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战略异同解析

“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战略异同解析

深 化双 方合 作 , 共创 中德 制造 业 美好 的 明天
中德 两国都是制造业 大国, 制造 业在各 自经济社会发展 中都 具有十
促进 “ 阴基” 建 设 制造 强国建设 同步发展 。 要加强 “ 四基 ” 创新 能力建 分重要 的地位 和作用。 绎过长期 的交流合作 , 中德 两 国在 制造业领 域 已 设, 荷力突破一批 基础 零部件 的关键技术 , 加大 基础材料 的研发力度 , 经 形成 了良好 的俞作念势, 中国已成为德国企 业最 重要的市场和 利润来 利用现 有资源建 立一批基 础 艺研 究机构 , 不断夯实产业 技术基础 。 要 源地 , 比如 人众、 两门 F 、 s A P 等 德国 业在华发展 势头 良好, 取得 了高

额 回报 。 更 重要的是 , 面 向未来 , 我们还 要看 到中德制造 业具 有很 强的 互补性 , 比如在高端 装备制造 、 节 能环保 、 新 能源、 新能源汽车 以及 巾小 企业 发展 等领域 , 双方 之间的合作空 问和发展潜力巨大 。 我们双方应 进 步加强联 系 , 建 机 制, 深化合作 , 共同促进 制造业 发展 。 在此 , 我提

1 . 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点 , 推进再 点仃、 I 智能 制造应用示范 , 不 断探 索大 规模个 性化定制 、 z ÷ 制造 等新型制造模 式。
持强 化基 础 , 夯实工 业基 础作 为制造 强 国建设 的重要 支撑 。 础材料 、 躯 础零 部件 、 基 础工艺 、 技 术基 础等工 业基 础能力 , 直 接决 定 着工业 产品的性能 、 质量 和可靠性 , 是一个 国家产业竞 争能力的根本 体 现。 要 把强化基 础作为推进制造 强国建设 的一项基 础性长期性工作 , m 点做 好 l _ 业强基 工程的组 织实施 。 要加强统 筹规划 和发展 引导 , 制定 业强基专项 规划和 “ 四基 ” 发展 指导 目录 , 发布工 业强 基发展 报告 ,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比较及启示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比较及启示

二、背景与框架的比较
(一)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起,世界发达国家开始了一股学界称为“再工业化”的浪潮。美国在2009 年至2012年的三年间,先后推出了《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09年12月)、《先进制造业伙伴计
划》(2011年6月)与《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2年2月),旨在借助这些规划的实施,巩 固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优化制造业结构,增强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日本政府也高度
上的延续性和大背景的相同性,“中国制造2025”也就被有些人看成了中国版的“工业4.o”。 (二)框架 “工业4.o”对全球制造业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制造2025”则对中国制造业的 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制造2025”与“工业4.O”是否有着关联?比较这两个重要文献的框 架就可以有基本判断(如图1、2所示)。
严重;缺少世界著名品牌,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这表明,中国将要在制造业 水平还不很先进、制造技术还较落后的基础上实施“制造2025”,跻身制造强国的行列。 在框架上,“工业4.o”突出了行动策略,即所谓的供应和市场双重策略;“制造2025”则强调
了行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工业4。o”一直强调要建立一个物理系统,即所谓的CPS(Cyber—
合成材料、分子生物等取得重大突破,科学技术有力推动了人类生产力的进步,形成了所谓的第三 次工业革命。三次工业革命,德国人分别将其称之为“工业1.o”国人心中,此次的制造业技术革新是制造领域的颠覆性革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堪为第四次工 业革命,故称之为“工业4.o”。
略的建议》[1](简称德国“工业4.o”,后文简称“工业4.o”),其目的是借助发挥德国制造业的传 统优势,掀起新一轮制造技术的革命性创新与突破。报告的推出立即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产生了

德国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比较分析

德国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比较分析

德国和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比较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德国和中国作为两个重要的制造业大国,其经济发展状况备受瞩目。

