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理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章 群体与团队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8.5 团队的性质及建设
8.5.5加强团队建设——团队承诺与团队胜任
有计划地进行团队建设的过程中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即团队承诺(Team Commitment)。团队承诺是指要加深团队成员在团队中的“卷入”程度,这是个体 对团队目标的认同、为团队努力工作的意志、留在团队中的意愿的总和。
只有团队承诺高,团队绩效才会高,离职倾向才会低,才会产生高的满意感。
要选择合适的团队成员。
不能与其他团队合作。
在培训中,要重点地突出培养团队精
创建团队中的另一障碍被称为“过程
神,促进相互信任,鼓励参与。
损失(Process Loss)”,即团队成员在
与工作绩效没有直接联系的活动中所花费
的时间和精力。
图8-1显示了群体的组成要素。从图中可见,存在于 群体中的活动(人们所从事的工作)、相互作用(从事 这些工作时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和感情(人与群 体间的态度)这三者是相互关联的。
8.2 群体的类型与发展
8.2.1群体的类型
正式群体(Formal Group)是指由组织 产生并且特意用来引导成员完成一些重要组 织目标的群体,其中包括任务型群体与命令 型群体。
群体 个人的贡献 个人的成果 共同的目标 对管理人员的命令绝对服从
团队 个人贡献和集体的工作产物
共同的成果 共同目标及对目标的承诺 某种程度上的自我管理
8.5 团队的性质及建设
8.5.2工作团队的特性
每个成员的行动必须相互依赖和相互协调
每个成员必须担当一个特定的角色
每个成员必须拥有相同的任务目标
显然,所有工作团队都是工作群体,但并不是所有的工作群体都是工作团队。 区别群体和团队的重要标志是任务相互依赖性,这是指人们在完成任务时,要求相 互之间共享资源或共同协作的程度,而群体成员之间就不必非常依赖。
第8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 第二,可以加强群体内部的团结,消除某些不利因素,使群体变得更有凝聚力,群 体成员变得更加忠诚。
• 第三,有利于群体之间竞争意识的培养和工作方面的横向联系。 • 第四,有利于群体决策、群体工作的制度化和领导作风的民主化。 • 第五,冲突还可以满足人们固有的进取或其他需求,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和革新意
8.4 群体的冲突与沟通
8.4.2 群体的沟通
1)群体沟通的含义 ➢ 管理心理学认为,沟通就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
群体成员相互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 ➢ 事实上,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通过沟通这一
基本方式进行的,没有沟通,群体本身也就不存在了。例如, 领导的指示和意图、群体工作计划的下达,群体成员之间的意 见交流、情感交流等,都是通过沟通来实现的。可见,沟通是 群体存在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是群体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A
(2) 顾虑 倾向
B
(3) 标准化 倾向
C
(4) 服从 行为
D
8.2 群体的规范、压力和凝聚力
8.2.1 群体动力学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根据物理学中的磁场理论对群体内部的 互动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理论。该理论阐 明了群体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认为 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 个体行为是个体与环境(包括群体)中的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 结果。群体行为则是在群体动力影响下的个体行为的总和。
可分为实 可分为正 可分为松 可分为大
际群体和 式群体和 散群体、 型群体和
假设群体。 非正式群 联合群体 小型群体。
体。
和集体。
8.1 群体心理概述
8.1.2 群体心理与行为特征
1)群体的心理特征 ➢ 群体的心理特征是指群体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与群体活
• 第三,有利于群体之间竞争意识的培养和工作方面的横向联系。 • 第四,有利于群体决策、群体工作的制度化和领导作风的民主化。 • 第五,冲突还可以满足人们固有的进取或其他需求,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和革新意
8.4 群体的冲突与沟通
8.4.2 群体的沟通
1)群体沟通的含义 ➢ 管理心理学认为,沟通就是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是
群体成员相互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 ➢ 事实上,在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是通过沟通这一
基本方式进行的,没有沟通,群体本身也就不存在了。例如, 领导的指示和意图、群体工作计划的下达,群体成员之间的意 见交流、情感交流等,都是通过沟通来实现的。可见,沟通是 群体存在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是群体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A
