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通解》第四十课:阳明病篇阳明湿热中焦证:小结胸病(小陷胸汤证)

合集下载

阳明病概说

阳明病概说

阳明病概说成因 1阳明经脉直接感邪,“正阳阳明” 阳明经脉直接被风寒邪气所伤,阳明经的阳气被郁,但是阳明是主里的,也就是说阳明的阳气,它的作用部位是在人体的内部,所以阳明经脉受邪以后它这个病程持续时间很短,因为阳明的阳气,它不走表,它走里2太阳之邪不解,邪传阳明,或者是太阳误治,邪传阳明,太阳病应当发汗,结果误用了下法、吐法,或者火疗,导致津液耗伤,邪气就势入里化热、成燥而传阳明,太阳阳明3少阳病误治,导致了邪传阳明,少阳病误治以后伤了津液,然后少阳邪气传入阳明化热、成燥,少阳阳明4阳明和太阴相表里,当太阴病阳气恢复,就可以出现阴病出阳,脏邪还腑病变部位1经络的角度来讲,它涉及到足阳明经2脏腑的角度来讲,它涉及到足阳明胃腑和手阳明大肠腑。

小肠腑的病变也包括在《伤寒论》中的阳明病的范围之内阳明的生理1足阳明的经脉我们把握这个要点,行于头、面、胸、腹,它也是从头至足,足经影响范围广。

2足阳明胃经络脾属胃,脾和胃相连,经脉相互络属,沟通了脾和胃的表里关系,所以在经络循行上,我们应当知道它络脾属胃3 足阳明胃经的经别上通于心,阳明里热内盛,阳明实热内盛的时候,可以出现谵语,出现烦躁,出现心中懊憹。

4胃的功能主要是受纳、腐熟水谷。

肠道的作用主要是传输、排泄糟粕。

受纳、腐熟水谷,传输、排泄糟粕,这就是整个胃肠的功能,特点,以降为顺,阳明的气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六腑都是以通为用。

脾和胃相表里,都属于中州。

纳化相依。

...................................................燥湿相济,这里所说的燥是生理的,是说胃是靠它的阳热之气来腐熟水谷,这叫胃主燥;脾是靠它所吸收、所输布的津液来滋润胃肠的,脾靠它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和津液来滋润全身,来滋润胃肠,这叫脾主湿,所以这里的燥和湿不是病理的,而是指的一种生理功能气血化生之源,是人体的后天之本。

所以阳明病如果治疗不得当,过度地泻下,就会导致脾阳损伤。

六经辩证之阳明病

六经辩证之阳明病

六经辩证之阳明病一、阳明病定位定性阳明病是三阳的里病系统,人体胃肠系统皆属于里。

阳明病主胃家而统气津。

病位:在三阳之里,此病证反应即病邪引发证候所反应的部位,而不是病变所在的部位。

病性:属于里阳(热)。

病态:属于里实热证,包括里热伴有里实(里热、里结、里燥)的阳明内证和里热而无里实的阳明外证(外热、外结、外燥)。

二、阳明病提纲证条文析义1.条文基本含义《伤寒论》第180条所说的:“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本条是阳明病的提纲,即正阳阳明的主症。

所谓“正阳阳明”,即《伤寒论》第179条所说:“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胃家实:胃家实,就是指里热,既包括阳明腑实证,也包括阳明里热而未结实的阳明外证。

胡希恕先生说:“所谓阳明病就是邪充斥于胃肠之里的这么一种病,这就叫胃家实。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阳明病不仅有因邪入于里伤损津液、胃中干燥而致大便燥结,腹胀腹痛,谵语潮热,盗汗等中下焦的腑实证,即承气汤证;也有邪结上焦的结胸证,即陷胸汤证;还会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燥烦渴的阳明外证,也就是阳明中风证。

胃家实的“实”,是阳明病提纲证的重点。

由《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邪气盛则实”可知,这个胃家“实”就是胃家的邪热盛实。

这个邪热盛实,既指有热而无积滞的无形实热,又指有热而有积滞的有形实热,但不论是无形实热还是有形实热,都会伤耗津液。

所以,阳明病胃家实涉及三焦的阳明实热。

阳明胃家实还可导致脑病症状,如神昏谵语、直视等症。

“胃家”指胃肠,《灵枢·本输》篇也有论述:“大肠、小肠,皆属于胃。

”阳明胃家邪实热盛,肠腑之气不通,热浊上攻扰乱心神则神昏谵语,阳明热盛伤津,津气不荣于目则直视,如《伤寒论》210条所说:“夫实则谵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有关阳明病胃家实对大脑的影响,现代医学也有类似的论述。

