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病篇课件1

合集下载

伤寒论讲义课件:阳明病

伤寒论讲义课件:阳明病

吴茱萸汤证
•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 焦也。(243) • [病机]:阳明虚寒,寒浊上逆 • [病证]:食谷欲呕——胃家虚寒,腐化无权,寒浊上逆。 • • • • • [治则]:温中和胃,散寒止呕 [方药]:吴茱萸汤 吴茱萸——辛苦,大热,暖胃逐冷,降逆,散寒。 生姜——散寒,降逆,止呕。 参,枣——甘温益胃阳,降浊阴。
[提要]:论阳明病的分类及特点
三承气汤鉴别表
调胃承气汤证
• [原文]: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 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248) • [原文]: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 汤。(249) • [原文]: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 调胃承气汤。(207)
[病因]:(1)太阳病三日,用发汗法,病邪不能解除,邪气由表入里, 传变,转属到阳明。(2)伤寒病,误用吐法,耗伤胃中津液,邪气内陷, 化燥成实,腑气不通。 [症状]: 蒸蒸发热-----胃热炽盛,蒸腾于外 腹胀满------胃中燥热结聚,腑气不畅。 不吐不下------燥热结聚于胃,影响胃气通降 心烦------胃热炽盛,循经上扰心神 [病机]:燥热结聚,胃热不调 [治则]:泻热和胃(泻热下实,和胃软坚) [方药]:调胃承气汤。甘草二两(炙),芒硝半升,大黄四两(清酒洗)
少阳阳明证
• • • • • • • [病机]:津亏便结 [治法]:润燥导下 [方药]:蜜煎方 土瓜根方 猪胆汁方 [方义]:外导外治法 1 白蜜甘平无毒,有润燥滑利之功,适用于肠中津亏 的便燥。 • 2 土瓜根味苦寒无毒,有宣气润燥之功,故宜腑气不 畅,气血不利之便秘。 • 3猪毛里求斯汁苦寒润燥,清肠中之热,故宜肠燥有 热之便秘。
241条,结合病史---------阳明里实,攻下之后,六七日又不大便,烦不解, 腹满痛,下后邪热未尽,宿食与燥热相搏,结为燥屎,故仍宜大承气汤 下之。

阳明病实证-PPT课件

阳明病实证-PPT课件

主证 潮热—阳明实热之邪深陷胃肠
脉滑而疾—热尚盛,燥实结聚未牢,津伤不重
阳 治疗:小承气汤—轻下热结,微和胃气

腹中转气,更服一升
观察证情:与承气汤一升

不转气者,勿更与之
禁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气血亏虚) 邪实正虚—难治,不可与承气汤(耗伤正气)
太阳病误治导致热结成实
若吐 太阳病 若下
耗伤津液
表里同病
治疗:表解乃可治里(过经)
误治:过早使用下法,必导致邪热内陷,里实更甚而语言 错乱
二阳并病,转属阳明腑实的证治
二阳 并病
转变:太阳证罢—表证已解
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肠腑燥实 证候 大便难—热结津伤
谵语—热扰心神
治疗:下之则愈—大承气汤
阳明三急下证(252、253、254)
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裏證,大便難, 身微熱者,此爲實也,急下之,宜大承氣湯。(252)
,病情显著。” –徐灵胎
陽明病,讝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 之。因與承氣湯一升,腹中轉氣者,更服一升, 若不轉氣者,勿更與之。明日又不大便,脈反微 澀者,裏虛也,爲難治,不可更與承氣湯也。( 214)
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後,微煩,小便數,大 便因鞕者,與小承氣湯和之愈。(250)
阳明腑实轻证证治 谵语—腑气不通,浊热上扰心神
少阳阳明合病宜下的证治(256)
实大滑数
(顺)木不克土
阳明 少阳
合病下利——热结旁流——大承气汤
弦脉
(逆)“负者失也”木来克土
三承气汤鉴别:
谢 谢 各 位 !
燥屎形成另一证候(242条)
小便不利—热壅气机
证候
大便 乍难—燥结阻滞,排便困难 乍易—津液入肠,燥结得润