(2) 顾虑 倾向
B
(3) 标准化 倾向
C
(4) 服从 行为
D
8.2 群体的规范、压力和凝聚力
8.2.1 群体动力学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根据物理学中的磁场理论对群体内部的 互动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群体动力学”理论。该理论阐 明了群体成员之间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认为 个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中发生的, 个体行为是个体与环境(包括群体)中的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 结果。群体行为则是在群体动力影响下的个体行为的总和。
可分为实 可分为正 可分为松 可分为大
际群体和 式群体和 散群体、 型群体和
假设群体。 非正式群 联合群体 小型群体。
体。
和集体。
8.1 群体心理概述
8.1.2 群体心理与行为特征
1)群体的心理特征 ➢ 群体的心理特征是指群体成员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与群体活
群体理论ppt课件

31
群体决策中的问题
小群体意识 极端性偏移
32
小群体意识的产生机制
群体凝聚力
决策群体 与外界隔
障
反馈
离
碍
小群体意识
错误决策
群体领导 对倾向方 案的推动
33
小群体意识产生的原因
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群体的孤立 领袖人物的作用
34
小群体意识特点
顺从性的思维 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 无懈可击的错觉 相信群体无所不能
4
3.按群体的社会性质分:
若将群体分类按三个维度划分,如下图
A
促
进
发
社 会
展
发
展
趋
②
①
向
③
阻
碍 社
④
⑤
会
发
展
B
(1)先进集体型
群体与个人联系程度ຫໍສະໝຸດ (2)一般集体型 (3)中间型
(4)一般反社会团伙型
(5)黑社会团伙型
5
群体成员加入群体的目的
安全需要 地位需要 情感需要 权力需要 实现目标的需要
好冒险 重名誉 性格较独立 顺应能力弱 富于专业精神 少数派
依附性强 重视一般知识
好安定 重头衔 性格较普遍 顺应力强 业余精神 多数派
23
群体凝聚力
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 群体成员的相互吸引
24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信息沟 通状况
群体的领 导方式
群体的 地位
群体目 标结构
19
从众的意义
从众有助于形成群体的一致行为,有助于 实现群体目标。
从众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 的观念和行为。
群体决策中的问题
小群体意识 极端性偏移
32
小群体意识的产生机制
群体凝聚力
决策群体 与外界隔
障
反馈
离
碍
小群体意识
错误决策
群体领导 对倾向方 案的推动
33
小群体意识产生的原因
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群体的孤立 领袖人物的作用
34
小群体意识特点
顺从性的思维 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 无懈可击的错觉 相信群体无所不能
4
3.按群体的社会性质分:
若将群体分类按三个维度划分,如下图
A
促
进
发
社 会
展
发
展
趋
②
①
向
③
阻
碍 社
④
⑤
会
发
展
B
(1)先进集体型
群体与个人联系程度ຫໍສະໝຸດ (2)一般集体型 (3)中间型
(4)一般反社会团伙型
(5)黑社会团伙型
5
群体成员加入群体的目的
安全需要 地位需要 情感需要 权力需要 实现目标的需要
好冒险 重名誉 性格较独立 顺应能力弱 富于专业精神 少数派
依附性强 重视一般知识
好安定 重头衔 性格较普遍 顺应力强 业余精神 多数派
23
群体凝聚力
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 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 群体成员的相互吸引
24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信息沟 通状况
群体的领 导方式
群体的 地位
群体目 标结构
19
从众的意义
从众有助于形成群体的一致行为,有助于 实现群体目标。
从众的实质是通过群体来影响和改变个人 的观念和行为。
《管理心理学》课件—07群体心理

2020/10/29
2
第三篇 群体心理和群体互动
7.1群体
7.1.1 群体及其分类 群体对个体的意义
安全需要 认同需要 自尊需要 情感需要 支配需要 目标实现需要
2020/10/29
3
第三篇 群体心理和群体互动
7.1群体
7.1.2 群体心理现象 从众心理
阿希实验 从众心理的产生因素 从众心理的影响和作用 如何对待和克服从众心理
7.2 群体绩效
7.2.4 改进群体绩效的措施 提升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的提高对于群体认同感的增强和个人主动性的发 挥有着重要的意义,凝聚力的提升可以从多重匹配的思路来 进行设计,主要包括人与职位的匹配、人与组织的匹配、人 与群体的匹配
实行参与式目标设置 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
2020/10/29
16
第三篇 群体心理和群体互动
7.3 群体动力
7.3.1 群体动力理论 把人的内在需求看作是内在的心理力场,把环境因素