现代医学有脑肠轴理论和脑肠肽概念,对脑与胃肠道相互作用的认识及胃肠道影响脑功能有比较深入的研究。

伤寒论注(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

伤寒论注(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

伤寒论注(四)辨阳明病脉证并治全篇阳明经在体内位置,与太阳经相对而言,太阳经在表,阳明经在里。

阳明经内管胃,外管肌肉,胃为阳明之府。

阳明病,分病经和病府。

身热烦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恶寒反恶热者,此为阳明经病,即邪在肌肉。

潮热谵语,手足腋下濈然汗出,腹满痛,大便硬者,此为阳明府病,即邪在胃。

病分经府,其治有别。

经病之证为外证,府病之证为里证。

4.1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太阳之邪传经入阳明经,为阳明经病;传入阳明府,则为阳明府病。

阳明府即胃,大便结硬不得出,是为胃家实也。

4.2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是《内径》言传经一般次第,非绝对日数。

阳明乃多气多血之府,风寒传入,邪盛于中,太阳之表邪已除,又未传其他经,则单纯阳明病脉大,即不浮大,不弦大。

一句话,正阳明之脉大。

4.3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阳明之病,本自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出不透彻,余邪传入阳明,在经则为阳明外证,为经病,入府则为阳明府病,胃实也。

4.4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太阳之邪传阳明,有来自中风的,有来自伤寒的。

若能食,是来自中风,以风乃阳邪,阳能化谷,故能食,名中风;若不能食,是来自伤寒,以寒乃阴邪,不能化谷,故不能食,名中寒。

阳能化谷者,风伤,卫迎之而发热,胃中热能提高故能化谷。

阴不能化谷者,寒伤,荣收缩以御之,血流因寒而变缓,胃中热能降低,故不能化谷。

4.5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太阳中风,发热,汗自出,恶寒。

太阳风邪传阳明,即风邪入肌肉,虽身热,但与太阳中风之热不同,乃发于肌肉,蒸蒸而热,不似太阳之阵阵发热。

风邪入肌肉,肌肉之热蒸蒸而上,故皮肤反而不恶寒而恶热。

阳明病外证:身热烦渴、目痛鼻干不得眠,不恶寒反恶热,病在经。

阳明病内证:潮热谵语、手足腋下濈然汗出、腹满痛、不大便或大便硬或大便难。

病在府。

4.6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小陷胸汤——精选推荐

小陷胸汤——精选推荐

⼩陷胸汤⼩陷胸汤(《伤寒论》)[异名] 陷胸汤(《太平圣惠⽅》卷15)。

[组成] 黄连⼀两(6g) 半夏半升(12g)洗栝蒌实⼤者⼀枚(20g)[⽤法] 上三味,以⽔六升,先煮栝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升,去滓,分温三服。