这篇文章将对德国和中国的制造业进行详细比较分析,重点探讨两国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特点和未来趋势。

一、德国制造业发展概况德国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制造业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可。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制造业是德国经济的支柱,2018年GDP中制造业占比20.6%,并且是德国出口的主要力量。

德国的制造业主要集中在机械、汽车和化工等行业。

其中,机械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是德国制造业的两个核心领域,占制造业总产值的40%以上。

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德国制造业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

德国汽车制造业在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其次,德国制造业注重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德国制造业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使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最后,德国制造业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德国制造业在制造过程中采用严格的环保标准,并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目前,德国正在推进工业4.0战略,使其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以应对全球制造业的变化和挑战。

二、中国制造业发展概况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其制造业规模和产出已经超过了美国和德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制造业占GDP比重超过27%,总产值超过33万亿元,出口额占全球20%以上,成为重要的国际贸易参与者。

目前,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制造业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制造业转型。

其次,中国制造业正在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价值。

第三,中国制造业正在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人口优势明显。

其次,中国制造业的投资规模巨大,可以集中大量的资源和资金。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的启示

德国工业4.0对中国制造的启示
促进 产业升级 , 是中国制造业不得不思考的 问题 。中国制造 业未来如何适 应市 场 的变化 , 有各种不 同的意见。一 种是强调更迅速 、 灵活地适应市场 , 用“ 贸工技 ” 的方法跟上 时代 , 还 有一种 则是“ 技工 贸” 的方法 。比如 , 同样是家用 电器 , 海尔走 的是贸工技的路子 , 格 力则是技工 贸。
工业 4 . 0信 息 物 理 融 合 技 术
通过通信 网络 , 将工厂 内所有设备互联 为“ 智 能工 厂” 就是其 中最 好的一个体现。德 国制造 业中 的所有行业正在实施该项 目的研究 , 并计 划为此投入 2 亿欧元 。智能工厂或者说是“ 工业 4 . 0 ” , 是从
嵌入式 系统 向信息物理融合 系统 ( c P s ) 发展的技术进化。作为未来 第 四次工业 革命的代表 , 工业 4 .
回顾 : 工业4 . 0 进 化 历 程
工业革命 1 . 0 : 1 8 世纪末期 始于英 国的第一 次工业革命 , l 9世纪 中叶结 束。这次工业革命 的结
果是 机械生 产代替 了手工 劳动 , 经济社会从 以农业 、 手工业 为基础 转型 到 了以工 业以及机械 制造带 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 工业革命 2 . 0 : 第二次工业领域 大变革发生在 2 0 世纪初期 , 形成 生产线 生产 的阶段。通 过零部
有强 大的设备 和车间制造工 业 , 在世界 信息技术领域拥有 很高 的能力水 平 , 在嵌入 式系统 和 自动化
工程 方面也有 很专业 的技术 , 这些 因素 共 同奠 定 了德 国在 制造 工程 工业 上的领军 地位 。通过 工业 4 . 0战略的实施 , 将使德国成为新一 代工 业生产技 术 的供应 国和 主导市 场 , 会使 德 国在继 续保持 国

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后的思考

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后的思考

读《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后的思考中机质协特别高级专家顾问沈烈初经建国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飞跃式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总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大而不强的格局尚无根本性改变。

纵观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随着科技进步的迅猛发展,新的技术层出不穷地出现。

各国在迎接新一轮技术革命中,仍把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如美国在2012年推出“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3年又推出“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2013年德国颁布“德国工业4.0”战略实施建议,同年法国颁布“新工业法国”战略;2014年日本提出“日本制造业白皮书”;2015年英国提出“英国制造业2050”等。

我国在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通知;不久之前国务院又公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上近十年来推进了包括01、02、03、04专项在内的十余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规划,构成了我国振兴制造业的战略与战术部署。