看作为外在的心理力场,以说明群体中成员之间各种 力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说明群体中个人所 产生的种种行为。 B=f(P,E)
2020/10/29
17
第三篇 群体心理和群体互动
20
第三篇 群体心理和群体互动
7.3 群体动力
7.3.4 群体士气 如何提升群体士气
配置合理,形成合力 增强活力,同仇“敌”忾 率先垂范,果敢坚定 体察群心,因势利导
2020/10/29
21
2020/10/29
8
第三篇 群体心理和群体互动
游客更多
使当局意想不到的是,劝告发出以 后,不但当地居民不愿撤离,还引 来了比平时更多的旅游者,这里反 而成了旅游热点。旅游者驻足在火 山附近,表示要欣赏火山喷发的壮 观景色。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03 性格特征
体现了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的稳定特 征,如诚实、勇敢、自律等。
2024/1/28
9
行为动机与激励
2024/1/28
需要理论
阐述了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是满足自身需要,如生理需要、安全 需要、社交需要等。
动机理论
解释了人们为何会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因,涉及内在动机和外在动 机的探讨。
激励理论
组织文化的概念与结构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假设和行为规范的总和;组织文化由物质层 、制度层和精神层三个层次构成。
组织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组织文化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等功能;对于提高组织绩效、塑造组织形象和增强 组织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组织文化的建设与传承
组织文化建设包括诊断评估、规划设计、实施推广和评估反馈四个步骤;传承组织文化需 要注重言传身教、制度保障和持续创新等方面。
职业成长。
绩效管理
通过心理分析,了解 员工工作动机和需求 ,制定激励措施,提
高员工绩效。
员工关系管理
运用心理学原理,处 理员工间的冲突和矛 盾,构建和谐的工作
氛围。
2024/1/28
24
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消费者行为分析
研究消费者心理和行 为特点,了解消费者 需求和购买决策过程 ,为产品设计和营销 策略提供依据。
组织的类型
根据组织的目标、结构和运行方式,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 正式组织;根据组织的规模和复杂性,可分为简单组织、 复杂组织和巨型组织等。
组织的功能
组织具有协调、整合、创新和适应等功能,能够有效地实 现个人无法单独完成的目标。
16
组织变革与发展
2024/1/28
组织变革的动因与阻力
管理心理学群体行为理论群体的概念和分类群体行为的基本规律ppt课件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群体士气与生产率
高
士
气
A
B
C
低
A:士气高生产率低 B:士气高生产率高
低
生产率
高
C:士气低生产率高
(3)不与大家一致,要受孤立。 人们对唯一不用电炉者说:“夫子,你真是
洁身自好啊!”被问者立感压力,连忙辩解: “不不,我是懒,不爱做饭。”证明他的确 没有揭发,算是对群体没有危险的人。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归属方式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参照群体
是指这种群体的标准、目标和规范成为人 们行动的指南,成为人们要努力达到的标 准,又叫标准群体和榜样群体。功能: ① 为群体成员提供可比较的行为体系; ② 规范社会行为和工作行为。 ——积极参照群体和消极参照群体 ——实际参照群体和想象的参照群体
2、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群体的性质 个人特征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3、从众行为的表现形式
表面从众,内心也接受 ——毫无主见与识大体者
表面服从,内心拒绝 ——固执己见与先知先觉者
表面不服从,内心却接受 ——被迫无奈、不得不做
——群体结构的同质和异质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群体结构” 观音菩萨组建的取经“班子”,其成员都是具有
第9章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第九章 内容纲要
团队的概念、要素、类型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高绩效团队的特征 高绩效团队的建设
第一节 团队理论
团队的概念 团队(team)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他 通过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产生积极的协同 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团队的要素
目标
群体 中性甚至消极
领导承担 技能随机 个人绩效 有限信任
团队 积极的促进作用
成员共同承担 技能互补 集体绩效
互相充分信任
团队的理论
团队发展阶段的间断平衡模型理论
• 团队的第一次会议决定了团队发展方向; • 团队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一旦确定很难修改,在前半段工
