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综合国力指数排行榜显示,我国很多县域经济总量相较于一线、二线城市仍存在明显差距。
因此,我就对常州市武进区的县域经济进行了一些调研。
一、市场关键因素分析(一)客源市场:针对武进区的客源市场调查,发现其消费人群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类为工薪阶层,他们主要在本地工作或偶尔出差在外,比较看重房屋、交通、饮食等生活标准;第二类为游客和商务人员,他们的交通成本相对较高,会更注重舒适度、交通距离等的因素。
因此,武进区的重点市场应该是针对工薪阶层和游客商务人员的市场。
(二)消费需求:从用户需求角度来看,武进区的市场消费需求较为稳健,基本需求为首位,如食品、医疗、教育、住宿等;其次为旅游产业,如景点、体育、娱乐等。
总体而言,武进区市场需求核心在基本需求和旅游产业。
(三)产业链分析:武进区的经济产业链以制造和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包括钢铁、电子等;而服务业则以饭店、旅游、医疗为重心。
消费结构方面,以制造业、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主。
二、竞争环境分析(一)商业布局:针对武进区商业布局的竞争环境分析,市区商业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而县城商业的绝对优势较小,入驻企业相对较少,因此县城商业规模有所限制。
县城商业需针对目标客户及市场特定型态进行调整。
(二)交通状况:武进区的交通状况相对较为便捷,我国著名的沿海铁路穿过此地,便于物资运输。
此外,该区域也具有相对完善的道路交通、公路及快速公路。
(三)人才环境:武进区的高等教育资源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大,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其人才优势相对较弱。
三、产业发展现状(一)制造业:作为制造业重镇,武进区的制造业已经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支柱之一。
区内拥有一批集电子、金属制品、家具等产业于一体的企业,以及一些著名的外资企业。
(二)服务业:武进区的服务业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是市场需求健康和潜力不断催生服务业的改进和发展。
故而,武进区的服务业也呈现出不错的发展态势。
(三)旅游业:武进区的旅游业也具有相对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吸引力,其中,盘诸湖景区、天目湖景区和新世界恐龙园都非常有发展潜力。
(8篇)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参考模板
(8篇)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参考模板调研报告参考模板:一、调研目的和背景1.1 调研目的1.2 调研背景二、调研方法2.1 数据收集方法2.2 实地考察方法三、县域经济发展概况3.1 基础概况3.1.1 地理位置3.1.2 人口情况3.1.3 行政区划3.2 经济结构分析3.2.1 产业结构3.2.2 人均收入3.2.3 对外贸易情况四、县域产业发展情况4.1 主导产业分析4.1.1 产业类型4.1.2 产业发展规模4.1.3 产业竞争力4.2 新兴产业发展情况4.2.1 新兴产业类型4.2.2 新兴产业发展态势 4.2.3 新兴产业的前景五、县域投资环境分析5.1 政策支持5.2 资源禀赋5.3 人才状况5.4 交通水利5.5 环境保护六、存在问题与挑战6.1 存在问题6.1.1 经济结构问题6.1.2 管理制度问题6.1.3 资金问题6.2 挑战与机遇6.2.1 外部环境变化6.2.2 市场竞争压力6.2.3 技术创新机遇七、发展战略建议7.1 结构调整7.1.1 调整产业结构7.1.2 加大创新力度7.2 改善投资环境7.2.1 完善政策支持7.2.2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7.3 加强人才培养7.3.1 加强职业教育7.3.2 引进高层次人才八、总结与展望8.1 总结调研结果8.2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8.3 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和期望六、存在问题与挑战6.1 存在问题在调研中发现,XX县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
首先,经济结构方面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过去长期以来,该县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和传统制造业,这种产业结构使得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其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问题。
官僚主义、审批程序繁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速度。
再者,资金问题也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县域经济发展初期,资金投入不足、融资渠道有限等问题使得企业发展受到了限制。
6.2 挑战与机遇面对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压力,XX县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迅猛,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我们进行了一次县域经济发展调研。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在县城及周边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农民工群体和普通群众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走访了当地的工厂、农田等地,了解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城镇化进程加快:调研显示,该县域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工群体逐渐增多,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2. 传统产业发展有限:虽然县域内有一些传统产业,如纺织、制造业等,但发展较为落后,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
3. 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大:调研发现,该县域的新兴产业如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正在逐渐崭露头角,发展潜力巨大。
4. 劳动力流失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该县域的劳动力流失问题日益严重,造成了人才和劳动力的短缺。
5.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尽管该县域的生态环境相对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污染源治理不彻底、土地资源浪费等。
四、发展建议1. 拓宽产业发展领域:该县域应进一步拓展新兴产业,加大对高科技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对于人才流失问题,县域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优秀人才留在当地创业就业,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
3. 提升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县域内的传统产业要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培育自主品牌,提升竞争力。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县域政府要加强环保工作,加大对污染源治理的力度,通过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向环保产业转型。
5. 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五、总结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希望县域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重视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县域经济是指以县级行政单位为辐射范围的经济发展活动。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结构性调整和供给侧的新挑战,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了解县域经济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旨在探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途径和措施。
二、调研目的1.了解不同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和特点;2.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找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3.探索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措施;4.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三、调研方法1.实地考察:走访多个县级行政单位,实地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政策支持;2.数据收集:收集该县区域经济发展数据和相关研究报告;3.问卷调查: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各领域相关的经验和问题。
四、调研结果1.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2.企业发展:大多数企业是小微企业,缺乏技术创新和资金支持;3.农业经济:农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4.人才引进: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对县域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5.产业结构: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于依赖一些产业。