再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虽有了巨大进步,但各行业间发展极不平衡,如高铁制造业只有十余年的发展史,电工行业已有较长发展史,但高铁与发电、输变电成套设备已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两者都采用“以我为主”,引进技术合作生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模式取得成功。

航空航天、海陆军事装备,随着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自力更生为主,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经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一些家电行业不仅量上,而且在质与性能上都有较强竞争力。

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加速进行,以至我国有一些行业被淘汰出局,如照相机、办公设备行业基本全军覆没,分析仪器、大型科学仪器等似乎有些溃不成军,高端医疗装备特别是检查用的影像设备,大多由国外少数企业垄断。

随着新兴行业的出现,其装备主要靠工业发达国家进口,如制造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用的成套设备、原辅材料甚至清洗剂、超纯气体等;生产光伏电池用的核心设备及原辅材料都是依赖进口;还有不少关键零部件、元器件及各种专用材料,很多产品在我们国家是空白,或达不到这些高新产业的要求。

比较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

比较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

比较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与先进并存、传统与现代共生,需要积极探讨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传统手工艺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第一次工业化与第二次工业化相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

德国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

德国工业4.0与美国比较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和一些学者说的第五次工业革命等,都是以信息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反映了工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着重分析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比较中国制造2025,得出一些重要启示。

德国工业4.0主要特点德国工业4.0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集成,四个特征和六项措施。

一个核心:互联网制造业,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制造业,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

两个重点:领先的供应商策略,成为“智能生产”设备的主要供应者;主导的市场策略,设计并实施一套全面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方案,引领市场发展。

三大集成: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价值链的横向集成,全社会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

四个特征:生产可调节,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产品可识别,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产品分辨出来;需求可变通,可以根据临时的需求变化而改变设计、构造、计划、生产和运作,并且仍有获利空间;四是过程可监测,可以实时针对商业模式全过程进行监测。

六项措施: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建立复杂模型管理系统;建立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创新工作组织和设计方式;加强培训和持续职业教育。

把德国工业4.0放在全球范围和历史背景中比较发现,可以看出德国工业4.0有以下5个重要特点。

1.基础性。

与德国整体发展战略相关,发挥优势,应对全局性挑战。

杜品圣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

杜品圣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

杜品圣谈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
杜品圣
【期刊名称】《自动化博览》
【年(卷),期】2016(0)10
【摘要】1中国智能制造发展之路的差异性相对于德国工业界发展现状,中国智能制造的推动路径与德国工业4.0有三大不同之处。

(1)"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要解决的问题不同简单地讲德国"工业4.0"是要解决生产制造模式的灵活性、自适应性的问题,从而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并加快生产制造的研发速度,以适应市场的需要,用户的需求,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所以降低成本及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是德国实现"工业4.0"的根本目的。

而中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面临更大挑战。

首先,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还没有完全走完。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杜品圣
【作者单位】菲尼克斯电气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德国工业4.0技术和中国制造2025完美结合--德国工业4.0技术无线数据传输与控制系统 [J], ;
2.杜品圣谈工业4.0:从工业4.0到产品4.0 [J], 杜品圣
3.杜品圣谈工业
4.0:工业4.0是“变革”还是“革命”? [J], 杜品圣
4.德国工业4.0握手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解读”活动在京举办
[J], ;
5.德国工业4.0握手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解读”活动在京举办[J], 杨启森; 朱辉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范本模板】

浅谈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范本模板】

浅谈德国工业4。

0与中国制造2025近日,在课堂上,老师上课时谈起了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这是在工业工程领域中时下热点的话题,对此,我也借此机会学习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

通过查找了相关的论文和背景资料,我了解到当前,德国工业 4。

0、美国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 2025 规划相继出台,世界各国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竞争日益加剧。

我国企业如何在此次工业革命浪潮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命题。

德国作为世界八大工业国之一,其优势领域主要有电子、航天、汽车、精密机械、装备制造、军工等.德国工业以技术领先、品质精良而著称,但成本较高。

德国工业4.0,这一概念是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的。

其描绘了制造业未来的前景,提出继以蒸汽机的应用、规模化生产和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三次工业革命后,人们将迎来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系统为基础,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德国工业 4。

