”。 晚:《全芳备祖》、《词林万选》、《唐词 纪》、《二如亭群芳谱》、《古今词话》、 《历代诗余》卷112、《广群芳谱》作“欲”。 藕花:杨金本《草堂诗余》、《花草粹编》 作“芙蕖”。 滩:诗词杂俎本《漱玉词》、《全芳备祖》、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林下词选》、杨 金本《草堂诗余》、《词林万选》、《二如 亭群芳谱》、《林下词选》、《历代诗余》、 《广群芳谱》、《三李词》、《唐词纪》、 《古今词话》作“行”。(按:《三李词》 所收之词,多录自《历代诗余》,以后凡 《三李词》与《历代诗余》文章无出入者, 校记不列。) 鸥:《全芳备祖》作“鸳”。

易安居士是指哪位诗人

易安居士是指哪位诗人

易安居士指的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李清照是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但已散佚。

主要作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

《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

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

《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

都久已不传。

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

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

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

近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

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

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生平简介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生平简介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对宋词有着巨大贡献的人物。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李清照是宋朝的女词人,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也是中国少有的才女,号易安居士。

被后人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从小出生贵族书香门第,前半生生活优越,她的父亲是当时的文豪李格,家里藏书万卷。

李清照很得父母疼爱,看书特别多,在书香世家受到的文化熏陶很浓厚,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她的文学素养奠定了基础。

之后嫁给了赵明诚,赵明诚喜欢书画金石,她也养成了这个爱好,夫妻二人共同收藏整理书画金石。

金兵入关的时候,占据中原,她和丈夫只能离开家乡,南下求生,生活开始变得艰难。

她所写的诗词也能看得出她生活环境的变化,前期是小资生活的写照,多是伤春悲秋。

后期就有悲叹命运多舛,生活艰难。

李清照的诗词风格清丽,喜欢用白描的手法,推崇典雅的写词手法,提倡诗词应该和诗文歌词分别开来,独成一家体系。

她主要留存在世的都是词牌,诗文不多,但是她也会写,部分诗文以历史题材为主。

李清照和普通的闺阁女子不同,她虽然也喜欢写闺中诗词,但是她同样关心国家大事,有一颗爱国之心,敢于针砭时弊。

李清照到了江宁的时候以宋高宗为主的投降派一味言和苟且,这些让很多人不满。

李清照就曾经针对这种情况屡屡写诗讽刺。

她因为无端卷入了党派纷争导致身世颠沛流离,所以她对和平生活非常向往。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思想一、热爱生活和自然。

在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中,有许多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在这个时期,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条件相对来说比较优越,所以她在这时的作品,充满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生活的憧憬。

二、对爱情的憧憬。

李清照在少女时代,对爱情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憧憬,她敢于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大胆地抒发自己对爱情的渴望。

在和丈夫离别的那段时期,她的作品大多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其中不乏对丈夫浓浓的爱意。

三、爱国情怀。

李清照不仅以写闺怨情感诗词见长,在她经历了两宋交替之后,更多地开始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感慨。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个人简介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个人简介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个人简介李清照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个人简介,欢迎大家阅读!个人介绍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平家世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现存于曲阜孔林思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元年(1102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

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夫称之”。

《说郛》第四十六卷引《瑞桂堂暇录》称她“才高学博,近代鲜伦”。

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李清照是男的还是女的

李清照是男的还是女的

李清照是女的。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扩展资料:1、创作风格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

《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

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

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

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

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2、相关纪念浙江金华纪念堂金华李清照纪念堂设在金华市南隅八咏路八咏楼上。

