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在脑缺血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一、概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是一个复杂且多因素参与的病理过程,涉及到多种细胞和分子机制的交互作用。

在脑缺血缺氧后恢复血液供应的过程中,缺血性脑组织不仅未能得到恢复,反而出现加重的损伤甚至坏死,这一现象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许多新的分子靶点和治疗方法被发现,为临床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主要机制包括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自噬等。

当脑组织缺血时,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细胞内钙离子堆积,引发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和细胞因子,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这些炎症因子会破坏细胞膜和线粒体,导致细胞死亡。

同时,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还会出现神经细胞凋亡和自噬等现象,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目前,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研究已经涉及到许多方面。

一些药物如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被发现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这些药物主要通过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作用发挥保护作用。

细胞治疗也成为研究热点,一些干细胞如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等在体内外实验中表现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包括减轻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再生、减少细胞死亡等。

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仍然存在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详细机制,发现更多参与损伤过程的分子靶点,并针对这些靶点进行药物设计和发现。

同时,随着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干细胞治疗也将会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合作,包括神经科学、生物学、药理学、医学等,我们有望促进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为临床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1. 简述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定义和重要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它涉及到缺血期的原发性损伤和再灌注期的继发性损伤。

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机制探讨

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机制探讨

·297·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机制探讨郑丽娟 张丹峰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 河南洛阳 471000摘 要: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炎症反应是一个复杂的细胞和分子反应,炎症细胞的活化、炎症介质介导以及炎症信号通路激活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级联反应的基础。

炎症过程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无细胞成分,指的是脑细胞、外周白细胞分泌各种炎性细胞因子、化学趋化因子和类花生酸类物质;二是细胞成分,指的是外周炎性细胞浸润至损伤的脑组织内。

只有充分理解脑梗死的炎症反应和炎症因子时空特点,才能有效的确立治疗时间和治疗的方法。

关键词:炎症反应 炎症细胞 炎症因子脑卒中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

卒中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给社会、家庭和患者带了沉重的负担[1]。

脑缺血后脑神经细胞内的各种神经因子发生瀑布式的级联反应,启动了对神经细胞的损害过程。

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生理进程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受到诸多细胞内外理化因素的影响。

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自由基的生成增加,钙超载、相关凋亡基因的表达等在缺血性脑损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

本文将以炎症细胞与炎症因子为基点分析炎症反应对脑卒中的损害机制。

1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细胞和分子反应,主要由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介导。

炎症细胞浸润,炎症信号通路激活及大量炎症介质产生引发炎症级联反应是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的基础[3]。

脑缺血后的白细胞浸润所致的炎症反应在缺血性脑损害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被相关的研究所证实。

受损的脑细胞产生大量的白介素-1(IL-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这些炎症因子诱导内皮细胞表达细胞粘附因子,这些粘附因子使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中性粒细胞得以穿过血管壁进入脑实质。

5~7天后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进入脑组织。

血液中的炎症细胞也会向靶目标移动。

炎症反应所致的缺血性脑损害机制可能与①中性粒细胞浸润所致的微血管堵塞使缺血进一步加深;②激活的炎性细胞和受损的神经元产生大量调节因子加重了损害;③浸润的中性粒细胞产生诱导型NOS;④缺血的神经元表达COX2;⑤缺血的神经元产生TNF;⑥小胶质细胞也可以产生神经毒素人NO、活性氧及前列腺素等[4]。

免疫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免疫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
IS)是全球第二大
[1]
死亡原因,也是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 。根据血流减
少的严重程度将缺血脑组织分为缺血核心和半暗带。
缺血核心神经元在几分钟内迅速发生死亡,
所致神经
死核心神经元发生坏死,
释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分子
(danger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molecules,
·758·
化学信号,向缺血核心和半暗带聚集。在动物大脑
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
模型中,小胶质细胞在缺血 1 h 后即可在缺血半暗带
中被检测到,并在缺血 2~4 h 到达缺血核心,再灌注
子,来破坏 M1 型小胶质细胞的功能,或增加诱导小
胶质细胞向 M2 型转化的细胞因子水平,可以限制炎
[9]
胶质细胞再生和轴突重塑等 。小胶质细胞的极化
复阶段,胶质瘢痕可能会阻碍轴突再生,从而降低功
规 律 在 小 鼠 MCAO 模 型 中 被 初 步 验 证 。 在 小 鼠
能结果[15]。
1 d 就出现在缺血半暗带,在 3~5 d 达到高峰,7 dபைடு நூலகம்开
其偶联的细胞内分子的变化,并通过其受体的激活
增加,并持续升高至缺血后 14 d。以上实验表明,在
IS 发生后,缺血核心和半暗带的损伤细胞产生
扩散[7]。
能,活化的小胶质细胞还可极化为促炎表型(M1 型)
或抗炎表型(M2 型)。经典活化的 M1 型小胶质细胞
稳态。
和释放 DAMPs、细胞因子和活性氧,激活星形胶质
细胞的受体并改变其表型,从而诱导“反应性星形胶