[功⽤] 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 痰热互结证。

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咯痰黄稠,⾆苔黄腻,脉滑数。

[病机分析] 本⽅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下的⼩结胸病。

《伤寒论》云:“⼩结胸病,正在⼼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陷胸汤主之。

”邪在上焦,热结不深,未成胃实。

痰热互结,⽓郁不通,故胸脘痞闷,按之则痛;热痰蕴肺,故咯痰黄稠。

苔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蕴之象。

[配伍意义] 痰热互结证,治宜清热化痰,理⽓散结。

⽅中以⽠蒌实为君,清热化痰,理⽓宽胸,通胸膈之痹。

黄连为⾂,取其苦寒,助⽠蒌清热降⽕,开⼼下之结;半夏为佐,取其⾟燥,降逆化痰,助⽠蒌消痰散结,散⼼下之痞。

黄连、半夏合⽤,⼀苦⼀⾟,苦降⾟开。

半夏与⽠蒌相伍,润燥相得,清热涤痰,如此则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益著。

三药相合,使痰去热除,结开痛⽌,为治胸脘痞痛之良剂。

临证不仅⽤于伤寒之⼩结胸病,⽽且内科杂症属痰热互结者,亦甚有效。

本⽅的配伍特点为苦降⾟开,润燥相得。

即⽠蒌之润,以制半夏之燥,⼆者相合,则祛痰之⼒倍增;黄连之苦降,半夏之⾟散,苦降与⾟开配伍,以除其痰热之结。

[类⽅⽐较] 本⽅与⼤陷胸汤均治结胸病,然有⼤⼩之分。

痰热互结于⼼下,按之则痛者,名⼩结胸病,治以⼩陷胸汤。

⽅以⽠蒌配黄连、半夏,清热涤痰。

若⽔热互结于胸腹,从⼼下⾄少腹鞭满⽽痛不可近者,名⼤结胸病,是证重于⼩结胸病,故治以⼤陷胸汤。

⽅以芒硝、⼤黄与⽢遂相配,泻热逐⽔。

两证轻重缓急之间最宜分辨。

正如尤怡所云:“黄连之下热,轻于⼤黄;半夏之破饮,缓于⽢遂;栝蒌之润利,和于芒硝。

……故⽈⼩陷胸汤”(《伤寒贯珠集》卷2)。

[临床运⽤] ’1.证治要点以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苔黄腻,脉滑数为证治要点。

《伤寒论小结之三》阳明病篇总结,贵在实用

《伤寒论小结之三》阳明病篇总结,贵在实用

《伤寒论小结之三》阳明病篇总结,贵在实用壹、阳明本证一阳明热证1、栀子豉汤类方(上宣)组成:栀子、豆豉症见:身热心烦,虚烦不得眠,或心中懊怀,反复颠倒,或心中窒,或心中结痛,舌红苔微黄,脉数。

机理:无形邪热留扰胸膈,郁而不宣方论:栀子豉汤为“虚烦”火郁证而设。

其病机为火热邪气蕴郁,而使胸膈气机阻塞不利。

火当清之,郁当发之,故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火。

可用于火郁之呕吐、胃痛等。

(《消化病经方治验》)2、白虎汤类方(中清)组成: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机理:胃热大盛,充斥内外方论:本方原是阳明经证的主方,也是气分热盛的代表方。

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胃热津伤,故烦渴引饮;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

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

方中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故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一助石膏清肺胃热,一滋阴润燥。

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

3、猪苓汤(下利)组成: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症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

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机理:伤寒之邪传入于里,化而为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

方论: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3录赵羽皇:“仲景制猪苓一汤,以行阳明、少阴二经水热,然其旨全在益阴,不专利水。

盖伤寒在表,最忌亡阳,而里虚又患亡阴。

亡阴者,亡肾中之阴与胃中之津液也。

故阴虚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轻动,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阴虚过于渗利,津液不致耗竭乎?方中阿胶养阴,生新祛瘀,于肾中利水,即于肾中养阴。

滑石甘滑而寒,于胃中去热,亦于胃家养阴。

佐以二苓之淡渗者行之,既疏浊热,而又不留其瘀壅,亦润真阴,而不苦其枯燥,源清而流有不清者乎?顾太阳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阳职司寒水,故急加桂以温之,是暖肾以行水也。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40条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40条

【每⽇⼀诵】伤寒论第40条第40条伤寒表不解,⼼下有⽔⽓,⼲呕,发热⽽咳,或渴,或利,或噎,或⼩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青龙汤主之。

导读:历代伤寒学者对《伤寒论》多有注释,受个⼈认知所限,不免有所偏颇,读者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临床,注重⾃我理解。

毕竟,尽信书则不如⽆书!⽂末有留⾔,⼤家可以发表⾃⼰的注解,⼀起提⾼!⾦·成⽆⼰《注解伤寒论》伤寒表不解,⼼下有⽔饮,则⽔寒相搏,肺寒⽓逆,故⼲呕发热⽽咳。

《针经》⽈∶形寒饮冷则伤肺。

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逆⽽上⾏,此之谓也。

与⼩青龙汤发汗、散⽔。

⽔⽓内渍,则所传不⼀,故有或为之证,随证增损,以解化之。

清·吴谦《医宗⾦鉴》伤寒表不解,谓脉浮紧、头痛、⾝痛、发热、⽆汗、恶寒之证仍在也。

⼼下有⽔⽓,谓⼲呕⽽咳也。

然⽔之为病不⼀,故⽈:或渴、或利、或噎、或⼩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皆有⽔⽓之证,故均以⼩青龙汤,如法加减主之也。