作中一直保持稳定; • 有时间限制的团队会有一个变革爆发点,而这个点恰好
交叉功能型团队
一般指跨部门和工作领域的横向团队,通过加强信息交换,激发所有成员的新观点 、新思维、解决新问题。
虚拟团队
虚拟团队是一个人员群体,虽然他们分散于不同的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但他们 利用电脑技术将分散的团队成员联系起来为完成共同目标一起工作。
团队和群体的区别
比较项目 协作性 工作责任 成员技能 工作绩效 成员关系
强的判断力; • 忠实:愿意为别人维护和保全面子; • 开放:愿意与别人自由地分享观点和信息
培养互信的团队文化
培养信任感的方法 • 表明你既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又是在为别人的
利益而工作。 • 成为团队的一员,用言语和行动来支持你的工作团队。 • 开诚布公。 • 公平。 • 说出你的感觉。 • 表明指导你进行决策的基本价值观是一贯的。 • 保密。 • 表现出你的才能。
总结与生产者:提供指导并坚持到底 同推动与组织者相似,扮演这种角色的人也要关心活 动成果。他们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必须按时完成任务 ,保证所有的承诺都能兑现。他们引以为荣的事情是 :自己生产的产品合乎标准。
团队的概念、要素、类型 团队与群体的区别 高绩效团队的特征 高绩效团队的建设
第一节 团队理论
团队的概念 团队(team)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他 通过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产生积极的协同 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 团队的要素
目标
群体 中性甚至消极
领导承担 技能随机 个人绩效 有限信任
团队 积极的促进作用
成员共同承担 技能互补 集体绩效
互相充分信任
团队的理论
团队发展阶段的间断平衡模型理论
• 团队的第一次会议决定了团队发展方向; • 团队的结构和行为方式一旦确定很难修改,在前半段工
作中一直保持稳定; • 有时间限制的团队会有一个变革爆发点,而这个点恰好
交叉功能型团队
一般指跨部门和工作领域的横向团队,通过加强信息交换,激发所有成员的新观点 、新思维、解决新问题。
虚拟团队
虚拟团队是一个人员群体,虽然他们分散于不同的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但他们 利用电脑技术将分散的团队成员联系起来为完成共同目标一起工作。
团队和群体的区别
比较项目 协作性 工作责任 成员技能 工作绩效 成员关系
强的判断力; • 忠实:愿意为别人维护和保全面子; • 开放:愿意与别人自由地分享观点和信息
培养互信的团队文化
培养信任感的方法 • 表明你既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工作,又是在为别人的
利益而工作。 • 成为团队的一员,用言语和行动来支持你的工作团队。 • 开诚布公。 • 公平。 • 说出你的感觉。 • 表明指导你进行决策的基本价值观是一贯的。 • 保密。 • 表现出你的才能。
总结与生产者:提供指导并坚持到底 同推动与组织者相似,扮演这种角色的人也要关心活 动成果。他们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必须按时完成任务 ,保证所有的承诺都能兑现。他们引以为荣的事情是 :自己生产的产品合乎标准。
第五章 群体心理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5.2群体决策 5.2.1群体决策及过程
5.2.2影响群体决策有效性的因素
1)群体思维 也叫小集团意识,是美国心理学家贾尼斯提出的。
2)群体思维的特征: ①群体成员不管客观事实和主观假设的反差有多大,总是以言行把他们所做出的基本假设合理化。 ②在决策中出现不同意见时,掩饰自己的错误,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怀疑多数人共同意见的人施加压力。 ③持不同意见者为了与多数人一致而保持沉默,避免意见“交锋”,往往会降低自己观点的重要性或者保持 沉默,造成一致通过的感觉。 ④群体中存在着一种无疑义错觉,认为弃权或缺席就是赞成,如果一个人在群体讨论或决策中保持沉默,大 家往往认为他表示赞成。
第五章 群体心理
5.1群体心理概述 5.1.1群体的定义和分类
1)群体的定义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关 于群体的定义有很多,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三个人以上才可以称为群体,两个人是伙伴。 2)群体的分类 (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其他分类 命令型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规定的群体。 任务型群体,是由组织结构决定的,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
影响群体意识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有如下几种因素: (1)特定群体构成。 (2)工作任务的特殊性。 3)群体凝聚力 (1)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2)群体凝聚力的作用
(3)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4)增强群体凝聚力的方法 群体凝聚力的大小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有效地控制和利用这些因素,就是增强群 体凝聚力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如下五个方面: ①群体规模。 ②群体内部的一致性。 ③外部压力。 ④群体的领导方式。 ⑤群体内部的奖励。