免疫功能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的影响

免疫功能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的影响

免疫功能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康复的影响吴乘帆;蒋敬庭【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年(卷),期】2016(011)005【总页数】3页(P467-469)【作者】吴乘帆;蒋敬庭【作者单位】110000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临床二系;213003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肿瘤生物诊疗中心【正文语种】中文脑卒中是一种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恢复是一长期且复杂的过程,目前治疗手段有限。

但长期以来,临床试验发现运动治疗可提高人体免疫水平,促进脑卒中后的康复,有利于卒中后遗症的恢复。

在免疫学层面上,B 细胞免疫活性及表达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保护中枢神经系统,预防缺血性脑损伤。

同时,B 细胞表达的 Toll 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与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及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可调节由脑局部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脑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

有四种类型的脑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进展性卒中(SIE)、完全性卒中(CS)。

缺血性脑卒中高居人类死因的第二位[1]。

脑卒中患者不断增加,且约有三分之二的脑卒中患者会伴有卒中后残疾,导致语言和认知上出现障碍,缺乏日常活动(ADL)的能力[2-5]。

短暂或持久的局灶性脑缺血可引起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导致脑损害,且随时间和缺血程度增加而加重。

症状可持续24 h或更长,致使大脑功能失调[6],甚至导致死亡。

如何有效治疗脑卒中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通过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逐渐发现了康复治疗以及免疫学在脑卒中康复中的作用。

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的小鼠其外周血促炎细胞因子降低,抗炎细胞因子升高,表明脑梗死后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脑缺血的CT、MRI表现你知道吗

脑缺血的CT、MRI表现你知道吗

脑缺血的 CT、 MRI表现你知道吗脑缺血指的是因为脑血流量变少而使其无法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以及脑组织结构,脑灌注成像上会出现明显的低灌注改变。

脑缺血是一种多见的疾病,它的发生因素有很多,有时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也会因各种因素而造成脑缺血损伤,比如脑出血血肿灶周的水肿缺血、代谢中毒引起的脑病、颅内发生感染引起的缺血性脑水肿、肺性脑病、肝性脑病以及肾性脑病等等。

对于脑缺血疾病的发展以及病灶位置的诊断都需要经过CT或是MRI来确定,下面我们了解下脑缺血的CT或MRI的几种表现。

1、糖代谢异常脑缺血高血糖脑损伤:急性高血糖症可能在血管没有损伤的状态下加重脑缺血性损伤。

高血糖还会严重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脑乳酸会出现增加,脑血管发生痉挛和脑缺血,在CT检查下可发现豆状核以及尾状核头部高密度,病变区组织密度较高,通过MRI检查可呈现出T1WI高信号,T2WI有轻度异常或是正常,而MRS指标显示出乳酸增高的情况,肌酐有所降低,这些表现都证明了能量衰退和神经元功能已经变差。

低血糖脑损伤几乎都发生在小孩身上,成年人也会出现,但相对较少。

急性症状主要有脑缺血、脑出血、呕吐、脑梗死以及神经过敏性症状等。

如果足月的小儿血糖在300mg/L之下,成人血糖在450mg/L之下就可诊断为低血糖症。

当小儿中枢神经受到影响后主要表现出弥漫性脑缺血、脑梗死以及脑水肿,主要发生在枕叶以及基地节区。

成人发生低血糖症主要是枕叶和其他部位发生脑梗死,几乎是多发的小片状以及层状坏死,层状坏死部分T1WI皮层的脑回样呈高信号,一过性脑的影像学检查有异常。

2、酒精中毒性脑缺血很多人都有酗酒的不良习惯,酒精中毒会造成身体各脏器以及中枢神经受损。

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后,人体的下肢活动协调性以及运动功能都会出现问题,也可能会发生桥脑中央以及桥脑外髓鞘溶解,在MRI检查下可见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也呈现高信号,脑室部灰质那部分也可呈现高信号。

GPR30受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缺血中的作用

GPR30受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缺血中的作用

GPR30受体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脑缺血中的作用潘彦灼1,吴凌智2综述何玲1审校1.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江苏南京210009;2.嘉兴市第一医院,浙江嘉兴314000【摘要】GPR30是一种G 蛋白偶联受体,同时其因为能够与雌激素直接结合而被称为G 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

作为雌激素的新型受体,其功能被广泛与雌激素已知效应比较。

雌激素对神经中枢系统作用以及这些作用是否能够转化用于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已经得到广泛的讨论。

据文献报道GPR30受体在神经中枢系统中分布并部分参与雌激素样神经保护作用,同时其被激动不具备雌激素直接使用带来的副作用,比如乳腺癌,雌化效应。

这些特征提示GPR30受体可能是新的从激素角度出发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在靶点。