五、调研建议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投资,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2.支持企业发展: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3.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特色农业;4.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制定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回乡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福利;5.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
六、政策建议1.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2.加强县域间合作,打造县域经济合作共同体;3.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财政支持,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4.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宣传和宣传教育,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认知度。
七、总结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发展、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以及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努力,可以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最新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优秀8篇
最新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优秀8篇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开放、科学发展观等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求真务实,突出“发展”,县域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是我县经济发展生机最旺盛、增长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发展比较协调、人民群众受惠最多的几年。
其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全县经济快速发展,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发展质量有效提升。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8.7亿元,同比增长16.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7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1亿元,同比增长23.9%;第三产业增加值43.9亿元,同比增长11.3%。
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3.4、8.2、4.4个百分点。
民生继续得到改善。
全县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600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8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18万人;完成了20所农村学校的校安工程,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率达100%;全面完成了今年农村改水改厕项目,新建改造乡镇卫生院7个,新建村级卫生室3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着力开展“阳光行动”,落实农村低保对象2.6万人,五保供养标准较去年提高200元,新建农村敬老院、五保之家等11个;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共参保43250人,新增4348人;解决城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共497套,新建农村沼气池6208口。
(二)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23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1.1亿元。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6.81千公顷,同比增加1.39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0.69千公顷,同比下降14.1%;全年粮食产量54.76万吨,同比同比增长0.37%,其中:秋粮产量28.64万吨,同比增长1.92%。
油料产量1.78万吨,同比增长13.6%;茶叶产量0.19万吨,同比增长0.3%;养殖水产品产量9.36万吨,同比增长5.4%。
现代农业稳步推进。
今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温氏集团、春云科技等产业化项目。
关于某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某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某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特别是关注其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效果。
我们通过访谈、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
二、背景和概况某市地处某省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县域经济。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市经济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2019年,全市GDP达到X亿元,年均增速为X%。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某市在追赶先进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三、发展方向和策略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某市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方向和策略。
首先,该市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
其次,加强产业集聚,积极引导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
同时,该市还提出了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城市功能等一系列发展策略。
四、发展成效经过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某市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首先,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升级,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不断提高。
其次,科技创新水平明显提升,研发经费投入不断增加,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增长。
此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农村经济实现了转型升级。
最后,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城市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五、存在问题和对策建议尽管某市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还需进一步加强,一些传统产业仍然占据重要位置。
其次,科技创新体系还不够完善,研发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同时,农村农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一些困难,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最后,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还需要加大力度改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其次,加强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提升,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成为了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领域。
为了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目标县域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深入调研,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了解目标县的经济发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调研方法: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统计数据分析、专家访谈等。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一)经济发展情况根据统计数据和实地考察,目标县域的经济发展总体平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产业结构单一,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发展较为滞后;农村产业发展相对较弱,农民收入仍较低;中小微企业发展缓慢,创业创新氛围不浓。
(二)问题分析1.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目标县域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和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缓慢。
这种产业结构的单一性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潜力受限,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
3.中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目标县域的中小微企业数量较少,创业创新氛围不浓。