2)德尔菲法 它是一种通过反复通信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集中各方面专家的意见预测未来事件的方法
管理心理学群体PPT课件

引言1:荀子曰 • 人,力不如牛,走不若马,而牛马
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 群。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 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 一则多力,力则多强,强则胜 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 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 弱则不能胜物。 • ——《荀子·王制篇》
第1页/共93页
引言2
团队
第12页/共93页
2.1亲和群体
• 亲和群体(affinity group):由组织中同一层次员工组成的相对 持久的群体,他们定期会面交流信息、捕捉机会和解决问题
• 亲和群体是共享角色、责任、义务和利益的员工群体,它们代表着存 在于正式的组织科层中的水平切片
• 亲和群体成员通常拥有相似的头衔和职务,分布在组织中不同的职能 部门中
口服心服 心服口不服
内心从众
第32页/共93页
从众的原因
• 人的社会性
• 标新立异往往不能得到他人的理 解,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 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 人们在自己不能判断事物正确与 否的情况下,可能相信大家的观 点和行为。
• 群体的特性
• 群体规模、群体的凝聚力、群体 一致性
• 个体因素
• 人格、性别、个体在群体中的地 位
3、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 由于种种原因,工作群体(work group)的绩效可能小于或等于每个个人贡献 的总和。 • 即1+1≤2的效应
• 而工作团队(work team)则不同,它通过强化团队的目标,促使团队成员共 同努力,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大于个人之和。 • 即1+1>2的效应
• 例2:霍桑工厂的实验研究,发现了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有一 个不成文的规定:个人的生产数量不能偏离群体水平太远,否则就会 受到群体的惩罚。因为这个非正式群体担心,如果有人的表现太好, 产量太高,工厂就会制订更高的生产标准,使得员工的工作负荷日益 加重,损害工人的利益。
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 群。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 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 一则多力,力则多强,强则胜 物……故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 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 弱则不能胜物。 • ——《荀子·王制篇》
第1页/共93页
引言2
团队
第12页/共93页
2.1亲和群体
• 亲和群体(affinity group):由组织中同一层次员工组成的相对 持久的群体,他们定期会面交流信息、捕捉机会和解决问题
• 亲和群体是共享角色、责任、义务和利益的员工群体,它们代表着存 在于正式的组织科层中的水平切片
• 亲和群体成员通常拥有相似的头衔和职务,分布在组织中不同的职能 部门中
口服心服 心服口不服
内心从众
第32页/共93页
从众的原因
• 人的社会性
• 标新立异往往不能得到他人的理 解,俗话说,枪打出头鸟;
• 人的认识能力的局限性
• 人们在自己不能判断事物正确与 否的情况下,可能相信大家的观 点和行为。
• 群体的特性
• 群体规模、群体的凝聚力、群体 一致性
• 个体因素
• 人格、性别、个体在群体中的地 位
3、群体与团队的区别
• 由于种种原因,工作群体(work group)的绩效可能小于或等于每个个人贡献 的总和。 • 即1+1≤2的效应
• 而工作团队(work team)则不同,它通过强化团队的目标,促使团队成员共 同努力,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远大于个人之和。 • 即1+1>2的效应
• 例2:霍桑工厂的实验研究,发现了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有一 个不成文的规定:个人的生产数量不能偏离群体水平太远,否则就会 受到群体的惩罚。因为这个非正式群体担心,如果有人的表现太好, 产量太高,工厂就会制订更高的生产标准,使得员工的工作负荷日益 加重,损害工人的利益。
《管理心理学》群体心理行为 ppt课件

回想你所在的群体,分析群体的P类PT课型件 ,判断是否为一个有效群体5 ?
第二节 群体结构
一.群体结构变量
?
PPT课件
6
二、角色
自我中心角色
角色同一性 角色知觉
阻碍者 寻求认可者 支配者 逃避者
任务角色
消极作用
角色期待 角色冲突
建议者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 评价者
积极作用
群体绩效
心理契约
• Christina Maslach是一个其中看守的女朋友,她强烈的斥责 监狱里的恶劣条件。Zimbardo不得不提早结束了实验。 Zimbardo注意到50多个人看过监狱后,Maslach是唯一一 个质疑其道德性问题的。原本计划两个星期的实验,在第 六天就结束了。
PPT课件
12
说明了什么?