本综述首先总结该受体在脑部分布,介导的信号通路以及这些通路产生的神经作用,随后对近十年关于GPR30神经作用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时获取的新认识进行总结并从中提出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可能的治疗策略,最后粗略探讨GPR30受体在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转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GPR30受体;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耐药性癫痫;脑缺血【中图分类号】R7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350(2023)22—3333—08Role of GPR30receptor i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cerebral ischemia.PAN Yan-zhuo 1,WU Ling-zhi 2,HE Ling 1.1.College of Pharmacy,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09,Jiangsu,CHINA;2.The First Hospital of Jiaxing,Jiaxing 314000,Hangzhou,CHINA【Abstract 】GPR30,a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is also known as a 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 due to its direct binding with estrogens.As a novel receptor for estrogens,its functions have been extensively compared to the known effects of estrogens.The effects of estrogens o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their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for various neurological disorders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Literature indicate that GPR30receptor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nd partially involved in estrogen-lik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without the sid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direct estrogen usage,such as breast cancer and feminizing effects.These characteristics suggest that GPR30receptors may serve as potential targets for hormone-based therapie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In this review,we first summarize the distribution of this receptor in the brain,the signaling pathways it mediates,and the neural effects produced by these pathways.Subsequently,we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recent insights gained from studying the neu-rological effects of GPR30over the past decade and propose potenti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Finally,we briefly discuss the potential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 clinical translation of GPR30receptors in the field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Key words 】GPR30;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Alzheimer's disease;Parkinson's disease;Drug-resistant epilep-sy;Cerebral ischemia ·综述·doi:10.3969/j.issn.1003-6350.2023.22.034基金项目:浙江省公益技术研究计划(编号:LGD21H310003)。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艮l生脑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艮l生脑缺血时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 关键词】 山楂叶总黄酮; 星形胶质细胞 ; G F A P; 慢性脑缺血 【 中图分类号1 R 9 6 5 . 1 【 文献标识码】 A B 【 文章编号1 1 0 0 4 - - 6 8 7 9 ( 2 0 1 3 ) 0 6 - _ 0 5 3 2 - 0 2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其 中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最多 , 约 占胶质细胞总数 的7 0 %。 它不 仅对神经元起支持、 保护和营养作用 , 更能促进神经元的生 长, 提 高神经元兴奋活性 。 但当慢性脑缺血时 , 星形 胶质细 胞过度反应性增生, 可产生多种细胞 因子和炎性介质, 并可 通过释放细胞毒性物质和炎症介质发挥神经毒性作用 , 抑





学 பைடு நூலகம்

VO 1 . 3 O No . 6 2 0 1 3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 l 生 脑缺 血时星形胶质细胞G F A P 表达的影响
封献敬 , 曹娴掷 , 檀荣方 , 许 丽 , 武世超 , 吴晓光 ( 1 . 承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2 0 1 l 级, 河北承德 0 6 7 0 0 0 ; 2 . 指导老师)
博士 德 生物科 技 有限公 司 。 1 . 3 动 物模 型制 备 及给 药 模型 组 、 Ⅱ' HL组 均 采 用结 扎
于假手术组( P<0 . 0 1 ) ; 与模型组比较 , T F HL组大鼠G F A P 的表达明显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尸<0 . 0 5 ) 。 见附表。 附 表 各组 大鼠 星 形胶质 细胞 G F A P 的表 达( 叉± s )
与假 手术 组比较 : <0 . O 1 , 与模 型组 比较 : <0 . 0 5

小胶质细胞表面TREM2受体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免疫调节机制

小胶质细胞表面TREM2受体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免疫调节机制

吴娟,刘冲,张艳;免疫调节R743.3A1004-0188(2021)03-0257-03doi:10.3969/j.issn.1004-0188.2021.03.022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免疫细胞,在神经发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在机体稳态、损伤或病理状态下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小胶质细胞表面的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2,TREM2)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一种跨膜细胞免疫调节受体,它参与了小胶质细胞的增殖、存活、迁移、吞噬及炎症调节等功能。

对TREM2的研究多集中在神经退行性疾病[1],包括阿尔兹海默病(AD),Nasu-Hakola病(NHD),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等,最近发现TREM2在缺血性脑卒中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TREM2的表达增加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2-3],这可能和TREM2可以调节缺血后的炎症反应,介导小胶质细胞向髓鞘碎片和凋亡细胞的迁移和吞噬有关。

因此,深入研究TREM2的免疫调节机制,可能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胶质细胞是大脑内固有的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防御损伤的第一道防线,在大脑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胶质细胞与其他髓样细胞一样,它们能够转化为吞噬细胞,因此被称为“脑巨噬细胞”。

迄今为止,许多研究已经阐明了小胶质细胞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它既具有趋化性,又可分泌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趋化因子、蛋白酶和神经营养蛋白[4-5]。