八咏楼,原名玄畅楼,又名元畅楼,为南朝齐隆昌元年(494年)东阳太守沈约修建,1994年,八咏楼文物保护管理所将八咏楼正厅改为李清照纪念堂。

因李清照曾在杭州西湖清波门一带居住过,有关部门在柳浪闻莺公园内,择地于水杉林的小溪边,建造了清照亭,于2002年开放。

济南历城区蟠龙山森林公园内,也设有清照亭,2004年开放。

李清照曾被尊为藕花神,供奉于济南大明湖畔的藕神祠。

自清代起,济南人民就将李清照封为藕神以祭祀。

李清照

李清照

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时期。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 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元曲有严密的 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 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 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 代文学之胜。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盛行于宋代。 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最初称为“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 又称“诗余”“长短句”等一般分为两阙。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1)小令(2)中调(3)长调。有人认为: 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子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 调。
胡适:李易安乃是宋代的一个女文豪,名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少年时即 富文学的盛名,她的词更是传诵一时的。只可惜现存不多,但我们知道她是最会 作白话词的。例如:《一剪梅》《添字采桑子· 芭蕉》。最有名的自然是他的《声 声慢》。这种白话词真是绝妙的文学。(《国语文学史》) 林庚:北宋的词坛,虽然充满了慢词的势力,却依然以小令为主。而结束这北 宋词坛的一位作家,便是李清照。中国女作家中,能够在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 她是唯一的一个人。她生活的时代虽在北宋南宋之间,而她的作风竟是完全北宋 的。她不愿意随着当时一般的潮流,而专意于小令的吟咏,这在词坛上更觉重要。 她的名作《醉花阴》《如梦令》。然而整个词坛的趋势,已完全走向慢调,小令 此后正如绝句,只成为诗人们偶然的点缀。诗词的命运,似乎不可避免的,都走 上了同一的途径。(《中国文学史》) 刘大杰:李清照是南渡前后的女词人,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 女作家。她是遵守着词的一切规律而创作的。她一面重视音律,精炼字句;同时, 她的词富于真实的性情与生活的表现。(《中国文学发展史》)

婉约宗主易安居士李清照

婉约宗主易安居士李清照
Next
李清照 · 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济南(今属山东)人。婉约派四 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闺语”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女诗人,亦称 “一代词宗”。父李格非,为元祐后四学士之一,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崇宁元年(1102),徽宗以绍述神宗为名,任蔡京、赵挺之为左右相,立 元祐党人碑,以司马光等百二十人为「奸党」,其父列名党籍,清照以诗 上挺之。崇宁二年(1103),明诚出仕,矢志撰述以访求、著录古代金石 文字为职志的《金石录》一书。大观元年(1107),蔡京复相,挺之卒。 蔡京以挺之为元祐大臣所荐,为庇元祐「奸党」,追夺所赠官。明诚、清 照夫妇因此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乡里十年。宣和二年(1120)蔡京致 仕后,明诚起知莱州(今山东掖县),此后又自莱移淄。靖康之难后。明 诚奔母丧南下,知江宁府,清照载书至建康。建炎三年,赵明诚卒。离京 自建康出走浙中,清照随亦入浙,经台、嵊、黄岩,从御舟海道至温州, 复至越州,衢州,于绍兴二年(1132)赴杭州。绍兴四年,作《金石录后 序》。绍兴中,以《金石录》表上于朝。卒年约七十馀。善属文,于诗尤 工。《宋史· 艺文志》著录《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俱不传。清照创词“别 是一家”之说,创“易安体”,为宋词大家。词集名《漱玉集》,今本皆 为后人所辑。
李清照的词可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 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如《如梦令》 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 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 是绿肥红瘦。” 等。 后期的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 的浓重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她对故国、旧事的深情 眷恋。如 《声声慢》上片表现词人“寻寻觅觅”, 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以及在“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的神态。下片触景生情、 悲秋自怜:“满地黄 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全词语言 简明、节奏急促,情调凄婉。另一首有名的《永遇 乐》由“元宵佳节”引起感伤,追怀往日的“中州 盛日”。 全词流露出对国家变故、昔乐今哀的深切悲痛之情, 后来宋末词人刘晨翁读此词,不禁“为之泪下”。 Next

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

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

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简介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简介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简介李清照,宋代女词人。

1101年与赵明诚结婚;1121年赵明诚复出后,随夫赴任所共同生活;1127年随南宋朝廷辗转江南各地;因改嫁问题受到了更严重的残害,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易安居士李清照的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6年),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约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1156)。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

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李清照资料

李清照资料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 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 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 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 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 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 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 广为传诵。全词明白如话,没有冷涩难懂之处,表达 的感情却十分深沉细腻。畅达与深沉相结合,这正是 李清照词风的一个重要特点。
此词上片极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 凄苦之极;下片则进一步表现其悲愁之深重,并 以舴艋舟载不动愁的新颖艺术手法来表达悲愁之 多。全词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对 故国故人的忧思,写得新颖奇巧,深沉哀婉,自 然贴切,丝毫无矫揉造作之嫌,饶有特色。此词 借暮春之景,写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 塑造了一个孤苦凄凉环中流荡无一的才女形象。事事休,欲语 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 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这首词是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李清照避难浙江金华时所作。黄盛璋《李清照事迹考辨》:“词意写的是 暮春三月景象,当做于绍兴五年三月。”又《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年谱》:“绍兴五年乙卯,金人犯滁州,围亳 州。壬午,伪齐犯安丰,韩世忠游击金人于大仪镇,败之。乙丑,金人困承州,又围濠州,高宗如平江。” 其 时金兵进犯,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孑然一身,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 崎岖和人生坎坷,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2] [5]
这首词由表及里,从外到内,步步深入,层层开掘,上阕侧重于 外形,下阕多偏重于内心。“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是 描摹人物的外部动作和神态。这里所写的“日晚倦梳头”,是另 外一种心境。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志同道合的丈夫赵 明诚早已逝世,自己只身流落金华,眼前所见的是一年一度的春 景,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禁悲从中来,感到万事皆休,无穷 索寞。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理。“欲语泪先流”,写得鲜明 而又深刻。这里李清照写泪,先以“欲语”作为铺垫,然后让泪 夺眶而出,简单五个字,下语看似平易,用意却无比精深,把那 种难以控制的满腹忧愁一下子倾泻出来,感人肺腑、动人心弦。