经⽈:三焦者决渎之官,⽔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化则能出矣。

太阳受邪,若⽆⽔⽓,病⾃在经,若有⽔⽓,病必犯府。

病府则膀胱之⽓化不⾏,三焦之⽔⽓失道,停上焦则或咳、或喘,或噎,停中焦则或渴、或⼲呕、或满,停下焦则或⼩便不利,少腹满,或下利,凡⽔所⾏之处,皆得⽽病之也。

⼩青龙汤外发太阳之表实,内散三焦之寒饮,亦汗法中之峻剂,与⼤青龙汤并得其名。

⼀以治太阳表实之热躁,⼀以治太阳表实之寒饮也。

程知⽈:此明伤寒表证未解,⽔积⼼下,散寒涤饮法也。

汪琥⽈:『明理论』云:青龙主风寒两伤之疾固已。

伤寒表不解,则⿇黄可以发;中风表不解,则桂枝可以散。

惟其表不解,⽽⼜加之⼼下有⽔⽓,则⾮⼆汤所能发散,必以⼩青龙汤,始可祛除表⾥之邪⽓尔。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发热是表未解,⼲呕⽽咳,是⽔⽓为患。

⽔⽓者,太阳寒⽔之⽓也。

太阳之化,在天为寒,在地为⽔。

其伤⼈也,浅者⽪⾁筋⾻,重者害及五脏。

⼼下有⽔⽓,是伤藏也。

伤寒论阳明病篇

伤寒论阳明病篇

伤寒论阳明病篇
180: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2: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208: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

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219: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

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白虎汤方:
223:
242: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一作息)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247-249: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
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252-255: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

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发汗不解,腹满痛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9-262:
伤寒发汗已,身目为黄,所以然者,以寒湿(一作温)在里不解故也。

以为不可下也,于寒湿中求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桔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晓锦源:认识伤寒论的结胸证

晓锦源:认识伤寒论的结胸证

晓锦源:认识伤寒论的结胸证结胸与痞证都是因表证误下,表邪内陷所致。

胃阳素旺,体质较强者,若兼有水饮留滞,患表证而误下之后,邪热内陷与水饮相搏,结于胸胁而成结胸证。

胃阳不足,体质较弱者,患表证误下之后,胃气愈伤,邪气内陷,或化热,或寒热夹杂,结于心下,使中焦升降失常,气机痞塞,形成痞证。

论结胸言“热入”,是指因误下表邪化热内陷;言“下之太早”,是指虽有水饮停滞,但因表证未解,下之太早,可引邪深入。

而痞证本不应下,故无早晚可言,亦无热入之说。

但在临床上,结胸证有因误下形成者,亦有不因误治,病邪传变而成者。

大结胸证,水热互结于胸胁,以心下硬痛为主症,属热实结胸,治疗以攻下结聚为主。

根据结聚的程度与病位,可分别选用大陷胸丸与大陷胸汤。

若水热互结,病位偏高,邪阻津液失于濡润,使上部经脉不利,则可致头项强直,甚或角弓反张。

同时因胸膈水热郁蒸,而有发热汗出,所谓“如柔痉状”。

此属大结胸之不典型,治当用大陷胸丸攻下水热之邪,水热一去,胸满自消,项强亦除,故云“下之则和”。

典型的大结胸证,临床表现是“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称为“结胸三证”,反映了大结胸证热实之特点。

沉脉以候里,主病水;紧脉为实,主痛,故脉沉而紧是热实结胸之脉。

根据结聚的范围与程度,疼痛可能只限于心下,也可能牵连整个腹部。

疼痛部位触之有坚硬、胀满、紧张之感,且疼痛拒按。

此外当有便秘、心中懊饻、短气烦躁、舌燥、但头汗出等。

治当峻下逐水,泻热破结,方用大陷胸汤。

小陷胸汤《伤寒论》原文: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

白散亦可服。

组成: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洗),栝楼实大者一枚。

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湖南中医药大学《伤寒论》48学时必背原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伤寒论》48学时必背原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伤寒论》48学时必背原文及名解一、太阳病:1、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中风: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伤寒: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太阳病经证之中风表虚证1、桂枝汤证:①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③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服药方法以及注意事项:1.药后啜粥2.温覆微汗3.见效药停4.不效继进5.药后禁忌2、桂枝加葛根汤证(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麻黄、葛根加桂枝汤)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太阳中风兼肺气不利):①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厚朴、杏子加桂枝汤)。