目前,对小胶质细胞的调控已作为缺血性脑卒中一种新的治疗靶点。

随着对Nasu-Hakola病(多囊性脂膜性骨增生伴硬化性白质脑病)的研究,人们开始认识到TREM2在小胶质细胞功能中的重要性。

TREM2是一种分子量为26kDa的单程跨膜受体,由细胞外V型免疫球蛋白(Ig)结构域、赖氨酸残基的跨膜区以及无任何转导活化信号作用的短细胞质尾巴3部分构成,在脑组织中,仅表达于小胶质细胞。

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线粒体质量控制

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线粒体质量控制

张巧巧 范荣珍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摘要】缺血性脑损伤是世界范围内引起高致死率、I/R)损伤是由于缺血缺氧区域的血流再灌注引起一系列级联反应。

线粒体功能障碍一直被认为是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死亡的标志之一。

脑缺血后线粒体从星形胶质细胞向受损伤的神经元转移会启动内源性神经保护机制,从而为神经元提供能量的支持。

本文分析讨论了线粒体在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状态下的研究进展,损伤对线粒体自噬和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的作用以及线粒体在细胞间转移途径和机制,【关键词】缺血性脑损伤;【中图分类号】缺血性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内科系统疾病,在我国致死率是第二位的,致残率是第一位的[1]。

缺血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血管堵塞会引起细胞或者分子的损伤并伴随大量兴奋性谷氨酸的释放、钙离子的超载,造成神经炎症、神经再生和血管的重构。

美国FDA批准的药物溶栓剂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使大脑恢复血供或再灌注是治疗脑缺血最有效的方法,虽然恢复血流(再灌注)对于挽救缺血组织至关重要,但会加剧缺血区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损伤,造成缺血再灌注损伤[2]。

其它针对不同靶点的神经保护剂在临床试验阶段的失败也归因于缺血性脑损伤疾病机制的复杂和矛盾性,故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仍然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3]。

线粒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参与能量代谢[4]。

因此,线粒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对于细胞的兴奋和存活至关重要。

脑缺血会引起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损害,表现为线粒体肿胀、膜电位下降、能量合成障碍以及线粒体凋亡途径激活等,最终对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并导致神经细胞死亡[5]。

除了基本的能量供应,线粒体还在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等质量控制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线粒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神经元死亡的标志之一。

近年来,不同细胞类型间的细胞间线粒体转移已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6]。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目前关于线粒体在脑缺血中治疗的进展,强调关于线粒体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以及最近关于急性缺血性脑损伤线粒体转移的途径和机制。

甲基汞对大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作用的研究论文

甲基汞对大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作用的研究论文

甲基汞对大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作用的研究【摘要】目的:探讨甲基汞对脑缺血损伤后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及发生机制的研究。

方法:将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干预组。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

结果:干预组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明显高于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甲基汞可增加慢性脑缺血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

【关键词】甲基汞;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作用【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34-01甲基汞是环境中汞最具毒性的存在形式,具有分子量小,脂溶性大等特点,极易穿透血脑屏障,聚集对人体造成以神经系统为主的全身性损害,在中枢神经系统中1,星形胶质细胞有营养神经元,促进神经元的生长等特点,构成了神经元的微环境。

本文旨在甲基汞干预脑缺血损伤后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观察其对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作用的影响2。

1 材料与方法1.1 动物与分组雄性 sd 大鼠 28只,体重( 210± 20) g,由江州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随机分成2组: a 组为脑缺血组,b组为甲基汞干预组,每组 14只。

1.2 动物模型腹腔内注射麻醉后,颈部备皮、消毒,颈正中切开皮肤,暴露视野,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双线结扎,双线间剪断颈总动脉,制备出脑缺血组和干预组模型。

1.3 实验方法干预组腹腔注射氯化甲基汞(4 mg/kg),单纯脑缺血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药物干预6h、12h后处死固定,断头取脑,制作脑部冠状石蜡切片(厚度 4 μm),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脑组织皮层、胼胝体胶质纤维蛋白阳性细胞数。

1.4 统计学处理统计软件为spss15.0。

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干预组大鼠胶质纤维蛋白阳性细胞数在大脑皮层、胼胝体、处观察明显多于单纯脑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脑梗塞的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诊断

脑梗塞的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诊断

脑梗塞的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诊断【脑梗塞的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诊断】脑梗塞是指脑血管破裂、阻塞或狭窄导致脑细胞缺血和坏死的疾病。

其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诊断在临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病理特征和影像学诊断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脑梗塞的病理特征脑梗塞的病理特征主要包括梗死区域和梗死后的病理改变。

1. 梗死区域脑梗塞的梗死区域是指因脑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的脑细胞缺血、坏死的区域。