缺乏专业人才和融资渠道,限制了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建议和措施1.优化产业结构: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县域的产业转型和升级能力。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新的服务业,推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降低产业结构单一性带来的风险。
2.发展农村产业:加强农村企业的培训和扶持政策,促进农村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开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乡村旅游等新的业态。
3.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完善中小微企业创业支持体系,提供创业辅导和融资服务。
打造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吸引优秀人才和企业入驻,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4.加强政府服务和监管:建立健全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各类企业的监管和指导。
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5.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文三篇【篇一】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县域监测(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县域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它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综合能力,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一、二、三产业各部门。
(二)县域监测范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县市和城区分别进行,全省共107个县市区,**年为24区83县市,我市为1区(**区,高新区和经开区包含在**区)10县市(**、**、**、**、**、**、**、**、**、**,**包含在**);**年为25区82县市,我市仍为1区10县市;**年为27区80县市,我市为2区9县市,**撤县设区成华州区,列入城区监测范围。
(三)县域监测指标体系监测指标体系分经济发展指标、经济结构指标、民生发展指标、生态环境指标、社会和谐指标五大类,其中县市93项基础指标33项考核指标,城区71项基础指标28项考核指标。
指标涉及市卫计局、市教育局、市文广新局、市综治办、市水务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农发办、市统计局、人民银行渭南支行14个部门或单位。
二、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县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期间,全市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年10个县市生产总值达到1145.62亿元,是**年的1.83倍,其中工业增加值538.78亿元,是**年的1.92倍,占生产总值的47.0%,较**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
**年**区生产总值306.81亿元,是**的1.77倍,其中工业增加值83.64亿元,是**年的1.46倍,占生产总值的27.3%,较**年下降5.7个百分点。
2、投资规模再创新高。
五年来,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及重点项目的带动下,县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总量持续扩张,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参考模板
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参考模板调研报告: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一、调研背景及目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也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XX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为制定县域经济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通过剖析相关数据、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三、县域经济概况1. 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XX县位于XX省,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交通畅通。
2. 自然资源:XX县拥有丰富的农业、矿产和旅游资源,如水稻、小麦、煤矿和自然风景。
3. 产业结构:主要以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农业仍占据重要地位,制造业逐渐发展壮大,服务业增长迅速。
4. 人口状况:XX县人口规模较大,人口密度适中,人口素质提高,劳动力资源充足。
四、经济发展情况1. GDP总量:XX县的GDP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19年达到了X亿元。
2. 经济增速:XX县经济增速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年均增速约为X%。
3. 产业发展:农业方面,XX县加大了农业现代化力度,提高了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制造业方面,XX县积极引进外资,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服务业方面,旅游业成为了县域经济的新增长点。
4.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逐年增长,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持。
5. 对外贸易:XX县出口额持续增长,主要出口商品为农产品和制造业产品,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
6. 投资环境:XX县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投资项目。
五、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产业升级问题:尽管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均有发展,但产业结构仍不够优化,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
2.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城市的吸引力以及工资待遇等因素,一部分优秀人才倾向于外出就业,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3. 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凸显,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与背景县域经济发展是指以县为基本单位,利用本地资源和优势,通过产业发展、投资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推动全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本次调研旨在对某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为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二、调研内容及方法1.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对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2. 调研县内重点产业发展情况,重点关注市场需求、产品质量、技术创新等方面。
3. 调查县域企业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支持、人才培养、融资渠道等方面。
4. 调研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主要包括交通、电力、通信等方面。
5. 访谈县域相关部门负责人,了解他们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认识和规划。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总体经济发展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过去几年,该县的经济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
其中,园区经济发展较为突出,重点支持的产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该县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如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水平较低等。
2. 重点产业发展情况在重点产业方面,该县的农业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均有较大提升。
此外,该县以地理位置优势为基础,重点发展旅游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然而,仍有一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工艺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3. 投资环境通过与县域企业的交流,我们了解到该县在投资环境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建设了一批优质的园区等。
企业投资者对于政府的政策支持普遍表示满意,但也反映出融资渠道有限、人才培养成本高等问题。
4.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该县在交通、电力、通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但是,仍有一些欠缺,如道路交通网的完善程度较低、电力供应能力跟不上需求等问题,这将制约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 有关部门的认识和规划通过与相关部门的访谈,我们了解到该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并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