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4、桂枝加附子汤证(太阳病发汗太过而致阳虚漏汗):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附子一枚加桂枝汤)5、桂枝去芍药汤证(太阳病误下后胸阳不振):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6、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太阳病误下后胸阳损伤):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7、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汗后营气不足身痛证):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太阳经证之伤寒表实证1、麻黄汤证(太阳伤寒):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先煮麻黄,去上沫)2、葛根汤证(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葛根汤与葛根加半夏汤证(太阳阳明合病下利、呕吐的证治):①太阳与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及译文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及译文

以下是编辑为您整理的《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及译文,供您参考,更多国学经典请点击国学频道(https://www./guoxue/)查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原文作者:张仲景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一云络)是也。

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

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答曰:太阳病发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

问曰: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问曰: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问曰:恶寒何故自罢?答曰:阳明居中,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

本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

伤寒发热无汗,呕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转属阳明也。

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

太阴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

至七八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

伤寒转系阳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也。

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

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

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阳明病,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状,奄然发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阳明病,不能食,攻其热必哕。

所以然者。

胃中虚冷故也。

以其人本虚,故攻其热必哕。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

所以然者,脉迟故也。

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以久虚故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伤寒论]阳明病篇小结

伤寒论]阳明病篇小结

伤寒论]阳明病篇小结阳明病辨证,“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太阳是主表的,所以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是以有汗和无汗来区分的,阳明胃是主里的,阳明胃也有受纳腐熟水谷的作用,是以能食和不能食来分所谓中风和伤寒,后世医家认为,这里的中风是阳邪伤阳明,这里的伤寒,是中阳不足,寒邪中焦,当然阳邪伤于中焦的话,那是有热,有热则消谷善饥,所以他能食,就把它叫做中风。

中阳不足,受纳腐熟无权。

寒邪伤中焦,他不能食,就把它叫做中寒。

不过今天在临床上,阳明中风,阳明中寒,在临床辨证的时候这两个名词不怎么用了,所以临床意义不是太多。

191条,“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这是中阳不运,受纳无权的表现,这是中阳不足,清浊不分的表现。

能够分清浊,浊者归大肠的,清者归膀胱,小便就通畅,现在小便不利就是尿少,这是清浊不分的表现,这个溅汗出,不是热迫津液外越,而是中阳不足,阳不摄阴,中阳不足,阳不摄阴,可以见到手足汗出如流水不断,阳明胃热盛,逼迫津液外越,也可以见到手足汗出如流水不断,这两者在临床症状上就是汗出。

手足汗出,怎么鉴别,手脚出汗是出热汗的,那是阳明燥热盛,手脚出汗是出冷汗的,那是中阳不足,阳不摄阴,出冷汗的你摸上去汗都是凉的,出热汗的你摸上去汗都是热的,此欲作固瘕,固瘕是个证候的名称,据注解,固瘕是因胃中虚冷,水谷不消而结积的病患,其特征为大便初硬后溏,所以大便初硬后溏就叫固瘕,而现在小便不利,手脚出冷汗,还有不能食,这是将要作固瘕前驱症状,“必大便初硬后溏”,大便初硬后溏的病机,我们以前谈过了,因为中阳不足,水湿不运,大便本应当是稀溏的,中阳不足,水湿不运,清浊不分,那大便肯定是稀溏的,可是呢,中阳不足,运化无力,湿浊在肠道停滞过久,初头从阳明燥化,因此它是初头硬,所以初硬后溏,正是中阳不足的一种表现,张仲景进一步解释,出现大便初硬后溏的这种病机是,“所以然者,以胃中虚冷,水谷不别故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胃中虚寒,然后水谷不运,水谷不别。