根据缺血程度和病理过程可分为梗死中心区、梗死边缘区和梗死周围区。

(1)梗死中心区:该区域是梗死灶的主要部分,其特点是神经细胞坏死、破坏和溶解。

(2)梗死边缘区:位于梗死中心区周围,由于血流供应较少,神经细胞处于临床恶化或破坏的边缘状态。

(3)梗死周围区:位于梗死边缘区以外,血流供应相对较好,但可能存在功能障碍。

2. 梗死后的病理改变脑梗塞后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炎症反应、胶质增生和组织修复等。

(1)炎症反应:梗死后,机体会引起一系列炎症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浸润、巨噬细胞活化和炎性介质释放等。

(2)胶质增生:梗死区域周围的星形胶质细胞会增生,形成胶质瘢痕,起到修复和重建脑组织的作用。

(3)组织修复:脑梗塞后,机体会启动一系列细胞和分子机制来修复受损组织,包括血管重塑、神经元再生和功能恢复等。

二、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脑梗塞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脑血管成像技术,包括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

1. MRIMRI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用于观察脑组织的结构、血管和代谢功能等。

(1)T1加权图像(T1WI):能够显示脑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2)T2加权图像(T2WI):能够显示脑组织内部的液体和水分。

(3)DWI(扩散加权成像):可以显示脑梗塞的早期变化区域,是脑梗塞诊断的关键技术。

2. CTCT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脑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脑部图像,对于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脑缺血后活化星形胶质细胞所致损伤因子的探讨

脑缺血后活化星形胶质细胞所致损伤因子的探讨

【 y w rs Ke od 】
n c o i a t r e r ss f c o
C rba i hm a A t ct; ii x e E dte n h sh l ae 2 T m u eerl s e i; s oye Ntc i ; n ohl ;P op o ps c r r o d i i A ; u or
作 用机 制加 以综述 。
1 一 氧 化 氮
生 物体 内一 氧 化 氮 ( ii oie N 是 由左 旋 ntc xd , O) r
t gn mo o iu e d tei p op oiaeA2a dtmo r e rssfco , hc ypo t n uo yeij r r e n xd m,n oh l o n, h s h l s n u u co i atrw ih ma rmoe e rc t uy p n n
维普资讯
中国现代药 物应用 2 0 08年 1 月第 2 卷第 l 勰
i n
0 ! d里
P P!
! : : ! !

l ・ 7
脑 缺 血 后 活 化 星形 胶 质 细胞 所 致 损 伤 因子 的探 讨
梁彦 涛 张敬 军
【 要 】 脑 缺 血 损 伤 时 , 化 星 形 胶 质 细胞 产 生 一 系 列 细 胞 因 子 , 中一 氧 化 氮 、 皮 素 、 脂 酶 摘 活 其 内 磷
【 键词】 脑缺血 ; 形胶质细胞 ; 氧化氮 ; 关 星 一 内皮 素 ; 脂 酶 A ; 瘤 坏 死 因子 磷 :肿
Ree rh o ciae sr c t n te me h n s o e r c t n u y atr c rb a sh mi LA sa c fa tv td a to ye i h c a im fn u o ye ij r fe e e r lic e a I NG Y nto ZH NG Jn - n a —a , A igj . u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研究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研究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作用研究中文摘要:目的脊髓损伤后反应性胶质细胞活化增殖形成致密胶质瘢痕影响轴突的再生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亦被称为增值抑制基因蛋白,许多研究证实其抑制细胞增殖。

本实验通过建立体外星形胶质细胞机械划伤模型和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来探讨Mfn2在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

方法第一部分:实验分为机械划伤0h组、机械划伤6h组、机械划伤12h组、机械划伤24h 组和机械划伤48h组;在划伤24h纯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分为Adv-GFP-Mfn2组、Adv-GFP 组和对照组。

免疫荧光检测划伤后GFAP的表达变化;Western-blot检测GFAP、Ras-Raf1-ERK1/2、PCNA、CyclinD1及Mfn2等蛋白的变化情况。

第二部分:清洁级成年雌性SD大鼠(250-300g),随机分成4个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n=24),脊髓损伤治疗对照组(Adv-GFP组,n=24),脊髓损伤实验组(Adv-Mfn2-GFP组,n=24),损伤对照组(SCI组,n=24)。

于术后3天取材(n=10),通过Western-Blot、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重组腺病毒能否成功转染SCI模型脊髓组织内并稳定表达目的基因Mfn2,以及高表达Mfn2对反应性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结果第一部分:星形胶质细胞在机械划伤刺激后GFAP表达持续上升;而Mfn2的表达减少,于划伤后24小时表达最低;Ras-Raf1-ERK1/2通路蛋白、CyclinD1及PCNA表达增高,于划伤后24h达到高峰。

Adv-Mfn2-GFP组高表达Mfn2,但GFAP、Ras-Raf1-ERK1/2、PCNA 及CyclinD1蛋白表达较Adv-GFP组及对照组显著下降。

第二部分: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成功转染大鼠脊髓;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和免疫组化技术证实转染Adv-Mfn2-GFP后损伤局部能稳定表达Mfn2;Mfn2的高表达可以显著减少GFAP和CSPGs的表达水平。