伤寒精品课件:阳明病

伤寒精品课件:阳明病

转折连词, 强调此汗出 与前证不同
2020/7/14
《伤寒论选读》—阳明病
14
第一段:
原文解析
第二段: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 其汗,汗先出不徹,因 转属阳明也。” 表 病之初,治疗不力汗出 不彻,病邪稽留郁阳化 热,病转阳明。
汗出不彻——乍出乍收, 或汗出过少,或为时过短, 或微汗出而未至全身。
“伤寒发热,无汗,呕 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 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直入阳明
胃家实
少阳阳明
2020/7/14
少阳病误治伤津 邪入阳明
胃中燥热 邪气充实
《伤寒论选读》—阳明病
大便难
12
原文: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若发
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
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181)
P11
2
进一步解释阳明病的病因病机。
原文解析
若吐若下——或吐或下
热结在里——指阳明里热炽盛
表里俱热——表热,肌肤大热;里热,病机为里
热炽盛。总属邪热充斥内外。
2020/7/14
《伤寒论选读》—阳明病
37
时时恶风——热蒸汗多,损伤气阴,腠理疏松
﹡注意与表证恶风鉴别:
表证恶风 —主证,与发热、头项强痛同见,无口 渴心烦。
阳明热证恶风——兼证,发生在大汗后,随汗出多 少而时作时止。
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
之。 (228)
P114
阳明病下后,余热留扰胸膈的证治。
原文解析
其外有热——有发热之阳明病外证。
不结胸——无心下满而硬痛之结胸主证。
饥不能食——形容病人自觉脘腹嘈杂,为心中懊憹

阳明病(1).ppt

阳明病(1).ppt
病机:邪热炽盛,充斥表里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
大热
大渴



大汗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26、168~170、222)
主证 热
汗 渴——热盛伤津,饮水自救;热盛耗气,气不化津 脉洪大
病机:胃热炽盛,津气两伤
治则: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汤:清阳明之热,人
2.阳明热证
热在上焦——热郁胸膈——清宣郁热——栀子豉汤 热在中焦——胃热弥漫——辛寒折热——白虎汤
热在下焦——水热互结——清热利尿——猪苓汤
3.阳明实证
气分——化燥成实—— 阳明腑实证(三承气汤) 脾约证(麻子仁丸)
津亏便结证(蜜煎方导便)
4.阳明虚证 阳明变证
血分——血热互结——抵当汤
《医宗金鉴》: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 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二、成因:
1.阳明经脉直接受邪——正阳阳明
2.邪由他经传来
太阳之邪不解,邪传阳明 太阳病误治,邪传阳明
太阳阳明
少阳病误治,邪传阳明——少阳阳明
太阴病阳气恢复,阴病出阳,脏邪返 腑——阳明病
三、病位——胃家
足阳明经 胃 大肠 小肠
四、证治
阳明本证 1.阳明经表证——邪在经脉——解肌清热——葛根汤
腹大满不通
大便 不吐不下
小便 小便利
饮食
大便硬;下利
小便数
能食
大承 气汤
腹胀腹满;绕脐痛,
腹满痛;腹满不减, 减不足言
大便难;大便硬; 小便利或 有燥屎;不大便; 小便不利
大便乍难乍易;
下利清水,色纯 青
不能食
脉象