关于某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某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关于某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引言县域经济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全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某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县域经济的发展瓶颈和机遇,为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和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的方式获取更具实际的信息和观点。
三、某市县域经济概况某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下辖多个县级行政单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市县域经济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1. 经济总体情况根据统计数据,某市县域经济总产值稳步增长,一些县的经济发展迅速。
人均GDP也在逐年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 产业结构某市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特别是农业和制造业。
新兴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创新能力较弱。
这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化带来了不少制约。
3. 人才流失和人力资源短缺由于某市县域发展相对滞后,吸引人才的力度不够。
大部分高级人才和高学历人才往往会选择去发达地区就业和创业,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人才流失。
同时,县域内对于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够充分,导致人力资源短缺。
四、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经济发展不平衡某市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
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较快,但大部分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与发达地区差距逐渐加大。
2. 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由于县域的发展资源有限,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相对困难。
县域内的企业多为传统制造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缺乏核心竞争力。
3. 城乡发展差距拉大某市县域城乡发展差距拉大。
县城发展相对较快,而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和对策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前,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重点推进的经济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调研报告县域经济调研报告【县域经济调研报告范文一】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石,县域经济的兴衰强弱,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着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决定着“四化两型”战略部署的加速推进和最终落实。
为全面了解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制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提供参考依据,XX县委政研室XX县统计局,深入华容各部门、乡镇及周边县市进行专项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XX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近几年,XX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的总体要求,实施一系列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县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二、XX县域经济发展swot分析当前,XX县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引入在战略管理领域中被广泛运用的swot分析,来认真研究XX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迎接区域经济之间的竞争,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3、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XX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从国际视角看,一是国际产业的全球转移为该县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
受全球经济区域一体化、全球化的影响,全球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大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这是华容招商引资的长期利好。
二是全球经济止跌企稳进入恢复发展期为华容引资创造机遇。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各国采取有效举措,居民消费信心提高,企业投资信心大增,全球经济进入恢复型发展期,这是华容加快发展的近期利好。
从国内视角看,一是中央加大“中部崛起”战略的政策支持力度和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调整结构、启动消费、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区域发展、扶持“三农”、改善民生等方面政策的实施力度,有利于华容巩固发展强劲势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二是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以‘两新’促‘两型’,用‘四化’带‘两型’”战略,统筹推进“三个强省”建设,全力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和“3+5”城市群建设,为华容发展指明了路径,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本
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本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范例三篇【篇一】**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亿元,较**年的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较**年提高个百分点。
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市、**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
**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亿元,较**年增加亿元。
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
各县(市区)财政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
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第一篇: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
2001—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加快。
从2003年起,县域经济一举扭转了长期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2005年,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6亿元,是2001年的2.4倍,年均增长14.5%,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实现财政收入15.05亿元,是2001年的2.6倍,年均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2969元,比2001年增加1150元,年均增长10.4%。
今年上半年,三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8.83亿元、财政收入9.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26.4%,其中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全市11.8个百分点,长丰、肥西工业增加值增长均快于全市。
县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56元,同比增长26.8%,高于全市9.2个百分点。
三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
2005年县全省(市)综合指数,肥西居第7位,比2001年上升16位;肥东居第8位,比2001年上升10位;长丰居第11位,比2001年上升30位。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2005年,县域经济中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1年的44.4∶24.9∶30.7调整为25.8∶40.6∶33.6。
5年时间,一产比重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二产上升了15.7个百分点,三产上升了2.9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两个阶段,进入二、三、一阶段。