型?
PPT课件
4
有效群体和无效群体
• 有效群体的特征 其成员知道群体为什么存在,他们拥有共
同的目标。 其成员支持公认的行为纲领和决策程序; 其成员已经学会如何从他人处获得帮助并
帮助他人; 其成员已经学会如何处理群体内的冲突; 其成员已经学会如何诊断个体和群体行为
过程,并增强他们自身及群体的功能。
PPT课件
9
实验过程
那些被选择扮演囚犯的参与者在他们的家里被“逮捕”,并以抢劫 罪起诉。当地的帕洛阿尔托警察局协助了实验的进行。他们被运送到 模拟的监狱中,按照预定的程序接受脱衣搜身,并被赋予了新的身份 ——囚犯。
在相对平安无事的第一天过后,第二天就发生了骚乱。看守们自 愿加班,一起打破囚犯的暴动。在没有研究人员的监督时,甚至用灭 火器袭击囚犯。
有持续的互动关系
3
有共同规范
4
有共PP同T课的件 目标导向
第二节 群体结构
一.群体结构变量
?
PPT课件
6
二、角色
自我中心角色
角色同一性 角色知觉
阻碍者 寻求认可者 支配者 逃避者
任务角色
消极作用
角色期待 角色冲突
建议者 信息加工者 总结者 评价者
积极作用
群体绩效
心理契约
• Christina Maslach是一个其中看守的女朋友,她强烈的斥责 监狱里的恶劣条件。Zimbardo不得不提早结束了实验。 Zimbardo注意到50多个人看过监狱后,Maslach是唯一一 个质疑其道德性问题的。原本计划两个星期的实验,在第 六天就结束了。
PPT课件
12
说明了什么?
型?
PPT课件
4
有效群体和无效群体
• 有效群体的特征 其成员知道群体为什么存在,他们拥有共
同的目标。 其成员支持公认的行为纲领和决策程序; 其成员已经学会如何从他人处获得帮助并
帮助他人; 其成员已经学会如何处理群体内的冲突; 其成员已经学会如何诊断个体和群体行为
过程,并增强他们自身及群体的功能。
PPT课件
9
实验过程
那些被选择扮演囚犯的参与者在他们的家里被“逮捕”,并以抢劫 罪起诉。当地的帕洛阿尔托警察局协助了实验的进行。他们被运送到 模拟的监狱中,按照预定的程序接受脱衣搜身,并被赋予了新的身份 ——囚犯。
在相对平安无事的第一天过后,第二天就发生了骚乱。看守们自 愿加班,一起打破囚犯的暴动。在没有研究人员的监督时,甚至用灭 火器袭击囚犯。
有持续的互动关系
3
有共同规范
4
有共PP同T课的件 目标导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四、团体内的冲突
(一)冲突及冲突的三种观点
1。冲突:是指由于某种抵触或对立状态而感知到的不一致的差异。 2。三种观点 (1)传统观点:冲突是不利的,常常会给组织造成消极影响,冲 突成为暴力、破坏和非理性的同义词。应尽可能避免,冲突本身表明 了组织内部的机能失调。 (2)人际关系观点:冲突必然而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所有组织之中。 应该接纳冲突。冲突不可能被消除,有时它还能为组织带来好处。 (3)相互作用观点:融洽、和平、安宁、合作的组织容易对变革 和革新的需要表现为静止、冷漠和迟钝。鼓励管理者维持一种冲突的 最低水平,这能够使组织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善于自我批评和不断创 新。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三、高效团体的特征
(一)清晰的目标
对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清楚的了解,并坚信这一目标包含着重大的 意义和价值。目标的重要性还激励成员将个人目标升华到组织目标。
(二)相关的技能
团体是一群有能力的成员组成的,他们具备实现理想目标所必需 的技术和能力,而且相互间有能够良好合作的个性品质。
(三)相互的信任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二、群体的作用
(一)完成组织赋予的基本任务
承担组织分配的职责,完成组织赋予的任务,这是群体对组织的 主要作用。
(二)满足职工的需要
这是群体对个人的主要作用。群体可以满足成员的以下需要: 1。获得安全感:人多力量大,加入团体可以减轻孤立无援 的不安全感。更为强大,更为自信,增强了对外来威胁的抵抗力。 2。满足社交的需要: 3。满足自我确认的需要: 4。满足自尊的需要:增强自我价值感。 5。增强自信: 6。获得权力,增加力量:群体象征着权力,象征着力量。 7。其它:
每个成员对其它成员的品行和能力都确信不移。信任是脆弱的, 需要花大力气培养,而又很容易破坏。要以信任换信任。组织文化 和管理层行为对形成相互信任的群体氛围影响很大。如果组织崇尚 开放、诚实、协作的办事原则,同时鼓励职工参与和自主性,比较 容易形成信任的环境。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四)一致的承诺