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生平
数日”。新婚后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
与欢乐。
• 可惜好景不长,朝廷内部激烈的新旧党争把李家卷了进去。李清照出嫁后的 第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 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其时被列党籍者17人,李格非名在第五,被罢提 李格非名列第二十六。而在同一年,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
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
• 李清照、赵明诚屏居青州,始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次年李清照25 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 • “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时,曾对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
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党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晁补之在故乡缗城
们便通过亲友故旧,想方设法,把朝廷馆阁收藏的罕见珍本秘籍借来“尽
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遇有名人书画,三代奇器,更不惜“脱
衣市易”。然而,他们的力量毕竟有限。一次,有人拿了一幅南唐画家徐
熙的《牡丹图》求售,索钱20万文。他们留在家中玩赏了两夜,爱不释手。
但是,计无所出,只好恋恋不舍地归还了人家。为此,“夫妇相向惋怅者
俭”,所以,在太学读书的赵明诚,当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时,
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
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夫妇“相对展玩咀嚼”。
• 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 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赵家 藏书虽然相当丰富,可是对于李清照、赵明诚来说,却远远不够。于是他
读书志》)惜均未奏效。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水。
• 朝廷党争愈演愈烈,李格非“元祐党人”的罪名竟株连到李清照身上。崇宁 二年(1103年)九月庚寅诏禁元祐党人子弟居京;辛巳,诏:“宗室不得 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宋史》卷十九《徽宗本纪》)崇宁三年 并令在外居住,不得擅自到阙下”(《续资治通鉴》卷八十八) 。据此,

易安居士名词解释

易安居士名词解释

易安居士名词解释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易安居士”呀!你可别小瞧这四个字,这背后藏着的可是一位超级厉害的大才女呢!李清照,这就是易安居士啦!李清照就好比文学天空中一颗璀璨无比的星星。

她的词作那叫一个厉害,就像一把小锤子,轻轻一敲就能敲开你的心扉。

你想想啊,她能用那么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把她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全给你摆到眼前,让你感同身受。

这本事,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呀!她写的词,有的欢快得像春天里叽叽喳喳的小鸟,让你听了也忍不住跟着开心起来;有的又忧伤得像秋天里飘落的树叶,让你的心也跟着揪起来。

这就是她的魅力所在呀!比如说那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哇,你一读,是不是感觉自己也好像跟着她在那个美丽的傍晚,喝得晕乎乎的找不到回家的路啦?这就是她用词的魔力呀!再看看她的人生,那也是起起伏伏,充满了故事呢!她经历过幸福美满的时光,也遭遇过生活的种种磨难。

但不管咋样,她都能把这些经历变成一首首动人的词。

这就好像咱平时过日子,有高兴的时候,也有难过的时候,可咱没她那本事,能把这些都变成那么美的文字呀!你说,要是咱能有她那么一点点才华该多好呀!咱也能把自己的心情啊、想法啊都写成词,那得多有意思呀!易安居士李清照,她可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呀!她告诉咱,不管生活咋样,咱都得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爱好。

咱虽然成不了李清照那样的大才女,但咱可以学习她的精神呀!遇到困难不退缩,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变成自己的财富。

她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咱这些后来人的路呢!咱得好好向她学习,努力让自己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所以说呀,易安居士这四个字可真不简单呀!那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辉煌,一个才女的传奇呀!咱可得好好记住她,好好欣赏她的词作,从她的身上汲取力量,让自己也能变得更优秀一点呢!你说是不是呀?。

李清照人物传记文言文

李清照人物传记文言文

李清照人物传记文言文李清照者,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人也。

生于书香门第,家学渊源深厚。

父格非,善为文,以文章受知于苏轼,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

母王氏,亦知书能文。

清照自幼聪慧,灵秀颖悟。

年少时即有才名,所作之词,清新婉丽。

其少女时光,生活闲适。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词可见其年少时之活泼天真,无忧无虑,于自然之中尽享游乐之趣。

及笄之年,嫁与赵明诚。

明诚者,亦好金石书画,二人志趣相投,琴瑟和鸣。

夫妇二人节衣缩食,搜求金石古器、名人书画。

每得一文物,便相对展玩咀嚼,指摘疵病,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于归来堂中,坐而论道,烹茶赌书,乐在其中。