县域产业结构趋向工业化、所有制结构趋向民营化、就业结构趋向非农化、人口结构趋向城镇化。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非农产业主导作用日益强化,县域经济效益不断改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在县域工业中,逐步形成了汽车及汽车配件、家电、能源、化工、新型建材、食品、机械、轻纺服装等一批优势产业。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考察报告[合集五篇]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考察报告[合集五篇]第一篇: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考察报告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考察报告县域经济既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衔接处,也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多个方面入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昨天,县委组织我们各乡镇的党委书记一行**人到**参观考察8个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在参观的过程中,我们聆听了各县区经济发展情况介绍。
通过看,通过听,说实在的,我深受感动,所到之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热火朝天,到处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场景,处处呈现出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他们的气魄大、思路清、措施实,加快发展的氛围浓、势头强、质量高。
通过一天的学习考察,我感到肩上担子越来越重,思想压力越来越大,相反也增添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勇气。
下面我根据县委主要领导的安排,要求我把昨天的所见所思所感简要地向大家作以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是看,让我看到了不解放思想是不行了所到之处,他们之所以能够率先发展,根本的一点正是因为他们秉承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树立了自立自强、率先发展的新观念;敢闯敢试、抢抓机遇的新观念和开明开放、合作共赢的新观念,创新是他们不断从成功走向成功的最大决窍。
遇到困难总是能想出办法,经济发展总是有很多创举,很多事情他们都是开拓者、先行者。
正是靠这种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他们创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义乌模式”。
按说我乡的资源、能源、区位等方面的条件不比人家差,我们的干部群众素质、水平也不比人家差,为什么发展却不同步?关键还是我们解放思想没跟上步,观念没有别人新,体制没有别人好,发展思路没有别人宽,政策没有别人活,软环境没有别人优,工作效率没有别人高。
因此,我们更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使环境比人家的更好、政策比人家的更活、效率比人家的更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缩小与他们的差距,才有可能实现后发赶超。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策略建议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和建议,以促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参与调研的县域代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1. 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县域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等方面存在瓶颈,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2. 产业结构:县域经济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缺乏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
3. 人才培养和流失:县域人才培养体系相对薄弱,大量优秀人才流向发达地区,导致人才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
4. 资金和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等问题,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对县域经济的长期投入。
5. 品牌建设和营销能力:县域企业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能力,影响了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存在问题和挑战1. 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发展:缺乏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和能源设施,制约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2. 产业结构优化亟待提升:传统农业占据优势地位,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亟需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3. 人才培养和吸引难题:县域缺乏优质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稀缺现象较为普遍,难以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4. 资金和金融支持不足:缺乏金融机构的长期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资金来源有限。
5. 品牌建设和营销能力薄弱:县域企业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影响了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拓展能力。
四、策略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交通、通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县域发展的硬环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培育力度,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产业结构的效益和竞争力。
县域经济调研报告_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调研报告_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县域经济调研报告一、“十一五”以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
“十一五”时期,县域经济总量、财政税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较快增长。
四县(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679.1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76.6亿元,年均增长16.3%;财政总收入由2005年的30.0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4.04亿元,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5年的176.3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18.64亿元,年均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4722元增加到2010年10873元,年均增长18%。
2、经济结构得到明显优化。
“十一五”时期,各县(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5.1:54.4:30.6调整到2010年的9.2:68.8:22.0。
现代农业快速发展,重点建设百里优质水稻、百里花卉苗木、百里优质茶叶、百里优质水产四大产业走廊,基本形成了近郊都市农业、中郊优势农业、远郊传统生态农业“三环四廊”的产业布局。
新型工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稳步上升。
2010年全市县域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9.2%。
目前全市重点培育的工业六大产业集群及两区九园的主要工业均在四县(市),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经开区等园区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形成了一批优势、支柱产业,如县的工程机械和汽车制造产业、浏阳市的花炮和生物产业。
3、经济外向度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市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吸引外资能力明显增强,大大促进了经济外向度水平的提升。
“十一五”期间,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918个,新批合同外资124.9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87.8亿美元,与“十五”期间相比,分别增长1倍、2倍和2.5倍;累计利用市外境内资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4.6亿元。
市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_0
市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小编语: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快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对“三农”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以及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快等,都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
以下是关于市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市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一)按照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第一阶段深入学习的基础上,X月XX日,我带领市直有关部门及调研组的同志,深入到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交口县的中原锐实达、恒立佳泰、天盛化工等企业以及西侯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通过听取汇报、座谈交流、实地察看等方式,对交口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对策进行了调查研究。