0 的提出将成为工业战略性的革命,而中国也需要进行根本性的工业革命,从而提出了中国制造 2025。

目前,我国经济体系已经逐渐由以农业为主转型为以工业为主.但是,相对于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我国的工业由于发展时间过短等原因,一直处于多制造、少创造的尴尬地位。

当前,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进行,为抓住这一机遇,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该规划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并由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

该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 明确提出,到 2025 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2035 年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使中国工业与世界先进工业接轨,建设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使我国实现由“世界制造大国"向“世界制造强国"的根本性转变。

2024年浅谈德国“工业4.0”及其中国化

2024年浅谈德国“工业4.0”及其中国化

2024年浅谈德国“工业4.0”及其中国化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的工业生产方式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

其中,德国的“工业4.0”概念引领着这场变革的潮流,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工业4.0的理念。

本文将对德国“工业4.0”进行简要介绍,并探讨其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一、德国“工业4.0”概述德国“工业4.0”是一个基于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制造理念,旨在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它代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继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之后,人类进入了智能化时代。

这一概念最早在2011年由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提出,2013年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迅速成为德国的又一标志性名片。

1.1 定义与特征工业4.0的核心在于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进行实时数据处理和智能决策,从而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灵活性和个性化。

这种生产模式突破了传统制造业的局限,将生产、供应、销售等各环节紧密连接,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生产网络。

1.2 关键技术支撑工业4.0的实现离不开一系列关键技术的支撑,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增强现实等。

这些技术相互融合,为工厂数字化提供了全方位支持。

物联网技术使得设备之间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和交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决策提供依据;大数据和云计算则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

二、中国化工业4.0的发展与实践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对工业4.0的发展充满期待。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旨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

德国“工业4.0”的成功实践为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1 政策推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工业4.0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以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与德国等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工业4.0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

智能制造: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内涵:实现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 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在商业流 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
目标: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 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德国工业4.0三大主题
智能物流:主要通过互联网、物联网、
务联网,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现有物流
资源供应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则能够快速
4、绿色发展工程
破解环境和资源制约,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特 别提到节能减排降耗、提 高资源利用率。
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已 经成为中心任务。因为工 业占我国整体能源消耗的 73%。
(一)制造业创新中心(工 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
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
围绕重点行业
转型升级和新 一代信息技术、 智能制造、增 材制造、新材 料、生物医药 等领域创新发 展的重大共性 需求
到 2020 年 , 上 述领域实现自 主研制及应用。
到2025年,自主知 识产权高端装备市 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核心技术对外依存 度明显下降,基础 配套能力显著增强, 重要领域装备达到
开发一批标志性、带 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 重大装备,提升自主 设计水平和系统集成 能力,突破共性关键 技术与工程化、产业 化瓶颈,组织开展应 用试点和示范,提高 创新发展能力和国际 竞争力,抢占竞争制 高点。
式生产设施的实现。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 造2025》计划
《中国制造2025》从国家层面确定了我国 建设制造强国的总体战略
明确提出:要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以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 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竞争创新的社会机制 重塑 国家工业战略的制定 及推进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世界工厂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 •二是产品质量问题还比 较突出; •三是资源效率利用比较 低,能耗比较高,污染比 较严重; •四是产业结构不是很合 理,低端产品产能严重过 剩,高端产品能力比较差 。
销售模式 转变 工业模式 悄然改变 互联网时 代到来 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再工业化”运动 中国的“世界工厂”面临双重挑战
智能生 产
智能物 流
学习国外流模式,但 效率高,国内人口集 中,发展前景大
2.发展市场空间
对外: 丝绸之路经济带: • 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 • 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 • 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 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 • 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 到南太平洋。
智能物流
物流过程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
这是基于GPS卫星导 航定位技术、RFID 技术、传感技术等多 种技术,在物流过程 中实时实现车辆定位、 运输物品监控、在线 调度与配送可视化与 管理的系统。目前, 初级的应用比较普遍。
提高生产 效率降低 成本
大数据
物联 网 互联 网
虚拟与现实世界的完美融合
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叶振齐
1630788
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
工业1.0:机器制造,机械 化生产; 工业2.0:流水线,批量生 产,标准化; 工业3.0:高度自动化,无 人/少人化生产; 工业4.0:网络化生产,虚 实融合。
第四次工业 革命
1959年第一个可编程 逻辑控制器PLC
系统基于信息 物理融合
工 业 三 大 趋 势
生产网络 制造运行管 理系统( MOM)将 帮助生产价 值链中的供 应商获得并 交换实时的 生产信息。 供应商所提 供的全部零 部件都将在 正确的时间 以正确的顺 序到达生产 线。