时运不济,北宋末年,金兵南下,汴京沦陷。

国破家亡之祸踵至。

明诚于赴任途中染疾而亡,清照悲痛欲绝。

从此,她的生活陷入孤苦之中。

南渡之后,清照词作风格渐变。

前期多写闺阁闲情、自然风光,后期则充满了身世之感、家国之悲。

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词中尽是她历经沧桑后的孤独、愁苦与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

其虽为女子,然于词之创作,成就斐然。

她主张词“别是一家”,强调词之独特性。

其词作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自然,于婉约词派中独树一帜,后世之人多受其影响。

李清照一生,历经繁华与沧桑,其词如一部生动之史书,反映了当时社会之风貌,亦表达了她个人之悲欢离合。

她以其卓越之才华,在文学之长河中熠熠生辉,千古流芳。

李清照、苏轼简介

李清照、苏轼简介

李清照生平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怀禅微刻《李清照词二首》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

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

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

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

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李清照山东青州故居介绍

李清照山东青州故居介绍

李清照山东青州故居介绍
李清照(1126年6月13日-1207年10月10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省章丘市)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自幼聪颖,父亲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成年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侵中原时,流寓南方,生活艰苦。

她曾写过《如梦令》《声声慢》等多首词作,被后人辑为《易安居士文集》及《易安词》,又有《漱玉词》行世。

作品意境或婉约凄清,或豪放壮阔,词风“婉约”而“豪放”。

她的词作大都是在南渡之后所作。

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后因赵明诚长期在外任职而分离。

她在青州筑易安馆隐居著书,过着“赌书泼茶”的生活。

其词多写闺情、田园风光和羁旅情怀,后期则表达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的渴望。

李清照的作品今存九百多首,为我国古代存词最多的女作家之一。

金兵攻占青州时,她与丈夫赵明诚全家逃难南渡。

—— 1 —1 —。

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

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

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历史名人李清照的故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人物生平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18岁,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

赵是金石家。

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

1107年移居青州。

1127年金兵攻陷青州,李清照与丈夫南渡江宁《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

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行至镇江时,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逃去。

建炎二年(1128年)春,始抵江宁府。

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

1129年丈夫于农历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李清照为文祭之:“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谢伋:《四六谈麈》卷一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赴越(今)浙江绍兴,在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四)、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晋·谢道蕴《咏雪联句》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9,花落有我摘――记李清照
“清幽更比梅花盛,绰约偏于皓月鲜.欲寄素怀无限事,闲来庭下理水弦.”无法想象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造就了李清照般的女子.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却写出了爱国忧民的篇章;一个多愁善感的才女,却如水般清澈明净,成为了古代文学史上唯一一位取得巨大成就的女性文学家.很喜欢她的诗词,温婉而细腻,惆怅而含蓄,清新而隽永,豪放而犀利.优美而动听,抑扬而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心旷神怡.
快乐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 ‘三杯两盏淡酒” 谈酒怎敌晚风急! 金兵的南侵和北宋的灭亡,结束了易安平静而幸福的生活,使她尝遍了离愁之 ... .
10,(一)、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宋·陆游《初夏绝句》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编辑本段译文
起伏相叠的群山,平坦广阔的原野,笼罩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烟雾之中又渗透着落日的最后一缕余辉。的叫声总使人感到“凄凄惨惨”,尤其在萧条荒凉的秋日黄昏,那叫声会显得更加阴森、凄苦。鸦声消逝,远处又隐隐传来了军营中的阵阵角声。那阵阵秋风,无情地吹落了梧桐枯黄而硕大的叶子,风声、落叶声使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了。 7,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1] 昨夜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我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试问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她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唐·李白《冬日归旧山》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李白《北风行》燕山雪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高骈《对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唐·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唐韩愈《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描写夏的古诗词
宋·赵师秀《有约》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当易安还是个 “倚门回首嗅青梅”的翩翩少女时,何曾有过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思?早年的生活是如此的悠闲快乐,竟有了 “绿肥红瘦”的感叹.好一个 “绿肥红瘦”! 满是 “惜春长恨花开早”的惋惜. 不知当易安看到这样的景色时,是否有过红颜易老的感伤?
4、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沈去矜 5、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6、 忆秦娥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1]
(三)、描写秋天的古诗词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8,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1]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2]。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3]。 闻说双溪[4]春尚好,也拟 [5] 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zé měng)舟[6] ,载(zài)不动许多愁。
春风停息,百花落尽,花朵化作了香尘,天色已晚还懒于梳头。风物依旧是原样,但人已经不同,一切事情都完了,想要诉说苦衷,眼泪早已先落下。 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1、格调凄婉悲怆 倜傥有丈夫气 以寻常语入词
2、高尔基说过:“真正的诗,永远是心底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
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早期作品,一个身心健康,无忧无虑的少女跃然纸上: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