伤寒论阳明病篇ppt课件

伤寒论阳明病篇ppt课件
❖ 分析:
179条指出太阳少阳误治可转属阳明 181 185言太阳转属阳明因发汗太过或误吐下 亦有发汗不彻等来路
2020/8/10
.
10
脉证 汗出濈濈然者 大便难 不更衣
2020/8/10
.
11
三、阳明病脉证 原文182:问曰:阳明病外证如何?答曰:身热,
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 提要:阳明胃热亢盛在外的证候 ❖ 分析:
. 中阳受伤—手足厥冷24
❖ 施治:予白虎汤 ❖ 应用:
阳明胃热炽盛 仲景本身运用 厥阴病热厥证
热痹证
2020/8/10
.
25
原文168: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 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 燥而渴,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原文169: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 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020/8/10
.
19
❖ 提要:述阳明本经感受风寒,逐步化热所见 证候及误治变证
❖ 分析:
咽燥口苦发热汗 风寒直犯阳明 胃肠实热虽去但无 出不恶寒反恶热 阳明里热之征 形热邪郁于胸膈
腹、满脉浮而紧喘、谵语误温针及下之太早
心中懊憹 舌上胎者
清宣郁热 栀豉汤
2020/8/10
.
20
❖ 鉴别:


太阳栀豉汤证 来路不同 发热、恶寒、头身疼痛
2020/8/10
.
28
❖ 提要:继221、222条津气两伤进一步发展,水 热互结下焦证治
❖ 分析:脉浮—言里热盛反映在外而非表脉
发热 渴欲饮水
阳明胃热炽盛之征 水热互结,气不化津
小便不利—水停下焦,水气不利
❖ 治法:育阴清热利水—猪苓汤

阳明病篇ppt课件

阳明病篇ppt课件

来皆迅速化燥而归于胃成实。
无所 阳明为病,多从燥化成实热结于肠留而不去。 复传 正盛邪实,正邪剧争,应用清下二法得当,
传变少,预后良好。
原文186: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提要:述阳明病主脉
分析: 脉大 阳明胃热亢盛,充斥于脉气
指洪大或沉实有力,脉来去皆盛实
第二节、阳明病本证
原文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 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 则燥 ,心憒憒,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 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 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汤证主之。
脾胃肠自成特殊系统: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 主运化,并为胃行其津液,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 湿,胃气以降为顺,脾气主升,二者互为表里, 同居中卅,通达上下,一升一降,燥湿相济是主 持人体气机升降的中心枢纽。小肠分别清浊大肠 主传导,始终保持胃肠的胃实肠虚,胃虚肠实, 虚实交替的正常生理现象。此即经曰:“实而不 满”从而产生大量的阳气与津液,为人体生命活 动必须物质基础,在正常情况下,阳气与津液保持 相对平行即“阴平阳秘”
汗出恶热—阳明表证化热入 里因阳明以燥气为本及阳明多气多血一经。
原文184: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 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 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提要:以五行揭示阳明病归转,生理病理特征
分析: 生理:胃为阳土,与脾共居中央化
万物所归
生气血以营四旁如五行中的土一样 病理:胃肠素盛,不论初感/他经传
二、阳明病因病机 传经而来: 三阳病误治
津液受伤 阳热亢盛
互为因果
本经自感 :风寒直犯阳明(津伤热盛)阳明悍热
亡阴三急下
三、证型 邪热郁于胸膈—心中懊侬—栀豉汤证

伤寒论课件——阳明病第一节

伤寒论课件——阳明病第一节
在方位里居中。
万物所归 ——胃为水谷之海,有受纳之功, 故病则各 经之邪皆有入胃 之机,有万物归土之义。
无所复传 ——邪入阳明化燥成实后,每多 一下即愈, 而不易再传他经。
【原文】 (186)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提要】论阳明病主脉。
释义
脉大之理:
生理:阳明经为多 气多血之经
病理:阳明病为表 里俱热之候
第二章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辩阳明病脉证并治