德国工业4.0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工业4.0对我国的启示

如何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如何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成为中国 政府和企业的一大任务。
二、德国工业4.0对我国的启示
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背景
国际金融危机,凸显实体经济的重要性
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以重振制
人口成本 上升
从事制造业意愿 降低
造业为核心、以信息网络技术、数字化制造技术应
中国创造 中国质量
制造强国、绿色制造
智能制造
中国品牌
二、德国工业4.0对我国的启示
德国工业4.0 VS 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
相同点:
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不同点:
德国:直接实施工业4.0 仅与《中国制造2025》中的智能制 造规划、两化融合规划相当 是瞄准新一轮科技革命制订的措施 具有强大的技术基础,产业技术比较 好。在两化融合,在信息化推动“互 联网+”各方面具有优势。 中国:工业2.0、3.0和4.0同时推动。 更加复杂、更加艰巨 既要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还要实现高端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始终贯穿应对新科技革命、推动两化 融合的思想理念和措施。需要顾及规 模庞大的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整个 产业的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德国工业4.0
•德国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实施工业4.0
二、德国工业4.0对我国的启示
大国战略
当“工业4.0”上升为德国的民族战略、由默克尔总理亲自代言, 并把这一概念迅速风靡全球时,中国工信部正在狠狠推动“中国制造
2025”,李克强总理也担任了“中国制造2025”的超级推销员,五次出
访累计带回了近1400亿美元的大单。
一、德国工业4.0
工业发展历程

德国工业4.0

德国工业4.0

02
提供资金支持
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工业4.0相关技术研发、应用示范和产业化项
目,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03
加强法规建设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为工业4.0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
境。
企业内部变革与创新
组织架构调整
企业为适应工业4.0的发展需求, 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强化跨部门 、跨领域的协作能力。
业务流程优化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 ,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提 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技术创新与应用
积极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新装备,提升企业在工业4.0领 域的核心竞争力。
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与协同
供应链协同
加强与供应商、销售商等合作伙伴的协同,实现供应链的优化和 整合。
产业链整合
通过兼并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 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
鼓励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中国制 造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
THANKS
感谢观看
知识产权保护
工业4.0的创新成果涉及大量知识产权,如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 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
人才培训与职业发展挑战
人才短缺
工业4.0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场上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才相对短 缺。
培训成本高
企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进行人才培训,但培训成本较高且效果难以保证。
职业发展路径不明确
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 融合
鼓励制造业企业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技术手段 ,推动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变革和创
新,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形势与政策论文《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形势与政策论文《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新工业革命与中国制造2025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场革命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这就是第一次科技革命。

与之相关的生产方式发生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工业1.0时代。

使得纺织、冶铁、交通运输等行业得到发展,轻工业化特征明显。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电灯、电报、电话、发电机、内燃机、火力发电厂等一系列电气发明相继问世。

电力作为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被广泛应用。

来到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生产方式再次变革,被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工业2.0时代。