成员对团体表现出高度的忠诚和承诺。为了能使群体获得成功, 他们愿意去做任何事情。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一、群体的概念 二、群体的作用 三、高效团体的特征 四、团体内的冲突 五、如何在群体中获得权力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一、群体(团体)的概念
1。定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 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成的集合体。
(1)群体是一个企业或部门的基本组成单位。 (2)成员在工作上相互依赖,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感情上 相互影响,行为上有共同规范,各成员有同属于一群的感受。是彼 此间有共同目标和需求的集合体。
3。群体的基本组成要素
(1)角色:占据某一社会组织中特定位置的个人所期望的一套 行为模式。 (2)规范和遵从:群体成员所共同接受的标准。它规定了该群 体的产出水平、缺勤率、工作节奏的快慢及工作中相互帮助的程度。 努力程度、工作绩效、服饰和忠诚度。 (3)地位:个人在群体中所处的威望等级、位置或阶层。地位 与个人的某些个人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教育程度、年龄、技能、经 验等。有正式地位和非正式地位。非正式地位并不意味着不重要或 不受认可。应该使个人所感受到的地位和群体所授予的地位利益相 一致。 (4)群体规模:规模扩大,成员个人的贡献往往下降。 (5)群体内聚力:群体成员相互吸引及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五、如何在群体中获得权力 1。同有权势的人形成联盟 2。施惠 3。不激怒别人 4。从危机中获益 5。谨慎地寻求顾问 6。争取最关键的工作 7。不断地提高自己 8。综合、创造使用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二)功能正常的冲突和功能失调的冲突
1。功能正常的冲突(Functional conflict) 支持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也叫建设性冲突。 2。功能失调的冲突(Dysfunctional conflict) 阻碍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也叫破坏性冲突。
高 组 织 绩 效 低
低
冲突的水平
2。群体的种类
(1)正式群体:为达成组织赋予的任务而由组织正式创立的工 作团体。群体内成员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分工。个体行为由组 织目标所规定并指向组织目标。 (2)非正式群体:为了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在工作环境 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团体。由社会属性,在友谊和共同爱好的基 础上形成。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高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情景 冲突水平 冲突类型 组织的内部特征 组织绩效水平
冷漠 迟钝 对变化反应慢 缺乏新观念 生命力强 自我批评 不断革新
A
低或无
功能失调
低
Hale Waihona Puke B最佳功能正常
高
C
高
功能失调
分裂 混乱无秩序 不合作
低
冲突与组织绩效
第十一章 群体心理
(三)冲突处理技能
1。审慎地选择你要处理的冲突 不是每个冲突都值得你花费 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回避可能显得是在逃避,但有时这是最恰当的 做法。不要天真的误认为优秀的管理者可以处理好每一个冲突。 2。评估冲突当事人 什么人卷入了冲突?冲突双方各自的 兴趣所在是什么?双方各自的价值观、人格特点以及情感、资源因 素如何?如果你能站在冲突双方的角度上看待冲突情景,则成功处 理冲突的可能性将大幅度提高。 3。评估冲突源 冲突源不外有三: (1)沟通差异 (2)结构差异 (3)人格差异 4。进行最佳选择 有五种解决冲突的方法进行选择: (1)回避 (2)迁就 (3)强制 (4)妥协 (5)合作
(五)良好的沟通
高效团体中的成员要像已经共同生活多年、感情深厚的夫妻那样, 能迅速而准确地理解彼此的想法和情感。
(六)谈判技能 (七)恰当的领导
教练和后盾的角色,他们对团体提供指导和支持,但并不试图去 控制它。
(八)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
合理的内部基础结构:适当的培训和能起支持作用的人力资源系 统。完成工作所需的各种外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