伤寒论——阳明病辨证论治

伤寒论——阳明病辨证论治

白虎汤禁忌症
• 170条第一段讲白虎汤的禁忌症。白虎汤是清热之 重剂,适于阳明病里有大热者。表证误用白虎汤, 每可冰伏邪气,徒伤中阳,并可发生阴寒内盛及 邪气内陷等变证。
• 要知阳明热盛证,忌用辛温发汗法;同样太阳表 寒证,也忌用清泄里热剂。因为其性反也。启示 我们,有其证,方能立其法,才能用其方,即辨 证要精,用药需准
●病机——无形泄热 ●治法——辛寒清热 ●方药——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 升,日三服。
方解:
石膏:辛白大寒,色白入肺;辛凉透邪,清气分邪热,甘
寒生津止渴
知母:苦寒助泄热,质润助生津
粳米、甘草:养胃生津,护胃调和诸药
白虎加人参汤证
【原文】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 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 主之。(170)
【原文】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9)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 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 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168)
(4)乙脑病人出现昏迷不醒、四肢厥冷、脉博不见 或微弱时,是“热深厥亦深证变寒万人无一” 的经验。
掌握使用该方的重要指征:
阳明经热证概括为“四大证”:大热,大渴,大 汗出,脉洪大。但有人据自己的经验,认为渴、 汗是用运白虎汤的重要体征(中医杂志6: 29.1963)。他列举一高热病人,表现有高热, 恶寒,口渴,脉洪数有力,但无汗出,投白虎汤 效不显,认为“汗”是最主要的指征。
舌淡苔白滑为特征 ●阳明发黄证——热邪与湿相合,或胃阳不足、寒

阳明病篇详解

阳明病篇详解
②怵惕:恐惧的样子。 【提要】 论阳明热证误治后的各种变证及下后热扰
胸膈的证治。
【释义】
1、原有脉证:
脉浮紧——邪热亢盛。 咽燥口苦——里热上攻,灼伤津液。 阳明病 腹满而喘——热壅气逆。 发热汗出
不恶寒反恶热
邪热炽盛,蒸达于外。
身重——热壅气滞。
2、误治变证及热扰胸膈的证治 烦躁 误汗 心愦愦 谵语 温针 怵惕 烦躁不得眠 以热助热,热扰神明。 伤津胃燥,邪热上扰。
身黄——后果
1.茵陈蒿汤证 【原文】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①,不能发黄也。 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② 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236) 【词解】
① 热越:即热邪向外发泄。
② 水浆:泛指饮料。
【提要】
论湿热郁蒸于里而致发黄的证治。
【释义】
本条文讨论两个问题: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 喘冒①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242)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255) 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
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 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②,惕而不安③ ,微喘直视,脉 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 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芒硝半升
甘草二两
(2)小承气汤证 【原文】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 必硬,硬则谵语,小承气汤主之。若一服谵语止者, 更莫复服。(213)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 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 ,更服一升, 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 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214) 太阳病,若吐若下若发汗后,微烦,小便数,大便 因硬者,与小承气汤和之愈。(250) 【提要】阳明腑实轻证的证治。

伤寒论PPT(阳明病篇)

伤寒论PPT(阳明病篇)

无所复传?
• 如何理解“ 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
• 答2:胃气盛,病不内传。
• 阳明病,是否传入三阴,主要取决于胃气之强弱。
证 据 一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
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270条
证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
据 二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病
3种成因
太阳误治 少阳误治 邪盛直犯
3种症状 脾约 < 大便难 < 胃家实
2种治法
伤津致燥实-滋润导下 热盛致燥实-泄热攻下
举例1:太阳病→阳明病
问曰:何缘得阳明病? 答曰:太阳病,若发汗,若下,若利小便,
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转属阳明。 不更衣,内实,大便难者,此名阳明也。(181)
抵抗太过
六经实质--正邪相争说--祝味菊
• 太阳----合度之抵抗 • 阳明----元气偾张,功能旺盛,抵抗太过 • 少阳----抗能时断时续,邪机屡进屡退 • 太阴、少阴----正气懦怯,抵抗不足 • 厥阴----存亡危急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
阳明病纲要
一、阳明病提纲
【原文】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180)
少阳病治禁: 禁汗 禁吐 禁下 禁利
举例5:太阴病→阳明病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是为系在太阴。太阴 者,身当发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 日,大便硬者,为阳明病也。[187]
举例5:少阴病→阳明病
少阴三急下症:
急宜
1)“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 下 大
口干燥者”
之承
2)“腹胀,不大便者”
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脾脏者,常著 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

郝万山讲伤寒论40讲—阳明热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40讲—阳明热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40讲—阳明热证第40 讲阳明热证大家好,我们上课了。

我们上次课,把张仲景对阳明病篇的概说作了介绍,其实那些条文之中,比较重要的是阳明病的提纲证,“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阳明病的外证也就是阳明里热里实证,表现于外的证候,那就是“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还有一条比较重要的就是阳明病的主要脉象“伤寒三日,阳明脉大”。