一、定义: 阳明病是外感病发展过展中,邪
热炽盛的极期阶段。以胃家实为主要 病理机转,其性质为里、热、实证。
二、阳明病的病因病机:
阳明
足阳明胃 —主受纳 手阳明大肠 —主传导
吸取营养、化生 精微,排除糟粕。
阳明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 1、太阳、少阳失治、误治,伤津化燥转属阳明。 2、本经自感:里热素盛,感邪后直接入里化
【提要】论阳明病的成因。
辩阳明病脉证并治
【原文】(181)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 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 干燥,因转属阳明。不更衣①,内实,大便 难者,此名阳明也。
辩阳明病脉证并治
【词解】
不更衣
即不大便
【提要】辨太阳病误治伤津转属阳明。
【释义】
太阳病
若发汗 若下 若利小便
热化燥。 3、阴病转出:以太阴转出阳明者居多。
三、阳明病分类:
本证
热证 ——有热无积之无形邪热。 (白虎汤证、白虎加参汤证等。 )
实证 ——有热有积之有形实邪。 (三承气汤证等。)
兼变证:发黄证、血热证等。
四、阳明病治法
热证
清其里热 (“热者清之”)
实证
攻泻里实 (“留者攻之”)

伤寒论PPT(阳明病篇)

伤寒论PPT(阳明病篇)

无所复传?
• 如何理解“ 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 答2:胃气盛,病不内传。
• 阳明病,是否传入三阴,主要取决于胃气之强弱。
证 据 一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
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270条
证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
据 二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病
3种成因
太阳误治 少阳误治 邪盛直犯
3种症状 脾约 < 大便难 < 胃家实
2种治法
伤津致燥实-滋润导下 热盛致燥实-泄热攻下
举例1:太阳病→阳明病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 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
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181)
抵抗太过
六经实质--正邪相争说--祝味菊
• 太阳----合度之抵抗 • 阳明----元气偾张,功能旺盛,抵抗太过 • 少阳----抗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 • 太阴、少阴----正气懦怯,抵抗不足 • 厥阴----存亡危急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
阳明病纲要
一、阳明病提纲
【原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0)
少阳病治禁: 禁汗 禁吐 禁下 禁利
举例5:太阴病→阳明病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 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 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187]
举例5:少阴病→阳明病
少阴三急下症:
急宜
1)“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 下 大
口干燥者”
之承
2)“腹胀,不大便者”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脾脏者,常著 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为消渴,乃阳明热盛,气阴两伤。治宜清热益气 生津。处方: 60 克,知母 18 克,甘草 12 克,粳米 18 克,麦冬 30 石膏 石膏60 60克,知母 克,知母18 18克,甘草 克,甘草12 12克,粳米 克,粳米18 18克,麦冬 克,麦冬30 30 克,葛根 18 克,花粉 30 克,党参 9克, 6剂。 克,沙参 克,沙参30 30克,葛根 克,葛根18 18克,花粉 克,花粉30 30克,党参 克,党参9 克,6 (一),脉洪,前方 二诊:口干与全身无力好转,尿糖 二诊:口干与全身无力好转,尿糖( 12 剂。 继服 继服12 12剂。 三诊:口渴大减,饮水基本正常,全身较前有力。苔 (一),空腹血糖降低,前方继服 60 剂。 薄,脉洪。尿糖 薄,脉洪。尿糖( ,空腹血糖降低,前方继服60 60剂。 (一),空腹血 四诊:症状消失,苔薄白,脉滑。尿糖 四诊:症状消失,苔薄白,脉滑。尿糖( 糖正常。
主之。(176)
【分析 】 分析】 本条论阳明里热的证治。 脉

浮——热盛于外——“表有热” 可见 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可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滑——热炽于里——“里有热” 可见 舌苔黄燥、烦渴等 可见舌苔黄燥、烦渴等
病机:阳明热盛,充斥内外 治法:辛寒清热,透邪保津 方药:白虎汤 � 方义 石膏—辛寒,解肌清热 知母—苦润,清热滋燥 甘草、粳米——甘缓,防大寒伤中
2、病理特点 胃肠燥热亢盛 病位:胃、肠 性质:里热实证
3、主要证型及治法 热证 -无形邪热弥漫 -燥屎未成 热证无形邪热弥漫主证:身热、汗出、口渴、脉洪大或浮滑 -白虎汤 清热法 清热法-有形实邪结聚胃肠 -燥屎已成 实证 实证有形实邪结聚胃肠主证:腹胀满、便秘、潮热、烦躁、脉沉实 -承气汤 攻下法 攻下法-
】 【分析 分析】