汽车、石油、钢铁等重化工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上世纪40年代后期的电子管计算机为第一代计算机,开创了电子信息时代。

到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开始出现。

同时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3.0时代,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自动化。

推动了电子信息、医药、材料、航空航天等行业的发展。

1991年,科学家提姆·伯纳斯李开发出了万维网及简单的浏览器,互联网开始向社会大众普及。

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发展,人类进入互联网浪潮时代。

互联网对生产生活产生了全面的影响。

然而每一次信息通信技术的重大创新都会为制造业带来新的变革,这一次可能是互联网引领的产业变革,推动制造业智能化、网络化。

使我们进入工业4.0时代。

工业4.0是德国政府提出的一个高科技战略计划。

德国人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机械化+电气化+IT技术+Internet技术。

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上再加上互联网技术。

必须说明这里所要求的互联网是“Things and Services”的互联网,Things可理解为物和事情;Services泛指一切服务。

所以,第四次工业革命首先要建设“物事互联网”与“服务互联网”。

这意味着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资源、信息、物事、人和对这一切的服务进行互联。

比较制造德国工业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

比较制造德国工业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

比较制造德国工业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比较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与先进并存、传统与现代共生,需要积极探讨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传统手工艺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第一次工业化与第二次工业化相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

德国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

德国工业4.0与美国比较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和一些学者说的第五次工业革命等,都是以信息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反映了工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着重分析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比较中国制造2025,得出一些重要启示。

德国工业4.0主要特点德国工业4.0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集成,四个特征和六项措施。

一个核心:互联网制造业,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制造业,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

两个重点:领先的供应商策略,成为“智能生产”设备的主要供应者;主导的市场策略,设计并实施一套全面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方案,引领市场发展。

三大集成: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价值链的横向集成,全社会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

四个特征:生产可调节,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产品可识别,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产品分辨出来;需求可变通,可以根据临时的需求变化而改变设计、构造、计划、生产和运作,并且仍有获利空间;四是过程可监测,可以实时针对商业模式全过程进行监测。

六项措施: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建立复杂模型管理系统;建立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创新工作组织和设计方式;加强培训和持续职业教育。

把德国工业4.0放在全球范围和历史背景中比较发现,可以看出德国工业4.0有以下5个重要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中国制造2025,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分析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与先进并存、传统与现代共生,需要积极探讨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传统手工艺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第一次工业化与第二次工业化相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

德国工业4.0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标志着全球加快全面进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智能经济时代。

德国工业4.0与美国比较流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提法和一些学者说的第五次工业革命等,都是以信息技术革命性突破为基础,反映了工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本文着重分析德国工业4.0战略的主要特点,比较中国制造2025,得出一些重要启示。

德国工业4.0主要特点德国工业4.0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重点,三大集成,四个特征和六项措施。

一个核心:互联网制造业,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广泛深入地应用于制造业,构建智能工厂、实现智能制造。

两个重点:领先的供应商策略,成为“智能生产”设备的主要供应者;主导的市场策略,设计并实施一套全面的知识和技术转化方案,引领市场发展。

三大集成:企业内部灵活且可重新组合的纵向集成,企业之间价值链的横向集成,全社会价值链的端到端工程数字化集成。

四个特征:生产可调节,可自我调节以应对不同形势;产品可识别,可以在任何时候把产品分辨出来;需求可变通,可以根据临时的需求变化而改变设计、构造、计划、生产和运作,并且仍有获利空间;四是过程可监测,可以实时针对商业模式全过程进行监测。

六项措施:实现技术标准化和开放标准的参考体系;建立复杂模型管理系统;建立一套综合的工业宽带基础设施;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和规章制度;创新工作组织和设计方式;加强培训和持续职业教育。

把德国工业4.0放在全球范围和历史背景中比较发现,可以看出德国工业4.0有以下5个重要特点。

1.基础性。

与德国整体发展战略相关,发挥优势,应对全局性挑战。

德国是一个很重视发展战略规划的国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一直在努力建立部门间高技术战略协调机制,制定德国的创新发展国家战略。