这三条是仲景为阳明病所写的概说中的比较重要的三条,其他的作一般了解就可以了。

我们上次课的最后谈到了阳明本证中的阳明热证,其中的221 条,是讲的原本是阳明经脉有热的一个证候,不能用汗法,不能用温针,提到了汗后的变证,提到了用火针后的变证,温针就是火针,最后提到阳明经热“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

”这就引出了阳明热证的第一个证候,热在上焦。

它的成因,我们刚才已经说清楚了,是阳明经脉有热,在里并没有实邪,误用下法就导致了胃中空虚,这时所说的胃就是里,里气空虚,于是乎在阳明经的邪气就趁虚内陷胸膈,客气就是外来的邪气,趁虚内陷胸膈,动者伤也。

由于误下,里气空虚,使阳明经的热邪趁虚内陷胸膈。

热陷胸膈,郁热扰心就出现了心中懊憹,所谓“舌上胎”,是指的舌上有薄黄苔,提示了里有热。

这样的特征治疗用栀子豉汤清宣郁热。

大家可能要问到,说太阳病篇就有一组栀子豉汤的适应证,在阳明病篇热证又有栀子豉汤证,这算太阳病的变证呢,还算是阳明病的热证呢?实际上如果病是由太阳来的,那可以看成是太阳病误治以后的变证之一,如果病是由阳明经脉有热而来的,那可以看成是阳明的热证就可以了。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是阳明经热误治以后的变证,不能归属于阳明热证,这个说法也可以,问题是它是写在阳明病篇的,我们把它归属于阳明热也未尝不可。

既然热在上焦,当然在治法上和治疗太阳病变证中的热郁胸膈证是一样的,用栀子豉汤来清宣郁热。

接着看228 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

《伤寒论通解》第四十课:阳明病篇阳明湿热中焦证:小结胸病(小陷胸汤证)

《伤寒论通解》第四十课:阳明病篇阳明湿热中焦证:小结胸病(小陷胸汤证)

二、煎服法
•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 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 分温三服。
三、方证标准
• 1、特征症状(中焦病):心下满(甚至疼 痛),痰粘、黄。
• 2、主要症状(阳明病):心烦,身热汗出, 口干烦渴,小便黄。以上症状,但见一二 便是。
• 3、舌苔脉象(湿热证):舌红,舌苔黄腻, 脉浮滑。
• 三邪:湿(饮)、热、瘀 • 病机:凝结中焦不散。
• 邪气偏重不一样 • 三“陷胸”证候: • 一、小陷胸汤证:湿热; • 二、大陷胸汤类证:水热 • 大陷胸汤、大陷胸丸 • 三、寒实结胸:水饮与血瘀 • 十枣汤证、三物白散证。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宋 138)
• 此条“小结胸病”的脉证病治: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脉浮滑。
• “小结胸病”: • “小”,提示病情与疾病位置。 • 部位:“心下”, • 病情:不重。 • 病邪:湿热。
• “正在心下”——强调部位局限 • “心下”:胃脘部,特别是剑突下
• “按之则痛”:——鉴别“痞” • 为什么需要按压?
• 医者:抵触感,甚至发硬感。
十课:阳明病篇 阳明湿热中焦证:小结胸病
(小陷胸汤证)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 何如? 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 名曰结胸也。(宋128)
• 此条:“结胸”病总纲。
• 临床: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
• 对答简洁,结合其他条文讲解。 • 首先,提出问题——临床思维:对比 • 例如: •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小陷胸汤证 • 知行合一
• 1.黄连一两 • 性味:苦,寒。 • 《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
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 痛。 • 入气分,归属阳明病,主三焦湿热,更善 于中下两焦。 • 热病目疾要药