主要情况如下:一、交口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特点交口县辖区面积XXX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XX万亩,县域总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X万人,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区县。
近年来,特别是XXXX年全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以来,交口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这一主题,深入实施“以工兴县”战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推进城乡建设,县域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XXXX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
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总量较快增长。
据统计,XXXX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XX.X亿元,比XXXX年增长XX.X%。
一、二、三产业分别较XXXX年增长XX.X%、XXX.X%、XX.X%。
二是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XXXX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X.XX 亿元,比XXXX年增长XX%。
三是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XX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XX元,比XXXX年增长XX.X%;农民人均纯收入XXXX元,比XXXX年增长XX.X%。
近年来,交口县紧密结合实际,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推进平原农区县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
县域调研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封面标题:XX县县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副标题:XX年XX月作者:XX调研组单位:XX二、前言(一)调研背景简要介绍县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包括国家政策导向、地方发展需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等。
(二)调研目的明确本次调研的目的,如:全面了解XX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三)调研意义阐述本次调研的意义,如:有助于推动XX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
三、XX县概况(一)地理位置与人口介绍XX县地理位置、总面积、人口数量、民族构成等基本情况。
(二)自然资源与产业基础概述XX县自然资源、产业基础、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等。
(三)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析XX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包括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
四、XX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一)宏观经济情况1. 经济总体发展情况:分析XX县GDP总量、增速、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等。
2. 主要经济指标:列举XX县主要经济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等。
3. 产业结构:分析XX县产业结构现状,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
(二)产业发展情况1. 优势产业:分析XX县优势产业现状,如:特色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2. 新兴产业:分析XX县新兴产业培育情况,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
3. 产业转型升级:分析XX县产业转型升级进展,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等。
(三)农村经济情况1. 农村产业结构:分析XX县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等。
2. 农产品销售情况:分析XX县农产品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品牌建设等。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析XX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如:交通、水利、电力等。
(四)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1. 城乡经济差距:分析XX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消费水平差距等。
2. 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分析XX县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
2001—2005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加快。
从2003年起,县域经济一举扭转了长期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2005年,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6亿元,是2001年的2.4倍,年均增长14.5%,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实现财政收入15.05亿元,是2001年的2.6倍,年均增长20.8%,;农民人均纯收入2969元,比2001年增加1150元,年均增长10.4%。
今年上半年,三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8.83亿元、财政收入9.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4%、26.4%,其中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全市11.8个百分点,长丰、肥西工业增加值增长均快于全市。
县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656元,同比增长26.8%,高于全市9.2个百分点。
三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
2005年县全省(市)综合指数,肥西居第7位,比2001年上升16位;肥东居第8位,比2001年上升10位;长丰居第11位,比2001年上升30位。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2005年,县域经济中三次产业结构已由2001年的44.4∶24.9∶30.7调整为25.8∶40.6∶33.6。
5年时间,一产比重下降了将近20个百分点,二产上升了15.7个百分点,三产上升了2.9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两个阶段,进入二、三、一阶段。
县域产业结构趋向工业化、所有制结构趋向民营化、就业结构趋向非农化、人口结构趋向城镇化。
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非农产业主导作用日益强化,县域经济效益不断改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在县域工业中,逐步形成了汽车及汽车配件、家电、能源、化工、新型建材、食品、机械、轻纺服装等一批优势产业。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提升到55.7%,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
(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主导作用日益显现。
2005年,三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5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5.1亿元、工业税收5.8亿元,分别是2001年的6倍、5.1倍和5.3倍,年均分别增长43%、38.5%、39.4%。
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1年的78户发展到196户,增加了1.5倍。
工业对县域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37.3%和38.5%,5年分别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
县域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由2001年的5.7%提高到17.1%,上升了11.4个百分点。
县域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园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目前有3个省级工业园区和16个经市批准的乡镇工业集中区。
2005年,县域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均占县域60%以上,提供税收占三县财政收入50%以上。
(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推进,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种植业、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化、区域化取得长足进展,市级标准化养殖小区发展到500多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60%,2005年家禽出栏量突破1亿只,比2001年增长65%;苗木、蔬果面积分别达到17万亩、72.4万亩,设施栽培达到10万亩;成片造林59万亩,相当于建国以来造林面积总和。
农副产品加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龙头企业规模壮大,带动力显著增强。