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改变

星形胶质细胞在慢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改变

[2 1】张熔 熔 , 利 军, 颖. 王 蔡 利用 图象 分 析 诊 断 胃 良、 恶性 病 的 可行 性研 究 [ . 床 与实 验病理 学杂 志,981() 6. J1 】缶 } 19, 5: 9 4 4
[3 a mooTHo iu h , m , 1 o p rt eD 1 ]Y ma t , r c i Ka ma H e a. m aai NA g H t C v
[1 1]许 良中. 实用肿瘤病理方法学[ . M] 上海: 上海 医科大学 出版社,
1 96 9 .
l i l ig o i o l rl f s n [ . a nC tp to, 0 , o c a n s f e a ef i s ] g yo a l 0 5 g ad s p u u o J Di h 2
3 ()1 3 16 23:7 —7 . [] Moh ryH,re r h Ku eM, 1mmu o yo h mi r n 3 teb Fid i s c N, b e a. t I n c tc e s ya d t
DNA—m a e c t er n dig si fuson c t o I i g yom ty i a no tc e i yolgy I.Dig— a
【] 杨 健 , 宜 开 . 自动 图象 细 胞 仪在 肺 癌 痰 细胞 学 诊 断 中 的 应 6 周 全 用D A异 倍体 作 为标 志 物诊 断肺 癌 [ . 东 药学 院 学报 ,04 N J广 ] 20,
2 ()5 95 . 05: 4 —5 1
标 本中 ,IM具有独特 的优势 ,可提供 客观 、准确 、可靠 的 良、恶性 C
b d FDG— ET h tci n o it tmea t ssi nce tc O y P t tedee to fd sa tsa i npa r ai o n

增龄、脑缺血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

增龄、脑缺血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

增龄、脑缺血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关键词】脑白质;增龄;脑缺血脑白质几乎占成人大脑半球体积的一半,主要起连接作用,许多神经轴突连接到大脑皮层灰质,将皮层、皮层下灰质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功能体系。

白质病变损害了其连接功能,导致各功能区联络中断,产生神经行为功能障碍。

从解剖学特点来看脑白质尤其是脑室周围的深部白质主要是穿支动脉供血,很少或完全没有侧支循环,而灰质动脉具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在距脑室壁3~10 cm范围内的终末区为分水岭区,这种解剖学特点决定了该区白质易受到缺血的影响而最终导致缺血缺氧性脱髓鞘改变。

受年龄增长等因素影响这些小动脉透明变性,扭曲延长,造成更多的血流动能丧失。

这一解剖学特点决定了当血流灌注下降时,首先殃及深部脑白质〔1〕。

1 大脑白质病变(WML)指分布于大脑皮层下白质、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的散在或弥漫性病灶,边缘常不规则,CT上显示为低密度,在MRI T2及FLAIR 像表现为:①围绕侧脑室前、后角的帽状异常高信号;围绕侧脑室的条状或环状异常高信号;③深部白质或基底节区的点状异常高信号;④位于白质的斑片状异常高信号;⑤弥漫性改变:异常信号连接成片,弥散分布于大脑白质区〔2〕。

WML包括:①脑白质疏松症(LA)是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inski〔3〕等提出的一个影像学诊断术语,用以描述脑室周围及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的弥漫性斑点状或斑片状改变,CT 表现为低密度影,MRI T1加权像呈等或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

②年龄相关性脑白质病,是由Scheltens〔4〕等人提出,指的是脑室周围深部脑白质区中的斑点状及斑片状异常信号改变,其病损的大小和范围与年龄增长、脑萎缩等呈正相关,年龄是其最强的相关因素。