2006年。

德国政府制定了“高科技战略”,2010年7月,发布了《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报告,2011年11月,德国政府特别提出把德国工业4.0作为《德国2020高技术战略》的重心,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充分说明德国制造业在德国整体发展战略中的基础性作用。

工业4.0有助于促进工业-科研联盟瞄准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目标,制定具体的创新战略和实施路线图,确保德国制造业的领先和优势地位,是保持德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

2.策略性。

与国际社会竞争相关,在国际相近的战略思维中,寻求不同的策略。

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不仅仅德国高度重视,其他国家也同样高度重视。

事实上,早在200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就把CPS系统确定为关键研究领域。

2011年3月,欧盟公布了“欧洲2020战略”,提出800亿欧元预算,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研发经费计划。

日本也提出了类似的“工业智能化”战略,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服务机器人等产业。

德国很清楚自身近些年在竞争中的不利态势,面临很大的压力。

面对竞争形势,德国采取了包容、开放、有策略的战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德国为工业4.0配套制定了领先的供应商策略和主导的市场策略,重点考虑将产品与恰当的服务相衔接,着力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这是很值得借鉴的。

3.创新性。

与工业发展历史相关,把累积、继承、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高水平的创新。

一方面,充分考虑了从工业化早期阶段吸取经验,继承和发扬现有工业的核心价值。

在德国,一般意义的信息和通信技术(ICT)至今仍然支持90%的工业制造过程。

因此,工业4.0很重视借助传统工业和研究领域的传统优势。

另一方面,德国工业4.0将制造领域的所有因素和资源通过CBS系统构成全新的社会服务和实时保障平台,体现了深度的创新性。

德国“工业4.0”就是一种“再工业化”战略。

但是与美日的“再工业化”不同,德国的“工业4.0”核心在于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模块化技术,实现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中由于地理位置导致的生产、研发脱节现象,使工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和升级不再依赖物理上的互相接触,使德国在既保持自己科技研发技术优势的同时,也可以继续享受全球化生产的优势。

德国通过新理念、新战略、新技术,把信息化推向质的变化阶段,推动以智能制造、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现代生物为特征的新的工业革命。

这一点是很高明的。

4.前瞻性。

与未来趋势相关,正确研判当前的形势和未来的趋势,体现事物发展规律。

工业4.0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智能经济、智能世界是一个中长期的发展目标。

在现实与中长期目标之间,德国一方面特别注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智能工厂进行多层次、多视角的透视和描述,既体现可操作性,又体现前瞻性,为正确选择战略重点、采取超常规的相应举措,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另一方面,德国把实现技术标准化放在最为优先的地位,抢先制定行业标准,企图继续占领全球制造业的制高点,除了在经济上获得现实利益外,更重要的是为长远确立德国制造优势创造条件。

5.市场性。

与市场发展需求相关,适应市场、构建市场、引领市场,占据市场制高点。

德国把智能工厂作为智能化世界的一部分,以“工业智能化”带动“社会智能化”,为“社会智能化”提供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先进通信技术、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大数据”分析方法等各类软硬件,将成熟的“工业解决方案”转化为“社会服务解决方案”,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领域推广应用,构建新的市场空间。

德国在构建市场的过程中,特别把CBS技术和产品确立为主导市场,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设计系列化的智能产品,建设智能社会,建立全新的商业机会和模式,必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市场价值。

2025与4.0的比较2015年,中国在分析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遵循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客观规律,编制中长期十年规划,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十个重点行业,包含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其他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传统行业,以及相应的供应链和销售网。

其主线是两化深度融合,主攻方向是推进智能制造,主要形式是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都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针对制造业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比较两个战略可以看出各有特点,除了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不同之外,还存在战略思想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德国工业4.0为德国工业发展描绘了细致的发展蓝图,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特有的认真与严谨,在战略思想、基础研究、技术教育、政策机构和措施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