此二条论阳明病的脉证。 (多壮热)——里热炽盛,蒸腾于外 身热 身热(多壮热) 汗自出——里热蒸腾,迫津外泄 不恶寒,反恶热——热盛 脉大——脉体阔大有力——邪热亢盛,鼓动气血 运行
【原文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 原文】
183 ) 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183 183)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 【原文 原文】 所归,无所复传。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184) 】 【分析 分析】



按语:“三多一少病消渴,肺燥胃热肾精 脱”。本案所见,以胃热为主,兼有津伤气耗, 故以白虎加参汤清热益气生津。 》指出: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 《景岳全书 景岳全书》 虚实。若察其脉证,果为实火,致耗津液者, 但去其火,则津液自生而消渴自止。本方用治 消渴病热象明显者,有良效。

吴某某,女, 35 岁。六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的强烈 吴某某,女,35 35岁。六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的强烈 饥饿感,伴周身出汗、心慌、四肢颤抖,进食后症状即 消失。初每日发作 3~5次,后日渐加重,食毕即饥饿, 消失。初每日发作3 52 公斤增加至 87 公斤,腹 需不断进食。三个月内体重由 需不断进食。三个月内体重由52 52公斤增加至 公斤增加至87 87公斤,腹 围由 78 厘米增加至 126 厘米。全身无力,行走困难。无 围由78 78厘米增加至 厘米增加至126 126厘米。全身无力,行走困难。无 B超、 烦渴多饮,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均正常。作 烦渴多饮,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均正常。作B 脑CT 、脑血流图、 24 小时尿 17 羟、 17 酮类固醇、空腹血 CT、脑血流图、 、脑血流图、24 24小时尿 小时尿17 17羟、 羟、17 17酮类固醇、空腹血 糖测定等多项检查均正常。在某医院按 “下丘脑综合征 ” 治疗月余,病情反而加重。后转某中医院以 “中消” 服 ‘加味玉女煎”、“知柏地黄汤”等百余剂,未见效果。
【分析 】 分析】


太阳病发汗而汗出不彻,或风寒袭表,胃阳 素旺,热不得越,均可转属阳明。 汗出濈濈然,表也。( 188 ) 【原文 原文】 然微汗出也。(188 188) 】 【分析 分析】

本条表明阳明汗出的特征是连绵不断。
三、阳明病脉证 【原文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 原文】 182 ) 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182 182)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186 ) 【原文 原文】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86 186)
病机:阳明热盛,津气两伤 治法:辛寒清热,益气生津 方药:白虎加人参汤
55 岁,口渴多饮,神疲消瘦,全身无 金某,男, 金某,男,55 55岁,口渴多饮,神疲消瘦,全身无 力,已五六个月,某医院诊断为 “糖尿病力服中西药不效, (+ + +),空腹血糖升高。舌苔黄白 前来就诊。化验尿糖 前来就诊。化验尿糖( 厚,脉洪滑而有力。
妄发其汗——津液外泄,里热愈炽 三阳合病 更甚 谵语更甚 ——谵语 热归阳明 妄用攻下——阴竭于下,阳浮上越 ——额上生汗,手足逆冷
(三)白虎加人参汤证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 【原文 原文】 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 168 ) 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68 168) 】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 【原文 原文】 169 ) 加人参汤主之。( 加人参汤主之。(169 169)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 【原文 原文】 170 ) 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170 170) 】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原文 原文】 (222 ) 222)