③中毒性脑白质病,是多种因素引起的脑白质的结构性改变,以神经髓鞘损害为主要特征。

其致病因素有化学毒物如一氧化碳、有机锡、甲醇、苯等;药物以抗肿瘤的化疗药物最常见,如甲氨蝶呤、卡莫司丁等;毒品,海洛因、可卡因等。

益气活血药对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益气活血药对缺血性脑损伤后的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2 细胞因子 脑缺血损伤可诱导胶质细胞产 . 生多种细胞因子。如小胶质细胞诱导产生白介素. 1
( -) 1 1 、白介素一 I-)等,活性 星形细胞 释放 L 6( , t6 肿瘤坏死因子 (N )等毒性 细胞 因子。研 究证实 TF
*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
维普资讯
与缺血脑 损伤修 复 有 关 ;加 人丹 参 后 bG F F反 应 明
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胶质细胞在缺血后脑损 伤的发展和转归 以及在脑损伤后神经细胞的修复 中 起着重要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 ,胶质细胞和神经元 共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它参与神经元功能的 调节 ,并在联系和维持神经元生存微环境 中起着重 要作用。缺血性脑损伤诱 导星形细胞反应性增生, 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一方面产生神经营养因子 ,上 调多种 蛋 白质 的合成 ,利 于轴 突再生 和修 复 ,另 一 方面过度的胶质化却可作为机械屏障阻碍髓鞘和轴 突再生 , 并产生和释放肿瘤坏死因子和一氧化氮等 毒性细胞 因子 ,影 响着 缺血性脑损 伤的发展和转
维普资讯
中国医药学报
21 年第 ” 卷 第 2 02 1 期
益 气 活 血 药对 缺 血 性脑 损 伤后 的神 经 细胞保 护 作用
赖 真 王沙 燕 耿 小茵
( 暨太 附二院深圳市人民医院 .广东 S S0 ) I00
提要 概违近十余年来益气活血药抗缺血性脑损档的实验研究,从肢质钿胞反应、神经营 养 因子 分泌 、兴奋 性 氨基 酸 (,A)的毒 性、 细胞 内 c2 负荷 、一 氧化 氯 的调 节、 氧 自 r A a 超
由基损 伤等 方 面 阐述 其对脑 缺血损 伤后 的神 经保 护作 用 ,说 明益 气活血 药 对预 防和 治疗脑缺

水通道蛋白AQP4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和在脑缺血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AQP4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和在脑缺血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水通道蛋白AQP4调节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和在脑缺血损伤中的研究进展程雪;罗玉敏;吉训明【期刊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6(013)009【总页数】5页(P497-501)【关键词】脑缺血;损伤;水通道蛋白AQP4;星形胶质细胞;综述【作者】程雪;罗玉敏;吉训明【作者单位】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血管病研究室脑血管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血管病研究室脑血管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00053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血管病研究室脑血管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缺血性脑损伤大约占卒中死亡的85%[1],急性或慢性的脑血管阻塞使脑血流量减少,造成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及联系纤维发生变性、坏死或功能丧失。

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有复杂的生物分子反应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过程,特征包括水肿和炎性反应。

水通道蛋白家族(aquaporins,AQP) 是特殊的水通道蛋白,在细胞膜广泛表达,负责水和其他小分子的运输。

目前,至少13种AQP蛋白在哺乳动物体内被发现[2]。

研究证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有3种水通道蛋白(AQP1、AQP4、AQP9)[2]。

AQP4是脑内最丰富的水通道蛋白,其高度集中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足末,与血管和神经突触相联系[3]。

笔者将AQP4在缺血性脑损伤病理生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Preston和Agre等[4]在分离纯化红细胞膜上的Rh多肽时,发现了一个分子量为28 000的疏水性跨膜蛋白,称为形成通道的整合膜蛋白28(channel-forming inte-gralmembrane protein,CHIP28)。

之后他们将其正式命名为AQP1。

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组织中至少已经发现13种水通道蛋白亚型(AQP 0~AQP 12),AQP 4由Hasegawa等[5]在大鼠的肺中克隆出,后来在大鼠脑中发现了AQP4延长氨基端的同源体以及分离出了AQP4蛋白的cDNA[6]。

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脑缺血中的研究进展

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脑缺血中的研究进展

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脑缺血中的研究进展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非神经元细胞,其主要职责是维持神经元健康、调节脑环境及参与免疫反应。

脑缺血是由于脑血管供应不足造成的脑组织氧气和能量供应不足,是导致卒中等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脑缺血中,小胶质细胞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通过极化来对脑缺血进行反应。

本文将介绍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脑缺血中的研究进展。

小胶质细胞有两种不同的极化状态:经典极化(M1型)和替代极化(M2型)。

M1型小胶质细胞主要参与炎症反应,释放炎性介质,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造成神经元损伤。

相反,M2型小胶质细胞具有镇痛、抗炎和修复功能,有助于维护神经元的生存。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在脑缺血中,小胶质细胞的极化状态发生了改变。

实验结果表明,在缺血的早期,小胶质细胞极化为M1型,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加剧神经细胞损伤和脑水肿。

而在缺血的后期,小胶质细胞开始极化为M2型,释放多种抗炎因子,参与神经修复过程。

研究还发现,小胶质细胞的极化状态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炎症介质、氧化应激和神经能量代谢。

研究表明,M1型极化主要受到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等的刺激,而M2型极化主要受到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IFN-γ)等的刺激。

此外,脑缺血还会导致氧化应激和能量供应不足,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小胶质细胞的极化。

为了研究小胶质细胞极化在脑缺血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动物模型和细胞实验。

通过使用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人员能够研究小胶质细胞的极化状态和相关信号通路。

此外,一些研究还利用基因敲除或基因干扰技术来研究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功能。

目前的研究中,小胶质细胞的极化在脑缺血中的作用和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研究表明,调节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可能有助于改善脑缺血后的神经功能恢复。