1.战略思想的差异比较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德国工业4.0战略是一个革命性的基础性的科技战略。

其立足点并不是单纯提升某几个工业制造技术,而是从制造方式最基础层面上进行变革,从而实现整个工业发展的质的飞跃。

因此,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内容并不拘泥于工业产值数据这个层面上“量的变化”,而更加关注工业生产方式的“质的变化”。

相对于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则强调的是在现有的工业制造水平和技术上,通过“互联网”这种工具的应用,实现结构的变化和产量的增加。

这种区别就好比《中国制造2025》是在工业现阶段水平和思维模式上寻求阶段内的改进和发展,德国则是寻求从工业3.0阶段跨越到工业4.0阶段,实现“质的变化”。

这种战略思想上的差别应该说是客观条件的反映,符合现实基础,但也说明中国制造2025缺少战略上的理论深度和技术高度,也缺少市场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2.战略基础的差异战略基础包括基础研究、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等,是战略实施成功的基本条件。

仔细研究《德国工业4.0》,我们不难发现这个战略最重要的因素是基础科学研究,很多细节方面的任务目标,都以“高、精、尖”的理论知识作为依凭。

致力于改善德国科学基础研究的条件,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相比之下,中国基础学科的研究比较薄弱,科研创新能力不强,很难有重大突破。

其根本原因,除历史基础条件因素之外,也有政策的因素。

在政策支持上,中国横向研究比纵向研究无论在数目上,还是支持力度上都要大很多,导致中国应用型的研究领域较强,理论基础研究较薄弱。

中国还在制定国际化行业标准方面缺乏经验和条件。

因此,我们有必要下大力加强基础研究。

同时,我们还有必要采取开放式的合作方针,积极成为网络化先进理论和先进标准体系的重要接入者,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包括德国在内的发达国家一起分享理论、技术与市场。

3.战略措施的差异在配套政策方面,德国为了有效实施工业4.0,比较重视对技术、政策和环境等进行评估调整。

比如,德国系统评估新技术对相关法律可能造成的颠覆性影响,以及创新周期缩短可能导致相关规则架构频繁更新等,及时对现行不利于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修改。

德国比较重视构建支持工业4.0的法律环境,及时对与企业责任、数据保护、贸易限制、密码系统等相关法规进行调整,培养全国国民的竞争意识,比较重视反思和自我调适。

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协同机构方面,德国成立了政府统一协调机构,建立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平台。

德国信息技术通讯新媒体协会、德国机械制造联合会以及德国电子工业联合会三个专业协会共同建立了秘书处,负责为优先主体研发路线图。

我国除了在中央政府层面成立由国务院领导同志担任组长的领导机构和战略咨询委员会之外,还应该大力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协同机制建设。

对中国的启示1.积极迎接智能经济新时代工业4.0将使人类-技术(human-technology)和人类-环境(human-environment)的相互作用发生全新转变。

借助CPS系统,特别是互联网,可以巨大地提升人的智能。

智能是把人的智慧和知识转化为一种行动能力。

基于人类智慧、电脑网络和物理世界有机融合的经济具有更高的效率,这种效率是传统工业无法达到的,因而智能一旦出现将以新的结构和形态取代传统工业,形成“智能经济”。

在智能经济时代,智能环保、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构成智能经济的不同领域;智能家庭、智能企业、智能城市、智能地区、智能国家、智能世界,构成智能社会的不同层面。

在智能经济时代,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整体性更加突出,市场主体相互之间内在联系更加紧密,社会经济系统对外更加开放。

以智能工厂为特征的智能经济也很可能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最高阶段。

可以预料:世界的不平衡性将更加突出,竞争的形式将会改变,全球治理方式将有重大变化。

对此,我们要有一定的准备,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文道德上占据制高点,形成良好态势。

2.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落后与先进并存、传统与现代共生,需要积极探讨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相结合;传统手工艺与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第一次工业化与第二次工业化相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