《伤寒论通解》三十六课阳明病篇 阳明湿热上焦证栀子豉汤证一ppt课件

《伤寒论通解》三十六课阳明病篇 阳明湿热上焦证栀子豉汤证一ppt课件
• 2.第81条:“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 不可与服之。”
.
10
• 证候病机:阳明湿热上焦证。 • 1.误治伤津,热邪内生 • 2.津液不化,变成湿邪
• 说明:栀子豉汤有中焦湿热。
• 阳明湿热证是三焦湿热,只不过是有所侧 重,但是,都会兼有中焦。
.
11
• “虚烦、不得眠”——湿热扰乱神识 • “虚”? • 1.与“实”相对,无宿便燥屎 • 2.修饰“烦”:心烦的时候,心中一种空洞
• 此条讲“伤寒”误治,传变阳明病湿 热证候的上焦证(栀子豉汤)
• 关键:虚烦、心中懊憹。
.
6
• “伤寒发汗”
• “伤寒”——表病
• 治疗原则——“发汗”:麻黄汤
• “温服八合,温覆微似汗,不须啜粥,余 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
7
• 麻黄汤:注意脉象变化 • 发汗用频服法:每两小时服用一次。 • 注意:发汗后,脉浮缓(脉浮弱、脉浮
细),改为桂枝汤。
• 说明:大青龙汤、小青龙汤、越婢汤等, 不需要“温覆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
.
8
• “吐、下后”
• 为什么? • 误诊误治——雪上加霜:表里津液亏损,
警惕传变
• “虚烦、不得眠”:是里病。 • 三阴三阳的哪一病?
.
9
• “栀子豉汤主之”——阳明病的方证:
• 1.以方测证: • 生栀子苦寒,而豆豉是微温
《<伤寒论>通解》 第三十六课:阳明病篇 阳明湿热上焦证:栀子豉汤证(一)
.
1
• 阳明——共邪:“热” • 更善夹杂 • 1.湿——阳明病湿热证(分三焦) • 2.瘀——阳明病瘀热证 • 3.宿便、宿食——阳明病里实证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生旱半夏
• 此品,主阴湿之邪,归属太阴病、厥阴病; 三焦,主中焦病
• 腹中(胃、肠为主)寒饮最佳。
• 3、栝楼实大者一枚
• 性味:甘、苦,寒。
• 《名医别录》: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 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 利。
• 此品,归属阳明病 • A、涌泄三焦湿热 • B、清胃肠积热“痼热” • C、去血中的湿热。
二、煎服法
•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 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 分温三服。
三、方证标准
• 1、特征症状(中焦病):心下满(甚至疼 痛),痰粘、黄。
• 2、主要症状(阳明病):心烦,身热汗出, 口干烦渴,小便黄。以上症状,但见一二 便是。
• 3、舌苔脉象(湿热证):舌红,舌苔黄腻, 脉浮滑。
十课:阳明病篇 阳明湿热中焦证:小结胸病
(小陷胸汤证)
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 何如? 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 名曰结胸也。(宋128)
• 此条:“结胸”病总纲。
• 临床: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
• 对答简洁,结合其他条文讲解。 • 首先,提出问题——临床思维:对比 • 例如: •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与小陷胸汤证 • 知行合一
• 回答:“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 结胸也”
• “按之痛”: • 部位?
• 首先:“正在心下”
• 发展:“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

“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
• “寸脉浮、关脉沉”——不完全 • 病位 • +“脉沉而紧”、“脉浮滑” • 结胸病病位:中焦
• 波及上焦:寸浮滑。
• “名曰结胸也”:邪气凝结腹部 • “结”——凝结,聚而不散 • “胸”:训诂“腹部” • “陷胸”——疾病陷入腹中 • 邪气??????????????? • 津、血变化
• 1.黄连一两 • 性味:苦,寒。 • 《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
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 痛。 • 入气分,归属阳明病,主三焦湿热,更善 于中下两焦。 • 热病目疾要药
• 2.半夏半升,洗
• 性味:辛,温。
• 《神农本草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 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张,咳逆肠鸣, 止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脉浮滑”——主要关脉——辨证要点。 • 寸脉也会有 • “脉滑”——阳明病 • 表现:胀满疼痛
• 阳明湿热证中焦证候
• “小陷胸汤主之”
【小陷胸汤】 • 黄连一两 半夏半升,洗 • 栝楼实大者一枚
•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 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
• 分温三服。
一、药症讲解
• 三邪:湿(饮)、热、瘀 • 病机:凝结中焦不散。
• 邪气偏重不一样 • 三“陷胸”证候: • 一、小陷胸汤证:湿热; • 二、大陷胸汤类证:水热 • 大陷胸汤、大陷胸丸 • 三、寒实结胸:水饮与血瘀 • 十枣汤证、三物白散证。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宋 138)
• 此条“小结胸病”的脉证病治:正在心下、 按之则痛、脉浮滑。
• “小结胸病”: • “小”,提示病情与疾病位置。 • 部位:“心下”, • 病情:不重。 • 病邪:湿热。
• “正在心下”——强调部位局限 • “心下”:胃脘部,特别是剑突下
• “按之则痛”:——鉴别“痞” • 为什么需要按压?
• 医者:抵触感,甚至发硬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