例如,通过抑制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和促进M2型小胶质细胞极化,可以减轻脑缺血时的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键词】 A T 反应性胶质细胞增生 ; N ; 关 S; C S 脑缺血
T e r l o e ci sr g o i i h e e r l sh mi C O fn u n Z A G K n n n 1 h o fra t e ato l s t ec rb a c e a A - a , H N u .a . .Me i l e v i sn i i j da c
( N ) A T都 发 挥 着 重 要 的作 用 。在 健 康 的 C S A T增 生 的 机 制 及 作 用 、 C S中 的 作 用 及 其 在 C S ,S N S 在 N
中, 它对 维持 神经 元 的生 理功能 起 到重 要 作 用 , 维 C S疾 患的治 疗靶 点作 一综述 。 如 N 持 神 经元 内外 的离子平 衡 、 突触 的 塑造 和 维持 、 泌 分 神经 营养 因子 等 。病 理状 态 下 , S A T可 通 过 隔 离 受


星形胶 质细 胞 的生理作 用
中枢神经组织主要是 由神经元 与胶质细胞 组
S 损灶 、 为受 损 神经 元通 过 能量 、 建 血脑屏 障 (lo. 成 。A T是 特殊 的神经 胶质 细 胞 。胶 质 细胞 是 神 经 重 bod
0~ 0倍 , 而星形 胶质 细胞 是数 量 最 多 的胶 质 ba arr B B) 来 促 进 神 经 功 能 的 恢 复 , ri bre, B 等 n i 在 元 的 1 5 它 N, N C S受到 损伤 后 ( N 如感 染 、 缺血 、 瘤 、 髓 鞘 C S发 挥 胶 质 细胞从 静 止 状 态 下 活 化并 增 生 , 成 反 应 性 星 许 多基 本 的功能 : 形 ①调 节脑 血流 量 : 健 康 和受损 的 在
【 e od】 A T Rate sols ; e bai hma K yw rs S ; ecv a r i i Cr r ce i i t go s e ls
脑 血管 病 已成 为 当今人类 最 主要 的死亡 原 因之 元 轴 突 的 修 复 , 为 损 害 后 功 能 恢 复 上 的 主 要 障 成
曹金 娟 张昆 南
【 摘要 】 星形胶质细胞 ( S ) 中枢神经 系统 主要 的细胞 。当 C S受到损 伤时 , S 静止状 AT 是 N A T从 态下活化 , 形成反应性星形胶质 细胞增生 , 如损伤严重将形成胶质 疤。本文 就星形胶 质细胞 的生理作
用, 反应 性胶质细胞增生 的定义 、 机制 、 用以及在脑缺血 中的治疗做一综述 。 作


。近 年来 , 着对 星 形 胶 质 细胞 研 究 的不 断 深 随 而缺 血性 疾 病 占脑 血 管 病 的 8 % 。星 形 胶 质 细 碍 J 0
胞 ( S ) 一 种 特 殊 的神 经 胶 质 细胞 , 数量 超 过 入 , AT 是 其 发现 反 应 性 星 形 胶 质 细 胞 增 生 能 够 帮 助 受 损 神经 元 的 五 倍 。在 健 康 和 受 损 的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C S N 修复。现将 从 星形胶 质细 胞 的功能 、 反应 性
【 bt c】 At c e ( S )a em i c l o t etl e os ye ( N ) hnt A s at r so t A T r t a es fh cn a nr u ssm C S .W e e ry s eh n l e r v t h
CN uf r a g ,AS i u n a t ain fo te sai n r tt . t a om e ci ea to l ss f h S s f sd ma e e T w l t r ci t m t t a ysae I c n fr r a t sr gi i.I e l v o r h o v o t d ma e i s ro s t o l om l c r .I h sr ve l a d e s p y ilg c lrl fAS n h a g s e i u ,i c u d f r gi s a s n t i e iw wewi d r s h soo ia o e o T a d t e l a l d f io e i t n,me h n s ,e e t fr a t e ato l ssa d t e t ame to e e rl i h mi . ni c a ims f c e ci sr gi i n h r t n fc r b a s e a o v o e c
C lg aca gU i rt, aca g 3 0 0 C ia2 eatetfN uooy Jag i rv c l oeeo nh n nv sy N nh n . 30 6, hn ;.D p r n er g , inx oi i l fN ei m o l P na
Pep e’ s t l Na c a g 3 0 0 o l SHopi , n h n 3 0 6,C ia a hn C re o d n uh r HA o rs n ig a t o :Z NG n - a p K a n n,E ma l z n @ 1 3 c m — i: k S 6 .o
主堡膻 蟹痘杂 基 鱼子版 21 02年6月 第 6卷 第 3 Ci J e b vs Ds Eetn di )Jn 1 , o6 N . 期 h Cr r a i( l r i Ei0 . e 02 Vl . o3 n eo c co c tn u 2

综 述 ・
反 应 性 星 形 胶 质 细 胞 增 生 在 脑 缺 血 中的作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