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梅岭三章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作者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乐至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 命家、军事家。他兼资文武,博学多才,素有“一 代儒将”“元帅诗人”的美誉。主要著作编为《陈 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和《陈毅诗稿》等。
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陈毅诗词选集》(人民文学社1977 年版)。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那 时,陈毅同志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 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 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梅 岭山脉的两座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
形象地表现出捷报轻快传来,接连地传来, 富有感情色彩,表现作者对胜利充满了信心。



南国烽烟正十年,
战 友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思考: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告 慰死者且又有民族特色的是哪一句?
学习第三章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借喻
战争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展望未来,表现诗人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理想。
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坚定的革命信念,甘愿为实现共产主义而献身。
3.如何理解“人间遍种自由花”?
“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 好前景,指革命理想必将在全世界实现,反动 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断头今日意如何? 首句用设问,总领全篇奠定 创业艰难百战多。 诗的基调——慷慨壮烈。
此去泉台招旧部, 2.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旌旗十万斩阎罗。 设问 借代 比喻
借代 部队 比喻 凶恶残暴的人
3.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 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精神?
面对死亡,回顾艰难创业的征战历程, 死后也要招集旧部英魂,与“阎罗”血战到 底。表现了生死不渝、誓与反动统治者血战 到底的革命精神。

应 人间遍种自由花。 “百战多” “南国烽烟正十年”
借喻是以喻体来代替 本体,本体和喻词都 不出现,直接把甲 (本体)说成乙(喻 体)。借喻由于只有 喻体出现,所以能产 生更加深厚、含蓄的 表达效果,同时也使 语言更加简洁。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用典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典故:眼悬国门 春秋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胥,为吴将, 屡建战功。后来吴王夫差举兵攻齐,子胥认为吴 的敌人是越,而不是齐,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 越国报仇。夫差听信谗言,疑子胥谋反,逼他自 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的人说: “抉吾眼悬 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 被越国灭掉。
4.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精妙?妙在哪里? 关键词:飞来
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 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1936年冬天, 陈毅所带领的游击队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 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 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作为自己的 绝命诗。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而去,游 击队解围。
字词学习
旌旗( jīnɡ ) 阎罗( yán ) 烽烟(fēnɡ )
悬( xuán ) 捷报( jié ) 有涯( yá )
整体感知
一 听朗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 诗断,头读今出日气意势如,何读?出创感业情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实 断头今日意如何?
征 程
写 创业艰难百战多。
虚 此去泉台招旧部,
写 旌旗十万斩阎罗。
思考: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如归气概的是哪一句?
品读提示:
1. 本章的大意是什么?体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2. 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的精妙?妙在哪里? 4. 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出感情?
学习第二章
《孟子·告子上》:“生,我所欲也;义,亦我 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Fra Baidu bibliotek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借典故表达对人民的赤胆 忠心,甘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 命,使人想起“捐躯赴国难” 的无畏与壮烈。


投身革命即为家,
未 来
课文精讲
齐读小序部分,边读边思考: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 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说明小 交代时间、地点、事件的原因和结果。 序是补 交代了环境、背景。是“绝命诗”。 写的 表现了诗人从容、镇定、大义凛然的情怀。
学习第一章

1.这首诗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一柱天南百战身, 将军本色是诗人。
──郭沫若
2 梅岭三章
学习目标
1. 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 解把握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重点)
2. 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特点。 (难点)
3. 学习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视死如 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乐观信念, 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重点)
4.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 招 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声势的浩大。

把百战将军、十万部属的断头之恨、未竟之 志,沉着痛快、笔力千钧地流露出来了。
5.把“旌旗十万斩阎罗”改成“大军十万打阎罗”, 行不行? 不行,用“旌旗”借代大军,容易引起人们 的联想,形象地表现出盛大的气势。改为“大 军”,只有数量,无形象。一个“斩”字,力度 强,速度快,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如改为“打”, 只是一般的动作,太平淡。

借代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战争
南国烽烟正十年, 这首诗着重勉励幸存者努力作
此头须向国门悬。 战,以胜利捷报告慰死者。
后死诸君多努力, 2.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捷报飞来当纸钱。 关心国家命运,盼望祖国解放。
3.试简要分析“此头须向国门悬”一句的妙处。
这一句诗歌化用春秋时期伍子胥“眼悬国 门”的典故,表明诗人不亲眼看到敌人的灭亡 就死不瞑目,表达了诗人关心国家命运和盼望 祖国解放的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