本条论阳明热证误下后热留胸膈的证治。 脉浮而紧——邪热亢盛 咽燥口苦——里热灼津 阳明热证 腹满而喘——热盛气滞 发热汗出,恶热——阳明里热 身重——热盛伤气,热壅气滞



误汗——烦躁不安,谵语——夺液伤津,胃燥 成实 误用温针——惊惕,烦躁不安——以火济火, 助热伤津,内犯神明 误下——心中懊恼,舌苔黄白薄腻——热扰胸 膈——栀子豉汤

入我科后,停服以往所用一切药物。予白 1剂,分两次煎服。服药 1剂, 虎加人参汤每日 虎加人参汤每日1 剂,分两次煎服。服药1 次日强食症状即消失,每日三餐各进食三两已 6天后体重下降 5.5 公斤。第 8日能下床活 可。 可。6 天后体重下降5.5 5.5公斤。第 公斤。第8 12 日痊愈出院。共服药 12 剂。 动,生活自理。第 动,生活自理。第12 12日痊愈出院。共服药 日痊愈出院。共服药12 12剂。 出院后随访半年未反复,体重、腹围恢复如病 前,能正常参加田间劳动。
】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 【原文 原文】
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 之。( 228 ) 之。(228 228)
】 【分析 分析】
外有热,手足温——热势较轻 心中懊憹——热扰胸膈 饥不能食——热扰胃气不和 但头汗出——郁热上蒸
(二)、白虎汤证(176、219)
】伤寒脉浮滑,此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 【原文 原文】

二、阳明病的病因病机( 179 、181 、185 、188 ) 二、阳明病的病因病机(179 179、 181、 185、 188) 【原文 】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 原文】 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 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179 ) 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179 179)


25 岁。患者手足、鼻部汗出 朱某某,男, 朱某某,男,25 25岁。患者手足、鼻部汗出 溱溱已达八年之久。身无汗,寐则汗收、寤则 汗出,不分四季。近二年来,汗症更甚,特别 是握笔书写,转瞬间纸即透湿,不堪言。多方 治疗,乏效。检视前方,不外益气敛汗,调养 心神之品。刻下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缓。 余先处桂枝汤,不效;次拟单方木通、红 枣,亦不效;再予补中益气汤合牡蛎散,更无 小效。
(一)栀子豉汤证( 221 )( 228 ) (一)栀子豉汤证(221 221)( )(228 228)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 【原文 原文】
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 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 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 221 ) 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 ,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221 221)
第二章 阳明病辨证论治
概 述
一、阳明的生理特点 � 足阳明胃经——胃—主受纳腐熟水谷 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喜润恶燥 阳明 手阳明大肠经——大肠—主传导糟粕

阳气旺盛,抗邪有力,以燥热为本,邪入阳明, 多从燥化,表现为燥热亢盛证。
二、阳明病的成因、病理特点、证候类型及治法 1、成因 传经: 太(少)阳病误治,伤津化燥、成实 虚寒证温燥太过,寒湿久郁化热,转属阳明 直犯 : 胃阳素盛,或素有蕴热,外邪直犯阳明
【分析 】 分析】 津气两伤 的证治。 � 此4条论阳明热盛 条论阳明热盛津气两伤 津气两伤的证治。 主证: 大渴,口燥渴——阳明热盛,伤耗津液 心烦——热扰心神 恶风,微恶寒——汗多肌疏;津气两伤 表里俱热(身热)——热邪充斥内外 汗出——热迫津液外泄 乏力,少气,舌红少津,脉洪大而芤或虚 当见 当见乏力,少气,舌红少津,脉洪大而芤或虚 数
】 【分析 分析】
本条论阳明病成因及特征 � 成因: “太阳阳明”——太阳转属阳明 “正阳阳明”—— 外邪直犯阳明 “少阳阳明”—— 少阳转属阳明 � 特征: 不大便,内实,大便难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 【原文 原文】
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 转属阳明。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 181 ) 也。( 也。(181 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