2005年,三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至83家,年销售收入76.9亿元;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15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增至10家,其中10亿元以上2家。
伊利乳业、光大木材、新希望集团、和威集团等一批国内大企业、大集团落户三县,使农业产业化跃上新台阶。
(五)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2001年以来,三县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加大,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75.3亿元,是2001年的4倍多,年均增长32.3%。
5年累计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0.3亿元,其中2005年达到18.6亿元,是2002年的2.1倍,年均增长20.4%。
今年以来,三县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势头更加强劲。
1-6月,县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8.17亿元,同比增长134.9%,高于全市22.6个百分点;共引进省外项目48个,实际到位资金19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增长91.9%。
县域投资加大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进一步增强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二、我市县域经济与经济强县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虽然取得快速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目前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与全国百强县差距甚远,即使与外省经济强县相比,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差距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偏低,整体竞争力较弱。
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4年我市三县综合实力在全国2063个县(市)排名中,肥西、肥东居中等以上位次,长丰处于中等偏下位次。
我市县域平均水平与全国百强县相比,GDP仅为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1.5%,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的24.2%,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职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是百强县平均水平的44.1%和60.8%。
与百强县最后一名莱西市相比,GDP最高的肥东县不及它的30%,地方财政收入最高的肥西县仅有它44.4%,人均指标相差更多。
差距之二,工业化水平低,产业层次不高。
长期以来,我市三县是全国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一产占有很高的比重,农业经济特征明显。
近年来三县加快推进工业化,县域产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但与经济强县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04年,百强县非农产业比重为90.4%,而我市为64.3%,三县中非农产业比重最高的肥西县要比莱西市低21.9个百分点。
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看,才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基础薄弱。
2004年,我市三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151家,总数比莱西市还要少17家,三县实现工业总产值合计为115.5亿元,只及莱西市59.6%。
从各县情况看,肥西、肥东和长丰县拥有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仅是莱西市的14.9%、25%和18.5%,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也只及莱西市的31.3%、20.9%和7.4%。
县域工业增加值增长主要靠江汽、二电厂等几个大企业拉动,县域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差距之三,县域投资不足,经济外向度低。
我市县域经济内资不足、外资有限,投资能力较弱。
2004年县域人均基建投资额为794元,只相当于百强县平均水平的15.4%。
长丰、肥东、肥西三县人均基建投资额分别为1129元、660元和592元,只有莱西的39%、23%和21%。
县域贷款水平偏低,到2004年末,三县贷款余额总量为55.7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4.6%,人均贷款余额只及百强县的10%,人均贷款额较高的肥东也只有百强县的11.7%,只及莱西的36%。
经济外向度也比较低,我市县均出口总额仅为百强县平均水平的1.6%,县均实际利用外资不到百强县平均水平的4%。
县域外资依存度为2.2%,远远低于莱西13.4%的水平。
差距之四,资金、人才等要素大量外流,县域生产要素供给不足。
县级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县域有限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地从农村流向城市,县域大量中小企业融资十分困难。
受县域环境、待遇等条件的限制,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域企业工作更少,大量人才流向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
目前三县规划建设、工业经济、财税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人才严重短缺,不仅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也影响到县域创新能力的提高。
2004年,我市县域每万人年均申请专利数0.07件,远远低于百强县每万人均4.37件的水平。
差距之五,市场化程度不高,非公经济发展缓慢。
我市县域市场化程度不高,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强。
市场中介组织培育不足,经济发展环境不够宽松,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
三县民营企业多数规模小,档次低,产业分布不合理,大多集中在第三产业,大多仍然处于家族式管理为主的低级阶段,自身发展潜力有限。
截至2006年5月底,三县个体工商户54842户,注册资金仅为7.28亿元,户均仅1.3万元;私营企业3854户,注册资金5.6亿元,户均仅14.6万元。
实现的生产总值和税收占县域总量不足50%,远远低于发达地区70%以上的水平。
三、进一步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在新的形势下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要进一步确立科学发展理念,拓宽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实现从以乡村为依托、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的传统县域经济,向以县域和中心镇为依托、以非农经济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县域经济跃升。
(一)完善发展思路,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当前实施县域突破,加快发展县域经济,需要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但更需要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理念和制度供给。
因此,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首要动力。
从思想理念方面来说,县域突破首先是发展思路、发展观念的更新和突破,要努力破除一切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摈弃一切束缚发展的落后意识,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提高认识中统一认识,在转变观念中更新观念,在勇于探索中不断前进。
要不断强化工业意识、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善于把上级的政策和部署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以创造性的工作开创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从制度供给方面来说,要从多方面确立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民营经济的主体作用,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机制,政府的指导和调控要建立在充分发挥这“两个作用”的基础之上,并保护“两个作用”的有效发挥,而不能取代或限制“两个作用”的发挥。
(二)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工业化过程,就是用现代工业改造传统农业和农村经济,从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
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经济强县发展实践所证明的基本规律。
推进我市县域经济工业化进程,当前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要着眼于市场需求趋向,立足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和原有产业基础,进一步强化产业特色,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促进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向特色产业或产品集聚,使其不断壮大规模,形成优势,在县域内形成若干个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特色产业集聚区。
二是大力抓好工业园区建设。
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县域工业化的主攻点,集中力量开发建设好县工业园区和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聚集,使园区成为推进工业化的主要增长极。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